苦味中药列表/31
|
- 钮子七
- 脓见愁
- 奴柘刺
- 女儿茶
- 女儿红根
- 女儿红叶
- 女金丹
- 女娄菜
- 女娄菜根
- 女贞根
- 女贞皮
- 女贞叶
- 女贞子
- 挪挪果
- 糯米藤
- 糯米条
- 糯芋
- 欧绵马
- 爬地卷柏
- 排钱草
- 牌楼七
- 盘龙参
- 盘龙七
- 盘石龟
- 盘羊肺
- 盘羊角
- 螃蟹脚
- 胖树根
- 炮掌果
- 炮仗花
- 炮仗筒
- 泡花子
- 泡囊草
- 泡囊草根
- 泡桐
- 泡桐根
- 泡桐果
- 泡桐花
- 泡桐木皮
- 泡桐树皮
- 泡桐叶
- 泡掌筒
- 盆架树
- 蓬莪术
- 蓬莱草
- 蓬莱葛
- 蓬子菜
- 披麻草根
- 披针骨牌蕨
- 披针叶卫矛
- 霹水草
- 皮袋香
- 皮袋香根
- 皮哨子
- 枇杷根
- 枇杷核
- 枇杷木白皮
- 枇杷叶
- 枇杷芋
- 毗黎勒
- 蚍子草
- 啤酒花
- 脾寒草
- 片鸡尾草
- 片姜黄
- 偏瓣花根
- 偏翅唐松草
- 偏花黄芩
- 飘带草
- 平贝母
- 平地木
- 苹果叶
- 屏风草
- 瓶蕨
- 婆罗门皂荚
- 婆婆指甲菜
- 破布草
- 破骨风
- 破牛膝
- 破头风
- 破碗掌脚树
- 破叶莲
- 铺地罗伞
- 铺地黍根
- 匍伏堇
- 匍匐滨藜
- 蒲草根
- 蒲儿根
- 蒲公英
- 蒲葵根
- 蒲葵子
- 蒲桃根皮
- 蒲桃叶
- 蒲种壳
- 朴树根皮
- 朴树果
- 朴树皮
- 朴树叶
- 朴消
- 普洱茶
- 下一页
别名:黄花母、黄花雾、黄花草、拔脓膏、脓见消、黄花稔、小柴胡、地马桩、地膏药、牛筋麻、牛肋筋、糯米药、砂宁根、地旁草、地旁蒟
味性:苦;辛;性微寒。
归经:心经。
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消肿。主湿热泻痢;黄疸;咽喉肿痛;痈肿疮毒;毒蜂螫伤。脓见愁
别名:三父子、三兄弟、三姐妹、九月豆、三叶青、山乌豆、牛贴额、金飘带、玉扣带
味性:辛、微苦,温。
主治:解表祛湿,止痛,止血。用于感冒咳嗽,头痛,小儿痰哮,胃痛,黄疸,心绞痛,腰痛,子宫出血,乳癌初起,风湿性关节炎,疔疮,毒蛇咬伤。女金丹
别名:野罂粟[昆明]、罐罐花、对叶草、对叶菜[贵州]、对叶菜、大叶金石榴、土地榆、金打蛇、大米罐、山牡丹、真珠红、野罂粟
味性:辛苦,平。
归经:肝;脾经。
主治:健脾,利尿,通乳。用于乳汁少,体虚浮肿。女娄菜
别名:爆格蚤、冬青子[河北、江苏、福建、广西、云南]、女贞实、冬青子、白蜡树子、鼠梓子
味性:苦甘、平。
归经:肝;肾经。
主治:滋补肝肾,明目乌发。用于眩晕耳鸣,腰膝酸软,须发早白,目暗不明。女贞子(图)
别名:捆仙绳、糯米菜、糯米草、米浆藤、生扯拢、筲箕藤、铁箍蔓草、玄麻根、红米藤、红饭藤、雾水葛、自消散、铁节草、小铁箍、小粘药、红头带、红石薯、猪仔菜、贯线草、土加藤、糯米莱、蔓苎麻根、九股牛、小拔毒散、意心藤
味性:甘苦,凉。
主治:清热解毒,健脾,止血。治疗疮,痈肿,瘰疬,痢疾,妇女白带,小儿疳积,吐血,外伤出血。糯米藤
别名:龙鳞草、午时合、金钱草、午时灵、叠钱草、钱排草、双排钱、金钱豹、四季春、钱串草、双金钱、纸钱剑、猎狸尾草、双排钱金钱豹、四季青
味性:味淡;苦;性平。
归经:肺;脾;肝经。
主治:祛风利水,散瘀消肿。治感冒,风湿痹痛,水肿臌胀,喉风,牙痛,跌打肿痛。排钱草
别名:绶草、龙抱柱、盘龙草、双瑚草、鹝、一线香、猪鞭草、猪潦子、猪辽参、龙缠柱、猪牙参、扭兰、胜杖草、盘龙棍、过水龙、红龙盘柱、小猪獠参、盘龙箭、海珠草、蛇崽草、一枝枪、一叶一枝花、盘龙花、镰刀草、大叶青、九龙蛇、笑天龙、绶、马牙七、鲤鱼草、反皮索
味性:甘苦,平。
归经:心;肺经。
主治:益阴清热,润肺止咳。治病后虚弱,阴虚内热,咳嗽吐血,头晕,腰酸,遗精,淋浊带下,疮疡痈肿。盘龙参(图)
别名:岭刀柄、山苦常、小灯台树、厚果鸭脚木、野灯台树、小叶灯台树、鸭脚树、埋丁介、丁格树、粉叶鸭脚树、灯架、阿斯通木、白叶糖胶、野橡胶、马灯盆
味性:苦;性平。
归经:肺经。
主治:止咳平喘。主新久咳嗽气喘。盆架树
别名:蓬莪茂、蒁药、蓬莪蒁、广茂、蓬术、莪蒁、蓬蒁、羌七、广术、黑心姜、文术
味性:苦辛,温。
归经:入肝、脾经。
主治:行气,破血,消积,止痛。治心腹胀痛,症瘕,积聚,宿食不消,妇女血瘀经闭,跌打损伤作痛。蓬莪术(图)
别名:苦舌草、凤梨草、旺梨草、雷公锤草、大二郎箭、番梨仔草、旺菜癀、凤梨癀、痢症草
味性:味微苦;性凉。
归经:肺;心;小肠经。
主治:清热;解毒。主咽喉肿痛;牙疳;泄泻;痢疾;痈疽疮毒;带状疱疹;湿疹;疥癣。蓬莱草
别名:刘芙蓉草、疔毒草、鸡肠草、黄米花、刘蒿绒、铁尺草、月经草、黄牛尾、柳夫绒蒿、疔毒蒿、黄牛衣、喇嘛黄、土苗草白茜草
味性:苦、甘,温。
主治:解毒,利湿,止痒。用于急性荨麻疹,水田皮炎,静脉炎,痈疖疔疮。蓬子菜
别名:卢橘、巴叶、枇杷、蜜枇杷叶、炙枇杷叶、芦桔叶
味性:苦,凉。
归经:归肺、胃经。
主治:清肺和胃,降气化痰。治肺热痰嗽,咳血,衄血,胃热呕哕。枇杷叶(图)
- 《中国药典》枇杷叶
- 《中药大辞典》枇杷叶
- 《中华本草》枇杷叶
- 《本草备要》枇杷叶
- 《本草便读》枇杷叶
- 《本草乘雅半偈》枇杷叶
- 《本草从新》枇杷叶
- 《本草撮要》枇杷叶
- 《本草分经》枇杷叶
- 《本草分经》枇杷叶
- 《本草经解》枇杷叶
- 《本草经集注》枇杷叶
- 《本草蒙筌》枇杷叶
- 《本草求真》枇杷叶
- 《本草思辨录》枇杷叶
- 《本草新编》枇杷叶
- 《本草衍义》枇杷叶
- 《本草易读》枇杷叶
- 《本草择要纲目》枇杷叶
- 《本经逢原》枇杷叶
- 《滇南本草》枇杷叶
- 《雷公炮炙论》枇杷叶
- 《雷公炮制药性解》枇杷叶
- 《名医别录》枇杷叶
- 《中药炮制》枇杷叶
- 《新修本草》枇杷叶
- 《药笼小品》枇杷叶
- 《药性切用》枇杷叶
-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枇杷叶
- 《证类本草》枇杷叶
- 《中药学》枇杷叶
- 《千金翼方》枇杷叶
- 《冯氏锦囊秘录》枇杷叶
- 《顾松园医镜》枇杷叶
- 《医学入门》枇杷叶
- 资助【中医宝典】>>>
别名:叶下红、叶底红、矮脚樟、雪里珠、矮脚草、地茶、小青、矮茶、短脚三郎、矮茶荷、矮茶风、矮茶子、地青杠、老勿大、金牛草、千年不大、叶下珍珠、老不大、铺地凉伞、阴山红、野枇杷叶、矮地茶、不出林林
味性:辛;微苦;性平。
归经:肺;肝经。
主治:化痰止咳;利湿;活血。主新久咳嗽;痰中带血;黄疸;水肿;淋证;白带;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睾丸肿痛。平地木
别名:蓝花地丁、紫花地丁[云南]、小黄芩、半枝莲[云南]
味性:苦、微辛,凉。
主治:消炎退热,解毒消肿。;急、慢性胃炎:配方用,用量5钱。;痈疽肿毒,疥疮,体癣,手足癣:全草1~3钱,水煎服。;小儿走马牙疳:用全草放新瓦上焙干,研末撒布溃烂处。屏风草
别名:瓜子草、高脚鼠耳草、高脚鼠耳菜、山马齿苋、天青地白、铺地黄、岩马齿苋、卷耳、大鹅儿肠、鹅不食草
味性:甘;微苦;性凉。
归经:肺;胃;肝经。
主治:清热;利湿;凉血解毒。主感冒发热;湿热泄泻;肠风下血;乳痈;疔疮;高血压病。婆婆指甲菜
别名:破膝风、川滇茉莉、花木通、小泡通、老鹰柴、破风藤、大金银花、苦糖果、破藤风、碎骨风、散骨藤花木通、你海腊瓜
味性:苦,温。
归经:脾经。
主治:祛风除湿,清热,止痛。治风湿关节痛,劳伤,疔疮。破骨风
别名:野广石榴、炸腰果、老扫叶、水多尼、大号蒲淡、蓝屿野牡丹、老鼠丁根、翁登木、乌提子、山甜娘、酒瓶果、催生药
味性:味苦、涩、性凉。
主治:清热利湿;化瘀止血;解毒。主肠炎;痢疾;肝炎;疟疾;偏头痛;咯血;咳血;衄血;便血;尿血;月经不调;难产;宫颈糜烂;乳腺增生;痈疖肿毒;水火烫伤;湿疮;跌打伤肿。破碗掌脚树
别名:贴地空、嗽痨草、落地金牛、毛虫药、毛虫药公、老虎舌、毛脚皮皮
味性:微苦;辛;性凉。
主治:祛风通络;散瘀止血;解毒消痈。主风湿关节痛;咳血;吐血;肠风下血;闭经;恶露不尽;跌打损伤;乳痈;疔疮。铺地罗伞
别名:白地黄瓜、地白菜、野白菜、冷毒草、王瓜草、黄瓜草、黄瓜香、黄瓜菜、银茶匙、石白菜、雪里青
味性:苦、微辛,寒。
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排脓。用于肝炎,百日咳,目赤肿痛;外用治急性乳腺炎,疔疮,痈疖,带状疱疹,毒蛇咬伤,跌打损伤。匍伏堇
别名:黄花地丁、婆婆丁、凫公英、蒲公草、耩褥草、仆公荚、仆公罂、地丁、金簪草、孛孛丁菜、黄花苗、黄花郎、鹁鸪英、白鼓丁、蒲公丁、耳瘢草、狗乳草、奶汁草、残飞坠、黄狗头、卜地蜈蚣、鬼灯笼、羊奶奶草、双英卜地、黄花草、古古丁、仆公英、真痰草
味性:苦甘,寒。
归经:归肝;胃经。
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用于疔疮肿毒,乳痈,瘰疠,目赤,咽痛,肺痈,肠痈,湿热黄疸,热淋涩痛。蒲公英(图)
别名:朴硝石、消石朴、海末、朴硝、盐消、皮消、水消、海皮硝、毛硝、朴消石、海皮消、毛消
味性:辛苦咸,寒。
归经:胃;大肠经。
主治:泻热,润燥,软坚。治实热积滞,腹胀便秘,停痰积聚,目赤肿痛,喉痹,痈肿。朴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