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里药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中医宝典 > 温里药

温里药(drugs for dispelling internal Cold),以温暖脏腑经络、消除里寒为主要作用的一类中药

目录

  1. 功用
  2. 分类和适应证
  3. 配伍
  4. 用药注意事项
  5. 现代研究
  6. 常用温里药
  7. 参看

功用

此类药物多为辛温大热之品,辛散温通、大热除寒,故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回阳救逆温经止痛等功效。部分温里药还有和中止呕、开胃进食等作用。

分类和适应证

根据功效的不同,温里药可分为温中散寒药、温肾回阳药、暖肝散寒药温肺化饮药4类。①温中散寒药。主要用于寒邪内侵、阳气被困,或脾阳不足、寒自内生,所致腹冷痛呕吐泻痢脏寒证。常用药有干姜高良姜红豆蔻花椒胡椒丁香荜茇荜澄茄山柰等。②温肾回阳药。主要用于阴寒内盛、元阳衰微、下痢清谷、四肢厥冷、冷汗不止的亡阳厥脱证;或肾阳不足阳痿宫冷、阴寒水肿五更泄泻等证。常用药有附子川乌头草乌头肉桂九香虫等。③暖肝散寒药。主要用于寒犯肝经厥阴头痛寒疝腹痛等证。常用药有吴茱萸小茴香等。④温肺化饮药。主要用于寒痰停饮犯肺、喘咳痰稀等证。常用药有干姜、细辛等。

配伍

使用温里药时应根据证情的不同,合理配伍用药。里寒兼有表证者,当配辛温解表药;寒凝气滞血瘀者,当配行气活血药;亡阳厥脱冷汗不止者,当配固表收涩止汗药;亡阳气脱者,当配大补元气固脱药;寒痰咳喘者,当配温化寒痰药;寒湿内蕴者,当配苦温燥湿药。

用药注意事项

此类药物作用强烈、辛热性燥,容易伤阴助火,素体火旺或天气炎热时用量宜小。凡阴虚火炎、津伤、失血真热假寒者当禁用。

现代研究

温里药有增加胃液分泌、增强消化机能、排除消化道积气、减轻恶心呕吐等作用;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绿脓杆菌葡萄球菌等有抑制作用。部分药有强心、升高血压镇静镇痛等作用。温里祛寒药对于西医诊为消化不良胃肠痉挛疼痛、肠胀气蛔虫腹痛、蛔虫性肠梗阻慢性气管炎慢性肠炎痢疾疝气腹痛、慢性肾炎水肿、性功能障碍等病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部分药还可用于心衰休克等病。

常用温里药

川乌头
川乌头川乌头

别名:川乌

来源:毛莨科植物乌头 Aconitum carmichaeli 的母根

性能:辛、苦,热。有大毒。归心、肝、脾、肾经

功能主治:温经散寒祛风除湿。主治心腹冷痛寒疝腹痛头风头痛风寒湿痹历节疼痛,四肢麻木,手足拘挛;外治阴疽肿毒

主要成分:含消旋去甲基乌药碱乌头碱中乌头碱次乌头碱、川乌碱等

用法用量:煎服,1.5~6克。一般宜炮制后用,并须先煎、久煎

备注:孕妇忌服。反贝母半夏白蔹白芨瓜蒌

草乌头
草乌头草乌头

别名:草乌

来源:毛莨科植物北乌头 Aconitum kusnezoffii块根'

性能:辛、苦,热。有大毒。归心、肝、脾经

功能主治:散寒止痛,搜风胜湿,开顽痰,消沧肿。主治心腹冷痛,寒疝,风寒湿痹,历节风痛,头风头痛,痰湿癖积,外治阴疽,瘰疬。又为中药麻醉剂主药

主要成分:去氧乌头碱、次乌头碱、乌头碱、中乌头碱,北草乌碱

用法用量:煎服,1~1.2克。余与川乌头同

备注:忌、反与川乌头同

红豆寇山姜子良姜子)

来源:姜科植物大高良姜 Alpinia galanga 的果实

性能:辛,温。归脾、肺经

功能主治:温中散寒,行气消食。主治脘腹用痛,呕吐泄泻,噎膈反胃,食欲减退

主要成分:含挥发油,内有1,-乙酰氧基胡椒乙酸酯、1,-乙酰氧基丁香油酚乙酸酯、石竹烯氧化物等

用法用量:煎服,3~6克

备注:

吴茱萸
吴茱萸

别名:吴萸

来源:芸香科植物吴茱萸 Evodia rutaecarpa 或石虎 E.rutaecarpa var.officinalis 将近成熟的果实

性能:辛、苦,热。有小毒。归肝、脾、胃经

功能主治:散寒止痛,疏肝开郁,降逆止呕。主治厥阴头痛,寒疝、痛经、脘腹用痛、呕吐吞酸虚寒泄泻寒湿脚气

主要成分: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羟基吴茱萸碱等生物碱,以及吴茱萸内酯、挥发油等。吴茱萸挥发油主要含吴茱萸烯;种子含脂肪油,内有吴茱萸酸。石虎果实还含花色甙、甾类化合物

用法用量:煎服,1.5~5克

备注:

荜澄茄
荜澄茄荜澄茄

来源:胡椒科植物荜澄茄 Piper cubeba 或樟科植物山鸡椒 Litsea cubeba 的果实

性能:辛、苦,温。归脾、胃、肾、膀胱经

功能主治:温中暖肾,行气止痛。主治脘腹冷痛,食滞气胀,呕吐呃逆,肠鸣泄泻,寒疝腹痛,小便不利尿液混浊

主要成分:荜澄茄果实含挥发油,油内主要成分为右旋香桧烯,右旋蒈烯,1,4-桉叶素,右旋松油醇等,还含荜澄茄素,荜澄茄酸等。山鸡椒果实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柠檬醛,甲基庚烯酮,芳樟醇柠檬烯等,还含脂肪油

用法用量:煎服,2~5克

备注:

山柰
山柰原生态山柰山柰山柰

来源:姜科植物山柰 Kaempferia galanga 的根茎

性能:辛,温。归脾、胃经

功能主治:温中,行气,消食,止痛。主治脘腹冷痛,停食不化,寒湿吐泻,跌打伤痛,风虫牙痛

主要成分:含山柰酚,山柰素,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有龙脑、桂皮酸乙酯、莰烯、左旋α-△3-蒈烯等

用法用量:煎服,3~6克

备注:

花椒
花椒花椒

别名:川椒蜀椒

来源:芸香科植物花椒 Zanthaxylum bungeanum 或青椒 Z.Schinifolium 的成熟果皮

性能:辛,温。有小毒。归脾、胃、肾经

功能主治:温中,止痛,燥湿,杀虫。主治脘腹冷痛,呕吐泻痢蛔虫病;外治湿疹瘙痒

主要成分:花椒果实含挥发油,主要成分为柠檬烯、牻牛儿醇、枯醇等。青椒果实挥发油内有爱草脑、香柑内酯;果皮含香柑内酯、香叶木甙、生物碱等

用法用量:煎服,2~5克

备注:

九香虫
九香虫九香虫

来源:蝽科昆虫九香虫 Aspongopus chinensis 的全体

性能:咸,温。归肾、肝、胃经

功能主治:温中暖肾,理气止痛。主治肾虚腰膝酸痛,阳痿,肝胃不和,脘腹胁肋胀痛

主要成分:干燥虫体含脂肪,蛋白质及甲壳质。脂肪中有硬脂酸、棕榈酸、油酸

用法用量:煎服,3~6克

备注:

附子干姜未列入此表,见专条。

参看

方剂分类查询

方剂类型:解表剂清热剂泻下剂祛风湿剂祛湿利水剂温里剂理气剂消导剂驱虫剂止血剂活血剂化痰止咳平喘剂安神剂熄风剂开窍剂补益剂固涩剂

方剂剂型:汤剂丸剂散剂膏剂丹剂酒剂药酒冲剂口服液剂胶囊剂片剂

按名称查方剂: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