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香化湿药
芳香化湿药(aromatic for resolving Dampness),以化湿运脾为主要作用的一类中药。
|
目录 |
功用
此类药物芳香醒脾、温燥化湿、辛散利气,有宣化中焦湿浊,健运脾胃,疏通气机,消胀除痞,化湿醒脾,开胃进食的作用。部分药还有散寒解表、祛暑除湿、和胃止呕、降气平喘、理气安胎、除痰截疟等作用。
适应症
芳香化湿药主要用于湿犯中焦,脾为湿困,运化失常引起的食少纳呆,倦怠乏力,胸闷脘痞,口甘多涎,便溏,苔腻等症。常用的芳香化湿药有苍术、藿香、佩兰、砂仁、砂仁壳、白豆蔻、白蔻壳、草豆蔻、草果等。此外,某些芳香化湿药还可用治风寒感冒,恶寒无汗;暑湿表证;湿温初起;风湿痹证,关节疼痛;痰湿喘满;寒湿疟疾;妊娠呕吐;胎动不安等证。
配伍
由于湿为阴邪,其性重浊黏腻,易致气机壅滞,故使用芳香化湿药时常配伍行气药,以宣畅中焦,消胀除满。为速去湿邪,广开去路,增强化湿之效,可配伍宣肺利湿药及苦温燥湿药、淡渗利湿药。湿有寒湿和湿热之分,寒湿并存当配温里散寒药,湿热合邪当与清热燥湿药同用。若脾胃虚弱、水湿内停,须配伍益气健脾药,以扶正祛邪,标本兼顾。
用药注意事项
芳香化湿药多为辛温香燥之品,易于伤阴耗气,故阴亏津伤,舌红口干及气虚乏力者均当慎用。此外芳香辛烈之品多含挥发油类,不宜久煎,以免有效成分散失。
现代研究
芳香化湿药有不同程度的健胃作用,能促进消化液分泌、增进肠蠕动、排除胃肠积气、制止肠内异常发酵、止呕。部分药物对肺炎双球菌、白喉杆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有抑制作用;某些药还有发汗和抑制流行性感冒病毒的作用。芳香化湿药分别对西医诊为消化不良、肠炎、痢疾、胃肠神经官能症、肠梗阻、胃肠型感冒、流行性感冒及早期妊娠中毒症等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常用芳香化湿药
来源:姜科植物白豆蔻Amomum kravanh 的果实
性能:辛,温。归脾、胃、肺经
功能主治:化湿理气,和中止呕。主治湿遏气滞,胸闷不饥,脘腹胀满,反胃呕吐,噫气呃逆
主要成分:种子含挥发油,油中有桉叶素、右旋龙脑、右旋樟脑,β-蒎烯等
用法用量:煎服,3~6克。后下
备注:
- 《中药大辞典》白豆蔻
- 《中华本草》白豆蔻
- 《本草纲目》白豆蔻
- 《本草备要》白豆蔻
- 《本草便读》白豆蔻
- 《本草乘雅半偈》白豆蔻
- 《本草从新》白豆蔻
- 《本草撮要》白豆蔻
- 《本草分经》白豆蔻
- 《本草分经》白豆蔻
- 《本草分经》白豆蔻
- 《本草分经》白豆蔻
- 《本草经解》白豆蔻
- 《本草蒙筌》白豆蔻
- 《本草求真》白豆蔻
- 《本草图经》白豆蔻
- 《本草新编》白豆蔻
- 《本草易读》白豆蔻
- 《本草择要纲目》白豆蔻
- 《本经逢原》白豆蔻
- 《得配本草》白豆蔻
- 《雷公炮制药性解》白豆蔻
- 《汤液本草》白豆蔻
- 《药笼小品》白豆蔻
- 《药性切用》白豆蔻
- 《玉楸药解》白豆蔻
-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白豆蔻
- 《证类本草》白豆蔻
- 《珍珠囊补遗药性赋》白豆蔻
- 《中药学》白豆蔻
- 《冯氏锦囊秘录》白豆蔻
- 《顾松园医镜》白豆蔻
- 《医学入门》白豆蔻
- 资助【中医宝典】>>>
藿香未列入此表,见专条。
|
方剂分类查询
方剂类型:解表剂、清热剂、泻下剂、祛风湿剂、祛湿利水剂、温里剂、理气剂、消导剂、驱虫剂、止血剂、活血剂、化痰止咳平喘剂、安神剂、熄风剂、开窍剂、补益剂、固涩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