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痰止咳平喘药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中医宝典 > 化痰止咳平喘药

化痰止咳平喘药(expectorants,antitussives and drugs for relieving dyspnea),以祛痰消痰、制止和减轻咳嗽气喘为主要作用的一类中药

目录

  1. 功用
  2. 分类和适应证
  3. 配伍
  4. 用药注意
  5. 现代研究
  6. 常用化痰止咳平喘药
  7. 参看

功用

此类药物一般分为化痰药和止咳平喘药。在化痰药中,药性辛而燥者,多有燥湿化痰、温化寒痰的作用;药性甘苦微寒者,多有清化热痰、润燥化痰的作用。止咳平喘药中,由于药物性味的不同,分别具有宣肺、降肺、泻肺、清肺、润肺敛肺止咳平喘的作用。部分药物还有散结消肿熄风定惊、清热利尿润肠通便等作用。

分类和适应证

根据药物的不同作用,化痰止咳平喘药可分为温化寒痰药、清化热痰药和止咳平喘药3类。①温化寒痰药。药性温燥,主要用于寒痰犯肺所致的喘咳痰多、色白、质稀,口鼻气冷,或湿痰犯肺、咳嗽痰多、色白成块、舌苔白腻,以及痰湿阻滞经络所引起的关节酸痛痰核流注、瘰疬,或痰浊上壅、蒙蔽清窍所致中风痰迷癫痫惊狂等证。常用药有半夏天南星白附子白芥子皂荚白前桔梗旋覆花等。②清化热痰药。药性寒凉,主要用于热痰壅肺所致的痰多咳喘、痰稠色黄,或燥痰犯肺、干咳少痰咯痰不爽,以及痰火上扰的心烦不安、痰迷心窍的中风、癫狂,或痰火凝结瘿瘤瘰疬痰核等证。常用药有前胡瓜蒌浙贝母川贝母天竹黄竹茹竹沥海浮石海蛤壳瓦楞子海藻昆布胆南星黄药子礞石胖大海猪胆汁罗汉果木蝴蝶冬瓜子等。③止咳平喘药。主要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肺失宣降、痰壅气逆的咳喘证。常用的药物有杏仁紫苏子马兜铃枇杷叶桑白皮葶苈子矮地茶鼠曲草洋金花、百部、紫菀款冬花白果等。此外,部分药物还可用治痰热急惊、湿热水肿肠燥便秘等证。

配伍

使用化痰止咳平喘药时,须根据不同的病情适当配伍。如因外感,当配解表药;如因里热,当配清热药;如兼里寒者,当配温里药虚劳咳喘者,当配补益药;癫痫惊狂者,当配安神平肝开窍药;中风痰迷者,当配开窍醒神药和熄风药;瘿瘤瘰疬者,又当配软坚散结之品。

用药注意

咳嗽兼有咳血者,不宜用强烈而有刺激性的化痰药,以防加重咳血;对麻疹初起的咳嗽,不要急于止咳,尤其不要用温燥性或收涩性的止咳药,以免助热或影响麻疹透发。

现代研究

研究资料表明,此类药部分服后可增加支气管的分泌,使痰液稀释,易于咳出,而有祛痰作用。某些化痰散结药含碘可用于缺碘病症。止咳平喘药大多有镇咳作用,部分药物能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而有平喘作用。有的尚有抗菌、抗病毒及抗肿瘤的作用。化痰止咳平喘药被广泛用于感冒气管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大叶性肺炎肺结核肺癌等多种肺部疾患,以及甲状腺肿大、中风昏迷半身不遂、癫痫、精神分裂症癔病美尼尔氏综合征等多种疾病的治疗。

常用化痰止咳平喘药

温化寒痰药

白附子

别名:禹白附

来源: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莲 Typhonium giganteum 的块茎

性能:辛、甘温。有毒。归胃、肝经

功能主治:燥湿化痰,祛风止痉,解毒散结。主治中风痰壅,口眼喎斜,语言謇涩,痰厥头痛偏正头痛喉痹咽痛,破伤风。外治瘰疬痰核,毒蛇咬伤

主要成分:块茎含黏液质、草酸钙、蔗糖、皂甙、β-谷甾醇及其葡萄糖甙、肌醇

用法用量:煎服,3~5克

备注:孕妇忌用。生品一般不作内服

旋覆花
旋覆花

别名:(金钱花、金钱菊、金沸花)

来源:菊科植物旋覆花 Inula japonica 或欧亚旋覆花 I. britannica 的头状花序

性能:苦、辛、咸,微温。归肺、脾、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消痰行水,降气止呕。主治咳喘、痰多水饮蓄结,胸膈痞满,呕吐噫气心下痞硬

主要成分:花含蒲公英甾醇、黄酮等

用法用量:煎服,3~10克,包煎

备注:

参看

方剂分类查询

方剂类型:解表剂清热剂泻下剂祛风湿剂祛湿利水剂温里剂理气剂消导剂驱虫剂止血剂活血剂化痰止咳平喘剂安神剂熄风剂开窍剂补益剂固涩剂

方剂剂型:汤剂丸剂散剂膏剂丹剂酒剂药酒冲剂口服液剂胶囊剂片剂

按名称查方剂: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