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血剂(hemostatic prescriptions),以止血药为主组成的方剂的统称。有凉血、化瘀、收涩、温经止血的作用。用于制止人体内外各种出血证。
分类和适应证
根据作用及主治病证的不同,止血剂可分为凉血止血剂、化瘀止血剂、收涩止血剂、温经止血剂4类。广泛用治火热内炽,阴虚火旺,迫血妄行,瘀血阻滞,血不归经,阳虚气弱,失于统摄及金刃跌仆所引起的吐血、衄血、咳血、尿血、便血、崩漏及外伤出血等多种出血证。
使用注意事项
对于出血初期或出血夹瘀者,宜选用化瘀止血剂,或收涩止血剂中酌加活血化瘀药,不可过早投入收敛性较强的止血药,以免瘀血阻滞。血热妄行的出血症不宜大量使用凉血止血剂,可少佐活血化瘀药,使血止而不留瘀。若出现大出血虚脱危证,当先补气固脱。服用止血散剂时,可装入胶囊吞服,或用藕汁、京墨调服更佳,切勿直接倒入口腔,以免引起呛咳,加重出血。血热出血证者,忌食辛辣刺激性食品,饮食宜清淡流食,如藕汁、梨汁、西瓜汁等,以助清凉止血之功;若属虚寒性出血证,宜食高营养、易消化的食品,如大枣粥、山药粥、茯苓粉粥等,补益气血,理脾和胃,以助益气摄血之效。
常用止血剂
四红丸
来源:《天津市药品标准》(1978)
组成:大黄炭 槐花炭 当归炭 地榆炭
功效:凉血止血
主治:血热妄行,以下焦出血为主,如便血,月经过多,崩漏吐衄,牙宣出血等,血色鲜红量多,心烦口渴,身热喜冷,便干瘦黄
清肝引经汤
来源:《中医妇科学》(四版教材)
组成:当归 白芍 生地 丹皮 栀子 黄芩 川楝子 茜草 牛膝 白茅根 甘草
功效:疏肝清热,引血下行
主治:肝经郁火,经前或经期吐衄,量多色红,心烦易怒,胁痛口苦,眩晕耳鸣
清经散来源:《傅青主女科》
组成:丹皮 地骨皮 白芍 熟地 青蒿 茯苓 黄柏
功效:清热凉血调经
主治:阳盛血热,月经先期量多,血色鲜红或紫红质黏
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