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大全
|
方剂,方剂学名。简称方。方指医方。《隋书.经籍志》:“医方者,所以除疾疢保性命之术者也。”剂,古作齐,指调剂。《汉书.艺文志》:“调百药齐,和之所宜。”方剂是治法的体现,是根据配伍原则,总结临床经验,以若干药物配合组成的药方。
目录 |
剂型
汤剂、丸剂、散剂、膏剂、丹剂、酒剂、药酒、冲剂、口服液剂、胶囊剂、片剂
方剂类型
- 解表剂:银翘解毒丸、板蓝根冲剂、防风通圣丸、防风通圣散
- 清热剂:牛黄解毒丸、牛黄上清丸、六神丸
- 泻下剂:麻仁润肠丸
- 祛风湿剂:大活络丹、小活络丹、天麻丸
- 祛湿利水剂:藿香正气丸、藿香正气散
- 温里剂:附子理中丸
- 理气剂:加味逍遥丸
- 消导剂:保和丸
- 驱虫剂
- 止血剂
- 活血剂:愈风宁心片、艾附暖宫丸、云南白药
- 化痰止咳平喘剂:通宣理肺丸、橘红丸
- 安神剂:天王补心丹
- 熄风剂
- 开窍剂:安宫牛黄丸、至宝丹、苏合香丸、冠心苏合丸
- 补益剂: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人参归脾丸、十全大补汤、四物汤、生脉饮、金匮肾气丸、六味地黄丸、乌鸡白凤丸
- 固涩剂
按拼音查询中药方剂
A
安宫牛黄丸、阿魏化痞膏、安神丸、安肾丸、艾汤、安神定志丸、艾醋汤、艾附暖宫丸、安神补心丸、阿魏丸、安神膏、艾叶粥、安冲汤、艾叶汤、安胎散、安胎饮、安神散、安息香膏、安胎丸、安坤赞育丸、安息香丸、安老汤、艾姜汤、安肾汤、安胎和气饮、安魂汤、安胃饮、安阳精制膏、安神养血汤、安虫散
B
补中益气汤、白芥子、白汤、白虎汤、八珍汤、白蔹、八味丸、冰硼散、保和丸、白药、薄荷汤、八仙过海、补阳还五汤、八正散、补中益气汤加减、半夏曲、败毒散、补中益气丸、白头翁汤、白术散、保元汤、鳖甲煎丸、白通汤、白鹅、半夏厚朴汤、百合固金汤
C
赤水玄珠、承气汤、柴胡疏肝散、穿心莲片、沉香化滞丸、刺五加浸膏、柴胡桂枝汤、柴胡汤、锉散、柴胡桂枝干姜汤、除湿汤、葱白汤、川芎茶调散、葱油、赤小豆汤、沉香散、葱豉汤、冲和膏、掺药、催乳汤、蟾酥丸、陈皮汤、菖蒲酒、苍术散、除风散
D
胆南星、导赤散、颠茄流浸膏、大承气汤、独参汤、大补阴丸、当归补血汤、大柴胡汤、点药、导痰汤、点眼药、地黄丸、当归散、当归四逆汤、丹栀逍遥散、独活寄生汤、颠茄浸膏、地黄汤、定喘汤、大补元煎、大青龙汤、大陷胸汤、大青根、抵当汤、灯心汤、大枣汤、地黄饮子、颠茄片
E
二陈汤、二妙散、二仙汤、二至丸、二妙丸、鹅膏、耳聋左慈丸、二陈汤加味、二陈丸、鹅黄散、阿胶散、二十五味珍珠丸、阿胶汤、二黄丸、二母散、二圣散、二妙汤、二冬膏、二陈平胃散、二仙丸、二仙丹、阿胶丸、耳聋丸、二黄散、二阴煎、二冬汤、阿胶鸡子黄汤、二矾汤、二气丹
F
防风通圣散、复方丹参片、附子理中汤、痱子粉、复元活血汤、防己黄芪汤、发表散、肥儿丸、复方丹参滴丸、附子理中丸、附子汤、防风通圣丸、茯苓粉、防风汤、发汗散、妇科十味片、茯苓汤、复脉汤、防风散、妇康片、防己茯苓汤、附子泻心汤、茯苓丸、复方大承气汤、风引汤、复元通气散
G
感冒退热颗粒、桂枝汤、归脾汤、龟龄集、归脾丸、甘草汤、感冒清热颗粒、公丁香、甘草流浸膏、葛根汤、桂枝茯苓丸、甘草水、冠心苏合丸、甘草煎、钩藤汤、膈下逐瘀汤、甘草泻心汤、狗皮膏、甘露消毒丹、桂附地黄丸、瓜蒂散、归脾汤加减、甘露饮、枸杞粥、固本丸、滚痰丸、干香、龟鹿二仙胶
H
活血散、滑石粉、黄连解毒汤、黄连膏、黄芩汤、藿香正气散、化症回生片、黄汤、黄连阿胶汤、红粉、胡麻油、海金砂、黑膏药、活血丹、黄散、黄连温胆汤、藿胆丸、红油、花椒油、花生衣、黄土汤、藿香正气水、黄连汤、猴枣散
J
解毒剂、金不换、解毒散、金丹、解散、鸡蛋黄、金黄散、粳米粥、接骨丹、加味逍遥散、荆防败毒散、解毒汤、金铃子散、桔梗汤、金银花露、济生肾气丸、菊花酒、金锁固精丸、交泰丸、金沸草散、鲫鱼汤、胶艾汤、九一丹、健脾丸、九味羌活汤、蠲痹汤、九味羌活丸、举元煎
K
苦参汤、控涎丹、坎离砂、开郁散、开胃散、苦参丸、苦参煎、枯痔液、苦酒汤、咳血方、枯痔散、抗癌汤、开郁种玉汤、开关散、可保立苏汤、开噤散、开心散、溃疡散、开胸顺气丸、宽胸饮、昆明山海棠片、款冬花散、空青散、昆布散、快气汤、葵子茯苓散、开郁二陈汤、苦楝汤、宽中丸
L
六味地黄丸、龙胆泻肝汤、理中汤、六神丸、六君子汤、鹿角霜、绿豆汤、凉膈散、炉甘石洗剂、雷丸、六一散、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泻肝丸、六味地黄汤、六合定中丸、萝卜汁、理中丸、凉血散、灵砂、羚羊角散、羚角钩藤汤、绿豆粥、蜡丸、六味汤、梨膏、鹿胎膏、灵丹、芦荟丸、六味地黄汤加减、鲤鱼汤
M
麻黄汤、麦门冬汤、麦味地黄丸、麻仁丸、明目地黄丸、牡蛎散、妙香散、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梅花点舌丹、麻仁润肠丸、礞石滚痰丸、木香槟榔丸、麻子仁丸、牡蛎汤、木香分气丸、木香汤、木瓜酒、麻黄加术汤、木通汤、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木瓜丸、麦门冬煎、木香顺气丸、茅根汤、满山红油滴丸、麻杏甘石汤、木防己汤、马应龙麝香痔疮膏
N
牛黄解毒丸、牛黄清心丸、糯米粥、牛黄散、牛黄上清丸、暖肝煎、牛黄丸、脑立清丸、内疏黄连汤、女金丹、牛黄降压丸、牛黄镇惊丸、女贞汤、牛膝酒、暖脐膏、宁志膏、硇砂散、牛膝丸、内补丸、牛蒡解肌汤、牛膝汤、牛蒡甘桔汤、牛膝散、牛黄抱龙丸、拈痛丸、宁肺汤、牛蒡粥、内消瘰疬丸、牛黄清心圆、脑乐静
O
P
平胃散、枇杷清肺饮、枇杷膏、排石汤、枇杷叶膏、蒲黄散、排气饮、蒲公英粥、蒲灰散、枇杷叶露、排脓散、排石颗粒、平补镇心丹、排风汤、普济消毒饮子、平肝开郁止血汤、辟瘟丹、平胃地榆汤、痞气丸、平安丸、蒲黄丸、硼砂散、培脾舒肝汤、蒲公英汤、蟠龙散、破积导饮丸、硼砂丸、枇杷叶散、辟宫子丸
Q
清胃散、千柏鼻炎片、清营汤、杞菊地黄丸、七厘散、清瘟败毒饮、青黛散、清暑益气汤、清燥救肺汤、羌活胜湿汤、七制香附丸、清热解毒口服液、清咽利膈汤、七气汤、青蒿鳖甲汤、清肺饮、清心莲子饮、清气化痰丸、七星剑、羌活汤、清胃汤、清脑降压片、清开灵口服液、清宫汤、七宝美髯丹、清凉散、青娥丸、琼玉膏
R
如意金黄散、人参汤、人参养荣汤、润肠丸、肉桂粉、人参固本丸、人参健脾丸、润肌膏、人参养荣丸、人参败毒散、人参酒、人参粥、润肠汤、仁青常觉、如圣散、乳香散、人参平肺散、润麻丸、人参再造丸、人参丸、肉苁蓉丸、润喉散、乳香丸、瑞莲丸、人参养胃汤、如圣汤、润肺丸、人参蛤蚧散、润喉丸、人参饮子
S
四物汤、四君子汤、生脉散、四逆汤、参苏丸、十全大补汤、苏合香丸、肾气丸、参附汤、疏风散、参苓白术散、生肌散、参灵丸、生姜汤、生化汤、桑菊饮、失笑散、四逆散、四神丸、伤湿止痛膏、双黄连口服液、芍药汤、十枣汤、参苏饮、十灰散、四妙勇安汤、缩泉丸、三黄汤、生脉饮、酸枣仁汤
T
天王补心丹、桃仁承气汤、痛泻要方、调胃承气汤、涤痰汤、托里消毒散、通窍活血汤、通脉四逆汤、天麻丸、通宣理肺丸、透脓散、桃花汤、天麻钩藤饮、菟丝子丸、通关散、葶苈大枣泻肺汤、桃花散、铁箍散、调经散、调经丸、调中益气汤、桃仁粥、天麻汤、桃仁汤、调气散、屠苏酒、太乙膏、天台乌药散、铁笛丸、天王补心丸
W
威灵仙、五苓散、五味消毒饮、温胆汤、乌梅丸、乌鸡白凤丸、五积散、胃苓汤、吴茱萸汤、五福化毒丸、乌鸡汤、温经汤、乌梅汤、五子衍宗丸、乌头汤、温脾汤、五汁饮、乌药顺气散、五加皮汤、温胆汤加减、五虎追风散、苇茎汤、完带汤、温胃饮、五味子汤、戊己丸、五福饮、乌贝散、五皮散、葳蕤汤
X
消肿散、小柴胡汤、犀角地黄汤、逍遥散、消风散、泻白散、泻心汤、血府逐瘀汤、小青龙汤、锡类散、西瓜霜、小承气汤、小米粥、小建中汤、香连丸、泻黄散、小儿清热止咳口服液、香砂六君子汤、宣肺散、泻青丸、香砂养胃丸、小金丹、犀黄丸、香薷饮、续命汤、泻肝汤、小续命汤、杏苏散、小陷胸汤、消瘰丸
Y
盐汤、银翘散、玉屏风散、右归丸、茵陈蒿汤、一贯煎、养阴清肺汤、异功散、越鞠丸、益元散、玉女煎、药线、阳和汤、羊肉汤、养荣汤、养营汤、益胃汤、越婢汤、远志流浸膏、牙痛一粒丸、右归饮、养心汤、银翘解毒丸、越婢加术汤、薏苡仁粥、银翘解毒片、益母草膏、薏苡仁汤、阳和解凝膏、益黄散
Z
止痛药、知柏地黄丸、知柏地黄汤、左归丸、真武汤、至宝丹、枣汤、竹叶石膏汤、朱砂安神丸、左金丸、左归饮、炙甘草汤、增液汤、紫金锭、栀子豉汤、竹叶汤、枳术丸、追风散、紫雪、猪蹄汤、正骨水、再造丸、枳实导滞丸、紫雪散、珠黄散、竹沥汤、猪苓汤、镇肝熄风汤、止血散、栀子金花丸
中药方剂历史
中国古代很早已使用单味药物治疗疾病。经过长期的医疗实践,又学会将几种药物配合起来,经过煎煮制成汤液,即是最早的方剂。战国时期的《内经》虽仅载方13首,但对中医治疗原则、方剂的组成结构、药物的配伍规律以及服药宜忌等方面都有较详细的论述,奠定了方剂学的理论基础。在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发现的《五十二病方》,是现存最早的一部方书。书中收载临床各科医方283首, 还记述有汤、丸、散等剂型。在《汉书.艺文志》中载有经方十一家,其中除有大量当时医家的经验方外,还有方剂专著《汤液经法》,对方剂理论进行了初步总结。汉代的《神农本草经》中已有关于如何选择剂型的理论。张仲景的《伤寒论》载方113首,《金匮要略》载方262首,由于组方合法,选药精当,用量准确,变化巧妙,疗效卓著,被后世尊为经方。在伤寒方中所使用的剂型有汤剂、丸剂、散剂、栓剂、软膏剂、酒剂、醋剂、灌肠剂、洗剂、浴剂、熏剂、滴耳剂、灌鼻剂、吹鼻剂等,几乎包括了除注射剂以外的所有传统剂型。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方书著述的数量倍增,但多已亡佚。晋代仅存的葛洪《肘后方》中收载了大量验、便、廉的有效方剂,并首次提出成品药的概念,主张将药物加工成一定剂型,贮之以备急用,隋代的《四海类聚方》多达2600卷,《四海类聚单方》300卷,足见方剂发展之迅速。唐代孙思邈著《千金要方》,载方5300首。王焘的《外台秘要》载方6000多首。宋代出现了由政府组织编写的《太平圣惠方》, 载方16834首,《圣济总录》载方2万余首,《和剂局方》载方297首,是官方和剂局制售中药成药的处方和制剂规范,也是第一部由朝廷颁发的成药典。金元时期有刘、张、朱、李四大家。刘河间善用寒凉,著有《宣明论方》、《伤寒直格方》等;张子和主张攻下,著有《儒门事亲》;朱丹溪长于滋阴,著有《丹溪心法》、《格致余论》等;李东垣专于补益脾胃,著有《脾胃论》、《兰室秘藏》等,都对方剂的运用有所创建和发挥。宋元时期局方盛行,金元诸家又提倡不泥古方,主张临证拟方,出现了与经方对峙的时方。金代成无己著《伤寒明理药方论》,选伤寒方20首,依《内经》理论为之作解,首开为方作论之先河。明代朱组织编著《普济方》,载方61739首,为方书之最。吴《医方考》综编历代医家名方,并对其方药、见证一一作考,详析方义,为第一部方论专著。清代,方论专著大量涌现,如王子接的《绛雪园古方选注》、罗美的《名医方论》、吴谦的《删补名医方论》、汪昂的《医方集解》、吴仪洛的《成方切用》等,丰富了研讨方剂的理论。为了便于阅读和记忆,这时还出现了大量方歌手册,如汪昂的《汤头歌诀》、张秉承的《成方便读》、 陈修园的 《伤寒方歌括》、《长沙方歌括》、《时方歌括》等。以叶天士、薛雪、吴鞠通等医家为代表的温病学派的建立,创制了大量治疗温热病的有效方剂,促进了方剂学的发展。西医传入中国后,中医界出现了中西汇通的新思潮,如张锡纯著《医学衷中参西录》,载方160首,立法处方均有新见解,对后世有一定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古代方书和民间秘方、验方进行了大量发掘、整理,并开展了中西医结合工作,在古方新用和创制新方方面都有较大发展。
方剂古籍
|
中药方剂的组成
方剂一般由君药、臣药、佐药、使药四部分组成。“君臣佐使”的提法最早见于《内经》,在《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有:“主病之为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的记载。历代医家对其含义各有解释。如元代李东垣说:“主病之为君,兼见何病,则以佐使药分治之,此制方之要也。”明代何柏斋说:“大抵药之治病,各有所主。主治者,君也。辅治者,臣也。与君药相反而相助者,佐也。引经及治病之药至病所者,使也。”可见“君臣佐使”的含义是经过不断补充而逐渐完善的。君药是方剂中针对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是必不可少的,其药味较少,药量根据药力相对较其他药大。臣药协助君药,以增强治疗作用。佐药是协助君药治疗兼证或次要症状,或抑制君、臣药的毒性和峻烈性,或为其反佐。使药引方中诸药直达病证所在,或调和方中诸药作用。例如:《伤寒论》的麻黄汤,由麻黄、桂枝、杏仁、甘草四味药组成,主治恶寒发热,头疼身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等,属风寒表实证。方中麻黄辛温解表,宣肺平喘,针对主证为君药;桂枝辛温解表,通达营卫,助麻黄峻发其汗为臣药;杏仁肃肺降气,助麻黄以平喘为佐药;甘草调和麻黄、桂枝峻烈发汗之性为使药。由于“君臣佐使”为封建政体名称,现多改称“主辅佐使”或“主辅佐引”。
中药方剂的分类
科学的方剂分类法是研究古今成方的组成和临床运用规律的重要手段。历代医家对此进行过多种探讨和尝试, 有按病名、证候、功效、临床分科、 方剂结构、 病因、脏腑、祖方、剂型等多种方法。 其中按病名分类的方法历史最为悠久,《五十二病方》就是最早按病名分类的方书。这种分类方法便于临床查找应用。《汉书.艺文志》中的“经方十一家”载有《五脏六腑痹十二病方》、《五脏六腑疝十六病方》、《风寒热十六病方》、《金创方》等,以及《太平圣惠方》、《普济方》、《类方准绳》等,也都是采用这种分类法的方书。按证候分类的方书首推《伤寒论》,内将方剂按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经证候变化分类,突出了中医辨证论治的思想。按功效分类源于唐代陈藏器 《本草拾遗》,他将中药按功效分为宣、 通、补、泄、轻、重、涩、滑、燥、湿十种,称为十剂。金代成无己的《伤寒明理药方论》自序中说:“制方之体,宣、通、补、泻、轻、重、涩、滑、燥、湿十剂是也。”的这一观点,成为后世将中药十剂分类法引用于方剂分类的依据,对提高方剂的系统性、理论性和实践性有一定意义。明代张景岳在 《景岳全书》 中提出“补、和、攻、散、寒、热、固、因”的“八阵”;清代程钟龄在《医学心悟》中提出“汗、 和、下、消、吐、清、 温、补”的“八法”;以及汪昂在《医方集解》中提出的补养、发表、涌吐、攻里、表里、和解、理气、理血、祛风、祛寒、清暑、利湿、润燥、泻火、除痰、消导、收涩、 杀虫、明目、痈疡、经产、救急等二十二类, 均是按功效分类的。按临床分科分类首见于《汉书.艺文志》列为“经方十一家”之一的《妇人婴儿方》;《千金要方》中也有妇人方、少小婴孺、七窍病等按科分类方法。以上四种分类方法各有所长,都比较实用。现代方书多采用以功效为主的联合分类法,如冷方南等编著的《中国基本中成药》的目录部分采用功效分类法,索引部分采用三级分类:第一级按内、外、妇、儿、五官等分科;第二级按病名分类;第三级在病名之下再按证候分类。这种方法提纲挈领,纲举目张,符合中医辨证论治思想,又比较实用。按方剂组成结构的分类法只见于《内经》中的“七方”。按病因和脏腑的分类法,首见于《千金要方》。按主方的分类法,见于明代施沛的《祖剂》,书中选古方70首为主方,将其衍化方分列其后,合计达800余方,对研究方剂的变化渊源有一定价值。按剂型的分类法多见于现代中成药制剂手册,便于制剂时查找使用。
中药方剂的应用
现代科学技术为方剂的临床应用、实验研究和剂型研制等提供了有利条件。在临床应用方面,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针对现代临床的多发病、常见病, 广泛使用古今方剂。对消化系统、 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泌尿生殖系统、运动系统、精神神经系统等疾病以及传染病、肿瘤、艾滋病等都有较显著的疗效。在实验研究方面,为提高方剂疗效,减少毒副作用,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科学手段,对方剂的理论及复方药理、药效等进行了系统研究,目的在于阐明复方的作用机制,剖析药物的配伍关系,提高对复方立法组方的理论认识,以发现古方的新用途,促进新方的创制。在剂型研制方面,重点解决传统剂型中存在的问题,如煎药费时费力,浪费药材,服用不便,质量不够稳定等,制出一批疗效稳定、副作用小、服用方便的中药片剂、滴丸剂、 注射剂、海绵剂、栓剂、油剂、霜剂、 气雾剂、泡袋剂、粉针剂等,丰富了方剂的剂型。剂型研制中广泛应用了新技术、新工艺,如超滤技术、快崩技术、挥发成分稳定技术、冷冻浓缩技术、干法造粒技术、沸腾造粒技术、无菌灌封技术等。在质量控制方面使用了薄层扫描、 高压液相、原子光谱、 核磁共振等仪器设备,使复方逐步达到定性和定量,制剂质量不断提高。
中药方剂的发展
方剂学是研究中医方剂的组成、变化和临床运用规律的一门学科,是中医学的主要基础学科之一,方剂学的内容包括方剂的组成原则、药物的配伍规律、方剂的组成变化、剂型及方剂的用法等。
方剂按照一定结构组成后,在临床运用过程中还必须根据病证的不同阶段,病情的轻重缓急,患者的不同年龄、性别、职业,以及气候和地理环境作相应的加减化裁,方能达到切合病情、提高疗效的目的。方剂的加减变化包括药味加减、药量加减和剂型更换。药味加减变化是指方剂在君药、主证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兼证或次要症状的增减变化而相应地加减臣药和佐药,若因药味加减而引起君药和主证改变时,则属另行组方。药量加减变化是指由相同药物组成的方剂,由于加减其中某些药物的剂量而使方剂的功效和治疗范围有所扩大或缩小,若因药量的增减而使方剂的君药和主证完全改变时,也属重新组方。剂型更换变化是指同一方剂,由于选用不同剂型而使治疗作用发生相应变化。
方剂是按照医师处方为某一位患者专门调制,并且明确指出用法用量的药剂。需要注意的是方剂不同于制剂。
在中医学中,是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在辨证审因、决定治法之后,选择适当的中药,按组方原则,酌定用量、用法,妥善配伍而成。
站外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