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中医宝典 > 医学电子书 >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目录

中医的基础理论是对人体生命活动和疾病变化规律的理论概括,它主要包括阴阳、五行、运气、脏象、经络等学说,以及病因、病机、诊法、辨证、治则治法、预防、养生等内容。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范畴。人们通过对矛盾现象的观察,逐步把矛盾概念上升为阴阳范畴,并用阴阳二气的消长来解释事物的运动变化。中医运用阴阳对立统一的观念来阐述人体上下、内外各部分间,以及人体生命同自然、社会这些外界环节之间的复杂联系。阴阳对立统一的相对平衡,是维持和保证人体正常活动的基础;阴阳对立统一关系的失调和破坏,则会导致人体疾病的发生,影响生命的正常活动。

五行学说,即是用木、火、土、金、水五个哲学范畴来概括客观世界中的不同事物属性,并用五行相生相克的动态模式来说明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和转化规律。中医主要用五行学说阐述五脏六腑间的功能联系以及脏腑失衡时疾病发生的机理,也用以指导脏腑疾病的治疗。

运气学说,又称五运六气,是研究、探索自然界天文、气象、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影响的学说。五运包括木运、火运、土运、金运和水运,指自然界一年中春、夏、长夏、秋、冬的季候循环。六气则是一年四季中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候因子。运气学说是根据天文历法参数推算年度气候变化和疾病发生规律。

脏象学说,主要研究五脏(心、肝、脾、肺、肾)、六腑(小肠大肠、胃、膀胱、胆、三焦)和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

经络学说与脏象学说密切相关。经络是人体内运行气血的通道,有沟通内外,网络全身的作用。在病理情况下,经络系统功能发生变化,会呈现相应的症状体征,通过这些表现,可以诊断体内脏腑疾病。

目录

  1. 中医基础理论图书
  2. 基础理论
    1. 古典基础理论
    2. 精气学说
    3. 阴阳学说
    4. 五行学说
    5. 藏象学说
    6. 气血津液
    7. 经络学说
    8. 病因学说
    9. 发病
    10. 病机
    11. 诊断方法
    12. 治疗方法
  3. 参看
  4. 站外链接

中医基础理论图书

以下是《中医基础理论》电子图书的目录,点击章节标题阅读本书。底部参看部分有txt格式的《中医基础理论》电子书下载。不过和在线版不是同一本书。

  1. 中医学理论体系概述
    1.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2.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组成
  2.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1. 气一元论
    2. 阴阳学说
    3. 五行学说
    4. 气一元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的关系
  3. 脏象
    1. 五脏
      1. 心(附:心包络)
      2. 肾(附:命门)
    2. 六腑
      1. 小肠
      2. 大肠
      3. 膀胱
      4. 三焦
    3. 奇恒之府
      1. 女子胞(附:精室)
    4. 形体官窍
      1. 形体
      2. 官窍
      3. 五脏外华
    5. 脏腑之间的关系
      1. 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2. 腑与腑之间的关系
      3. 脏与腑的关系
    6. 人体的生命活动与五脏调节
      1. 神志活动
      2. 血液循行与五脏调节
      3. 呼吸运动与五脏调节
      4. 消化吸收与五脏调节
      5. 水液代谢与五脏调节
      6. 生长生殖与五脏调节
  4. 精、气、血、津液
    1. 津液
    2. 气血精津液的关系
  5. 经络
    1. 经络的概念和经络系统
      1. 经络的概念
      2. 经络系统
    2. 十二经脉
      1. 十二经脉的名称
      2. 十二经脉的走向和交接规律
      3. 十二经脉的分布和表里关系
      4. 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
      5. 十二经脉的循行
      6. 十二经循行歌
    3. 奇经八脉
      1. 奇经八脉的概念和生理特点
      2. 奇经八脉的循行及其生理功能
    4. 经别、络脉、经筋、皮部
      1. 经别
      2. 络脉
      3. 经筋
      4. 皮部
    5. 经络的生理功能
    6. 经络学说的应用
  6. 体质
    1. 体质的基本概念
    2. 体质的形成
    3. 体质的分类
    4. 体质学说的应用
  7. 病因
    1. 外感病因
      1. 六淫
      2. 疠气
    2. 内伤病因
      1. 七情
      2. 饮食失宜
      3. 劳逸
    3. 病理性因素
      1. 痰饮
      2. 瘀血
      3. 结石
    4. 其他病因
      1. 外伤
      2. 寄生虫
      3. 胎传
  8. 病机
    1. 发病机理
    2. 基本病机
      1. 邪正盛衰
      2. 阴阳失调
      3. 气血失调
      4. 津液失常
    3. 内生五气病机
      1. 风气内动
      2. 寒从中生
      3. 湿浊内生
      4. 津伤化燥
      5. 火热内生
    4. 脏腑病机
      1. 五脏病机
      2. 六腑病机
      3. 奇恒之府病机
    5. 经络病机
      1. 十二经脉病机
      2. 奇经八脉病机
    6. 疾病的传变
      1. 疾病传变的概念
      2. 病位传变
      3. 病性转化
      4. 影响疾病传变的因素
    7. 疾病的转归
  9. 养生与防治
    1. 养生
    2. 预防
    3. 治则
  10. 附:五运六气
    1. 运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1. 运气的概念
      2. 干支甲子
      3. 五运
      4. 六气
      5. 运气相合
    2. 标本中气
    3. 运气学说在医学上的应用

基础理论

古典基础理论

中医理论来源于对医疗经验的总结及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思想。其内容包括精气学说阴阳五行学说气血津液藏象经络、体质、病因、发病、病机、治则、养生等。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医专著《黄帝内经》问世,奠定了中医学的基础。时至今日,中国传统医学相关的理论、诊断法、治疗方法等,均可在此书中找到根源。

中医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其独特之处,在于“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及辨证论治。主要特点有:

  1. 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由阴阳两大类物质构成,阴阳二气相互对立而又相互依存,并时刻都在运动与变化之中。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两者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之中,一旦这种动态平衡受到破坏,即呈现为病理状态。而在治疗疾病,纠正阴阳失衡时并非采取孤立静止的看问题方法,多从动态的角度出发,即强调“恒动观”。
  2. 认为人与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即“天人合一”、“天人相应”。人的生命活动规律以及疾病的发生等都与自然界的各种变化(如季节气候、地区方域、昼夜晨昏等)息息相关,人们所处的自然环境不同及人对自然环境的适应程度不同,其体质特征和发病规律亦有所区别。因此在诊断、治疗同一种疾病时,多注重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并非千篇一律。
  3. 认为人体各个组织器官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不论在生理上还是在病理上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因而从不孤立地看待某一生理或病理现象,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多从整体的角度来对待疾病的治疗与预防,特别强调“整体观”。

精气学说

  • 是构成天地万物的原始物质。
  • 气的运动称为“气机”,有“升降出入”四种形式。由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称为“气化”,如动物的“生长壮老已” ,植物的“生长化收藏”。
  • 气是天地万物之间的中介,使之得以交感相应。如:“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
  • 天地之精气化生为人。

阴阳学说

  • 阴阳是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最初是指日光的向背,向日光为阳,背日光为阴。
  • 阴阳的交互作用包括:阴阳交感、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相互转化。

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成就,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但是这并不代表五种物质,而是五种属性。

五行于中医则体现了具备这五种属性的人体五大系统的相互关系。木火土金水这五个符号分别代表肝心脾肺肾所统领的五大系统。中医不是研究微观的病毒细菌如何作用于人体的理论而是研究人体整体的各个系统之间的关系,并且通过中药按摩针灸,甚至心理作用去调节各个系统之间的平衡,以此保持身体健康。

  • 五行的交互作用包括:相生、相克、制化、胜复、相侮、相乘、母子相及。

藏象学说

  • 藏:指人体内的五脏六腑、奇恒之府,通称为脏腑。象:一指“形象”,即脏腑的解剖型态;二指“征象”,即脏腑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三指“应像”,即脏腑相应于四时阴阳之象。
  • 透过外在“象”的变化,以测知内在“藏”的生理病理状态,称为“从象测藏”。即“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
  • “脏腑”不单是解剖型态的概念,而是包括解剖生理病理在内的综合概念。
  • 五脏:指,一般笼统功能为“化生和储藏精气”。
  • 六腑:指大肠小肠膀胱三焦,一般笼统功能为“腐熟水榖、分清泌浊、传化糟粕”。
  • 奇恒之府:指“女子胞”。

气血津液

  • 津液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 气的生成源自先天与后天。禀受于父母的精气,称为“先天之气”。肺吸入自然的清气,与脾胃运化水榖产生的水榖之气,合称为“后天之气”。
  • 气有推动、温煦、防御、固摄、气化、营养等作用。
  • 人体的气可分为元气、宗气、营气、卫气、脏腑之气、经络之气。
  • 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失常,称为“气机不调”。其表现形式有气滞、气郁、气逆、气陷、气脱、气闭等。

经络学说

病因学说

  • 黄帝内经》将病因分为阴阳两类:“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
  • 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把病因分为三类:“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房室、金刃、虫兽所伤”。
  • 宋代陈无择提出“三因学说”:外所因、内所因、不内外因。
  • 近代则将病因分为五类:
  1. 外感病因:包括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和疠气
  2. 内伤病因:包括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饮食失宜、劳逸失度。
  3. 继发病因:包括痰饮瘀血结石
  4. 其他病因:包括外伤寄生虫、胎传、诸毒、医过。

发病

  • 邪气正气交战,决定发病及疾病的发展变化。又称为“正邪分争”。
  • “邪气”泛指各种致病因素,“正气”指人体的自我修复调节能力、适应环境能力、抗病能力等。
  • “正气不足”是发病的内在依据,即“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 体质、情志、地域、气候等,与发病有密切关系。

病机

  • 病机是疾病发生、发展与传变的机理,又称“病理”。
  • 基本病机包括:邪正盛衰、阴阳失调、气血失常、津液代谢失常
  • 内生五邪,包括:风气内动、寒从中生、湿浊内生、津伤化燥、火热内生
  • 病位传变,包括:表里出入、六经传变、三焦传变、卫气营血传变、脏腑传变等
  • 病性转化,包括:寒热转化、虚实转化等

诊断方法

在诊断治疗疾病时,采取辨证论治的方法,即将望、闻、问、切四诊收集到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定为某种性质的 “证”,以探求疾病的本质,从而得出结论,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治疗原则与具体治法。这种方法既不同于简单的局部对症治疗,又有别于不分主次、不分阶段、不分性质、一方一药治一病的辨病治疗方法。

治疗方法

治疗手段和方法丰富多采,既有一般内服药物的内治法,又有药物外敷、热熨、熏洗等外治法,以及独特的针灸拔罐推拿按摩气功布气等非药物疗法,还有以药膳为代表的日常食品疗法。

一般而言,完整的中医处方,至少包括四项以上:情治(情绪控制)方面的指导;忌口(饮食应注意的事项);运动的建议(游泳、跑步、导引、气功等);中药的使用,或针刺、艾灸(前二者统称针灸)、推拿等。故中医在治疗疾病时,是以身心合一的角度全盘考量。

近年来还涌现出了一批传统药物注射制剂,被用于肌肉和静脉注射。此外,绝大多数药物均为天然动、植、矿物,非人工合成之化学品,加之多为复方制剂,配方时可采用相应的拮抗措施。

相较于传统中医,现代中医的革新发明例如:小针刀,传统药物注射制剂,科学中药等。

参看

站外链接

中医学理论体系概述 32

医学电子书 -- 700多本医学电子书阅读和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