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药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中医宝典 > 活血药

活血药(drugs for invigorating Blood circulation),以通利血脉、促进血行、消散瘀血为主要作用的一类中药

目录

  1. 功用
  2. 分类和适应证
  3. 配伍
  4. 用药注意
  5. 现代研究
  6. 常用活血药
  7. 参看

功用

活血药物多辛散温通、善走血分,有疏通血脉、促进血行、活血化瘀破血消症、调经止痛散瘀消肿化瘀止血、祛瘀生新等作用。部分活血化瘀药还有清心安神利尿消肿、凉血祛风通便下乳利胆退黄等作用。

分类和适应证

根据药物作用的强弱和主治病证的不同,活血药可分为活血化瘀药和破血消癥药两类。①活血化瘀药。主要用于血行障碍、瘀血阻滞引起的各种病证。如血滞经闭、行经腹痛瘀血头痛外伤及术后瘀血腹痛风湿痹痛、中风瘫痪半身不遂痈疽肿痛跌打伤痛等。常用药有川芎乳香、没药、延胡索郁金姜黄丹参虎杖益母草鸡血藤红藤、红花、桃仁五灵脂牛膝穿山甲泽兰凌霄花自然铜血竭王不留行苏木茺蔚子马鞭草水红花子石见穿皂角刺、牛角﨧等。②破血消癥药。较活血化瘀药作用猛烈,有攻逐瘀血蓄结之势。用于大量瘀血停聚的蓄血证和气滞血瘀结为痞块的癥证。常用药有干漆刘寄奴虻虫水蛭、虫、蜣螂斑蝥三棱莪术等。此外,某些活血药还可用治热病神昏风湿热痹、水肿黄疸乳房胀痛、乳汁不下等证。

配伍

使用活血药时,首先应根据人体气血之间气行则血行、气滞血凝的关系,配合行气药,以增强活血散瘀的作用。同时应根据瘀血证的不同成因和病情配伍用药。如寒凝血瘀者,当配温里散寒药;热灼营血、血行不畅、热结血瘀者,当配清热凉血药;若属风湿痹痛,当配祛风湿药气虚、运血无力、血行不畅者,又当配补气药;跌打损伤、瘀血肿痛,当配行气和营药;对癥瘕痞块,当配软坚散结药。

用药注意

活血药大多能活血通经,有的还能破血、堕胎、催产,故妇女月经过多或孕妇当忌用或慎用。

现代研究

活血药一般都有改善血流动力学的作用,有扩张外周血管、提高心肌供血供氧量、改善脑血循环及增加病变器官血流量的作用;还有改善血液流变学的作用,可改善血液的浓度、黏稠度、凝固性及血细胞聚集性的状态;有抗血栓形成、增强机体血液抗凝系统活性的作用。部分药物能改善微循环,多以通过改善微血管血流速度、解除微血管痉挛、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而实现的。有些药有活血调经的作用,能加强子宫收缩;有些药则有镇痛作用;也有些药有抗炎作用,可能与改善微循环、减少炎性渗出、加强对炎性渗出物的吸收及自身的抗菌作用有关;还有些药可调节体液细胞免疫,有类似免疫抑制剂的作用;某些药还有抑制纤维组织增生的作用。

活血药广泛用治心血管系统疾病,如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等;脑血管疾病,如脑血管栓塞脑血管痉挛等;血管病,如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静脉炎等;广泛性、弥漫性微循环障碍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硬皮病红斑狼疮结节性动脉炎等;增生性病变,如慢性肝脾肿大、结节性肉芽肿麻风样结节、类风湿性关节炎丝虫病引起的象皮肿、腹腔内粘连性病变、瘢痕疙瘩等;妇科疾病,如月经不调盆腔炎子宫肌瘤宫外孕胎儿胎前死亡、胎盘滞留等;各种炎症,如扁桃体炎咽炎中耳炎疖肿乳腺炎蜂窝组织炎骨髓炎、外伤及烧伤感染等疾患;各种疼痛病证,如瘀血阻滞的胃肠道、肝胆疼痛、神经痛术后疼痛痛经分娩痛、产后宫缩痛等;某些药可用治宫颈癌外阴癌皮肤癌唇癌等。

常用活血药

红花(药蓝花、刺红花、草红花)

来源:菊科植物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的花

性能:辛,温。归心、肝经

功能主治:活血通经散瘀止痛。主治经闭,痛经,癥瘕痞块,跌打损伤,疮疡肿痛关节疼痛

主要成分:主要含红花甙类、红花多糖和有机酸

用法用量:煎服,3~10克

备注:孕妇忌服

没药(末药)

来源:橄榄科植物没药树Commiphora myrrha的油胶树脂

性能:苦、辛,平。归肝、心、脾经

功能主治:散瘀止痛,消肿生肌。主治心腹瘀痛,痛经,经闭,风湿痹痛,跌打伤痛,痈肿疮疡

主要成分:含挥发油、树脂、树胶。挥发油中含丁香油酚,枯茗醛,α-、γ-没药烯,桂皮醛等;树脂内含α-、β-、γ-没药脂酸等,树胶水解得阿拉伯糖、半乳糖

用法用量:煎服,3~10克

备注:

牛膝
牛膝牛膝

别名:怀牛膝

来源:苋科植物牛膝Achyranthes bidentata的根

性能:苦、酸,平。归肝、肾经

功能主治:活血通经,补肝肾,强腰膝,利尿通淋,引血下行。主治月经不调,经闭,癥瘕,腰膝酸痛下肢无力小便不利尿道涩痛,吐血衄血肝阳眩晕

主要成分:含皂甙,水解生成齐墩果酸。还含脱皮甾酮、牛膝甾酮,β-谷甾醇豆甾烯醇,红花甾酮及黏液质

用法用量:煎服,6~15克

备注:孕妇忌服

王不留行
王不留行王不留行

别名:留行子、王不留)

来源:石竹科植物麦蓝菜Vaccaria segetalis的成熟种子

性能:苦,平。归肝、胃经

功能主治:活血通经,下乳消肿,利尿通淋。主治经闭,痛经,乳汁不下,乳痈肿痛,淋证涩痛,小便不利

主要成分:含王不留行皂甙,水解生成王不留行次皂甙等;继续水解得丝石竹皂甙元及葡萄糖醛酸;还含王不留行黄酮甙

用法用量:煎服,6~10克

备注:孕妇慎用

虎杖
虎杖虎杖

别名:阴阳莲大叶蛇总管

来源:蓼科植物虎杖Polygonum cuspidatum根茎

性能:苦,寒。归肝、胆经

功能主治:活血通络,利湿退黄,清热解毒。主治经闭,痛经,产后恶露不下,癥瘕积聚,风湿痹痛,湿热黄疸,淋浊带下,跌打损伤,毒蛇咬伤,痈肿湿疮

主要成分:主含蒽醌类衍生物,其中有大黄素-8-葡萄糖甙,大黄素甲醚-8-葡萄糖甙,以及游离的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大黄酚等;还含芪三酚甙,芪三酚,虎杖甙等芪类化合物,并含缩合鞣质

用法用量:煎服,9~15克

备注:

红藤
红藤

别名:血藤大活血

来源:大血藤科植物大血藤Sargentodoxa cuneata的藤茎

性能:苦,平。归大肠、肝经

功能主治:活血散瘀,清热解毒。主治肠痈,乳痈,风湿痹痛,经闭,痛经,跌仆损伤

主要成分:含鞣质

用法用量:煎服,10~30克

备注:孕妇慎用

苏木
苏木

别名:(苏枋、苏枋木)

来源:豆科植物苏木Caesalpinia sappan的干燥心材

性能:甘、咸,平。归心、肝经

功能主治:行血祛瘀,消肿止痛。主治妇女血滞经闭,痛经,产后瘀阻及胃脘刺痛,胸痹心痛,跌仆损伤,痈疮肿痛

主要成分:含巴西苏木素(遇空气即氧化为巴西苏木红素)、苏木酚、挥发油、鞣质、脂肪酸等。油中主要成分为右旋水芹烯及罗勒烯

用法用量:煎服,3~10克

备注:忌铁器

石见穿
石见穿石见穿

别名:(月下红、石打穿)

来源:唇形科植物紫参Salvia chinensis的全草

性能:苦、辛,平。归肝、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活血止痛,清热利湿,解毒消肿。主治血瘀痛经赤白带下筋骨疼痛,各种肿瘤,黄疸痢疾;外治面神经麻痹乳腺炎,痈肿,瘰疬

主要成分:全草含齐墩果酸、熊果酸、β-乳香脂酸、β-谷甾醇、正卅五烷、氨基酸等。根含水苏糖

用法用量:煎服,15~30克

备注:

水红花子
水红花子

来源:萝科植物荭蓼Polygonum orientale酸模叶P. lapathifolium等的果实

性能:咸、微辛,微寒。归肝、胃经

功能主治:消瘀破积,健脾利湿,主治胁腹痞块,肿瘤,水鼓,食少腹胀,瘰疬,痰核

主要成分:

用法用量:煎服,6~12克

备注:

鸡血藤
鸡血藤鸡血藤

别名:血风藤

来源:豆科植物密花豆Spatholobus suberectus或香花崖豆藤Millettia dielsiana的藤茎

性能:苦、微甘,温。归肝、胃经

功能主治:活血补血舒筋活络。主治月经不调,血虚萎黄肢体麻木瘫痪,风湿痹痛

主要成分:山鸡血藤叶茎含无羁萜木栓酮)及其醇类。此外,含蒲公英赛酮、菜油甾醇豆甾醇及谷甾醇

用法用量:煎服,10~30克

备注:

皂角刺
皂角刺

别名:皂角针)

来源:豆科植物皂荚Gleditsia sinensis的棘刺

性能:辛,温。归肝、胃经

功能主治:消肿排脓,祛风杀虫。主治痈疽肿毒,麻风,癣疮等

主要成分:含皂甙、黄酮甙、酚类、氨基酸

用法用量:煎服,3~10克

备注:

破血消癥药

莪术
莪术莪术

别名:蓬莪术

来源:姜科植物蓬莪术Curcuma phaeocaulis广西莪术C.kwangsiensis温郁金C.wenyujin的根茎

性能:辛、苦,温。归肝、脾经

功能主治:破血行气,消积止痛。主治癥瘕积聚,脘腹胀痛,宿食不消,血瘀经闭,产后瘀血腹痛,跌仆伤痛

主要成分:莪术根茎含挥发油。油中除含1,8-桉叶素等数种单萜外,主要含20多种倍半萜,其中主要有莪术呋喃酮,并有表莪术呋喃酮、莪术醇、莪术二酮等

用法用量:煎服,3~10克

备注:月经过多者,孕妇忌服

郁金
郁金原生态郁金郁金

别名:玉金

来源:姜科植物温郁金Curcuma wenyujin、姜黄C.longa、广西莪术C.kwangsiensis或蓬莪术C.phaeocaulis的干燥块根

性能:辛、苦,寒。归心、肝、胆经

功能主治:活血止痛,行气解郁清心凉血利胆退黄。主治胸腹胁肋疼痛,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热病神昏,吐血、衄血,癫狂,黄疸

主要成分:郁金块根含挥发油。油中主要含姜黄烯、倍半萜烯醇樟脑、茨烯。尚含姜黄素、草酸钾、草酸钙等

用法用量:煎服,6~12克

备注:

刘寄奴
刘寄奴刘寄奴

别名:六月雪

来源:菊科植物奇蒿Artemisia anomala的全草

性能:苦、辛,微温。归心、肝、脾经

功能主治:破血通经,散瘀止痛,消食化积。主治痛经,经闭,产后瘀滞腹痛,恶露不净,跌仆损伤,金疮出血,痈肿疮毒,水火烫伤,食积不化

主要成分:含香豆精、异泽兰黄素、西米杜鹃醇、脱肠草素、奇蒿黄酮、奇蒿内脂等

用法用量:煎服,3~10克

备注:孕妇忌服

凌霄花
凌霄花凌霄花

别名:(随胎花)

来源:紫葳科植物紫葳Campsis grandiflora的花

性能:酸,寒。归肝经

功能主治:活血行瘀凉血祛风。主治血滞经闭,癥瘕,崩中漏下,跌打损伤,皮肤瘙痒风疹湿疹,皮癣

主要成分:芹菜素,β-谷甾醇

用法用量:煎服,3~10克

备注:孕妇忌服

虻虫
虻虫虻虫

别名:蜚虻、牛

来源:虻科昆虫复带虻Tabanus bivittatus或中华虻T. mandarinus及其同属近缘昆虫雌性的全体

性能:苦,寒。有小毒。归肝经

功能主治:破血逐瘀,消癥散结。主治血瘀经闭,产后恶露不尽,干血痨,蓄血证,癥瘕积聚,跌打损伤

主要成分:

用法用量:煎服,1.5~3克;研末服,每次0.3~0.6克

备注:孕妇及体虚无瘀者忌服

虫(地鳖虫土鳖虫土元

来源:鳖蠊科昆虫地鳖Eupolyphaga sinensis或冀地鳖Steleophaga plancyi的雌虫体

性能:咸,寒。有小毒。归肝经

功能主治:破血逐瘀,续筋接骨。主治癥瘕,经闭,产后瘀阻,跌打损伤

主要成分:

用法用量:煎服,3~10克;研末服,每次1~1.5克

备注:孕妇忌服

穿山甲
穿山甲穿山甲

别名:川山甲、甲片、麒麟片)

来源:鲮鲤科动物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的鳞片

性能:咸,微寒,归肝、胃经

功能主治:通经下乳,活血散结,消肿排脓,搜风通络。主治经闭,癥瘕、乳汁不能,痈肿瘰疬,痹痛拘挛

主要成分:角蛋白、氨基酸、脂肪油及糖类等

用法用量:煎服,3~10克;研末服,每次1~1.5克

备注:孕妇忌服

参看

方剂分类查询

方剂类型:解表剂清热剂泻下剂祛风湿剂祛湿利水剂温里剂理气剂消导剂驱虫剂止血剂活血剂化痰止咳平喘剂安神剂熄风剂开窍剂补益剂固涩剂

方剂剂型:汤剂丸剂散剂膏剂丹剂酒剂药酒冲剂口服液剂胶囊剂片剂

按名称查方剂: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