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痈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中医宝典 > 肠痈

肠痈,病名。痈疽之发肠部者。出《素问.厥论》。多因饮食失节,暴怒忧思,跌扑奔走,使肠胃部运化功能失职,湿热邪毒内壅于肠而发。《外科正宗》卷三:“肠痈者,皆湿热瘀血流于小肠而成也。由来有三:男子暴急奔走,以致肠胃传送不能舒利,败血浊气壅遏而成者一也;妇人产后,体虚多卧,未经起坐,又或坐草(胎产)艰难,用力太过,育后失逐败瘀,以致败血停积肠胃,结滞而成者二也;饥饱劳伤,担负重物,致伤肠胃,又或醉饱房劳,过伤精力,或生冷并进,……气血凝滞而成者三也。”《金匮要略》:“肠痈者,少腹肿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调,时时发热自汗出,复恶寒,其脉迟紧者脓未成,可下之,当有血;脉洪数者,脓已成,不可下也,大黄牡丹皮汤主之”。治宜活血化瘀解毒之剂。若初起小腹疼痛,脉芤数者,可用大黄汤轻下之。若肠痈已溃脓者,则疼痛淋沥不已,治宜托而补之,可选用七贤汤内服。由于痈生肠而部位不同,又有大肠痈小肠痈直肠痈之别。包括有急性阑尾炎阑尾周围脓肿等。证治参见有关各条。若肠痈向外穿破腹壁者,治同痈疽之内外治法。若传统治疗或保守疗法难于取效,而脓将成并有形成溃脓之势者,则应手术治疗。

目录

  1. 概述
  2. 病因病机
  3. 辨证
  4. 治疗
    1. 分阶段治疗
    2. 分部位治疗
    3. 针疗
  5. 参看

概述

肠痈,病名。痈疽之发肠部者。出《素问.厥论》。肠痈可包括今之急慢性阑尾炎阑尾周围脓肿等。是外科急腹症常见的一种疾病。本病的发生是与阑尾解剖特点、阑尾腔梗阻和细菌感染有关。临床以右下腹固定压痛肌紧张反跳痛为特征。  

病因病机

本病多由进食厚味、恣食生冷和暴饮暴食等因,以致脾胃受损,胃肠传化功能不利,气机壅塞而成;或因饱食后急暴奔走,或跌仆损伤,导致肠腑血络损伤,瘀血凝滞,肠腑化热,瘀热互结,导致血败肉腐而成痈脓。

《外科正宗》卷三:“肠痈者,皆湿热瘀血流于小肠而成也。由来有三:男子暴急奔走,以致肠胃传送不能舒利,败血浊气壅遏而成者一也;妇人产后,体虚多卧,未经起坐,又或坐草(胎产)艰难,用力太过,育后失逐败瘀,以致败血停积肠胃,结滞而成者二也;饥饱劳伤,担负重物,致伤肠胃,又或醉饱房劳,过伤精力,或生冷并进,……气血凝滞而成者三也。”  

辨证

初起脘部或绕脐作痛,旋即转移至右下腹,以手按之,其痛加剧,痛处固定不移,右腿屈而难伸,并有发热恶寒,恶心呕吐便秘,尿黄,舌苔薄腻而黄,脉数有力等症。若病势加剧,症见腹皮拘急,拒按,局部或可触及肿块,壮热自汗脉象洪数等,则属重证。  

治疗

金匮要略》:“肠痈者,少腹肿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调,时时发热,自汗出,复恶寒,其脉迟紧者脓未成,可下之,当有血;脉洪数者,脓已成,不可下也,大黄牡丹皮汤主之”。治宜活血化瘀解毒之剂。  

分阶段治疗

①若初起小腹疼痛,脉芤数者,可用大黄汤轻下之。

②若肠痈已溃脓者,则疼痛淋沥不已,治宜托而补之,可选用七贤汤内服。

③若肠痈向外穿破腹壁者,治同痈疽之内外治法。

④若传统治疗或保守疗法难于取效,而脓将成并有形成溃脓之势者,则应手术治疗。  

分部位治疗

大肠

发于少腹天枢穴部位多因大肠痈疽相连结之化脓性感染。见《圣济总录》卷一百。

内服可选用清肠饮化裁,后期若见气血两虚者可以八珍汤加减治之。或参肠痈等条之诊治原则与方药。

②小肠痈

发于小肠间之内痈,《疡科心得集》卷中:“小肠痈者,少腹肿而硬,按之则痛,左腿屈而不伸,溲数似淋,时时汗出复恶寒,身皮甲错,腹皮急则腹胀大。”

脉迟紧者脓未成,宜牡丹皮汤下之;脉洪数者脓已成,宜薏苡仁汤。参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三十五。证见气血虚者,可选用八珍汤化裁。

③盘肠痈

⑴指肠痈化脓后,脓汁从脐部溢出者。见《张氏医通》卷七。相当于脐肠漏,宜手术治疗。

⑵见清抄本《外科或问》。抄本指出:“此因脏腑积热归大小肠,或因食死畜肉发毒于左腹肠下,初觉红肿如粟,渐大如杯盘。”

治法:以活命饮加柴胡金丹。  

针疗

1. 针灸

治法 取手足阳明经穴为主。毫针刺用泻法,留针时间20—40分钟,一般每日针刺l—2次,重证可每隔四小时针刺1次。

处方 足三里 阑尾 曲池 天枢

方义 本方的主要作用是通调手足阳明的经气,调整阳明腑气,达到散瘀消肿清热止痛之效。根据“合治内府”的原则,取胃经之合穴足三里以疏导足阳明经,阑尾为治疗阑尾炎之有效穴,且分布于胃经,可通泻肠腑之积热。曲池为大肠经合穴,泻之以疏泄肠中热邪,取大肠之募穴天枢,以通调肠腑之气机。

2. 水针

选穴 阑尾穴腹部压通点

方法 用10%葡萄糖注射液2-5毫升,注射深度0.5-0.8寸,每日一次。

3. 耳针

选穴 阑尾 下脚端 大肠 神门

方法 间歇捻针,留针2-3小时。

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