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血药
止血药(hemostatic drugs),能加速血液凝固或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而使出血停止的药物。正常的止血机制有赖于血管壁、血小板、凝血系统、抗凝系统、纤维蛋白溶解(纤溶)系统和血液流变学等结构与功能的完整性以及它们之间的生理性调节和平衡。临床应用的止血药物,或是通过收缩小动脉和毛细血管,或增强血小板功能,或加速、加强血液凝固过程,或抑制血块溶解过程来达到止血的目的。
|
目录 |
止血中药
功用
根据各种止血药物药性的不同,止血作用又有差别,如药性苦涩者多有收敛止血的作用;药性寒凉者多有清热凉血止血的作用;药性行散者能活血去瘀,瘀血去后,血自归经,即多有化瘀止血的作用;药性温煦者多有温经止血的作用。虽然止血作用机制不同,但均能针对血不循经的不同原因,加速血凝,达到迅速止血,建立正常血液循环的目的。部分止血药还有活血止痛、消肿散瘀、解毒敛疮、清肝明目、祛痰止咳等作用。
分类和适应证
根据止血药自身药性和所适应的病证,可分为凉血止血药、化瘀止血药、收敛止血药和温经止血药4类。①收敛止血药。主要用于吐血、衄血、咳血、咯血、便血、尿血、崩漏出血及外伤出血等症而内无瘀滞、外无实邪者。常用药有白芨、仙鹤草、棕榈、紫珠、藕节、刺猬皮、鸡冠花等。②凉血止血药。主要用于血热妄行引起的各种出血症。常用药有大蓟、小蓟、侧柏叶、白茅根、地榆、槐花、苎麻根、羊蹄等。③化瘀止血药。主要用于瘀血阻滞、血不归经引起的各种出血症。常用药有三七、茜草、蒲黄、花蕊石、血余炭、卷柏、莲房等。④温经止血药。主要用于阳气不足、统摄无力所致的虚寒出血。常用药有伏龙肝、艾叶、炮姜等。此外,某些止血药还可用治血瘀经闭、跌仆伤痛、疮毒痈肿、水火烫伤、肝火头痛、眩晕目赤、黄疸水肿、热淋涩痛、肺热咳嗽、痰黄黏稠等证。
配伍
使用止血药时须根据出血的不同原因和具体证候准确选药,合理配伍,才能收到良好的止血效果。血分实热、迫血妄行引起的出血,配伍清热凉血药;阴虚阳亢、虚火上炎引起的出血,配伍滋阴降火潜阳药;血分瘀滞、血不归经引起的出血,配伍行气活血药;气虚阳虚、摄血无力引起的出血,配伍益气温阳摄血药。
用药注意
使用止血药时要注意止血而不留瘀。所以,出血初期及出血夹瘀者,当选用化瘀止血药,或于收涩止血药中少佐活血化瘀药;血热妄行出血,也不宜大量使用凉血止血药,以免用药太过,寒凝血滞成瘀。大出血引起的虚脱危症,当先益气固。
现代研究
止血药的主要作用是促进凝血,缩短凝血时间;使局部血管收缩止血,或改善血管壁功能、降低血管通透性而止血;抑制纤维蛋白溶酶活性等。部分药物还有降低血压、扩张冠状动脉、抗心律失常、抑菌、解热、祛痰、镇咳、利胆、利尿等作用。止血药分别对西医诊为肺出血、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性出血、血液病出血、妇科出血、外伤出血,以及各种疾病发展过程中的出血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部分药物还可用于高血压、冠心病、肝炎、肾炎、泌尿系感染、局部炎症、烫伤等。
常用止血中药
来源:蔷薇科植物地榆 Sanguisorba officinalis 或长叶地榆 S. officinalis var.longifolia的根
性能:苦、酸,微寒。归肝、大肠经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泻火解毒,敛疮。主治便血,痔血,血痢,崩漏,吐血,衄血,烫伤,湿疹,痈肿疮毒
主要成分:根含地榆甙Ⅰ、Ⅱ,地榆皂甙A、B、E
用法用量:煎服,10~15克
备注:
- 《中国药典》地榆
- 《中药大辞典》地榆
- 《中华本草》地榆
- 《本草纲目》地榆
- 《本草备要》地榆
- 《本草便读》地榆
- 《本草乘雅半偈》地榆
- 《本草崇原》地榆
- 《本草从新》地榆
- 《本草撮要》地榆
- 《本草分经》地榆
- 《本草经集注》地榆
- 《本草蒙筌》地榆
- 《本草求真》地榆
- 《本草图经》地榆
- 《本草新编》地榆
- 《本草衍义》地榆
- 《本草易读》地榆
- 《本草择要纲目》地榆
- 《本经逢原》地榆
- 《得配本草》地榆
- 《雷公炮制药性解》地榆
- 《名医别录》地榆
- 《神农本草经》地榆
- 《中药炮制》地榆
- 《汤液本草》地榆
- 《新修本草》地榆
- 《药鉴》地榆
- 《药笼小品》地榆
- 《药性切用》地榆
- 《玉楸药解》地榆
-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地榆
- 《证类本草》地榆
- 《珍珠囊补遗药性赋》地榆
- 《中药学》地榆
- 《千金翼方》地榆
- 《外科全生集》地榆
- 《冯氏锦囊秘录》地榆
- 《顾松园医镜》地榆
- 《医学入门》地榆
- 资助【中医宝典】>>>
化瘀止血药
别名:(蒲花)
来源:香蒲科植物水烛香蒲 Typha anguistifolia 或东方香蒲 T. orientalis 的花粉
性能:甘,平。归肝、心包经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化瘀通淋。主治吐血,衄血,咯血,尿血,崩漏,外伤出血,经闭通经,脘腹刺痛,跌仆肿痛,血淋涩痛
用法用量:煎服,3~10克,包煎
备注:
- 《中国药典》蒲黄
- 《中药大辞典》蒲黄
- 《中华本草》蒲黄
- 《本草备要》蒲黄
- 《本草便读》蒲黄
- 《本草乘雅半偈》蒲黄
- 《本草崇原》蒲黄
- 《本草从新》蒲黄
- 《本草撮要》蒲黄
- 《本草分经》蒲黄
- 《本草分经》蒲黄
- 《本草害利》蒲黄
- 《本草经集注》蒲黄
- 《本草蒙筌》蒲黄
- 《本草求真》蒲黄
- 《本草图经》蒲黄
- 《本草新编》蒲黄
- 《本草衍义》蒲黄
- 《本草易读》蒲黄
- 《本草择要纲目》蒲黄
- 《本经逢原》蒲黄
- 《得配本草》蒲黄
- 《雷公炮炙论》蒲黄
- 《雷公炮制药性解》蒲黄
- 《名医别录》蒲黄
- 《神农本草经》蒲黄
- 《中药炮制》蒲黄
- 《汤液本草》蒲黄
- 《新修本草》蒲黄
- 《药鉴》蒲黄
- 《药笼小品》蒲黄
- 《药性切用》蒲黄
- 《玉楸药解》蒲黄
-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蒲黄
- 《证类本草》蒲黄
- 《中药学》蒲黄
- 《千金翼方》蒲黄
- 《冯氏锦囊秘录》蒲黄
- 《医学衷中参西录》蒲黄
- 《饮膳正要》蒲黄
- 《顾松园医镜》蒲黄
- 《医学入门》蒲黄
- 资助【中医宝典】>>>
牛角倎
收敛止血药
来源:睡莲科植物莲 Nelumbo nucifera 的根茎节部
性能:甘、涩,平。归心、肺、胃经
功能主治:止血、消瘀。主治咳血,吐血,衄血,尿血,血淋,便血,血痢,崩漏
用法用量:煎服,10~15克。生用止血化瘀,炒炭用收涩止血
备注:
温经止血药
三七未列入此表,见专条。
止血药分类
国内常用的止血药约有20多种,按其作用机制可分为
- 促进凝血系统功能的止血药:常用的有蛇毒血凝酶(立止血等)、维生素K和止血敏等。
- 凝血因子制剂:常用的有冻干人凝血因子Ⅷ、凝血酶原复合物、凝血酶和冻干人纤维蛋白原等。
- 抑制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止血药(也称抗纤溶剂):常用的有氨甲苯酸、氨甲环酸、抑肽酶和氨基己酸等。
- 作用于血管的止血药:常用的有安络血和垂体后叶素等。
- 局部止血药:如氧化纤维素、吸收性明胶海绵和醛基纤维素等,仅用于外伤或手术后渗血的局部止血。
合理使用止血药
临床上需要用止血药进行治疗的患者主要集中在手术室及部分内科科室,而不合理使用止血药的情况并不鲜见。例如,VitK的过量使用、抗纤溶药物如氨甲环酸的误用和滥用、用纱布浸泡止血敏和氨甲苯酸后填塞压迫子宫来处理产后大出血以及作用于止血相同环节的药物重复使用等。VitK适用于维生素K缺乏引发的出血;抗纤溶药物对一般慢性渗血效果较好,对严重大出血、癌症出血及创伤出血效果较差,且不适用于非纤维蛋白溶解引起的出血性疾病,如脑内动脉出血等。没有适应证或者过量使用抗纤溶药物,反而易造成不利结果,促成高凝状态而带来危险后果。值得注意的是,肾功能不全、泌尿科手术后出现血尿及有血栓形成倾向的患者应禁用或慎用此类药物。产后大出血有多种原因,包括子宫收缩乏力、胎盘滞留或剥离不全以及产道损伤等,应对症治疗,用纱布填塞宫腔本身是一种止血方法,但止血敏和氨甲苯酸需通过注射给药发挥作用,用浸泡药物的纱布是否效果更好,尚无报道。我们在选用止血药时,应根据患者的不同凝血状态情况,按照合理用药的安全、有效、经济与适当这4个基本原则,首先应明确诊断,消除病因。对于术后出血,应排除手术止血不彻底的因素。需要药物治疗时,应根据药物的药理性质和止血的作用机理,严格掌握适应证,合理使用止血药。
常用止血西药
常用药物 | 作用机制 | 临床运用 |
---|---|---|
立止血 | 从大具窍蝮蛇的毒液中分离、精制得到的一种巴曲酶类止血药,含有类凝血酶和类凝血活酶这两种类酶 | 用于治疗和防治多种原因的出血,特别是应用传统止血药无效的出血患者。 |
维生素K | 是参与肝脏内合成凝血酶原及凝血因子的重要物质 | 主要用于治疗因患有梗阻性黄疸、胆瘘、慢性腹泻或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致使肠道菌群失调、或口服抗凝药引起凝血因子活性显著降低、或新生儿肠道无菌等导致的维生素K缺乏而引发的出血倾向。 |
酚磺乙胺 | 又称止血敏、止血定.是一种止血迅速目.作用持久的促进血液凝固药物,可通过促使血小板数目增加、增强血小板的功能而有效地缩短凝血时间 | 主要用于预防手术前、后出血,以及治疗各种血管因素导致的出血症状,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鼻出血、眼底出血、脑出血及其它因血管脆弱而引发的出血。 |
醋酸去氨加压素 | 可使血浆内凝血因子Ⅷ的活性增加2—4倍,也町增加血中血管性血友病抗原因子 | 主要用于轻、中度甲型血友病、血管性血友病(ⅡB型除外)及其它出血性疾病。 |
人凝血因子Ⅷ | 自健康人新鲜血浆分离、提纯后经冻干制成,主要成分为凝血因子Ⅷ,另含有少量的纤维蛋白原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 用于预防和控制因凝血因子Ⅷ缺乏或因患获得性因子Ⅷ抑制物增多症而导致的出血 |
凝血酶原复合物 | 含凝血因子Ⅱ、Ⅶ、Ⅸ和 | ,主要用于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的手术、急、慢性肝病及维生素K缺乏者 |
凝血酶 | 从牛血或猪血浆中提取凝血酶原,然后经激活、精制得到的凝血酶无菌冻干品 | 主要用于结扎困难的小血管、毛细血管以及实质性脏器出血。包括脏器表面的渗血、上消化道出血、各种手术中的小血管出血 |
氨甲苯酸 | 又称止血芳酸或PAMBA,具有抗纤维蛋白溶解作用。 | 主要用于纤溶过程亢进所致的出血。对一般慢性渗血效果较显著,但对癌症出血以及创伤出血无止血作用 |
氨甲环酸 | 又称止血环酸或凝血酸,能与纤溶酶和纤溶酶原上的纤维蛋白亲和部位中的赖氨酸强烈吸附,阻止纤维蛋白溶解酶的形成,阻抑纤溶酶、纤溶酶原与纤维蛋白结合,从而强烈抑制纤维蛋白的分解,达到止血作用 | 主要用于纤溶亢进所致的外科手术出血和妇产科手术出血 |
抑肽酶 | 又称抑胰肽酶,是一种广谱蛋白酶抑制剂,通过抑制纤溶酶活性、活化的凝血因子Ⅻ、Ⅺ、Ⅸ和Ⅶ活性以及抑制纤溶酶原和凝血酶原的激活,达到止血目的 | 是心脏搭桥手术常用的止血药 |
氨基己酸 | 通过与纤溶酶原与纤维蛋白的竞争结合,降低纤溶酶原的活化而达到抑制纤维蛋白溶解的目的 | 适用于各种疾病引起的原发性或继发性纤溶所致的出血,以及溶栓剂过量引起的出血 |
安络血 | 可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并缩短凝血时间 | 主要用于治疗小血管破裂出血、咯血、鼻出血和视嘲膜出血等 |
垂体后叶素 | 是一种缩血管作用较强的止血药,可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收缩毛细血管、小动脉、小静脉,减少内脏血流量,促进血管破损处的血凝过程并形成凝块,从而起到止血作用 | 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肺血管破裂所致的咯血、门静脉高压引起的消化道出血等急症,还可用于治疗产后出血、产后子宫复旧不全、不完全流产等引起的出血。由于具有较强的缩血管作用,慎用于高血压、冠心病、肺心病及癫痫患者。 |
参看
参考文献
- 陈勤奋.常用止血药物的合理应用.上海医药.2009年
|
|
方剂分类查询
方剂类型:解表剂、清热剂、泻下剂、祛风湿剂、祛湿利水剂、温里剂、理气剂、消导剂、驱虫剂、止血剂、活血剂、化痰止咳平喘剂、安神剂、熄风剂、开窍剂、补益剂、固涩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