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性中药列表是按中药的四气分类在的中药列表之一。 中药的四气指寒、热、温、凉、平等药物品性。是药物学的重要概念。
热性中药(还有温性中药)能够减轻或消除寒症。
中药四性中寒凉和温热是对立的两种药性;热和温之间,药性相同,但在程度上有差别,热强于温。
热性中药列表
巴豆别名:双眼龙、大叶双眼龙、江子、猛子树、八百力、芒子、巴菽、刚子、老阳子、猛子仁、巴果、巴米、双眼虾、红子仁、豆贡、毒鱼子、銮豆、贡仔、巴仁、巴贡、药子仁、芦麻子、腊盘子、大风子、泻果
味性:辛,热。
归经:入胃、大肠经。
主治:泻寒积,通关窍,逐痰,行水,杀虫。治冷积凝滞,胸腹胀满急痛,血瘕,痰癖,泻痢,水肿,外用治喉风,喉痹,恶疮疥癣。巴豆(图)
巴豆霜味性:辛,热。
归经:归胃、大肠经。
主治:峻下积滞,逐水消肿,豁痰利咽。用于寒积便秘,乳食停滞,下腹水肿,二便不通,喉风,喉痹。巴豆霜
巴豆油味性:辛,热。
归经:心;大肠经。
主治:通关开窍;峻下寒积。主厥证;喉痹;寒积腹痛。巴豆油
鲃鱼别名:青竹、青鱼、竹鲃、青竹鲤、青鲋鲤
味性:味甘,性热。
主治:补肾阳;壮腰膝。主肾虚阳萎;腰膝酸软。鲃鱼
白降丹别名:降丹、降药、水火丹
味性:辛;热。
归经:脾经。
主治:消痈;溃脓;蚀腐;杀虫。主痈疽发背;疔疮;瘰疬;脓成不溃;腐肉难消;风癣疥癞。白降丹
斑蝥别名:花斑蝥、花壳虫、斑猫、龙尾、螌蝥、斑蚝、龙蚝、斑菌、晏青、龙苗、羊米虫、老虎斑毛、花斑毛、小豆虫、放屁虫、花罗虫、章瓦、斑毛、班蝥
味性:辛,热。
归经:肝;胃;肾经。
主治:攻毒蚀疮;逐瘀散结。主痈疽;瘰疬;顽癣;经闭;症瘕;癌肿。斑蝥(图)
荜茇别名:荜拔、鼠尾、荜拨、荜拨梨、阿梨诃吔、椹圣、蛤蒌、阿梨诃他
味性:辛;热。
归经:入脾、胃经。
主治:温中散寒,下气止痛。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偏头痛;外治牙痛。荜茇(图)
草乌别名:乌头、五毒根
味性:辛、苦,热。
归经:归心、肝、肾、脾经。
主治: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麻醉止痛。草乌
草乌头别名:堇、芨、乌头、乌喙、奚毒、鸡毒、茛、千秋、毒公、果负、耿子、帝秋、独白草、土附子、草乌、竹节乌头、金鸦、断肠草、即子、五毒根、耗子头
味性:辛,热。
归经:心;肝;脾经。
主治:搜风胜湿,散寒止痛,开痰,消肿。治风寒湿痹,中风瘫痪,破伤风,头风,脘腹冷痛,痰癖,气块,冷痢,喉痹,痈疽,疔疮,瘰疬。草乌头
侧子别名:即子、荝子、荝
味性:辛,热。
归经:肝;心;脾经。
主治:祛风散寒,除湿。治风寒湿痹,筋骨挛急,脚气,风疹。侧子(图)
川乌别名:乌头、五毒根
味性:辛、苦,热。
归经:归心、肝、肾、脾经。
主治: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麻醉止痛。川乌(图)
川乌头别名:川乌、乌喙、奚毒、即子、鸡毒、毒公、耿子、乌头
味性:辛,热。
归经:心;肝;脾;肾经。
主治:祛寒湿,散风邪,温经,止痛,治风寒湿痹,历节风痛,四肢拘挛,半身不遂,头风头痛,心腹冷痛,阴疽肿毒。川乌头
大草乌别名:昆明堵喇、草乌
味性:味辛;苦;性热。
主治:祛风散寒;活血止痛;解毒消肿。主风寒湿痹;手足厥冷;跌打损伤;疮毒。大草乌
大独叶草别名:化血丹、大马蹄香、独叶草
味性:辛麻微苦,热。
主治:散瘀活血;止痛。主跌打损伤;瘀肿疼痛;风湿痹痛。大独叶草
大发汗别名:白花藤、大毛豆、断肠叶、白藤、白龙藤、白仙丹
味性:苦、辛,热。
归经:肺;脾经。
主治:发汗解表,祛风除湿。感冒无汗、头痛、鼻塞,风湿疼痛,跌打损伤。大发汗
大风子别名:麻风子、大枫子、驱虫大风子
味性:辛,热。
归经:肝;脾;肾经。
主治:祛风,功毒,杀虫。用于麻风;外用治疥、癣。大风子(图)
大风子油别名:大枫油
味性:辛,热。
归经:肺;脾经。
主治:祛风燥湿;玫毒;杀虫。主麻风;疥癣。大风子油
大树跌打别名:黄桐
味性:味辛;性热。
归经:肺;肾经。
主治:祛瘀定痛;舒筋活络;截疟。主骨折;跌打劳伤;风寒湿痹;疟疾。大树跌打
大粘药别名:土升麻、大榄、红雾水葛、青白麻叶、籽藤、玄麻、升麻、山毛柳、接骨木、上升麻、接骨灵、红水麻、血升麻、涩叶树
味性:辛、涩,热。
主治:祛风除湿;舒筋活络;清热解毒。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乳痈;疮疖;热淋;湿热泄泻。大粘药
倒挂牛别名:大牛昴、朝天子、牛王刺、大牛昂
味性:涩;热。
归经:肺;肝;肾经。
主治:解表发汗,化瘀止痛。主伤风感冒,头痛,筋骨疼痛,跌打损伤,酒皶鼻。倒挂牛
地胆别名:圆胸地胆、蚖青、杜龙、青虹、蛇要、青蟊、青蠵
味性:辛,热。
归经:肺经。
主治:攻毒,逐瘀。外用治恶疮,鼻息肉;内服治瘰疬。地胆(图)
丁香油味性:味辛;甘;性热。
归经:归脾;胃;肾经。
主治:暖胃,温肾。治胃寒痛胀、呃逆、吐泻、痹痛,疝痛,口臭,牙痛。丁香油
堵喇别名:化血丹、紫草乌、黔主解、草乌、藤乌
味性:味辛;性热。
主治:祛风湿;解毒;醒酒。主风湿骨痛;跌打伤痛;。堵喇
峨山草乌味性:辛,热。
归经:肺经。
主治:祛风除湿,温通经络,止痛。用于风湿筋骨疼痛,麻木,瘫痪。峨山草乌
附子别名:附片、盐附子、黑顺片、白附片
味性:辛甘,热。
归经:心;肾;脾经。
主治:回阳救逆,补火助阳,逐风寒湿邪。用于亡阳虚脱,肢冷脉微,阳萎,宫冷,心腹冷痛,虚寒吐泻,阴寒水肿,阳虚外感,寒湿痹痛。附子(图)
干姜别名:白姜、均姜、干生姜
味性:辛、热。
归经:入脾、胃、肺经。
主治:干姜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湿消痰。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肢冷脉微,痰饮喘咳。干姜(图)
甘青雪莲花别名:雪莲[西北]
味性:微苦,热。
主治:强筋活络,补肾壮阳,通经活血。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肾虚腰痛,阳痿,妇女小腹冷痛,闭经,胎衣不下,肺寒咳嗽,麻疹不透。甘青雪莲花
高良姜别名:风姜、小良姜、膏凉姜、良姜、蛮姜、佛手根、海良姜、高凉姜
味性:辛,热。
归经:脾;胃经。
主治:温中散寒;理气止痛。主脘腹冷痛;呕吐;噫气。高良姜(图)
狗肾别名:狗鞭、黄狗肾、广狗肾、狗
味性:咸,大热。
归经:肾经。
主治:补肾温阳。主肾虚身冷。狗肾
关白附别名:山喇叭花、乌拉花、黄乌拉花、竹节白附、白附子[东北]、白附子、节附、两头尖
味性:辛甘,热。
归经:肝;胃经。
主治:祛风痰,逐寒湿。用于偏正头痛,寒湿痹痛,口眼歪斜。关白附
过山龙别名:羊葡萄蔓、草葡萄
味性:辛;热。
归经:心;肾经。
主治:祛风除湿;散瘀消肿。主风寒湿痹;跌打瘀肿;痈疽肿痛。过山龙
海狗肾别名:腽肭脐
味性:咸,热。
归经:肝;肾经。
主治:暖肾壮阳,益精补髓。治虚损劳伤,阳痿精衰,腰膝痿弱。海狗肾
海狗油味性:性热。
主治:善消利。治三焦浊逆之气,能清水脏积寒、停饮。涂皲瘃。海狗油
黑大艽别名:大艽、黑秦艽、马尾大艽
味性:味辛;性热。
主治:祛风散寒;除湿止痛。主风寒湿痹;肢体疼痛;手足拘挛;神经痛;大骨节病;跌打损伤;心腹冷痛;外治痈疽疔疮。黑大艽
黑种草别名:斯亚旦、瘤果黑种草
味性:辛,热。
归经:心;肺经。
主治:益气养心;祛风止咳。主心悸;失眠;体虚;风寒感冒;咳嗽。黑种草
红粉别名:灵药、三白丹、三仙散、小升丹、三仙丹、升丹、红升、小红升、升药
味性:辛,热。
主治:拨毒,除脓,去腐,生肌。用于痈疽疔疮,梅毒下疳,一切恶疮,肉暗紫黑,腐肉不去,窦道瘘管,脓水淋漓,久不收口。红粉
红升丹别名:五灵升药、大红升、大升丹、小金丹
味性:辛;热。
归经:脾;肺经。
主治:拔毒提脓;去腐生肌;杀虫燥湿。主疔疮痈疽;瘘管窦道;瘿瘤瘰疬;乳癌乳痈;疥癣;湿疹;梅毒;一切顽疮久溃不敛;晦暗紫黑;脓出不畅;腐肉不去;新肉难生。红升丹
胡椒别名:白胡椒、黑胡椒、昧履支、浮椒、玉椒、味履支
味性:辛;热。
归经:归胃、大肠经。
主治:温中散寒,下气,消痰。用于胃寒呕吐,腹痛泄泻,食欲不振,癫痫痰多。胡椒(图)
花椒叶别名:椒叶
味性:辛;热。
归经:心;脾;胃经。
主治:治寒积,霍乱转筋,脚气,漆疮,疥疮。花椒叶
华山参别名:热参、秦参、二月旺、白毛参、大紫参
味性:甘、微苦,热。
主治:祛痰止咳平喘。主咳喘多痰。华山参
黄龙须别名:红龙须
味性:味苦湿,性热。
主治:行气,除风,除寒,除湿。治风湿麻木,筋骨痛,跌打损伤,痨伤腰背酸痛,湿肿,虚弱,外伤痨伤吐血。黄龙须
黄麻子别名:大麻子
味性:性热。
归经:肺;肝;肾经。
主治:活血;调经;止咳。主血枯经闭;有经不调;久咳。黄麻子
鸡爪乌别名:细草乌
味性:味辛;微苦;性热。
主治:温中止痛。主腹中冷痛;劳伤筋骨疼痛。鸡爪乌
苦檀子别名:苦蚕子、冲天子、土大风子、猪腰子、日头鸡
味性:苦辛,热。
归经:脾;胃经。
主治:散瘀消肿。外用治跌打损伤,骨折。苦檀子
辣椒别名:辣子、辣角、牛角椒、红海椒、海椒、番椒、大椒、辣虎、秦椒、辣茄、腊茄、鸡嘴椒、七姐妹、班椒
味性:辛,热。
归经:归脾;胃经。
主治:温中,散寒,开胃,消食。治寒滞腹痛,呕吐,泻痢,冻疮,疥癣。辣椒
辣椒茎别名:海椒梗
味性:味辛,性热。
主治:散寒除湿;活血化瘀。主风湿冷痛;冻。辣椒茎
辣椒头味性:味辛;甘;性热。
主治:散寒除温;活血消肿。主手足无力;肾囊肿胀;冻疮。辣椒头
两头尖别名:红背银莲花、红被银莲花
味性:辛,热。
归经:归脾经。
主治:祛风湿,消痈肿。用于风寒湿痹,四肢拘挛,骨节疼痛,痈肿溃烂。两头尖
漏篮子别名:木鳖子、虎掌、漏篮
味性:辛;性热。
归经:脾经。
主治:温中散寒;生肌排脓。主恶痢;冷漏疮;恶疮;疠风。漏篮子(图)
麻柳树根别名:枫杨根
味性:苦;辛;性热。
归经:肺;肝经。
主治:治疥癣,牙痛,风湿筋骨疼痛,汤火伤。麻柳树根
马蛋果别名:沙梨果树木瓜
味性:味辛;性热。
归经:肺;心;肝经。
主治:祛风;除湿;解毒。主麻风病;象皮病;皮肤病。马蛋果
毛叶巴豆别名:刹埂、大树跌打
味性:性热,味辛微酸。
归经:肝经。
主治:截疟镇痛;舒筋活血。主疟疾高热不退;惊痫抽搐;风湿痹痛;骨折;跌打损伤。毛叶巴豆
毛叶巴豆树别名:刹埂
味性:辛、微酸,热。
主治:镇静祛风,退热止痛,舒筋活络。主治疟疾高热,惊痫抽搐,风湿性关节炎,四肢麻木。毛叶巴豆树
糜穰味性:辛,热。
主治:治脚气冲心、闷。糜穰一石,多煮取浓汁,去滓,纳椒目一斗,更煎十余沸。渍脚三两度,如冷,温渍洗,瘥止。无所忌。糜穰
棉花子别名:木棉子、棉花核
味性:辛;性热。
归经:肾;脾;女子胞经。
主治:温肾,补虚,止血。治阳痿,睾丸偏坠,遗尿。痔血,脱肛,崩漏,带下。棉花子
棉籽味性:辛,热。
主治:补肝肾,强腰膝,暖胃止痛,止血,催乳。用于月经过多,功能性子宫出血,乳汁缺乏,胃痛,腰膝无力。棉籽
母猪半夏别名:三步莲、岩芋、独叶半夏、红半夏、山半夏、小独脚莲
味性:性热,味麻辣。
主治:治乳腺炎,颈淋巴结核,肿毒。母猪半夏
木椒根别名:木姜子根
味性:味辛辣,性热。
主治:祛风散寒,温中理气。治胃脘冷痛,风湿关节疼痛。;①《重庆草药》:"逐寒,镇痛,健胃,消饱胀。治心胃冷气痛,冷骨风,寒食摆子,痛经。木椒根
炮姜味性:辛、热。
归经:脾;胃;肝经。
主治:温中散寒,温经止血。用于脾胃虚寒,腹痛吐泻,吐衄崩漏,阳虚失血。炮姜(图)
砒石别名:砒黄、信砒、人言、信石
味性:辛酸,热。
归经:肺;大肠;胃;脾经。
主治:蚀疮去腐;杀虫;祛痰定喘;截疟。主寒痰哮喘;疟疾;痔疮;瘰疬;走马牙疳;顽癣;溃疡腐肉不脱。砒石(图)
砒霜别名:白砒
味性:辛酸,热。
归经:脾;肺;胃;大肠经。
主治:劫痰;蚀疮去腐;截疟;蚀腐;杀虫。主寒痰哮喘;疟疾;休息痢;痔疮;瘰疬;走马牙疳;癣疮;痈疽恶疮。砒霜
七星草乌味性:味辛;苦;性热。
主治:祛风胜湿;散寒止痛。主风寒湿痹;跌打损伤。七星草乌
青麸杨根别名:青麸杨、波氏盐肤木、铁倍树
味性:辛;热。
归经:心;肝;肾经。
主治:祛风解毒。主小儿缩阴症;瘰疬。青麸杨根
肉桂别名:牡桂、紫桂、大桂、辣桂、桂皮、玉桂、菌桂、桂、筒桂
味性:辛甘,热。
归经:肾;脾;心;肝经。
主治:补元阳,暖脾胃,除积冷,通血脉。治命门火衰,肢冷脉微,亡阳虚脱,腹痛泄泻,寒疝奔豚,腰膝冷痛,经闭症瘕,阴疽,流注,及虚阳浮越,上热下寒。肉桂(图)
撒发别名:保山附片、小黑牛、草乌、水乌头、山乌头
味性:味辛;苦;性热。
归经:肝经。
主治:祛风胜湿;通络止痛。主风寒湿痹;头痛。撒发
山羊肉味性:甘,热。
归经:肾经。
主治:补虚助阳。治虚劳内伤,筋骨痹弱,腰脊酸软,阳痿,带下,不孕。山羊肉
射罔味性:苦,热。
归经:心;肝经。
主治:治瘰疬结核,瘘疮毒肿,头风,风痹,腹中症结,疟疾,疝气。射罔
黍根味性:辛;热。
主治:利尿消肿;止血。主小便不利;脚气;水肿;妊娠尿血。黍根
黍茎别名:黍穰
味性:辛;热。
主治:利尿消肿;止血;解毒。主小便不利;水肿;妊娠尿血;脚气;苦瓠中毒。黍茎
鼠别名:首鼠、老鼠、家鹿
味性:热。
归经:脾;胃经。
主治:治虚劳羸瘦,臌胀,小儿疳积,烫伤,折伤,冻疮,疮肿。鼠(图)
水草乌别名:云南紫草乌
味性:味辛;性热。
主治:祛风湿;止痛。主风寒湿痹;肢节疼痛。水草乌
酸模叶橐吾别名:独叶草、大独叶草、化血丹
味性:辛、麻、微苦,热。
主治:散瘀,活血,止痛。主治跌打损伤,瘀肿疼痛,风湿筋骨痛。酸模叶橐吾
藤乌别名:羊角七、老汉背娃娃、藤草乌、白乌头
味性:辛,大热。
主治:活血镇痛,搜风祛湿。用于风湿疼痛,跌打损伤。藤乌
藤乌头别名:血乌、见血封喉、蔓乌头、藤乌、羊角七
味性:辛;苦;热。
归经:肝;肺;脾经。
主治:镇痉,降压,发汗,利尿。治腰腿痛,无名肿毒,跌打损伤,癣疮。藤乌头
天山雪莲花别名:雪莲、雪荷花、雪莲花
味性:味苦;辛;性热。
主治:温肾助阳;祛风胜湿;活血通经。主阳痿;腰膝软弱;风湿痹痛;妇女月经不调;闭经;宫冷腹痛;寒饮咳嗽。天山雪莲花
天雄别名:白幕
味性:辛,热。
归经:肾经。
主治:祛风散寒;益火助阳。主风寒湿痹;历节风痛;四肢拘挛;心腹冷痛;痃癖症瘕。天雄(图)
突厥雀别名:鹅鸠、寇雉、沙鸡、鵽鸠、沙鸡半鸡子、沙半鸡
味性:味甘;性热。
归经:脾;胃经。
主治:补中益气;暖胃健脾。主脾虚泄泻;胃寒呃逆;肢体倦怠;脱肛;崩漏。突厥雀
土大香别名:云南茴香
味性:辛;性热。
主治:生肌杀虫。主疮疡久溃;疥疮。土大香
温泉别名:温汤、沸泉
味性:甘;辛;热。
主治:祛风通络;解毒杀虫。主筋骨拘挛;顽痹;手足不遂;眉发脱落;疥癣;疮疡。温泉
乌头附子尖别名:川乌头尖、附子尖、川乌尖
味性:辛;热。
归经:肝;肺;胃经。
主治:吐风痰;祛寒止痛。主癫痫;痰劂;小儿慢惊;脐风;寒疝疼痛。乌头附子尖
吴茱萸根味性:辛;苦;性热。
归经:脾;胃;肾经。
主治:行气温中,杀虫。治脘腹冷痛,泄泻,下痢,风寒头痛,腰痛,疝气,经闭腹痛,蛲虫病。吴茱萸根
吴茱萸叶味性:辛;苦;性热。
归经:肝;胃经。
主治:散寒;止痛;敛疮。主霍乱转筋;心腹冷痛;头痛;疮疡肿毒。吴茱萸叶
仙茅别名:独脚丝茅、山棕、地棕、千年棕、番龙草、独茅根、茅爪子、婆罗门参、独脚仙茅、蟠龙草、风苔草、冷饭草、小地棕根、地棕根、仙茅参、黄茅参、独脚黄茅、独足绿茅根、天棕、土白芍、平肝薯、盘棕、山兰花、蟋龙草、山棕皮、尖刀草
味性:辛,热。
归经:肾;肝经。
主治:补肾阳,强筋骨,祛寒湿。用于阳痿精冷,筋骨痿软,腰膝冷痹,阳虚冷泻。仙茅(图)
小接骨丹别名:活血丹、葎叶白蔹、七角白蔹
味性:辛,热。
主治:活血散瘀,消炎解毒,生肌长骨,除风祛湿。治跌打损伤,骨折,疮疖肿痛,风湿性关节炎。小接骨丹
新疆雪莲别名:雪荷、塔格来依力斯[维语]
味性:微苦,热。
主治:活血通经,散寒除湿,强筋助阳。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肺寒咳嗽,小腹冷痛,闭经,胎衣不下,阳痿。新疆雪莲
信石别名:人言、砒石
味性:辛,大热。
主治:蚀疮去腐,平喘化痰,截疟。用于寒喘,疟疾;外用治淋巴结结核,骨、关节结核,结核性瘘管,牙疳,痔疮。信石
鸭脚板草别名:辣子草、野芹菜、水辣菜、地胡椒
味性:辛;苦;性热。
归经:心经。
主治:治疟疾,瘿肿,毒疮,跌打损伤。鸭脚板草
岩乌头别名:岩乌子、岩乌、雪上一枝蒿
味性:味辛;苦;性热。
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止痛。主风湿疼痛;跌打损伤。岩乌头
油胡桃味性:辛;性热。
主治:消痈肿;去疠风;解毒;杀虫。主痈肿;疠风;霉疮;疥癣;白秃疮;须发早白。油胡桃
礜石别名:礜、青分石、立制石、固羊石、白礜石、鼠乡、泽乳、太白石、石盐、食盐、苍礜石、苍石、鼠毒、白虎、白龙、制石、秋石、固羊、太石、盐仓石膏、细石
味性:辛甘,热。
归经:肺;脾经。
主治:消冷积,祛寒湿,蚀恶肉,杀虫。治痼冷腹痛,积聚坚癖,风冷湿痹,痔瘘息肉,恶疮癣疾。礜石
圆叶乌头别名:草乌、准噶尔乌头
味性:辛;苦;热。
归经:胃;脾经。
主治:镇痛;止血。主跌打损伤;外伤出血;牙痛。圆叶乌头
展花乌头味性:辛;苦;性热。
归经:脾;肾经。
主治:祛风除湿;止痛。主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展花乌头
制草乌味性:辛、苦,热。
归经:归心、肝、肾、脾经。
主治: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麻醉止痛。制草乌
制川乌味性:辛、苦,热。
归经:归心、肝、肾、脾经。
主治:同川乌。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麻醉止痛。制川乌
竹节香附别名:两头尖、草乌喙
味性:辛;热。
归经:肝;脾经。
主治:祛风湿,消痈肿。治风寒湿痹,痈肿,金疮。竹节香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