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气药
理气药(drugs for regulating Qi flow),以疏畅气机、消除气滞、平降气逆为主要作用的一类中药。又称行气药。
|
目录 |
功用
此类药物大多辛、苦、性温、气味芳香,辛行苦降温通、芳香疏泄,分别可调脾气、和胃气、舒肝气、理肺气,故有行气消胀、解郁止痛、破气散结、顺气宽胸、降气止呕、平呃、平喘等作用。
分类及适应证
根据理气药的归经部位及治疗作用的不同,可分为理脾和胃药、疏肝解郁药、疏肝和胃药和通宣理肺药4类。根据理气药作用强弱的不同,又可分为行气药(含调气、匀气、疏气、顺气药)、降气药、破气药3类。①理脾和胃药。主要用于饮食不节,或思虑过度,劳伤心脾,致使脾胃气滞,升降失常,气机紊乱而出现脘腹痞满胀痛,嗳气吞酸,恶心呕吐,不思饮食,大便秘结,或泻痢不爽、里急后重等脾胃气滞的病证。常用的理脾和胃药有橘皮、枳实、枳壳、木香、乌药、沉香、降香、檀香、甘松、刀豆、柿蒂、厚朴、大腹皮、路路通、天仙藤、紫苏梗等。②疏肝解郁药。主要用于情志失调、或寒暖不适、或瘀血阻滞,致使肝失疏泄,气机郁滞,出现两肋胀痛,烦躁易怒,疝气腹痛,睾丸坠胀,经闭痛经,乳房胀痛或生结块等病证。常用的疏肝解郁药有香附、青皮、橘核、川楝子、天仙藤、路路通等。③疏肝和胃药。主要用于情志不遂,肝气横逆,胃失和降,肝胃气滞,胸胁胃脘攻冲作痛,恶心呕吐,嘈杂吞酸,不思饮食,苔黄脉弦等证。常用的疏肝和胃药有佛手、香橼、青木香、八月札、玫瑰花、绿萼梅花等。④通宣理肺药。主行肺气郁滞,有宣降肺气、宽利胸膈及化痰止咳等作用。主要用于外邪犯肺,或痰湿阻肺,肺失宣降,胸闷喘咳,及痰滞寒凝气阻,胸中阳气不得宣通所致的胸闷作痛,喘息咳唾的胸痹证。常用的通宣理肺药有橘皮、化橘红、佛手、香橼及薤白、枳实等。
配伍
理气药要针对病情配伍用药。如用治脾胃气滞、因食积停留者,当配消食导滞药;因脾胃虚弱者,当配健脾益胃药;脾胃气滞兼有挟寒、挟热、挟湿的不同,当配伍温里、清热、燥湿药。如用治肝郁气滞、因肝血不足者,当配养血柔肝药;因寒滞肝脉者,当配暖肝散寒药;月经不调者,当配活血调经药。如用治肝胃不和、因肝火犯胃者,当配清肝泻火药;因肝寒犯胃者,当配暖肝散寒药。如用治肺气郁滞、因痰浊犯肺者,视寒痰、热痰、燥痰之不同,分别配伍温肺化饮、清化热痰、清润燥痰药;若兼见肺肾两虚、摄纳无权者,当配补肺益肾、纳气平喘药;若胸痹见瘀血阻络者,当配活血化瘀药。
用药注意事项
现代研究
理气药多有抑制胃肠平滑肌的作用,有些药可兴奋胃肠平滑肌、增强肠管蠕动,这种双相调节作用有利于病理状态下胃肠功能的恢复。理气药还有健胃、助消化的作用,不少药还能促进胆汁分泌,有利胆作用,对预防胆石症、治疗黄疸型肝炎都有良好作用。部分理气药有升压、收缩血管及兴奋心脏的抗休克作用。理气药广泛用治西医诊为急性胃肠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肠神经官能症、消化不良症等引起的胃肠胀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以及胃肠、腹膜、纵膈、食道某些疾病所引起的膈肌痉挛。理气药还广泛用治急慢性肝炎、胆囊炎、胆石症所引起的胸肋胀痛,以及乳腺增生、乳腺肿瘤所引起的乳房胀痛、乳房结块,腹股沟斜疝、腹股沟直疝、腹壁疝等所引起的疝气腹挛、牵引睾丸等。理气药还可用治心律失常、心脏神经官能症、心绞痛、心肌梗塞等所引起的喘息短气、胸痛彻背。理气药枳实制成注射液用于休克,有强心、升压、抗休克等疗效。
常用理气药
来源:菊科植物木香 Aucklandia lappa 或川木香 Vladimira souliei 的根
性能:辛、苦,温。归肝、脾、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行气止痛,健脾和胃。主治胸胁脘腹胀痛,食积不消,食欲不振,反胃呕吐,泻痢后重,胆绞痛,胆石症
主要成分:含木香碱、白桦脂酸、菊糖、挥发油;油中有木香内酯、木香烯内酯、α-和β-木香烃、α-和γ-木香烃、α-和γ-木香醇等
备注:
- 《中国药典》木香
- 《中药大辞典》木香
- 《中药大辞典》木香
- 《中华本草》木香
- 《本草纲目》木香
- 《本草备要》木香
- 《本草便读》木香
- 《本草乘雅半偈》木香
- 《本草崇原》木香
- 《本草从新》木香
- 《本草撮要》木香
- 《本草害利》木香
- 《本草害利》木香
- 《本草害利》木香
- 《本草害利》木香
- 《本草经解》木香
- 《本草经集注》木香
- 《本草蒙筌》木香
- 《本草求真》木香
- 《本草思辨录》木香
- 《本草图经》木香
- 《本草衍义》木香
- 《本草易读》木香
- 《本草择要纲目》木香
- 《本经逢原》木香
- 《得配本草》木香
- 《海药本草》木香
- 《雷公炮炙论》木香
- 《雷公炮制药性解》木香
- 《名医别录》木香
- 《神农本草经》木香
-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木香
- 《中药炮制》木香
- 《汤液本草》木香
- 《新修本草》木香
- 《药鉴》木香
- 《药笼小品》木香
- 《玉楸药解》木香
-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木香
- 《证类本草》木香
- 《珍珠囊补遗药性赋》木香
- 《中药学》木香
- 《千金翼方》木香
- 《外科全生集》木香
- 《冯氏锦囊秘录》木香
- 《顾松园医镜》木香
- 《医学入门》木香
- 资助【中医宝典】>>>
青木香
别名:(台乌药)
来源:樟科植物乌药的 Lindera aggregata 块根
性能:辛,温。归脾、肺、肾、膀胱经
功能主治:理气止痛,温肾散寒。主治脘腹胀痛,气逆喘急,寒疝,痛经;肾阳不足,遗尿尿频
主要成分:含生物碱及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乌药烷、乌药烃、乌药醇、乌药酸、乌药醇酯等
用法用量:煎服,3~10克
备注:
- 《中国药典》乌药
- 《中药大辞典》乌药
-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乌药
- 《本草备要》乌药
- 《本草便读》乌药
- 《本草乘雅半偈》乌药
- 《本草从新》乌药
- 《本草撮要》乌药
- 《本草分经》乌药
- 《本草分经》乌药
- 《本草分经》乌药
- 《本草分经》乌药
- 《本草害利》乌药
- 《本草害利》乌药
- 《本草害利》乌药
- 《本草经解》乌药
- 《本草蒙筌》乌药
- 《本草求真》乌药
- 《本草思辨录》乌药
- 《本草图经》乌药
- 《本草新编》乌药
- 《本草衍义》乌药
- 《本草易读》乌药
- 《本草择要纲目》乌药
- 《本经逢原》乌药
- 《得配本草》乌药
- 《滇南本草》乌药
- 《雷公炮制药性解》乌药
- 《中药炮制》乌药
- 《汤液本草》乌药
- 《药鉴》乌药
- 《药笼小品》乌药
- 《玉楸药解》乌药
-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乌药
- 《证类本草》乌药
- 《中药学》乌药
- 《冯氏锦囊秘录》乌药
- 《顾松园医镜》乌药
- 《医学入门》乌药
- 资助【中医宝典】>>>
来源:芸香科植物酸橙 Citrus aurantium、香橼 C. wilsonii 或枸橘 Poncirus trifoliate 的幼果
性能:苦、辛、酸,微寒。归脾、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破气消积,化痰除痞。主治积滞内停,脘腹痞满胀痛,实热便秘,泻痢后重;痰阴气滞胸痞满闷,胸痹,结胸,胃下垂,子宫脱垂,脱肛
主要成分:成分与枳壳基本相同
用法用量:煎服,3~10克
备注:孕妇慎用
- 《中国药典》枳实
- 《中药大辞典》枳实
- 《中华本草》枳实
- 《本草备要》枳实
- 《本草便读》枳实
- 《本草乘雅半偈》枳实
- 《本草崇原》枳实
- 《本草撮要》枳实
- 《本草分经》枳实
- 《本草害利》枳实
- 《本草害利》枳实
- 《本草经解》枳实
- 《本草经集注》枳实
- 《本草蒙筌》枳实
- 《本草求真》枳实
- 《本草思辨录》枳实
- 《本草图经》枳实
- 《本草新编》枳实
- 《本草衍义》枳实
- 《本草易读》枳实
- 《本草择要纲目》枳实
- 《本经逢原》枳实
- 《长沙药解》枳实
- 《得配本草》枳实
- 《雷公炮制药性解》枳实
- 《名医别录》枳实
- 《神农本草经》枳实
- 《中药炮制》枳实
- 《汤液本草》枳实
- 《吴普本草》枳实
- 《新修本草》枳实
- 《药鉴》枳实
- 《药笼小品》枳实
- 《药征》枳实
-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枳实
- 《证类本草》枳实
- 《珍珠囊补遗药性赋》枳实
- 《中药学》枳实
- 《千金翼方》枳实
- 《冯氏锦囊秘录》枳实
- 《侣山堂类辩》枳实
- 《顾松园医镜》枳实
- 《医学入门》枳实
- 资助【中医宝典】>>>
别名:(沉水香)
来源:瑞香科植物白木香 Aquilaria sinensis 或沉香A.agaglocha 含有黑色树脂的心材
性能:辛、苦,温。归脾、胃、肾经
功能主治:行气止痛,降逆调中,温肾纳气。主治胸腹胀闷疼痛,胃寒呕吐呃逆,肾虚喘咳痰多
主要成分:白木香挥发油中含沉香螺醇、白木香酸、白木香醛。沉香挥发油中有苄基丙酮、对甲氧基苄基丙酮、沉香螺醇、沉香醇、沉香四醇、α-和β-沉香呋喃、二氢沉香呋喃等
用法用量:煎服,3~5克,后下。研末服,0.5~1克
备注:
- 《中国药典》沉香
- 《中药大辞典》沉香
- 《中华本草》沉香
- 《本草备要》沉香
- 《本草便读》沉香
- 《本草乘雅半偈》沉香
- 《本草从新》沉香
- 《本草撮要》沉香
- 《本草分经》沉香
- 《本草分经》沉香
- 《本草害利》沉香
- 《本草经解》沉香
- 《本草经集注》沉香
- 《本草蒙筌》沉香
- 《本草求真》沉香
- 《本草思辨录》沉香
- 《本草图经》沉香
- 《本草新编》沉香
- 《本草易读》沉香
- 《本草择要纲目》沉香
- 《本经逢原》沉香
- 《得配本草》沉香
- 《海药本草》沉香
- 《雷公炮炙论》沉香
- 《雷公炮制药性解》沉香
- 《名医别录》沉香
- 《汤液本草》沉香
- 《新修本草》沉香
- 《药笼小品》沉香
-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沉香
- 《证类本草》沉香
- 《中药学》沉香
- 《外科全生集》沉香
- 《冯氏锦囊秘录》沉香
- 《顾松园医镜》沉香
- 《医学入门》沉香
- 资助【中医宝典】>>>
香橼
参看
|
方剂分类查询
方剂类型:解表剂、清热剂、泻下剂、祛风湿剂、祛湿利水剂、温里剂、理气剂、消导剂、驱虫剂、止血剂、活血剂、化痰止咳平喘剂、安神剂、熄风剂、开窍剂、补益剂、固涩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