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气药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中医宝典 > 理气药

理气药(drugs for regulating Qi flow),以疏畅气机、消除气滞、平降气逆为主要作用的一类中药。又称行气药

目录

  1. 功用
  2. 分类及适应证
  3. 配伍
  4. 用药注意事项
  5. 现代研究
  6. 常用理气药
  7. 参看

功用

此类药物大多辛、苦、性温、气味芳香,辛行苦降温通、芳香疏泄,分别可调脾气、和胃气舒肝气、理肺气,故有行气消胀解郁止痛、破气散结、顺气宽胸、降气止呕、平呃、平喘等作用。

分类及适应证

根据理气药归经部位及治疗作用的不同,可分为理脾和胃药、疏肝解郁药、疏肝和胃药和通宣理肺药4类。根据理气药作用强弱的不同,又可分为行气药(含调气、匀气、疏气、顺气药)、降气药、破气药3类。①理脾和胃药。主要用于饮食不节,或思虑过度,劳伤心脾,致使脾胃气滞,升降失常,气机紊乱而出现脘腹痞满胀痛嗳气吞酸恶心呕吐,不思饮食,大便秘结,或泻痢不爽、里急后重等脾胃气滞的病证。常用的理脾和胃药有橘皮枳实枳壳木香乌药沉香降香檀香甘松刀豆柿蒂厚朴大腹皮路路通天仙藤紫苏梗等。②疏肝解郁药。主要用于情志失调、或寒暖不适、或瘀血阻滞,致使肝失疏泄,气机郁滞,出现两肋胀痛,烦躁易怒,疝气腹痛睾丸坠胀,经闭痛经乳房胀痛或生结块等病证。常用的疏肝解郁药有香附青皮橘核川楝子、天仙藤、路路通等。③疏肝和胃药。主要用于情志不遂,肝气横逆胃失和降,肝胃气滞,胸胁胃脘攻冲作痛,恶心呕吐,嘈杂吞酸,不思饮食,苔黄脉弦等证。常用的疏肝和胃药有佛手香橼青木香八月札玫瑰花绿萼梅花等。④通宣理肺药。主行肺气郁滞,有宣降肺气、宽利胸膈及化痰止咳等作用。主要用于外邪犯肺,或痰湿阻肺,肺失宣降,胸闷喘咳,及痰滞寒凝气阻,胸中阳气不得宣通所致的胸闷作痛,喘息咳唾的胸痹证。常用的通宣理肺药有橘皮、化橘红、佛手、香橼及薤白、枳实等。

配伍

理气药要针对病情配伍用药。如用治脾胃气滞、因食积停留者,当配消食导滞药;因脾胃虚弱者,当配健脾益胃药;脾胃气滞兼有挟寒、挟热、挟湿的不同,当配伍温里、清热燥湿药。如用治肝郁气滞、因肝血不足者,当配养血柔肝药;因寒滞肝脉者,当配暖肝散寒药月经不调者,当配活血调经药。如用治肝胃不和、因肝火犯胃者,当配清肝泻火药;因肝寒犯胃者,当配暖肝散寒药。如用治肺气郁滞、因痰浊犯肺者,视寒痰热痰燥痰之不同,分别配伍温肺化饮、清化热痰、清润燥痰药;若兼见肺肾两虚、摄纳无权者,当配补肺益肾纳气平喘药;若胸痹见瘀血阻络者,当配活血化瘀药。

用药注意事项

此类药多辛温燥散,易耗气伤阴,气虚阴亏者,不宜多用。

现代研究

理气药多有抑制胃肠平滑肌的作用,有些药可兴奋胃肠平滑肌、增强肠管蠕动,这种双相调节作用有利于病理状态下胃肠功能的恢复。理气药还有健胃助消化的作用,不少药还能促进胆汁分泌,有利胆作用,对预防胆石症、治疗黄疸型肝炎都有良好作用。部分理气药有升压、收缩血管及兴奋心脏的抗休克作用。理气药广泛用治西医诊为急性胃肠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肠神经官能症消化不良症等引起的胃肠胀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以及胃肠、腹膜纵膈、食道某些疾病所引起的膈肌痉挛。理气药还广泛用治急慢性肝炎、胆囊炎、胆石症所引起的胸肋胀痛,以及乳腺增生乳腺肿瘤所引起的乳房胀痛、乳房结块,腹股沟斜疝腹股沟直疝、腹壁疝等所引起的疝气腹挛、牵引睾丸等。理气药还可用治心律失常心脏神经官能症心绞痛心肌梗塞等所引起的喘息短气胸痛彻背。理气药枳实制成注射液用于休克,有强心、升压、抗休克等疗效。

常用理气药

紫苏梗
紫苏梗

别名:苏梗

来源:唇形科植物紫苏 Perilla  frutescens 或野紫苏 P.frutescens var.acuta 的等茎枝

性能:辛、甘,微温。归脾、胃、肺经

功能主治:理气解郁,和中安胎。主治肝胃气郁胸膈痞闷腹胀痛,嗳气呕吐胎动不安

主要成分:

用法用量:煎服,5~10克

备注:

天仙藤
天仙藤天仙藤

别名:马兜铃藤、青木香藤、都淋藤)

来源:马兜铃科植物马兜铃 Aristolochia debilis 或北怀兜铃 A.contorta 的带叶藤茎

性能:苦,温。归肝、脾经

功能主治:行气活血化湿消肿。主治脘腹疼痛,疝气痛,产后腹痛肢体痹痛妊娠水肿

主要成分:马兜铃酸C,7-羟基马兜铃酸I,7-甲氧基马兜铃酸I等

用法用量:煎服,5~10克

备注:

木香
木香原生态木香木香木香

来源:菊科植物木香 Aucklandia lappa川木香 Vladimira souliei 的根

性能:辛、苦,温。归肝、脾、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行气止痛健脾和胃。主治胸胁脘腹胀痛,食积不消,食欲不振反胃呕吐,泻痢后重,胆绞痛胆石症

主要成分:含木香碱、白桦脂酸、菊糖、挥发油;油中有木香内酯、木香烯内酯、α-和β-木香烃、α-和γ-木香烃、α-和γ-木香醇等

用法用量:煎服,3~6克。行气生用;止泻煨用

备注:

青木香

来源:马兜铃科植物马兜铃 Aristolochia debilis 的根

性能:辛、苦,寒。归肝、胃经

功能主治:行气止痛,解毒消肿。主治胸胁胀痛,脘腹疼痛,高血压症;痈肿疔疮,虫蛇咬伤

主要成分:含挥发油,主要成分为马兜铃酮。还含马兜铃酸A、B、C,马兜铃内酰胺,青木香酸,木兰碱,轮环藤酚碱

用法用量:煎服,3~6克

备注:

檀香
檀香檀香

别名:白檀香)

来源:檀香科植物檀香 Santalum album 的心材

性能:辛,温。归脾、胃、肺经

功能主治:理气散寒、和胃止痛。主治寒凝气滞,脘腹胀痛,痞满不食噎膈呕吐,胸痹心痛虚寒疝痛

主要成分:含挥发油,主要成分为α-和β-檀香萜醇,檀萜烯,α-和β-檀香萜烯,檀萜烯酮,檀萜烯酮醇等

用法用量:煎服,1.5~5克,后下

备注:

降香
降香降香

别名:降真香

来源:豆科植物降香檀 Dalbergia odorifera 或印度黄檀的 D.sissoo 树干和根的心材

性能:辛、温。归心、肝、脾经

功能主治:行气活血,止血定痛。主治胸痹心痛,胁肋刺痛,吐血咯血跌打损伤外伤出血

主要成分:印度黄檀心材和茎皮含黄檀素、去甲黄檀素、异黄檀素、黄檀素甲醚、黄檀酮、黄檀色烯、黄檀酚

用法用量:煎服,3~6克,后下。研末服,1~2克

备注:

甘松
甘松甘松

别名:甘松香

来源:败酱科植物甘松 Nardostachys chinensis 或匙叶甘松 N.jatamansi 的根及根茎

性能:辛、甘,温。归脾、胃经

功能主治:理气止痛,醒脾健胃。主治脾胃气滞,脘腹胀痛,食欲不振

主要成分:甘松根及根茎所含的挥发油内有甘松香酮、缬草酮、9-马兜铃烯、甘松酮、β-马里烯等。匙叶甘松含马兜铃烯,β-马里烯,甘松酮,赛切烯,赛切烷

用法用量:煎服,5~10克

备注:

路路通
路路通路路通

别名:(枫实、枫球子)

来源:金缕梅科植物枫香 Liquidambar formosana 的果实

性能:辛、苦,平。归肝、胃、膀胱经

功能主治:行气止痛,祛风除湿活血通络。主治胃气疼痛,脘腹胀满风湿痹痛,四肢拘挛麻木,跌打肿痛水肿胀满,小便不利,妇女经闭,产后乳少痈疽湿疹,疥癣

主要成分:含挥发油、黄酮甙、酚类、有机酸及糖类

用法用量:煎服,3~10克

备注:孕妇忌服

橘核
橘核橘核

来源:芸香科植物橘 Citrus reticulata 及其变种的成熟种子

性能:苦,平。归肝,肾经

功能主治:理气,散结,止痛,主治疝气疼痛,睾丸肿痛,乳痈

主要成分:脂肪油蛋白质黄柏内酯,闹米林等

用法用量:煎服,3~10克

备注:

枳实
枳实

来源:芸香科植物酸橙 Citrus aurantium、香橼  C. wilsonii 或枸橘 Poncirus trifoliate 的幼果

性能:苦、辛、酸,微寒。归脾、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破气消积,化痰除痞。主治积滞内停,脘腹痞满胀痛,实热便秘,泻痢后重;痰阴气胸痞满闷,胸痹结胸,胃下垂,子宫脱垂,脱肛

主要成分:成分与枳壳基本相同

用法用量:煎服,3~10克

备注:孕妇慎用

厚朴
厚朴原生态厚朴厚朴厚朴

来源:木兰科植物厚朴 Magnolia officinalis 或凹叶厚朴 M.officinalis var.biloba 的干皮、根皮、枝皮

性能:苦、辛,温。归脾、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下气除满,燥湿消痰。主治脘腹痞满胀痛,宿食不消,呕吐泻痢,痰饮咳喘

主要成分:含挥发油,油中有β-桉油醇厚朴酚、四氢厚朴酚、异厚朴酚。还含木兰箭毒碱、厚朴碱、皂甙、烟酸

用法用量:煎服,3~10克

备注:

沉香
沉香原生态沉香沉香沉香

别名:(沉水香)

来源:瑞香科植物白木香 Aquilaria sinensis 或沉香A.agaglocha 含有黑色树脂的心材

性能:辛、苦,温。归脾、胃、肾经

功能主治:行气止痛,降逆调中,温肾纳气。主治胸腹胀闷疼痛,胃寒呕吐呃逆,肾虚喘咳痰多

主要成分:白木香挥发油中含沉香螺醇、白木香酸、白木香醛。沉香挥发油中有苄基丙酮、对甲氧基苄基丙酮、沉香螺醇、沉香醇、沉香四醇、α-和β-沉香呋喃、二氢沉香呋喃等

用法用量:煎服,3~5克,后下。研末服,0.5~1克

备注:

柿蒂
柿蒂柿蒂

别名:(柿丁)

来源:柿科植物柿 Diospyros kaki 的宿存花萼

性能:苦、涩,平。归胃经

功能主治:降气,止呃。主治呃逆,噫气,反胃

主要成分:齐墩果酸熊果酸无羁萜、β-谷甾醇及其葡萄糖甙等三萜类物质和山柰酚、槲皮素三叶豆甙、金丝桃甙、黄甙等黄酮类物质

用法用量:煎服,5~12克

备注:

佛手
佛手佛手

别名:佛手柑

来源:芸香科植物佛手 Citrus medica var.sarcodactylis 的果实

性能:辛、苦、酸,温。归肝、胃经

功能主治:疏肝和胃,行气止痛,燥湿化痰。主治肝胃气滞,胁肋脘腹胀痛,痞满,呕吐纳呆咳嗽痰多

主要成分:柠檬油素、香叶木甙、橙皮甙

用法用量:煎服,5~10克

备注:

香橼

来源:芸香科植物枸橼 Citrus medica 或香橼 C.wilsonii的成熟果实

性能:辛、苦、酸,温。归肝、脾、胃、肺经

功能主治:疏肝理气,化痰。主治肝胃气滞,胸胁脘腹胀痛,痞满不舒,暖气吞酸,呕吐食少;咳嗽痰多,胸闷气喘

主要成分:枸橼果实含挥发油,内有右旋柠檬烯、柠檬醛、水芹烯、柠檬油素。还含橙皮甙,柠檬酸苹果酸、鞣质、维生素C

用法用量:煎服,3~10克

备注:

八月札
八月札八月札

别名:(燕 子)

来源:木通科植物木通 Akebia puinata 或三叶本通 A.trifoliata 等的果实

性能:苦、甘,寒。归肝、脾、肾经

功能主治:疏肝理气,活血止痛。主治胸胁疼痛,肝胃气痛胃热纳呆,疝气疼痛,睾丸肿痛,瘰疬痰核,血瘀经闭,痛经

主要成分:果实含糖类;种子含多种皂甙,其皂甙元均为常春藤皂甙元

用法用量:煎服,9~15克

备注:

玫瑰花
玫瑰花玫瑰花

来源:蔷薇科植物玫瑰 Rosa rugosa 初开的花

性能:甘、微苦,温。归肝、脾经

功能主治:理气解郁,和血散瘀。主治肝气郁结,胸闷胁痛,肝胃气痛,月经不调赤白带下,乳痈

主要成分:鲜花含挥发油(玫瑰油),内有香茅醇、牻牛儿醇、橙花醇、丁香油酚苯乙醇等。还含槲皮甙,苦味素,鞣质,脂肪油,没食子酸

用法用量:

备注:

绿萼梅
绿萼梅绿萼梅

别名:绿梅花

来源:蔷薇科植物绿萼梅 Prunus mume var.viridicalyx 的花蕾

性能:微酸、涩,平。归肝、胃经

功能主治:疏肝解郁,和中化痰。主治胸闷肋痛,肝胃气痛,嗳气纳呆,梅核气暑热烦渴,瘰疬

主要成分:含挥发油,主要成分苯甲醛、异丁香油酚、苯甲酸

用法用量:煎服,2~5克

备注:

橘皮薤白香附未列入此表,见专条。

参看

方剂分类查询

方剂类型:解表剂清热剂泻下剂祛风湿剂祛湿利水剂温里剂理气剂消导剂驱虫剂止血剂活血剂化痰止咳平喘剂安神剂熄风剂开窍剂补益剂固涩剂

方剂剂型:汤剂丸剂散剂膏剂丹剂酒剂药酒冲剂口服液剂胶囊剂片剂

按名称查方剂: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