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苏梗
紫苏梗 Zǐ Sū Gěnɡ | |
---|---|
别名 | 苏梗、紫苏茎、紫苏杆、紫苏枝茎、苏茎、紫苏草 |
功效作用 | 理气宽中,止痛,安胎。用于胸膈痞闷,胃脘疼痛,嗳气呕吐,胎动不安。 |
英文名 | CAULIS PERILLAE |
始载于 | 《本草蒙筌》 |
毒性 | 无毒 |
归经 | 肺经、脾经 |
药性 | 温 |
药味 | 辛 |
紫苏梗
【英文名】 CAULIS PERILLAE
【别名】苏梗
【来源】本品为唇形科植物紫苏 Perilla frutescens (L.) Britt. 的干燥茎。秋季果实成熟后采割,除去杂质,晒干,或趁鲜切片,晒干。
【制法】除去杂质,稍浸,润透,切厚片,干燥。
【性状】本品呈方柱形,四棱钝圆,长短不一,直径0.5~1.5cm。表面紫棕色或暗紫色,四面有纵沟及细纵纹,节部稍膨大,有对生的枝痕和叶痕。体轻,质硬,断面裂片状。切片厚2~5mm,常呈斜长方形,木部黄白色,射线细密,呈放射状,髓部白色,疏松或脱落。气微香,味淡。
【功能主治】理气宽中,止痛,安胎。用于胸膈痞闷,胃脘疼痛,嗳气呕吐,胎动不安。
【用法用量】 5~9g 。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
【摘录】《中国药典》
【各家论述】
1.《药品化义》:苏梗,能使郁滞上下宣行,凡顺气诸品惟此纯良。其性微温,比枳壳尤缓。病之虚者,宽胸利膈,疏气而不迅下。入安胎饮,顺气养阴;入消胀汤,散虚肿满。
2.《侣山堂类辩》:紫苏枝茎能通血脉,故易思兰先生常用苏茎通十二经之关窍,治咽膈饱闷,通大小便,止下利赤白。予亦常用香苏细茎,不切断,治反胃膈食,吐血下血,多奏奇功。盖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浊气归心,肝主血而心主脉,血脉疏通,则食饮自化。《经》云,阳络伤则吐血,阴络伤则下血,通其络脉,使血有所归,则吐下自止。
3.《本草图经》:宣通风毒。
4.《本草蒙筌》:下诸气略缓,体稍虚者用宜。
5.《本草通玄》:能行气安胎。
6.《本草崇原》:主宽中行气,消饮食,化痰涎。治噎膈反胃,止心腹痛。
7.《得配本草》:疏肝,利肺,理气,和血,解郁,止痛,定嗽,安胎。
【选方】①治伤寒胸中痞满,心腹气滞,不思饮食: 紫苏茎(锉)一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二两,赤茯苓(去黑皮)一两半,大腹皮(锉)、旋覆花各一两,半夏(汤洗七遍,焙)半两。 上六味,细切如麻豆大,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入生姜一分(拍碎),枣三枚(擘破),同煎至七分,去渣,温服。 (《圣济总录》苏橘汤)
②治水肿; 紫苏梗八钱,大蒜根三钱,者姜皮五钱,冬瓜皮五钱。水煎服。 (《湖南药物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