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参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紫参
Zǐ Shēn
紫参
别名石见穿、石打穿、月下红
功效作用清热解毒活血理气止痛。用于急慢性肝炎胀痛湿热带下乳腺炎、疔肿。
英文名Herba Salviae Chinesnsis
始载于 
毒性 
归经 
药性
药味

  

目录

  1. 紫参.中药材
  2. 紫参.植物
  3. 中医古籍论述
  4. 参考

紫参.中药材

【拼音名】Zǐ Shēn

【英文名】Herba Salviae Chinesnsis

【别名】石见穿、石打穿、月下红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华鼠尾Salvia chinensis Benth. 的全草。秋季开花时采收,晒干。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20~70cm。茎方形,单一或分枝,表面紫棕色或绿色,被倒向柔毛。叶对生,全为单叶或茎下部为三出复叶,卵形或卵状椭圆形,长1.3~7cm,边缘有圆齿。轮伞花序6花,集成假总状或圆锥花序;花萼钟状,紫色;花冠蓝紫色或紫色,外被长柔毛;雄蕊2,花丝短,药隔长;子房4裂,花柱着生子房底。小坚果椭圆状卵形,褐色。花期7~8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路旁、林缘及草丛中。主产江苏、浙江、安徽亦产。

化学成份】全草含甾醇三萜类、氨基酸原儿茶醛;根含水苏糖(stachyose)。

性味】性平,味苦、辛。

【气味】(根)苦、寒、无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理气止痛。用于急慢性肝炎、脘胁胀痛、湿热带下、乳腺炎、疔肿。

【附方】

1、下痢。用紫参半斤,加水五升,煎成二升。再加入甘草二两,煎至半升,分三次服。此方名“紫参汤”。

2、吐血不止。用紫参、人参阿胶(炒),等分为末。每服一钱,乌梅汤送下。又方:与上方基本相同,但减去人参。换为甘草,以糯米

送下。

3、脸上酒刺。用紫参、丹参、人参、苦参沙参和成一两,共为末,加胡桃仁捣烂,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茶送下。  

紫参.植物

紫参属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于高寒山区,营养价值极高,是消除人体高山反应的最佳药物。

别名 石见穿。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茎四棱形,全体密被倒生的短柔毛或长柔毛。叶全体为单叶,卵形至披针形,长1.3~7cm,宽0.8~4.5cm,边缘有圆锯齿或近全缘,两面均有短柔毛。轮伞花序有花6左右,集成多轮顶生或腋生的假总状花序;苞片披针形;花萼钟状;有脉纹11条,上唇紫色,全绿;花冠紫色,外面有长柔毛;发育雄蕊1对,着生于下唇的基部,花丝短,花药l室;花柱着生于子房底。小坚果椭圆状卵形,褐色;光滑。花期7~10月,果9~11日。

生境与分布 生于山坡路边,溪谷两旁草丛中,疏林下裸岩旁以及郊野水沟边。本县磨心山、秀山有分布。

药用部分 干燥的地上部分。

性味功能 苦,辛,平。清热解毒,利湿,活血,镇痛

主治 黄疸型肝炎,湿热带下,菌痢,痛经;外治面神经麻痹,乳腺炎,肿,跌打损伤

应用参考 1.急性黄疸型肝炎:石见穿,糯稻根各60克,水煎,分2次服。2.菌痢:石见穿、陈皮各30克,甘草3~6克,水煎服。3.痛经:石见穿36克,生姜2片,红枣适量,水煎服。  

中医古籍论述

紫参(《本经》中品)

【释名】牡蒙(《本经》)、童肠(《别录》)、马行(《别录》)、众戎(《别录》)、五鸟花(《纲目》)。时珍曰∶紫参、王孙,并有牡蒙之名。古方所用牡蒙,多是紫参也。

按∶《钱起诗集》云∶紫参,幽芳也。五葩连萼,状如飞禽羽举。故俗名五鸟花。

【集解】《别录》曰∶紫参,生河西及冤句山谷。三月采根,火炙使紫色。普曰∶紫参一名牡蒙,生河西或商山。圆聚生根,黄赤有纹,皮黑中紫,五月花紫赤,实黑大如豆。弘景曰∶今方家皆呼为牡蒙,用之亦少。恭曰∶紫参叶似羊蹄,紫花青穗。其根皮紫黑,肉红白,肉浅皮深。所在有之。长安见用者,出蒲州。牡蒙乃王孙也,叶似及己而大,根长尺余,皮肉亦紫色,根苗不相似。颂曰∶今河中、晋、解、齐及淮、蜀州郡皆有之。苗长一、二尺,茎青而细。其叶青似槐叶,亦有似羊蹄者。五月开花白色,似葱花,亦有红紫而似水荭者。根淡紫,根皮紫黑色,如地黄状,肉红白色,肉浅而皮深。三月采根,火炙紫色。又云∶六月采,晒干用。时珍曰∶紫参根干紫黑色,肉带红白,状如小紫草。《范子计然》云∶紫参出三辅,有三色,以青赤色为善。

【气味】苦,辛,寒,无毒。《别录》曰∶微寒。普曰∶牡蒙∶神农、黄帝∶苦。李当之∶小寒。之才曰∶畏辛夷

【主治】心腹积聚,寒热邪气,通九窍,利大小便(《本经》)。疗肠胃大热,唾血衄血,肠中聚血,痈肿诸疮,止渴益精(《别录》)。治心腹坚胀,散瘀血,治妇人血闭不通(甄权)。主狂疟瘟疟,鼽血汗出(好古)。治血痢(好古)。牡蒙∶治金疮,破血,生肌肉,止痛,赤白痢,补虚益气,除脚肿,发阴疡(苏恭)。

【发明】时珍曰∶紫参色紫黑,气味俱浓,阴也,沉也。入足厥阴之经,肝脏血分药也。故治诸血病,及寒热疟痢、痈肿积块之属厥阴者。古方治妇人肠覃病乌啄丸,所用牡蒙,即此物也。唐苏恭注王孙,引陈延之《短剧方》牡蒙所主之证,正是紫参;若王孙则止治风湿痹证,不治血病。故今移附于此。

【附方】旧一,新三。 紫参汤∶治痢下。紫参半斤。水五升,煎二升,入甘草二两,煎取半升,分服。(张仲景金匮玉函》)吐血不止∶紫参、人参、阿胶(炒)等分。为末。乌梅汤服一钱。一方去人参,加甘草,以面上酒刺∶五参丸∶用紫参、丹参、人参、苦参、沙参各一两。

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