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味中药列表/32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普洱茶膏
普洱茶膏

味性:苦;甘;涩;寒。

归经:胃经。

主治:消食化痰;清胃生津;敛疮止痛;止血。主肉食积滞;酒后口渴;口糜;咽痛;外伤出血。普洱茶膏

普陀南星

味性:味苦;辛;性温。

主治:燥湿化痰;祛风定惊;消肿散结。主痰湿咳嗽;风痰眩晕;中风;口眼喎斜;破伤风;痈疮肿毒。普陀南星

七厘丹

别名:人头发、藜芦

味性:辛;苦;寒。

主治:涌吐;散瘀;止痛;杀虫。主中风;癫狂痰涎涌盛;跌打瘀肿;疥癣。七厘丹

七里明

味性:味苦;微辛;性凉。

主治:清热解毒。主咽喉肿痛;胃火牙痛;湿热泄泻;瘰疬结核;毒蛇咬伤。七里明

七星草
七星草

别名:鹅掌金星草、金鸡脚、鹅掌金星

味性:苦;寒。

主治:利尿通淋;清热解毒。主淋证;尿浊;水肿;带下;咽痛;中暑;痈疮肿毒。七星草

七星草乌

味性:味辛;苦;性热。

主治:祛风胜湿;散寒止痛。主风寒湿痹;跌打损伤。七星草乌

七叶胆

别名:小苦药、公罗锅底、遍地生根

味性:味苦,性寒。

主治:消炎解毒,止咳祛痰,治慢性气管炎。七叶胆

七叶莲

别名:七叶藤、七加皮、汉桃叶、狗脚蹄、小叶鸭脚木、手树、七叶蘑、七叶烂、狗脚啼

味性:微苦,温。

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止痛。治风湿痹痛,胃痛,跌打骨折,外伤出血。七叶莲

七叶薯

别名:血参、补血薯、七爪金龙

味性:辛、微甘、苦,凉。

主治:凉血止血,消肿止痛。;产后腹痛,通经,肺结核,咳血。块根2~3钱,水煎服或炖猪骨服。;跌打损伤:块根3~5钱,水煎服,并用鲜块根捣烂外敷。七叶薯

七叶一枝花
七叶一枝花七叶一枝花

别名:华重楼、七叶楼、铁灯台、草河车、重楼、金线重楼、灯台七、蚤休、白河车、枝花头、海螺七、螺丝七

味性:苦,寒。

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流行性乙型脑炎,胃痛,阑尾炎,淋巴结结核,扁桃体炎,腮腺炎,乳腺炎,毒蛇、毒虫咬伤,疮疡肿毒。七叶一枝花(图)

七爪风

别名:七指风

味性:苦、涩、酸,平。

归经:肺,肝经。

主治:祛风除湿,活血通络。。主风寒湿痹,四肢关节痛,中风偏瘫,肢体麻木,活动障碍。七爪风

桤木

别名:水青冈

味性:苦、涩,凉。

主治:清热凉血。用于鼻衄,肠炎,痢疾。桤木

桤木皮

味性:苦;涩;性凉。

主治:凉血止血;清热解毒。主吐血;衄血;崩漏;肠炎;痢疾;风火赤眼;黄水疮。桤木皮

桤木枝梢

别名:桤木梢

味性:苦;涩;性凉。

主治:清热降火,止血止泻。治吐血,衄血,水泻,痢疾,黄水疮。桤木枝梢

槭叶草
槭叶草

别名:腊八菜、爬山虎

味性:甘、微苦;平。

归经:入心经。

主治:宁心安神。主心慌;心悸。槭叶草

漆大姑
漆大姑

别名:毛漆、毛七哥、毛七公、大毛七、算盘子、野南瓜、漆大伯、杨漆姑婆、藤篮果、痒树棵、两面毛、生毛七、山桔子、八楞桔、八面桔、入瓣桔、山金瓜

味性:味苦;涩;性平。

归经:胃;脾;大肠经。

主治:清热解毒;祛湿止痒。主生漆过敏;稻田皮炎;皮肤瘙痒;荨麻疹;湿疹;烧伤;乳腺炎;急性胃肠炎;痢疾。漆大姑

漆大姑根

味性:味苦;涩;性平。

归经:大肠经。

主治:清热解毒;祛湿止痒。主肠炎;痢疾;牙痛;咽喉痛;乳腺炎;皮肤湿疹;烧伤;白带。漆大姑根

漆姑草
漆姑草

别名:羊儿草、地松、星秀草、珍珠草、漆姑、瓜槌草、牛毛粘、匿鼻药、大龙叶、瓜糙草、蛇牙草、牙齿草、沙子草、羊地草、小叶米粞草、踏地草、风米莱、虾子草、大龙草、虫牙草、鼻药、地兰、胎乌草、虎牙草

味性:苦,凉。

归经:肝;胃经。

主治:治漆疮,秃疮,痈肿,瘰疬,龋齿,小儿乳积,跌打内伤。漆姑草(图)

祁连山圆柏

别名:柴达木圆柏

味性:苦、涩,寒。

主治:止血,镇咳。用于;咯血,吐血,尿血,便血,子宫出血:干叶炒炭,2~4钱,水煎服。;鼻衄:干叶1两炒焦,水煎,每日分2次服。;百日咳:叶5钱,水煎,每日2次分服。祁连山圆柏

祁州一枝蒿

别名:蛇舌草、竹叶艾、鱼胆草、苦蒿

味性:苦,凉。

主治:清热,解毒,祛风止痒。治口腔炎,中耳炎,眼结膜炎,风火牙痛,风湿骨痛。祁州一枝蒿

齐墩果
齐墩果

味性:微苦;性平。

主治:润肠通便;解毒敛疮。主肠燥便秘;水火烫伤;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等。齐墩果

奇蒿

别名:刘寄奴[江苏、上海]、南刘寄奴、千粒米、六月霜

味性:辛、苦,平。

主治:清暑利湿,活血行瘀,通经止痛。用于中暑,头痛,肠炎,痢疾,经闭腹痛,风湿疼痛,跌打损伤;外用治创伤出血,乳腺炎。奇蒿

麒麟尾
麒麟尾

别名:狮尾草、蓬莱蕉、龟背竹、羽叶藤、过山标、上树百足、上树蜈蚣、篷莱蕉、万丈深、青竹标、蛇包谷、大塔旗、爬墙风、搭壁麒麟、英雄草、攀地蜈蚣、牛膝、大望

味性:味苦;微辛;性平。

归经:肝;肺经。

主治:清热凉血;活血散瘀解毒消肿。主感冒发热;鼻衄;目赤肿痛;百日咳;跌打损伤;骨折;风湿痹痛;痰火瘰疬;痈疖;毒蛇咬伤。麒麟尾

气桐子

别名:气死桐子、光桐

味性:苦;平。

归经:胃经。

主治:行气消食;清热解毒。主疝气;食积;月经不调;疔疮疖肿。气桐子

荠苨苗

别名:隐忍

味性:甘苦,寒。

主治:主腹脏风壅,咳嗽上气,。荠苨苗

掐不齐
掐不齐

味性:甘;微苦;性平。

归经:脾;肺经。

主治:清暑利尿;截疟。主中暑;小便不利;疟疾;感冒;高血压。掐不齐

千层楼

别名:小对叶草、小过路草、赶山鞭[四川]

味性:苦、辛,平。

主治:清热解毒,调经止血。用于吐血,咯血,月经不调;外用治创伤出血,痈疖肿毒,烧烫伤。千层楼

千解草

别名:小常山

味性:味微苦;甘;性微温。

主治:活血止痛;祛风除湿;健脾消食。主跌打损伤;风湿痹痛;胃脘疼痛;消化不良;泄泻;疮疡肿毒。千解草

千金藤

别名:小青藤、铁板膏药、金线钓乌龟、粉防己、公老鼠藤、野桃草、爆竹消、金线吊青蛙、朝天药膏、合钹草、土番薯、野薯藤、金盆寒药、山乌龟、金丝荷叶、天膏药

味性:苦,寒。

归经:肺;脾;大肠经。

主治:清热解毒,祛风利湿。治疟疾,痢疾,风湿痹痛,水肿,淋浊,咽喉肿痛,痈肿,疮疖。千金藤(图)

千里光
千里光千里光

别名:千里及、九里明、九领光、一扫光、千里急、黄花演、眼明草、九里光、金钗草、黄花草、九岭光、九龙光、千里明、百花草、九龙明、黄花母、七里光、黄花枝草、粗糠花、野菊花、天青红、白苏杆、箭草、青龙梗、木莲草、软藤黄花草、光明草、千家药

味性:苦,寒。

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消肿,清肝明目。用于风火赤眼,疮疖肿毒,皮肤湿疹及痢疾腹痛等病症。千里光(图)

千里马

味性:味苦;性寒。

主治:清热解毒;燥湿。主湿热痢疾;泄泻;黄疸;目赤肿痛。千里马

千里找根

别名:小赖藤、绿包藤、癞浆包藤、克赛麻奈

味性:苦,凉。

主治:通经活血,清热解毒。治骨折,挫伤,刀伤,痢疾,腹胀,痈疖肿毒。千里找根

千灵丹

别名:花叶子、斑叶兰、巴掌草、花叶鹿含草

味性:辛;苦;平。

归经:肺;胃;肾经。

主治:止咳平喘;祛风止痛。主肺痨;咳嗽;哮中喘;风湿骨痛;肠胃炎。千灵丹

千年艾

别名:蜂草、白芙蓉、芙蓉菊、蕲艾、玉芙蓉、香菊、白艾、白香菊、海芙蓉、岩头白

味性:辛、苦,微温。

主治:散风寒;化痰利湿;解毒消肿。主风寒感冒;咳嗽痰多;百日咳;泄泻;淋浊;白带;痈肿疔毒。千年艾

千屈菜

别名:对叶莲、对牙草、铁菱角、马鞭草、败毒草、鸡骨草、大钓鱼竿、乌鸡腿、蜈蚣草、水槟榔、水柳、棉包根、哮喘药

味性:苦,寒。

归经:大肠,肝经。

主治:清热,凉血。清热毒,收敛,破经通瘀。治痢疾,血崩,溃疡。用于痢疾、瘀血经闭。千屈菜

千屈草

别名:败毒草、败毒莲、蜈蚣草、对叶莲

味性:苦,凉。

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用于肠炎,痢疾,便血;外用治外伤出血。千屈草

千叶独活根

味性:味辛;苦;性平。

主治:祛风湿;通经络。主风湿痹痛;筋脉拘挛;跌打肿痛。千叶独活根

千只眼

别名:臭漆、透光草

味性:辛、微苦,微温。

主治:祛风解表,行气止痛,活血散瘀。用于感冒发热,支气管炎,哮喘,风湿麻木,筋骨疼痛,跌打瘀血肿痛,皮肤瘙痒,湿疹,毒蛇咬伤,疟疾,胃痛,水肿等。千只眼

杄木

别名:杄、红杄

味性:苦;涩;温。

主治:祛风除湿;活络止痛。主风湿关节痛;跌打肿痛;明目安神;高血压病;夜盲症。杄木

铅灰

别名:黑锡灰

味性:苦;甘;寒。

归经:肝;肾经。

主治:杀虫;解毒;消积。主瘰疬;虫积;疮毒;鼠瘘。铅灰

荨麻
荨麻

别名:寻麻、蝎子草

味性:辛苦,寒。

主治:治风湿疼痛,产后抽风,小儿惊风,荨麻疹。荨麻

荨麻根

味性:苦;辛;性温。

主治:祛风,活血,止痛。治风湿疼痛,湿疹,麻风。荨麻根

黔羊蹄甲

别名:马蹄叶

味性:甘微苦,温。

主治:理气止痛,利尿化瘀。黔羊蹄甲

芡实叶

别名:鸡头盘、刺荷叶

味性:苦;辛;平。

归经:肝;肾经。

主治:行气活血;祛瘀止血。主吐血;便血;妇女产后胞衣不下。芡实叶

茜草
茜草原生态茜草茜草茜草

别名:锯锯藤、拉拉秧、活血草、红茜草、四轮车、挂拉豆、红线草、小血藤、血见愁、四轮草、拉拉蔓、小活血、过山藤、茹藘、茹卢本、茅搜、藘茹、搜、茜根、蒨草、地血、牛蔓、芦茹、过山龙、地苏木、活血丹、红龙须根、沙茜秧根、五爪龙、满江红、九龙根、红棵子根、拉拉秧子根、小活血龙、土丹参、四方红根子、红茜根、入骨丹、红内消

味性:苦,寒。

归经:归肝经。

主治:凉血,止血,祛瘀,通经。用于吐血,衄血,崩漏,外伤出血,经闭瘀阻,关节痹痛,跌扑肿痛。茜草(图)

茜草根

别名:血见愁、过山龙、地苏木、活血丹、红龙须根、沙茜秧根、五爪龙、满江红、九龙根、红棵子根、小孩拳、娃娃拳、拉拉秧子根、小活血龙、土丹参、四方红根子、红茜根

味性:苦,寒。

归经:入心。

主治:肝经。行血止血,通经活络,止咳祛痰。治吐血,衄血,尿血,便血,血崩,经闭,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瘀滞肿痛,黄疸,慢性气管炎。茜草根

茜草藤

味性:苦;凉。

归经:心;肝;肾;大肠;小肠;心包经。

主治:止血;行瘀。主吐血;血崩;跌打损伤;风痹;腰痛;痈毒;疗肿。茜草藤

枪刀药
枪刀药

别名:青丝线、红丝绒

味性:味苦;微涩;性凉。

主治:主治支气管炎,吐血,外伤出血。枪刀药

枪花药

别名:大叶理肺药

味性:味苦;性寒。

主治:清热止咳;凉血;止血。主咳嗽;枪刀伤。枪花药

强壮莲座蕨

味性:味苦;性凉。

主治:清热利水;消肿散结。主水肿;瘰疬;痄腮;痈肿;毒蛇咬伤。强壮莲座蕨

墙草根

别名:白石薯、田薯、石薯、软骨石薯、软骨百薯、指甲薯、细叶贯菜子、水萝卜

味性:苦酸,平。

归经:肝经。

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拔胶。主痈疽疗疖;乳腺炎;睾丸炎;深部脓肿;多发性脓肿;秃疮。墙草根

蔷薇根

味性:苦涩,凉。

归经:入脾、胃经。

主治:清热利湿,祛风,活血,解毒。治肺痈,消渴,痢疾,关节炎,瘫痪,吐、衄、便血,尿频,遗尿,月经不调,跌打损伤,疮疖疥癣。蔷薇根

乔木刺桐

别名:泡龙桐刺、刺通树、海桐皮、刺木通、鹦哥花、鹦哥叶

味性:苦辛,平。

主治:清热驱风,健脾利湿。乔木刺桐

乔木紫珠

别名:紫珠、木紫珠、大树紫珠、梅发破、白叶子树

味性:微苦涩;平。

归经:肝经。

主治:收敛止血;清热解毒。主衄血;咯血;胃肠道出血;妇女崩漏;咽喉肿痛;外伤出血;烧伤。乔木紫珠

荞麦七

别名:白药子、石天荞、红要子、金翘仁、红药子、金荞仁、黑驴蛋、红药、荞麦头、荞麦蔓、珠沙莲

味性:酸苦,寒。

主治:凉血消瘀,祛湿解毒。治吐血,衄血,便血,痢疾,崩漏带下,风湿痹痛,疮疖,烧伤。荞麦七

茄叶一枝蒿

味性:味淡;微苦;性凉。

主治:清热解毒;止痛。主腮腺炎;风火牙痛。茄叶一枝蒿

窃衣

别名:鹤虱[华南]、粘粘草、破子衣、华南鹤虱、水防风

味性:苦、辛,微温。

归经:归脾;大肠经。

主治:杀虫止泻;收湿止痒。主虫积腹痛;泄痢;疮疡溃烂;阴痒带下;风湿疹。窃衣

秦艽
秦艽原生态秦艽秦艽秦艽

别名:麻花艽、小秦艽、大艽、西大艽、左扭、左拧、西秦艽、左秦艽、萝卜艽、辫子艽、秦胶、秦纠、秦爪、左宁根、秦札、瓣子艽、鸡腿艽、山大艽、曲双

味性:苦辛,平。

归经:胃;肝;胆经。

主治:祛风湿,清湿热,止痹痛。用于风湿痹痛,筋脉拘挛,骨节酸痛,日晡潮热,小儿疳积发热。秦艽(图)

秦岭耧斗菜

别名:银扁担、灯笼草

味性:辛、苦,平。

主治:祛痰生新,镇痛祛风。主治跌打损伤内瘀血。秦岭耧斗菜

青藏虎耳草

别名:松吉斗[藏名]、松吉斗、松吉蒂

味性:苦,寒。

归经:肝;胆;胃经。

主治:清肝胆热;健胃。主肝炎;胆囊炎;流感发烧;消化不良。青藏虎耳草

青刺尖

别名:炮筒果、牛奶捶、鸡蛋糕、梅花刺、枪子果、打枪果、阿那斯、狗奶子、蒙自扁核木、扁核木

味性:苦;辛;寒。

归经:心;肝;肾经。

主治:攻毒,祛瘀。治痈疽疮毒,骨折。青刺尖

青风藤
青风藤青风藤

别名:大风藤、吹风散、黑防己、排风藤、青防己、清风藤、青藤、寻风藤

味性:苦,平。

归经:归肝、脾经。

主治:祛风湿,利小便。治风湿痹痛,鹤膝风,水肿,脚气。青风藤

青杠膏

味性:苦涩,平。

主治:清热解毒。主泄泻;痢疾;哮喘。青杠膏

青杠碗

别名:青转、毛猴儿、虫波罗、橡子肉、青碗、青枫转、栗橡子、栗江子

味性:苦;涩;性平。

主治:止咳;止泻;止血;解毒。主咳嗽;久泻;久痢;痔漏出血;头癣。青杠碗

青骨藤

别名:瓦草、瓦草参、九大牛、滇白前、大牛夕[云南]

味性:苦、辛,凉。

主治:镇痛,止血,清热,利尿。用于跌打损伤,风湿骨痛,胃腹疼痛,支气管炎,尿路感染;外用治外伤出血,疮疖肿毒。青骨藤

青海马尾连

味性:味苦;性寒。

归经:肝;大肠经。

主治:清热燥湿;泻炎解毒。主痢疾;肠炎;黄疸;肝炎;目赤肿痛。青海马尾连

青海鸢尾子

味性:微苦;微甘;凉。

归经:大肠经。

主治:清热解毒;驱虫。主肠痈;蛔、蛲虫病;食物中毒泻痢。青海鸢尾子

青蒿露

味性:苦,寒。

主治:明日,退热,清暑,辟秽。治劳瘦骨蒸,虚热,虚烦、盗汗,久疟,久痢,蓐劳。青蒿露

青胡桃果

味性:苦;涩;性平。

主治:止痛;乌须发。主胃脘疼痛;须发早白。青胡桃果

青活麻

别名:活麻、荨麻、火麻、老虎麻

味性:苦、辛,温。

主治:祛风湿,解痉,解毒。用于风湿性关节炎,高血压,小儿惊风,产后抽风,荨麻疹,毒蛇咬伤。青活麻

青箭

别名:竹节黄、小接骨、柔刺草、竹枝黄、竹横、剽黄、竹叶青、竹儿王、竹节王、拔弹藤、柔枝节骨草、鳄嘴花

味性:味微苦;淡;性凉。

主治:治黄疸型肝炎,跌打骨折,风湿疼痛。青箭

青箭杆草

别名:大柴胡、银柴胡、马兰头

味性:性凉,微苦辛。

主治:发汗解表,理气,止痛。青箭杆草

青江藤
青江藤

味性:辛;苦;平。

主治:通经;利尿。主经闭;小便不利。青江藤

青脚莲

别名:铁灯台

味性:味苦;性寒。

归经:心经。

主治:解毒;消肿止痛。主无名肿毒;痈疽;乳痈;毒蛇咬伤;鼠咬伤;蜂、蝎螫伤。青脚莲

青酒缸

别名:味草、草鞋板、山蚂蝗、味噌草、蛆草、饿蜞蝇、三把苓、拿身草、蝴蜞木、蚂蝗木、羊带归、粘衣草、畏草、巴人草、水蛭草、豆子草、粘衣刺、路边鸡、路边肖、扁草子、逢人打、粘身草、金腰带、狗屙粘、蚂蟥草、蚂蟥根、化痰精、长叶粘巴草、旱蚂蟥

味性:苦,凉。

主治:清热,利湿,消积,散瘀。治咳嗽吐血,水肿,小儿疳积,痈疮溃疡,跌打损伤。青酒缸

青酒缸根

味性:苦,温。

主治:祛风,除湿,活血,解毒。治风湿腰痛,赤白痢疾,黄疸型肝炎,痈疽,瘰疬,跌打伤。青酒缸根

青兰
青兰

味性:味辛;苦;性凉。

主治:疏风清热;凉血解毒。主感冒头痛;咽喉肿痛;咳嗽;黄疸;痢疾。青兰

青棉花藤

别名:青棉花

味性:辛、微苦,温。

主治:祛风除湿,散瘀止痛,接骨。用于腰腿酸痛,风湿麻木;外用治跌打损伤,骨折,外伤出血。青棉花藤

青棉花藤叶

别名:红棉花藤、猴头藤

味性:辛;苦;温。

归经:心经。

主治:治多年溃烂疮毒,叶洗净,加白糖捣烂,敷疮口,外加包扎。青棉花藤叶

青木香
青木香青木香

别名:土青木香、青藤香、蛇参根、独行根、马兜铃根、兜零根、云南根、独行木香、土木香、百两金、土麝、铁扁担、痧药、木香、理木香、兜铃根、独行根云南根、野木香根、水木香根、白青木香、天仙藤根

味性:辛苦,寒。

归经:肺;胃经。

主治:平肝止痛,解毒消肿。用于眩晕头痛,胸腹胀痛,痈肿疔疮,蛇虫咬伤。青木香(图)

青钱柳叶

味性:辛;微苦;性平。

主治:祛风止痒。主皮肤癣疾。青钱柳叶

青蛇莲

别名:蛇退、俞莲、九龙盘、竹叶根、赶山鞭、地蜈蚣、爬地蜈蚣、千年竹、竹叶盘、蛇莲、接骨丹、盘龙七、走石码、蜈蚣草、寸八节、地叶、小九龙盘

味性:味辛;微苦;性平。

主治:祛风散瘀止痛。主风湿痹痛;腰痛;跌打损伤;骨折;胃脘疼痛。青蛇莲

青蛇藤

别名:乌骚风、黑乌骚、乌骨鸡、黑乌骨、黑骨头、鸡骨头、铁夹藤

味性:辛、微苦,温。

主治:祛风散寒,活血散瘀。用于风湿麻木,腰痛,跌打损伤,月经不调。青蛇藤

青丝龙

别名:阴痧草、阳痧草、晒不死、地松杉、地青松杉、杉松兰

味性:苦,寒。

主治:清热破血,消肿止痛。治高热,头痛,咳嗽,泄泻,肿毒。青丝龙

青檀香

别名:青藤香、青风藤、小葛藤

味性:性温,味苦。

主治:去风,除湿,消肿。治诸风麻痹,痰湿流注,脚膝瘙痒,胃痛及发痧气痛。青檀香

青藤

别名:寻风藤、清风藤、滇防己、大青木香、大青藤、岩见愁、排风藤、过山龙、羊雀木、鼓藤、豆荚藤、追骨风、爬地枫、毛防己、青防己、风龙、苦藤、黑防己、吹风散、追骨散、土藤

味性:苦;辛;平。

归经:肝;脾经。

主治:祛风通络;除湿止痛。主风湿痹痛;历节风;鹤膝风;脚气肿痛。青藤

青藤子

别名:牛腿虱、鸡骨香、蟹鱼胆藤

味性:微苦,凉。

主治:清湿热,拔脓生肌。;痢疾:花3~5钱,水煎冲蜜糖1两服。;劳伤腰痛:茎1两,水煎冲米酒1两服。;疮疡脓肿:鲜叶捣烂外敷。;疮疡溃烂:茎叶或花适量,水煎外洗,并用茎叶研粉,撒患处。青藤子

青通草

别名:小通草

味性:味甘;苦;性凉。

主治:清热利尿;通乳。主热淋涩痛;小便不利;乳汁不下。青通草

青兔耳风
青兔耳风

别名:走马胎、青毛走马胎、肺心草、罗汉草、血筋草、走马丹、紫背金牛、紫背草、土兔耳风

味性:苦、辛,温。

主治:治风寒咳嗽,头风,风湿痹痛,跌打损伤。青兔耳风

青蛙胆

别名:田鸡、黑班蛙

味性:苦,寒。

归经:肺经。

主治:清热解毒。主麻疹并发肺炎;咽喉糜烂。青蛙胆

青溪鳞毛蕨

味性:微苦;凉。

主治:清热利湿;活血调经。主肠炎;痢疾;妇女痛经;月经不调。青溪鳞毛蕨

青香藤

别名:青木香

味性:苦,微温。

主治:行气健胃,止痛。治胃痛,跌打损伤。青香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