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味中药列表/26
|
- 耧斗菜
- 漏芦
- 露珠香茶菜
- 庐山瓦韦
- 庐山香科科
- 芦荟
- 芦荟花
- 芦荟叶
- 芦莉草叶
- 芦竹
- 芦竹根
- 芦竹沥
- 芦竹笋
- 鸬鹚翅羽
- 卤碱
- 陆英
- 鹿藿
- 鹿藿根
- 鹿角草
- 鹿角芦荟
- 鹿茸草
- 鹿寿草
- 鹿蹄根
- 鹿仙草
- 鹿衔草
- 鹿心草
- 鹿药
- 路边草
- 路郎鸡
- 路路通
- 路旁菊
- 蕗蕨
- 驴打滚草
- 驴打滚儿草
- 驴耳朵草
- 驴耳风毛菊
- 驴蹄草
- 吕宋果
- 律草
- 绿百合
- 绿包藤
- 绿豆升麻
- 绿豆叶
- 绿萼梅
- 绿萼水珠草
- 绿花耧斗菜
- 绿茎槲寄生
- 绿兰花
- 绿绒蒿
- 绿珊瑚
- 绿盐
- 绿衣枳壳
- 葎草
- 栾华
- 卵叶寄生
- 卵叶橐吾
- 卵叶蜘蛛抱蛋
- 乱角莲
- 轮环藤
- 轮伞五加
- 轮叶八宝
- 轮叶棘豆
- 轮叶铃子香
- 轮叶马先蒿
- 罗布麻
- 罗布麻叶
- 罗甸沟瓣
- 罗浮柿
- 罗浮柿根
- 罗锅底
- 罗汉松根皮
- 罗勒根
- 罗平蓟
- 罗裙带根
- 罗伞草
- 罗伞树
- 罗星草
- 萝卜防己
- 萝芙木
- 萝芙木茎叶
- 萝芒树皮
- 裸茎金腰子
- 络石藤
- 骆驼黄
- 骆驼蓬
- 骆驼蓬子
- 落地荷花
- 落地金钱
- 落地小金钱
- 落葵花
- 落马衣
- 落霜红
- 落霜红根
- 落新妇
- 落叶梅
- 麻布七
- 麻风树
- 麻根
- 麻花
- 麻黄
- 下一页
别名:狼头花、野兰、鬼油麻、独花山牛蒡、和尚头花、鹿骊、和尚头、大头翁、祁漏芦、禹漏芦、龙葱根、毛头
味性:苦,寒。
归经:归胃经。
主治:清热解毒,消痈,下乳,舒筋通脉。用于乳痈肿痛,痈疽发背,瘰疬疮毒,乳汁不通,湿痹拘挛。漏芦(图)
别名:蒴藋、走马前、走马风、八棱麻、八里麻、臭草、苛草、七叶金、接骨草、排风藤、铁篱笆、英雄草、走马箭、排风草、大臭草、七叶麻、马鞭三七、落得打、珍珠连、秧心草、乌鸡腿、小接骨丹、水马桑、七叶根、水椿皮、七爪阳姜、屎缸杖、掌落根、散血椒、梭草、七叶莲、七叶黄香
味性:苦辛,寒。
归经:肝经。
主治:祛风;利湿;舒筋;活血。主风温痹痛;腰腿痛;水肿;黄疸;跌打扣损伤;产后恶露不行;风疹瘙痒;丹毒;疮肿。陆英(图)
别名:老鼠眼、饿蚂蝗[湖南]、痰切豆、鹿豆、荳豆、野绿豆、野黄豆、老鼠豆、野毛豆、门瘦、酒壶藤、鸟眼睛豆、大叶野绿豆、蔨、乌眼睛豆、鬼豆根、藤黄豆、乌睛珠、光眼铃铃藤、山黑豆、鬼眼睛、一条根
味性:苦、辛,平。
归经:胃;脾;肝经。
主治:凉血,解毒。治头痛,腰疼腹痛,产褥热,瘰疬,痈肿,流注。鹿藿(图)
别名:小号一包针、落地柏、小鬼叉子、鬼针草、山黄连、土黄连、不怕日草、鬼疙草、刺针草、金锁匙、矮鬼针草、小叶鬼针草、鹞鹰爪
味性:苦,凉。
主治:清热解毒,活血去瘀。治感冒发热,喉痛,肠炎腹泻,阑尾炎,跌打损伤,痈疽热疖。鹿角草
别名:千年艾、千重塔、瓶儿蜈蚣草、山门穹、千层矮、龙须草、白路箕、毛茵陈、白丝草、土茵陈、栀子草、牙痛草、白头翁、六月霜、白山艾、白龙骨、白杉笠、千层楼、千年春、千年霜、满山白、白头毛、白鸡毛、四季青、瓜子草、老鼠牙草、折头翁、白毛鹿茸草、鱼腮草、白细芒、白茅草、白地蜈蚣、六月雪、江西
味性:苦,平。
主治:治感冒心中烦热,咳嗽,吐血,赤痢,便血,月经不调,风湿骨痛,牙痛,乳痈。鹿茸草
别名:鹿蹄草、鹿含草、鹿安茶、鹿寿草、冬绿、破血丹、紫背金牛草[四川]、纸背金牛草、大肺筋草、红肺筋草、鹿寿茶、小秦王草
味性:甘苦,温。
归经:肝;肾经。
主治:祛风湿,强筋骨,止血。用于风湿痹痛,腰膝无力,月经过多,久咳劳嗽。鹿衔草
别名:鹿仙草、见根生、坡本、地杨梅、地吕、万星菌、藤林、猪油药、蒿枝花、土里开花、红菌、牛奶菌
味性:苦;涩;性温。
主治:补肾壮阳;健脾理气;止血。主阳痿;痢疾;胃痛吐血;月经过多;外伤出血。鹿心草
别名:偏头七、山糜子、磨盘七、盘龙七、螃蟹七、土飞七、小鹿药、九层楼、白窝儿七、狮子七
味性:甘苦;温。
归经:肝;肾经。
主治:祛风止痛,活血消肿。用于风湿骨痛,神经性头痛;外用治乳腺炎,痈疖肿毒,跌打损伤。鹿药(图)
别名:九孔子、枫实、枫木上球、枫香果、枫果、聂子、狼目、枫球子、狼眼、枫树球、九空子、枫木球
味性:苦;平。
归经:十二经。
主治:祛风活络,利水通经。用于关节痹痛,麻木拘挛,水肿胀满,乳少经闭。路路通
别名:勒草、葛勒蔓、来莓草
味性:甘、苦、寒。
主治:1、小便石淋。取律草根汁一升饮服,石当出,不出再服。;2、小便膏淋。取律草根生汁三升、醋二合,混匀一次服下。;3、尿血。治方同上。;4、久痢。用律草研为末,装管中吹入肛门。数次后即见效。;5、疟疾。用律草末、常山末等分,以淡浆水两碗,泡药露一夜,五更时煎成一碗,分二次服。以吐邮痰涎为愈。;6、遍体癞疮。用律草煎成浓汤洗澡。律草(图)
别名:虎仔草、石淋草、脓泡药、汤湿草、猪胡椒、野田菜、鹅肠草、五瓣梅、猫脚迹、尖板、猫儿草、五角星、五星草、野紫菜、田边草、倒地金钟、白花草、花公药
味性:味苦;微甘;性凉。
主治:消炎,解毒。治痈疽疔肿,烫伤。绿兰花
别名:拉拉秧、拉拉藤、五爪龙、簕草、大叶五爪龙、拉狗蛋、割人藤、勒草、黑草、葛葎蔓、葛勒蔓、来莓草、葛葎草、葛勒子、涩萝蔓、假苦瓜、苦瓜蘑、锯锯藤、牛跤迹、老虎藤、穿肠草、拉拉蔓、过沟龙、、来毒草、苦瓜藤
味性:甘、苦,寒。
归经:肺;肾经。
主治:清热解毒;利尿通淋;。主肺热咳嗽;肺痈;虚热烦渴;热淋;水肿;小便不利;湿热泻痢;热毒疮疡;皮肤瘙痒。葎草
别名:吉吉麻、泽漆麻、缸花草、野茶、罗布欢的尔、羊肚拉角、红花草、茶叶花、红麻、披针叶茶叶花、小花野麻、野茶叶、草本夹竹桃、小花罗布麻、红柳子、泽漆棵、盐柳、野柳树
味性:甘苦,凉。
主治:清热平肝;利水消肿。主高血压;眩晕;头痛;心悸;失眠;水肿尿水。罗布麻
别名:金盆、金龟莲、金银盆、土马兜铃、金腰莲、曲莲、苦金盆、金龟盆、小金瓜、野黄瓜、金吊嫩黄瓜、金茨菇、土瓜内消、金腰莲金盆、苦丁板、盘莲
味性:苦,寒。
归经:归心;胃;大肠经。
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治咽喉肿痛,牙痛,目赤肿痛,菌痢,肠炎,胃痛,肝炎,尿路感染,疔肿。罗锅底
别名:山辣椒、山马蹄、山胡椒、萝芙藤、矮青木、羊屎子、青辣椒、塘婢粘、野辣椒、假辣椒、鱼胆木、羊姆奶、毒狗药、假鱼胆、火烙木:万药归家、通骨消、甘榕木、刀伤药、三叉虎、地郎伞、十八爪、红果木、麻三端、火烙木、万药归宗、羊屎木、山番椒、百花短托、大叶了哥王、四叶齐、山椒叶、中念子、白花丹、铁羊屎、染布子、鸡眼子、羊角钗
味性:苦,寒。
主治:清热;降压;宁神。主感冒发热;头痛身疼;咽喉肿痛;高血压;眩晕;失眠。萝芙木
别名:络石、石鲮、鲮石、明石、悬石、云花、云珠、云英、云丹、石蹉、略石、领石、石龙蘼、耐冬、络石草、鬼系腰、石薜荔、白花藤、爬山虎、过墙风、爬墙虎、鹿角草、羊角藤、乳风绳、石气柑、万字金银、沿壁藤、铁线草、风藤、折骨草、交脚风、合掌藤、双合草、剃头草、石磋、石龙藤、石血、白花藤红对叶肾、对叶藤、石南藤、石邦藤、骑墙虎、藤络、见水生、苦连藤、软筋藤
味性:苦,凉。
归经:入肝、肾经。
主治:祛风通络,凉血消肿。用于风湿热痹,筋脉拘挛,腰膝酸痛,喉痹,痈肿,跌扑损伤。络石藤(图)
别名:苦苦菜、骆驼蒿、臭草、臭牡丹、沙蓬豆豆、阿地热斯忙、乌姆希-乌布斯、臭古都、老哇瓜
味性:辛苦,凉。
归经:心;肝;肺经。
主治:宣肺气,祛风湿,消肿毒。治咳嗽气短,风湿痹痛,皮肤瘙痒,无名肿毒。骆驼蓬
别名:丝线串铜钱、一朵芙蓉花、锦地罗、怎地罗、一朵芙蓉、夜落金钱、金线吊芙蓉、乌蝇草、钉地金钱、金雀梅
味性:苦;淡;凉。
归经:肺;大肠经。
主治:清热祛湿;凉血解毒。主痢疾;肠炎;肺热咳嗽;咯血;小儿疳积;肝炎;咽喉肿痛;疮疡癣疹。落地金钱
别名:马衣叶、假紫苏、土防风、四方茎、臭草、臭苏头、鸭儿蔑、防风草、秽草、大篾草、大羊古骚、排风草、臭苏、野苏麻、土藿香、野苏、野紫苏、猪麻苏
味性:味辛;苦;性平。
主治:祛风湿;消疮毒。主感冒发热;风湿痹痛;壮筋骨;肾虚人取其头浸酒饮。落马衣
别名:麻布芪、穿心莲[四川]、统天袋、统仙袋、麻布袋、麻布口袋、破骨七、九连环、网子七、蓑衣七、背网子、龙骨七、龙膝、辫子七、花花七、七连环、破布七、碎骨还阳
味性:苦辛,温。
归经:心;肝;肺;脾经。
主治:祛风除湿,散瘀止痛。用于风湿腰腿痛,胃气痛,跌打损伤。麻布七
别名:色道麻、结力根[蒙古]、龙沙、卑相、卑盐、狗骨
味性:辛苦,温。
归经:肺;膀胱经。
主治: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风寒感冒,胸闷喘咳,风水浮肿;支气管哮喘。蜜麻黄润肺止咳。多用于表症已解,气喘咳嗽。麻黄(图)
- 《中国药典》麻黄
- 《中药大辞典》麻黄
- 《中华本草》麻黄
- 《本草纲目》麻黄
- 《本草备要》麻黄
- 《本草便读》麻黄
- 《本草乘雅半偈》麻黄
- 《本草崇原》麻黄
- 《本草从新》麻黄
- 《本草撮要》麻黄
- 《本草分经》麻黄
- 《本草分经》麻黄
- 《本草分经》麻黄
- 《本草分经》麻黄
- 《本草害利》麻黄
- 《本草害利》麻黄
- 《本草害利》麻黄
- 《本草经解》麻黄
- 《本草经集注》麻黄
- 《本草蒙筌》麻黄
- 《本草求真》麻黄
- 《本草思辨录》麻黄
- 《本草图经》麻黄
- 《本草新编》麻黄
- 《本草衍义》麻黄
- 《本草易读》麻黄
- 《本草择要纲目》麻黄
- 《本经逢原》麻黄
- 《长沙药解》麻黄
- 《得配本草》麻黄
- 《滇南本草》麻黄
- 《雷公炮炙论》麻黄
- 《雷公炮制药性解》麻黄
- 《名医别录》麻黄
- 《神农本草经》麻黄
-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麻黄
- 《中药炮制》麻黄
- 《汤液本草》麻黄
- 《吴普本草》麻黄
- 《新修本草》麻黄
- 《药鉴》麻黄
- 《药笼小品》麻黄
- 《药性切用》麻黄
- 《药征》麻黄
-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麻黄
- 《证类本草》麻黄
- 《珍珠囊补遗药性赋》麻黄
- 《中药学》麻黄
- 《千金翼方》麻黄
- 《瘴疟指南》麻黄
- 《外科全生集》麻黄
- 《冯氏锦囊秘录》麻黄
- 《医学衷中参西录》麻黄
- 《顾松园医镜》麻黄
- 《医学入门》麻黄
- 资助【中医宝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