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衔草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鹿衔草
Lù Xián Cǎo
鹿衔草
别名鹿蹄草、鹿含草、鹿安茶、鹿寿草、冬绿、破血丹、紫背金牛草[四川]、纸背金牛草、大肺筋草、红肺筋草、鹿寿茶、小秦王草
功效作用祛风湿,强筋骨,止血。用于风湿痹痛,腰膝无力月经过多久咳劳嗽
英文名HERBA PYROLAE
始载于滇南本草
毒性 
归经肝经肾经
药性
药味

鹿衔草为鹿蹄草科植物鹿蹄草或圆叶鹿蹄草等的全草。又名鹿蹄草,小秦王草,破血丹(《植物名实图考》),纸背金牛草、大肺筋草、红肺筋草(《重庆草药》),鹿寿茶(《陕西中草药》),鹿安茶(《山西中草药》)。祛风湿,强筋骨,止血。用于风湿痹痛,腰膝无力月经过多,久咳劳嗽。

目录

  1. 形态特征
    1. 鹿蹄草
    2. 圆叶鹿蹄草
  2. 习性特征
  3. 药材性状
  4. 历史考证
  5. 化学成份
    1. 圆叶鹿蹄草
    2. 普通鹿蹄草
    3. 鹿蹄草
    4. 日本鹿蹄草
    5. 红花鹿蹄草
  6. 炮制方法
  7. 药理作用
    1. 对心血管的作用
    2. 抗菌作用
    3. 抗孕作用
    4. 免疫促进作用
    5. 其它作用
  8. 常用配方
    1. 治虚劳
    2. 治崩漏
  9. 栽培要点
  10. 采收储藏
  11. 临床应用
  12. 显微镜下的鹿衔草
    1. 叶的横切面
    2. 茎的横切面
    3. 薄层层析
  13. 应用价值

形态特征

鹿蹄草

别名:鹿含草、鹿衔草、破血丹。 多年生常绿草本,高12~26cm,全体无毛。根状茎细长,匍匐或斜生,节上具三角形鳞叶1,不定根纤细,由节部长出,略分枝。叶于基部丛生,4~8;叶柄长2.5~4cm,叶互生,节间极短,薄革质,圆形至卵圆形,长2~5cm,宽2~4cm,先端钝圆,基部圆或近平截,全缘或具不明显的疏锯齿,边缘略向叶背反卷,下面常呈灰蓝绿色,幼时尤显,脉网状,显著。花葶由叶丛中抽出,高17~25cm,具三棱,中部有鳞叶1~2,披针形,长6~10mm。总状花序具花9~13朵,每花具小苞片1,披针形,长6~9mm,与花梗近等长。花大,广钟形,直径15~20mm,花萼5深裂,裂片舌形至广披针形,长3~3.5mm,宽1~1.3mm,顶端急尖或圆钝;花冠广钟状,花瓣5,椭圆形或倒卵形,长8~10mm,宽6~8mm,先端钝圆,基部稍窄,白色或稍带粉红色;雄蕊10,花丝略弯曲,花药顶部孔裂,药孔突出成短管;雌蕊1,心皮5,子房上位,扁球形,5室,花柱肉质,弯曲,长约1cm,先端变粗,伸出花外,柱头头状,不明显5裂,蒴果扁球形,直径7~8mm,具5棱,胞背开裂。种子多数,小形,种皮两端凸出,胚乳肉质。花期4~6月。果期6~9月。

生于山谷林下或阴湿处。

分布于河北、河南、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陕西、甘肃、青海、云南、贵州、四川、西藏等地。  

圆叶鹿蹄草

多年生常绿草本,高14~35cm,全体无毛,根状茎细长横走,斜上,具细根及鳞叶;地上茎短,基生叶

Bk2pt.jpg

3~6,革质较厚。叶互生,具长叶柄,长2~5cm,具棱,长卵形、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长3.5~7cm,宽2.3~4cm,先端钝尖,有小突尖头,叶基广楔形,下延至叶柄,叶缘有稀疏小齿;叶表面深绿色,但叶脉附近常呈淡绿白色,叶背与叶柄均呈紫红色。花葶高15~30cm,近中部有1~2鳞片状叶或无;总状花序具花5~8朵;苞片线状披针形,长于花梗,花下垂,广钟状;萼5深裂,裂片卵状长圆形,顶端急尖或稍钝尖头,长4~5mm,宽1~1.5mm;花瓣黄绿色,边缘色较浅,广椭圆形,长7~10mm;雄蕊10,花丝扁平,下部较宽,花药椭圆形;雌蕊5心皮合成;子房上位,花柱斜向下,然后先端稍向上弯,柱头5浅裂,有柱头盘。蒴果扁圆球形,直径8~10mm。花期4~7月。果期7~9月。

生于山谷溪沟旁或林下荫湿处。

本种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陕西、贵州、四川、云南、西藏等省区。  

习性特征

喜较冷凉阴湿。土壤以有较多枯朽落叶而排水良好的腐殖质上较好,可在林下栽培。生于林中。分布于东北、内蒙古、新疆、河北、山西。朝鲜、日本、蒙古、前苏联也有。  

药材性状

干燥全草,茎紫褐色,稍具棱,并有皱纹,无毛,微有光泽。叶柄长,扁平而中央凹下,两边呈膜质状,常弯曲,无毛。叶片皱缩,稍破碎,上面紫红色,少有呈棕绿色者,光滑,下面紫红色,无毛,叶脉微

鹿衔草

突;纸质,易碎。有时可见花茎,上有数朵小花或扁球形棕色蒴果。气无,味微苦。以紫红色或紫褐色、无杂质者为佳。

主产于浙江、安徽、贵州、陕西。此外,黑龙扛、四川、云南及海南等地亦产。以浙江产量大,浙江、安徽产者质量为佳。云南以鹿衔草全草熬膏,商品为棕色方块状的固体,气清香,味甜,名鹿衔草膏,功能补气补血。  

历史考证

隋朝末年,秦王李世民带领兵马,所向披靡。一日,他令部队在西山寺前小憩,忽见西山寺上洞中住着一个千年古猿。那古猿看出李世民乃真命天子,就献上一口宝剑,秦王接过宝剑一看,果然十分锋利。忽然,秦王不小心割伤了手,鲜血直流,秦王随手丢了宝剑,恰好丢在大古猿的脚上,也割了一道口子。古猿不慌不忙在寺庙墙脚下扯了一把野草,用双手揉了揉敷在伤口上,血就止住了。秦王也仿效古猿的做法,果然灵验。后来,秦王在东征西讨的战场上就是靠这种草药治好了士兵的伤口。将士们为了感谢秦王的恩德,将这种草药命名为“秦王试剑草”。 传说中所谓的“秦王试剑草”,指的就是鹿衔草,《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称之为圆叶鹿蹄草,而《植物名实图考》则称之为“破血丹”,通过名字直接交代了鹿蹄草的主要药理作用。

但是,也有人对“秦王试剑草”是“鹿衔草”这一点提出疑义的。著名植物学家朱有昌老师在他所著的《东北药用植物》一书中写到:

《本草纲目》草部第十六卷收载有鹿衔草,又名秦王试剑草。谓其主治:“金疮出血,捣涂即止。又涂治一切蛇虫犬咬毒。”此点与现今所指Pyrola属植物疗效颇吻合。但其在集解中又谓“春生紫花,结青实,如天茄子。”按:天茄子源出《本草图经》为龙葵(茄科植物Solanum nigrum L)之别名,与Pyrola属植物截然不同。对照其附图亦全然不同。故《本草纲目》所指鹿衔草恐非今日之Pyrola属植物,其原植物尚待考证。  

化学成份

圆叶鹿蹄草

的全草含熊果酚甙7.93%,鞣质18%,及肾叶鹿蹄草甙、挥发油,还含蔗糖蔗糖酶苦杏仁酶等。

圆叶鹿蹄草

干叶含高熊果酚甙、异高熊果酚甙。全草含高熊果甙、梅笠草素、N-苯基-2-萘胺、鹿蹄草素(甲基氢醌)、槲皮素原儿茶酸没食子酸。另报道叶含熊果甙,含量可达4.8%-7.93%,以9-10月含量较高。此外,尚含异高熊果甙、氢醌及鞣质等。也有报道含熊果酸、蔗糖、苦杏仁酶、挥发油及苦味质等。  

普通鹿蹄草

含鹿蹄草素即2,5-二羟基甲苯山奈酚-3-O-葡萄糖甙,槲皮素-3-O-葡萄糖甙。  

鹿蹄草

含N-苯基-2-萘胺,伞形梅笠草素,高熊果酚甙,没食子酸,原儿茶酸,鹿蹄草素,槲皮素,没食子鞣质,肾叶鹿蹄草甙,6-O-没食子酰高熊果酚甙,金丝桃甙,没食子酰金丝桃甙。  

日本鹿蹄草

含鹿蹄草甙,高熊果酚甙,熊果酚甙,甲基熊果酚甙以及槲皮素,十一烷,β-谷甾醇,α3-谷甾醇,齐墩果酸,熊果酸。  

红花鹿蹄草

含高熊果酚甙、异高熊果酚甙,6-O-没食子酰高熊果酚甙,右旋儿茶精,左旋表儿茶精没食子酸酯,原矢车菊素B1及B3,原矢车菊素B2-3’-O-没食子酸酯,原矢车菊素B2-3,3’-O-没食子酸酯,金丝桃甙,金丝桃甙-2”-O-没食子酸酯。

性味

甘苦,温。

《滇南本草》:性温平,味辛。

《陕西中草药》:苦涩,平。

《山西中草药》:甘,温。  

炮制方法

拣去杂质,筛去泥沙,洗净,稍润,切细,晒干。  

药理作用

心血管的作用

鹿蹄草浸剂对衰弱的蛙心有增加心肌收缩力,抗心律不齐的作用,但对正常离体蛙心作用不显著。它还可使犬、兔心肌收缩力增强,血管显著扩张,血压下降,叶的作用比根、茎强。用鹿蹄草的注射剂(0.25g/ml)灌注离体兔耳、前后肢及心脏,都可增加心流量,其中对兔心冠状血管的扩张作用强于对兔耳及前后肢血管的作用。鹿蹄草的注射剂灌注还能对抗去甲肾上腺素血管收缩作用,使之扩张。以小鼠心肌摄取

普通鹿蹄草

86Rb多少为指标,观察到鹿蹄草醚提液、醇提液、醚提液Ⅲ号结晶和醚提液Ⅴ及Ⅵ号液均可不同程度地增加小鼠心肌86Rb摄取量,有改善心肌营养性血流的作用。另外,鹿衔草水煎液也能明显增加小鼠心肌营养性血流量和组织(肝、肾、脾、脑)血流量,并能明显升高血浆cAMP含量。  

抗菌作用

鹿衔草水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脑膜炎球菌、福氏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绿脓杆菌等有抑制作用,鹿蹄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宋内氏痢疾杆菌及大肠杆菌也均有抑制作用,其MIC分别为:12.5、12.5-50、20-50、50和100mcg/ml。  

抗孕作用

雌性小鼠每日服鹿衔草煎剂共10天,第5天起与雄鼠合笼共1月,抑制生育达100%。服药10-30天,可抑制发情期,引起子宫卵巢萎缩。  

免疫促进作用

鹿衔草50%水煎液能提高活性E一玫瑰花结形成,1:20时的玫瑰花结形成率为34.5±1.48%,正常对照的花结形成率为21.8±2.15%。鹿衔草水煎液还能促进淋巴细胞转化,1:20时的转化率达65.0±0.5%,而生理盐水对照组的转化率为1.0±0.5%,PHA对照组(50个血凝单位)的转化率为76.0±1.O%。  

其它作用

熊果甙口服后在体内迅速水解产生氢酮,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在碱性尿中可游离出氢醌而有杀菌作用。但治疗尿路感染效力不强。在田鼠和小鸡的小肠中含有熊果酚及葡萄糖的共同主动转运系统,此系统对上述物质的亲和力受Na+增强,K+抑制。  

常用配方

治虚劳

鹿衔草一两,猪蹄一对。炖食。(《陕西中草药》)

肺结核咯血:鹿衔草、白及各四钱。水煎服。(《山西中草药》)

治慢性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鹿蹄草、白术各四钱,泽泻三钱。水煎服。(《陕甘宁青中草药选》)

慢性肠炎痢疾:鹿蹄草五钱。水煎服。(《陕甘宁青中草药选》)  

崩漏

1.鹿衔草四两,猪肉一斤。炖热。加盐少许,两天吃完。(《陕西中草药》)

普通鹿蹄草

2.鹿衔草五钱,地榆炭一两。水煎,日服二次。(《吉林中草药》)

治肾虚五淋白浊:鹿衔草二两,水煎服。(《云南中医验方》)

过敏性皮炎,疮痈肿毒,虫蛇咬伤:鹿蹄草适量。煎汤洗患处,一日二次。(《内蒙古中草药》)

外伤出血,蛇咬伤:鲜鹿蹄草,捣烂或干品研末外敷。(《陕甘宁青中草药选》)  

栽培要点

用分株繁殖。

在9~10月,结合采收,连匍匐茎一齐扯起,分成单株,每株都要带有部分匍匐茎和须根。在选好的林下,把灌木杂草除去,不要翻动土层,开1.3m宽的畦,按行距25cm开小沟,深6~7cm,把幼苗放入沟里,每隔10cm放1株,斜靠沟壁,盖腐质上与地面齐平。栽后淋1次水。平时要勤除杂草,每年冬季要盖腐殖土拌石灰。  

采收储藏

栽后3~4年采收,在9~10月结合分株进行。采大留小,扯密留稀,每隔6~10cm留苗1株。以后每隔1年,又可采收1次,除去杂草,晒至发软,堆积发汗,盖麻袋等物,使叶片变紫红或紫褐色后,晒或炕干。  

临床应用

临床用于咯血、衄血、子宫功能性出血,产后瘀滞腹痛风湿性关节炎、慢性痢疾、过敏性皮炎和稻田皮炎等。孕妇忌服。  

显微镜下的鹿衔草

叶的横切面

1.鹿蹄草

主脉向叶的两面同样凸出,主脉上下方的表皮细胞较叶肉部分的表皮细胞大得多,且呈方形,角质层较厚,上表皮下具厚角细胞1~3列,下表皮内具厚角细胞5~7列,再向内为薄壁组织维管束外韧型,木质部呈新月状,韧皮部狭。叶肉部分的表皮细胞长方形,下表皮可见气孔横切面,栅状组织不明显,海绵组织薄壁细胞中有时可见草酸钙簇晶,直径16~26μm。

2.普通鹿蹄草

与上种主要区别为叶片厚约为上种的2倍左右,主脉向下方显著凸出,向叶表面仅微隆起,主脉上下方表皮细胞为长方形,角质层厚,簇晶大多数较上种为大,直径20~57μm。

日本鹿蹄草

  

茎的横切面

1.鹿蹄草(直径1.5mm)横切面

类圆形,具1~3棱,表皮细胞近方形,角质层薄,皮层最外方为2~3列厚角细胞,细胞内含叶绿体,向内为6~8列薄壁细胞常含淀粉粒,单粒,圆形,脐点和层纹不明显,直径3~7μm;内皮层细胞较明显,长圆形,连成一圈。韧皮部狭窄;形成层成环;木质部连成一圈,髓线由1~2列细胞组成。髓部较大,边缘的薄壁细胞略木化,个别薄壁组织中含草酸钙簇晶,直径25~33μm。 2.圆叶鹿蹄草(直径1.7mm)横切面

与上种很相似薄壁细胞中含淀粉粒,单粒,圆形,脐点层纹也不明显,较大,直径6~17μm。草酸钙簇晶也较大,直径33~50μm。  

薄层层析

样品制备:取本品粗粉各1g,加乙醇15ml,水浴温浸20分钟,滤过,滤液置水浴上蒸干,加乙醇至成1ml,溶解后点样,以高熊果甙及异高熊果甙为对照品。

吸附剂硅胶H(青岛)加0.5%CMC铺板,110℃活化半小时。

展开剂乙酸乙酯。展距15cm。

显色剂:1%Gibbs乙醇液溶,喷雾后以氨水熏蒸。高熊果甙及异高熊果甙呈蓝色。

有补虚、益肾,祛风除湿的功能。用于肺虚咳嗽,劳伤出血,风湿关节痛,崩漏,白带,外伤出血,痈肿疮毒,蛇咬伤。用量9~15g。外用适量煎水洗、捣烂或研末敷患处。  

应用价值

在药用方面的新用途,主要在心血管方面。

日本的研究者利用活性测试指导鹿蹄草中抗血小板活化和强心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对氯仿和正丁醇提取部位进行了研究,得到了2种活性化合物:梅笠草素和夹竹桃麻素,利用花生四烯酸作诱导剂,检验这两种化合物的抑制活性,同时与阿司匹林作对照,结果梅笠草素和夹竹桃麻素分别为阿司匹林的10倍与4倍,而抗血小板活化因子在抗炎、治疗哮喘、抗休克和缺血等方面显示了极好的疗效。

在食品工业中的新用途,主要在抑菌防腐方面。

红花鹿蹄草

鹿蹄草素像大多数氢醌类化合物一样,在生化反应中通过传递电子来促进(或干扰)某些生化反应过程。此外,从一些研究报道中可以看出,鹿蹄草素对20多种病原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1992年上海中医学院经药理试验证明,鹿蹄草素具有低毒和广谱抗菌的作用,尤其在临床上对某些感染的疗效优于强力抗菌药物。因此,鹿蹄草素被认为是中草药中最有可能应用于食品中的抑菌防腐剂

在农业领域的新用途,主要用于果蔬保鲜。

有人研究将鹿蹄草浸提液添加到涂膜液中,对新鲜草莓进行处理,常温保藏并对其品质指标的变化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该处理可减轻草莓中的可溶性固形物、微生物C和总酸在贮藏过程中的降低幅度,减缓果实的失重;同时能显著抑制微生物的繁殖,使得草莓的腐烂程度降低,延长了草莓的保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