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中医宝典 > 中草药
中草药

中草药(英文名:Chinese Traditonal drug):中药主要由植物药(根、茎、叶、果)、动物药(内脏、皮、骨、器官等)和矿物药组成。因植物药占中药的大多数,所以中药也称中草药。中国各地使用的中药已达5000种左右,把各种药材相配伍而形成的方剂,更是数不胜数。经过几千年的研究,形成了一门独立的科学——本草学。现在中国各医学院校都开设了天然药物这门课,所讲述的内容就是通称的中草药。

目录

  1. 词语概述
  2. 历史渊源
  3. 医学应用
  4. 药材加工
    1. 修整
    2. 切制
    3. 干燥
    4. 晒干
    5. 烘干
  5. 相关知识
  6. 历代著述
  7. 成份研究
  8. 药用禁忌
  9. 参看

词语概述

中国是中草药的发源地,目前中国大约有12000种药用植物,这是其他国家所不具备的,在

Bkjsk.jpg

中药资源上我们占据垄断优势。古代先贤对中草药和中医药学的深入探索、研究和总结,使得中草药得到了最广泛的认同与应用。  

历史渊源

中草药是

各种中草药

中医预防治疗疾病所使用的独特药物,也是中医区别于其他医学的重要标志。

中国人民对中草药的探索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相传,神农尝百草,首创医药,神农被尊为“药皇”。

中药主要由植物药(根、茎、叶、果)、动物药(内脏、皮、骨、器官等)和矿物药组成。因植物药占中药的大多数,所以中药也称中草药。目前,各地使用的中药已达5000种左右,把各种药材相配伍而形成的方剂,更是数不胜数。经过几千年的研究,形成了一门独立的科学——本草学。  

医学应用

中药的应用理论比较独特。中药有四气五味。四气又称四性,是指药性的寒、热、温、凉。五味指药物的辛、酸、甘、苦、咸。中草药的气、味不同,其疗效也各异。

中草药的应用形式多种多样,有用药物加水煎熟后去渣留汁而成的汤剂,有研磨成粉末状的粉剂,还有丸剂、膏剂、酒剂、片剂、冲剂、注射剂等。

中草药中有许多名药,植物药以人参灵芝何首乌枸杞最为著名。动物药以牛黄熊胆蛇毒鹿茸等最为珍贵。矿物药以朱砂赭石滑石芒硝等为最为常用。  

药材加工

修整

除去杂草、泥沙及非入药的部分。根据不同品种的要求,有的需要刮去外皮,如白芍;有的应削去粗皮,如黄柏;有的要除去芦头、须根和残留枝叶等,再进行大小分级,如牛膝青木香丹参白芷前胡射干虎杖等;有的要剥去木心,如丹皮

山上的草药

蒸、煮、烫 某些含淀粉糖质及粘液质较多的药材,不易干燥,有的同时含有使自身某些成分分解和转化的酶,如经加热处理,使酶失去活力,则能保持药性不致变质。  

切制

一些根茎类药材,如丹参、白芷、前胡、牛膝、射干、虎杖、商陆葛根、土伏苓、玄参等,应趁鲜切成片、块或段,再进行干燥;果大不易干透的果实类药材,如宣木瓜、酸橙、佛手等,应先切开后再干燥;树皮类药材如杜仲厚朴肉桂等也应采后趁鲜切成块或片或卷成筒,再进行干燥。  

干燥

干燥的目的是便于长期贮存备用,干燥加工时尽量保持生药的外观、气味和有效成分的含量不变。  

晒干

利用阳光和户外流动的空气将药材晒干。晒干法一般适用于不要求保持一定颜色和不含挥发油的药材,如薏苡、牛蒡子黄芪、丹皮、杜仲等。晒干法方法简便,但不同药材方法也各异。晾晒时通常把采收的药材摊放于席子上,要注意防雨、防露、防止大风吹散,并经常翻动,促其及早干燥。  

烘干

利用烘防或火坑低温烘烤,使药材干燥。烘干时应控制温度,温度低了不易干燥,温度过高则影响质量,如烤大黄温度不超过60℃,温度过高则体泡色暗,质量降低;花类药材烘干时,温度不能过高,如烘银花的温度掌握在38℃—42℃。  

相关知识

药材认识旨在收集全国中药材品种。各药均按名称、来源、形态、生境、栽培、采制、化学、药理、性味功能、主治用法、附方制剂等编写,并附以彩色图。内容丰富,资料较准确可靠,可在一定程度上结合现代医学科学知识进行研究,可供科研和临床的参考。

中药图谱库旨在建立强大的中药图片数据库,包括各种药材的来源及饮片图片,并详细介绍了各种中药材的基本信息及炮制方法!

类别检索:解表药 | 清热药泻下药 | 化湿药 | 温里药 | 理气药 | 消食药 | 驱虫药 | 止血药 | 安神药 | 开窍药 | 补益药 | 收涩药 | 涌吐药祛风湿 | 外用药 | 化痰止咳平喘药 | 利水渗湿药 | 平肝息风药 | 活血化瘀

常用方剂阐述中药方剂的组成与命名、中药方剂药理与分类的有关内容。收载中药方剂常用方,以法统方的原则,按治法分类的方法列解表剂、清热剂和解剂等,各方以方名为纲,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备注为目,论述方剂药理研究、临床应用的有效方药和注意事项、不良反应等内容,文字简洁,论述充分。

抗肿瘤中草药

抗肿瘤验方

疾病食疗方

有人参,大黄,黄芩,黄芪,茯苓,白术,川芎等等  

历代著述

本草纲目,吴普本草,本草经集注,本草衍义,汤液本草,饮膳正要,滇南本草,本草品汇精要,本草蒙筌,本草乘雅半偈,本草备要,

本经逢原,本草经解,本草从新,本草纲目拾遗,本草求真,本草述钩元,食鉴本草,本草撮要,本草择要纲目,得配本草,本草害利,本草分经,要药分剂,珍珠囊补遗药性赋,药征  

成份研究

植物提取物(Plant extract)指采用适当的溶剂或方法,从植物(整个植物或一部分)为原料提取或加工的物质,可用于增进健康或其它目的。和霖生物

植物提取物行业是最近10年发展起来的,是兼于医药、精细化工、农业行业之间的一个边缘行业。其定义如下表述:

植物提取

植物提取物是以植物为原料,按照对提取的最终产品的用途的需要,经过物理化学提取分离过程,定向获取和浓集植物中的某一种或多种有效成分,而不改变其有效成分结构而形成的产品。目前,植物提取物的产品概念比较宽泛。按照提取植物的成份不同,形成甙、酸、多酚、多糖、萜类、黄酮、生物碱等;按照最终产品的性状不同,可分为植物油、浸膏、粉、晶状体等。

综合各国的立法范畴和概念及使用情况,植物提取物这个概念是可以被各国所接受与认可的,也是传播草药在各国通用的共性表达方式。我国植物提取物的出口额早在1999年就已超过中成药的出口额。在欧美国家,植物提取物及其制品(植物药或食品补充剂)有着广泛的市场前景,已发展成一个年销售额近80亿美元的新兴产业。

我国的植物提取物总体上是属于中间体的产品,目前的用途非常广泛,主要用于药品、保健食品、烟草、化妆品的原料或辅料等。用于提取的原料植物的种类也非常多,目前进入工业提取的植物品种在300种以上。

众所周知,在人类文明史上,最近约200年前的大部分时间里,人类一直依赖传统药物(其中90%以上是植物药)与疾病斗争。各大文明古国和有一定文明程度的民族几乎都有自己的民族医药体系,其中又以中国的中医药体系最为完备,成就最大。可以说,中国的中医药体系是古代医药科学的最高表现。

科学技术的进步,创造了化学药和新生物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整个药学,从研究技术、生产技术到专业管理技术都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同时,曾经长期相对停滞的植物药也随着科技和管理的进步而获得了新发展。到目前为止,植物药制剂已经有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传统的丹、丸、膏、散。第二阶段,是以水醇法或醇水法为主的提取、粗处理技术与现代工业制剂技术相结合而制成中成药。第三阶段,是运用现代分离技术和检测技术精制化和定量化的现代植物药。植物药的三个阶段,只是说明它们先后产生的时间顺序,并不表示后一阶段会取代或取消前一阶段。正如化学药不能取消天然药物、生物药也不能取消化学药一样。但后一层次比前一层次更多体现或运用了现代科技。

提取过的中草药

植物提取物和现代植物药在概念的内涵上存在着交叉性,互相包含着彼此的部分内容。现代植物药在很大程度上是以提取物为基础的,植物提取物是现代植物药的主要原料和组成部分;而有些植物提取物品种则被直接作为药用。目前世界范围内对植物药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但西方习惯于将植物药称为天然药物。天然药是指一切源于大自然、用于治疗疾病的未经化学处理的药物,中药、植物药应该包涵于其范畴之内。

德国的现代植物药指的就是在治疗中所选用的植物提取物,它既可以是植物整体的提取物,也可以是部分提取物,通常是复合的化学物质。德国从1976年开始将植物药定义为药物。目前这一定义已被美国植物协会采用。

欧共体所定义的植物药产品则不只是单一药用植物,可以是多种植物药配伍(HERBAL MEDICAL PRODUCTS),含有专一植物活性成分或是植物提取物,植物药是植物被运用于医疗目的的医药用品。植物药及其制品被认为是一种活性成分或其治疗作用的成分还不很清楚的医药产品。植物药制剂是将植物弄碎成粉状、提取、着色、油脂化或液态化,压轧植物汁等对植物进行加工制作,将其纯化或浓缩,从植物中分离单一的化合物或混合物,这时就不再被看作植物药而被看作化学药如阿托品。  

药用禁忌

老百姓总感觉中草药安全可靠,使用起来无所顾忌。实际上历代本草、医书对中草药的毒副反应均有明确的论述,现代研究更是对一些中草药对肝脏毒性作用方面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伤肝中草药"黑名单"

临床上常见可引起药物性肝病的中药种类有:

1.致一般性肝损害,如长期或超量服用姜半夏蒲黄桑寄生山慈姑等可出现肝区不适、疼痛、肝功能异常

2.致中毒性肝损害,如超量服用川楝子黄药子蓖麻子雷公藤煎剂,可致中毒性肝炎

3.致肝病黄疸,如长期服用大黄或静脉滴注四季青注射液,会干扰胆红素代谢途径,导致黄疸。

4.诱发肝脏肿瘤,如土荆芥石菖蒲八角茴香花椒、蜂头茶、千里光等中草药里含黄樟醚;青木香、木通硝石、朱砂等含有硝基化合物,均可诱发肝癌

具体来说,可引起肝损害的中成药包括:壮骨关节丸疳积散克银丸消银片(丸)、增生平、润肤丸、昆明山海棠银屑散、六神丸疏风定痛丸湿毒清、消癣宁防风通圣丸、血毒丸、除湿丸、龙蛇追风胶囊壮骨伸筋胶囊养血伸筋胶囊、九分散追风透骨丸骨仙片、甲亢宁胶囊、妇康片化瘀丸养血生发胶囊首乌片双黄连口服液银翘片、复方甘露饮、牛黄解毒片葛根汤麻杏石甘汤等。

如何避免中草药伤肝

上述药物很多都属于生活中的常用药,普通人由于肝功能正常,常规剂量下可以正常使用。但如果您是肝病患者,这些药物最好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就少用,达到治疗目的后,应及时停药。

如果在服用了上述药物几天或一周后出现乏力恶心食欲不振、尿黄、眼黄等异常症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化验检查肝功能。一旦确诊为药物性肝损害,应该补充足够的热量、水分和维生素,或酌情应用甘草酸制剂、还原性谷胱甘肽水飞蓟素保肝药物。  

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