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黄
牛黄 Niú Huánɡ | |
---|---|
别名 | 丑宝、天然牛黄、犀黄、各一旺 |
功效作用 | 清心,化痰,利胆,镇惊。治热病神昏、谵语,癫痫发狂,小儿惊风抽搐,牙疳,喉肿,口舌生疮,痈疽,疔毒。 |
英文名 | Bezoar, Cow-bezoar |
始载于 | 《神农本草经》 |
毒性 | 有毒(一说无毒) |
归经 | 心经、肝经 |
药性 | 凉 |
药味 | 甘 |
牛黄,①三十六黄之一。见《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五:“牛黄者,舌如蜡色,口作噍,不多言语,或如牛吼。若眼目头面未变,作深黄色者可治;如舌上及身体黄黑色者难疗。”治用点烙法,内服犀角散等方。参见黄疸有关各条。
②中药名。
牛黄是指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胆囊结石。牛黄(Calculus bovis),别名丑宝。本品为牛科动物牛(Bos taurus domesticus Gmelin)干燥的胆结石。牛黄完整者多呈卵形,质轻,表面金黄至黄褐色,细腻而有光泽。中医学认为牛黄气清香,味微苦而后甜,性凉。可用于解热、解毒、定惊。内服治高热神志昏迷,癫狂,小儿惊风,抽搐等症。外用治咽喉肿痛、口疮痈肿、疗毒症。由于天然牛黄很珍贵,国际上的价格要高于黄金,现在大部分使用的是所谓人工牛黄。
目录 |
性状
本品多呈卵形、类球形、三角形或四方形,大小不一,直径0.6~3(4.5)cm,少数呈管状或碎片。表面黄红色至棕黄色,有的表面挂有一层黑色光亮的薄膜,习称“乌金衣”,有的粗糙,具疣状突起,有的具龟裂纹。体轻,质酥脆,易分层剥落,断面金黄色,可见细密的同心层纹,有的夹有白心。气清香,味苦而后甘,有清凉感,嚼之易碎,不粘牙。
检查
水分照水分测定法(附录ⅨH第一法)测定,不得过9.0%。
含量测定
胆酸 取
本品细粉约0.2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50ml,密塞,称定重量,超声处理30分钟,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25ml,蒸干,残渣加20%氢氧化钠溶液10ml,加热回流2小时,冷却,加稀盐酸19ml调节pH至酸性,用醋酸乙酯提取4次(25ml、25ml、20ml、20ml),每次醋酸乙酯液均通过同一铺有少量无水硫酸钠的脱脂棉滤过,合并提取液,蒸干,残渣加甲醇溶解并转移至10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另精密称取在105℃干燥至恒重的胆酸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48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2μl、对照品溶液1μl与3μl,分别交叉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异辛烷-醋酸丁酯-冰醋酸-甲酸(8:4:2:1)为展开剂,展至14~17cm,取出,晾干,喷以3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取出,在薄层板上覆盖同样大小的玻璃板,周围用胶布固定,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薄层扫描法)进行扫描,波长:λ<[S]>=380nm,λ<[R]>=650nm,测量供试品吸收度积分值与对照品吸收度积分值,计算,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胆酸(C24H40O5)不得少于4.0%。
胆红素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胆红素对照品约10mg,精密称定,置100ml棕色量瓶中,加氯仿
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5ml,置50ml棕色量瓶中,加乙醇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中含胆红素0.01mg)。标准曲线的制备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1.0ml、2.0ml、3.0ml、4.0ml、5.0ml,置具塞试管中,分别加乙醇至9ml,各精密加重氮化溶液(甲液:取对氨基苯磺酸0.1g,加盐酸1.5ml与水适量使成100ml;乙液:取亚硝酸钠0.5g,加水使溶解成100ml,置冰箱内保存。用时取甲液10ml与乙液0.3ml,混匀)1ml,摇匀,于15~20℃暗处放置1小时,以相应的试剂为空白,照分光光度法(附录ⅤB),在533nm的波长处测定吸收度,以吸收度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测定法取本品细粉约10mg,精密称定,置锥形瓶中,加氯仿和乙醇(7:3)的混合溶液60ml、盐酸1滴,摇匀,置水浴上加热回流约30分钟,放冷,移至100ml棕色量瓶中。容器用少量混合溶液洗涤,并入量瓶中,加上述混合溶液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上清液10ml,置50ml棕色量瓶中,加乙醇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3ml,置具塞试管中,照标准曲线的制备项下的方法,自“加乙醇至9ml”起,依法测定吸收度,从标准曲线上读出供试品溶液中胆红素的重量(mg),计算,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胆红素(C33H36N4O6)不得少于35.0%。
性味与归经
甘,凉。归心、肝经。
功能与主治
清心,豁痰,开窍,凉肝,息风,解毒。用于热病神昏,中风痰迷,惊痫抽搐,癫痫发狂,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痈肿疔疮。(熄风止痉 开窍化痰 清热解毒)
临床应用
1. 用于温热
病及小儿惊风之壮热神昏,惊厥抽搐等症。牛黄清心、凉肝,有患风止痉、定惊安神之效。常与朱砂、全蝎、钩藤等配伍,如牛黄散。
2. 用于温热病热入心包,中风,惊风,疯痛等痰热豪蔽心窍所致之神昏、口噤、痰鸣等症。本品既能清心热,又能化痰、开窍醒神。单用本品为未,淡竹沥化服即效,如《外台秘要》治婴儿口噤方,或与麝香、栀子、黄连等配伍,共秦清热化痰、开窍醒神之功,如安宫牛黄丸。
3. 用于咽喉肿痛,溃烂及痈疽疗毒等热毒壅滞郁结之证。本品清热解毒力强。治疗咽喉肿痛,口舌生疮,常与黄芩、雄黄、大黄等同用,如牛黄解毒丸;若咽喉肿痛、溃烂,可与珍珠为末吹喉,如珠黄散;用治痈疽、疗毒、乳岩、瘰疬等,又与麝香、乳香、没药等合用,以清热解毒、活血散结,如犀黄丸。
用法与用量
0.15~0.35g,多入丸散用。外用适量,研末敷患处。
中毒急救
牛黄使用过多可导致中毒,表现为胃肠活动增加、腹泻,骨骼肌活动增加,搐搦、痉挛,严重时则抑制。血压下降、心律失常、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最后病人呈半昏迷或昏迷状态,终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解救方法:
1.早期应催吐、洗胃,然后服通用解毒剂。
2.给予中枢兴奋剂,对抗其中枢抑制作用。
3.血压下降可在静脉输液中加入升压药。
4.腹痛腹泻严重时,可口服颠茄片或皮下注射硫酸阿托品。必要时重复应用。
5.牛黄中所含牛黄酸,对心脏有兴奋作用,对血管稍有舒张作用,为防止“不整脉”的出现,可预先肌肉注射或口服利血平。
6.其他对症治疗。
7.茶叶15g,五味子9g,人参6g(先煎),甘草4.5g,水煎服,连服2~3剂。
8.半边莲15g,樟木6g(后下),厚朴9g,石斛12g,麦冬9g,加水煎煮2次,合并煎液,分2次服,每4小时1次。
贮藏
遮光,密闭,置阴凉干燥处,防潮,防压。
宜忌 孕妇慎服。
人工牛黄
2、牛口服牛黄素形成天然牛黄的方法
3、培养天然牛黄的生产工艺
4、培植牛黄的口服药物成黄灵及其制作方法
5、人工培养牛黄与取胆汁新方法
6、人工培植牛黄
7、人工培植豚黄的方法
8、人造牛黄的制造方法
9、新牛黄的制造方法
10、一种培养牛黄的生产工艺
11、一种人工培育牛黄的方
药用部位
干燥的胆结石。
历史沿革
牛黄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本草经集注》:“今人多就胆中得之。一子大如鸡子黄,相重叠。药中之贵,莫复过此。”《名医别录》:“疗小儿诸痫热,口不开;大人狂癫。有堕胎”。《本草纲目》:“痘疮紫色,发狂谵语者可用。”
生态环境
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生物学特性
牛性情温顺,生长较快。食植物性饲料,是四胃反刍动物,对粗饲料消化能力强。通常在休息时反刍。成年牛每天大概有10~15个反刍周期,每天反刍时间平均为7~8小时。喜吃青绿多汁饲料、新鲜饲料,有警示性,自由采食时互相抢食。牛2~3岁性成熟,母牛发情周期20天左右,发情持续1~3天。妊娠期285天,每胎产1犊。
养 殖
牛舍要通风干燥,粪便及时清除,合理使役,牛体要勤刷拭。
动物形态
体长1.5~2米,体重一般在250千克左右。体格强壮结实,头大,额广,鼻阔,口大。上唇上部有2个大鼻孔,其间皮肤硬而光滑,无毛,称为鼻镜。眼、耳都很大。头上有角1对,左右分开,角之长短、大小随品种而异,弯曲,无分枝,中空,内有骨质角髓。四肢匀称。4趾,均有蹄甲,其后方2趾不着地,称悬蹄。尾端具丛毛。毛色大部为黄色,无杂毛掺混。
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收集。宰牛时注意检查胆囊、胆管及肝管,如有结石,立即去处,除尽附着的薄膜,用灯心草或棉花等包上,外用毛边纸或纱布包好,置阴凉处,至半干时用线扎好,以防裂开,阴干。
药材性状
本品多呈卵形、类球形、三角形或四方形,大小不一,直径0.6~3(4.5)cm,少数呈管状或碎片。表面黄红色至棕黄色,有的表面挂有一层黑色光亮的薄膜,习称“乌金衣”,有的粗糙,具疣状突起,有的具龟裂纹。体轻,质酥脆,易分层剥落,断面金黄色,可见细密的同心层纹,有的夹有白心。气清香,味苦而后甘,有清凉感,嚼之易碎,不粘牙。
主要产地
主产于华北、东北、西北地区。河南、湖北、四川、云南、贵州、江苏、浙江等地亦产。
功能主治
具有清心,豁痰,开窍,凉肝,息风,解毒的功效。用于热病神昏,中风痰迷,惊痫抽搐,癫痫发狂,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痈肿疔疮等。
贮藏方法
可用深棕色玻璃瓶贮存,或用塑料袋包装的铁盒内。牛黄不宜冷存,以免变黑失效。一旦发霉,可用酒擦洗。
牛 黄
本品为常用中药,"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今市售品主要有天然牛黄与人造牛黄两类。
[原动物]
牛 别名:家牛、黄牛、丑。
Bos taurus domesticus Gmelin--脊椎动物门Vertebrata,哺乳纲Mammalia,偶蹄目Artiodactyla,牛科Bovidae
牛为人类所习养的大型家兽之一。体格壮大结实,各部发育均称。头大额广、鼻阔口大。上唇上部有2个大鼻孔,其间皮肤光滑,称为鼻镜。眼极大。头上有角1对,左右分开,角之长短、大小随品种而异。全身被短毛,绝大部分为黄色,无任何杂毛掺混。四肢健壮,蹄趾坚硬。雌性有乳头2对。
一般健康的牛,皮肤柔软富有弹性。若皮肤干燥、缺乏弹性,则为营养不良或病牛之症。牛的性格较为温驯,生长很快,尤以出生后1~2岁间,发育最盛,至4~5岁即已完全长足。体重一般在250公斤左右。其主要食物为各种草类。
牛根据其应用目的不同,分乳用、役用、肉用或役肉兼用等品种。全身无废物,经济价值极大。小牛尚可制造痘苗,在医学上也极重要。
我国最优良的品种为秦川牛。体格高大而壮实。角短,向外方稍弯。颈粗。四肢均称,骨骼坚实。尾长短适中,尾毛细,帚大。全身赤褐色,毛色光泽细致,较美观。
分布于全国各地。
[采制]
1. 天然牛黄:全年皆产,宰牛时注意检查胆囊、胆管及肝管中有无硬块,如有硬块,应立即剖开取出,去净除附着的肉膜等物,将牛黄用通草丝、灯心草或棉花等包好,放在煅过的牡蛎或松花粉等吸水强的物品上,置阴凉处干燥。干燥时切忌风吹日晒,以免裂开,影响质量。
[炮制]
研成细粉即成。
[药材及产销]
本品为病牛胆囊中的结石(少数为胆管、肝管中的结石)。
[名称]
1.天然牛黄Calculus Bovis(Bezoar) 别名:丑宝。
2.人造牛黄Calculus Bovis artificaialis (Bezoar artificialis)
[产地及销售习惯]
1. 天然牛黄:全国各地屠宰场均有生产,主产于北京,河北天津,新疆乌鲁木齐、伊犁,昌都地区,青海,西藏,内蒙古包头、呼和浩特,河南洛阳、信阳,广西百色、宜山,甘肃岷县、卓尼,陕西西安、宝鸡,上海,江苏南京等地,以西北、西南、东北等地产量较大,销全国各地。此外其他各地屠宰场也有收集牛黄习惯。
2. 人造牛黄:主产于天津及北京,销全国各地。
[化学成份]
含有胆酸、胆固醇、麦角固醇、脂肪酸、卵磷脂、胆红素、维生素丁、钙、铁、铜等。又自澳洲产牛黄中提出三种类胡萝卜素物质及丙氨酸(Alanine),甘氨酸(Glycine),牛磺酸(Taurine),天门冬氨酸(Aspartic acid),精氨酸(Arginine),亮氨酸(Leucine)及蛋氨酸(Methioine)等氨基酸类物质。
[药材鉴别]
性状鉴别
1.
天然牛黄:完整者多呈卵形、不规则的球形、三角形或方形等,少数呈管状或颗粒状,直径1~3厘米。表面黄色至棕色,有的表面粗糙或具裂纹,略有光泽。质细腻而轻松,易破碎;断面黄色至棕黄色,有排列整齐的环状层纹,重重相叠。取牛黄粉末少许溶于水中,涂在指甲上,经久不褪(通称"挂甲")。气清香,味先微苦而后微甜,入口后有清凉感,嚼之不粘牙,可慢慢溶化。
以个整齐、色泽鲜艳、棕黄色、质细腻、气味清香者为佳。
2.人造牛黄:多数呈粉末状,也有制成不规则球形或方形的。浅棕黄色或金黄色。质轻松。水溶液亦能使指甲染成黄色。气微清香而略腥,味微甜而苦,入口后无清凉感。
以干燥、色黄者为佳。
化学试验:取牛黄约50毫克,分别加入下列试剂约3毫升:
1. 加冰醋酸呈绿色,冷后沿管壁小心加入等量的浓硫酸,则两液层接触面现红色环。
2. 加浓硫酸现绿色。
3. 加硝酸现红色。
4. 加氨水现黄棕色。
以上二种药材的检索表:
1.呈卵形、不规则的球形、三角形或方形;断面有排列整齐的环状层纹,重重相叠;气清香,...无腥气,入口有清凉感………………天然牛黄
1.多数为粉末,少数呈不规则的球形或方形;断面层纹不显著;气微清香,略有腥气,入口无...清凉感………………………………人造牛黄
[效用]
[性味] 苦平,有小毒。
[功用] 清心开窍,定惊,解毒。
[主治] 内服治高热神志昏糊、谵语、癫狂、小儿惊风、抽搐等症;外用治咽喉肿痛、口疮、痈疽疔毒等症。
[用量] 0.3g~0.7g。
[禁忌] 无热邪者不宜。
[附注]
牛黄为最常用的贵重药材,每年消耗量很大,虽然我国产牛黄的地区很广,但以前对牛黄的生产重视不够,每年都需要有大量进口,故在商品上分为国产牛黄与进口牛黄两类。国产牛黄由于产区不同,其形状与气味虽稍有异,但均可同等入药。在商品上将产于华北地区的称为"京牛黄",产于东北地区的称为"东牛黄",产于西北地区的称为"西牛黄"。进口牛黄分为"金山牛黄"和"印度牛黄"两种:金山牛黄主产于阿根廷、乌拉圭、巴拉圭、智利、玻利维亚及加拿大等地;印度牛黄主产于印度。依牛黄的生长部位不同,其名称也不相同,如生长于胆囊中的称为"胆黄",生长于胆管中的称为"管黄",生长于肝管中的称为"肝黄",市场上常见的大多数为胆黄。解放后人民政府非常重视药材的生产和发展,牛黄的产量逐年增长,进口数量大大减少,1956年天津制药厂人工合成牛黄成功。目前市场上主要为分天然牛黄与人造牛黄两类。为了提高天然牛黄的产量,各地屠宰场还须要重视并加强牛黄的生产,宰牛前应对牛进行详细检查,发现病牛,应作记号,宰后仔细注意胆囊、胆管及肝管中有无硬块,如果发现有牛黄,不论大小,均应立即取出,以增加牛黄的产量,进一步保证市场的供应。
真伪鉴别
牛黄为贵重药材,一些不法分子用植物的粉末加蛋清、蛋黄和牛胆汁等制成,或用其他动物的胆结石等伪充,以假乱真,牟取暴利,危害人民的生命安全。鉴别真伪牛黄,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www.konjia.com)。
一、目试:真品(正品)天然牛黄有蛋黄及管黄两种。蛋黄多呈卵形、不规则球形、类方圆形或类三角圆形,表面金黄色或棕黄色,细腻而稍带光泽,有的外表面有一层黑色光亮的薄膜,习称“乌金衣”。断面黄色或棕黄色,可见明显排列整齐的层纹,层层重叠,气清香。管黄呈管状,表面不平或有横曲纹,或为破碎的小片,表面红棕色或棕褐色,有裂纹及小突起,断面有较少的的层纹,有的中空,色较深,质坚实。人工牛黄多呈粉状,也有不规则球状者,浅棕黄色至金黄色。
二、手试:以手摸、擦、捏进行鉴别,一般经验是三个“三分”。即:①牛黄上手轻三分。牛黄质地疏松,比一般同体积的物品要轻些。不管是泥团或常见的伪晶,一般比牛黄重,故有牛黄上手轻三分的提法。②遇水摩擦黄三分。传统鉴别牛黄,用少许牛黄加水磨在指甲上,显黄色,习称“挂甲”或“透甲”,一般来说只要有些水分的牛黄颗粒在白纸或砂玻板上擦几擦,同样出现淡黄色的痕迹,这种颜色不一定很深,但能较长时间地保留不变。③用手捏牛黄碎三分。牛黄硬度在1~2°左右,很容易给捏碎,如捏不碎者,—般应视为伪品。
三、口试:将牛黄少许放在舌尖,有一股凉气扩散到舌心至舌根,味微苦而甘甜,没有其他腥膻杂味,嚼之似泥而没有渣杂,唾液可染成淡黄色。伪品多味苦而难于嚼碎,有时有滑腻感。
四、水试:牛黄不溶于水,置水中先浮而后沉,不胀、不溶、不变色,煮到水沸仍保持块状;将缝衣针润水粘上牛黄粉,垂直沉下水中,可见杯内从上至下有一条线,然后再慢慢扩散。人工牛黄煮沸后水呈黄色而混浊,静置片刻即沉淀,水变回原色。
五、火试:取一根小针烧红,刺入牛黄中,牛黄破裂而呈层状,质细密酥脆,内心有白点,并伴有清香气味者为真品。
六、醋试:取一干燥洁净试管,放入牛黄粉末(成块稍加压碎),加入2ml醋酸,加热至沸,溶液即现淡绿色至深绿色。品质好的牛黄液体呈深绿色而清澈;质次的呈绿色至稍黑而混浊;人工牛黄呈淡绿色或青绿色。伪晶牛黄多为黄色或茶红色。
以上鉴别牛黄真伪方法,有时采用一二种就可以,如果把握不大,可逐个进行加以区别。
【选方】①治温病邪入心包,神昏谵语,兼治卒厥,五痫,中恶,大人小儿痉厥之因于热者:牛黄一两,郁金一两,犀角一两,黄连一两,朱砂一两,梅片二钱五分,麝香二钱五分,真珠五钱,山栀一两,雄黄一两,黄芩一两。
上为极细末,炼老蜜为丸,每丸一钱,金箔为衣,蜡护。
每服一丸,大人病重体实者,日再服,甚至日三服;小儿服半丸,不知,再服半丸。
(《温病条辨》安宫牛黄丸) ②治热入血室,发狂不认人者:牛黄二钱半,朱砂三钱,脑子一钱,郁金三钱,甘草一钱,牡丹皮三钱。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皂子大。
新水化下。
(《索问病机保命集》牛黄膏) ③治中风痰厥、不省人事,小儿急慢惊风:牛黄一分,辰砂半分,白牵牛(头末)二分。
共研为末,作一服,小儿减半。
痰厥温香油下;急慢惊风,黄酒入蜜少许送下。
(《鲁府禁方》牛黄散) ④治小儿惊热,发歇不定:牛黄一分(细研),川大黄半两,蝉壳一分(微炒),子芩半两,龙齿半两(细研)。
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麻子大,不计时候,煎金、银、薄荷汤下三丸,量儿大小,加减服之。
(《圣惠方》牛黄丸) ⑤治小儿心肺烦热,黄瘦,毛焦,睡卧多惊,狂语:朱砂半两,牛黄一分。
上药,同研如面。
每服,以水磨犀角,调下一字。
(《圣惠方》) ⑥治初生胎热或身体黄者:真牛黄一豆大。
入蜜调膏,乳汁化开,时时滴儿口中,形色不实者,勿多服。
(《小儿药证直诀》) ⑦治小儿胎风热、撮口发噤:牛黄(研)一分,淡竹沥半合。
每服牛黄一字匕,用淡竹沥调下,一、二岁儿服之;三、四岁儿每服半钱,日三服。
量儿大小,以意加减。
(《圣济总录》牛黄竹沥散) ⑧治乳岩(乳癌),横痃,瘰疬,痰核,流注,肺痈,小肠痈:犀黄三分,麝香一钱半,乳香、没药(各去油)各一两。
各研极细末,黄米饭一两,捣烂为丸,忌火烘,晒干。
陈酒送下三钱,患生上部,临卧服,下部空心服。
(《外科全生集》犀黄丸) ⑨治胎毒疮疖及一切疮疡:牛黄三钱,甘草、金银花各一两,草紫河车五钱。
上为末,炼蜜丸,量儿服。
(《保婴撮要》牛黄解毒丸) ⑩治伤寒咽喉痛,心中烦躁,舌上生疮:牛黄(研)、朴硝(研)、甘草(炙,锉)各一两,升麻、山栀子(去皮)、芍药各半两。
捣研为细散,再同研令匀。
每服一钱匕,食后煎姜、蜜汤,放冷调下。
(《圣济总录》牛黄散) ⑾治小儿鹅口疮,不能饮乳:牛黄一分,为末。
上一味,用竹沥调匀,沥在儿口中。
(《圣济总录》牛黄散)
[另类释义]
生药材鉴定
性状鉴别,本品多呈卵形、类球形、三角形,直径0.6-3(-4.5)cm。表面金黄色至棕黄色,深浅不一,较细腻而稍有光泽,有的外部挂有一层黑色光亮的薄膜,习称“乌金衣”,有的粗糙,有裂纹。体轻,质极脆,易分层剥离,断面色较浅,可见紧密的同心环层纹,有的夹有白心。气清香,味苦而后甜,有明显的清香凉感,嚼之易碎,不粘牙。
胆管结石呈管状,表面不平或有横曲纹,或为破碎的小片, 长约3cm,直径0.5-1.5cm。表面红棕或黄棕色,有的呈棕褐色,有裂纹及小突起。断面有较少的层纹,有的中空。
显微鉴别本品水合氯醇装片不加热,可见不规则团块,由多数黄棕色或棕红色小颗粒集成,遇水含氯醛液色素迅速溶解,并显鲜明金黄色,久置后变绿色。
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