谵语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中医宝典 > 谵语

谵语,证名。即讝语。见《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详见讝语条。

目录

  1. 简介
  2. 谵语病因病理
  3. 谵语证治
  4. 谵语之鉴别
  5. 预后
  6. 谵语证治在后世的发展

简介

拼音:zhān yǔ

患者在神智不清的情况下胡言乱语的症状。多属实证。见于高热温邪入于营血、“邪犯心包”等。

谵语是急性热病病邪累及心神出现的一个症状。谵语者,语言狂妄也。如颠倒错乱,语出无伦,妄有所见,神志失常,谓呢喃而语也。轻者,睡中呢喃;重者,不睡亦语言差谬。  

谵语病因病理

谵语之因,皆各有异,分而论之:有被火劫谵语者,有误汗谵语者,有下利谵语者,有下血谵语者,有燥屎在胃谵语者,有三阳合病谵语者,有过经谵语者,有邪伏少阳谵语者,有肝木乘脾谵语者,有亡阳谵语者……。  

谵语证治

谵语之证,有虚实之分:实者为病,其声必高,其气必壮,其色必赢,其脉必强,多昏糊烦躁,唤之亦不理睬,是热犯心神也。虚者为病,其声低微,语言反复,其气必短,其色必萎,其脉必无力。凡其自言自语,喃喃不休或惊恐不安,或问之不应,答之不知所云,沉迷昏睡,似寐非寐,呼之即醒,旋之迷糊不清者,此乃心神将脱矣。现分述如下。

2.1 实证

(1)热入血室谵语:症见妇人经水时来时断,寒热往来,昼日明了,暮则谵语,胸胁满为结胸状,或少腹痛,口不渴,脉弦者,法以和解为主,兼以凉血散血。轻者刺其期门,重者当以小柴胡汤加减治之。血热重者,小柴胡汤去参枣加生地桃仁丹皮犀角以凉血散血清热;血瘀重者用小柴胡汤去甘草白芍,加玄胡、归尾、桃仁;挟寒者加肉桂心;气滞者加香附陈皮枳壳等。非其破血散血无以除其热而安其神。

(2)邪伏少阳谵语:症见伤寒八九日下后,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脉弦者,治以和解镇固、攻补兼施,用柴胡桂枝牡蛎汤治之。

(3)肝乘脾谵语:主证为腹满、谵语,寸口脉浮而紧,治以疏肝解郁理脾。轻者针刺期门,以泻肝经盛气。期门者,肝之募穴也。如投之以药,可予四逆散之类加减。

(4)阳明经证谵语:症见高热、汗出、谵语,或谵语遗尿(多因误治),或胸中烦热,口干舌燥,渴欲冷饮,面红色赤,舌红苔黄而干,脉洪大滑数者,治以清热生津之品,而以白虎汤随证变通投之。

(5)阳明腑证谵语:阳明腑实程度有轻重之分,所以治疗也各自有异。若胸腹胀满,潮热,烦躁,谵语,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气急,卧不安,手足然汗出,苔黄燥,脉滑或沉而实(即痞满燥实坚五证具悉)者,治以泻热、软坚、破结、消痰、下气,以大承气汤急下存阴;若见胸腹胀满,潮热,烦躁,谵语,或下利或便秘者,浮数而赤,舌苔厚而黄,脉沉而有力或滑,可用利膈、泻热的小承气汤来消除痞满燥;若时有谵语而兼便秘,矢气臭,脘中烦热,舌苔黄而干,脉滑数者,可用治燥实坚的调胃承气汤;若热盛津亏极严重,可在方中加一些生津之品;若既有阳明腑实又兼有表证的谵语,“汗出谵语,以有燥屎在胃中,此为风也”(222条),必须先解表,而后攻下,或表里同治;若表证未解而妄施攻下,因下之过早,表热尽陷而胃热益甚,不但不会治愈,反而加重神昏谵语。

2.2 虚证

亡阳谵语:因误用温灸或发汗过多而致谵语,伴神志愦愦,心神恍惚,短气,乏力 ,脉短。法当调其营卫,生其津液,固其卫气,或补益气血,治以成无己的柴胡桂枝汤,或如楼英用参、芪、归、术等剂治之。日人丹波元简用茯苓四逆汤治之。切不可发汗攻下,发汗攻下则犯虚虚之戒。  

谵语之鉴别

在《伤寒论》中,有谵语,有独语,有狂语,有言乱者,虽都言神明证状,但各有轻重之别。独言,虽间有妄错之语,若有人问对则言语有次,是热未至极也。论曰:“独语者如见鬼状,若剧者发则不识人”(217条),是病独语未为剧也。狂语者热甚者也,由神昏而无所觉,甚则喊叫而言语也,如血结膀胱是也,但多伴有一些异常动作。至于言乱者,乃表虚里实,下之过早(222条),误治而成也。妄言、骂詈、善恶不避亲疏为神明已乱也。总之,谵语之形成,不过中热之轻重也。  

预后

谵语既有虚实之分,亦有轻重之别。实则易治,虚则难挽;脉和者易愈,脉短者难生;六腑病治之易效,五脏病预后不佳。所以论中对阳明腑证提出“下之则愈”。而对火热上亢,神明被扰,阴精绝竭,阳失依附,气从上脱,断为“谵语直视、喘满者死”;或气从下夺,邪实正虚,中气亦败,正气脱绝的“下利者”,亦谓之死证。  

谵语证治在后世的发展

谵语一证,《伤寒论》只有太阳、少阳、阳明、少阴等篇有载。但后世温病学家认为,六经皆可导致或发生谵语,且对痰郁与食积导致谵语提出了新的概念。《伤寒论》对谵语的病因总结为津少、阳亡、胃燥、血结,仅投以承气汤类。后世温病学家,则从卫气营血三焦的角度提出了全面的认识,因而在治疗上增添了定风珠、增液承气汤黄龙汤牛黄承气汤、清温败毒饮一类方剂,比单用承气汤类治疗更加稳妥可靠;且在分类上也更加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