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味中药列表/27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麻腊干
麻腊干

味性:味苦;性凉。

主治:清热利尿;健胃消食。主泌尿系感染;消化不良。麻腊干

麻栎

别名:青刚、橡椀树

味性:树皮、叶:苦、涩,微温。

主治:树皮、叶:收敛,止痢。用于久泻痢疾。;果:解毒消肿。用于乳腺炎。麻栎

麻楝
麻楝

味性:苦;寒。

主治:疏风清热。主感冒发热。麻楝

麻柳果

别名:一群鸭、雁鹅群

味性:苦;性温。

归经:肺经。

主治:温肺止咳;解毒敛疮。主风寒咳嗽;疮疡肿毒;天泡疮。麻柳果

麻柳树根

别名:枫杨根

味性:苦;辛;性热。

归经:肺;肝经。

主治:治疥癣,牙痛,风湿筋骨疼痛,汤火伤。麻柳树根

麻柳叶

别名:枫杨叶、柳树叶

味性:苦,温。

归经:肺;肝经。

主治:治慢性气管炎,关节痛,疮疽疖肿,疥癣风痒,皮炎湿疹,汤火伤。麻柳叶

麻牛膝

别名:苦麻牛膝、金河牛膝、白牛膝、千把钩

味性:微苦;性平。

主治:祛风湿;逐瘀血。主风寒湿痹;腰膝疼痛;血瘀经闭;产后恶露不尽。麻牛膝

麻皮

味性:苦;辛;性平。

主治:去瘀,利水。治跌扑损伤,热淋胀痛。麻皮

麻糖风

别名:长叶白花灯笼、白花苦灯笼

味性:微苦,凉。

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根:主治感冒发热,咳嗽,热性胃痛,疝气痛,坐骨神经痛。;叶:外用治枪伤,疮疖脓肿。麻糖风

麻羊藤

别名:复叶葡萄、黑葡萄、野葡萄

味性:微苦、涩,平。

主治:消食清热,凉血。主治胃肠实热,头痛发热,骨蒸劳热,急性结膜炎,鼻衄等。麻羊藤

麻叶荨麻

别名:火麻草、螫麻子、哈拉海、蝎子草、恰克卡克欧提[维名]

味性:苦、辛,温。

主治:祛风湿,凉血,定痉。用于高血压病。外用治荨麻疹初起,风湿关节炎,毒蛇咬伤,小儿惊风。麻叶荨麻

麻鱼肉

别名:麻鱼、麻花鱼、重唇花鱼

味性:苦,咸,寒。

归经:心,肝经。

主治:祛瘀;排脓;消炎。主妇女病;肠胃病;疮疖化腔。麻鱼肉

马鞍藤
马鞍藤

别名:厚藤、海茹藤、二裂牵牛、红花马鞍藤、马蹄草、鲎藤、二叶红薯、狮藤、马蹄金、海薯、走马风、马六藤、白花藤、海薯藤、沙藤、沙灯心

味性:辛;苦;微寒。

归经:肝;脾经。

主治:祛风除湿;消痈散结。主风湿痹痛;痈肿;疔毒;乳痈;痔漏。马鞍藤

马鞍叶

别名:夜关门、蝴蝶风、羊蹄藤、夜合叶

味性:根:酸、涩,平;叶、幼枝:苦、涩,凉。

主治:根:止泻,安神,止痛,散结。用于腹泻,神经功能症,筋骨疼痛;外用治颈淋巴结结核。;叶、幼枝:解湿毒,祛腐生肌。用于天疱疮,顽癣,皮肤湿疹,疮痈溃烂,烧烫伤。马鞍叶

马雹儿

别名:老鼠担冬瓜、野苦瓜、扣子草、玉钮子

味性:味甘;苦;性凉。

归经:肺;肝;脾经。

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化痰利尿。主痈疮疖肿;痰核瘰疬;咽喉肿痛;痄腮;石淋;小便不利;皮肤湿疹;目赤黄疸;痔瘘;脱肛;外伤出血;毒蛇咬伤。马雹儿

马肠薯蓣

别名:三叶薯、野山薯

味性:苦;微寒。

主治:解毒;散血;消肿。主痈疮;无名肿毒;跌打损伤。马肠薯蓣

马尔康水黄连

别名:水黄连

味性:味苦;性寒。

归经:大肠;肝经。

主治:清热燥湿;解毒。主腹痛下痢;头晕。马尔康水黄连

马耳草

别名:竹菜、竹仔菜、竹竹菜、竹叶菜、火柴头、千日晒、大号日头舅、大叶兰花竹仔草、粉节草、大叶兰花草、竹节花

味性:苦;寒。

主治:清热解毒;利水消肿。主热病发热;烦渴;咽喉肿痛;热痢;热淋;痔疮;疔疮痈肿;蛇虫咬伤。马耳草

马肝

味性:味甘;苦;性平。

归经:心;肝经。

主治:活血通经。主闭经。马肝

马蝗果

别名:马蛇果

味性:苦、涩;凉。

归经:心;肝经。

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痄腮;淋巴结炎;麻疹。马蝗果

马棘
马棘

别名:一味药、野绿豆、马料梢、山皂角、野篮枝子

味性:苦、涩,平。

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用于感冒咳嗽,扁桃体炎,颈淋巴结结核,小儿疳积,痔疮;外用治疔疮。马棘

马甲子根

别名:竻子、雄虎刺、石刺木、鸟刺仔、白棘、仙姑簕、马甲枣、铁理风、铁菱角

味性:苦;平。

归经:心;肺经。

主治:祛风散瘀;解毒消肿。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咽喉肿痛;痈疽。马甲子根

马交儿
马交儿

别名:老鼠拉冬瓜、土花粉、土白蔹

味性:甘、苦,凉。

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用于咽喉肿痛,结膜炎;外用治疮疡肿毒,淋巴结结核,睾丸炎,皮肤湿疹。马交儿

马来蒲桃

味性:味苦;性凉。

主治:泻火解毒。主口舌生疮;鹅口疮。马来蒲桃

马肋巴

别名:马力跨、过山龙

味性:苦;寒。

主治:凉血解毒;舒筋。主痈肿疮毒;犬咬伤;腰膝酸痛。马肋巴

马蓼
马蓼

别名:大蓼、墨记草、春蓼

味性:辛;苦;性温。

归经:肺;脾;大肠经。

主治:发汗除湿;消食;杀虫。主风寒感冒;风寒湿痹;伤食泄泻及肠道寄生虫病。马蓼(图)

马蔺
马蔺

别名:马莲、蠡实、马蔺花、旱蒲、马帚、剧草、三竖、豕首、荔、马薤、蠡草、高诱注、铁扫帚、箭杆风

味性:苦;微甘;微寒。

归经:肾;膀胱;肝经。

主治:清热解毒;利尿通淋;活血消肿。主喉痹;淋浊;关节痛;痛疽恶疮;金疮。马蔺

马蔺花

别名:剧荔花、蠡草花、马楝花、潦叶花、旱蒲花

味性:咸酸微苦,凉。

归经:归胃;脾;肺;肝经。

主治:清热,解毒,止血,利尿。治喉痹,吐血,衄血,小便不通,淋病,疝气,痈疽。马蔺花

马柳根

别名:小红柳、乌兰-布勒嘎苏

味性:味苦,性凉。

主治:清热,泻火,顺气。治风火牙痛,急性腰扭伤。马柳根

马尿花

别名:水旋复、油灼灼、苤菜、白苹

味性:性微寒,味苦微咸。

主治:治妇人赤白带下。马尿花

马尿泡
马尿泡马尿泡

别名:羊尿泡、唐冲嘎保

味性:苦,寒。

主治:解痉止痛;消肿。主胃痛;胆绞痛;急慢性胃肠炎;无名肿毒。马尿泡

马尿烧

别名:按骨木、本巴木

味性:甘苦,平。

主治:活血,止痛,祛风湿.治跌打损伤,骨折,风湿痹痛。马尿烧

马钱子
马钱子

别名:番木鳖、苦实把豆儿、火失刻把都、苦实、马前、牛银、大方八、马前子

味性:苦,温。

归经:肝;脾经。

主治:通络止痛,散结消肿。用于风湿顽痹,麻木瘫痪,跌扑损伤,痈疽肿痛;小儿麻痹后遗症,类风湿性关节痛。马钱子(图)

马钱子粉
马钱子粉马钱子粉

味性:同马钱子,苦,温。

归经:归肝、脾经。

主治:同马钱子。通络止痛,散结消肿。用于风湿顽痹,麻木瘫痪,跌扑损伤,痈疽肿痛;小儿麻痹后遗症,类风湿性关节痛。马钱子粉

马鹊树
马鹊树

别名:羊奶奶树、牛奶奶树、牛奶子

味性:微苦;酸;平。

主治:止咳平喘;活血止痛。主咳嗽气喘;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痛;牙痛;痔疮。马鹊树

马桑

别名:马鞍子、水马桑、千年红、紫桑、野马桑、红马桑、醉鱼儿、闹鱼儿、四联树、黑果果、黑虎大王、黑龙须、乌龙须[根名]

味性:苦、辛,寒。

主治:祛风除湿,镇痛,杀虫。根:用于淋巴结结核,跌打损伤,狂犬咬伤,风湿关节痛;叶:外用治烧烫伤,头癣,湿疹,疮疡肿毒。马桑

马桑根

别名:乌龙须、黑龙须

味性:苦,凉。

归经:心;肝经。

主治:治风湿麻木,风火牙痛,痰饮,痞块,瘰疬,跌扑损伤,急性结膜炎,汤火伤。马桑根

马桑寄生

别名:菲律宾桑寄生

味性:甘;苦;性平。

归经:肝;肾经。

主治:祛风除湿;化痰开窍;活血止痛。主风湿痹痛;腰膝酸痛;精神分裂症;偏头痛;跌打损伤。马桑寄生

马桑叶

别名:马桑、醉鱼草、鱼尾草、扶桑、闹鱼儿、蛤蟆树、上天梯、蓝蛇风

味性:辛苦,寒。

归经:心;肺二经。

主治:治痈疽,肿毒。疥癞,黄水疮,烫伤。马桑叶

马扫帚

别名:白花羊牯枣

味性:苦、微涩,平。

主治:清热凉血,消肿止痛。用于肺热咳血,肺脓肿,疮痈疖肿,便血,风湿关节痛,跌打肿痛。外用治扭伤,脱臼,骨折。马扫帚

马蹄根

别名:马蹄蕨

味性:苦涩,寒。

归经:心;肺;大肠经。

主治:清热解毒,止血,祛湿利尿。治肠炎,痢疾,食滞腹胀。肾炎水肿,肺结核,咳血,血崩,跌打,风湿,胃及十二指肠溃疡。马蹄根

马蹄荷根

味性:苦;酸;温。

主治:清热解毒消肿。主疮疡肿毒。马蹄荷根

马尾连

别名:马尾黄连、金丝黄连、草黄连

味性:苦,寒。

归经:归心;肝;大肠经。

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肠炎,痢疾,黄疸,目赤肿痛。马尾连

马尾伸筋

别名:牛尾菜、大顺筋藤、大伸筋、百部伸筋、水摇竹、伸筋草、龙须草、牛尾伸筋、牛尾节、牛尾卷、水球花、大叶伸筋、牛尾蕨、分筋草、蓝绣球

味性:苦;平。

主治:舒筋活血,通络止痛。治腰腿筋骨疼痛。马尾伸筋

马先蒿
马先蒿

别名:广布马先蒿、马屎蒿、马新蒿、烂石草、练石草、虎麻、马尿泡、芝麻七

味性:苦,平。

主治:祛风利湿,杀虫。用于风湿性关节炎,尿路结石,小便不利。外用治疥疮。马先蒿

马牙半支

别名:马牙苋、酱瓣半支、旱半支、酱瓣草、酱板豆草、铁梗半支、山半支、佛甲草、半支莲、豆瓣草、六月雪、狗牙瓣、仙人指甲、酱板草、石上马牙苋、酱瓣豆草、马牙板草、石马齿苋、豆瓣菜、打不死

味性:苦;酸;凉。

归经:心;肝经。

主治:清热解毒,止血,利湿。治痈肿,疔疮,吐血,衄血,血崩,带下,瘰疬,黄疸,跌扑损伤。马牙半支

马牙贯众

味性:苦;凉。

主治:清热解毒;止血;驱虫。主疮毒疖肿;痢疾;鼻衄;蛔虫病。马牙贯众

马牙七

别名:九子莲[陕西太白山]、大仙茅、九子连、背脊七

味性:辛、苦,凉。

归经:心;肺经。

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止痛。主咽喉肿痛;牙痛;脘腹疼痛;腰痛;关节痛;跌打损伤;瘰疬疮疡;毒蛇咬伤。马牙七

马银花
马银花

味性:苦;性平。

主治:清湿热;解疮毒。主湿热带下;痈肿;疔疮。马银花

马缨杜鹃

别名:马缨花、密筒花、红山茶

味性:苦,凉。

主治:清热,解毒,止血,调经。治骨髓炎,流感,痢疾,消化道出血,衄血,咯血,月经不调。马缨杜鹃

马缨花
马缨花

别名:密筒花、红山茶、杜鹃、麻力光、映山红、苍山杜鹃、马银花

味性:苦;性凉。

归经:肝;肾经。

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主骨髓炎;消化道出血;咯血;衄血;崩漏;月经不调。马缨花

马鬃参

别名:补草根、小白棉、小白锦

味性:甘、苦,温。

主治:健脾附温;舒筋活络。主脾虚乏力;小儿泄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马鬃参

蚂蝗七

别名:石螃蟹、石蜈蚣、红蚂蝗七、石棉、岩白菜[湖南常德]

味性:苦,凉。

主治:健脾消食,清热利湿,活血止痛。用于小儿疳积,胃痛,肝炎,痢疾,肺结核咯血;外用治刀伤出血,无名肿毒,跌打损伤。蚂蝗七

蚂蚁花根
蚂蚁花根

别名:野牡丹根

味性:味苦;涩;性凉。

主治:清热利湿;消肿。主湿热黄疸;泻痢;外伤瘀肿。蚂蚁花根

埋博树

别名:埋哥当牧[傣语]

味性:苦、涩,温。

主治:涩肠止泻,解毒,截疟。主治痢疾。埋博树

买麻藤
买麻藤

别名:买子藤、驳骨藤、大节藤、乌骨风、麻骨风、黑藤、鸡节藤、鹤膝风、小木米藤、脱节藤、竹节藤、接骨藤、大瓠藤、含水藤、果米藤、苦楝藤

味性:苦;性微温。

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散瘀。茎叶:治跌打损伤,风湿骨痛。根:治鹤膝风。买麻藤

麦麸草

别名:红锦麻、野线麻、红线麻

味性:辛;微苦;性平。

主治:祛风止痒;解毒利温。主皮肤瘙痒;湿毒疮疹。麦麸草

麦麸草根

味性:辛;微苦;性平。

主治:活血消肿。主跌打伤肿;痔疮肿痛。麦麸草根

麦撇花藤

别名:藤蛇总管、风药、冻骨风、定心藤、邓嘿罕

味性:苦,凉。

主治:调经活血,祛风除湿。治月经不调,痛经,闭经,风湿痹痛。麦撇花藤

麦瓶草
麦瓶草

别名:面条菜、米瓦罐、净瓶、香炉草、梅花瓶、广皮菜、瓢咀、甜甜菜、麦石榴、油瓶菜、羊蹄棵、红不英菜、胡炳菜、麦黄菜、灯笼草;灯笼泡;瓶罐花

味性:苦,凉。

归经:心;肝经。

主治:养阴,和血。治虚劳咳嗽,咯血。衄血,月经不调。麦瓶草

脉耳草

别名:大黑节草、黑节草、肝炎草、小接骨丹、大接骨丹、四棱草

味性:辛、微苦,温。

主治:清热除湿,消炎接骨。主治疟疾,肝炎,风湿骨痛,结膜炎。外用鲜品捣汁点眼。还可治骨折,外伤出血,亦可用于拔异物入肉。脉耳草

蛮刀背

别名:瓜哇珍珠菜

味性:苦淡,温。

主治:去瘀、消肿。主治跌打损伤,扭伤,血热。蛮刀背

满江红根

味性:辛;微苦;寒。

归经:肺经。

主治:润肺止咳。主肺痨咳嗽。满江红根

满山红
满山红原生态满山红满山红

别名:东北满山红、迎山红、靠山红、山崩子、映山红、达子香、金达来

味性:辛、苦,温。

归经:肺经。

主治:止咳;祛痰。主急、慢性支气管炎。满山红

满树星
满树星

别名:鼠李冬青、秤星木、天星木、岗梅、养牛仔、梅叶冬青、毕解、补借、天星根、满天星、烫膏仔木

味性:微苦;甘;凉。

主治:清热解毒,止咳化痰。主治感冒咳嗽,烧烫伤,牙痛。满树星

满天飞

别名:革命菜、飞机菜、假茼蒿

味性:苦、微辛,平。

主治:健脾消肿。用于消化不良,脾虚浮肿。满天飞

满天星
满天星

味性:淡;微苦;平。

归经:肝经。

主治:清热明目;退翳消肿。主角膜白斑;目赤肿痛。满天星

曼陀罗根
曼陀罗根

味性:味辛;苦;性温。

主治:镇咳;止痛;拔脓。主喘咳;风湿痹痛;疖癣;恶疮;狂犬咬伤。曼陀罗根

曼陀罗叶
曼陀罗叶

味性:味苦;辛;性温。

主治:镇咳平喘;止痛拔脓。主喘咳;痹痛;脚气;脱肛;痈疽疮疖。曼陀罗叶

曼陀罗子
曼陀罗子

别名:醉葡萄、天茄子、胡茄子、狗核桃、风茄果、金茄子、竻仙挑、洋大麻子、山大麻子、六轴子、闹羊花子、伏茄子、醉仙桃、竻仙桃

味性:辛苦,温。

归经:归肝;脾经。

主治:平喘;祛风;止痛。主喘咳;惊痫;风寒湿痹;脱肛;跌打损伤;疮疖。曼陀罗子

曼陀茄根

别名:向阳花根、天山一支龙、野洋芋

味性:甘微苦,温。

主治:温中止痛。主脘腹疼痛;跌打损伤。曼陀茄根

蔓斑鸠菊

别名:白狗称

味性:苦、微甘,凉。

主治:清热止痛。;风湿骨痛,感冒发热,头痛,咽喉痛,肠炎腹痛,慢性肝炎:根0.5~1两,水煎服。;风火牙痛:根1两,水煎含服。蔓斑鸠菊

蔓荆子叶

别名:白背叶

味性:辛苦,微寒。

主治:叶,治跌打损伤,捣烂冲酒服,渣外敷;煎服治头风。蔓荆子叶

蔓生百部

别名:药虱药

味性:性微温,味甘、苦。

主治:同直立百部。蔓生百部

芒刺复叶耳蕨

别名:献鸡尾

味性:微苦;凉。

主治:清热解毒。主痢疾。芒刺复叶耳蕨

芒萁

别名:蕨箕、芒萁骨、路萁、狼萁、小黑白

味性:苦、涩,平。

主治:清热利尿,化瘀,止血。用于鼻衄,肺热咳血,尿道炎,膀胱炎,小便不利,水肿,月经过多,血崩,白带;外用治创伤出血,跌打损伤,烧烫伤,骨折,蜈蚣咬伤。芒萁

芒萁骨

别名:草芒、山芒、山蕨、虱槟草、乌萁、芒仔、穿路萁、路萁子柴、鸡毛蕨、筲萁子柴、反蕨叶、蜈蚣草、硬蕨萁、狼萁草、蕨叶草、筲萁子紫、芒萁、蕨萁、蓈萁、铁蓈萁、铁芒萁、铁蕨鸡、硬脚萁、狼萁蕨

味性:苦,平。

归经:肝;膀胱经。

主治:活血,止血,解热,利尿。治妇女崩带,尿道炎,外伤出血,烫伤。芒萁骨

芒萁骨根

味性:苦;凉。

归经:膀胱经。

主治:治湿热臌胀,小便淋沥不畅,跌打损伤。芒萁骨根

芒消

别名:盆消、芒硝、马牙消、英消

味性:辛苦咸;寒。

归经:胃;肺;脾;肾;小肠;三焦;大肠经。

主治:软坚泻下;清热除湿;破血通经;消肿疗疮。主实热积滞;腹胀便秘;停痰积聚;目赤障翳;丹毒;痈肿。芒消

芒小米草

味性:苦,寒。

归经:入肺、脾、大肠经。

主治:清热解毒。治咽喉肿痛,肺炎咳嗽,口疮痈疾。芒小米草

芒叶小米草

味性:苦,寒。

主治:清热解毒。用于咽喉肿痛,肺炎咳嗽、口疮。芒叶小米草

芒种花

别名:剪耳花、山黄花、过路黄、栽秧花、金丝桃、洱海连翘、猪牳柳、云南连翘、蜂子王、细连翘、大过路黄、小黄花、黄花香、黄香果、土连乔、山栀子、土连翘

味性:微苦,寒。

归经:肝;肾;膀胱经。

主治:清热解毒,利尿,行瘀。治肝炎,感冒,痢疾,淋病,疝气,筋骨疼痛,喉蛾,牙痛,鼻衄,黄水疮,跌打损伤。芒种花

杧果钉

别名:刺果苏木

味性:苦,凉。

主治:祛瘀止痛,清热解毒。主治急慢性胃炎,胃溃疡,痈疮疖肿。杧果钉

杧果叶

味性:苦;凉。

归经:心;肝;脾;胃经。

主治:止渴;化滞;止痒。主消渴;疳积;湿疹瘙痒;疣。杧果叶

盲肠草

别名:鬼针草、黄花雾、玉盏载银杯、婆婆针、感冒草、豆渣草、鬼见愁、豆渣菜、狗札、细毛鬼针草、一包针、刘寄奴、跟人走、带人走、豆叉菜、杈杈草、牙金草、虾钳草、三叶婆婆针、路边针、三叉枪、一把针、引线包、金丝苦令、草鞋坪、粘身草、鬼菊菊

味性:味甘;微苦;性凉。

主治:清热;解毒;利湿;健脾。主时行感冒;咽喉肿痛;黄疸肝炎;暑湿吐泻;肠炎;痢疾;肠痈;小儿疳积;血虚黄肿;痔疮;蛇虫咬伤。盲肠草

莽草根

别名:红茴香根、老根、八角脚根、披针叶茴香根

味性:苦;辛;性温。

主治:祛风除湿;散瘀止痛。主风湿痹痛;关节肌肉疼痛;腰肌劳损;跌打损伤;痈疽肿毒。莽草根

蟒蛇草

别名:南山生母、无茎苣苔

味性:味辛;微苦;性凉。

主治:散风热;止痒。主风疹瘙痒。蟒蛇草

猫耳朵草
猫耳朵草

别名:草蚱蚂莲、土知母、毛芨蕨、龙头凤尾、象牙七、联公七

味性:辛;苦;凉。

归经:肺;胃经。

主治:清热解毒;行气止痛。主伤寒高热;关节疼痛;胃痛。猫耳朵草

猫肝

别名:家猫

味性:味甘;苦;性平。

归经:肺;肝经。

主治:杀虫;补虚。主痨瘵;咳喘。猫肝

猫胡子花

别名:小毛毛花、刺珠、青刺尖

味性:辛、苦,寒。

主治:舒筋活络,清热解毒。;全株:用于风湿痛,跌打损伤;;根皮:扁桃体炎,牙痛。猫胡子花

猫花

别名:蜂糖罐、蜂糖花、来江藤、猫眯花、蜜桶花、蜂蜜果、铁林杆、小白叶、叶上花、野连翘

味性:性凉,味微苦。

主治:祛风利湿,清热止血。治风湿,浮肿,泻痢,黄疸,吐血,心悸,骨髓炎。猫花

猫脚印

别名:水药、狗脚血竭、野麻、白花地丁、石岩酸饺草、满山红、汉荭鱼腥草、凤尾小贯众

味性:味苦;微辛;性平。

归经:肺;肝经。

主治:祛风除湿;解毒消肿。主风湿痹痛;扭挫损伤;疮疖痈肿;麻疹;子宫脱垂。猫脚印

猫人参
猫人参原生态猫人参

别名:猫气藤、沙梨藤、糯米饭藤、痈草

味性:苦;涩;凉。

归经:肝经。

主治:清热解毒;消肿。主呼吸道感染;夏季热;白滞;痈肿疮疖;麻风病。猫人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