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味中药列表/39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四川澄茄子

味性:辛;微苦;温。

主治:温中止痛。主胃寒腹痛;呃逆;呕吐。四川澄茄子

四川红淡叶

味性:苦;涩;凉。

主治:凉血止血;解毒。主外伤出血;水火烫伤。四川红淡叶

四川苦丁茶

别名:苦丁茶

味性:苦;微甘;性微寒。

归经:肝;胆;胃经。

主治:散风热;清头目;除烦渴。主头痛;齿痛;咽痛;唇疮;耳鸣;目赤;咯血;暑热烦渴。四川苦丁茶

四川木蓝

别名:山皮条

味性:辛、苦、涩,温。

主治:宽中理气,解郁除疮毒。主治胃痛,腹冷痛,胸膈气胀,肺痨发热,疮毒。四川木蓝

四川山矾
四川山矾

别名:黄夹柴、灰灰树

味性:苦;性寒。

归经:肺经。

主治:行水;定喘;清热解毒。主水湿胀满;咳嗽喘逆;火眼;疮癣。四川山矾

四方蒿

别名:沙虫药、四棱蒿、黑头草、白香薷、大香薷、滇香薷、鸡肝散、鸡骨柴

味性:辛、微苦,平。

主治:发汗解表,利湿止痛。用于感冒、肠炎、痢疾、肾炎、肾盂肾炎;外用治湿疹,脚癣。四方蒿

四方盒子草

别名:羊肝狼头草、蕨芨花、还阳草

味性:甘、微苦,温。

主治:祛风活络,散寒止咳。主治关节冷痛,风湿痛,虚劳咳嗽。四方盒子草

四方麻

别名:青鱼胆[湖南]、四方消、四方青、四棱草、鱼珠草、山练草、四角草、青鱼胆、四言青、狼尾拉花

味性:苦,寒。

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流行性腮腺炎;咽喉肿痛;肠炎;痢疾;淋巴结核;痈疽种毒;湿疹;烧烫伤;跌打损伤。四方麻

四方木皮

别名:火焰木

味性:苦、涩,平。

主治:祛风除湿,消肿止痛。树皮:风湿骨痛,跌打肿痛。叶:外用治跌打肿痛。四方木皮

四方拳草

别名:母草、四方草

味性:微苦,凉。

主治:清热利尿,解毒。用于细菌性痢疾,肠炎,消化不良,肝炎,肾炎水肿,白带;外用治痈疖肿毒。四方拳草

四季春

别名:狭叶小女贞、马龙女贞

味性:苦、涩,微凉。

主治:清热消炎,平肝泻火。主治急性传染性黄疸型肝炎。四季春

四季海棠
四季海棠

别名:蚬肉海棠

味性:味苦;性凉。

主治:清热解毒。主疮疖。四季海棠

四季青
四季青原生态四季青四季青四季青

别名:红冬青、油叶树、树顶子、大叶冬青、冬青叶、四季青叶、一口血

味性:苦,寒。

主治:清热解毒,消肿祛瘀。用于肺炎、急性咽喉炎、痢疾、胆道感染、尿路感染;外治烧伤、下肢溃疡、麻风溃疡。四季青

四角蒲桃

别名:念劬蒲桃、山石榴

味性:味辛;苦;性微温。

主治:祛风除湿;消肿止痛。主风湿痹痛;跌打肿痛。四角蒲桃

四棱杆

别名:香茶菜、山苏子、猛一撒

味性:味苦;性凉。

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消肿。主肝炎;胃炎;乳腺炎;闭经;跌打损伤;关节疼痛;蛇虫咬伤。四棱杆

四棱筋骨草

别名:箭羽草、箭羽舒筋草、筋骨草、假马鞭草

味性:苦、酸,温。

主治:祛风除湿,舒筋活络。用于风湿筋骨疼痛,腰痛,四肢麻木,跌打肿痛。四棱筋骨草

四楞筋骨草

别名:筋骨连、箭羽筋骨草、箭羽草、舒筋箭羽草、四棱草、舒艋箭羽草、筋骨草、四柑筋骨草、假马鞭草

味性:辛苦,温。

归经:入肝、肾二经。

主治:祛风通络,散瘀止痛。治风湿痹痛,四肢麻木,跌打损伤,经闭。四楞筋骨草

四里麻

别名:千斤桩

味性:辛;苦;寒。

归经:肝;肺;肾经。

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止痛。主咽喉肿痛;痔疮;脱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四里麻

四轮香
四轮香

别名:野藿香

味性:味苦;性寒。

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痢疾;疮肿;跌打肿痛。四轮香

四念癀
四念癀

别名:龙吐珠、琉璃繁缕、九龙吐珠、海绿

味性:苦、酸,温。

归经:肝经。

主治:祛风通络,化腐生肌。用于鹤膝风;外用治疮疡,阴症。四念癀

四时青

别名:云实叶

味性:苦、辛;凉。

归经:肝经。

主治:治小儿口疮,跌打损伤,产后恶露不尽。四时青

四叶草
四叶草

别名:冷水丹、风车草、四方草、米拉拉藤、四叶葎、四角金、蛇舌癀、小锯锯藤、地胡椒、四叶蛇舌草、天良草

味性:甘;苦;平。

归经:肝;脾经。

主治:清热,利尿,解毒,消肿。治尿路感染,赤白带下,痢疾,痈肿,跌打损伤。四叶草

四叶七

味性:辛;苦;温。

主治:祛湿;散寒;理气;活血。主劳伤腰腿痛;跌打损伤;感冒;白带。四叶七

四叶细辛

别名:四叶对、四块瓦、大四块瓦、四大天王、白毛七、红七

味性:苦;辛;微温。

归经:肝;肾经。

主治:活血散瘀;解毒消肿。主跌打损伤;骨折;痈疖肿毒;毒蛇咬伤;皮肤瘙痒。四叶细辛

四照花
四照花

味性:味苦;涩;性凉。

主治:清热解毒;收敛止血。主痢疾;肝炎;水火烫伤;外伤出血。四照花

四照花果

别名:癞头果、梅株果

味性:味甘;苦;性平。

主治:驱蛔;消积。主蛔虫腹痛;饮食积滞。四照花果

四照花皮

味性:味苦;涩;性平。

主治:清热解毒。主痢疾;肺热咳嗽。四照花皮

松笔头

别名:松树蕊、松木笔、松尖、松树梢

味性:苦;涩;性凉。

主治:活血止痛。治跌打损伤,小便淋痛。松笔头

松打七

别名:鹿角七、岩笃米花、猪尾七、石痨参

味性:苦、涩,平。

主治:祛风湿;活血止血。主风湿痹痛;跌打扭伤;内外伤出血。松打七

松橄榄

别名:树疙瘩、荷色菌、木鱼菌、香木菌、香木兰

味性:苦;平。

主治:止咳;平喘;解毒。主支气管炎;哮喘;痔疮;牙疼。松橄榄

松根
松根

味性:苦;性温。

归经:肺;胃经。

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止血。。主风湿痹痛;风疹瘙痒;白带;咳嗽;跌打吐血;风虫牙痛。松根

松毛火绒草

别名:小地松、白茵陈、二轮蒿

味性:味苦;性寒。

主治:清热解毒;活血祛瘀。主痈疽疮疡;跌打损伤;虫蛇咬伤。松毛火绒草

松木皮

别名:赤松皮、赤龙鳞、赤龙皮、松皮、松树皮

味性:苦;性温。

归经:肺;大肠经。

主治:去风,胜湿,祛瘀,敛疮。治风湿骨痛,跌打损伤,肠风下血,远年久痢;痈疽久不收口,金疮,汤火伤。松木皮

松球

别名:松实、松元、松果、小松球、松塔

味性:甘;苦;性温。

归经:肺;大肠经。

主治:祛风除痹;化痰止咳平喘,利尿,通便。。主治风寒湿痹;白癜风;慢性气管炎;淋浊;便秘;痔疮。松球

松树皮

味性:苦、涩,温。

主治:收敛,生肌。外用治烧烫伤,小儿湿疹。松树皮

松树梢

味性:苦、涩,温。

主治:解毒。用于木薯、钩吻中毒。松树梢

松塔
松塔

味性:苦,温。

主治:祛痰,止咳,平喘。慢性气管炎,哮喘,咳嗽痰多。松塔

松下兰

别名:土花、地花

味性:苦;性平。

归经:肺;脾经。

主治:镇咳;补虚。主痉挛性咳嗽;气管炎及虚弱证。根利尿主小便不利。松下兰

松香
松香原生态松香

别名:松脂、松膏、松肪、松胶香、沥青、白松香、松胶、黄香、松脂香

味性:苦甘,温。

归经:肝;脾经。

主治:祛风燥湿,生肌止痛,适用于痈疖疮疡,湿疹,外伤出血,烧烫伤。松香(图)

松叶
松叶松叶

别名:猪鬃松叶、松毛、山松须、松针

味性:苦;性温。

归经:心;脾经。

主治:祛风燥湿,杀虫,止痒。治风湿痿痹,跌打损伤,失眠,浮肿,湿疮,疥癣。并能防治流脑,流感,钩虫病。松叶

松油

别名:松脂、沥油

味性:苦;性温。

主治:祛风;杀虫。主疥疮;皮癣。松油

松针
松针

味性:苦、涩,温。

主治:祛风活血,明目,安神,解毒,止痒。用于流行性感冒,风湿关节痛,跌打肿痛,夜盲症,高血压病,神经衰弱;外用治冻疮。松针

搜山虎
搜山虎原生态搜山虎

味性:辛苦,温。

归经:肺;肝经。

主治:祛风解表;行气活血;消肿止痛。主风寒感冒;风湿痹痛;龋齿痛;跌打肿痛;骨折;毒蛇咬伤。搜山虎

搜山黄

别名:搜山虎

味性:性凉,味苦。

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消肿。主疮痈肿毒;咽喉肿痛;痄腮;痧症;跌打损伤。搜山黄

苏木蓝

别名:山豆根[贵州]、木蓝叉、山豆根

味性:微苦;平。

归经:肺;肝经。

主治:清肺;敛汗;止血。主咳嗽;自汗;外用治外伤出血。苏木蓝

苏铁果

别名:无漏子、无漏果、千年枣、万岁枣、海枣

味性:苦;涩;性平。

归经:肺;肝;大肠经。

主治:平肝降压;镇咳祛痰;收敛固涩。主高血压病;慢性肝炎;咳嗽痰多;痢疾;遗精;白带;跌打;刀伤。苏铁果

素馨花
素馨花

别名:鸡爪花、多花素馨、耶悉茗花、野悉蜜、玉芙蓉、素馨针

味性:苦,平。

归经:肝经。

主治:舒肝解郁;行气止痛。主肝郁气滞所致的胁肋脘腹作痛;下痢腹痛。素馨花

素兴花

别名:野素馨、鸡爪花、素馨花

味性:苦;微辛;性凉。

主治:行气;活血;止痛;清热散结。主胸胁脘腹胀痛;血滞痛经;月经不调;睾丸肿痛;淋巴结核。素兴花

宿苞豆

别名:野豌豆、中国宿苞豆

味性:微苦、凉。

主治:清热解毒。主治感冒咳嗽,咽炎,乳腺炎,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宿苞豆

粟糠

味性:味苦;性凉。

主治:主痔漏脱肛。粟糠

粟奴

别名:粟粒黑粉、谷子黑穗、谷子黑粉、粟黑粉

味性:微苦;温。

归经:脾;胃经。

主治:利小肠,除烦满。用于肠胃不舒,消化不良,胸中烦满。粟奴

粟芽

别名:蘖米、粟蘖、檗米、粟檗、谷芽

味性:味苦;性微温。

归经:脾;胃经。

主治:健脾;消食。主食积胀满;不思饮食。粟芽

酸不溜

别名:分枝蓼、叉枝蓼、酸姜、酸木浆、酸浆

味性:酸苦,凉。

主治:清热燥湿;软坚散结。主湿热腹泻;痢疾;瘿瘤疬。酸不溜

酸猴儿

味性:味苦;辛;性凉。

主治:祛风除湿,清肺解毒。主风湿热痹,肺热咳嗽,漆疮。酸猴儿

酸浆
酸浆

别名:葴、寒浆、醋浆、苦葴、苦蘵、皮弁草、酸浆草、灯笼草、苦耽、金灯草、姑娘菜、灯笼儿、红姑娘、天泡草、红娘子、珊瑚架、山瑚柳、天灯笼草、九古牛、泡子草、扑扑子草、花姑娘、姑娘花、打朴草、叶下灯、蒧、苦蒧、酢浆、挂金灯、苦精、金灯笼、锦灯笼、蓝花天仙子、野木瓜、野胡椒椒

味性:酸苦,寒。

归经:归肺;脾经。

主治:清热,解毒,利尿。治热咳,咽痛,黄疸,痢疾,水肿,疔疮,丹毒。酸浆(图)

酸浆根

别名:天灯笼草根

味性:味苦;性寒。

归经:归肺;脾经。

主治:清热;利湿。主黄疸;疟疾;疝气。酸浆根

酸模叶
酸模叶

味性:酸;微苦;性寒。

主治:泄热通秘;利尿;凉血止血;解毒。主便秘;小便不利;内痔出血;疮疡;丹毒;疥癣;湿疹;烫伤。酸模叶

酸模叶橐吾

别名:独叶草、大独叶草、化血丹

味性:辛、麻、微苦,热。

主治:散瘀,活血,止痛。主治跌打损伤,瘀肿疼痛,风湿筋骨痛。酸模叶橐吾

算盘子
算盘子

别名:算盘珠、野南瓜、果盒仔、金骨风、山金瓜、臭山橘、馒头果、狮子滚球、柿子椒、八瓣橘、水金瓜、红橘仔、地金瓜、血木瓜、鸡木椒、野盘桃、百家橘、地南瓜、野北瓜子、磨盘树子、山油柑、山橘子、赤松、山馒头、雷打柿、万豆子、寿牌子、牛萘、八楞橘、野蕃蒲、馒头树子、水南瓜、黎击子、寿脾子、八楞楂、百梗桔、野毛植、百荚橘、百荚结、小孩拳

味性:苦;凉。

归经:肾经。

主治:清热除湿;解毒利咽;行气活血。主痢疾;泄泻;黄疸;疟疾;淋浊;带下;咽喉肿痛;牙痛;疝痛;产后腹痛。算盘子

算盘子根

味性:苦,平。

归经:肝;大肠经。

主治:清热利湿,活血解毒。治痢疾,疟疾,黄疸,白浊,劳伤咳嗽,风湿痹痛,崩漏,带下,喉痛,牙痛,痈肿,瘰疬,跌打损伤。算盘子根

算盘子叶

别名:野南瓜叶

味性:味苦;涩;性凉。

归经:大肠经。

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治痢疾,黄疸,淋浊,带下,感冒,咽喉肿痛,痈疖,漆疮,皮疹瘙痒。算盘子叶

碎骨红

味性:甘;苦;性凉。

主治:活血散瘀;消肿止痛。主跌打损伤。碎骨红

碎兰花根

别名:癞疙宝草根

味性:味苦;性凉。

主治:清热利湿;活血止痛。主湿热黄疸;胁肋疼痛;跌打伤痛。碎兰花根

碎米蕨

别名:毛轴碎米蕨

味性:微苦;凉。

主治:清热解毒。主咽喉肿痛;痢疾;毒蛇咬伤。碎米蕨

碎密花

别名:杂密花、细棉花、各落尾

味性:味苦;性凉。

主治:解毒止痢;接骨止血。主热毒血痢;跌打扭狎;骨折;外伤出血。碎密花

穗花蛇菰

别名:地荔枝

味性:苦;微涩;性凉。

主治:凉血止血;清热解毒。主肺热咳嗽;吐血;肠风下血;血崩;风热癍疹;腰痛;小儿阴茎肿;痔疮;疔疮肿毒。穗花蛇菰

繸瓣珍珠菜

别名:狮子草、马兰花、过落花

味性:苦;辛;性平。

主治:活血调经;解毒消肿。主慢性肝炎;月经不调;跌打肿痛;痈肿疮疖;毒蛇咬伤。繸瓣珍珠菜

唢呐花

别名:炮胀花、炮胀筒、金鸡豇豆、两头毛、麻叶子、羊胡子草、羊奶子、燕山红、岩喇叭花、马尾连、羊尾草、黄鸡尾、马桶花、蜜糖花、千把刀、撒拉花、破碗花、大花药、大九加、城墙花

味性:苦、凉。

主治:健脾利湿;行气活血。主泄泻;痢疾;胃痛;胁痛;风湿疼痛;月经不调;痈肿;骨折。唢呐花

索骨丹

别名:水五龙、慕荷、牛角七、红骡子、鬼灯檗、山藕、作合山、红药子、黄药子[陕西]

味性:苦、涩,平。

主治:凉血止血,消肿解毒。用于甲状腺肿,咽喉肿痛,衄血,吐血,咯血,崩漏,腹泻,痢疾,便血;外用治外伤出血,子宫脱垂。索骨丹

塔黄
塔黄

味性:苦;性寒。

主治:泻热;导滞;散瘀;消肿。主实热便秘;谵语发狂;食积痞滞;痢疾;湿热发黄;目赤头痛;闭经;症瘕;痈肿疔毒。塔黄

獭胆

味性:味苦;性寒。

归经:肝;肺经。

主治:明目退翳;清热解毒。主翳膜遮睛;小儿发热咳嗽;金创疼痛;瘰疬结核。獭胆

獭皮毛

味性:味苦;性凉。

归经:肾经。

主治:水利;解毒;止血。主水饮;痔疮;烧烫伤;外伤出血。獭皮毛

獭子树

别名:野吴芋、野莠子、山辣子、臭油林、米辣子、辣树、野辣子、野蜀萸、童子骨

味性:果实:辛、苦,温;根、叶:辛、微甘、涩,凉。

主治:果实:暖胃,止痛。;胃痛吐清水:1日量1钱,水煎服。;头痛:果1两,捣烂炒热加醋少许糊脚心。;根、叶:清热化痰,止咳。;肺结核:3~5钱。;疮痈疖肿:适量捣烂敷患处。獭子树

台湾肺形草

味性:苦;性凉。

主治:清热解毒;止咳。主黄疸;风热咳嗽。台湾肺形草

台湾厚壳树

别名:岭南白莲茶

味性:木心材:甘、咸,平;树皮:苦,平。

主治:木心材:破瘀生新,止痛生肌。树皮:收敛止泻。;跌打损伤肿痛,骨折,痈疮红肿:木心材研粉,酒调成糊状外敷。;肠炎腹泻:用树皮3~5钱,水煎服。台湾厚壳树

台湾牛奶菜

味性:味甘、微苦、性微温。

归经:肝经。

主治:活血散瘀消肿。主跌打损伤;瘀滞肿痛。台湾牛奶菜

台湾泡桐

味性:味苦;涩;性寒。

主治:祛风解毒;接骨消肿。主风湿痹痛;疮痈肿毒;跌打骨折。台湾泡桐

台湾泡桐叶

味性:味苦;性寒。

主治:解毒消肿;止血。主痈疽;疔疮;外伤血。台湾泡桐叶

台湾三颗针

别名:川上氏小檗、黑实檗木

味性:味苦;性寒。

主治:清热燥湿;泻火。主湿热腹泻;痢疾;口疮;疮疡肿毒。台湾三颗针

太白艾

味性:辛微苦,平。

主治:祛风镇静,清热解毒。治小儿惊风,风湿麻木,阑尾炎。太白艾

太白贝母
太白贝母

别名:尖贝、太贝

味性:苦甘,微寒。

主治:润肺,化痰,止咳。治肺热咳嗽,支气管炎,咳痰不利。太白贝母

太白参

别名:太白洋参、黑洋参、煤参、太白阳参、黑参、黑白参

味性:味甘;微苦;性温。

主治:滋阴补肾;益气健脾。主脾肾两虚;骨蒸潮热;关节疼痛;不思饮食。太白参

太白菊

别名:紫菀千花、肺经草、柔软紫菀

味性:苦微辛,凉。

主治:清热止咳。主肺热咳嗽;肺痈;百日咳。太白菊

太白丽参

别名:太白土高丽参、太白参、黑阳参

味性:甘、微苦,平。

主治:益气养阴;托毒外出。主病后体虚;阴虚潮热;疮毒内陷。太白丽参

太白鹿角

别名:太白针、地蓬草、细石蕊

味性:苦;性凉。

归经:膀胱;肝经。

主治:利水通淋;消肿解毒;止血生肌。主不便淋涌;风热目赤;烂弦风眼;黄水疮。太白鹿角

太白三七

别名:甜七

味性:甘、苦,平。

主治:祛风湿,强筋骨,活血,止血。用于风湿关节痛,崩漏,跌打损伤,外伤出血。太白三七

太白针

别名:太白鹿角、地蓬草

味性:苦,平。

主治:清热止血,利尿消肿。用于急性结膜炎,睑缘炎,鼻衄,吐血,膀胱炎,小便不利;外用治黄水疮。太白针

太平莓
太平莓

别名:老虎扭

味性:酸、苦、辛;平。

归经:肝经。

主治:清热,活血。主产后腹痛。太平莓

太子参
太子参原生态太子参太子参

别名:孩儿参、双批七、异叶假繁缕、童参、四叶参、米参

味性:甘苦,微温。

归经:脾、肺经。

主治:益气健脾,生津润肺。用于脾虚体倦,食欲不振,病后虚弱,气阴不足,自汗口渴,肺燥干咳。太子参(图)

痰药

别名:野杜仲[湖北]、四棱子

味性:微苦、涩,平。

主治:软坚散结,祛风除湿,通经活络。用于淋巴结结核,跌打损伤,肾虚腰痛,风湿疼痛,闭经,痛经。痰药

檀根
檀根

味性:辛苦;平。

归经:心经。

主治:清热解毒,止血消肿。主疮疖疔毒,毒蛇咬伤,细菌性痢疾,跌打损伤。檀根

檀香泥

味性:苦;性温。

归经:胃;肝经。

主治:行气止痛。主肝胃不和;脘胁胀痛。檀香泥

檀香油

味性:苦;性温。

归经:胃;肾经。

主治:降逆和胃;行气止痛。主呃逆;呕吐;胃脘痛;腰痛。檀香油

唐古特报春

味性:辛;苦;性凉。

主治:清热解毒;降血压。主痈肿疮疖;烫伤;高血压。唐古特报春

唐古特马尿泡

别名:马尿泡、羊尿泡、唐传尕保

味性:苦辛,寒。

主治:镇痛消肿。治消化道痉挛性疼痛,疮毒,癌瘤及皮肤病。唐古特马尿泡

唐古特青兰

别名:智洋顾

味性:味辛;苦;性寒。

主治:清热利湿;化验室痰止咳。主黄疸型肝炎;胃炎;胃溃疡;气管炎。唐古特青兰

唐古特青兰苗

味性:味辛;苦;性凉。

主治:利水消肿。主小便不利;水肿;腹水。唐古特青兰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