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芽
粟芽 Sù Yá | |
---|---|
别名 | 蘖米、粟蘖、檗米、粟檗、谷芽 |
功效作用 | 健脾;消食。主食积胀满;不思饮食 |
英文名 | Millet sprout |
始载于 | 《本草纲目》 |
毒性 | 无毒 |
归经 | 胃经、脾经 |
药性 | 温 |
药味 | 苦 |
【粟芽的功效介绍】:
粟芽 (《纲目》)
【来源】为粟的发芽颖果。
植物形态详粟米条。
【制法】将粟谷入水中浸透,捞出置筐内,上盖稻草,每日洒水4~5次,保持湿润,至芽长2~3毫米许,取出晒干。
【药材】干燥粟芽呈小球形,径约1毫米。
表面淡黄色,有外稃与内稃包围,多数均已裂开,露出长约1~3毫米的初生根(芽),或无初生根。
剥去壳即为果实,表面淡黄色,光滑,基部有黄褐色的胚,长约1毫米,胚乳近白色。
质坚,断面粉质,气无,味微甜。
以黄色、有芽、颗粒匀整者为佳。
主产华北各地。
【炮制】炒粟芽:取粟芽置锅内以文火炒至黄色为度。
取出放凉。
亦有炒至焦黄色者。
【性味】①《别录》:味苦,无毒。
②《品汇精要》:味苦甘,性微温,无毒。
【归经】《本草汇言》:入脾、胃二经。
①《别录》:寒中,下气,除热。
②《日华子本草》:除烦,消宿食,开胃。
③《纲目》:消导米面诸果实积。
④《山西中药志》:健脾,消食。
治食滞胀满,食欲不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