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味中药列表/10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东风橘

别名:针仔簕、牛屎橘、狗橘刺

味性:辛、苦,微温。

主治:祛风解表,化痰止咳,理气止痛。用于感冒,头痛,咳嗽,支气管炎,疟疾,胃痛,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疼。东风橘

东菊

别名:细药、兰铁草、踏地莲花莱、牙陷药、野菠菜、细牛舌片

味性:苦,平。

主治:补虚弱。治痨伤,口臭,牙龈出血,恶毒癞疮。东菊

东野菰

别名:野菰

味性:苦,凉。

主治:清热解毒。主治骨髓炎,扁桃体炎,咽喉炎,尿路感染,小儿高热,疔疮,毒蛇咬伤。东野菰

东紫堇

味性:辛;苦;温。

归经:肝经。

主治:行气;活血;止痛。主头痛;胃肠痉挛痛;痛经。东紫堇

冬瓜藤

味性:味苦;性寒。

归经:归肺;肝经。

主治:清肺化痰;通经活络。主肺热咳痰;关节不利;脱肛;疮疥。冬瓜藤

冬瓜叶

味性:味苦;性凉。

归经:归肺;大肠经。

主治:治消渴,疟疾,泻痢,蜂螫,肿毒。冬瓜叶

冬里麻根

别名:水麻柳根

味性:微苦;辛;性平。

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止痛;解毒消肿。主风湿痹痛;跌打伤肿;骨折;外伤出血;疮痈肿毒。冬里麻根

冬凌草
冬凌草冬凌草

别名:冰凌花、冰凌草、六月令、山荏、破血丹、明镜草、彩花草、山香草、雪花草、野藿香

味性:味苦;甘;性微寒。

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止痛。主咽喉肿痛;感冒头痛;气管炎;慢性肝炎;风湿关节痛;蛇虫咬伤。冬凌草

冬青皮

别名:冬青木皮

味性:甘;苦;凉。

归经:肝;脾经。

主治:凉血解毒;止血止带。主烫伤;月经过多;白带。冬青皮

冬青叶

别名:四季青叶

味性:苦涩,寒。

主治:治烫伤,溃疡久不愈合,闭塞性脉管炎,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尿路感染,菌痢,外伤出血,冻瘃,皲裂。冬青叶

冬青子
冬青子

别名:冬青实、冻青树子

味性:甘;苦;凉。

归经:肝;肾经。

主治:去风。补虚。治风湿痹痛,痔疮。冬青子

冬珊瑚

别名:珊瑚子、玉珊瑚、红珊瑚、野辣茄、野海椒

味性:咸、微苦,温。

主治:止痛。用于腰肌劳损。冬珊瑚

冻绿刺

别名:鸭屎树、野苦楝子、洞皮树、臭李子、老鹤眼、山绿柴、黑鸟枝刺、黑旦子、偶栗子、冻绿、冻绿树、老鹳眼

味性:苦涩,微寒。

归经:肺;脾;胃;大肠经。

主治:杀虫消食;下气祛痰。主寸白虫;食积;瘰疬;哮喘。冻绿刺

冻绿叶

别名:黑午茶

味性:苦;凉。

主治:止痛;消食。主跌打内伤;消化不良。冻绿叶

冻青叶
冻青叶

别名:云南冻青叶

味性:苦涩,凉。

归经:心;肝;肺;肾经。

主治:清热消炎。治腮腺炎,疮毒,水火烫伤,风湿,跌打骨折。冻青叶

都拉

别名:都拉参、肚拉、土败酱、对对参、萝卜参、白都拉、鸡大腿、一支蒿、萝卜肚拉、土洋参、双香

味性:味甘;微苦;性微温。

归经:肺;脾;肾经。

主治:温肾益气;活血止血。主体虚头昏;虚劳久咳;脾虚食积;肾虚腰痛;带下;阳痿;不孕;风湿性心脏病;外伤出血。都拉

都拉鸢尾

别名:都拉、扁竹兰

味性:苦,凉。

主治:清热解毒。治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喉炎。并解乌头、蕈类、食物中毒。都拉鸢尾

兜冠黄共享

别名:盔状黄芩

味性:味苦;性寒。

主治:清热解毒;利水通淋;活血散瘀。主热淋;血淋;肠痈;肝炎;癌肿;疮疡肿毒;跌打损伤;毒蛇咬伤。兜冠黄共享

钭叶榕

别名:酸叽叽树、马勒

味性:苦,寒。

主治:清热、消炎、解痉。主治感冒。高热抽搐,腹泻痢疾。外用治风火眼痛。钭叶榕

豆瓣绿
豆瓣绿

别名:一柱香、岩豆瓣、豆瓣草、豆瓣如意、四瓣金钗、指甲草、豆瓣打不死、豆瓣鹿衔草、岩筋草、豆瓣如意草、瓜子鹿衔、瓜子细辛、石上开花、四块瓦、客阶、岩花、石上瓦浆、三年草、圆叶瓜子菜、石还魂

味性:微苦,温。

归经:肺;肝;脾经。

主治:治劳伤咳嗽,哮喘,风湿痹痛,痢疾,中暑,腹泻,疳积,跌打损伤。豆瓣绿

豆瓣七

别名:鱼公草、青鱼胆、冷青草、石寒公、万年青

味性:苦;性寒。

主治:活血通络;消肿止痛;清热解毒。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骨折;外伤出血;痈疽肿痛。豆瓣七

豆瓣香

别名:千年矮、豆瓣叶、山桂花

味性:甘、苦,平。

主治:法痰止咳;化瘀止血。主慢性气管炎;跌伤瘀痛;外伤出血。豆瓣香

豆腐泔水

别名:豆腐泔

味性:淡;微苦;凉。

归经:心;大肠经。

主治:通利二便;敛疮解毒。主大便秘结;小便淋涩;臁疮;鹅掌风;恶疮。豆腐泔水

豆腐渣
豆腐渣

别名:雪花菜

味性:甘;微苦;平。

归经:心;大肠经。

主治:解毒;凉血。主肠风便血;无名肿毒;疮疡湿烂;臁疮不愈。豆腐渣

豆根木蓝

别名:山扫帚、山花子

味性:苦,寒。

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通便。用于咽喉肿痛,肺热咳嗽,黄疸,热结便秘;外用治痔疮肿痛,蛇虫咬伤。豆根木蓝

豆角柴

别名:西南秔子梢

味性:凉;辛;微苦。

归经:肺经。

主治:疏风清热。主风热感冒;发热。豆角柴

豆叶七

别名:绿豆莲、金剪刀、蚕豆七、豆叶狼毒、胡豆莲

味性:苦;凉。

归经:肺;肾;肝经。

主治:接筋骨,除风湿,解毒消肿。外用治骨折,风湿关节痛,乳腺炎,疔疮。豆叶七

毒根斑鸠菊

别名:过山龙、藤牛七、发痧藤、夜牵牛、细脉斑鸠菊、惊风红、虎三头

味性:苦,凉。

主治:祛风解表,舒筋活络,截疟。用于风湿关节痛,腰腿痛,跌打损伤,疟疾;外用治眼结膜炎。毒根斑鸠菊

毒鱼藤

别名:白药根、雷公藤蹄

味性:味苦。

归经:脾经。

主治:解毒杀虫。主疮毒;皮炎;皮肤湿疹;跌打肿痛;关节疼痛。毒鱼藤

独角牛

别名:红皮紫陵、广东克雷木、碎骨红

味性:甘、苦、涩,凉。

主治:通经活络,散瘀消肿。主治跌打损伤,扭伤。独角牛

独角芋

别名:红半夏、石芋头、红水芋、红芋头、珍珠莫玉散、五彩芋

味性:苦辛,温。

主治:解毒消肿,散瘀止痛。治风湿疼痛,跌打肿痛,胃痛,牙痛,无名肿毒,腮腺炎,痈,疮,疖,癣,湿疹,全身瘙痒,狗和蛇、虫咬伤,刀枪伤。独角芋

独脚蟾蜍

别名:掌裂草葡萄、金线吊蛤蟆、石蟾蜍

味性:苦;寒。

主治:清热化痰;解毒散结。主热病头痛;胃痛;痢疾;痈肿;痰核。独脚蟾蜍

独脚乌桕

别名:山番薯、土大黄、独脚乌扣、山葫芦、粉藤头、粉藤薯、块根山鸡蛋、粉藤蛋

味性:甘苦,凉。

归经:心;肾经。

主治:清热解毒,散结,行血。治肾炎,痈疽疮疡,淋巴结结核,跌打损伤。独脚乌桕

独脚乌桕叶

味性:苦,寒。

主治:拔毒,消肿。治痈疮,瘭疽,足底石硬。独脚乌桕叶

独蕨箕

别名:蕨箕参、蕨箕细辛、一朵云、蕨苗一支蒿、蕨蕨草、蕨蕨蒿、金扇子、山斛、阴地蕨、独脚鸡

味性:微苦,平。

归经:肝;肾经。

主治:清热解毒;滋补;止咳平喘。主毒蛇咬伤;乳痈;疔疮肿毒;瘰疬;咽喉炎;肺热咳喘。独蕨箕

独蕨萁

别名:绒毛阴地蕨、蕨萁参

味性:微苦,平。

主治:清热解毒,平肝散结。用于疮毒,淋巴结肿,目中生翳。独蕨萁

独行千里

别名:独虎龙、扣钮子、膜叶槌果藤、落地金鸡、勒儿根、下洞底、落杆薯、黑皮蛇、尖破石

味性:苦、涩,平。

归经:心;胃经。

主治:活血散瘀;祛风止痛。主跌打瘀肿;闭经;风湿痹痛;咽喉肿痛;牙痛;腹痛。独行千里

独叶白芨

别名:糯白芨、小白芨、独菇

味性:苦,平。

主治:补肺,止咳化痰,止血生肌。治硅肺,肺结核,百日咳,气管炎,消化道出血,痈肿,外伤出血。独叶白芨

独叶一枝花

别名:雨流星草、肾子草、扇唇舌喙兰、鸡肾参、独叶参、单肾参、一面锣、落地还阳、鸡蛋参、独叶一枝枪

味性:甘;微苦;平。

归经:肺经。

主治:滋阴润肺。治虚弱低热,肺燥咯腥臭痰。独叶一枝花

独一味
独一味独一味

别名:巴拉努努、吉布孜、麦朵昌巴、哈努巴拉、札江温保、哈吾巴拉、达干木、达折合巴、野秦艽、大巴、打布巴

味性:苦,微寒。

主治:活血祛瘀,消肿止痛。用于跌打损伤,骨折,腰部扭伤。独一味

杜茎山
杜茎山

别名:踏天桥、山茄子[江西南丰]、土恒山、水麻叶、山茄子、胡椒树、金砂根、白茅茶、白花茶、野胡椒、山桂花、水光钟

味性:苦,寒。

主治:祛风,解疫毒,消肿胀。治感冒头痛眩晕,寒热躁渴,水肿,腰痛。杜茎山

杜楝

别名:海南杜楝、钮扣丹、手拳灵

味性:苦;凉。

主治:清热解毒;收敛止泻。主泄泻;痢疾;咽喉肿痛;外伤出血。杜楝

杜香

别名:喇叭茶

味性:辛、苦,寒。

主治:化痰,止咳,平喘。用于慢性气管炎。杜香

杜仲藤

别名:藤杜仲、藤仲、土杜仲、鸡腿藤、牛腿子藤、白皮胶藤、红杜仲、白杜仲、软羌藤、九牛藤、鸡嘴藤、老鸦嘴、松筋藤、白胶藤、土续断、大种笔须藤、小白皮芯、结衣藤

味性:苦、微辛,平。

归经:肝;肾经。

主治:祛风湿;强筋骨。主风湿痹痛;腰膝酸软;跌打损伤。杜仲藤

杜仲藤叶

别名:藤杜仲叶

味性:苦;涩;性平。

主治:接骨;止血。主跌打骨折;外伤出血。杜仲藤叶

短柄菝葜

别名:土茯苓、金刚豆藤、土萆薢

味性:辛;苦;凉。

主治:清热利湿,补虚益损,活血止血。短柄菝葜

短柄南蛇藤茎叶

味性:辛;苦;平。

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止血;解毒消肿。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脘腹痛;牙痛;疝气痛;月经不调;经闭;血崩;肌衄;疮肿;带状疱疹;湿疹。短柄南蛇藤茎叶

短齿楼梯草

味性:微苦;辛;性凉。

主治:祛风湿;散瘀肿;解热毒。主风湿热痹;目赤肿痛;黄疸;跌打骨折。短齿楼梯草

短茎独活

别名:独活

味性:味辛;苦;性温。

主治:祛风除湿;止痛。主风寒湿痹;腰膝冷痛;头痛;牙痛。短茎独活

短毛熊巴掌

别名:野虎耳草、猪婆耳、豆角消、虎耳、叶红、猫耳朵、熊巴耳

味性:味苦;性寒。

主治:清热燥湿;解毒消肿。主湿热泻痢;带下;阴囊肿大;中耳炎;月经不调;崩漏。短毛熊巴掌

短蕊万寿竹

别名:百味参、百尾笋

味性:味甘;微苦;性凉。

主治:养阴润肺;止咳;止血。主阴虚咳嗽;痰中带血。短蕊万寿竹

短穗兔耳草

味性:味苦;性凉。

归经:归肺;肝经。

主治:清肺止咳;降压调经。主肺热咳嗽;高血压;月经不调。短穗兔耳草

短腺小米草

味性:苦,凉。

主治:清热,除烦,利尿。主治热病口渴,头痛,小便不利。短腺小米草

短小蛇根草

别名:荷包草、金锁匙、鸡冠草、白丁香、向日癀、金铃仔草、乌枪头、山苋菜、小蛇根草

味性:苦;寒。

主治:清热解毒。主感冒发热;咳嗽;痈疽肿毒;毒蛇咬伤。短小蛇根草

短叶锦鸡儿

别名:猫儿刺

味性:辛、苦,寒。

主治:清热散肿,生肌止痛。主治痈疽,疮疖,肿痛。短叶锦鸡儿

短叶蹄盖蕨

味性:微苦、涩;凉。

归经:入大肠、肝二经。

主治:驱杀蛔虫;收敛止血。主蛔虫病;外伤出血。短叶蹄盖蕨

短枝六道木

别名:紫荆丫

味性:苦、涩,平。

主治:去风湿,解热毒。主治风湿筋骨疼痛;外用治痈疮红肿。短枝六道木

短柱梅花草

味性:苦;凉。

归经:入肺、胃二经。

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主发热;内伤出血。短柱梅花草

断肠草
断肠草

别名:钩吻、大茶药、大炮叶、黄花苦蔓、黄猛菜

味性:苦、辛,温。

主治:攻毒拔毒,散瘀止痛,杀虫止痒。外用治皮肤湿疹,体癣,脚癣,跌打损伤,骨折,痔疮,疔疮,麻风。还可杀蛆虫、孑孓。断肠草

断节参

别名:对节参、青洋参

味性:甘微苦,温。

归经:肝;肾经。

主治:补肝肾;强筋骨。主肾虚腰痛;足膝无力;跌打损任;骨折;狂犬咬伤。断节参

断血流
断血流

别名:灯笼草、山藿香、走马灯笼草、荫风轮、脚癣草、绣球草、楼台草[云南]、蜂窝草、节节草[贵州]、土荆芥[江苏]、漫胆草、大叶藿香[植物名实图考]、大叶香薷、瘦风轮、九层塔、野薄荷、田螺菜、蒙锄草、多头风轮菜

味性:微苦、涩,凉。

归经:归肝经。

主治:止血。用于崩漏,尿血,鼻衄,牙龈出血,创伤出血;子宫肌瘤出血。断血流

椴树

别名:叶上果、滚筒树根、千层皮、青科榔

味性:苦,温。

主治:祛风活血,止痛。用于跌打损伤,风湿疼痛,四肢麻木。椴树

椴树根
椴树根

别名:叶上果根、滚筒树根、家鹤儿

味性:苦;温。

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止痛;止咳。主风湿痹痛;四肢麻木;跌打损伤;久咳。椴树根

堆莴苣
堆莴苣

别名:铁麻、江维草、山活血

味性:味苦;性寒。

主治:清热解毒;止血。主疮疖肿毒;蝮蛇咬伤;外伤出血。堆莴苣

对节树根

别名:小红米果根

味性:辛苦;平。

归经:肝;脾经。

主治:清热,止血。治月经不凋,吐血,尿血,痔疮出血。对节树根

对马耳蕨

别名:小叶金鸡尾巴草、毛脚鸡、蕨萁、线鸡尾

味性:苦;寒;凉。

归经:心;脾经。

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散瘀。主痢疾;目赤肿痛;乳痈;疮疖肿毒;痔疮出血;烫火伤。对马耳蕨

对叶百部

别名:大百部、野天门冬根、山百部

味性:味苦。

主治:同直立百部。对叶百部

对叶草

别名:牛心朴、牛心秧、瓢柴、侧花徐长卿

味性:苦,温。

主治:活血,止痛,消炎。对叶草

对叶油麻叶

味性:味微苦;辛;性寒。

主治:散瘀止痛;通便。主跌打损伤;便秘。对叶油麻叶

敦盛草
敦盛草

别名:敦木卜江区、敦朴江区

味性:苦,微温。

归经:膀胱;肾经。

主治:利尿消肿;活血止痛。主下肢水肿;淋症;白带;风湿痹痛;跌打损伤。敦盛草

盾果草

别名:盾形草、黑骨风、铺墙草、野生地、猫条干

味性:苦;凉。

归经:心;大肠经。

主治:清热解毒,消肿。用于痈疖疔疮,菌痢,肠炎。盾果草

盾叶薯蓣
盾叶薯蓣

别名:黄姜、火藤根、枕头根、黄连参、地黄姜野洋姜

味性:甘、苦,凉。

主治:解毒消肿。用于痈疖早期未破溃,皮肤急性化脓性感染,软组织损伤,蜂螫虫咬。盾叶薯蓣

盾叶唐松草

别名:倒地挡、岩扫把、龙眼草、水香草、羊耳

味性:苦,寒。

主治:清热解毒,除湿,通经,活血。;黄疸,蛔虫病引起的腹痛,跌打损伤,骨折肿痛,泄泻等:用全草3~5钱,或根1钱,水煎服或泡酒服。;小儿角弓反张:用根5~6分。;小儿口疮,风疹:外用适量,煎水洗。盾叶唐松草

钝齿青荚叶

味性:味苦;性平。

主治:祛风除湿;活血解毒。主风湿痹痛;胃痛;痢疾;月经不调;跌打肿痛;疮肿;烧烫伤;毒蛇咬伤。钝齿青荚叶

多斑紫金牛

别名:紫绿果根、小罗伞、天青地红

味性:苦,温。

主治:理气止痛,舒筋活络,清咽利喉。治咽喉肿痛,胃痛,急性肠炎,风湿关节痛。外用治骨折,跌打损伤。多斑紫金牛

多苞糙苏

别名:野苏子、香苏、豯莶草[云南]

味性:苦,微温。

主治:祛风除湿。;半身不遂,口眼歪斜,风瘫壅盛,萎痹不仁,白癫风,眉发脱落。全草3钱,水煎服或炼蜜为丸服。;白带:根5钱,水煎加酒为引服。多苞糙苏

多齿蹄盖蕨
多齿蹄盖蕨

味性:微苦;凉。

归经:肺;胃;肠经。

主治:清热解毒;杀虫。主虫积腹痛;预防流感;麻疹。多齿蹄盖蕨

多刺绿绒蒿
多刺绿绒蒿

别名:乌巴拉色尔布

味性:苦,寒。

归经:肝经。

主治:活血化瘀;清热解毒。主跌打损伤;骨折;胸背疼痛;风热头痛;关节肿痛。多刺绿绒蒿

多花八角莲

味性:甘,温。

主治:一说苦辛。散结活瘀,消肿止痛,解毒清热。多花八角莲

多花筋骨草

味性:味苦;性寒。

主治:清热解毒;止血。主肺热咳嗽;咯血;疮痈肿毒。多花筋骨草

多花沿阶草

别名:大叶麦冬、竹叶茶、糯米草、糯米条、假麦冬

味性:甘、微苦,微寒。

主治:润肺生津,止咳化痰。主治百日咳,尿道炎,肺结核咳嗽,咯血,支气管炎。多花沿阶草

多花野牡丹

别名:炸腰果、水石榴、爆肚叶、野广石榴

味性:苦、涩,凉。

主治:清热利湿,化瘀止血。用于消化不良,痢疾,肠炎,衄血;外用治跌打损伤,外伤出血。多花野牡丹

多裂独活

味性:味辛;苦;性微温。

主治:祛风除湿;消肿止痛。主治风寒湿痹;腰膝酸痛;四肢拘挛;跌打肿痛。多裂独活

多裂委陵菜

别名:白马肉

味性:甘、微苦,寒。

主治:清热利湿,止血,杀虫。用于肝炎,蛲虫病,功能性子宫出血,外伤出血。多裂委陵菜

多鳞鳞毛蕨

别名:芒齿鳞毛蕨、髯毛鳞毛蕨

味性:苦;微寒。

归经:肝经。

主治:驱虫;解毒。主肠寄生虫病;食物中毒。多鳞鳞毛蕨

多穗石柯

别名:甜茶

味性:叶:甘、苦,平;根:甘、涩,平。

主治:叶:清热利湿。用于湿热痢疾,皮肤瘙痒,痈疽恶疮。;根:补肾益阴。用于虚损病。多穗石柯

多头风轮菜

别名:风轮菜、漫胆草、小益母草、走马灯笼草、脚癣草

味性:苦,寒。

主治:清热解毒,利湿活络。多头风轮菜

多头苦荬

别名:山鸭舌草、黄花山鸭舌草、黄花地丁、剪刀草、剪子股、还魂草

味性:苦、甘,凉。

主治:清热;解毒;利湿。主咽痛;目赤肿痛;阑尾炎;疔疮肿毒。多头苦荬

多枝婆婆纳

别名:小败火草

味性:辛、苦,凉。

主治:祛风散热,解毒消肿。主治乳腺炎,痢疾,跌打损伤。外用治疮疖肿痛。多枝婆婆纳

多足蕨

味性:苦;甘;微寒。

主治:清热利湿解毒。主湿热淋症;风湿热痹;疮疖痈肿;风疹瘙痒;跌打损伤。多足蕨

峨参
峨参

别名:土田七[四川]、田七、金山田七、土白芷、广三七、胡萝卜七、南田七、水田七、土当归、土田七

味性:甘、辛、微苦,微温。

归经:入脾、胃、肺三经。

主治:补中益气,祛瘀生新。根:用于跌打损伤,腰痛,肺虚咳嗽,咳嗽咯血,脾虚腹胀,四肢无力,老人尿频,水肿;叶:外用治创伤。峨参

峨眉半边莲

别名:观音莲、半边莲、峨眉莲座蕨

味性:苦淡,凉。

归经:心经。

主治:除风湿,利小便。治风湿骨痛,肺病热咳,腮腺炎,小便不利,血痢,痈肿热毒。峨眉半边莲

峨眉耳蕨
峨眉耳蕨

别名:万年青、树林株

味性:苦;平。

归经:肺;胃经。

主治:清热;泻火;利尿。主肺胃热盛之鼻肿;小便短赤;便秘;疮疖久不收口。峨眉耳蕨

峨眉观音座莲

别名:峨眉半边莲

味性:苦、淡,凉。

主治:除风湿,利小便。主治风湿骨痛,肺病热咳,腮腺炎,小便不利,肠胃血痢,痈肿,热毒等症。峨眉观音座莲

峨眉蕨贯众
峨眉蕨贯众

别名:贯众

味性:苦;涩;微寒。

主治:清热解毒;杀虫;止血。主痢疾;蛔虫病;蛲虫病;绦虫病;崩漏;便血;流感。峨眉蕨贯众

峨眉石凤丹
峨眉石凤丹

别名:一枝花、石凤丹、随身丹、小瓢儿菜

味性:苦;微寒。

主治:清热;解毒;散结;利小便。主瘰疬;小便不利;水肿。峨眉石凤丹

峨眉香科

别名:峨眉石蚕、野烟

味性:味苦;性寒。

主治:清热解毒。主疮疖红肿;毒蛇咬伤。峨眉香科

峨眉紫金牛
峨眉紫金牛

别名:红豆子、点抵改房、两逊逊

味性:苦;辛;性寒。

主治:祛风湿;解热毒;止痛。主风湿痹痛;咽喉肿痛;牙痛;胃痛;跌打骨折;淋巴结肿大。峨眉紫金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