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头苦荬
多头苦荬 Duō Tóu Kǔ Mǎi | |
---|---|
别名 | 山鸭舌草、黄花山鸭舌草、黄花地丁、剪刀草、剪子股、还魂草 |
功效作用 | 清热;解毒;利湿。主咽痛;目赤肿痛;阑尾炎;疔疮肿毒 |
英文名 | all-grass of Polycephalous Ixeris |
始载于 | 《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
毒性 | |
归经 | |
药性 | 凉 |
药味 | 甘、苦 |
种中文名:多头苦荬
【药 名】:多头苦荬
【拼 音】:DUOTOUKUMAI
【来 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菊科植物多头苦荬的全草。
【功 效】:清热解毒。
【用法用量】:内服:9一15克,水煎服。外用:适量。敷患处。
【别 名】:黄花地丁、黄花山鸭舌草、剪刀草(《广东朝阳草药》)、剪子股、还魂草(江苏宝应)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西、安徽、浙江、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地。
【拉丁名】:Ixeris polycephala Cass-Benth
【考 证】: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各家论述】:
4.《泉州本草》:清热解毒,祛风止痛,消痈止痢。治妇人血崩,乳痈,赤白痢。外敷痈疽肿毒。
5. 苏医《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祛风散热。治肠炎,白喉,咽喉肿痛,痈疽疮疖,荨麻疹,过敏性皮炎。
6.《江西草药》:散瘀解毒。治跌打损伤,感冒头痛,中暑腹痛。
7.《湖南药物志》:行气,散血,消积。
【植物形态】一年生草本,高8-30cm。茎多数,自匍匐茎生了同,四棱形,被倒向短柔毛。叶对生;叶柄长0.8-1.3cm,基部紫红色,密被短柔毛;叶片卵形或茎最下部的叶圆卵形而较小,长1.2-3.4cm,宽12.4cm,先端钝,基部圆形或楔形,边缘具圆齿状锯齿,下面近无毛,下面脉上具短硬毛。轮伞花序分离,或密集于茎端成短总状花序;无苞叶;苞筒不等宽,外面沿脉上被短硬毛,其余部分被微柔毛,上唇3齿,短,三角形,果时向上反折,下唇2齿,略长,先端钻形,齿均被睫毛;花冠白色至紫红色,比花萼长约1/2倍,外面被微柔毛,上唇先端微缺,下唇3裂,中央裂片较大;雄蕊4,前对能主能,花药2室;子房4裂,柱头2裂。小坚果4,卵球形,褐色。花期6-8月,果期7-10月。
本种与细风轮菜的主要区别为:轮伞花常具苞叶;萼筒等宽,外面全无毛或沿脉上有极稀少的毛,内面喉部被小疏柔毛,齿缘被睫毛,上唇3齿果时不向上反折。花期5-6月,果期7-8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