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味中药列表/2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白毛委陵菜

别名:热干巴[蒙名]

味性:苦;酸;凉。

归经:肝;肾经。

主治:凉血止血。主崩漏;鼻衄。白毛委陵菜

白毛夏枯草

别名:金疮小草、雪里青、土犀角、见血青、白头翁、筋骨草、石灰菜、紫背金盘、破血丹、退血草、散血草、白夏枯草、散血丹、白毛串、白喉草、四季春草、大叶刀焮草、青鱼胆草、苦地胆、透骨消、四时春、地龙胆、活血草、雪里开花、青石藤、朋花、一盏灯、野鹿衔花、天青地红、叶下红、爬爬草、白调羹、和胶毒草、苦草、苦胆草、四服春、大本四时春、七层宝塔、小将军、透滑消、蚊毒草、大叶退焮草

味性:苦甘,寒。

归经:归肺;肝经。

主治:止咳化痰,清热,凉血,消肿,解毒。治气管炎,吐血,衄血,赤痢,淋病,咽喉肿痛,疔疮,痈肿,跌打损伤。白毛夏枯草

白木

别名:野黄皮、鸡卵黄、小柑、小郎伞、搽散、野辣椒

味性:苦辛,凉。

归经:肝;肾经。

主治:治跌打肿痛,骨折,扭伤,风湿痛,喉痛。白木

白牛胆
白牛胆

别名:毛老虎、猪耳风、大力黄、白叶菊、大麻香、毛柴胡、白面风、土蒙花、大刀药、白背风、白羊耳、华耳木、金边草、上大黄、过山香、羊耳茶、毛茶、山白芷、大力王、白羊风、白头翁、飞扬药、观音茶、羊仔耳、白面猫子骨、壮牛浪、八面风、蜡毛香、羊耳风

味性:味辛;甘;微苦;性温。

归经:入肝、肺、脾、胃诸经。

主治:祛风散寒;行气利湿;解毒消肿。主风寒感冒;咳嗽;风湿痹痛;泄痢;肝炎;乳腺炎;痔疮;湿疹;疥癣。白牛胆

白牛尾七

别名:牛尾七、大岩七、印度大黄、山大黄

味性:苦;甘;性寒。

主治:清热解毒;止血生肌。主肺热咳嗽;咽喉肿痛;痈疮肿毒;便血;外伤出血。白牛尾七

白牛膝

别名:小九占牛、九股牛膝、长深根、太极草、狗夺子、藤牛膝、短瓣石竹、狗京蔓、土牛膝、抽筋草、扣仁荡、生烟叶、松筋藤

味性:苦淡,凉。

归经:肝;脾经。

主治:凉血,活血,利湿,消肿。治妇女经闭,倒经,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痛,淋病,水肿,瘰疬,痈疽肿毒。白牛膝

白皮柯

别名:滇白栎、野槟榔

味性:微苦、涩,温。

主治:消食;杀虫。主食积腹胀;虫积腹痛。白皮柯

白婆婆纳

味性:苦,凉。

主治:清热鲜毒;凉血止血。主痈疖红肿;血热出血。白婆婆纳

白枪杆

别名:根根药、对节木、狗骨头树

味性:苦、涩,寒。

主治:截疟;消食;驱虫。主疟疾;虫积腹痛;消化不良。白枪杆

白枪杆根

味性:苦;性寒。

主治:清热;利尿;通便。主热淋;石淋;热结便秘。白枪杆根

白屈菜
白屈菜

别名:山黄连、土黄连、牛金花、八步紧、断肠草[北京]、地黄连、断肠草、山西瓜、雄黄草、假黄连、小野人血草、黄汤子、胡黄连、小黄连

味性:苦,凉。

归经:肺;心;肾经。

主治:镇痛,止咳,利尿解毒。治胃肠疼痛,黄疸,水肿,疥癣疮肿,蛇虫咬伤。白屈菜

白屈菜根

别名:小人血七

味性:苦;涩;温。

归经:肝;脾;肾经。

主治:散瘀;止血;止痛;解蛇毒。主劳伤瘀血;脘痛;月经不调;痛经;蛇咬伤。白屈菜根

白乳菇
白乳菇

别名:辣味乳菇、蘑菇、羊脂菌、白奶浆菌、板栗菌、白蘑菇、石灰菌

味性:苦,温。

主治:祛风散寒;舒筋活络。主腰腿疼痛;手足麻木;筋骨不舒;四肢抽搐。白乳菇

白三七根

味性:味苦涩,性凉。

主治:理气,收涩,消肿。治痢疾,腹泻,喉炎,劳伤,跌打损伤,红肿疼痛。白三七根

白山苔

味性:苦;辛;性微寒。

归经:肝;胃经。

主治:调经。治月经不调,不孕,胃溃疡。白山苔

白石榴根

味性:味苦;涩;性微温。

主治:祛风除湿;杀虫。主风湿痹痛;蛔虫;绦虫;姜片虫病。白石榴根

白首乌
白首乌

别名:山东何首乌、泰山何首乌、泰山白首乌、和尚乌、隔山消、白何乌、白何首乌、隔山撬、白木香、野蕃薯、一肿三消、和平参、山花旗、张果老

味性:味苦;薇苦;性平。

归经:肝;肾;脾胃经。

主治:安神、补血。用于体虚失眠,健忘多梦,皮肤搔痒。白首乌

白松塔

别名:松塔、松球、松果、椁树核桃、蛇皮松果、白松果

味性:苦;性温。

主治:祛痰;止咳;平喘。主慢性气管炎;咳嗽;气短;吐白沫痰。白松塔

白檀
白檀

别名:野荞面根、大撵药、地胡椒、乌子树、砒霜子、蛤蟆涎、白花茶、牛筋叶、檀花青

味性:苦;性微寒。

主治:消炎软坚,调气。主治乳腺炎,淋巴腺炎,疝气,肠痈,胃癌,疮疖。白檀

白头翁花
白头翁花

味性:苦;微寒。

归经:肝;脾经。

主治:清热解毒;杀虫。主主治疟疾;头疮;白秃疮。白头翁花

白头翁茎叶

别名:白头翁草

味性:味苦;性寒。

归经:归肝;胃经。

主治:治腰膝肢节风痛,浮肿及心脏病。白头翁茎叶

白托柄菇

别名:托柄菇、平缘托柄菇、蘑菇

味性:苦,温。

主治:追风,散寒,舒筋,活络。白托柄菇

白仙茅

别名:细叶刺参、刺参

味性:味甘;微苦;性温。

主治:益肺健脾;被肾壮阳;活血舒筋。主肺虚咳嗽;脾虚消化不良;肾虚阳痿;带下;子宫脱垂;跌打损伤;骨折。白仙茅

白鲜皮
白鲜皮原生态白鲜皮白鲜皮白鲜皮

别名:白藓皮、八股牛、山牡丹、羊鲜草、北鲜皮、藓皮、野花椒根皮、臭根皮

味性:苦,寒。

归经:入脾、胃经。

主治:祛风,燥湿,清热,解毒。治风热疮毒,疥癣,皮肤痒疹,风湿痹痛,黄疸。白鲜皮(图)

白线薯

别名:红藤、山乌龟、一滴血

味性:苦;寒。

归经:肝;胃经。

主治:行气活血;祛风止痛;清热解毒。主胃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痛经;痈疖肿毒;湿疹。白线薯

白杨树

别名:响叶杨

味性:涩微苦,凉。

主治:清热解毒,消炎,利水,杀虫。治肾炎,感冒,蛔虫症,牙痛。白杨树

白杨树根皮

别名:白杨皮

味性:苦,平。

主治:治肺热咳嗽,淋浊,蛔虫腹痛,白带,妊娠下痢。白杨树根皮

白杨叶

味性:苦;性寒。

主治:祛风止痛;解毒敛疮。主龋齿疼痛;骨疽;臁疮。白杨叶

白杨枝

味性:苦;性寒。

主治:行气消积;解毒敛疮。主腹痛;腹胀;症块;口吻疮。白杨枝

白药子
白药子

别名:白药脂、盘花地不容、山乌龟、金线吊乌龟[广东、湖南]、金线吊葫芦[江西]、金丝吊鳖、白药、白药根

味性:苦,寒。

归经:脾;肺;肾经。

主治:散瘀消肿,止痛。用于痈疽肿毒,腮腺炎,毒蛇咬伤,跌打肿痛。白药子(图)

白叶不翻

别名:白地紫菀、大火草、牛耳朵火草、小一支箭、白头翁

味性:味辛;微苦;性平。

主治:清热化痰;消积杀早。主感冒;咳嗽气喘;痢疾;胃痛;消化不良;蛔虫症;外伤出血。白叶不翻

白英
白英白英

别名:白毛藤、白草、毛千里光、毛风藤、排风藤、毛秀才、葫芦草、金线绿毛龟

味性:苦,微寒。

归经:入肝、胃经。

主治:清热解毒,利湿消肿,抗癌。全草:用于感冒发热,乳痈、恶疮,湿热黄疸、腹水,白带,肾炎水肿;外用治痈疖肿毒。根:风湿痹痛。白英(图)

白颖苔草

味性:味甘;苦;涩;性平。

归经:三焦;脾;胃;肾经。

主治:清热利尿通淋。主乳糜尿。白颖苔草

白鱼尾

别名:溪桃、野桃、杨波叶、蒲羌癀、白波越子、白背枫、白花醉鱼草、白鱼鲫、山苦桃、白鸡公尾、白背叶、尖尾枫、黄合叶、王记叶、单叶埔姜、独叶埔姜、白花洋泡、七里香、贼侧草、羊耳朵、瘴气花

味性:苦;微辛;性温。

归经:入心、肾、大肠三经。

主治:祛风化湿;行气活血。主头风痛;风湿痹痛;胃脘痛;腹胀,痢疾;跌打骨折;无名肿毒;湿疹;皮肤瘙痒。白鱼尾

白鱼尾果

味性:苦;性平。

主治:驱虫消肿。主小儿蛔虫病;疳积。白鱼尾果

白云花根

别名:法罗海、滇独活、毛爪参、香白芷[云南]、香白芷、独活、云南独活、恙活骨、恙活、土全归、岩川、白云花、鹤庆独活、白毛参

味性:苦、辛、温。

主治:祛风除湿,活络止痛。风湿筋骨疼痛,跌打损伤,腰痛,胃痛,感冒,咳嗽,慢性支气管炎,哮喘,闭经,白带。白云花根

白朱砂莲

别名:朱砂莲、一点血、躲蛇生、毒蛇药、避蛇生

味性:苦;辛;寒。

归经:心;肺;肝经。

主治:清热解毒;理气止痛。主湿热痢疾;泄泻;脘腹疼痛;咽喉肿痛;肺结核;毒蛇咬伤;痈肿。白朱砂莲

白猪鼻孔

别名:白侧耳、圆叶蕺菜

味性:苦;微寒。

主治:清热解毒;利水。主肺痈;湿热带下;白浊;小便不利;疮疖肿毒。白猪鼻孔

白猪栗根

味性:辛;涩;微苦;性平。

主治:收敛止泻。主肠炎;腹泻。白猪栗根

白紫草

别名:黑阳参、狗舌草、牛舌头菜

味性:苦、微甘,凉。

主治:清热养阴,解毒。用于阴虚发热,尿路感染,肝炎;外用治口腔炎,疮疡肿毒。白紫草

百部还魂

别名:还魂草、狗笠耳、白折耳根、水折耳、摘耳荷、裸蕊

味性:苦;性温。

归经:肝经。

主治:消食;利水;活血;解毒。主食积腹胀;痢疾;泄泻;水肿;小便不利;带下;跌打损伤;疮肠肿毒;蜈蚣咬伤。百部还魂

百齿卫矛

别名:扶芳木、竹叶青、山杜仲

味性:甘;苦;微温。

归经:肾经。

主治:祛风散寒;理气平喘;活血解毒。主风寒湿痹;腰漆疼痛;胃脘胀痛;气喘;有经不调;跌打损伤;毒蛇咬伤。百齿卫矛

百合花

味性:甘;苦;微寒。

归经:肺。

主治:润肺,清火,安神。治咳嗽,眩晕,夜寐不安,天疱湿疮。百合花

百合子
百合子

味性:甘;苦;凉。

归经:大肠经。

主治:清热凉血。主肠风下血。百合子

百解马兜铃

别名:白金果榄、山总管、百解薯

味性:苦;寒。

主治:祛风利尿;清热解毒。主水肿;淋病;风湿痹痛;脚气湿肿;肠炎;痢疾;腮腺炎;乳腺炎;过敏性皮炎。百解马兜铃

百解藤

别名:金线风、凉粉藤、寄山龙、山豆根、青藤仔、蛤仔藤、金锁匙、独脚乌柏

味性:苦;寒。

归经:肺;大肠;肝经。

主治:清热解毒;祛风止痛;利水通淋。主风热感冒;咳嗽;咽喉肿痛;白喉;风火牙痛;肠炎;痢疾;尿路感染及尿路结石;风湿疼痛;疮疡肿毒;毒蛇咬伤。百解藤

百两金
百两金

别名:八爪龙、八爪金龙、开喉剑、叶下藏珠、状元红、山豆根、铁雨伞、真珠凉伞、野猴枣、珍珠伞、地杨梅、开喉箭、竹叶胎、蛇连天、白八爪、高脚凉伞

味性:苦辛,凉。

主治:清热,祛痰,利湿。治咽喉肿痛,肺病咳嗽,咯痰不畅,湿热黄疸,肾炎水肿,痢疾,白浊,风湿骨痛,牙痛,睾丸肿痛。百两金(图)

百灵草

别名:小白药、小对节生、小掰角、长柄牛奶藤、出浆藤、云百部、小爬角

味性:甘微苦,温。

归经:肝;肾经。

主治:祛风除湿;平喘;活血通络。主风湿痹痛;风湿性心脏病;支气管哮喘;跌打损任;骨折。百灵草

百日草
百日草

别名:十姊妹、火毡花、对叶菊、步步登高、节节高

味性:味苦;辛;性凉。

主治:清热利尿。主治痢疾,淋症,乳头痈。百日草

百蕊草

别名:一棵松、凤芽蒿、青龙草、珊瑚草、打食草、石菜子、松毛参、小草、白风草、百乳草、地石榴、草檀、积药草

味性:辛;微苦;性寒。

归经:脾;肾经。

主治:清热解毒,解署。用于肠炎,肺脓疡,扁桃体炎,中署,急性乳腺炎,淋巴结结核,急性膀胱炎。百蕊草

百蕊草根

味性:微苦;辛;性平。

主治:行气活血;通乳。主月经不调;乳汁不下。百蕊草根

百味参

别名:小棕皮、虎须草、绵毛肺筋草、白花痢疾草、麂子草、盗汗草、鹿吃草、夏生草、母复生、偏竹参、一柱香

味性:辛微苦,温。

归经:肺;肝经。

主治:补虚敛汗;止血。主体虚多汗;盗汗;神经衰弱;吐血;便血。百味参

柏根白皮

别名:柏皮、柏白皮

味性:苦;性平。

主治:凉血;解毒;敛疮;生发。。主烫伤;灸疮;疮疡溃烂;毛发脱落。柏根白皮

柏勒儿茶

味性:苦、涩、凉。

主治:止血止泻,敛疮定痛。用于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柏勒儿茶

柏树

别名:柏、香扁柏

味性:子:甘、辛、微苦,平;叶:苦、辛,温;树脂:淡、涩,平。

主治:子:祛风清热,安神,止血。用于发热烦躁,小儿高热,吐血。;叶:止血生肌。外用治外伤出血。;树脂:解发热,燥湿,镇痛。用于发热头痛,白带;外用治外伤出血。柏树

柏树根

味性:苦;辛;性凉。

主治:清热解毒。主麻疹身热不退。柏树根

柏树果

别名:柏树子、香柏树子

味性:苦涩,平。

归经:心;肺经。

主治:祛风,安神,凉血,止血。治感冒头痛发热,胃痛,烦躁,吐血。柏树果

柏树叶
柏树叶

味性:苦;涩;性平。

主治:凉血止血;敛疮生肌。主吐血;血痢;痔疮;癞疮;烫伤;刀伤;毒蛇咬伤。柏树叶

柏枝节

味性:苦;辛;性温。

主治:驱风除温;解毒疗疮。主风寒温痹;历节风;霍乱转筋;牙齿肿痛;恶疮;疥癞。柏枝节

败毒草

别名:耳叶金毛裸蕨、耳形金毛裸蕨、石龙草、阴兜药、白带药、白马风

味性:苦;寒。

主治:解毒;燥湿止痒。主风毒疮痒;湿疹;带下。败毒草

败火草

别名:小黄馨、常春小黄馨、火炮子

味性:苦;甘;微涩;性凉。

主治:清热解毒。主烧烫伤;热毒疮疡。败火草

败酱草
败酱草败酱草

别名:黄花败酱、龙芽败酱、黄花龙牙

味性:辛、苦,凉。

归经:入胃、大肠、肝经。

主治:清热解毒,消痈排脓,活血行瘀。用于肠痈、肺痈及疮痈肿毒,实热瘀滞所致的胸腹疼痛,产后瘀滞腹痛等症。败酱草

稗米

别名:稗子

味性:味辛;甘;苦;微寒。

主治:主益气宜脾。稗米

斑点虎耳草
斑点虎耳草

味性:苦;平。

归经:入心经。

主治:解毒消肿。主疮痈肿毒。斑点虎耳草

斑鸠木

别名:斑鸠菊、白花毛桃、月中风、空心癍麻、白沉沙、硬骨过山龙、咸虾花、威虾花、夜牵牛、大过山龙

味性:甘、苦,凉。

主治:凉血止血,润肺止咳。;根:咽喉肿痛,肺结核咳嗽,咯血。;叶:外用治外伤出血。斑鸠木

斑叶紫金牛

别名:血党、小罗伞、斑叶朱砂根、百两金、沿海紫金牛

味性:苦、辛,温。

主治:散瘀消肿,祛风止痛。;根:用于咽喉肿痛,口腔炎,月经不调,经闭,风湿性关节炎。;根、叶:外用治跌打损伤。斑叶紫金牛

斑竹根

味性:淡;微苦;寒。

主治:祛风除湿;止咳平喘;止血。主风湿痹痛;四肢筋骨疼痛;咳嗽气喘;血崩。斑竹根

斑竹壳

别名:斑竹衣

味性:苦;寒。

主治:凉血透疹。主热病身发斑疹。斑竹壳

板蓝根
板蓝根板蓝根

别名:大蓝根、大青根、靛青根、蓝靛根、靛根

味性:苦;寒。

归经:肝;胃经。

主治: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用于温毒发斑,舌绛紫暗,痄腮,喉痹,烂喉丹痧,大头瘟疫,丹毒,痈肿。板蓝根(图)

半把伞

别名:搜山虎、虎爪搜山虎、箐鸡尾、野蕨菜

味性:甘、微苦、涩,凉。

主治:清热利湿,理气通便。用于慢性胃炎,胃腹胀满,便秘,痢疾,膀胱炎,咽炎,风湿关节疼痛。半把伞

半边菜

别名:菜子七、妇人参、普贤菜

味性:微苦;辛;平。

主治:止咳化痰;活血消肿。主百日咳;慢性支气管炎;跌打损伤。半边菜

半边藕

味性:微苦;寒。

主治:清热利湿。主小便淋沥涩痛;腰痛;浮肿。半边藕

半边旗

别名:半边蕨、单片锯、半边牙、半边梳、半边风药、甘草蕨、甘草凤尾蕨、半边莲、半凤尾草、凤凰尾巴草、单边旗

味性:苦;辛;凉。

归经:肝;大肠经。

主治:止血,生肌,解毒,消肿。治吐血,外伤出血,发背,疔疮,跌打损伤,目赤肿痛。半边旗

半边钱

别名:蝴蝶叶、罗藟草、马蹄金、三脚虎、钱凿草、马蹄香[福建]、罗瑞草、土豆草、纱帽草、马蹄香、蝴蝶草

味性:微苦,凉。

归经:肺;心;肾;膀胱经。

主治:利水通淋,散瘀,解毒。治小便不通,淋病,急、慢性肾炎,吐血、咳血,跌打损伤,疮疡,疥癣,蛇咬伤。半边钱

半边山

味性:微苦;甘;性凉。

主治:接骨消肿;清肝解毒;利湿。主跌打伤肿;骨折;风湿红肿;火眼;黄疸。半边山

半边苏

别名:绵穗苏、野鱼香、野苏、大胡麻、天人草、火胡麻

味性:辛、微苦,温。

主治:祛风发表;止血调经;消肿解毒。主感冒;头痛;瘫痪;劳伤吐血;崩漏;月经不调;痛经;疮痈肿毒。半边苏

半春莲

别名:半层莲、野苞芦、大叶黄龙缠树、蜻蜓兰、龙珠参、山豆芽、狼扇、虎头蕉

味性:凉;苦;辛。

归经:心;脾经。

主治:清热;消肿;解毒。主虚火牙痛;鹅口疮;无名肿毒;毒蛇咬伤;跌打损伤;风湿痹痛。半春莲

半截叶

别名:锅铲叶、金边莲、半节叶、半节观音、牙喃坝、铲叶西番莲

味性:微苦,温。

主治:活血舒筋,燥湿杀虫。治风湿性关节炎,跌打骨折,肝炎。疟疾,蛔虫病。半截叶

半蒴苣苔
半蒴苣苔

别名:山白菜、天目降龙草、石花菜、尿桶草、石花、牛蹄草、牛舌头、白观音扇、石塔青、降龙草、石杓麦、乌梗子、岩茄子、岩苋菜、牛耳朵菜、蚂拐菜、大蚂拐菜、麻脚杆、岩莴苣、石莴苣

味性:味微苦;性平。

主治:清热;利湿;解毒。主湿热黄疸;咽喉肿痛;毒蛇咬伤;烧烫伤。半蒴苣苔

半圆盖阴石蕨

味性:苦;涩;凉。

归经:肺;肝;脾;肾经。

主治:祛风除湿;散瘀通络。主风湿疼痛;感冒发热;急性扁桃体炎,破伤风;跌打损伤;骨折;肾炎水肿。半圆盖阴石蕨

半支莲

别名:松叶牡丹、金丝杜鹃、佛甲草、打砍不死、万年草

味性:苦,寒。

主治:清热,解毒。治咽喉肿痛,烫伤,跌打损伤,湿疮。半支莲

伴蛇莲

别名:拳参、鸡爪大王、马蜂七、草血竭

味性:苦;性寒。

主治:清热,解毒,收敛,生肌。治痢疾,腹泻,痈肿,痔疮,汤火伤。伴蛇莲

瓣蕊唐松草
瓣蕊唐松草

别名:花唐松草、马尾黄连、肾叶唐松草、唐松草

味性:味苦;性寒。

归经:归肝;胃;大肠经。

主治:清热解毒。治赤白痢疾,痈肿疮疖,浸淫疮。瓣蕊唐松草

榜嘎

别名:藏名:榜阿嘎保

味性:味苦;性凉。

归经:肝;胃;肺经。

主治:清热解毒利湿。主肝炎;胆囊炎;肺炎;感冒发热;咽喉炎;胃肠炎。榜嘎

蚌壳草

别名:咳嗽草、大铁树把、半灌木千斤拔

味性:微苦、甘,凉。

主治:退热除湿,消疳,止咳。主治高热不退,感冒,风湿关节炎,痛经,小儿疳积,腹泻,消化不良。还可治咳嗽,哮喘,肺炎,百日咳,黄疸等症。蚌壳草

蚌壳草根

别名:咳嗽草、大铁扫把

味性:微苦甘,凉。

归经:肺;脾经。

主治:清热化痰;除湿通络;健脾消疳。主感冒发热;肺热咳咳嗽;哮喘;百日咳;风湿痹痛;黄疸;痛经;小儿疳积;腹泻;消化不良。蚌壳草根

棒棒草

别名:孩儿参

味性:甘;苦;微温。

主治:补肺;健脾;养阴生津。主肺虚咳嗽;脾虚食少;心悸自汗;疲惫乏力;口干。棒棒草

棒棒木
棒棒木

别名:棒棒树、棒子木、棒子树、黑弹木、黑弹树、朴树、木黄瓜树、白麻子、白麻树

味性:辛、微苦,凉。

主治:祛痰;止咳;不喘。主慢性咳嗽;哮喘。棒棒木

包袱七

别名:小八角莲、半碗水、铁骨散、包袱莲、一块砖

味性:味苦;辛;性凉。

归经:肺;肝经。

主治:清热解毒;化痰散结;祛瘀止痛。主咽喉肿痛;痈肿;疔疮;肺炎;腮腺炎;毒蛇咬伤;瘰疬;跌打损伤。包袱七

苞蔷薇根

别名:猴局根、金柿根、大红袍、毛刺头

味性:甘、苦、涩;温。

归经:脾;肾经。

主治:治疝气,遗精,脚气,下肢水肿,风湿痛,月经不调,子宫脱垂。苞蔷薇根

宝盖草
宝盖草

别名:接骨草[昆明]、蜡烛扦草、莲台夏枯草、佛座草、灯笼草、接骨草、莲台夏枯、毛叶夏枯、灯龙草、珍珠莲、佛座、风盏、连钱草、大铜钱七

味性:辛苦,温。

主治:祛风,通络,消肿,止痛。治筋骨疼痛,四肢麻木,跌打损伤,瘰疬。宝盖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