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味中药列表/23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苦油木

别名:山椤、红萝木

味性:苦;辛;温。

主治:祛风止痛。主风湿关节肿痛;四肢麻木。苦油木

苦蘵

别名:灯笼草、天泡子、天泡草、黄姑娘、小酸浆、朴朴草、打额泡、敢、黄蒢、蘵敢草、小苦耽、鬼灯笼、爆竹草、劈拍草、灯笼泡草、响铃草、响泡子、绿灯、野绿灯、蘵、黄蘵、蘵草

味性:苦,寒。

主治:清热,利尿,解毒。治感冒,肺热咳嗽,咽喉肿痛,龈肿,湿热黄疸,痢疾,水肿,热淋,天疱疮,疔疮。苦蘵

苦蘵根

味性:味苦;性寒。

主治:利水通淋。主水肿腹胀;黄疸;热淋。苦蘵根

苦竹根

味性:苦;寒。

主治:清热;除烦;清痰。主发热;烦闷;咳嗽痰黄。苦竹根

苦竹茹

味性:苦;凉。

主治:清热;化痰;凉血。主烦热呕逆;痰热咳喘;小便涩痛;尿血。苦竹茹

苦竹笋
苦竹笋

别名:苦笋

味性:苦;寒。

主治:清热,除湿,利水,明目。治消渴,面目黄,脚气。苦竹笋

苦竹叶
苦竹叶

味性:苦;寒。

归经:心;肝经。

主治:清热除烦,解渴,利尿。用于发热烦躁口渴,口舌生疮,尿少色黄。苦竹叶

库页悬钩子

别名:野悬钩子

味性:苦涩;平。

归经:心;肺;大肠经。

主治:解毒,止血,祛痰,消炎,治吐血,鼻血,痢疾。库页悬钩子

库页悬钩子根

味性:苦涩;平。

归经:脾;肝经。

主治:收涩止血,祛风清热。主久痢,久泄,吐血,衄血,带下,支气管喘息,荨麻疹。库页悬钩子根

块茎糙苏

别名:野山药

味性:味微苦;性平。

归经:入肝、脾二经。

主治:解毒消肿;活血主财经。主梅毒;疮肿;月经不调。块茎糙苏

宽筋藤
宽筋藤

别名:松根藤、大接筋藤、舒筋藤、牛挣藤、大松身、无地生须、青宽筋藤、伸筋藤、无地根、青筋藤、砍不死、打不死、软筋藤、松筋藤

味性:微苦,凉。

归经:肝经。

主治:祛风止痛;舒筋活络。主风湿痹痛;腰肌劳损;跌打损伤。宽筋藤

宽卵叶山蚂蝗
宽卵叶山蚂蝗

别名:假山绿豆

味性:味微苦;性平。

归经:肺;肝经。

主治:清热解表;利湿退黄。主风热感冒;黄疸型肝炎。宽卵叶山蚂蝗

宽尾石韦

别名:毛石韦、小石韦、舌鹅草

味性:微苦;凉。

主治:清肺热;利尿通淋。主肺热咳嗽;湿热淋症。宽尾石韦

宽叶独行菜

别名:大辣辣、止痢草

味性:微苦涩,凉。

主治:清热燥湿。治菌痢,肠炎。宽叶独行菜

宽叶杜香
宽叶杜香

别名:杜香、喇叭茶

味性:辛;苦;性微寒。

主治:化痰;止咳。主慢性气管炎、百日咳。宽叶杜香

宽叶返魂草

味性:味苦;性凉。

主治:散瘀;止血;止痛。主跌打损伤;瘀血肿痛;外伤出血。宽叶返魂草

宽叶荨麻

别名:螫麻、哈拉海

味性:苦、辛,温。

主治:祛风定惊,消食通便。用于风湿关节痛,产后抽风,小儿惊风,小儿麻痹后遗症,高血压,消化不良,大便不通;外用治荨麻疹初起,蛇咬伤。宽叶荨麻

宽叶鼠曲草

别名:老鸦绵、地膏药

味性:苦,寒。

主治:消炎,散肿,止血。主治痈疮肿毒,刀伤出血。宽叶鼠曲草

宽叶紫萁

味性:苦;寒。

归经:肝经。

主治:清热解毒;止血杀虫;祛风。主痈疖;腮腺炎;风湿骨痛;漆疮;肠道寄生虫。宽叶紫萁

葵花大蓟

味性:味甘;苦;性凉。

主治:凉血止血;散瘀消肿。主吐血;衄血;尿血;崩漏;痈肿疮毒。葵花大蓟

昆明堵喇

别名:草乌、黄草乌、大草乌

味性:苦辛麻,温。

主治:祛风散寒,除湿止痛。昆明堵喇

昆明鸡脚黄连

别名:土黄连、鸡脚刺、三棵针、鸡脚黄连

味性:苦,寒。

主治:清热解毒。治肠炎,痢疾,淋病,咽喉肿痛,烫伤,疮痈。昆明鸡脚黄连

昆明鸡血藤

别名:网络鸡血藤、黄藤、蓝藤、硬壳藤、石柱藤、大肠藤、芦藤、老鼠豆、土鸡血、青皮活血、血防藤、血灌皮、光叶朱藤、血藤、白血藤、红藤、黄昭藤、松藤、马尿血豆、崖儿藤、白骨藤、山鸡血藤、鸡血藤、岩豆藤、五叶鸡血藤、血见愁、火麻藤、大血藤、崖豆藤

味性:苦;涩;微甘;性温。

归经:肝;肾经。

主治:养血祛风,通经活络。治腰膝酸痛麻木,遗精,盗汗,月经不调,跌打损伤。昆明鸡血藤

昆明堇菜

别名:紫花地丁、紫罗兰

味性:味辛;苦;性寒。

主治:清热解毒;消疳化积。主疮疡肿毒;小儿疳积。昆明堇菜

昆明山海棠
昆明山海棠原生态昆明山海棠昆明山海棠昆明山海棠

别名:火把花、断肠草、紫金皮、紫金藤、雷公藤、掉毛草、胖关藤、红毛山藤

味性:苦;辛;微温。

归经:肝;脾;肾经。

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止血;舒筋接骨;解毒杀虫。主风湿痹痛;半身不遂;疝气痛;痛经;月经过多;产后腹痛;出血不止;急性传染性肝炎;慢性肾炎;红斑狼疮;癌肿;跌打骨折;骨髓炎;骨结核;副睾结核;疮毒;银屑病;神经性皮炎。昆明山海棠

昆明水金凤

别名:水金凤、黄凤仙、凤仙花、湿凤仙

味性:味辛;微苦;性寒。

归经:肝经。

主治:清热除湿;活血解毒。主风湿热痹;跌打损伤;闭经;痛经;噎膈;阴囊湿疹;疥癞疮癣。昆明水金凤

括金板

别名:水杨柳

味性:苦辛,寒。

主治:逐水,利尿。治水肿,臌胀,疥疮瘙痒。括金板

栝楼
栝楼

别名:果裸、王菩、地楼、泽巨、泽冶、王白、天瓜、萯、瓜葵、泽姑、黄瓜、天圆子、柿瓜、野苦瓜、杜瓜、大肚瓜、药瓜、鸭屎瓜、瓜蒌、狗苦瓜、山金匏、大圆瓜、吊瓜

味性:甘苦,寒。

归经:归肺;胃;大肠经。

主治:清热化痰;宽胞散结;润燥滑肠。主肺热咳嗽;胸痹;消渴;便秘;痈肿疮毒。栝楼(图)

阔叶赤车使者

味性:微苦;性凉。

主治:祛风清热;解毒消肿。主高热;跌打伤肿;毒蛇咬伤。阔叶赤车使者

阔叶垂头菊

味性:苦,寒。

主治:清热解毒。用于痈疽肿毒,外伤感染,烧伤疼痛。阔叶垂头菊

阔叶假参

别名:粱王茶、良旺头、金刚尖、三叶树

味性:甘、微苦,凉。

主治:祛风湿,通经止痛,生津止渴。主治月经不调,风湿关节痛,肩关节周围炎,跌打损伤。还可治暑热,喉炎,骨折等症。阔叶假参

阔叶石韦

味性:苦;凉。

归经:肺;膀胱经。

主治:利尿通淋;收敛止血。主热淋;血淋;肾炎水肿;吐血;衄血;崩漏;外伤出血。阔叶石韦

腊梅花
腊梅花腊梅花

别名:腊梅花、黄梅花、铁筷子花、雪里花

味性:味甘,微苦。

主治:解暑生津。治热病烦渴,胸闷,咳嗽,汤火伤。腊梅花

蜡梅花
蜡梅花

别名:腊梅花、黄梅花、铁筷子花、雪里花、巴豆花、蜡花

味性:辛;甘;微苦性凉。

归经:肺;胃经。

主治:解毒清热;理气开郁。主暑热烦渴;头晕;胸闷脘痞;梅核气;咽喉肿痛;百日咳;小儿麻疹;烫火伤。蜡梅花

辣椒叶
辣椒叶

味性:味苦;性温。

主治:消肿涤络;杀虫止痒。主水肿;顽癣;疥疮;冻疮;痈肿。辣椒叶

莱菔叶

别名:萝卜杆、莱菔菜、萝卜缨、莱菔甲、萝卜甲、萝卜叶、萝卜杆叶、莱菔菜、莱菔英、萝卜英

味性:辛苦,平。

归经:脾;胃;肺经。

主治:消食,理气。治胸膈痞满作呃,食滞不消,泻痢,喉痛,妇女乳肿,乳汁不通。莱菔叶

赖草

别名:冰草、厚穗赖草、滨草、老披碱

味性:苦,微寒。

主治:清热利湿,止血。主治淋病,赤白带下,哮喘,痰中带血。赖草

兰花参

别名:土参、细叶沙参、金线吊葫芦、娃儿草、乳浆草、蓝花参、蓝花草、拐棍参、罐罐草、蛇须草、沙参草、破石珠、鼓捶草、金线草、天蓬草、葫芦草、霸王草、一窝鸡、小绿细辛、寒草、葫芦

味性:味甘;微苦;性平。

归经:归脾;肺经。

主治:补虚,解表。治虚损劳伤,咳血、衄血,自汗、盗汗,妇女白带,伤风咳嗽,胃痛,泻痢,刀伤。兰花参

兰石草

别名:巴雅杂瓦

味性:甘、苦,寒。

归经:入肺,胃、大肠等经。

主治:清肺,祛痰,解毒。治肺炎,肺脓疡,流感,痢疾,咽喉肿痛。兰石草

兰石草果

味性:味甘;苦;性寒。

归经:脾;肾经。

主治:行气活血;调经止痛。主月经不调;腹痛;便秘。兰石草果

兰屿肉豆蔻

味性:味辛;苦;性温。

归经:脾;胃经。

主治:温中行气;健胃消食。主脘腹胀满;食少呕吐。兰屿肉豆蔻

兰竹参

别名:火烧兰、黑搜山虎、鸡嗉子花、小乌纱

味性:苦,平。

主治:理气活血,祛瘀解毒。用于咳嗽,胸痛,疮疡肿毒,跌打损伤。兰竹参

拦路虎

别名:喉痛药

味性:苦,平。

归经:肺;膀胱经。

主治:清热解毒;利尿消肿;通经下乳。主主治咽喉肿痛;水肿脚气;湿热淋证;闭经;产妇乳汗不下。拦路虎

蓝桉

别名:洋草果、灰杨柳、玉树油树

味性:微辛、微苦,平。

主治:疏风解热,抑菌消炎,防腐止痒。用于预防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治上呼吸道感染,咽喉炎,支气管炎,肺炎,急、慢性肾盂肾炎,肠炎,痢疾,丝虫病;外用治烧烫伤,蜂窝织炎,乳腺炎,疖肿,丹毒,水田皮炎,皮肤湿疹,脚癣,皮肤消毒。蓝桉

蓝布正

别名:追风七、五气朝阳草、红心草、水杨梅、头晕药、路边黄、见肿消[陕西]

味性:辛、苦,平。

主治:镇痛,降压,调经,祛风除湿。用于高血压病,头晕头痛,月经不调,小腹痛,白带,小儿惊风,风湿腰腿痛;外用治痈疖肿毒,跌打损伤。蓝布正

蓝茶

别名:观音草、白牛膝、小泽兰、水牛膝、盖膝草、土苋菜、麻牛膝、辣子七、围苞草

味性:苦,平。

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散血。;咽喉肿痛,风湿痛,打伤,瘰疬。全草3~5钱,水煎服。;腹痛,腰痛,跌打损伤,白带。根2~5钱,水煎服;外用适量,捣烂外敷。蓝茶

蓝锭果

别名:黑瞎子食、狗奶子

味性:味苦;性凉。

主治:清热解毒;散痈消肿。主疔疮;乳痈;肠痈;丹毒;湿热痢疾。蓝锭果

蓝萼香茶菜

别名:香茶菜、山苏子、回菜花、倒根野苏

味性:苦、甘,凉。

主治: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用于感冒,咽喉肿痛,扁桃体炎,胃炎,肝炎,乳腺炎,癌症(食道癌、贲门癌、肝癌、乳腺癌)初起,闭经,跌打损伤,关节痛,蛇虫咬伤。蓝萼香茶菜

蓝花扁竹

别名:扁竹、扁竹根

味性:苦;凉。

归经:肺经。

主治:清热解毒;利咽消肿。主咽喉肿痛;肺热咳喘。蓝花扁竹

蓝花侧金盏

别名:蓝侧金盏花

味性:味苦;性寒。

主治:清热燥湿;杀虫。主疥疮;顽癣。蓝花侧金盏

蓝花棘豆

味性:味苦;性凉。

归经:脾、肺二经。

主治:利尿逐水。主水肿;腹水。蓝花棘豆

蓝花龙胆
蓝花龙胆

别名:榜间莪那

味性:苦,寒。

归经:胆;肝经。

主治:清肝利胆。主湿热黄疸;目赤肿痛;咽炎。蓝花龙胆

蓝花绿绒蒿
蓝花绿绒蒿

味性:苦;微温。

主治:活血止痛。主胃脘疼痛;痛经;跌打损伤。蓝花绿绒蒿

蓝树
蓝树

别名:米木、大蓝靛、木蓝、木靛、板蓝根[广西、博白、南宁]、大青叶[广西、邕宁]、大青叶、板蓝根、山蓝树、滞良、蓝木、岭刀把、七星树、大蓝木、野蓝靛树、羊角汁

味性:微苦;微涩;性凉。

主治:清热解毒;止血敛疮。主痒腮;毒蛇咬伤;刀伤出血;湿疹;疮疡溃烂。蓝树

蓝锡莎菊

别名:苦参[云南红河州]、苦参、兰锡莎菊、锡砂菊、蓝花岩参、犁头尖、犁头草

味性:苦,平。

主治:健脾和胃。主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食欲不振。蓝锡莎菊

蓝叶棵

别名:云南鳔刺草、野蓝子

味性:苦,凉。

主治:清热解毒,消炎止咳。;咳嗽:5钱,水煎服。;崩漏:根8钱(炒黑)、艾叶3钱,红糖适量,水煎服。蓝叶棵

蓝叶藤
蓝叶藤

别名:肖牛耳菜、肖牛耳藤、羊角豆[广西]、羊角豆、染色牛奶菜、老鸦嘴

味性:味辛、苦、性温。

归经:肝、胃二经。

主治:祛风除湿;化瘀散结。主风湿骨痛;肝肿大。蓝叶藤

蓝玉簪龙胆

别名:丛生龙胆、双色龙胆、棒坚翁波[藏名]

味性:苦,温。

主治:清热解毒。主治高热神昏,肝炎黄疸,咽喉肿痛,目赤淋浊。蓝玉簪龙胆

蓝猪耳
蓝猪耳

别名:蝴蝶花、蚌壳草、散胆草、老蛇药、倒胆草、单色翼萼、同色蓝猪耳、灯笼草

味性:苦,凉。

主治:清热利湿;止咳止呕。主黄疸;血淋;呕吐;腹泻;风热咳嗽;跌打损伤;蛇伤;疔毒。蓝猪耳

澜沧扁担杆

别名:子金根、小白药、小火绳

味性:涩微苦,凉。

主治:收敛止血,生肌,接骨。治外伤出血,骨折,刀枪伤,疮疖红肿。澜沧扁担杆

澜江百合

别名:察区大丝美多

味性:性寒,味苦甘。

主治:润肺止咳,清热安神。治肺结核,久咳吐血,慢性支气管炎,恍惚不寐等症。澜江百合

榄李树汁

味性:味辛;苦;性平。

主治:解毒;燥湿;止痒。主鹅口疮;湿疹;皮肤瘙痒。榄李树汁

榄仁树皮

味性:味苦;性凉。

主治:解毒止痢;化痰止咳。主痢疾;痰热咳嗽;疮疡。榄仁树皮

榄仁树子

味性:味苦;涩;性凉。

主治:清热解毒。主咽喉肿痛;痢疾;肿毒。榄仁树子

郎伞木

别名:珍珠盖罗伞、大罗伞、硬骨伞、高脚鸡腿、小罗伞、胭脂木、雀儿肾

味性:苦;辛;性凉。

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止痛。主咽喉肿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郎伞木

狼把草
狼把草

别名:豆渣菜、郎耶菜、乌阶、乌杷、郎耶草、小鬼叉、豆渣草、针包草、引线包、大狼把草、接力草、针线包、一包针

味性:苦甘,平。

主治:治气管炎,肺结核,咽喉炎,扁桃体炎,痢疾,丹毒,癣疮。狼把草(图)

狼毒
狼毒

别名:红狼毒、绵大戟、一把香、山萝卜、红火柴头花、断肠草[河北围场]、续毒、川狼毒、闷花头、热加巴、一扫光、搜山虎、药罗卜、生扯拢、断肠草、猴子根

味性:苦辛,平。

归经:肺经。

主治:泻水逐饮;破积杀虫。主水肿腹胀;痰食虫积;心腹疼痛;症瘕积聚;结核;疥癣。狼毒(图)

狼麻

别名:鬼箭锦鸡儿、浪麻

味性:辛、苦,寒。

主治:清热散肿,生肌止痛。主治痈疽,疮疖,肿痛。狼麻

狼杷草
狼杷草

别名:乌阶、乌杷、郎耶草、狼反映草、小鬼叉、豆渣草、针包草、引钱包、引线包、狼耻草、切才曼巴、叉子草、老蟹叉、田边菊、鬼叉

味性:味甘;微苦;性凉。

主治:清热解毒;利湿;通经。主肺热咳嗽;咯血;咽喉肿痛;赤白痢疾;黄疸;月经不调;闭经;小儿疽积;阃疬结核;湿疹癣疮;毒蛇咬伤。狼杷草

狼萁草

别名:芒萁、穿路萁、路萁子柴、筲萁子柴、鸡毛蕨、反蕨叶、蜈蚣草、冷猪窝、硬蕨萁、蕨叶草、铁郎鸡、篦子草、狼机柴、芦萁、芒、狼萁、蕨萁草、山芒

味性:苦;甘;平。

主治:止血;接骨;清热利湿;解毒消肿。主血崩;鼻衄;咳血;外伤出血;跌打骨折;热淋涩痛;白带;风疹瘙痒;疮肿;烫伤;痔瘘;蛇虫咬伤;咳嗽。狼萁草

狼尾巴花

别名:狼尾珍珠菜、狼巴草、红丝毛、酸溜子、重穗排草、活血莲、红四毛草、狼尾花、血经草、铁梗将军、百日疮

味性:酸苦,平。

归经:肺;肝;肾经。

主治:调经散瘀,清热消肿。治月经不调,痛经血崩,感冒风热,咽喉肿痛,乳痈,跌打扭伤。狼尾巴花

莨菪
莨菪

别名:天仙子、横唐、行唐

味性:(子)苦、寒。

主治:1、突发颠狂。用莨菪三升,研细,在一升酒中泡几天。去渣,煎成浓汁。一天内分三次饮完。如觉头中似有虫行,额部及手脚现红点,即是病快要好的现象。;2、风痹厥痛。和莨菪三钱(炒),大草乌头、甘草各半两,五灵脂一两,共研为末。加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以螺青为衣。每服十丸,男子用菖蒲酒送下,女子用芫花汤送下。;3、久咳不止(痰有脓血)。用莨菪子五钱,先煮后炒,研细,加酥油如鸡收蛎的量,大枣七枚,同煎至油尽。取枣日食三枚。又方:取莨菪子三撮吞服,一天服五、六次,极验。;4、长期水泻。用干枣十个,去核,填入莨菪子,扎定,烧存性。每服一钱,粟米汤送下。;5、赤白痢。用大黄(煨)半两、莨菪子(炒黑)一撮,共研为末。每服一钱,米汤送下。;6、肠风下血。用莨菪子一升,晒干、捣烂、筛细;生姜半斤,取汁;同入银锅中加二升。一起煎成浓糖稀状,再倒入酒五升,慢火上进一步煎浓,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天早晨用酒送服三丸,视病情可增至五、七丸。安服有微热。勿惊异,病重的人服过三日,当有下泻病愈后,泻亦止。;7、脱肛不收。用莨菪子炒过,研为末,敷患处。;8、风牙虫牙。用莨菪子一撮,放在小口瓶内烧类。以小管引烟入病齿处。又方:把莨菪子装入瓶内,热汤淋药得气,吸入口中,药冷即换。有涎出,可吐去。;9、风毒咽肿或瘰疬咽肿,吞水不下。用莨菪子研为末,每服两小匙,水送下。极效。;10、乳痈坚硬。用新莨菪子半匙,清水一碗磅服。注意不得把药嚼破。;11、恶疮似癞,长期不愈。用莨菪子烧存性,研为末,敷患处。;12、跌打损伤。用莨菪子三工业区末,加羊油调涂伤处。莨菪(图)

莨菪根

味性:味苦;辛;性寒。

主治:截疟;攻癣;杀虫。主疟疾;疥癣。莨菪根

莨菪叶

别名:铃铛草、麻性草

味性:味苦;性寒。

主治:镇痛,解痉。治胃痛,齿痛,气管炎咳喘。莨菪叶

廊茵

别名:红火老鸦酸草、蛇不钻、猫儿刺、南蛇草、红大老鸦酸草、石宗草、急解索、猫舌草、蛇倒退、红花蛇不过

味性:苦;酸;微辛;性平。

主治:清热解毒;和湿止痒;散瘀消肿。主痈疮疔疖;毒蛇咬伤;湿疹;黄水疮;带状疱疹;跌打损伤;愉、内痔外痔。廊茵

榔榆茎

别名:鸡筹仔茎

味性:甘;微苦;性寒。

主治:通络止痛。主腰背酸痛。榔榆茎

榔榆茎叶

味性:苦,滑,平。

主治:治疮肿,腰背酸痛,牙痛。榔榆茎叶

榔榆皮
榔榆皮

别名:朗榆皮

味性:甘;微苦;性寒。

主治:清热利水;解毒消肿;凉血止血。主热淋;小便不利;疮疡肿毒;乳痈;水火烫伤;痢疾;胃肠出血;尿血;痔血;腰背酸痛;外伤出血。榔榆皮

榔榆叶
榔榆叶

别名:鸡筹仔叶

味性:甘;微苦;性寒。

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热毒疮疡;牙痛。榔榆叶

老白花树皮

味性:苦涩,平。

主治:收敛健胃,消炎解毒。治消化不良,急性胃肠炎。老白花树皮

老鹳草
老鹳草老鹳草

别名:老鹳嘴、老鸦嘴、贯筋、老贯筋、老牛筋、五叶草、老官草、五瓣花、老贯草、天罡草、五叶联、生扯拢、破铜钱、老鸹筋、五齿耙、老鸹嘴、鹌子嘴、五齿粑

味性:苦辛,平。

归经:脾;膀胱经。

主治:祛风湿,通经络,止泻利。用于风湿痹痛,麻木拘挛,筋骨酸痛,泄泻痢疾。老鹳草

老鹤草

味性:苦、为辛,平。

归经:归肝、肾、大肠经。

主治:祛除风湿。用于风湿痹痛。老鹤草

老虎刺

别名:假虎刺、绣花针、三棵针、刺檀香、刺郎果、黑奶奶果

味性:苦、辛,温。

主治:消炎,解热,止痛。主治黄疸型肝炎,胃痛,风湿关节炎,疮,疖,淋巴腺炎,急性结膜炎,牙周炎,咽喉炎。老虎刺

老虎耳根

味性:味苦;性凉。

主治:利尿消肿。主肾炎;水肿。老虎耳根

老虎俐根皮

味性:微苦;性平。

主治:健脾消疳。主小儿疳积。老虎俐根皮

老虎须

别名:箭根薯、蒟蒻薯、山大黄、老虎花

味性:苦、辛,凉。

主治:清热解毒,理气止痛。用于肠炎,痢疾,消化不良,肝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流行性感冒,咽喉肿痛,扁桃体炎,肺炎,疟疾,疮疡肿毒,烧烫伤。老虎须

老来青

别名:黄寿丹、还少丹、披散黄细心

味性:苦、辛,温。

主治:活血散瘀,强筋骨,调经,消疳。;筋骨疼痛,腰腿痛:根1两.泡酒服或煎服。;月经不调,白带,胃纳不佳,脾肾虚浮肿,虚咳:根2两.炖肉服。;小儿疳积:根1钱.研粉.炖蛋服。老来青

老龙皮
老龙皮原生态老龙皮

别名:石龙皮、石龙衣、癞肚皮、蛇皮苔、石花、老龙七

味性:淡微苦,平。

归经:脾;肾经。

主治:消食健脾;利水消肿;祛风止痒。主消化不良;小儿疳积;腹胀;水肿;皮肤瘙痒;无名肿毒。老龙皮

老米酒树

别名:糯米果、碎米果、冷饭果、老米酒、老米醋

味性:果:酸、涩,平;根、叶:甘、微苦,微涩,平。

主治:果:清热解毒,止咳,止血。用于咳嗽,肺炎,百日咳。;根、叶:消肿止痛,敛疮生肌,止血止泻。根:用于肠炎,痢疾,血崩,先兆流产,荨麻疹。叶:外用治骨折,疖肿,跌打损伤,刀伤。老米酒树

老牛揣

别名:细叶马蔺、安胎灵、桑牛牛扑

味性:微苦,凉。

主治:安胎养血。主治胎动血崩。种子功同马蔺子。老牛揣

老婆子针线

别名:粘人裙、毒蛆草、一马光、一抹光、一扫光、小青、药蛆、麻荆芥

味性:根:性凉,味苦。

主治:解毒杀虫。治疥疮,黄水疮,疮毒感染发热。老婆子针线

老鼠吹箫

别名:羊饥藤、鸡舌头叶、风藤草、羊肌藤

味性:苦,寒。

归经:肝经。

主治:祛风湿,止痛,除疮毒。治风湿瘫痪,风湿腰痛。老鼠吹箫

老鼠刺
老鼠刺

别名:猫儿刺、刺揪子、三尖角刺、相枕刺、雀不站

味性:苦;寒。

归经:肺经。

主治:清肺止咳;利咽;明目。主肺热咳嗽;咯血;咽喉肿痛;翳膜遮睛。老鼠刺

老鼠耳

别名:狗脚刺、提云萆、小桃花、老鼠乌、鼠乳头、乌金藤、老鼠乳、鼠米、乌痧头、乌李楝

味性:微苦,平。

主治:治疔疮,睾丸脓肿,痔疮,烫伤。老鼠耳

老鼠瓜

别名:野西瓜、勾刺槌果藤、抗旱草、槌果藤、菠里克果

味性:辛、苦,温。

主治:祛风,散寒,除湿。老鼠瓜

老头草
老头草

别名:小矛香艾、老头艾、火绒草

味性:味苦;性寒。

主治:清热凉血。主感冒发热;咽喉炎;肾炎。老头草

老蜗生

别名:天蓝、黑荚苜蓿、杂花苜蓿、清酒缸、野花生、地梭罗、丫雀扭、三三光、接筋草、黄花马豆草、金花菜、小黄花草、雀扭

味性:甘;苦;微涩;性凉。

归经:肺;肝;胆;肾经。

主治:清热利湿,舒筋活络,止咳。治黄疸型肝炎,坐骨神经痛,风湿筋骨疼痛,喘咳,痔血。老蜗生

老熊花

别名:豹子眼睛花、芙蓉花、豹子眼睛果

味性:苦;辛;凉。

主治:清热解毒;续筋接骨。主肝炎;淋巴腺炎;乳腺炎;疮疖;脚癣;跌打损伤;骨折。老熊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