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味中药列表/22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锯锯藤
锯锯藤

别名:猪殃殃、桑恣噶尔布

味性:甘;辛;微苦;平。

主治:清热解毒,活血通络,利尿止血。锯锯藤

锯鲨胆

味性:味苦;性寒。

主治:祛风湿;散瘀血;解毒敛疮。主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胆囊炎;疮疖;皮肤溃疡。锯鲨胆

锯叶竹节树

别名:叶上花、鱼骨木、铁巴掌

味性:苦,微寒。

主治:活血通经,接筋骨。锯叶竹节树

聚花草
聚花草

别名:水竹菜、水打不死、水竹叶草、竹叶藤、塘壳菜、过江竹

味性:苦;凉。

主治:清热利水;解毒。主肺热咳嗽;目赤肿痛;淋证;水肿;疮疖肿毒。聚花草

聚花风铃草
聚花风铃草

别名:灯笼花

味性:苦,凉。

归经:归肺经。

主治:清热解毒。主咽喉肿痛;头痛。聚花风铃草

聚头蓟

别名:葵花大蓟

味性:甘,苦。

主治:凉血,消炎散肿。主治吐血,鼻出血,尿血,子宫出血,黄疸,疮痈。聚头蓟

聚叶虎耳草

别名:松蒂

味性:苦;寒。

归经:入心、肝、胆三经。

主治:清热解毒;利湿退黄。主发热,疮痈肿毒。聚叶虎耳草

卷毛婆婆纳

别名:邓木扯[藏名]

味性:苦,寒。

主治:清热解毒,祛风除湿。主治风湿疼痛,流感,尿道炎。卷毛婆婆纳

卷丝苦苣苔

别名:渣加哈梧、石莲花

味性:甘苦,寒。

归经:肾;肝;大肠经。

主治:清湿热;解热毒。主湿热泄泻;折带过多;乌头中毒。卷丝苦苣苔

绢毛菊

别名:空桶参、空洞参、空空参

味性:味苦;微辛;性寒。

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主感冒发热;咽喉肿痛;支气管炎;疮疖肿毒;乳腺炎;风湿痹痛;衄血;崩漏;带下;跌打损伤。绢毛菊

绢毛苣

别名:扫工色尔布

味性:苦,寒。

主治:清热解毒,利湿,止痛。治跌打损伤,咽喉肿痛,风湿疼痛,炎症发烧。绢毛苣

绢毛石花

别名:卷丝苦苣苔

味性:甘、苦,寒。

主治:清热解毒,强肾,止血。主治热性腹泻,阳痿早泄,月经失调,白带过多等症。绢毛石花

蕨麻草

味性:味甘;苦;性凉。

主治:凉血上血;解毒利湿。主各种出血痢疾;泄泻疮疡疖肿。蕨麻草

蕨萁

别名:春不见、一朵云

味性:苦、涩,凉。

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用于肺脓疡,眼结膜炎;外用治跌打损伤,蛇咬伤,颈淋巴结结核。蕨萁

爵床
爵床

别名:小青草、六角英、赤眼老母草、麦穗癀、鼠尾癀、孩儿草、野万年青、节节寒、大鸭草、毛泽兰[四川]、爵卿、香苏、赤眼、蜻蜒草、苍蝇翅、鼠尾红、瓦子草、五累草、六角仙草、观音草、疳积草、肝火草、倒花草、山苏麻、四季青、蚱蜢腿、毛泽兰、屈胶仔、麦穗红、六方疳积草、工业区眼老母草、晴蜓草、六角仙、肝炎草、昨蜢腿、山苏麻焦梅术、假辣椒、狗尾草、细路边青、蛇食草、水竹笋、阴牛郎、节节寒草、癞子草

味性:微苦,寒。

归经:归肺;肝;膀胱经。

主治:清热解毒,利湿消滞,活血止痛。治感冒发热,咳嗽,喉痛,疟疾,痢疾,黄疸,肾炎浮肿,筋骨疼痛,小儿疳积,痈疽疔疮,跌打损伤。爵床(图)

莙荙子

别名:菾菜子

味性:甘;苦;性寒。

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主小儿发热;痔瘘下血。莙荙子

咖啡
咖啡

别名:咖啡豆

味性:微苦;涩;平。

主治:醒神;利尿;健胃。主精神倦怠;食欲不振。咖啡

开口箭

别名:牛尾七、岩七、竹根七[陕西]、巴林麻、心不干、岩芪、大寒药、万年攀、竹根七、竹根参、包谷七、石风丹、搜山虎、小万年青、开喉剑、老蛇莲、青龙胆、罗汉七

味性:苦;辛;寒。

主治:清热解毒,散淤止痛。用于白喉,风湿关节痛,腰腿疼,跌打损伤,毒蛇咬伤;外用治痈疖肿毒。开口箭

扛板归
扛板归

别名:犁头刺藤、老虎利、雷公藤、河白草、霹雳木、方胜板、倒金钩、烙铁草、倒挂紫金钩、犁尖草、括耙草、龙仙草、鱼尾花、三木棉、刺犁头、蛇不过、急改索、退血草、虎舌草、有竻犁牛草、刺酸浆、鸡眼睛草、有刺鸠饭草、拦蛇风、白竻、有刺粪箕笃、犁头藤、三角藤、蛇倒退、地葡萄、有竻犁头草、利酸浆、有竻火炭藤、大猛脚、五毒草、火轮箭、猫爪刺、蛇牙草、南蛇风、老虎刺、猫公刺、白大老鸦酸、杠板归、豆干草、酸藤、降龙草、蛇见退、水马铃、芽叶蓼、有刺犁头藤、蛇咬草、蛇王藤、串心草

味性:酸苦,平。

归经:肺;小肠经。

主治:利水消肿,清热,活血,解毒。治水肿,黄疸,泄泻,疟疾,痢疾,百日咳,淋浊,丹毒,瘰疬,湿疹,疥癣。扛板归

扛板归根

别名:杠板归根、河白草根

味性:酸;苦;性平。

主治:解毒消肿。主对口疮;痔疮;肛瘘。扛板归根

栲栗果壳

别名:锥栗壳

味性:味苦;涩;性平。

主治:除湿热。主湿热腹泻。栲栗果壳

栲栗叶

味性:苦;涩;性平。

主治:清热燥湿;涩肠止泻。主湿热泄泻。栲栗叶

柯榔木

别名:大叶子树、野火绳、大泡火绳、大毛叶子火绳

味性:苦;寒。

主治:清热凉血;透疹解毒。主斑疹透发不畅;麻疹不出;痈肿疮毒;脓成不溃。柯榔木

柯蒲木

别名:勐呵、蕊木、老鸦檬果、梅桂

味性:苦辛,温。

主治:消炎止痛;祛风活络。主咽喉肿痛;风湿痹痛;四肢麻木。柯蒲木

榼藤

别名:过山枫、大血藤、过山龙、过江龙、扭骨风、榼子藤、左右扭、扁龙、过岗扁龙、脊龙、扭龙

味性:苦;涩;平。

归经:肾经。

主治:祛风除湿;活血通络。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腰肌劳损;四肢麻木。榼藤

咳喘木

别名:石龙脷、竹叶凉伞

味性:苦;性平。

主治:止咳平喘。主咳嗽;哮喘。咳喘木

刻裂紫堇

别名:黄花地锦苗、断肠草、裂苞紫堇

味性:苦、涩,寒。

主治:解毒杀虫。主治疮毒,癞痢头,顽癣,毒蛇咬伤。刻裂紫堇

空桶参

别名:空洞参、空空参、啦吧花

味性:苦微辛,平。

主治:润肺止咳,调经止血,消炎,下乳。用于感冒咳嗽,支气管炎,乳汁不下,乳腺炎,月经不调,红崩,白带,衄血,疮疖痈肿。空桶参

空心花

别名:嫩肉木、丁药、鲫鱼胆、狗肚皮、牛屎木、黄茶、观音茶、冷饭果

味性:苦;性平。

归经:心;肝经。

主治:接骨消肿;去腐生肌。主跌打骨折;刀伤;疔疮肿疡。空心花

空心莲子草

别名:空心苋、革命草、水花生、过塘蛇、空心蕹藤菜、水蕹菜、螃蜞菊、假蕹菜、喜旱莲子草

味性:苦、甘,寒。

主治:清热,凉血,解毒。用于流行性乙型脑炎早期、流行性出血热初期、麻疹。空心莲子草

空心柳

别名:马尿溲、柳叶绣线菊

味性:苦;平。

归经:肺;肝经。

主治:活血调经,利水通便,化痰止咳。主跌打损伤,关节酸痛,闭经,痛经,小便不利,大便秘结,咳嗽痰多。空心柳

空心木

别名:鬼吹哨、来色木、吹鼓清、泡掌筒、炮竹筒、鬼竹子、大笔杆草、空心草、猴桔子、梅竹叶、金鸡一把锁、大追风、野芦柴

味性:味苦;性凉。

主治:利湿清热;活血止血。主湿热黄疸;风湿痹痛;哮喘;月经不调;外伤出血;膀胱炎;骨折损伤。空心木

空心泡

别名:蔷薇莓、七叶饭消扭、三月泡、白花三月泡、划船泡、龙船泡、倒触伞

味性:苦、甘、涩,凉。

主治:清热、止咳,止血,祛风湿。用于肺热咳嗽、百日咳咯血,盗汗、牙痛,筋骨痹痛,跌打损伤;外用治烧烫伤。空心泡

空心苋

别名:空心蕹藤菜、水蕹菜、水花生、过塘蛇、螃蜞菊、假蕹菜、水马齿苋、肥猪菜

味性:苦;甘;性寒。

归经:肺;心;肝;膀胱经。

主治:清热,凉血,利尿,解毒。治麻疹,乙型脑炎,肺结核咳血,淋浊,带状疱疹,疔疖,蛇咬伤。空心苋

孔雀草
孔雀草

别名:小万寿菊、红黄万寿菊、红黄草、小芙蓉花、藤菊、黄菊花、五瓣莲、老来红、臭菊花、孔雀菊、缎子花

味性:苦,平。

主治:清热解毒;止咳。主风热感冒;咳嗽;百日咳;痢疾;肋腺炎;乳痈;疖肿;牙痛;口腔炎;目赤肿痛。孔雀草

孔雀尾
孔雀尾

别名:凤尾蕨、青旗草、见血生、碎叶金花、退血草、地侧柏、小凤尾草、细金鸡尾、细叶野鸡尾、细叶路鸡、地柏枝

味性:苦;寒。

归经:胆;胃经。

主治:清热解毒;排脓消肿。主感染;咽喉肿痛;诸高疮痈肿。孔雀尾

苦艾

别名:苦蒿、啤酒蒿

味性:味苦;性寒。

主治:清热燥湿;驱蛔;健胃。主关节肿痛;湿疹瘙痒;疖肿疮毒;蛔虫病;食欲不振。苦艾

苦芺

别名:钩芺、苦板、苦菜、败酱、败酱草

味性:味苦;性微寒。

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主暑热烦闷;津疮;丹毒;痈肿;痔疮;外伤出血;跌打损伤痛。苦芺

苦白蹄

别名:阿里红、落叶松茸、药用层孔菌

味性:甘;苦;温。

主治:止咳平喘;祛风除湿;消肿止痛;利尿;解蛇毒。主咳嗽;哮喘;慢性风湿性关节炎;胃痛;咽喉肿痛;牙周炎;尿路结石;水肿;毒蛇咬伤。苦白蹄

苦菜
苦菜

别名:败酱草[东北]、苦叶苗、活血草、苦丁菜、苦麻菜、小苦苣、黄鼠草、荼、芑、荼草、选、游冬、野苦马、青菜、紫苦菜、堇菜、苦苣、苦荬、天香菜、老鸦苦荬、滇苦菜、苦马菜

味性:苦,寒。

归经:归心;脾;胃;大肠经。

主治:清热,凉血,解毒。治痢疾,黄疸,血淋,痔瘘,疔肿,蛇咬。苦菜

苦参
苦参苦参

别名:野槐、好汉枝、苦骨、地骨、地槐、山槐子、川参、凤凰爪、牛参、野槐根、山槐根、地参

味性:苦,寒。

归经:入肝、肾、大肠、小肠经。

主治:清热燥湿;祛风杀虫。主湿热泻痢;肠风便血;黄疸;小便不利;水肿;带下;阴痒;疥癣;麻风;皮肤瘙痒;湿毒疮疡。苦参(图)

苦参实

别名:苦参子、苦豆

味性:苦;寒。

归经:肝;脾;大肠经。

主治:清热解毒;通便;杀虫。主急性菌痢;大便秘结;蛔虫症。苦参实

苦草
苦草

别名:苞壳菊、带脚小草、小节草、扁草、韭菜草、面条草、水苗、带子扎、水鳖苦草

味性:味苦;性温。

归经:归脾、肝经。

主治:燥湿止带;行气活血。主带下色白;产后恶露不尽。苦草

苦茶叶

别名:小白蜡、苦味散、苦丁茶

味性:苦;微甘;性凉。

归经:肝经。

主治:清热,解毒。治火眼,口疳,齿匿,乳痈,肿毒,汤火伤。苦茶叶

苦刺

别名:苦刺花、狼牙刺、铁马胡烧

味性:苦,寒。

主治:根:清热解毒,利湿消肿,凉血止血。用于喉炎,肺炎,痢疾,膀胱炎,水肿,衄血,血尿,便血。;果:理气消积。用于消化不良,胃痛,腹痛。;花:用开水冲泡做清凉解暑的饮料。苦刺

苦地胆
苦地胆

别名:天芥菜、鸡疴粘、土柴胡、马驾百兴、草鞋底、地胆头、磨地胆、牛插鼻、铁烛台、披地挂、地枇杷、牛托鼻、土蒲公英、吹火根、毛兜细辛、铺地娘、铁扫帚、铁答杯、铁丁镜、一刺针、铁灯柱、毛刷子、地苦胆、苦龙胆草、铁灯参、披地持、地楷杷、铁筶杯、一针刺、兔耳风、草鞋根、理肺散、铺地丹、牛吃埔、铁灯盏、儿童草、假蒲公英

味性:苦辛,寒。

归经:归肺;肝;肾经。

主治:凉血,清热,利水,解毒。治鼻衄,黄疸,淋病,脚气,水肿,痈肿,疔疮,蛇虫咬伤。苦地胆

苦地胆根
苦地胆根

味性:味苦;性寒。

主治:清热,除湿,解毒。治中暑发热,温毒发斑,赤痢,头风,风火牙痛,痈肿及各种炎症性疾病。苦地胆根

苦地丁
苦地丁

别名:地丁草、苦丁、小鸡菜、地丁、紫花地丁、扁豆秧

味性:苦;寒。

归经:心;脾经。

主治:清热解毒。治温病高热烦躁,流感,传染性肝炎,肾炎,瘰疬,腮腺炎,疔疮及其它化脓性感染。苦地丁

苦碟子
苦碟子苦碟子

别名:苦荬菜、满天星

味性:苦、辛,平。

主治:止痛。用于头痛,牙痛,胃肠痛及中小手术后疼痛。苦碟子

苦丁
苦丁

别名:小山萝卜、龙喳口、叉头草、蛾子草大叶蜈蚣草、杨梅蒜、羊奶草、野苦麻、高脚蒲公英、丁萝卜、双股金钗、乳浆草、九刀参、八楞麻

味性:味苦;性寒。

主治:清热解毒。治疥癣,疔疮,痈肿,蛇咬伤。苦丁

苦丁茶
苦丁茶

别名:毛叶黄牛木、黄浆果、土茶、茶盖、角刺茶

味性:甘;苦;寒。

归经:肝;肺;胃。

主治:散风热,清头目,除烦渴。治头痛,齿痛,目赤,聤耳,热病烦渴,痢疾。苦丁茶

苦豆根

别名:秦头、扫雪苗、紫云英、山胡麻、草木犀状紫云英、西豆根、粉豆根、苦甘草

味性:味苦;性寒。

归经:肾经。

主治:清肠燥湿;镇痛。主湿热痢疾;肠炎泄泻;黄疸;湿疹;咽痛;牙痛;顽癣;烫伤。苦豆根

苦豆子
苦豆子苦豆子

别名:苦豆根、苦甘草[西北]、布亚

味性:苦,寒。

归经:心;肺经。

主治:清热燥湿;止痛;杀虫。主痢疾;胃痛;白带过多;湿疹;疮疖顽癣。苦豆子

苦甘草
苦甘草

别名:苦豆根

味性:苦,寒。

主治:清热解毒。治痢疾,湿疹,牙痛,咳嗽。苦甘草

苦葛根
苦葛根

别名:峨眉葛藤、苦葛

味性:辛苦,平。

归经:肺;胃经。

主治:清热透疹;生津止渴。主感冒发热;麻疹不透;消渴;吐血;口疮。苦葛根

苦葛花

味性:性平,味辛苦。

主治:治痔疮,解酒毒。苦葛花

苦瓜
苦瓜

别名:癞瓜、锦荔枝、癞葡萄、红姑娘、菩达、凉瓜、红羊、

味性:苦,寒。

归经:归心;脾;肺经。

主治:清暑涤热;明目;解毒。主暑热烦渴;消渴;赤眼疼痛;痢疾;疮痈肿毒。苦瓜(图)

苦瓜根

味性:苦,寒。

主治:清热解毒。治痢疾,便血,疔疮肿毒,风火牙痛。苦瓜根

苦瓜花
苦瓜花

味性:味苦;性寒。

主治:清热止痢;和胃。主痢疾;胃气痛。苦瓜花

苦瓜藤

别名:苦瓜茎

味性:苦,寒。

主治:清热解毒。治痢疾,疮毒,牙痛。苦瓜藤

苦瓜叶

味性:味苦;性凉。

主治:清热解毒。主疮痈肿毒;梅毒;痢疾。苦瓜叶

苦瓜子
苦瓜子

味性:味苦;甘;性温。

主治:温补肾阳。主肾阳不足;小便频数;遗尿;遗精;阳痿。苦瓜子

苦果

别名:洋苦果、吕宋豆、吕宋果

味性:苦,温。

主治:解毒杀虫。主治中风昏倒,腹痛泄痢,小儿蛔虫。蛇虫咬伤。苦果

苦蒿

别名:克可日

味性:味辛;苦;性平微寒。

主治:祛风湿;解热毒。主风湿关节炎;痈肿疮毒。苦蒿

苦壶卢

别名:苦匏、蒲卢、苦瓠、约壶、约腹壶、苦瓠娄、亚腰壶卢、长柄茶壶卢、药壶卢、细颈葫芦、长柄葫芦、金葫芦、京葫芦、小葫芦

味性:苦,寒。

归经:归肾;肺;脾经。

主治:利水消肿。治水肿,黄痘,消渴,癃闭,痈肿恶疮,疥癣。苦壶卢

苦壶卢花

味性:苦;寒。

归经:心;肝经。

主治:散结;拔毒;敛疮。主鼠瘘。苦壶卢花

苦壶卢蔓

别名:苦瓠藤

味性:苦;寒。

归经:心;肺经。

主治:杀虫解毒。主麻疹;白麻疮。苦壶卢蔓

苦壶卢子

别名:苦瓠子、苦葫芦子

味性:味苦;性寒。

归经:归肺;脾;肾经。

主治:治水肿,小便不通,鼻塞,鼻息,龋齿,聤耳。苦壶卢子

苦芥

别名:青菜、苦菜、紫苦菜

味性:苦;寒。

归经:脾;胃;膀胱经。

主治:清热凉血;利尿消积。主高热;小便不利;积滞内停;脘腹胀痛。苦芥

苦苣
苦苣

别名:野苣、褊苣、兔仔菜、东北苦菜

味性:味苦;性寒。

主治:清热解毒。主黄疸;胃炎;痢疾;肺热咳嗽;肠产肿;睾丸炎;亲疮;痈肿;黄水疮。苦苣

苦苣苔
苦苣苔

别名:锯齿三七、一张白、岩菜、水鳖草

味性:味苦;性寒。

归经:心经。

主治:解蛇毒。主毒蛇咬伤。苦苣苔

苦葵鸦葱

别名:又枝鸦葱、女苦奶、羊奶及及、散枝鸦葱

味性:苦辛,寒。

主治:治疔肿,瘊子。苦葵鸦葱

苦蓢树

别名:缸瓦冧、水胡瞒、黄藤、许树、苦蓝盘、苦郎树、假茉莉

味性:苦,寒。

主治: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散瘀活络。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坐骨神经痛,胃痛,感冒发热,疟疾,肝炎,肝脾肿大;外用治皮肤湿疹,跌打肿痛,外伤出血。苦蓢树

苦连翘

味性:苦;平。

主治:清热利湿。主膀胱炎;疝气;黄水疮。苦连翘

苦楝花
苦楝花

味性:苦;寒。

主治:清热祛湿;杀虫;止痒。主热痱;头癣。苦楝花

苦楝皮
苦楝皮原生态苦楝皮苦楝皮苦楝皮

别名:苦楝、楝树果、楝枣子、苦楝树、森树、翠树、紫花树、川楝皮、楝皮、楝根木皮、双白皮、楝木皮、楝树枝皮、苦楝树白皮、东行楝根白皮、楝根皮、苦楝树皮、苦楝根皮

味性:苦,寒。

归经:脾;胃;肝经。

主治:清热,燥湿,杀虫。治蛔虫,蛲虫,风疹,疥癣。苦楝皮(图)

苦楝叶

味性:苦;寒。

主治:清热燥湿;杀虫止痒;行气止痛。主湿疹瘙痒;疮癣疥癞;蛇虫咬伤;滴虫性阴道炎;疝气疼痛;跌打肿痛。苦楝叶

苦楝子
苦楝子

别名:土楝实、苦心子、楝枣子、楝果子、土楝子

味性:苦;寒。

归经:肝;胃经。

主治:行气止痛;杀虫。主脘腹胁肋疼痛;疝痛;虫积腹痛;头癣;冻疮。苦楝子

苦良姜

别名:老虎姜

味性:苦;辛;凉。

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消肿。主痈疖肿毒;软组织损伤;蜂螫虫咬。苦良姜

苦马豆

别名:羊尿泡、马皮泡、红苦豆子、羊卵泡、尿泡草、羊卵蛋、铃当草

味性:微苦,平。

主治:利尿,消肿。用于肾炎水肿,慢性肝炎,肝硬化腹水,血管神经性水肿。苦马豆

苦荬菜
苦荬菜

别名:盘儿草、苦荬、老鹳菜、鸭舌草、苦球菜、兔仔草、牛舌草、土蒲公英、黄花菜、苦碟子、苦丁菜、败酱草、墓头回

味性:苦,凉。

主治:治肺痈,乳痈,血淋,疖肿,跌打损伤。苦荬菜

苦木
苦木苦木

别名:苦皮树、苦树皮、苦皮子、苦胆木、赶狗木、熊胆树、土樗子、黄楝瓣树、山熊胆、苦胆树、黄楝树、苦力芽、进口苦、黄檀木、臭辣子、苦树、鱼胆树、青鱼胆、狗胆木、苦木霜、苦弹子、土苦楝、野漆木、秤杆树、金条子

味性:苦,寒。

归经:归肺、大肠经。

主治:抗菌消火,祛湿解毒。用于感冒、急性扁桃体炎、肠炎、湿疹;毒蛇咬伤。苦木

苦木根

味性:味苦;性寒。

主治:清热解毒;燥湿杀虫。主感冒发热;急性胃肠炎;痢疾;胆道感染;蛔虫病;疮疖;疥癣;湿疹;烫伤;毒蛇咬伤。苦木根

苦木叶

味性:味苦;性寒。

主治:清热解毒;燥湿杀虫。主疮疖痈肿;无名肿毒;体癣;烫伤;外伤出血。苦木叶

苦荞麦

别名:荞叶七、野兰荞、万年荞

味性:苦,平。

主治:理气止痛,健脾利湿。用于胃痛,消化不良,腰腿疼痛,跌打损伤。苦荞麦(图)

苦荞头

别名:荞叶七、荞麦七

味性:甘苦,平。

归经:脾;胃;大肠经。

主治:治胃痛,消化不良,痢疾,劳伤,腰腿痛。苦荞头

苦茄

别名:千年不烂心、天泡草、毛和尚草、蜀羊泉、排风藤、毛秀才、白毛藤、六甲草、毛藤子

味性:味苦;辛;性寒。

主治:驱风除湿;清热解毒。主风湿疼痛;破伤风;痈肿;恶疮;疥疮;外伤出血。苦茄

苦生叶

味性:微苦,凉。

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牙痛,口腔炎,小儿疳积。用量3~5钱。;外治外伤感染,毒蛇咬伤,疮疖,睾丸肿大。鲜品捣烂敷患处。;中耳炎。捣汁滴耳。;还可治黄疸,跌打损伤,腹泻。苦生叶

苦绳

别名:奶浆藤、小木通、白浆藤、白浆草、通关散、中华假夜来香、中华南山藤、野泡通

味性:微苦、涩,平。

主治:消炎,通乳,利尿,除湿,止痛。主治乳汁不通,小便不利,虚咳,胃痛,风湿疼痛,痈疮疖肿。苦绳

苦石莲
苦石莲

别名:石莲子、老鸦枕头、土石莲子、青蛇子、猫儿核、广石莲子、石花生、盐棒头果

味性:苦,寒。

归经:心;脾;肾经。

主治:散瘀,止痛,清热,去湿。治哕逆,痢疾,淋浊,尿血,跌打损伤。苦石莲

苦树皮

别名:苦通皮、马断肠、吊杆麻、菜虫药、老虎麻、苦皮子、山熊胆、赶狗木

味性:苦,平。

归经:肝;脾经。

主治:清热利湿,杀虫。用于黄水疮,头癣,骨折肿痛,阴痒。苦树皮

苦檀叶

味性:辛;苦;性温。

归经:肺经。

主治:祛风杀虫;活血消肿。主皮肤麻木;癣疥;脓肿。苦檀叶

苦檀子

别名:苦蚕子、冲天子、土大风子、猪腰子、日头鸡

味性:苦辛,热。

归经:脾;胃经。

主治:散瘀消肿。外用治跌打损伤,骨折。苦檀子

苦天茄

别名:刺天茄、刺茄子、大苦葛、苦颠茄、金弹子、黄角刺、狗茄子、添钱果、天茄子、谷雀蛋、天泡子、果角茄

味性:微苦,寒。

主治:祛风止痛;清热解毒。主风湿痹痛;头痛;牙痛;乳痈;痄腮;跌打疼痛。苦天茄

苦天茄叶

味性:味微苦;性凉。

主治:息风定惊。主小儿惊劂。苦天茄叶

苦杏仁
苦杏仁苦杏仁

别名:杏仁

味性:苦,微温。

归经:归肺、大肠经。

主治:降气止咳平喘,润肠通便。苦杏仁

苦玄参
苦玄参

别名:蛇总管[广西]、鱼胆草、落地小金钱、四环素草

味性:苦,凉。

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感冒风热,咽喉肿痛,胃痛,消化不良,痢疾,毒蛇咬伤。全草3~5钱,水煎服。;跌打损伤,淋巴结炎:全草3~5钱,水煎服;或用鲜全草捣烂外敷,或煎水外洗。;疖肿:鲜全草捣烂外敷。苦玄参

苦夭

别名:钩夭、苦板、轮蓟、狭叶蓟、牛刺犁、小样刺米草、小蓟

味性:甘苦,凉。

主治:清热,凉血,活血,解毒。治暑热烦闷,妇女崩漏,跌打吐血,痔疮,疔疮。苦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