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碟子
苦碟子 Kǔ Dié Zi | |
---|---|
别名 | 苦荬菜、满天星 |
功效作用 | 止痛。用于头痛,牙痛,胃肠痛及中小手术后疼痛。 |
英文名 | Herb of Sowthistleleaf Ixeris |
始载于 | |
毒性 | |
归经 | |
药性 | 平 |
药味 | 辛、苦 |
【别名】苦荬菜
【来源】菊科野苦荬属植物抱茎苦荬菜Ixeris sonchifolia (Bunge) Hance,以全草入药。5~6月间开花时采收全草,晒干。
【性味归经】苦、辛,平。
【功能主治】止痛。用于头痛,牙痛,胃肠痛及中小手术后疼痛。清热解毒。
【用法用量】 0.4~1两。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各家论述】
1.《内蒙古中草药》:清热解毒,凉血,活血,排脓。治阑尾炎,肠炎,痢疾,疮疖痈肿,吐血,衄(nv四声)血。
2.止痛。治头痛,牙痛,胸痛,胃、腹痛,外伤疼痛以及中、小手术后疼痛。
【采收和储藏】5-7月间采收,洗净,晒干或鲜用。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和华东。
【动植物形态】抱茎苦荬菜 多年生草本,高30-80cm。全株无毛。根粗壮而垂直。茎直立。基生叶多数,长圆形,长3.5-8cm,宽1-2cm,先羰急尖或圆钝,基部下延成柄,边缘具锯齿或不整齐的羽状深裂;茎生叶较小,卵状长圆形,长2.5-6cm,宽0.7-1.5cm,先端急尖,基部耳形或戟形抱茎,全缘或羽状分裂。头状花序密集成伞房状,有细梗;总苞长5-6mm,外层总苞片5,极小,内层总苞片8,披针形,长约5mm;舌状花黄色,长7-8mm,先端栽形,5齿裂。瘦果黑色,纺锤形,长2-3mm,有细条纹及粒状小刺,喙长约0.5mm,冠毛白色。花、果期4-7月。
【功效分类】清热解毒药
【生药材鉴定】性状鉴别 本品长短不一。根呈倒圆锥形,具少数分枝。茎呈细长圆柱形,上部具分枝,直径1.5-4mm,表面绿以、深绿色至黄棕色,有纵棱,无毛,节明显;质较脆,易折断,折断时有粉尖飞出,断面略呈纤维性,外圈黄绿色,髓部呈白色。叶互生,多皱经空、破碎,完整叶展平后呈卵状长圆形,长2-5cm,宽0.5-2cm。先端急尖,基部耳状状抱茎。头状花序,密集成伞房状,有细梗,总苞片2层。舌状花,黄色,雄蕊5,雌蕊1枚,柱头2裂,子房上端具多数丝状白色冠毛。瘦果,黑色,类纺锤形。气微,味微甘苦。
显微鉴别 茎横切面:呈类圆形,边缘呈微波状。表皮细胞1列,细胞类言形或长方形,外表具角质层。下表皮有1-2列细胞,切微延长,类圆表;皮层较窄,有2-3列薄壁细胞组成,内含叶绿素;内皮层细胞1列,凯氏点明显,细胞较大,类扁长方形。维管束外韧型,断续排列成环,韧皮部新月形,细胞细小,呈不规则形。形成层不明显。木质部由导管、木纤维、木线粗成,导管大小不等,多单个呈径向排列。木纤维众多,排成较厚的环带。髓部宽广,细胞壁微木化,向内细胞较大,稍老的茎有髓腔。
粉末特征:呈灰绿色。①冠毛断片甚多,直径约10μm,呈疏锯齿分枝状。②花粉粒随处可见,类圆形,萌发孔5-6,表面具剌状凸起,直径16.8-22.4μm。③木纤维碎片易见,单个散在或2至多个成束,直径约14-23μm。④花冠碎片易见,表皮细胞呈乳关关突起。⑤丁字毛多见,但多不完整。⑥叶表皮气孔不等式。茎表皮气孔可风险中卫细胞类扁长方形。⑦梯纹导管或螺蚊导管碎片多见,单个或2-3列存在,直径约16-30μm。
【性味】味苦;辛;腥
【中药化学鉴定】理化鉴别 取本品粉末5g,加70%乙醇液35ml,浸渍30min,回流加热30min,趁热滤过,滤液在水浴上蒸干,残渣加水10ml,煮沸,趁热滤过,滤液用石油醚(60-90℃)适量除去色素,水液再用乙酸乙酯10ml提取,提取液置水浴上蒸干,残渣用95%乙醇6ml溶解,供下述试验:①取乙醇提取液1ml,加少量镁粉,加工厂浓盐酸5滴,沸水浴上加热3min,溶液由黄变到橙色。(检查黄酮类成分)②取乙醇提取液,用毛细管点于滤纸上,在紫外灯下观察显灰蓝色荧光,点加3%碳酸钠溶液后,斑点显黄色,在紫外灯下观察,显亮黄色荧光。
【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抱茎苦荬菜的全草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研末。外用:适量,水煎熏洗;或研末调敷衍;或捣敷。
植物.苦碟子
苦蝶子属于菊科多年生草本,也叫苦荬菜、苦菜、凉麻、鹅食等。过去苦碟子为田间野草,不为人们所重视。即使有人采集也是做鸡、猪饲料用。近年来,由于人们追求绿野食品,发现苦碟子嫩根及叶有清热解毒、凉血消痈、利湿等功效,又可炒食,也可做汤。尤其洗净蘸酱生食,清脆微苦,爽口宜人,饭店酒家常以“大丰收”拼凉盘,供食客享用。苦碟子生于山野、田间、路旁,分布很广,近年有人工栽培。
【植物学特征】 植株高30—80厘米。全株无毛。基生叶多个,矩圆形,长3.5-8厘米,宽1—2厘米,顶端急尖或圆钝,基部下延长成柄,边缘有锯齿或不整齐的羽状深裂;茎生叶较小,卵状矩圆形,无柄。茎生叶花期枯萎。花为头状花序,排成伞房状,有细花梗;总苞长7—8毫米,外层总苞片小,长约1毫米。两性花,花冠黄色,舌状花瓣,长7—9毫米。瘦果,黑褐色,长椭圆形,有棱,果长l一2毫米,冠毛白色。 苦碟子有圆叶种,叶矩圆形,叶片较大,叶缘有稀疏浅锯齿;花叶种,披针形,叶片窄,叶缘缺刻较深,近全裂。 苦碟子适应性强,抗性也强,耐低温。早春气温5-10℃,开始萌发,是较早上市的野菜品种。
【苦碟子的采收】
①掰叶采收。为了延长生长期,延长市场供应期,大多采用掰叶采收。即每隔5-7天掰外叶数片,保留足够生长的内叶和心叶。
②一次性全株采收。春天,苦碟子叶片长到5-7厘米时,植株吴呈鲜嫩状态,即可将全株挖出上市。再行整地播种。
③温室采收。近年苦碟子温室大棚栽培较多。为了在新年、春节高价期上市,可在大棚内用调光控温方法,抑制苦碟子生长,待到新年、春节上市,可成倍增加收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