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味中药列表/47
|
- 烟胶
- 烟梦花
- 烟筒花
- 胭木
- 延胡索
- 芫花
- 芫花根
- 岩败酱
- 岩菖蒲
- 岩春草
- 岩葱
- 岩冬菜
- 岩豆
- 岩豆根
- 岩风子
- 岩凤尾蕨
- 岩谷伞
- 岩蒿
- 岩黄连
- 岩藿香
- 岩椒草
- 岩节连
- 岩萝卜
- 岩七
- 岩青菜
- 岩人参
- 岩扫把
- 岩石松
- 岩石羊
- 岩酸
- 岩陀
- 岩丸子
- 岩莴苣
- 岩乌头
- 岩五加
- 岩枣树
- 盐胆水
- 盐麸叶
- 眼睛草
- 眼子菜
- 焰爵床
- 燕麦灵
- 燕子尾
- 羊不食
- 羊胆
- 羊耳朵叶
- 羊耳菊
- 羊肝
- 羊胡髭草
- 羊黄
- 羊肌藤
- 羊角拗
- 羊角拗子
- 羊角草
- 羊角扭
- 羊角纽花
- 羊七莲
- 羊屎果树皮
- 羊屎木
- 羊屎条根
- 羊蹄
- 羊蹄暗消
- 羊蹄草
- 羊蹄甲
- 羊蹄实
- 阳雀花
- 阳雀花根
- 阳桃叶
- 杨枸花
- 杨栌耳
- 杨梅核仁
- 杨梅树皮
- 杨梅叶
- 杨梅叶蚊母树根
- 杨树花
- 洋白蜡树
- 洋地黄
- 洋蓍草
- 仰天钟
- 仰天钟根
- 腰骨藤
- 摇钱树
- 摇钱树根
- 鳐鱼胆
- 药绿柴
- 药鼠李实
- 药用狗牙花
- 药用小阴地蕨
- 椰根
- 椰子壳
- 椰子皮
- 野拔子
- 野把子
- 野槟榔
- 野菠菜
- 野茶辣
- 野茶子
- 野灯草
- 野颠茄
- 野靛
- 下一页
别名:玄胡素、元胡、延胡、玄胡索、元胡索
味性:辛苦,温。
归经:归肝、脾经。
主治:活血,利气,止痛。用于胸胁、脘腹疼痛,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跌扑肿痛。延胡索(图)
- 《中国药典》延胡索
- 《中药大辞典》延胡索
- 《中华本草》延胡索
- 《本草纲目》延胡索
- 《本草备要》延胡索
- 《本草便读》延胡索
- 《本草乘雅半偈》延胡索
- 《本草从新》延胡索
- 《本草撮要》延胡索
- 《本草分经》延胡索
- 《本草分经》延胡索
- 《本草分经》延胡索
- 《本草分经》延胡索
- 《本草害利》延胡索
- 《本草经解》延胡索
- 《本草蒙筌》延胡索
- 《本草求真》延胡索
- 《本草新编》延胡索
- 《本草择要纲目》延胡索
- 《本经逢原》延胡索
- 《得配本草》延胡索
- 《海药本草》延胡索
- 《中药炮制》延胡索
- 《汤液本草》延胡索
- 《药笼小品》延胡索
- 《药性切用》延胡索
- 《玉楸药解》延胡索
-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延胡索
- 《证类本草》延胡索
- 《中药学》延胡索
- 《冯氏锦囊秘录》延胡索
- 《妇人大全良方》延胡索
- 资助【中医宝典】>>>
别名:南芫花、芫花条、药鱼草、莞花、头痛花、闷头花、老鼠花、癞头花、金腰带、浮胀草[根皮]、芫、去水、败花、赤芫、儿草、毒鱼、杜芫、闹鱼花、棉花条、大米花、芫条花、野丁香花、九龙花、浮胀草、地棉花、银腰带、小叶金腰带、毒老鼠花、紫金花
味性:辛苦,温。
归经:入肺、脾经。
主治:泻水逐饮;祛痰止咳;解毒杀虫。主水肿;膨胀;痰饮胸水;喘咳;痈疖疮癣。芫花(图)
别名:地柏枝、野柏树、铁脚洞里仙、丹雪凤尾、伤寒草、止血草、止血丹、石蜈蚣、小雉鸡尾、墙锦、万年柏、洞里仙
味性:苦;甘;凉。
主治:清热解毒;平肝镇惊;止血利尿。主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肺热咳嗽;小儿惊风;小便不利;指头炎;毒蛇咬伤。岩春草
别名:臭节草、松风草、石胡椒、臭沙子、猩锈臭草、臭草、苦黄草、大羊不食草、蛇盘草、烫伤草、地通花、蛇皮草、山羊草、铜脚一支蒿、九牛二虎草、二号黄药
味性:辛;苦;性凉。
归经:肺;肝;脾经。
主治:解表;截疟;活血;解毒。主感冒发热;支气管炎;疟疾;胃肠炎;跌打损伤;痈疽疮肿;烫伤。岩椒草
别名:毛青红、九叶岩陀、毛七、毛头三七、血三七[云南]、红姜、野黄姜、九月岩陀、蛇疙瘩、血三七、毛头七、毛青杠、毛头寒、半边伞、紫姜、岩七、红升麻
味性:苦、涩,凉。
主治:活血调经,祛风湿。治跌打,骨折,月经不调,风湿性关节炎,刀伤出血。岩陀
别名:水案板、水板凳、金梳子草、地黄瓜、压水草、牙齿草、牙拾草、鸭吃草、弹木叶、扎水板、案板芽、水黄连、檀木叶、扎木板、滑油丹
味性:苦,寒。
归经:胆;肝;膀胱经。
主治:清热,利水,止血,消肿,驱蛔。治痢疾,黄疸,淋病,带下。血崩,痔血,蛔虫病,疮疡红肿。眼子菜
别名:白牛胆、大力王、毛柴胡[湖南]、叶下白、山白芷[广东、福建]、冲天白、小茅香、大茅香、牛耳风、羊耳风、白面风、白背风、绵毛旋覆花、天鹅绒、毛舌头、毛山肖
味性:辛、微苦,温。
主治:散寒解表,祛风消肿,行气止痛。用于风寒感冒,咳嗽,神经性头痛,胃痛,风湿腰腿痛,跌打肿痛,月经不调,白带,血吸虫病。羊耳菊
别名:羊角纽、羊角藤、倒钓笔、羊角捩、羊角扭、羊角藕、断肠草;羊角柳、沥口花、打破碗花、武靴藤、鲤鱼橄榄、断肠草、大羊角扭蔃、羊角柳、华毒毛旋花子、菱角扭、黄葛扭、螺心鱼、花拐藤、金龙角
味性:苦,寒。
主治:祛风湿;通经络;解疮毒;杀虫。主风湿痹痛;小儿麻痹后遗症;跌打损伤;痈疮;疥癣。羊角拗
别名:羊角拗、羊角藕、黄葛扭、羊角树、牛角藤[广东、广西]、羊角藤、鲤鱼橄榄[福建]
味性:苦,寒。
主治:强心消肿,止痛,止痒,杀虫。用于风湿关节肿痛,小儿麻痹后遗症,皮癣,多发性疖肿,腱鞘炎,骨折(先复位)。羊角扭
别名:土大黄、牛舌头、羊舌头、野菠菜、羊蹄叶、东方宿、连虫陆、鬼目、败毒菜根、羊蹄大黄、牛舌根、牛舌大黄、鸡脚大黄、牛蹄、野萝卜、野菠菱、癣药、山萝卜、牛大黄
味性:苦,寒。
归经:心;肝;大肠经。
主治:清热通便;凉血止血;杀虫止痒。主大便秘结;吐血衄血;肠风便血;痔血;崩漏;疥癣;白秃;痈疮肿毒;跌打损伤。羊蹄(图)
别名:紫背草、假芥兰、爆仗草、红背叶、叶下红、喇叭红草、小蒲公英、七十二枝花、牛尾膝、紫背犁头草、山羊草、天毛草、土黄连、野芥兰、乳汁草、空筒单、千日红、紫背地丁、野苦买、兔草、兔子参、乌疔草
味性:苦,凉。
主治:清热,利水,凉血,解毒。治痢疾,腹泻,便血,水肿,肠痈,聘耳,目亦,喉蛾,疔疮,肿毒。羊蹄草
别名:老白花[云南]、洋紫荆[广东]、猪迹羊蹄甲
味性:根:微涩,微凉;树皮:苦、涩,平;叶:淡,平;花:淡,凉。
主治:根:止血,健脾。用于咯血,消化不良。;树皮:健脾燥湿。用于消化不良,急性胃肠炎。;叶:润肺止咳。用于咳嗽,便秘。;花:消炎。用于肺炎,支气管炎。羊蹄甲
别名:朝天罐根
味性:味苦;涩;性微寒。
归经:归脾;肾;肺;肝经。
主治:清热解毒;调经止血。主热痢;水泻;淋痛;水肿;肝炎;胆囊炎;风湿痛;咳喘;劳嗽;咯血;便血;崩漏;月经不调;经闭;带下;疮疡;痔疮。仰天钟根
别名:香苏草、野苏、野香苏、崩疮药、扫把茶、膜悠麻、小苏苏棵、里香薷、狗尾巴香、山香、鬼米香条、小野菝子、满山香、小坝子
味性:味辛;苦;性凉。
主治:解表退热;化湿和中。主感冒发热;头痛;呕吐泄泻;痢疾;烂疮;鼻衄咳血;外伤出血。野拔子
别名:酸模、皱叶羊蹄、羊蹄根、野当归、土大黄、野萝卜、牛舌菜、千年不烂心、癣药草、假大黄、连明子
味性:酸;苦;性寒。
主治:凉血;解毒;杀虫。主肺结核咯血;痔疮出血;痈疮肿毒;疥癣;皮肤瘙痒。野菠菜
别名:软柏木、大苦木、假吴萸、鱼胆木、假茶辣、鱼苦胆、山黄皮、老鸦饭、亚洛轻、石岩青、亚罗青、野胡椒、抱鸡婆、老鸦树、罗汉香、白酒药、野白腊
味性:辛;苦;微温。
主治:祛风化湿;行气止痛。主感冒发热;疟疾;痢疾;脘腹绞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烫伤;皮炎;外伤出血。野茶辣
别名:癫茄、山马铃、大丁茄、小颠茄、天茄子、假茄子、红癫茄、黄贡茄、鬼茄、竻丁茄、红果丁茄、丁茄、颠茄、红颠茄、地茄、狗桔、刺茄、洋海茄、刺天茄
味性:苦辛,温。
主治:镇咳平喘,散瘀止痛。治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胃痛,风湿痛,瘰疬,寒性脓疡,跌打损伤。野颠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