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味中药列表/35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山苍子叶

味性:辛;微苦;温。

主治:理气散结;解毒消肿;止血。主痈疽肿痛;乳痈;蛇虫咬伤;外伤出血;脚肿;慢性气管炎。山苍子叶

山茶根

味性:苦;辛;平。

归经:胃;肝经。

主治:散瘀消肿;消食。主跌打损伤;食积腹胀。山茶根

山茶叶

味性:苦;涩;寒。

归经:心经。

主治:清热解毒;止血。主痈疽肿毒;汤火伤;出血。山茶叶

山橙

别名:猢狲果、马骝藤、猴子果、屈头鸡、山大哥、冬荣子、铜锣锤、马骝橙藤、犸镏果、檎那

味性:苦,凉。

主治:行气,止痛,除湿,杀虫。治胃气痛,膈症,疝气,瘰疬,皮肤热事,湿癣疥癞。山橙

山橙叶

味性:苦;性凉。

主治:清热利尿;消肿止痛。主肾炎水肿;小便不利;风湿热痹;跌打肿痛。山橙叶

山臭草

别名:闷头花、断肠草

味性:苦;辛;微寒。

主治:活血止痛;清热解毒。主劳伤;胸脘刺痛;坐板疮。山臭草

山慈姑叶

味性:苦,凉。

归经:肝,心经。

主治:清热解毒。。主痈疽肿毒。山慈姑叶

山刺柏

别名:叶如针、刺人、故称刺柏、刺松

味性:苦;性寒。

主治:清热解毒;燥湿止痒。主麻疹高热;湿疹;癣疮。山刺柏

山大刀

别名:大丹叶、暗山公、暗山香、山大颜、吹筒管、刀斧伤、血丝罗伞、大退七、刀伤木、金鸡爪、大罗伞、散血丹、假太竹、脂红叶、火简树、大口唇、驳节兰、假木竹、九节、九节木、弄楼子、九节仔头、锁脚贼

味性:苦;凉。

归经:肺;膀胱经。

主治:清热解毒,祛风去湿。治扁桃体炎,白喉,疮疡肿毒,风湿疼痛,跌打损伤。山大刀

山大刀根

别名:刀斧伤根

味性:苦涩,微寒。

主治:祛风除湿,消肿解毒。治感冒发热,咽喉肿痛,风湿痛,胃痛,疟疾,痔疮,跌打损伤,疮疡肿毒。山大刀根

山大黄

别名:唐大黄、台黄、土大黄、峪黄、籽黄、北大黄、大黄、格西古讷、野大黄、酸酸草、黄古卵子、苦大黄、华北大黄、祁黄、庄黄

味性:苦;性寒。

归经:胃;大肠经。

主治:泻热解毒;凉血行瘀。主湿热黄疸;痢疾;经闭腹痛;吐血;衄血;跌打瘀痛;痈肿疔毒;口舌糜烂;烧烫伤。山大黄

山大黄(波叶大黄)

别名:唐大黄、土大黄、台黄、峪黄、籽黄

味性:苦,寒。

主治:污热,通便,破积,行瘀。治热结便秘,湿热黄疸,痈肿疔毒,跌打瘀痛,口疮糜烂,汤火伤。山大黄(波叶大黄)

山大黄(华北大黄)

别名:峪黄、河北大黄

味性:苦,寒。

主治:泻热通便,行瘀破滞。用于大便热秘,经闭腹痛,湿热黄疸;外用治口疮糜烂,烫火伤。山大黄(华北大黄)

山大颜
山大颜

别名:九节木、大罗伞、火筒树、盆筒、山大刀、暗山公、刀枪木

味性:苦,寒。

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拔毒。根、叶:白喉,扁桃体炎,咽喉炎,痢疾,肠伤寒,胃痛,风湿骨痛;:外用治跌打肿痛,外伤出血,毒蛇咬伤,疮疡肿毒,下肢溃疡。山大颜

山丹

别名:红百合、连珠、川强瞿、红花菜、红花百合、山百合

味性:甘苦,凉。

主治:除烦热,润肺,止咳,安神。治虚劳咳嗽,吐血,心悸,失眠,浮肿。山丹

山道年蒿

别名:蛔蒿、驱蛔蒿

味性:味苦;辛;性平。

主治:驱虫。主蛔虫病;晓早病。山道年蒿

山地豆
山地豆

别名:假花生、大叶青、异果山绿豆、稗豆

味性:苦、甘,寒。

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预防腮腺炎,流行性乙型脑炎,喉痛;外用治毒蛇咬伤,跌打肿痛,痈疖。山地豆

山东肿足蕨

味性:苦;平。

归经:肝;胃经。

主治:和胃止呕;平肝安神。主恶心;呕吐;眩晕;失眠。山东肿足蕨

山矾

别名:尾叶山矾

味性:辛、苦,平。

主治:清热利湿,理气化痰。主治黄疸,咳嗽,关节炎。外用治急性扁桃体炎,鹅口疮。山矾

山矾根

别名:土白芷

味性:苦;辛;性平。

归经:肝、胃经。

主治:清湿热,祛风,凉血。治黄疸,痢疾,风火头痛,腰背关节疼痛,血崩。山矾根

山矾花
山矾花

味性:苦;辛;性平。

归经:肺经。

主治:化痰解郁;生津止渴。主咳嗽胸闷;小儿消渴。山矾花

山风

别名:香艾纳、香艾

味性:辛、微苦,温。

主治:祛风消肿,活血止痒。;风湿性关节痛:用量3~5钱,浸酒或水煎冲酒服。;湿疹,皮肤瘙痒:用全草水煎熏洗,或用鲜叶捣烂涂敷。;外伤出血:取叶研粉撒布伤处。山风

山峰西番莲
山峰西番莲

别名:石山南星、燕子尾

味性:味甘;微苦;性温。

主治:健胃消食;祛湿止痛;补肾调经。主食欲不振;风湿腰痛;阳痿早泄;月经不调;妇科杂症。山峰西番莲

山佛手

别名:小桔公

味性:微苦;辛;平。

归经:肝;肾经。

主治:活血止血;补肾接骨。主跌打损伤;外伤出血;陈旧性骨折。山佛手

山甘草

别名:野白纸扇、白蝴蝶、白茶、白纸扇、凉茶藤、白头公、凉藤、黄蜂藤、生肌藤、粘雀藤、土甘草、水藤根、假忍冬藤、蝴蝶藤

味性:甘微苦;凉。

归经:膀胱;肺;大肠经。

主治:解表,消暑,利湿,解毒,活血。治感冒,中暑,发热,咳嗽,咽喉肿痛,暑湿泄泻,痢疾,疮疡脓肿,跌打,蛇伤。山甘草

山柑算盘子

别名:小甘淫、细甘淫、山柑树

味性:味苦;甘;性凉。

归经:心;肺经。

主治:清热解毒。主感冒发热;署热口渴;口腔炎;湿疹;疮疡溃烂。山柑算盘子

山岗稔

别名:山稔、山桃稔、山稔木

味性:味辛;苦;性平。

主治:解毒利湿;活血调经。主痢疾;肝炎;胃痛;腰肌劳损;风湿痹痛;月经不调。山岗稔

山葛薯

别名:山萝卜、十兄弟、山江豆、山岗荚、立蝶豆

味性:甘微苦;平。

归经:肺;心经。

主治:止咳祛痰,消肿拔毒。治老年慢性气管炎,疮肿。山葛薯

山海棠

别名:水八角、金蝉脱壳、红耗儿、酸草果、腰包花、化血丹、一口血、大麻酸汤杆、野海棠、白棉胡、老鸦枕头、白棉胡老鸦枕头、酸苹果

味性:味微苦;酸;涩;性微温。

主治:行气止痛,活血祛瘀。治胃痛,月经不调,痛经,小儿吐泻,疝气,跌打损伤。山海棠

山蒿

别名:岩蒿

味性:苦、辛,平。

主治:清热燥湿,杀虫排脓。主治偏头痛,咽喉肿痛,风湿等症。山蒿

山合香

味性:味辛;苦;性凉。

主治:清热明目;散风通络;祛湿解毒。主目赤肿痛;风湿热痹;劳伤;疮肿;湿疹;癣痒。山合香

山核桃皮

味性:苦;涩;性凉。

主治:清热解毒;杀虫止痒。主脚趾湿痒;皮肤癣证。山核桃皮

山核桃叶

味性:苦;涩;性凉。

主治:清热解毒;杀虫止痒。主脚趾湿痒;皮肤癣证。山核桃叶

山荷叶

别名:阿儿七、窝儿七、旱荷、一碗水[陕西]

味性:苦、辛,温。

主治:活血化瘀,解毒消肿。用于跌打损伤,风湿筋骨痛,月经不调,小腹疼痛;外用治毒蛇咬伤,痈疖肿毒。山荷叶

山黑柳

别名:山杨柳、四齿柳

味性:苦、涩,凉。

主治:清热解毒。主治痈疮肿毒。山黑柳

山红稗

别名:山稗子、红稗、浆果苔草、芭茅草

味性:根:苦、涩,凉;种子:甘、辛,平。

主治:根:调经止血。用于鼻衄,便血,月经过多,产后出血。;种子:透疹止咳,补中利水。用于麻疹,水痘,百日咳,脱肛,浮肿。;全草兼具根与种子之功用。山红稗

山胡椒叶

别名:见风消、铁箍散、雷公树叶、黄渣叶、洗手叶、雷公叶

味性:苦;辛;性微寒。

归经:膀胱;肝经。

主治:祛风,解毒,散瘀,止血。治感冒,筋骨疼痛,痈疮肿毒,跌打创伤。山胡椒叶

山花生
山花生

别名:假花生、大叶青、异果山绿豆、稗豆

味性:苦、甘、寒。

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预防腮腺炎,流行性乙型脑炎,喉痛;外用治毒蛇咬伤,跌打肿痛,痈疗。山花生

山黄豆藤

别名:螃蟹眼睛、古眼风、三叶豆

味性:苦、平。

归经:心;肺经。

主治:祛风,解热。主治小儿肺热咳嗽,各种惊风。山黄豆藤

山黄菊

别名:金菊花、旱山菊、旋覆花[广西]、旋伏花

味性:苦,凉。

主治:清热化痰。主治感冒头痛,慢性气管炎。山黄菊

山黄皮
山黄皮原生态山黄皮山黄皮

别名:假黄皮、野黄皮、五薯叶、小叶臭黄皮、鸡母黄、臭黄皮叶、过山香、蕃仔香草

味性:辛;苦;温。

归经:肾;肺;膀胱经。

主治:疏风清热;利湿解毒;截疟。主感冒发热;咳嗽气喘;腹泻痢疾;风湿水肿;尿路感染;湿疹;疥癣;疮疖;蛇伤。山黄皮

山黄杨子

味性:苦;凉。

主治:清暑热;解疮毒。主暑热;疮疖。山黄杨子

山鸡腿

别名:紫花大将军

味性:味苦;性寒。

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止痛。主痄腮;咽喉肿痛;疔疮痈肿;风湿疼痛;跌打损伤。山鸡腿

山尖菜

味性:味苦;性凉。

主治:解毒;利尿。主伤口化脓;小便不利。山尖菜

山椒草

别名:塌地草、卜罗草、塌地草;卜罗草

味性:辛;苦;性温。

主治:舒筋活血;解毒消肿。主扭伤;跌打损伤;疮疖肿毒;蛇伤;鸡眼。山椒草

山脚麻

味性:甘;微苦;性微寒。

主治:解毒消肿;止血。主疮疖肿痛;外伤出血。山脚麻

山橘

别名:金豆、猴子柑

味性:根:辛、苦,温;果:辛、酸、甘,温。

主治:根:醒脾行气。果:宽中化痰下气。主治风寒咳嗽,胃气痛,食积胀满,疝气。山橘

山壳骨

别名:小驳骨

味性:味苦;微辛;性平。

归经:心;肝经。

主治:化瘀消肿;止血。主跌打损伤;骨折;外伤出血。山壳骨

山苦菜

别名:老蛇药、野洋烟

味性:苦,寒。

主治:清热解毒;祛风除湿。主风湿痹痛;发痧腹痛;疮疡疖肿;蛇咬伤。山苦菜

山苦草

别名:苦草、胆草、散血草

味性:苦,寒。

主治:清热平肝,消炎解毒。主治慢性肝炎,尿路感染,口腔炎,疮疡肿毒。山苦草

山苦荬
山苦荬

别名:七托莲、小苦麦菜、苦菜、黄鼠草、小苦苣、活血草、隐血丹、小苦荬、节托莲、苦叶苗、败酱、苦麻菜、陷血丹、苦丁菜、苦碟子、光叶苦荬菜、燕儿衣、败酱草

味性:味苦;性寒。

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排脓;凉血止血。主肠痈;肺脓疡;肺热咳嗽;肠炎;痢疾疾;胆囊炎;盆腔炎;疮疖肿毒;阴囊湿疹;吐血;衄血;血崩;跌打捞员伤。山苦荬

山腊梅

别名:亮叶腊梅、毛山茶、岩马桑、香风茶

味性:微苦、辛,凉。

主治:解表祛风,清热解毒。预防感冒,流行性感冒,中暑;治慢性气管炎,胸闷。山腊梅

山蜡梅

别名:香风茶、毛山茶、岩马桑

味性:味辛;微苦;性温。

归经:肺;脾经。

主治:祛风解表;芳香化湿。主流感;中暑;慢性支气管炎;湿困胸闷;蚊蚁叮咬。山蜡梅

山莨菪
山莨菪

别名:唐古特东莨菪、藏茄、樟柳怪、唐传那保

味性:苦、辛,温。

主治:镇痛解痉,活血去瘀,止血生肌。用于溃疡病,急、慢性胃肠炎,胃肠神经功能症,胆道蛔虫症,胆结石,跌打损伤,骨折,外伤出血。山莨菪

山李子

别名:刺黄柏、则热克

味性:苦;寒。

归经:肺;大肠经。

主治:降血压。主高血压。山李子

山柳

别名:华东山柳

味性:苦;性寒。

主治:清热解毒。主热毒疮疖;痈疮。山柳

山柳菊

别名:伞花山柳菊、柳叶蒲公英、九里明、黄花母、柳菊蒲公英

味性:苦,凉。

主治:清热解毒;利湿;消积。主疮痈疖肿,尿路感染,痢疾,腹痛积块。山柳菊

山萝卜
山萝卜

别名:蒙古山萝卜

味性:甘、微苦,凉。

主治:清热泻火。主治肝火头痛,发烧,肺热咳嗽,黄疸。山萝卜

山萝花
山萝花

别名:球锈草

味性:味苦;性凉。

主治:精热解毒。主痈疮 肿毒;肺痈;肠痈。山萝花

山麻根

别名:龟叶麻根

味性:微苦;辛;性平。

主治:活血止血;解毒消肿。主跌打损伤;胎漏下血;痔疮肿痛;疖肿。山麻根

山马鞭草

味性:味苦;性凉。

主治:清热利尿。主淋证;烧烫伤。山马鞭草

山马豆根

别名:山豆根

味性:苦,寒。

主治:请热解毒,消肿止痛,利咽。治风火牙痛,喉痛,肺结核,腹胀,胃痛,便秘,疮毒,小儿麻疹后余毒不尽,跌打关节疼痛。山马豆根

山马兰
山马兰

味性:味苦;性寒。

主治:清热解毒;止血。主感冒发热;咳嗽;急性咽炎;扁桃体炎;传染性肝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疮疖肿毒;乳腺炎;外伤出血。山马兰

山蚂蝗

别名:逢人打、扁草子

味性:苦,平。

主治:祛风湿,散瘀,消肿。治哮喘,风湿痛,崩中带下,乳痈,跌打损伤。山蚂蝗

山麦冬
山麦冬

味性:甘、微苦,微寒。

归经:归心、肺、胃经。

主治: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虚劳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肠燥便秘。山麦冬

山莓
山莓

别名:三月泡[湖南、四川]、五月泡[广东]、刺葫芦、吊杆泡、薅秧泡、黄莓、大麦泡、猪母泡、高脚泡

味性:根:苦、涩,平;叶:苦,凉。

主治:根:活血,止血,祛风利湿。用于吐血,便血,肠炎、痢疾,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月经不调,白带。叶:消肿解毒。外用治痈疖肿毒。山莓

山木通

别名:冲倒山、千金拔、天仙菊、蓑衣藤、万年藤、大叶光板力刚、大木通、搜山虎

味性:辛;苦;性温。

归经:归肝、膀胱经。

主治:祛风活血;利尿通淋。主关节肿痛;跌打损伤;小便不利;乳汁不通。山木通

山木通根

别名:威灵仙

味性:味辛;苦;性温。

主治:祛风除湿;活络止痛;解毒。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骨咽喉;走马牙疳;目生星翳。山木通根

山佩兰

别名:白头婆、佩兰、南佩兰、秤杆草、搬倒甑、野升麻、麻秤杆、秤杆升麻、红升麻、土升麻、泽兰、血升麻、细黑升麻

味性:味辛;苦;性平。

主治:祛暑发表;化湿和中;理气活血;解毒。主百般伤暑湿;发热头痛;胞闷腹胀;消化不良;胃肠炎;感胃;咳嗽;咽喉炎;扁桃体炎;月经不调;跌打损伤;痈肿;蛇咬伤。山佩兰

山皮条

别名:金雀花

味性:辛;苦;微温。

归经:肝;胃;肺经。

主治:理气宽中;清热解毒。主胃脘痛;肚腹冷痛;胸膈胀满;肺痨发热;疮疡肿毒。山皮条

山枇杷根

味性:苦;涩;平。

归经:肝经。

主治:收敛止血。主崩漏。山枇杷根

山飘儿草

别名:苦胆草、草龙胆、青叶胆、水黄连、土黄连

味性:苦;性寒。

主治:清肝利胆;清热解毒;利湿。主急性黄疸型肝炎;胆囊炎;风热感冒;风火牙痛;咽喉肿痛;消化不良;急性菌痢;泌尿系感染;耳鸣耳聋;烧烫伤。山飘儿草

山葡萄
山葡萄

味性:苦;凉。

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消肿。主湿热黄疸;肠炎;痢疾;无名肿毒;跌打损伤。山葡萄

山漆树

别名:铁象杆、野漆树

味性:辛;苦;温。

归经:膀胱;脾经。

主治:祛风湿;解毒消肿止痛;。主风湿痹痛;疮疡肿痛。山漆树

山芹

味性:味辛;苦;性平。

主治:解毒消肿。主乳痈;疮肿。山芹

山萩

别名:珠光香青、大火草、毛女儿草、牛舌草、九头艾、大叶白头翁、避风草

味性:微苦、甘,平。

主治:清热解毒,祛风通络,驱虫。用于感冒,牙痛,痢疾,风湿关节痛,蛔虫病;外用治刀伤,跌打损伤,颈淋巴结结核。山萩

山砂姜

别名:斑叶玉凤兰、珍珠草

味性:味苦;性凉。

主治:清热解毒。主乳痈;瘰疬;疖肿;毒蛇咬伤。山砂姜

山石榴

别名:猪肚簕、假石榴、刺子、山蒲桃、屎缸拔、刺榴、簕牯树、山黄皮、猪头果

味性:苦、涩,凉。

主治:祛瘀消肿;解毒;止血。主跌打瘀肿;外伤出血;皮肤疥疮;肿毒。山石榴

山苏木

别名:干檀香、小青皮、小青香、小仙人掌、香疙瘩、土檀香

味性:苦辛,平。

主治:调经止痛,疏风解表。治月经不调,痛经,感冒,心腹痛。山苏木

山苏子根

别名:丁黄草、大丁草、苏木账子

味性:味苦;辛;性凉。

主治:清热解毒。主疮疖;无名肿毒。山苏子根

山甜茶

别名:白菇茶、牛劝须、辣梨茶

味性:甘、微苦,凉。

主治:清热解毒,解暑。主治暑天感冒,皮肤湿疹。山甜茶

山陀螺

别名:黄金梢、山暗赤

味性:味微苦;辛;性平。

主治:祛风除湿;活血。主风湿骨痛;阴挺;跌打伤肿;脚气湿烂。山陀螺

山莴苣
山莴苣

别名:苦菜、苦马地丁、鸭子食、野生菜、土莴苣、苦芥菜、野莴苣、驴干粮、苦马菜、野大烟、白龙头、苦麻、苦麻菜、败酱草、土人参

味性:苦,寒。

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止血。主咽喉肿痛;肠痈;疮疖肿毒;子宫颈炎;产后瘀血腥痛;疣瘤;崩漏;痔疮出血。山莴苣

山莴笋

味性:苦;寒。

主治:清热解毒利湿。主肺热咳嗽;湿热黄疸;肠胃炎;湿热水肿;头痛;痛经;白带等。山莴笋

山乌龟
山乌龟

别名:地乌龟、吊金龟、金线吊乌龟

味性:苦;寒。

归经:胃;肝经。

主治:散瘀止痛;清热解毒。主胃痛;痢疾;咽痛;跌打损伤;疮疖痈肿;毒蛇咬伤。山乌龟

山乌桕

别名:红乌桕、红叶乌桕、山柳乌桕

味性:苦,寒。

主治:泻下逐水,散瘀消肿。;根皮、树皮:肾炎水肿,肝硬化腹水,大、小便不通。;叶:外用治跌打肿痛,毒蛇咬伤,过敏性皮炎,湿疹,带状疱疹。山乌桕

山乌桕根

别名:山柳、山柳乌桕、红心乌桕

味性:苦;寒。

归经:脾;肾;大肠经。

主治:利水通便,去瘀消肿。治大便秘结,白浊,跌打损伤,蛇咬伤,痔疮,皮肤湿痒。山乌桕根

山乌桕叶

味性:苦;温。

归经:肺;肝经。

主治:活血;解毒;利湿。主跌打损伤;毒蛇咬伤;湿疹;过敏性皮炎;缠腰火丹;乳痈。山乌桕叶

山乌珠根
山乌珠根

别名:三叶赤楠根

味性:味辛;微苦;性温。

主治:散风祛寒;活血止痛。主风寒感冒;头痛;风湿痹痛;跌打肿痛。山乌珠根

山乌珠叶
山乌珠叶

味性:味苦;微涩;性平。

主治:解毒敛疮;止汗。主烫伤;盗汗。山乌珠叶

山吴萸

别名:五除叶、茶辣、牛纠树、树幽子

味性:苦、辛,温。

主治:果:理气止痛。用于胃痛,腹痛,腹泻,感冒,咳嗽;;叶:祛风除湿。外用治风湿性关节炎,荨麻疹,湿疹,皮肤疮疡。山吴萸

山吴萸果

别名:五除叶、山吴萸

味性:苦辛,温。

归经:肝;脾经。

主治:温中散寒,祛风止痛,舒肝理气。治腹泻,肝胃气痛,胃腹冷痛。山吴萸果

山五味子根

味性:味甘;微苦;微涩;性平。

主治:解毒;止血;止泻。主肠炎;痢疾;崩漏;先兆流产;荨麻疹。山五味子根

山五味子叶

味性:味甘;微苦;微涩;性平。

主治:消肿止痛;敛疮生肌。主骨折;疖肿;跌打损伤。山五味子叶

山香
山香

别名:毛老虎、山薄荷、假藿香

味性:辛、苦,平。

主治:疏风利湿,行气散瘀。用于感冒头痛,胃肠炎,痢疾,腹胀;外用治跌打肿痛,创伤出血,痈肿疮毒,虫蛇咬伤,湿疹,皮炎。山香

山香圆
山香圆

别名:两指剑、千打锤、七寸钉、千锤打、大驳骨、小熊胆木

味性:苦;寒。

主治:活血止痛;解毒消肿。主跌打损伤;脾脏肿大;乳蛾;疮疖肿毒。山香圆

山小橘

别名:山柑橘、野沙柑、酒饼木[广东]、饭汤木、酒饼木、山油甘、山橘

味性:苦;平。

归经:肺;胃;肝经。

主治:祛风解表,化痰,消积,散瘀。治感冒咳嗽,食积腹痛,疝气痛。跌打瘀肿,冻疮。山小橘

山辛夷

别名:羊皮袋、皮袋香、山栀子

味性:凉,涩微苦。

主治:消炎,清热。治喉炎,鼻炎,眼炎。山辛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