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苦荬
山苦荬 Shān Kǔ Mǎi | |
---|---|
别名 | 七托莲、小苦麦菜、苦菜、黄鼠草、小苦苣、活血草、隐血丹、小苦荬、节托莲、苦叶苗、败酱、苦麻菜、陷血丹、苦丁菜、苦碟子、光叶苦荬菜、燕儿衣、败酱草 |
功效作用 | 清热解毒;消肿排脓;凉血止血。主肠痈;肺脓疡;肺热咳嗽;肠炎;痢疾疾;胆囊炎;盆腔炎;疮疖肿毒;阴囊湿疹;吐血;衄血;血崩;跌打捞员伤 |
英文名 | all-grass of Chinese Ixeris |
始载于 | 《广西药植名录》 |
毒性 | |
归经 | |
药性 | 寒 |
药味 | 苦 |
目录 |
基本介绍
学名:Ixeris chinensis (Thunb.) Nakai
英文名:China Ixeris
分类:菊科(Compositae),苦荬菜属
别名: 苦菜、兔儿菜、兔仔菜、小金英、鹅仔菜、燕儿尾、陶来音—伊达日阿(蒙古族名)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10-30cm,全体无毛,有乳汁。茎少数或多数簇生,直立或斜生。基生叶莲座状,条状披针形、倒披针形或条形,长7—20厘米,宽0.5-2厘米,先端尖或钝,基部渐狭成柄,全缘或疏具小牙齿,或呈不规则分裂,灰绿色。
花茎直立,高20—40厘米,上有1—3叶,无柄抱茎,全缘或有稀疏浅齿,与基生叶形似而较短。头状花序多数,排列成稀疏的伞房状,总苞圆筒状或长卵形,长7—9mm,宽2-3mm,外层的总苞片小,6-8,内层的较长,7—8,全为舌状花,黄色、淡黄色、白色或变淡紫色。瘦果红棕色,狭披针形,稍扁,长4-6mm,有长约3毫米的喙,具10条等形的纵肋,冠毛白色。
分布与生态
地理分布: 山苦荬分布于我国北部、东部、南部及西南部,原苏联、朝鲜、日本、越南也有。
生物生态特征: 山苦荬为多年生中旱生草本,它的适应性较强,广泛地分布于海拔500—4000m的山坡草地乃至平原的路边,农田或荒地上,为一种常见的杂草。
本种耐旱也较耐寒,在北方干旱地区的固定,半固定沙丘及其他沙质地上也见有生长。它在海拔3300—4000m高寒的青藏高原亦可适应。在我国东北和内蒙古等地区,返青较早,而在晚秋季霜冻后亦可短期存活。山苦荬为根蘖型草本。以种子和根蘖进行繁殖,但以营养繁殖为主,在内蒙古地区一般4月上、中旬返青,4-5月为营养期,5-6月为开花期,6-7月结实,其后为果后营养期,10月上旬枯黄。
用途:
嫩根和叶可食用,也可作饲料。全草入药。
饲用价值: 山苦荬属中等牧草。茎叶柔嫩多汁,在青鲜时绵羊、山羊喜食。据牧民反映,它于春季对小畜有抓膘作用。牛、马也少量采食,但干枯后不能利用。此外,它还是养猪、养兔、养禽的良好饲料。它的营养价值也较高,据分析,在花果期含有较高的粗蛋白质和较低量的粗纤维。在各种氨基酸的含量中,以赖氨酸、苏氨酸、缬氨酸的含量较高。100克全草中含维生素C7018毫克。
药用价值:能清热解毒、凉血、活血排脓。主治阑尾炎,肠炎、痢疾,疮疖痛肿等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