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桐木皮
泡桐木皮 Pào Tónɡ Mù Pí | |
---|---|
别名 | |
功效作用 | 清热除痹;利湿解毒。主风湿痹痛;潮热;肢体痛;浮肿;热毒疮疥 |
英文名 | Bark of Farges Catalpa |
始载于 | 《陕西中草药》 |
毒性 | |
归经 | 肝经 |
药性 | 平 |
药味 | 苦 |
【泡桐木皮的功效介绍】:
泡桐木皮 (《陕西中草药》)
【植物形态】灰楸落叶乔木,高可达15米。
树皮粗糙,灰褐色至灰白色,有纵纹及裂隙,并有少数圆形突起的皮孔;幼枝灰褐色,有星状毛。
叶对生,卵形,长7~12厘米,先端长尖,基部圆形或略为心形,在幼树上常为3裂,上面稍有毛,下面毛较密;叶柄长。
总状花序顶生,有花7~15;淡红色或淡紫色;花冠钟形,2唇形,上唇2裂,下唇3裂,喉部有紫褐色斑点。
生于高山之山坡或山谷中。
分布河南、陕西、湖北、四川等地区。
【采集】全年可采,剥取枝皮,晒干。
【性味】苦,平。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
外用:捣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