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毒中药列表/2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飞机草
飞机草

拼音:飞机草 Fēi Jī Cǎo

别名:香泽兰、民国草

功能主治:散瘀消肿解毒止血。主跌打肿痛疮疡肿毒;稻田性皮炎外伤出血;旱怒蝗咬后流血不止

来源:常用中草药手册

毒性:小毒

药性:

药味:

飞来鹤
飞来鹤

拼音:飞来鹤 Fēi Lái Hè

别名:隔山消、隔山撬[四川]、白何首乌[江苏、江西]、野红苕、羊角藤、土白蔹、万世竹、剪蛇珠、山步虎、野番薯、奶浆藤、牛皮冻

功能主治:健胃消积,解毒消肿。用于食积腹痛胃痛小儿疳积痢疾;外用治毒蛇咬伤疔疮

来源:植物名实图考

毒性:有毒(一说无毒)

药性:

药味:

飞廉
飞廉

拼音:飞廉 Fēi Lián

别名:大蓟、刺盖、飞轻、天荠、伏猪、伏兔、飞雉、木禾、飞廉蒿、老牛错、红花草、刺打草、雷公菜、大力王、枫头棵、飞帘、红马刺、刺萝卜、老牛锉

功能主治:散瘀止血清热利湿。用于吐血鼻衄尿血功能性子宫出血,白帝,乳糜尿泌尿系感染;外用治痈疔疮

来源:神农本草经

毒性:有毒(一说无毒)

药性:

药味:

飞龙掌血
飞龙掌血

拼音:飞龙掌血 Fēi Lónɡ Zhǎnɡ Xuè

别名:见血飞、大救驾、三百棒、下山虎、簕钩、黄大金根、血莲肠、血见愁、见血散、散血丹、飞龙斩血、黄椒、血棒头、飞见血

功能主治:祛风止痛;散瘀止血解毒消肿。主风湿痹痛;腰痛胃痛痛经经闭跌打损伤劳伤吐血衄血;瘀滞崩漏;疮痈肿

来源:植物名实图考

毒性:有毒(一说无毒)

药性:

药味:

飞天蠄蟧
飞天蠄蟧

拼音:飞天蠄蟧 Fēi Tiān Qín Liáo

别名:桫椤、刺桫椤、山蠄蟧、山棕、龙骨风、树蕨、大贯众

功能主治:清肺胃热,祛风除湿。治流感,肺热咳喘吐血,风火牙痛,风湿关节痛,腰痛

来源:《岭南采药录》

毒性:小毒

药性:

药味:

飞燕草
飞燕草

拼音:飞燕草 Fēi Yàn Cǎo

别名:猫眼花、鸽子花、大花飞燕草、鸡爪莲、土黄连[吉林]、彩雀

功能主治:泻火止痛,杀虫。根:牙痛。全草:灭虱

来源:《中国药植图鉴》

毒性:大毒

归经:胃经心经肺经

药性:

药味:

肥荚红豆

标题校正:肥荚红豆

别名:鸭公青、青竹蛇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治急性肝炎跌打损伤肿痛,风火牙痛烧烫伤

毒性:小毒

药性:

药味:

肥猪苗

拼音:肥猪苗 Féi Zhū Miáo

别名:黄菊莲、猫耳朵、野麻叶、犁头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活血。主痈疮肿毒;泌尿系感染湿疹跌打损伤

来源:《贵州民间药物》

毒性:小毒

药性:

药味:

粉霜

拼音:粉霜 Fěn Shuānɡ

别名:白雪、水银霜、白灵砂、白粉霜

功能主治:攻毒,利水通便。治牙疳梅毒恶疮水肿臌胀,大小便闭。

来源:《品汇精要》

毒性:有毒

归经:肺经肝经膀胱经

药性:

药味:

风箱树叶

拼音:风箱树叶 Fēnɡ Xiānɡ Shù Yè

别名:风箱树、水杨梅、珠花树、鸡仔木、马烟木、水抱木、大叶水杨梅、假番桃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消肿。主痢疾肠炎;风火牙痛疔疮肿毒;跌打骨折外伤出血烫伤

来源:草药手册

毒性:有毒(一说无毒)

归经:心经肺经

药性:

药味:

枫柳皮

拼音:枫柳皮 Fēnɡ Liǔ Pí

别名:枫杨皮

功能主治:祛风止痛;杀虫;敛疮。主风湿麻木;寒湿骨痛;头颅伤痛;齿痛;疥癣;浮肿痔疮烫伤溃疡日久不敛

来源:唐本草

毒性:有毒

归经:肝经大肠经

药性:

药味:

枫香树皮

拼音:枫香树皮 Fēnɡ Xiānɡ Shù Pí

别名:枫皮、枫香木皮

功能主治:除湿止泻;祛风止痒。主泄泻痢疾;大风癞疮;痒疹

来源:唐本草

毒性:小毒

归经:肾经大肠经

药性:

药味:

枫香树叶
枫香树叶

拼音:枫香树叶 Fēnɡ Xiānɡ Shù Yè

功能主治:治急性胃肠炎痢疾产后风,小儿脐风,痈肿发背

来源:本草纲目

毒性:有毒(一说无毒)

归经:脾经肝经肾经

药性:

药味:

枫杨

拼音:枫杨 Fēnɡ Yánɡ

别名:麻柳树、水麻柳、小鸡树、枫柳、蜈蚣柳、平杨柳

功能主治:杀虫止痒利尿消肿。叶:血吸虫病;外用治黄癣脚癣。枝、叶捣烂可杀蛆虫、孑孓。

毒性:小毒

药性:

药味:

蜂毒

拼音:蜂毒 Fēnɡ Dú

别名:蜜蜂毒素

功能主治:祛风湿,止疼痛。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腰膝酸痛,坐骨神经痛

来源:《吉林中草药》

毒性:有毒

归经:肺经肝经

药性:

药味:

凤冠草

拼音:凤冠草 Fènɡ Guàn Cǎo

别名:凤凰草、凤尾草、三叉草、小凤尾、翠云草、山凤尾、井边茜、凤尾蕨、凤凰尾、鸡脚草、半边草、白蕨、黑边草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治痢疾疟疾黄疸淋病,下血,血崩跌打损伤扁桃体炎腮腺炎疮毒湿疹

来源:生草药性备要

毒性:小毒

归经:肝经大肠经膀胱经

药性:

药味:

凤尾蕉花

拼音:凤尾蕉花 Fènɡ Wěi Jiāo Huā

别名:铁树花、梭罗花

功能主治:活血去瘀。治吐血咳血跌打损伤遗精带下

来源:《福建民间草药》

毒性:有毒(一说无毒)

药性:

药味:

凤尾蕉叶

拼音:凤尾蕉叶 Fènɡ Wěi Jiāo Yè

功能主治:理气活血。治肝胃气痛经闭难产咳嗽吐血跌打,刀伤。

来源:本草纲目拾遗

毒性:小毒

归经:胃经肝经

药性:

药味:

凤尾搜山虎

拼音:凤尾搜山虎 Fènɡ Wěi Sōu Shān Hǔ

别名:多羽节肢蕨、地蜈蚣、搜山虎、爬地虎、过山龙、爬山虎、石连姜、钻地风、钻地蜈蚣、凤尾草、毛消、毛虫

功能主治:活络止痛,消积滞,通大便。主治食积胃痛腹胀便秘风湿筋骨痛,坐骨神经痛牙痛头痛

来源:《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毒性:小毒

药性:

药味:

凤仙
凤仙

拼音:凤仙 Fènɡ Xiān

别名:小桃红、夹竹桃、海蒳、染指甲草、旱珍珠、透骨草、凤仙草、小粉团、满堂红、水指甲、指甲草

功能主治:祛风活血消肿,止痛。治关节风湿痛,跌打损伤瘰疬痈疽,疗疮。

来源:救荒本草

毒性:有毒(一说无毒)

药性:

药味:

凤仙根

拼音:凤仙根 Fènɡ Xiān Gēn

别名:金凤花根

功能主治:活血止痛利湿消肿。主跌扑肿痛;风湿骨痛;白带水肿

来源:本草纲目

毒性:小毒

药性:

药味:

凤仙花
凤仙花凤仙花

拼音:凤仙花 Fènɡ Xiān Huā

别名:金凤花、灯盏花、好女儿花、指甲花、海莲花、指甲桃花、金童花、竹盏花

功能主治:活血通经,祛风止痛,外用解毒。用于闭经跌打损伤瘀血肿痛风湿性关节炎,痈疔疮蛇咬伤手癣

来源:救荒本草

毒性:有毒(一说无毒)

药性:

药味:

凤仙透骨草

拼音:凤仙透骨草 Fènɡ Xiān Tòu Gǔ Cǎo

别名:透骨草、凤仙梗、凤仙花梗、凤仙花秸、凤仙花杆

功能主治:祛风湿;活血解毒。主风湿痹痛;跌打肿痛闭经痛经痈肿丹毒鹅掌风;蛇虫咬伤

来源:救荒本草

毒性:小毒

药性:

药味:

佛甲草
佛甲草

拼音:佛甲草 Fó Jiǎ Cǎo

别名:火烧草、火焰草、佛指甲、半支连、狗牙半支、铁指甲、禾雀舌、禾雀蜊、万年草、午时花、小叶刀掀草、金枪药、狗牙瓣、小佛指甲、尖叶佛甲草、枉开口、鼠牙半枝莲、猪牙齿、土三七、养鸡草、龙水草、回生草、尖叶佛甲单、关叶小石指甲

功能主治:清热消肿解毒。治咽喉肿痛痈肿疔疮丹毒烫伤蛇咬伤黄疸痢疾

来源:本草图经

毒性:有毒(一说无毒)

归经:心经肺经脾经肝经

药性:

药味:

佛葵

拼音:佛葵 Fó Kuí

别名:锈草、红丝线、珍珠菜叶、排草叶、钮扣子、红莲草、白莲草、珍珠菜

功能主治:解毒消肿。主痈肿疮毒鼻疮耳疮

来源:《四川常用中草药》

毒性:小毒

药性:

药味:

扶栘木皮

拼音:扶栘木皮 Fú Yí Mù Pí

功能主治:去风血脚气疼痹,腕损瘀血,痛不可忍。取白皮火炙,酒浸服之。

来源:本草拾遗

毒性:小毒

药性:

药味:

福寿草

拼音:福寿草 Fú Shòu Cǎo

别名:献岁菊、雪莲、长春菊、岁菊、冰里花、顶冰花、冰凉花、雪莲花、冰郎花

功能主治:强心,利尿。治心悸水肿癫痫

来源:现代实用中药

毒性:小毒

药性:

药味:

抚松乌头
抚松乌头

拼音:抚松乌头 Fǔ Sōnɡ Wū Tóu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止痛。主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

毒性:有毒

药性:

药味:

附子
附子原生态附子附子附子

拼音:附子 Fù Zǐ

别名:附片、盐附子、黑顺片、白附片

功能主治:回阳救逆,补火助阳,逐风寒湿邪。用于亡阳虚脱,肢冷脉微,阳萎,宫冷,心腹冷痛虚寒吐泻,阴寒水肿阳虚外感,寒湿痹痛。

来源:神农本草经

毒性:大毒

归经:心经脾经肾经

药性:

药味:

腹水草
腹水草

拼音:腹水草 Fù Shuí Cǎo

别名:两头爬、两头粘、两头镇、仙桥草、钓鱼竿、钓竿藤、爬岩红、两头生根、疗疮草、翠梅草、毛叶仙桥、两头蛇、三节两梗、霜里红、两头根、吊线风、梅叶伸筋、金鸡尾、倒地龙、吊杆风、叶下红、双头粘、散血丹、两头绷、惊天雷、万里云、仙人搭桥、二头马兰、蟹珠草、过山龙、汤生草、金桑鸟草、天桥草、过天桥、一条筋、秋草、穿山鞭、疔疮草、金叠鸟草

功能主治:行水消肿散瘀解毒。主肝硬化腹水肾炎水肿跌打损伤;疮肿疔毒;烫伤毒蛇咬伤

来源:《浙江中药手册》

毒性:小毒

归经:脾经肝经肾经

药性:

药味:

蝮蛇
蝮蛇

拼音:蝮蛇 Fù Shé

别名:土球子、土谷蛇、土布袋、土狗子蛇、草上飞、七寸子、土公蛇、土虺、灶土蛇、烂肚腹虺、虺、反鼻、土虺蛇、反鼻蛇、碧飞、方胜板、土锦、灰地匾、狗屙蝮、烂肚蝮、地扁蛇

功能主治:祛风,攻毒。治麻风,癞疾,皮肤顽痹瘰疬痔疾

来源:名医别录

毒性:有毒

归经:脾经肝经

药性:

药味:

蝮蛇骨

拼音:蝮蛇骨 Fù Shé Gǔ

功能主治:解毒。主赤痢

来源:本草纲目拾遗

毒性:有毒

归经:大肠经

药性:

药味:

蝮蛇脂

拼音:蝮蛇脂 Fù Shé Zhī

功能主治:解毒。主耳聋、肿毒

来源:本草纲目拾遗

毒性:有毒

归经:肝经肾经

药性:

药味:

干蟾

拼音:干蟾 Gān Chán

别名:癞蛤蟆、蟾蜍皮

功能主治:消肿解毒,止痛,利尿。用于慢性气管炎,痈疔疮咽喉肿痛水肿小便不利

毒性:小毒

药性:

药味:

甘青雪莲花

标题校正:甘青雪莲花

别名:雪莲[西北]

功能主治:强筋活络补肾壮阳,通经活血。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肾虚腰痛阳痿,妇女小腹冷痛闭经胎衣不下,肺寒咳嗽麻疹不透。

毒性:有毒

药性:

药味:

甘遂
甘遂甘遂

拼音:甘遂 Gān Suí

别名:猫儿眼[西北]、化骨丹、甘泽、肿手花、萱根子、主田、重泽、苦泽、陵藁、甘藁、鬼丑、陵津、肿手花根、白泽、陵泽、九头狮子草、头痛花、猫儿眼

功能主治:泻水逐饮。用于水肿胀满,胸腹积水痰饮积聚,气逆喘咳,二便不利。

来源:神农本草经

毒性:有毒

归经:肺经脾经肾经

药性:

药味:

高山黄华

拼音:高山黄华 Gāo Shān Huánɡ Huá

功能主治:熄风定惊。主狂犬病

来源:《西藏常用中草药》

毒性:小毒

归经:膀胱经

药性:

药味:

高山黄华根

拼音:高山黄华根 Gāo Shān Huánɡ Huá Gēn

功能主治:截疟;降压。主疟疾高血压

来源:《西藏常用中草药》

毒性:小毒

归经:三焦经胆经肺经肝经

药性:

药味:

高山羊不吃

拼音:高山羊不吃 Gāo Shān Yánɡ Bù Chī

别名:山香

功能主治:清湿热,止痛。用于心、胃气痛胆经热病

来源:《四川常用中草药》

毒性:小毒

药性:

药味:

革叶蓼

拼音:革叶蓼 Gé Yè Liǎo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治急性细菌性痢疾口腔炎牙龈炎痈肿痔疮,火伤等。

毒性:有毒

药性:

药味:

蛤叶薯

拼音:蛤叶薯 Há Yè Shǔ

别名:单边救主、三百棒

功能主治:解毒散结;消肿止痛。主淋巴结炎跌打肿痛

毒性:有毒

药性:

药味:

工布乌头

拼音:工布乌头 Gōnɡ Bù Wū Tóu

别名:雪山一支蒿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止痛。主风湿关节疼痛;跌打损伤;毒虫咬伤

来源:《西藏常用中草药》

毒性:有毒

药性:

药味:

钩吻
钩吻

拼音:钩吻 Gōu Wěn

别名:野葛、秦钩吻、毒根、冶葛、胡蔓草、黄野葛、除辛、吻莽、断肠草、黄藤、烂肠草、朝阳草、大茶药、虎狼草、梭葛草、黄花苦晚藤、黄猛菜、大茶藤、大炮叶、苦晚公、荷班药、发冷藤、大茶叶、藤黄、大鸡苦蔓、羊带归、梭柙、狗角花、山砒霜、梭葛、大王茶

功能主治:祛风,攻毒,消肿,止痛。治疥癞,湿疹瘰疬痈肿疔疮跌打损伤风湿痹痛,神经痛

来源:神农本草经

毒性:大毒

药性:

药味:

狗齿

拼音:狗齿 Gǒu Chǐ

别名:

功能主治:镇痉;祛风解毒。主癫痫风痱发背;痘疹

来源:名医别录

毒性:微毒

归经:心经肺经肝经

药性:

药味:

狗胆
狗胆

拼音:狗胆 Gǒu Dǎn

功能主治:清肝明目,止血消肿。治风热眼痛目赤涩痒;吐血鼻衄聤耳疮疡

来源:神农本草经

毒性:小毒

归经:肝经

药性:

药味:

狗脊贯众
狗脊贯众

拼音:狗脊贯众 Gǒu Jǐ Guàn Zhònɡ

别名:贯众、虾公草、细叶虎耳风、狗脊、毛狗头、大叶贯众、黄狗蕨、茄板菜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杀虫散瘀。用于感冒、疮痈肿毒、虫积腹痛便血血崩

来源:神农本草经

毒性:有毒

归经:胃经肝经肾经大肠经

药性:

药味:

狗舌草

拼音:狗舌草 Gǒu Shé Cǎo

别名:狗舌头草、白火丹草、铜交杯、糯米青、铜盘一枝香、九叶草、泽小车

功能主治:清热利水,杀虫。治肺脓疡,肾炎水肿疖肿疥疮

来源:唐本草

毒性:有毒(一说无毒)

药性:

药味:

狗肾
狗肾

拼音:狗肾 Gǒu Shèn

别名:狗鞭、黄狗肾、广狗肾、狗

功能主治:补肾温阳。主肾虚身冷

来源:本草纲目拾遗

毒性:微毒

归经:肾经

药性:

药味:

狗爪豆

拼音:狗爪豆 Gǒu Zhuǎ Dòu

别名:狗踭豆、白黎豆、龙爪豆、猫爪豆、猫豆

功能主治:温中益气。治腰脊酸痛。狗爪豆二至三两,炖猪腰子服。

来源:《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毒性:小毒

药性:

药味:

古钩藤

拼音:古钩藤 Gǔ Gōu Ténɡ

别名:半架牛、牛奶藤、大暗消、大叶百叶藤、白浆藤、白马连鞍、牛角藤、断肠草[广西]、白叶藤、牛角蘑、断肠草、白都宗、大奶浆藤、海上霸王

功能主治:活血消肿镇痛。治跌打伤,骨折腰疼腹痛水肿

来源:《广西药植名录》

毒性:有毒

药性:

药味:

古山龙
古山龙

拼音:古山龙 Gǔ Shān Lónɡ

别名:黄藤、黄连藤、黄肚木通、黄胆榄、大黄藤、钩影、黄丁课、问更梅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泻火解毒。主肠炎;菌痢;黄疸疟疾疖肿湿疹阴道炎支气管炎百日咳扁桃体炎眼结膜

来源:常用中草药手册

毒性:小毒

归经:心经肺经大肠经

药性:

药味:

瓜子藤

拼音:瓜子藤 Guā Zǐ Ténɡ

别名:念珠藤、阿利藤、过山香、满山香、春根藤、瓜子英、山红木、过骨边、瓜子金、七里香、香藤、猪油藤

功能主治:祛风活血通经活络。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腰痛跌打损伤闭经

毒性:小毒

药性:

药味:

关白附
关白附原生态关白附

拼音:关白附 Guān Bái Fù

别名:山喇叭花、乌拉花、黄乌拉花、竹节白附、白附子[东北]、白附子、节附、两头尖

功能主治:祛风痰,逐寒湿。用于偏正头痛,寒湿痹痛,口眼歪斜

来源:中药志

毒性:有毒

归经:胃经肝经

药性:

药味:

关白附子

拼音:关白附子 Guān Bái Fù Zǐ

别名:黄马技花、百步草、白附子

功能主治:祛见,化痰燥湿。用于中风痰壅,口眼歪斜,偏正头风风痰眩晕痰厥头痛;外治疥癣风疮,阴下湿痒。

毒性:有毒

归经:胃经肺经肝经

药性:

药味:

关木通
关木通

拼音:关木通 Guān Mù Tōnɡ

别名:木通马兜铃、东北木通、马木通、万年藤、苦木通、木通、桤木香

功能主治:清心火,利小便,通经下乳。用于口舌生疮心烦尿赤水肿热淋涩痛,白带经闭乳少,湿热痹痛。

来源:中国药典

毒性:有毒

归经:心经小肠经膀胱经

药性:

药味:

光背杜鹃

拼音:光背杜鹃 Guānɡ Bèi Dù Juān

别名:青海杜鹃、枇杷[青海]、光背枇杷

功能主治:止咳祛痰,降血压。用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高血压

毒性:大毒

药性:

药味:

光慈姑
光慈姑

拼音:光慈姑 Guānɡ Cí Gū

别名:山慈姑、老鸦头、棉花包、毛地梨、光菇、山蛋

功能主治:散结,化瘀。治咽喉肿痛瘰疬痈疽,疮肿,产后瘀滞。

来源:《河南中药手册》

毒性:有毒

药性:

药味:

光亮密网蕨

拼音:光亮密网蕨 Guānɡ Liànɡ Mì Wǎnɡ Jué

别名:绿爬山虎、大蕨菜、猪毛蕨、青竹标

功能主治:活血,止痛,接骨消肿。主治跌打损伤骨折

毒性:小毒

药性:

药味:

广东土南星

标题校正:广东土南星

别名:土南星、蛇钻头、花伞柄、蛇姜头、蛇纂头、蛇香头

功能主治:止痛,消肿拔毒。;无名肿毒块茎捣烂,调酒敷患处。;毒蛇咬伤:配方外用。

毒性:有毒

药性:

药味:

广东土牛膝

拼音:广东土牛膝 Guǎnɡ Dōnɡ Tǔ Niú Xī

别名:斑骨相思、土牛膝、多须公、六月霜、白须公、牛舌大黄、小罗伞、六月雪、大麻、飞机草、石辣、白花姜、华泽兰、大泽兰

功能主治:祛风消肿清热解毒行瘀。治白喉乳蛾咽喉红肿吐血血淋外伤肿痛

来源:常用中草药手册

毒性:有毒

药性:

药味:

广东万年青
广东万年青

拼音:广东万年青 Guǎnɡ Dōnɡ Wàn Nián Qīnɡ

别名:大叶万年青、井干草、万年青、土千年健、粤万年青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消肿拔毒;止痛。主咽喉肿痛白喉肺热咳嗽吐血热毒便血疮疡肿毒;蛇、犬咬伤

来源:《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毒性:有毒

药性:

药味:

龟版
龟版

拼音:龟版 Guī Bǎn

别名:龟甲、神屋、龟壳、败龟甲、败将、败龟版、龟筒、龟下甲、龟底甲、龟腹甲、元武版、坎版、拖泥板

功能主治:滋阴潜阳补肾,健骨。治肾阴不足,骨蒸劳热,吐血衄血久咳遗精崩漏带下腰痛骨痿阴虚风动,久痢久疟痔疮,小儿囟门不合。

来源:日华子本草

毒性:有毒(一说无毒)

归经:肝经肾经

药性:

药味:

鬼笔
鬼笔

拼音:鬼笔 Guǐ Bǐ

别名:朝生暮落花、狗溺台、蛇卵蛋、狗鞭参、蛇头菌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生肌。主恶疮;痛疸;喉痹;刀伤;烫火伤

来源:《本草观目拾遗》

毒性:有毒

药性:

药味:

鬼点灯
鬼点灯

拼音:鬼点灯 Guǐ Diǎn Dēnɡ

别名:小马耳朵、细叠子草、雀灵草

功能主治:止咳止血。主咳嗽吐血

来源:《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毒性:小毒

归经:肺经

药性:

药味:

鬼盖

标题校正:墨汁鬼伞

别名:鬼盖、鬼伞、鬼屋、鬼菌、地盖、地苓、一夜茸

功能主治:肠胃化痰理气解毒消肿。经常食用可以助消化,祛痰,并治无名肿毒和其它疮痈。

药性:

药味:

鬼箭羽
鬼箭羽

拼音:鬼箭羽 Guǐ Jiàn Yǔ

别名:卫矛、鬼箭、神箭、六月凌、八树、四棱锋、芸杨、鬼见愁、四面锋、篦箕柴、风枪林、山鸡条子、四面戟、千层皮、刀尖茶、雁翎茶、四棱茶、蓖箕柴、四棱树、见肿消、麻药

功能主治:破血通经,杀虫。治经闭症瘕,产后瘀滞腹痛虫积腹痛

来源:日华子本草

毒性:有毒(一说无毒)

归经:肝经

药性:

药味:

鬼臼
鬼臼

拼音:鬼臼 Guǐ Jiù

别名:爵犀、马目毒公、九臼、天臼、马目公、解毒、术律草、羞天花、羞寒花、害母草、八角盘、独脚莲、独荷草、旱荷、山荷叶、八角镜、金星八角、独叶一枝花、千斤锤、一碗水、江边一碗水、独荷莲、独角莲、八角乌

功能主治:祛痰散结,解毒祛瘀。治痨伤,咳嗽吐血胃痛瘿瘤瘰疬痈肿疔疮跌打蛇伤

来源:神农本草经

毒性:有毒

药性:

药味:

贵州落地金钱

标题校正:贵州落地金钱

功能主治:泻下祛瘀。主治腹部胀痛,气穿胁间。跌打损伤

毒性:小毒

药性:

药味:

桂花跌打

拼音:桂花跌打 Guì Huā Diē Dǎ

别名:山皮条、桂花叶子兰、毛花瑞香

功能主治:祛风通络;散瘀止痛。主风湿痹痛;胃脘疼痛;跌打损伤

来源:《云南恩芽中草药选》

毒性:有毒

归经:胃经肝经

药性:

药味:

桂花岩陀

标题校正:桂花岩陀

别名:桂花矮陀陀、构皮岩陀、小鼠皮、铜牛皮、金腰带、野瑞香、月月绿、山皮条、黄山皮条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止痛。用于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胃痛

毒性:小毒

药性:

药味:

桂皮
桂皮

拼音:桂皮 Guì Pí

别名:山肉桂、土肉桂、土桂、山玉桂、山桂皮

功能主治:暖脾胃,散风寒,通血脉。治腹冷胸满呕吐噎膈风湿痹痛,跌损瘀滞,血痢肠风

来源:本草经集注

毒性:有毒(一说无毒)

归经:胃经脾经肝经肾经

药性:

药味:

桂竹糖芥

拼音:桂竹糖芥 Guì Zhú Tánɡ Jiè

别名:打水水花、金盏盏花、希和日-赫其、糖芥、苦葶苈、野菜子

功能主治:强心利尿健脾和胃,消食。治心悸浮肿消化不良

来源:《东北药植志》

毒性:小毒

归经:胃经心经脾经

药性:

药味:

海胆

拼音:海胆 Hǎi Dǎn

别名:海肚齐、刺海螺、刺锅子、海锅

功能主治:软坚散结化痰。用于淋巴结结核痰积不化,胸胁胀痛

来源:本草原始

毒性:小毒

归经:胃经肝经肾经

药性:

药味:

海蛤壳
海蛤壳海蛤壳

拼音:海蛤壳 Hǎi Há Ké

别名:海蛤、蛤壳

功能主治:清热利水化痰,软坚。治热痰喘嗽,水肿淋病,瘿、瘤,积聚,血结胸痛,血痢痔疮崩漏带下

来源:《饮片新参》

毒性:有毒(一说无毒)

归经:大肠经小肠经胃经膀胱经

药性:

药味:

海红豆

拼音:海红豆 Hǎi Hónɡ Dòu

别名:红豆、大红扁豆、相思子、孔雀豆、相思格

功能主治:疏风清热,燥湿止痒,润肤养颜。主面部黑斑痤疮,皶鼻,头面游风,花斑癣

来源:海药本草

毒性:小毒

归经:心经肺经脾经

药性:

药味:

海鳗

拼音:海鳗 Hǎi Mán

别名:海鳗鲡、鳗鱼、慈鳗、狷狗鱼、慈鳗鲡、狗鱼、狗头鳗、勾鱼、即勾、狼牙鳝、尖嘴鳗、乌皮鳗、九鳝、门鳝、鳗、即钗、海鳝、麻鱼、港漫、狼牙、黄鳗、赤鳗

功能主治:主治食欲不振海鳗1条,浸酒内,待其醉死,同酒炖食。外用治皮肤恶疮,癣疥。

来源:日华子本草

毒性:有毒

归经:肺经肝经肾经

药性:

药味:

海木

拼音:海木 Hǎi Mù

别名:鸡皮[傣语]、鸡波、鹧鸪菜

功能主治:清热利咽;祛风除湿。主咽喉炎扁桃体炎风湿痹痛;胃气痛

来源:《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毒性:小毒

药性:

药味:

海南茄

拼音:海南茄 Hǎi Nán Qié

别名:金耳环、耳环锤、衫纽藤、卜古雀、金纽头、细颠茄、耳环草、小丁茄

功能主治:凉血散瘀,消肿止痛。主治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炎

来源:中国植物志

毒性:小毒

药性:

药味:

海南三七

拼音:海南三七 Hǎi Nán Sān Qī

别名:山田七、圆山奈

功能主治:活血止痛。主跌打损伤胃痛

毒性:小毒

药性:

药味:

海茄子

拼音:海茄子 Hǎi Qié Zi

别名:野海椒

功能主治:消积,利膈,下热毒。主治风湿麻痹湿热痒疮。

毒性:小毒

药性:

药味:

海鳝

拼音:海鳝 Hǎi Shàn

别名:海黄鳝

功能主治:解毒消肿;止痛止血。主痔疮无名肿毒胸痛坐骨神经痛外伤出血

来源:《中国药用动物志》

毒性:有毒

药性:

药味:

海鹞鱼尾刺

拼音:海鹞鱼尾刺 Hǎi Yào Yú Wěi Cì

别名:魟鱼刺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软坚散结。主咽喉肿痛;疮痈肿毒;牙痛癌症疟疾

毒性:有毒

药性:

药味:

海芋
海芋

拼音:海芋 Hǎi Yù

别名:痕芋头、狼毒[广东]、野芋头、山芋头、大虫芋、天芋、天蒙、天荷、羞天草、隔河仙、观音莲、尖尾野芋头、狼毒头、独脚莲、野芋、木芋头、广东万年青、老虎芋、毒芋头、老虎蒙、大叶野芋头、奚芋头、土塘、天河芋、广东狼毒、朴薯头、大狼毒、本狼毒、姑婆芋、大麻芋、大附子、猪不拱、猪管豆、化骨丹、蛇芋、狗神芋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用于感冒肺结核肠伤寒;外用治虫、蛇咬伤疮疡肿毒。

来源:本草纲目

毒性:大毒

归经:心经胆经肝经大肠经

药性:

药味:

含羞草

拼音:含羞草 Hán Xiū Cǎo

别名:感应草、喝呼草、知羞草、怕丑草、怕羞草、望江南、惧内草

功能主治:清热安神,消积,解毒。治肠炎胃炎失眠小儿疳积,目热肿痛,深部脓肿带状疱疹

来源:《岭南采药录》

毒性:有毒

归经:胃经心经肝经大肠经

药性:

药味:

含羞草根

拼音:含羞草根 Hán Xiū Cǎo Gēn

功能主治:止咳化痰,利湿通络,和胃,消积。治慢性支气管炎风湿疼痛,慢性胃炎,小儿消化不良。

来源:《云南中草药》

毒性:有毒

药性:

药味:

蒿枝七

拼音:蒿枝七 Hāo Zhī Qī

别名:飞蛾七

功能主治:补气止血。用于气虚,外用治外伤出血

毒性:有毒

药性:

药味:

豪猪肉
豪猪肉

拼音:豪猪肉 Háo Zhū Ròu

别名:豪猪、豪彘、狟猪、鸾猪、蒿猪、山猪、壁水腧、獂騟、箭猪、刺猪、响铃猪

功能主治:润肠通便。主大便不畅

来源:本草图经

毒性:有毒

归经:肝经大肠经

药性:

药味:

合子草

拼音:合子草 Hé Zǐ Cǎo

别名:鸳鸯木鳖、水荔枝、盒儿藤、盒子草、无白草

功能主治:水肿疳积蛇咬伤

来源:本草拾遗

毒性:小毒

何首乌
何首乌何首乌

拼音:何首乌 Hé Shǒu Wū

别名:首乌、赤首乌、铁秤砣、红内消、地精、亦敛、陈知白、马肝石、黄花乌根、小独根、赤敛、疮帚、山奴、山哥、山伯、山翁、山精、夜交藤根、黄花污根、血娃娃、田猪头、铁称陀、山首乌、药首乌、何相公

功能主治:解毒,消痈,润肠通便。用于瘰疠疮痈,风疹瘙痒,肠燥便秘;高血脂

来源:日华子本草

毒性:有毒(一说无毒)

归经:肝经肾经

药性:

药味:

河豚
河豚

拼音:河豚 Hé Tún

别名:赤鲑、鯸鮧鱼、鯸鲐、鲑鱼、鹕夷鱼、嗔鱼、规鱼、鰄鱼、吹肚鱼、鰗鮧、河鲀鱼、气泡鱼、胡夷鱼

功能主治:滋补肝肾;祛湿止痛。主阳痿遗尿眩晕腰膝酸软风湿痹痛;皮肝瘙痒

来源:日华子本草

毒性:有毒(一说无毒)

归经:肝经肾经

药性:

药味:

河豚目

拼音:河豚目 Hé Tún Mù

功能主治:解毒疗疮。主鸡眼

来源:本经逢原

毒性:大毒

归经:肝经

药性:

药味:

河豚鱼肝油

拼音:河豚鱼肝油 Hé Tún Yú Gān Yóu

功能主治:消肿解毒;散结镇痛;杀虫。主瘰疬;疮无名肿毒皮肤慢性溃疡

来源:《辽宁医学》

毒性:大毒

药性:

药味:

河豚子

拼音:河豚子 Hé Tún Zǐ

功能主治:解毒消肿镇痛。主乳癌;疮;疥癣

来源:本草纲目

毒性:大毒

归经:心经

药性:

药味:

核桃青龙皮

拼音:核桃青龙皮 Hé Tɑo Qīnɡ Lónɡ Pí

别名:青龙皮

功能主治:消肿止痒。用于慢性气管炎;外用治头癣牛皮癣痈肿疮疡

毒性:有毒

药性:

药味:

核桃楸

拼音:核桃楸 Hé Tɑo Qiū

别名:山核桃、胡桃楸

功能主治:种仁:敛肺定喘温肾润肠。用于体质虚弱,肺虚咳嗽肾虚腰痛便秘遗精阳痿尿路结石,乳汁缺少。;青果:止痛。用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痛;外用治神经性皮炎。;树皮:清热解毒。用于细菌性痢疾骨结核麦粒肿

毒性:有毒

药性:

药味:

核桃楸果

拼音:核桃楸果 Hé Tɑo Qiū Guǒ

别名:胡桃楸、马核果、楸马核果、马核桃、山核桃

功能主治:行气止痛。主脘腹疼痛;牛皮癣

来源:《河北药植志》

毒性:有毒

归经:胃经

药性:

药味:

核桃叶

拼音:核桃叶 Hé Tɑo Yè

别名:胡桃叶

功能主治:解毒消肿。用于象皮种,白带过多,疥癣。

毒性:有毒

药性:

药味:

褐盖肉齿菌

拼音:褐盖肉齿菌 Hè Gài Ròu Chǐ Jūn

别名:钟馗菌、地鸡、土菌、地蕈、杜蕈、獐头菌、獐头、钟馗、馗厨、獐子菌、牛腮巴菌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抗癌。主咽痛痄腮;疮疥;胃癌肝癌

来源:《菌谱》

毒性:有毒

药性:

药味:

鹤顶兰

拼音:鹤顶兰 Hè Dǐnɡ Lán

别名:大白及[广西南宁]、大白芨、猴兰、鹤兰

功能主治:止咳祛痰;活血止血。主咳嗽痰多咳血乳腺炎跌打损伤外伤出血

毒性:小毒

药性:

药味:

鹤肉

拼音:鹤肉 Hè Ròu

别名:丹顶鹤、鹤、白鹤、仙鹤、仙禽、胎禽

功能主治:益气解热。主消渴

来源:医学入门

毒性:有毒(一说无毒)

归经:肺经脾经肾经

药性:

药味:

鹤虱风

拼音:鹤虱风 Hè Shī Fēnɡ

别名:野萝卜、山萝卜

功能主治:杀虫健脾利湿解毒。主虫积疳积脘腹胀满水肿黄疸;黄疸;烟毒;疮疹湿痒;斑秃

来源:《分类草药性》

毒性:小毒

药性:

药味:

黑参
黑参

拼音:黑参 Hēi Shēn

别名:黑阳参、太白阳参、太白参、煤参[本草纲目拾遗]、玄台

功能主治:益气养阴,止痛。用于病后体虚,阴虚潮热关节疼痛

毒性:小毒

药性:

药味:

黑大艽

拼音:黑大艽 Hēi Dà Jiāo

别名:大艽、黑秦艽、马尾大艽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除湿止痛。主风寒湿痹肢体疼痛;手足拘挛神经痛大骨节病跌打损伤;心腹冷痛;外治痈疽疔疮

来源:中国植物志

毒性:大毒

药性:

药味:

黑骨头

拼音:黑骨头 Hēi Gǔ Tou

别名:铁散沙、铁骨头、牛尾蕨、山筋线、山杨柳、青蛇胆、小青蛇、柳叶夹、黑龙骨、飞仙藤、达风藤、小黑牛、青香藤、奶浆藤、青色丹、黑骨藤、青风藤、西南杠柳、滇杠柳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消痈。主跌打损伤风湿痹痛;闭经乳痈骨折

来源:《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毒性:小毒

药性:

药味:

黑蚂蚁
黑蚂蚁

拼音:黑蚂蚁 Hēi Má Yǐ

功能主治:蛇咬伤和疔毒肿痛

来源:《四川中药志》

毒性:有毒

药性:

药味:

黑面叶

拼音:黑面叶 Hēi Miàn Yè

别名:黑面神、鬼划符、暗鬼木、青凡木、铁甲将军、夜兰茶、锅盖仔、四眼草、乌漆臼、青漆、山树兰、狗脚利、蚊惊树、夜兰、山夜兰、田中逵、四眼叶、老鸦写字、庙公仔、鸡肾叶、山村兰、山桂花、漆生草、猴写字、野甜菜

功能主治:清湿热,化瘀滞。治腹痛吐泻,疔毒,疮湿疹皮炎漆疮鹤膝风跌打肿痛

来源:《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

毒性:有毒

归经:肝经大肠经

药性:

药味:

黑细辛

拼音:黑细辛 Hēi Xì Xīn

别名:四块瓦、四大天王、土细辛、平头细辛、四大金刚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和瘀消肿,止痛。治感冒风湿痛,淋巴腺炎,疮痈,跌打损伤骨折

来源:《云南中草药选》

毒性:小毒

药性:

药味:

黑心解

拼音:黑心解 Hēi Xīn Jiě

功能主治:祛风湿;止痛。主风湿痹痛;腰腿痛

毒性:有毒

药性:

药味:

红背桂
红背桂

拼音:红背桂 Hónɡ Bèi Guì

别名:叶背红、金琐玉、金锁玉、箭毒木、天青地红

功能主治:祛风湿;通经络;活血止痛。主风湿痹痛;腰肌劳损跌打损伤

来源:《云南药用植物名录》

毒性:有毒

归经:肝经

药性:

药味:

红川乌

拼音:红川乌 Hónɡ Chuān Wū

别名:羊角天麻、黄药根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散寒通络。主风湿腰痛风湿竣痪;半身不遂头痛;头疮白秃;跌打损伤

毒性:有毒

药性:

药味:

红大戟
红大戟红大戟

拼音:红大戟 Hónɡ Dà Jǐ

别名:红牙大戟、红牙戟、紫大戟、广大戟、南大戟、将军草、野黄萝卜、红芽大戟、云南大戟、红其根、红萝卜、走沙黄、红心薯、土人参

功能主治:泻水逐饮;解毒散结。主水肿胀满;痰饮喘急痈疮肿毒

来源:《药物出产辨》

毒性:有毒

归经:肺经脾经肾经

药性:

药味:

红豆
红豆

拼音:红豆 Hónɡ Dòu

别名:鄂西红豆树、江阴红豆树

功能主治:理气活血;清热解毒。主心胃气痛疝气疼痛;血滞经闭无名肿毒疔疮

来源:《四川常用中草药》

毒性:小毒

归经:脾经肝经

药性:

药味:

红豆树

拼音:红豆树 Hónɡ Dòu Shù

别名:红豆

功能主治:理气通经。主治疝气腹痛,血滞,闭经

毒性:小毒

药性:

药味:

红毒茴

拼音:红毒茴 Hónɡ Dú Huí

别名:红茴香、野茴香、土大茴、山大茴、山八角、山木蟹

功能主治:散瘀止痛,祛风除湿。用于跌打损伤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

毒性:有毒

药性:

药味:

红粉
红粉

拼音:红粉 Hónɡ Fěn

别名:灵药、三白丹、三仙散、小升丹、三仙丹、升丹、红升、小红升、升药

功能主治:拨毒,除脓,去腐,生肌。用于痈疽疔疮梅毒下疳,一切恶疮,肉暗紫黑,腐肉不去,窦道瘘管,脓水淋漓,久不收口。

毒性:大毒

药性:

药味:

红根
红根

拼音:红根 Hónɡ Gēn

别名:小独脚莲、长虫包谷、见血飞、山半夏、山磨芋、野磨芋

功能主治:清热消炎,拔脓。治疗疮,痈疽无名肿毒腮腺炎乳痈

来源:《云南中草药》

毒性:剧毒

归经:肝经

药性:

药味:

红花杜鹃

拼音:红花杜鹃 Hónɡ Huā Dù Juān

别名:打玛兴美多玛尔布

功能主治:平喘清热,拔毒,止血调经。治慢性支气管炎骨髓炎消化道出血衄血咯血月经不调

来源:《西藏常用中草药》

毒性:小毒

药性:

药味:

红花栝楼
红花栝楼

拼音:红花栝楼 Hónɡ Huā Guā Lóu

别名:栝楼

功能主治:清肺化痰;解毒散结。主肺热咳嗽胸闷胸痛便秘疟疾;疮疖肿

毒性:小毒

药性:

药味:

红花岩松

标题校正:红花岩松

别名:山瓦松、瓦指甲、堆山花、石莲花[云南]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血止痢。用于咽喉肿痛痢疾崩漏便血;外用治疮疡久不收口,烧烫伤

毒性:有毒

药性:

药味:

红茴香根

拼音:红茴香根 Hónɡ Huí Xiānɡ Gēn

别名:老根、八角脚根、红毒茴根

功能主治:活血止痛祛风除湿。主跌打损伤风寒湿痹腰腿痛

来源:《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毒性:大毒

药性:

药味:

红活麻

标题校正:红活麻

别名:荨麻、火麻草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利湿消肿。用于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水肿

毒性:小毒

药性:

药味:

红筷子
红筷子

拼音:红筷子 Hónɡ Kuài Zi

别名:糯芋、遍山红、山麻条、柳叶菜

功能主治:通经活血消肿止痛。用于月经不调;外用治骨折关节扭伤

来源:《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毒性:有毒(一说无毒)

药性:

药味:

红葵

拼音:红葵 Hónɡ Kuí

别名:野枸杞、野茄子、野辣子、药人豆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治咽喉肿痛目昏目赤皮肤瘙痒

来源:《内蒙古中草药》

毒性:小毒

药性:

药味:

红毛七

拼音:红毛七 Hónɡ Máo Qī

别名:红毛三七、葳严仙、海椒七、鸡骨升麻、红毛漆、搜山猫、红毛细辛、火焰叉、金丝七、黑汗腿、通天窍

功能主治:祛风通络,活血调经。治风湿筋骨疼痛,跌打损伤,妇女月经不调

来源:《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毒性:小毒

归经:胃经肝经

药性:

药味:

红娘子
红娘子

拼音:红娘子 Hónɡ Niánɡ Zǐ

别名:红娘、红女、红姑娘、么姑虫、灰花蛾、花大鸡、山鸡腰、红盖虫、樗鸡、红娘虫、红蝉

功能主治:破瘀;散结;玫毒。主血瘀经闭腰痛不孕瘰疬;癣疮;狂犬咬伤

来源:本草图经

毒性:有毒

归经:心经胆经肝经

药性:

药味:

红雀珊瑚

拼音:红雀珊瑚 Hónɡ Què Shān Hú

别名:扭曲草、拖鞋花、青竹标、百足草、红雀掌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消肿止血生肌。外用治跌打损伤骨折外伤出血疖肿疮疡,眼角膜炎。

毒性:小毒

药性:

药味:

红升丹
红升丹

拼音:红升丹 Hónɡ Shēnɡ Dān

别名:五灵升药、大红升、大升丹、小金丹

功能主治:拔毒提脓;去腐生肌;杀虫燥湿。主疔疮痈疽;瘘管窦道瘿瘤瘰疬乳癌乳痈;疥癣;湿疹梅毒;一切顽疮久溃不敛;晦暗紫黑;脓出不畅;腐肉不去;新肉难生

毒性:大毒

归经:肺经脾经

药性:

药味:

红水芋
红水芋

拼音:红水芋 Hónɡ Shuǐ Yù

别名:石芋头、独角芋、红芋头、红半夏、五彩芋、珍珠莫玉散

功能主治:祛风燥湿;散瘀止痛;解毒消肿。主风湿痹痛;跌打肿痛胃痛牙痛痄腮痈疮疖肿湿疹;全身瘙痒蛇咬伤;虫咬伤;刀枪伤

毒性:有毒

药性:

药味:

红线麻

拼音:红线麻 Hónɡ Xiàn Má

别名:山苎麻、红头麻、蝎子草、苛麻、大序艾麻、山芋麻

功能主治:祛风湿,通经络,解毒消肿。主治腰腿疼痛,麻木不仁,风痹水肿淋巴结结核蛇咬伤

来源:《陕西草药》

毒性:小毒

药性:

药味:

红雪柳

标题校正:红雪柳

别名:红色大雪柳、大雪柳、雪柳、大理山梗菜

功能主治:消炎止痛,杀菌解毒。主治疟疾

毒性:小毒

药性:

药味:

红叶树子

拼音:红叶树子 Hónɡ Yè Shù Zǐ

功能主治:解毒敛疮。主烧烫伤

毒性:有毒

红芋

拼音:红芋 Hónɡ Yù

别名:红半夏、红岩芋、红天椒、红芋头

功能主治:解毒杀虫;消肿止痛。主乳痈;疮疖肿毒;疥癣;跌打瘀肿

来源:《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毒性:大毒

药性:

荭草
荭草

拼音:荭草 Hónɡ Cǎo

别名:游龙、茏古、红草、天蓼、石龙、茏鼓、水荭、大蓼、荭蓼、大毛蓼、东方蓼、水蓬稞、九节龙、大接骨、果麻、追风草、八字蓼、捣花、辣蓼、丹药头、家蓼、水红花、红、岿、龙、水红、红蓼、朱蓼、白水荭苗、蓼草、水红花草

功能主治:祛风利湿活血止痛。用于风湿性关节炎

来源:名医别录

毒性:有毒

归经:脾经肝经

药性:

药味:

荭草根

拼音:荭草根 Hónɡ Cǎo Gēn

别名:水红花根、红蓼根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除湿通络;生肌敛疮。主痢疾肠炎水肿脚气风湿痹痛;跌打损伤荨麻疹;疮痈肿痛或久溃不敛

毒性:有毒

药性:

药味:

厚皮香
厚皮香

拼音:厚皮香 Hòu Pí Xiānɡ

别名:秤杆红、红果树、白花果、称杆红、莫红砍、山茶树、猪血柴、气血藤、大五味藤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消肿。主疮痈肿毒;乳痈

来源:植物名实图考

毒性:小毒

药性:

药味:

候风藤

拼音:候风藤 Hòu Fēnɡ Ténɡ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舒筋通络。主风湿痹痛;瘫痪

来源:植物名实图考

毒性:小毒

药性:

药味:

鲎肉
鲎肉

拼音:鲎肉 Hòu Ròu

别名:鲎鱼肉

功能主治:清热明目;解毒消肿。主目赤肿痛;翳膜遮睛,痔疮脓疱疮

来源:《嘉佑本草》

毒性:有毒(一说无毒)

归经:脾经大肠经

药性:

药味:

狐肉

拼音:狐肉 Hú Ròu

别名:南狐、狐、狐狸

功能主治:补虚温中。主治水积黄种,疥疮不愈,蛊毒寒热

来源:唐本草

毒性:有毒(一说无毒)

归经:胃经心经脾经肾经

药性:

药味:

胡桃根

拼音:胡桃根 Hú Táo Gēn

功能主治:止泻;止痛;乌须发。主腹泻牙痛;须发早白

来源:《重庆草药》

毒性:有毒

药性:

药味:

胡桃青皮

拼音:胡桃青皮 Hú Táo Qīnɡ Pí

别名:青胡桃皮、青龙衣

功能主治:止痛;止咳止泻解毒;杀虫。主脘腹疼痛;痛经久咳泄泻久痢痈肿疮毒顽癣;秃疮;白癜风

来源:开宝本草

毒性:有毒

归经:胃经脾经肝经

药性:

药味:

胡桃树皮
胡桃树皮

拼音:胡桃树皮 Hú Táo Shù Pí

功能主治:治水痢,肾囊风麻风结节,全身发痒。

来源:开宝本草

毒性:有毒

药性:

药味:

胡子七

拼音:胡子七 Hú Zǐ Qī

别名:黑毛七、小山桃儿七、九百棒、九龙丹、鸳鸯七、猪毛七、红毛七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散瘀;消肿止痛。主膀胱炎尿道炎;疮疗肿毒;跌打损伤

毒性:小毒

药性:

药味:

蝴蝶花
蝴蝶花原生态蝴蝶花蝴蝶花

拼音:蝴蝶花 Hú Dié Huā

别名:铁扁担、燕子花、蓝花铰剪、紫燕、豆豉叶、下搜山虎、凫翳、豆豉草、开喉箭、过山虎、搜山虎、六角草、知母、告剪草、剑刀草、兰花草、扁竹、金扁担、扁竹叶

功能主治:消肿止痛;清热解毒。主肝炎肝肿大肝区痛胃痛咽喉肿痛便血

来源:《上海常用中草药》

毒性:小毒

药性:

药味:

虎耳草
虎耳草

拼音:虎耳草 Hǔ ěr Cǎo

别名:石荷叶、狮子耳、耳聋草、金丝荷叶、金丝吊芙蓉、金线吊芙蓉、老虎耳、系系叶、天荷叶、丝棉吊梅、猪耳草、狮子草、金钱荷叶、金线莲、石丹药、佛耳草、丝丝草、蟹壳草、搽耳草、猫耳朵、耳朵草、红丝络、红线草、红线绳、水耳朵、月下红、金丝草、耳朵红、铜钱草、倒垂莲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用于小儿发热咳嗽气喘;外用治中耳炎耳廓溃烂,疔疮疖肿湿疹

来源:履巉岩本草

毒性:有毒

归经:肺经脾经大肠经

药性:

药味:

虎头蕉

拼音:虎头蕉 Hǔ Tóu Jiāo

别名:金线莲、金蚕、金石松、金不换、什鸡单、金线屈腰、金线蕨龙、金线虎头椒、鸟人参

功能主治:治腰膝痹痛,吐血血淋遗精肾炎小儿惊风,妇女白带

来源:《草宝》

毒性:有毒

归经:脾经肝经肾经

药性:

药味:

虎图辣

拼音:虎图辣 Hǔ Tú Là

功能主治:温中止痛。

来源:《贵州草药》

毒性:有毒

药性:

药味:

虎掌草
虎掌草原生态虎掌草虎掌草

拼音:虎掌草 Hǔ Zhǎnɡ Cǎo

别名:溪畔银莲花、白花虎掌草、见风青、见风黄、蜜马常、汉虎掌、野棉花、见风蓝、乌骨鸡、羊九、狗脚迹、土黄芩、五朵云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舒筋。治喉蛾痄腮瘰疬结核,痈疽肿毒,疟疾风湿疼痛,胃痛跌打损伤

来源:滇南本草

毒性:有毒

归经:胃经肺经肝经

药性:

药味:

虎掌草叶

拼音:虎掌草叶 Hǔ Zhǎnɡ Cǎo Yè

别名:虎掌叶

功能主治:截疟;止痛。主疟疾牙痛

毒性:小毒

药性:

药味:

虎掌南星
虎掌南星

拼音:虎掌南星 Hǔ Zhǎnɡ Nán Xīnɡ

功能主治:天南星

毒性:小毒

药性:

药味:

护心胆

拼音:护心胆 Hù Xīn Dǎn

别名:红花鸡距草、紫花荷花牡丹、地锦苗、紫花荷包牡丹、七寸高、三月烂、飞菜、鹿耳草、大羊不吃

功能主治:活血止痛清热解毒。主腹痛泄泻跌打损伤痈疮肿毒;目赤肿痛胃痛

来源:《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

毒性:小毒

归经:胃经心经肝经

药性:

药味:

瓠子

拼音:瓠子 Hù Zǐ

别名:甘瓠、甜瓠、净街棰、龙蜜瓜、天瓜)、长瓠、扁蒲、净街槌、葫芦、龙密瓜、天瓜

功能主治:利水清热;止渴;除烦。主水肿腹胀烦热口渴疮毒

来源:唐本草

毒性:有毒(一说无毒)

药性:

药味:

花被单

拼音:花被单 Huā Bèi Dān

别名:八面风、长蕊珍珠菜、刀口药、乳肿药、花白丹、花汗莱、狗咬药

功能主治:补虚止咳消肿解毒止血生肌。主肺虚咳嗽乳痈;刀伤出血

来源:《贵州民间药物》

毒性:小毒

归经:心经肺经肝经

药性:

药味:

花椒
花椒花椒

拼音:花椒 Huā Jiāo

别名:香椒、大花椒、椒目、大椒、秦椒、蜀椒、南椒、巴椒、蓎藙、汗椒、陆拨、汉椒、川椒、点椒、檓

功能主治:温中止痛,杀虫止痒。用于腹冷痛,呕吐泄泻,虫积腹痛蛔虫症;外治湿疹瘙痒

来源:《日用本草》

毒性:有毒

归经:胃经脾经肾经

药性:

药味:

花椒根

拼音:花椒根 Huā Jiāo Gēn

功能主治:散寒;除湿;止痛;杀虫。主虚寒血淋风湿痹痛;胃痛牙痛痔疮;湿疮;脚气蛔虫病

来源:本草纲目

毒性:小毒

归经:肾经膀胱经

药性:

药味:

花脸细辛
花脸细辛

拼音:花脸细辛 Huā Liǎn Xì Xīn

别名:花叶细辛、花脸猫、翻天印、水马蹄、土细辛、马蹄细辛、山焦根、水苕叶细辛、山花椒

功能主治:风寒感冒头痛咳喘风湿痛,跌伤。

来源:《四川中药志》

毒性:有毒(一说无毒)

归经:肺经脾经肝经

药性:

药味:

花榈木

拼音:花榈木 Huā Lǘ Mù

别名:三钱三[江西]、青竹蛇、牛屎樵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祛风消肿。用于跌打损伤腰肌劳损,风湿关节痛,产后血瘀疼痛,白带流行性腮腺炎丝虫病;根皮外用治骨折;叶外用治烧烫伤

毒性:有毒

药性:

药味:

花南星
花南星

拼音:花南星 Huā Nán Xīnɡ

别名:由拔、大叶天南星、大叶半夏、蛇磨芋、南星七、虎爪南星、绿南星、半边莲、独脚莲、虎芋、麻芋子、血理箭、芋儿南星、黑南星、蛇杆棒、金半夏、狗爪半夏、花包谷、烂屁股

功能主治:燥湿化痰祛风消肿;散结。主咳嗽痰多中风口眼喎斜;半身不遂小儿惊风痈肿毒蛇咬伤

毒性:有毒

药性:

药味:

花叶竹芋
花叶竹芋

拼音:花叶竹芋 Huā Yè Zhú Yù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结消肿。主痈疽疮疡无名肿毒跌打损伤瘀血肿痛

来源:《广州常见经济植物》

毒性:小毒

归经:心经

药性:

药味:

花蚁虫

拼音:花蚁虫 Huā Yǐ Chónɡ

别名:多毛隐翅虫、黄蚂蚁、花腰皮、大花虫、红腰虫

功能主治:解毒,杀虫,止痒。主治神经性皮炎,癣疮。

来源:《云南中草药》

毒性:有毒

归经:心经肺经

药性:

药味:

花蜘蛛

拼音:花蜘蛛 Huā Zhī Zhū

别名:蜘蛛、花结蛛、金蛛、斑蜘蛛

功能主治:益肾兴阳;解毒消肿。主阳痿痈肿疔毒;痔疮瘘管

来源:《中国药用动物志》

毒性:小毒

归经:肾经

药性:

药味:

华南皂荚

拼音:华南皂荚 Huá Nán Zào Jiá

功能主治:豁痰开窍;小虫止痒。主中风昏迷;口噤不语;疥疮顽癣

来源:《广西植物名录》

毒性:小毒

归经:肝经

药性:

药味:

华山参
华山参原生态华山参华山参华山参

拼音:华山参 Huà Shān Shēn

别名:热参、秦参、二月旺、白毛参、大紫参

功能主治:祛痰止咳平喘。主咳喘多痰

来源:《陕西中草药》

毒性:有毒

药性:

药味:

华山矾

拼音:华山矾 Huà Shān Fán

别名:土常山[广西]、狗屎木、华灰木、降痰王、贡檀兜、钉地黄、牛特木、雷公针、膨药、白花丹、七针、土黄柴、米碎花木、大米仔花、水泡木、糯米树、止血树、檬子柴、羊子屎、毛壳子树、毛柴子、渣子树、狗檬树、豆豉果、地黄木、针地黄、豆鼓果、地黄木土常山、狗骨柴头、木地牛、蛙模吐饭、流涎柴、白柴头、小药木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止血生肌。治痢疾泄泻创伤出血,汤火烫伤溃疡

来源:《广西中药志》

毒性:小毒

归经:胃经大肠经

药性:

药味:

华山矾根

拼音:华山矾根 Huà Shān Fán Gēn

别名:土常山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化痰截疟。治感冒发热疟疾,筋骨疼痛,疮

来源:《南宁市药物志》

毒性:有毒

归经:肺经

药性:

药味:

华罂粟

拼音:华罂粟 Huá Yīnɡ Sù

别名:山罂粟、野罂粟、藏金莲

功能主治:敛肺止咳涩肠止泻镇痛。主久咳喘息久泻久痢头痛胃痛;心腹疼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毒性:小毒

药性:

药味:

华泽兰

拼音:华泽兰 Huá Zé Lán

别名:广东土牛膝[根名]、大泽兰、多须公、六月雪[广西、广东]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疏肝活血。主风热感冒胸胁痛腹胀跌打损伤痈肿疮毒蛇咬伤

毒性:有毒

药性:

药味:

化气兰
化气兰

拼音:蕙兰 Huì Lán

别名:化气兰、土百部[陕西]、线兰、九子兰、九节兰

功能主治:润肺止咳,杀虫。;常年咳嗽:根皮2钱,水煎服,白酒为引。;蛔虫症:根皮1两,研细粉,加面做馍吃,3日吃完。;头虱:根皮适量,煎水洗。

毒性:小毒

药性:

药味:

化香树

拼音:化香树 Huà Xiānɡ Shù

别名:山麻柳

功能主治:解毒止痒,杀虫。用于疮疖肿毒,阴囊湿疹顽癣

毒性:有毒

药性:

药味:

化香树叶

拼音:化香树叶 Huà Xiānɡ Shù Yè

别名:山柳叶、小化香叶

功能主治:解毒疗疮;杀虫止痒。主疮痈肿毒;骨痈流脓;顽癣阴囊湿疹癞头疮

来源:《贵州民间药物》

毒性:有毒

药性:

药味:

还亮草
还亮草

拼音:还亮草 Hái Liànɡ Cǎo

别名:飞燕草、鱼灯苏、蛇衔草、车子野芫荽、还魂草、对叉草、蝴蝶菊、峨山草乌、臭芹菜、山芹菜

功能主治:风湿痛,半身不遂痈疮癣癞。

来源:植物名实图考

毒性:有毒

归经:心经肝经肾经

药性:

药味:

换锦花
换锦花

拼音:换锦花 Huàn Jǐn Huā

功能主治:解毒祛痰利水。主痈疽肿毒;喉风咳嗽痰喘;水肿

来源:植物名实图考

毒性:有毒

药性:

药味:

鲩鱼胆

拼音:鲩鱼胆 Huàn Yú Dǎn

功能主治:清热利咽明目;祛痰止咳。主咽喉肿痛目赤肿痛咳嗽痰多

来源:本草纲目拾遗

毒性:有毒(一说无毒)

归经:肝经肾经

药性:

药味:

黄草乌
黄草乌

拼音:黄草乌 Huánɡ Cǎo Wū

功能主治:祛风湿;镇痛。主风湿关节疼痛;跌打损伤

毒性:大毒

药性:

药味:

黄独零余子

拼音:黄独零余子 Huánɡ Dú Línɡ Yú Zǐ

别名:狗嗽子、零余子、黄独果、黄独珠芽

功能主治:清热化痰;止咳平喘;散结解毒。主痰热咳喘百日咳咽喉肿痛瘿瘤瘰疬疮疡肿毒;蛇犬蛟伤

来源:《中国药植图鉴》

毒性:小毒

药性:

药味:

黄断肠草

拼音:黄断肠草 Huánɡ Duàn Chánɡ Cǎo

别名:断肠草、老龙草、土黄芩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镇痛止血。主温病流感发热胃痛咳血骨折跌打损伤;疮疖肿痛;牛皮癣毒蛇咬伤

毒性:有毒

药性:

药味:

黄矾
黄矾

拼音:黄矾 Huánɡ Fán

别名:金线矾、鸡矢矾、鸡屎矾

功能主治:解毒杀虫;敛疮。主痔瘘恶疮;疥癣;聤耳出脓

来源:海药本草

毒性:有毒

归经:肝经大肠经

药性:

药味:

黄瓜藤

拼音:黄瓜藤 Huánɡ Guā Ténɡ

功能主治:利水解毒。治痢疾淋病黄水疮

来源:滇南本草

毒性:有毒(一说无毒)

归经:心经肺经

药性:

药味:

黄瓜叶

拼音:黄瓜叶 Huánɡ Guā Yè

功能主治:清湿热;消毒肿。主湿热泻痢无名肿毒湿脚气

来源:本草纲目拾遗

毒性:小毒

药性:

药味:

黄海葵

拼音:黄海葵 Huánɡ Hǎi Kuí

别名:海菊花、沙筒、海腚根

功能主治:收敛固涩;祛湿杀虫。主痔疮脱肛白带体癣蛲虫

来源:《中国药用动物志》

毒性:有毒

归经:脾经肝经大肠经

药性:

药味:

黄颔蛇

拼音:黄颔蛇 Huánɡ Hàn Shé

别名:黄喉蛇、黄长虫、慈鳗

功能主治:祛风;杀虫;解毒;退翳。主疠风恶疮;疥癣;漏疮;目翳

来源:本草纲目

毒性:小毒

归经:肝经

药性:

药味:

黄花菜
黄花菜

拼音:黄花菜 Huánɡ Huā Cài

别名:连珠炮、下奶药、条参、绿葱根、镇心丹、金针菜、野皮菜、真金花、鸡脚参、小提药、鸡药葛根、风尾一枝蒿、萱草、臭矢菜、羊角草、向天癀、黄花蝴碟草、蚝猪钻床

功能主治:养血平肝,利尿消肿。治头晕耳鸣心悸腰痛吐血衄血大肠下血,水肿淋病咽痛乳痈

来源:《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毒性:有毒

归经:肝经膀胱经

药性:

药味:

黄花夹竹桃
黄花夹竹桃

拼音:黄花夹竹桃 Huánɡ Huā Jiá Zhú Táo

别名:酒杯花、台湾柳、柳木子、相等子、大飞酸子、夹竹桃、番仔桃、吊钟花、竹桃、树都拉、铁石榴、杨石榴、菱角树、癣疮叶、黄花状元竹、美国黄蝉、竹驼子、杨柳树、铁菱角、都拉树

功能主治:强心;利尿消肿。主各种心脏病引起的心力衰竭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心房纤颤

来源:《广西药植图志》

毒性:大毒

归经:心经

药性:

药味:

黄花夹竹桃叶
黄花夹竹桃叶

拼音:黄花夹竹桃叶 Huánɡ Huā Jiá Zhú Táo Yè

功能主治:有强心作用。

来源:《广西药植图志》

毒性:大毒

药性:

药味:

黄花绿绒蒿
黄花绿绒蒿

拼音:黄花绿绒蒿 Huánɡ Huā Lǜ Rónɡ Hāo

功能主治:清热除湿通淋;止痛。主肺热咳嗽肺炎肝炎湿热水肿淋浊风湿关节疼痛

毒性:小毒

药性:

药味:

黄花铁线莲

拼音:黄花铁线莲 Huánɡ Huā Tiě Xiàn Lián

别名:狗断肠、铁线透骨草、透骨草、狗肠草、狭叶灰绿铁线莲

功能主治:风湿性关节炎痒疹,疥癞。

来源:《河北中药手册》

毒性:小毒

归经:肺经脾经

药性:

药味:

黄堇
黄堇

拼音:黄堇 Huánɡ Jǐn

别名:断肠草、黄花鱼灯草、粪桶草、石莲、水黄连、虾子草、野水芹、鱼子草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杀虫。主湿热泄泻痢疾黄疸目赤肿痛聤耳流脓;疮毒;疥癣;毒蛇咬伤

来源:《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毒性:有毒

归经:肺经肝经膀胱经

药性:

药味:

黄精叶钩吻

标题校正:黄精叶钩吻

别名:金刚大

功能主治:清散风热,解蛇毒咽喉肿痛,银环蛇咬伤

毒性:有毒

药性:

药味:

黄楝树

拼音:黄楝树 Huánɡ Liàn Shù

别名:黄连木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用于痢疾皮肤瘙痒,疮痒。

来源:救荒本草

毒性:小毒

药性:

药味:

黄麻子

拼音:黄麻子 Huánɡ Má Zi

别名:大麻子

功能主治:活血调经止咳。主血枯经闭;有经不调久咳

来源:本草纲目拾遗

毒性:有毒

归经:肺经肝经肾经

药性:

黄秦艽

拼音:黄秦艽 Huánɡ Qín Jiāo

别名:丽江金不换、金不换、大苦参、滇黄芩、黄龙胆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杀虫;活络止痛。主肺热咳嗽扁桃体炎胃炎痢疾慢性胆囊炎肾炎乳腺炎蛔虫病烧伤跌打损伤痈疮肿毒

毒性:有毒

药性:

药味:

黄颡鱼
黄颡鱼

拼音:黄颡鱼 Huánɡ Sǎnɡ Yú

别名:嘎牙子、黄腊丁、黄鳍鱼、鰑丝、央丝、鲿、扬令、黄颊鱼、黄鲿鱼、黄鱼、黄樱、黄骨鱼、黄刺鱼、扬、黄扬、河龙盾鮠、嘎呀子

功能主治:祛风利水解毒敛疮。主水气浮肿小便不利瘰疬恶疮

来源:食疗本草

毒性:有毒(一说无毒)

归经:肾经

药性:

药味:

黄鼠狼

拼音:黄鼬 Huánɡ Yòu

别名:黄鼠狼、黄皮子

功能主治:涩尿。主治遗尿,并可治淋病等。

黄水芋

拼音:黄水芋 Huánɡ Shuǐ Yù

功能主治:行气活血解毒。治痨伤腰痛跌打损伤,小儿疮癣。

来源:《贵州民间药物》

毒性:小毒

药性:

药味:

黄藤
黄藤

拼音:黄藤 Huánɡ Ténɡ

别名:土黄连、藤黄连、黄连藤、伸筋蘑、山大王、大黄藤、伸筋藤、天仙藤、金锁匙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尿通便。治饮食中毒热郁便秘痢疾传染性肝炎,疮痈,赤眼咽喉肿痛

来源:《广西中药志》

毒性:有毒(一说无毒)

归经:心经肝经

药性:

药味:

黄细辛

拼音:黄细辛 Huánɡ Xì Xīn

别名:土细辛

功能主治:温经散寒,消炎镇痛止血活血消肿。治骨折肿痛关节炎牙痛外伤出血休克颅脑损伤昏迷

来源:《陕西中草药》

毒性:小毒

药性:

药味:

黄心果

拼音:黄心果 Huánɡ Xīn Guǒ

别名:歪脖子果、黄牙果、化皮果、酸果、云树、大叶藤黄、云南莽吉柿、黄芽果、云南莽桔柿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驱虫。主湿疹口腔炎牙周炎痈疮溃烂;烫火伤;蚂蝗入鼻

毒性:有毒

药性:

药味:

黄芫花

拼音:黄芫花 Huánɡ Yuán Huā

别名:北芫花、芫蒿、药鱼梢、黄闷头花、叩皮花、野雁皮、雁皮花、羊冤冤、痒眼花、黄雁雁、绛州芫花

功能主治:泻下逐水涤痰。主肚腹胀满;痰饮咳逆喘满传染性肝炎精神分裂症癫痫

毒性:小毒

归经:肺经肾经

药性:

药味:

黄药子
黄药子黄药子

拼音:黄药子 Huánɡ Yào Zǐ

别名:黄独、零余薯、金线吊虾蟆、香芋、黄狗头、黄药、黄药根、木药子、大苦、苦药子、山慈姑、红药子、黄独根、苦卡拉、蓑衣包、黄狗子、猴姜七、毛卵砣、金线吊葫芦、金线吊蛋、黄金山药、薯瓜乳藤、铁秤砣、狗嗽、土芋

功能主治:凉血降火,消瘿,解毒。治吐血衄血喉痹瘿气,疮痈瘰疬

来源:本草图经

毒性:有毒(一说无毒)

归经:肺经肝经

药性:

药味:

黄缨菊

标题校正:黄缨菊

别名:九头妖魔、黄冠菊

功能主治:止血,催吐。主治吐血子宫出血食物中毒

毒性:小毒

药性:

药味:

灰菜

标题校正:灰菜

别名:粉仔菜、灰条菜、灰灰菜、灰藋、白藜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枝叶透疹。用于风热感冒痢疾腹泻龋齿痛;外用治皮肤瘙痒麻疹不透。

毒性:小毒

药性:

药味:

灰藋

拼音:灰藋 Huī Diào

别名:金锁天、灰藜、水落藜、灰条、灰涤菜、灰蒴、灰苋、灰苋菜、灰灰菜、灰灰莱、土蚕药、沙苋菜

功能主治:去湿,解毒。治疮疡肿毒,疥癣风瘙。

来源:雷公炮炙论

毒性:有毒(一说无毒)

药性:

药味:

灰叶
灰叶

拼音:灰叶 Huī Yè

别名:野蓝靛[广东]、野青树、假靛青、山青、野蓝、乌仔草、紫草藤、野青子、野蓝靛、假蓝靛、假靛青蓝

功能主治:解表清热燥湿解毒。主风热感冒湿疹皮炎

来源:常用中草药手册

毒性:有毒

归经:肺经脾经

药性:

药味:

灰叶根

拼音:灰叶根 Huī Yè Gēn

别名:灰毛豆根

功能主治:清热消滞。治胃肠气胀消化不良胃炎疼痛。

来源:常用中草药手册

毒性:有毒

归经:胃经脾经

药性:

药味:

回回蒜

拼音:回回蒜 Huí Huí Suàn

别名:水胡椒、蝎虎草、回回蒜毛茛、黄花草、土细辛、鹅巴掌、水杨梅、小桑子、糯虎掌、野桑椹、小回回蒜、鸭脚板、山辣椒、小虎掌草、青果草、水虎掌草

功能主治:消炎退肿,截疟,杀虫。治肝炎肝硬化腹水疟疾,疮癞,牛皮癣

来源:救荒本草

毒性:有毒

归经:肝经

药性:

药味:

桧叶

拼音:桧叶 Guì Yè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活血解毒。治风寒感冒,风湿关节痛,荨麻疹,肿毒初起。

来源:《福建民间草药》

毒性:有毒

药性:

药味:

蕙兰

拼音:蕙兰 Huì Lán

别名:化气兰、土百部[陕西]、线兰、九子兰、九节兰

功能主治:润肺止咳,杀虫。;常年咳嗽:根皮2钱,水煎服,白酒为引。;蛔虫症:根皮1两,研细粉,加面做馍吃,3日吃完。;头虱:根皮适量,煎水洗。

毒性:小毒

药性:

药味:

昏鸡头

拼音:昏鸡头 Hūn Jī Tóu

别名:鸡脑壳、鸡公头、鸡头枣、鸡老盖、铁狼鸡、小贯众、鸡头风尾、乌鸡儿、鸱头鸡、小晕鸡头、大叶狼衣、地鸡头、凤凰衣、小叶贯众、小鸡娃菜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息风,散痰止血,驱钩、蛔、绦、蛲诸虫。治感冒热病斑疹痧秽中毒,疟,痢,肝炎肝阳眩晕头痛吐血便血血崩带下乳痈瘰疬跌打损伤

来源:《四川中药志》

毒性:小毒

药性:

药味:

活血连

拼音:活血连 Huó Xuè Lián

别名:墨七、土莎连

功能主治:咳喘月经不调跌打损伤

来源:《贵州民间药物》

毒性:小毒

药性:

药味:

火炭母草
火炭母草

拼音:火炭母草 Huǒ Tàn Mǔ Cǎo

别名:火炭毛、乌炭子、运药、山荞麦草、黄鳝藤、晕药、乌白饭草、火炭星、鹊糖梅、赤地利、乌饭藤、水沙柑子、鸪鹚饭、水退痧、红梅子叶、白饭草、大叶沙滩子、老鼠蔗、火炭母、地肤蝶、水退瘀、胖根藤、小晕药、花脸晕药、蓼草、白乌饭藤、信饭藤、酸管杖、大沙柑草、火炭藤、水洋流、酸广台、接骨丹、大红袍、野辣蓼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治泄泻痢疾黄疸风热咽疼,虚弱头昏,小儿疰夏惊搐,妇女白带痈肿湿疮,跌打损伤

来源:本草图经

毒性:有毒(一说无毒)

药性:

药味:

火头根
火头根

拼音:火头根 Huǒ Tóu Gēn

别名:枕头根、黄姜、黄连参、地黄姜、野芋姜

功能主治:清肺止咳;利湿通淋通络止痛解毒消肿。主肺热咳嗽湿热淋痛;风湿腰痛痈肿恶疮;跌打扭伤;蜂螫虫咬

来源:《中国药植志》

毒性:小毒

药性:

药味:

火焰子

拼音:火焰子 Huǒ Yàn Zǐ

别名:蔓乌药、羊角七、草乌、金牛七、千锤打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散寒止痛;散瘀消肿。主风寒湿痹肢节疼痛;牙痛跌打损伤痈疮肿毒;神经痛

来源:《陕西中草药》

毒性:剧毒

归经:肝经

药性:

药味:

火殃簕

拼音:火殃簕 Huǒ Yānɡ Lè

别名:霸王鞭、金刚纂、金刚树、龙骨树、肉麒麟、羊不挨、火旺、火巷、火焰、羊桠、扬丫、洋丫簕

功能主治:茎、叶:消肿,拔毒,止泻。用于急性胃肠炎疟疾跌打肿痛。;液汁:泻下逐水止痒。用于肝硬化腹水,皮癣。

毒性:有毒

药性:

药味:

火秧竻

拼音:火秧竻 Huǒ Yānɡ Lè

别名:霸王鞭、阿黎树、羊不揩、龙骨刺、火虹、火巷、美泽大戟、杨丫、金刚树、纯阳草、千年剑、火焰、臭松、苔哥刺、美泽大截、小青龙、紫木通、百步回阳、圆金刚、龙骨树、羊不挨

功能主治:消肿通便,杀虫.治臌胀急性胃肠炎,肿毒,疥癞。

来源:生草药性备要

毒性:有毒

归经:心经大肠经

药性:

药味:

火秧竻叶

拼音:火秧竻叶 Huǒ Yānɡ Lè Yè

功能主治:清热化滞,解毒行瘀。治热滞泄泻痧秽吐泻转筋疔疮跌打积瘀。

来源:生草药性备要

毒性:有毒

归经:肝经

药性:

药味:

鸡肠狼毒

拼音:鸡肠狼毒 Jī Chánɡ Lánɡ Dú

别名:顺水龙、顺水狼毒、金丝矮陀陀

功能主治:舒筋活血,止痛,通便。用于风湿关节痛、胃痛痛经大便秘结

来源:滇南本草

毒性:有毒

药性:

药味:

鸡骨常山

拼音:常山 Chánɡ Shān

别名:黄常山、鸡骨常山、鸡骨风、风骨木、白常山、大金刀、蜀漆[叶]、互草、恒山、七叶、翻胃木、土常山、大常山、树盘根、一枝蓝、摆子药

功能主治:劫痰;截疟。主疟疾,胸中痰饮积聚。

来源:神农本草经

毒性:有毒

归经:脾经肝经

药性:

药味:

鸡骨香

拼音:鸡骨香 Jī Gǔ Xiānɡ

别名:鸡脚香、矮脚猪、黄牛香、驳骨消、滚地龙、透地龙、山豆根、木沉香、土沉香、过山香、金锦枫

功能主治:理气止痛,祛风除湿舒筋活络。治胃痛胃肠气胀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来源:生草药性备要

毒性:小毒

归经:胃经心经肺经肝经肾经

药性:

药味:

鸡冠虫

拼音:鸡冠虫 Jī Guān Chónɡ

别名:红娘[重庆]

功能主治:血闭,破症块。主治狂犬病症瘕瘀结。

毒性:有毒

药性:

药味:

鸡脚草乌

拼音:鸡脚草乌 Jī Jiǎo Cǎo Wū

别名:月下参、小草乌、惊药、云南飞燕草

功能主治:祛风湿;止痛;定惊。主风寒湿痹胃痛癫痫小儿惊风跌打损伤

毒性:有毒

药性:

药味:

鸡尾木

标题校正:鸡尾木

别名:箭毒木

功能主治:杀虫止痒。外用治牛皮癣慢性湿疹神经性皮炎

毒性:大毒

药性:

药味:

鸡血七

拼音:鸡血七 Jī Xuè Qī

别名:蜈蚣七、倒生莲、红孩儿、红血儿、鸡心七、荞麦七、鸣心七、血三七、血地榆、倒丝莲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收敛止泻活血止痛。用于菌痢,胃肠炎跌打损伤外伤出血

来源:《陕西中草药志》

毒性:有毒

药性:

药味:

鸡腰果

拼音:鸡腰果 Jī Yāo Guǒ

别名:腰果、槚如树

功能主治:截疟杀虫。主治疟疾

毒性:有毒

药性:

药味:

鸡爪风

拼音:鸡爪风 Jī Zhuǎ Fēnɡ

别名:串珠酒饼、酒饼叶、半夜兰

功能主治:祛风利湿健脾理气祛瘀止痛。用于风湿关节痛,产后风痛,产后腹痛、流血不止,痛经胃痛,胃痛,腹胀消化不良腹泻肾炎水肿跌打损伤

毒性:小毒

药性:

药味:

鸡爪乌

拼音:鸡爪乌 Jī Zhuǎ Wū

别名:细草乌

功能主治:温中止痛。主腹中冷痛;劳伤筋骨疼痛

毒性:有毒

药性:

药味:

及己
及己

拼音:及己 Jí Jǐ

别名:四叶对、四皮风、獐耳细辛、四角金、对叶四块瓦、四叶细辛、牛细辛、老君须、四大金刚、毛叶细辛

功能主治:舒筋活络,祛风止痛,消肿解毒。用于跌打损伤风湿腰腿痛疔疮肿毒,毒蛇咬伤

来源:本草经集注

毒性:有毒

归经:肝经

药性:

药味:

吉林乌头

拼音:吉林乌头 Jí Lín Wū Tóu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散寒止痛。主风寒湿痹;手足拘挛;心腹冷痛痈疮肿痛牙痛

来源:《东北植物检索表》

毒性:有毒

归经:胃经肝经

药性:

药味:

急性子
急性子

拼音:急性子 Jí Xìnɡ Zi

别名:透骨草[江苏]、凤仙花、指甲花、金凤花子、凤仙子

功能主治:破血软坚,消积。用于症瘕痞块经闭噎膈

来源:救荒本草

毒性:有毒

归经:肺经肝经

药性:

药味:

麂肉

拼音:麂肉 Jǐ Ròu

别名:小麂、黄麂

功能主治:补气祛风暖胃。主虚劳不足;腰腿酸痛;胃痛痔疮

来源:本草纲目拾遗

毒性:有毒(一说无毒)

归经:胃经脾经

药性:

药味:

鲫鱼胆

拼音:鲫鱼胆 Jì Yú Dǎn

别名:空心花、嫩肉木、丁药

功能主治:接骨消肿,生肌祛腐。治跌打刀伤,疔疮

来源:本草纲目

毒性:有毒

归经:肺经肝经

药性:

药味:

夹蛇龟肉

拼音:夹蛇龟肉 Jiá Shé Guī Ròu

功能主治:滋补强壮;活血解毒。主虚赢瘦;关节痛跌打损伤风湿痹痛;毒蛇咬伤

来源:《食性本草》

毒性:有毒

归经:肝经

药性:

药味:

夹竹桃
夹竹桃

拼音:夹竹桃 Jiá Zhú Táo

别名:红花夹竹桃、柳叶桃、拘那夷、拘孥儿、棋那卫、叫出冬、水甘草、九节肿、大节肿、白羊桃、拘拏儿、枸那、桃叶桃、枸那异、状元竹、柳竹桃、柳条花、三季红、三李白、洋桃、柳叶树、洋桃梅、四季红、红羊皮

功能主治:强心利尿祛痰杀虫。用于心力衰竭癫痫;外用治甲沟炎斑秃,杀蝇。

来源:植物名实图考

毒性:剧毒

归经:心经

药性:

药味:

荚果蕨贯众

拼音:荚果蕨贯众 Jiá Guǒ Jué Guàn Zhònɡ

别名:野鸡膀子、小叶贯众、黄瓜香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杀虫,止血。用于蛲虫病虫积腹痛赤痢便血子宫出血湿热肿痛

来源:本草图经

毒性:小毒

药性:

药味:

假连翘
假连翘

拼音:假连翘 Jiǎ Lián Qiáo

别名:番子刺、洋刺、花墙刺、篱笆树、番仔刺、桐青、白解

功能主治:截疟活血止痛。主疟疾跌打伤痛

来源:《福建中草药》

毒性:小毒

归经:肝经

药性:

药味:

假连翘叶

拼音:假连翘叶 Jiǎ Lián Qiáo Yè

别名:番仔刺、篱笆树、洋刺、花墙刺、桐青、白解

功能主治:散瘀解毒。主跌打瘀肿痈肿

来源:《福建中草药》

毒性:小毒

归经:心经肺经

药性:

药味:

假酸浆
假酸浆

拼音:假酸浆 Jiǎ Suān Jiānɡ

别名:水晶凉粉、蓝花天仙子、大千生、冰粉、鞭打绣球、草本酸木瓜、苦莪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尿镇静。主感冒发热鼻渊热淋痈肿癫痫狂犬病

来源:《贵州草药》

毒性:有毒

药性:

药味:

假酸浆子

拼音:假酸浆子 Jiǎ Suān Jiānɡ Zǐ

功能主治:种子:清热退火,利尿

来源:《贵州草药》

毒性:小毒

药性:

药味:

假鹰爪根

拼音:假鹰爪根 Jiǎ Yīnɡ Zhǎo Gēn

别名:爪芋根

功能主治:祛风止痛;行气化瘀;杀虫止痒。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产后瘀滞腹痛消化不良胃痛腹胀;疥癣

毒性:小毒

归经:脾经肝经

药性:

药味:

尖耳贯众

拼音:尖耳贯众 Jiān ěr Guàn Zhònɡ

别名:贯众、大叶兰芝、大叶鲁基、牛尾贯众

功能主治:解毒活血利水。治颈淋巴结核疮毒水肿崩漏跌打损伤

来源:《江西草药》

毒性:有毒

药性:

药味:

剪草

拼音:剪草 Jiǎn Cǎo

别名:翦草、四块瓦、土细辛、四叶对、银线草、四对草

功能主治:祛风活血解毒消肿。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疮癣疥;毒蛇咬伤

来源:本草拾遗

毒性:有毒

归经:肺经肝经

药性:

药味:

见血封喉
见血封喉

拼音:见血封喉 Jiàn Xuè Fēnɡ Hóu

别名:弩箭子、毒箭木、大药树

功能主治:鲜树汁;强心;催吐;泻下麻醉;外用治淋巴结结核。种子:解热。主痢疾

毒性:大毒

药性:

药味:

见血封口

拼音:见血封口 Jiàn Xuè Fēnɡ Kǒu

别名:竹叶兰、岩七、白跌打、石枫丹、柄叶竹根七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止痛。用于感冒咽喉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牙痛胃痛胃出血膀胱炎;外用治跌打损伤骨折外伤出血

毒性:有毒

药性:

药味:

建兰根

拼音:建兰根 Jiàn Lán Gēn

别名:土续断、兰根)、兰花根

功能主治:顺气,和血,利湿消肿。治咳嗽吐血肠风血崩淋病白浊白带跌打损伤痈肿

来源:本草纲目拾遗

毒性:有毒(一说无毒)

药性:

药味:

浆包藤

拼音:浆包藤 Jiānɡ Bāo Ténɡ

别名:大果链珠藤

功能主治:清热截疟。主疟疾

毒性:小毒

药性:

药味:

降龙草
降龙草

拼音:降龙草 Xiánɡ Lónɡ Cǎo

别名:虎山叶、四台花、秤砣蛇药、秤杆蛇药、冷水草、浸骨头、小梁药、山兰、散血毒莲、雪汀菜、马拐、牛耳朵、水泡菜、白雌雄草、降蛇草

功能主治:清暑利湿解毒。主外感暑湿痈肿蛇咬伤

来源:《湖南药物志》

毒性:有毒

药性:

药味:

绛梨木子
绛梨木子

拼音:绛梨木子 Jiànɡ Lí Mù Zǐ

别名:打枪子、叫梨子、叫耳母子、叫铃子、金钱子、震天雷、雷震子、黑枣子、鹿角刺果

功能主治:消食化滞行水能便。主食积腹胀水肿腹水便秘

来源:《重庆草药》

毒性:有毒

归经:心经脾经肾经

药性:

药味:

鲛鱼

拼音:鲛鱼 Jiāo Yú

别名:蜡鱼、瑰雷鱼、沙鱼、鳆鱼、溜鱼、鲛鲨

功能主治:五脏

来源:本草经集注

毒性:有毒(一说无毒)

归经:脾经

药性:

药味:

角蒿
角蒿

拼音:角蒿 Jiǎo Hāo

别名:乌曲玛保、羊角草、羊角蒿、羊羝角棵、乌确玛尔布、落豆秧、透骨草、草藤、大力草、野芝麻、老鹳嘴棵、鳖肚草、独角虎、羊犄角、鸡嘴儿、猪牙菜

功能主治:滋补强壮。治产后乳少,久病虚弱,头晕贫血

来源:《西藏常用中草药》

毒性:小毒

归经:脾经肝经肾经

药性:

药味:

角花翠雀

标题校正:角花翠雀

别名:虎耳兰

功能主治:镇痛。用于跌打肿痛

毒性:有毒

药性:

药味:

角茴香

拼音:角茴香 Jiǎo Huí Xiānɡ

别名:山黄连、咽喉草、麦黄草、黄花草、雪里青、野茴香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用于咽喉肿痛目赤

来源:《河南中草药手册》

毒性:小毒

归经:肺经肝经大肠经

药性:

药味:

接骨木
接骨木

拼音:接骨木 Jiē Gǔ Mù

别名:公道老、扦扦活、马尿骚、大接骨丹[陕西]、木蒴藋、接骨草、续骨木、七叶黄荆、放棍行、珊瑚配、铁骨散、接骨丹、七叶金、透骨草、接骨风、臭芥棵、暖、骨树、自草柴、青杆错、白马桑、大接骨丹、大婆参、插地活、舒筋树、根花木、木本接骨丹、九节风

功能主治:祛风利湿活血止血。主风湿痹痛;痛风大骨节病;急慢性肾炎风疹跌打损伤骨折肿痛外伤出血

来源:唐本草

毒性:有毒(一说无毒)

归经:肝经

药性:

药味:

接筋草

拼音:接筋草 Jiē Jīn Cǎo

别名:被单草、大鹅肠草、白老鸦肠、抽筋草、白筋骨草

功能主治:利湿活血止痛。用于黄疸型肝炎浮肿白带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疼痛;外用治骨折,疮

毒性:小毒

药性:

药味:

芥子
芥子

拼音:芥子 Jiè Zǐ

别名:白芥子、黄芥子、芥菜子、青菜子

功能主治:温肺豁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用于寒痰喘咳胸胁胀痛,痰滞经络关节麻木、疼痛,痰湿流注,阴疽肿毒。

来源:名医别录

毒性:有毒(一说无毒)

归经:肺经

药性:

药味:

金背枇杷叶

拼音:金背枇杷叶 Jīn Bèi Pí Pá Yè

别名:光背杜鹃、野枇杷

功能主治:清肺;止咳化痰。主咳嗽气喘痰多色黄

来源:《陕西中草药志》

毒性:有毒

药性:

药味:

金慈姑

拼音:金慈姑 Jīn Cí Gū

功能主治:活血止痛解毒止血。主风湿痹痛;胃脘痛腹痛泄泻跌打损伤骨折;疮疖肿毒;毒蛇咬伤外伤出血

来源:《云南植物名录》

毒性:有毒

归经:胃经肝经

药性:

药味:

金耳环
金耳环

拼音:金耳环 Jīn ěr Huán

别名:土细辛、一块瓦、长花轴细辛、大叶细辛、大叶山茨菇、小洋紫苏、盆上金耳环、龙须草、马蹄细辛、小犁头

功能主治:散寒,止咳平喘,止痛。治风寒咳嗽哮喘,腹中寒痛,龋齿痛,跌打损伤

来源:《梧州草药及常见病多发病处方选》

毒性:有毒

归经:胃经肺经脾经肝经

药性:

药味:

金沸草
金沸草

拼音:金沸草 Jīn Fèi Cǎo

别名:金佛草、白芷胡、旋复梗、黄花草、毛柴胡、黄柴胡

功能主治:风寒化痰饮消肿毒。治风寒咳嗽伏饮痰喘,胁下胀痛疔疮,肿毒。

来源:神农本草经

毒性:小毒

归经:脾经大肠经

药性:

药味:

金刚大
金刚大

拼音:金刚大 Jīn Gānɡ Dà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止痛。主咽喉肿痛毒蛇咬伤跌打损伤

毒性:有毒

药性:

药味:

金瓜草

拼音:金瓜草 Jīn Guā Cǎo

别名:睫毛齿果草

功能主治:解毒消肿。主痈疮肿毒;毒蛇咬伤

毒性:小毒

金鸡勒

拼音:金鸡勒 Jīn Jī Lè

别名:金鸡纳、金鸡纳皮

功能主治:疟疾外感高热醉酒

来源:本草纲目拾遗

毒性:小毒

归经:胆经肝经

药味:

金精石
金精石

拼音:金精石 Jīn Jīnɡ Shí

别名:金晶石、水金云母、蛭石、猫金、金星石

功能主治:安神,去翳明目。用于心悸失眠;外用治角膜云翳。

来源:本草纲目

毒性:小毒

归经:心经肝经肾经

药性:

药味:

金牛七

拼音:金牛七 Jīn Niú Qī

别名:火烟子、千锤打

功能主治:祛风止痛,散瘀消肿。用于跌打损伤风湿性关节炎;外用治痈疖肿毒。茎、叶捣烂,投入厕所中可杀蛆。

来源:《陕西中草药》

毒性:大毒

归经:肝经

药性:

药味:

金钮扣

拼音:金钮扣 Jīn Niǔ Kòu

别名:金钮头、金吊钮、金扣、金钮刺、刺茄、刺天茄、黄面仔、黄水茄、小颠茄、苦果、天茄子、小闹杨、金扭头、巴山虎、五宅茄、金扣钮、细黄茄、勒矮瓜、细颠茄、假茄子、天星子、满天星、五角颠沛、狗柿花、苦子、猫眼睛、野辣子、金扣拦路虎、金扣头、千金锤

功能主治:解毒消肿散瘀止痛。用于扁桃体炎咽喉炎淋巴结炎牙痛胃痛跌打损伤

来源:滇南本草

毒性:有毒

药性:

药味:

金钱白花蛇
金钱白花蛇原生态金钱白花蛇金钱白花蛇

拼音:金钱白花蛇 Jīn Qián Bái Huā Shé

别名:金钱蛇、小白花蛇

功能主治:祛风,通络,止痉。用于风湿顽痹,麻木拘挛中风口歪,半身不遂抽搐痉挛破伤风麻风疥癣,瘰疬恶疮

毒性:有毒

归经:肝经

药性:

药味:

金丝矮陀陀

拼音:金丝矮陀陀 Jīn Sī ǎi Tuó Tuó

别名:千年矮、三角咪、腋花三角味、粉蕊黄杨、草本叶上草、黄岑矮陀陀、奶近药、山板凳、矮陀陀、金丝矮陀、白金三角咪、小清喉、破墙风

功能主治:疏风除湿,舒筋活络。用于风湿关节痛,肢体麻木跌打损伤

毒性:小毒

药性:

药味:

金丝杜仲

拼音:金丝杜仲 Jīn Sī Dù Zhònɡ

别名:棉杜仲、黄皮杜仲、石小豆、大叶金丝杜仲

功能主治:舒筋活血,止痛。治跌打防折,风湿疼痛。

来源:《云南中草药选》

毒性:有毒

归经:肝经肾经

药性:

药味:

金丝李
金丝李

拼音:金丝李 Jīn Sī Lǐ

别名:碎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主痈肿疮毒烫伤

毒性:小毒

药性:

药味:

金铁锁
金铁锁原生态金铁锁金铁锁

拼音:金铁锁 Jīn Tiě Suǒ

别名:独钉子、独定子、昆明沙参、金丝矮陀陀、对叶七、白马分鬃、独鹿角姜、百步穿杨、穿石甲、蜈蚣七[云南]、独丁子、土人参、夷方草、金丝矮坨坨、蜈蚣七、麻参、夜翻草、独根、白暗消、小麻药、独脚暗消、小马桑、巴地蜈蚣、安石甲、爬地蜈蚣、异翻叶、铃地草根、象牙七

功能主治:除风湿,定痛,止血祛瘀。治风湿痹痛,胃痛创伤出血跌打损伤

来源:滇南本草

毒性:有毒

归经:肝经

药性:

药味:

金线草
金线草

拼音:金线草 Jīn Xiàn Cǎo

别名:毛蓼、山蓼、一串红、铁拳头、红花铁菱角、蓼子七、鸡心七、九龙盘、重阳柳、蟹壳草、白马鞭、人字草、九盘龙、野蓼、毛血草、化血七、大蓼子、九节风、大叶辣蓼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祛瘀止痛。用于吐血肺结核咯血子宫出血淋巴结结核胃痛痢疾跌打损伤骨折风湿痹痛,腰痛

来源:《贵州民间草药》

毒性:小毒

药性:

药味:

金腰带

拼音:金腰带 Jīn Yāo Dài

别名:金丝带

功能主治:补肝益肾;明目;止血利湿解毒。。主视物模糊;腰膝疼痛;吐血崩漏黄疸;疮癣。

来源:《湖南药物志》

毒性:有毒

归经:肝经肾经

药性:

药味:

金叶子
金叶子

拼音:金叶子 Jīn Yè Zi

别名:狗脚草、疯姑娘、补骨灵、麻虱子、马虱子、劳伤叶、云南假木荷、云南克檑木、马虱子草、云南克擂木

功能主治:祛风活血通络止痛。主风湿痹痛;半身下遂;跌打损伤

来源:《云南中草药》

毒性:剧毒

药性:

药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