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毒中药列表/5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土一枝蒿

拼音:土一枝蒿 Tǔ Yì Zhī Hāo

别名:野一枝蒿、白花一枝蒿、蜈蚣草、马茴香、飞天娱蚣、一支蒿、一枝蒿、茅草一枝蒿、刀口药、刀口伤皮、细杨柳、蒿子跌打、四乱蒿、千叶蓍、飞天蜈蚣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散瘀止痛;解毒水肿。主风湿疼痛;胃痛牙痛跌打瘀痛;痈肿疮毒;蛇虫咬伤

来源:《文山中草药》

毒性:剧毒

药性:

药味:

兔儿伞
兔儿伞

拼音:兔儿伞 Tù ér Sǎn

别名:雨伞菜、一把伞、水鹅掌、七里麻、南天扇、伞把草、贴骨伞、破阳伞、铁凉伞、雨伞草、帽头菜、龙头七、兔打伞、雪里伞、伸草

功能主治:祛风湿,舒筋活血,止痛。用于腰腿疼痛,跌打损伤

来源:救荒本草

毒性:有毒(一说无毒)

药性:

药味:

托腰散

拼音:托腰散 Tuō Yāo Sàn

功能主治:理气,止痛,强筋骨,除风湿,明目。治胃痛腹痛,腰胀痛跌打损伤,有强壮之功。

来源:《四川常用中草药》

毒性:小毒

药性:

药味:

鼍甲

拼音:鼍甲 Tuó Jiǎ

别名:鮀鱼甲、鱼甲

功能主治:逐瘀,消积,杀虫,治症瘕积聚,崩中带下,疮疥,恶疮

来源:本草经集注

毒性:有毒

归经:肝经

药性:

药味:

鼍肉

拼音:鼍肉 Tuó Ròu

功能主治:化瘀;消积;杀虫。主症瘕慝;恶疮溃烂

来源:本草图经

毒性:小毒

归经:肝经

药性:

药味:

娃儿藤

拼音:娃儿藤 Wá ér Ténɡ

别名:七层楼、一见香、小尾伸根、三十六荡、老君须、藤老君须、白龙须、黄茅细辛、三十六根

功能主治:祛风化痰解毒散瘀。治小儿惊风中暑腹痛哮喘痰咳咽喉肿痛胃痛牙痛风湿疼痛,跌打损伤

来源:《江西草药》

毒性:小毒

药性:

药味:

挖耳草
挖耳草

拼音:挖耳草 Wā ěr Cǎo

别名:杓儿菜、芸香草、毛叶草、野烟叶、野思草、野烟、倒提壶、金挖耳、野葵花、六氏草、毛叶芸香草、野朝阳柄、一支箭、紫背草、熊胆草、夜行草、野行草、退色黄芩、四天红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治咽喉肿痛乳蛾痄腮,风火牙痛痈肿疮毒

来源:《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毒性:小毒

药性:

药味:

瓦草

拼音:瓦草 Wǎ Cǎo

别名:白前、滇白前、金柴胡、大牛膝、九大牛、青骨藤

功能主治:清热,止痛,利水通淋。治肺热咳嗽,风湿骨痛,腹痛外伤疼痛,淋病

来源:滇南本草

毒性:有毒

归经:肺经肾经

药性:

药味:

瓦松
瓦松

拼音:瓦松 Wǎ Sōnɡ

别名:瓦花、瓦塔、狗指甲、昨叶荷草、屋上无根草、向天草、石莲花、厝莲、干滴落、猫头草、天蓬草、瓦霜、瓦葱、酸塔、塔松、兔子拐杖、干吊鳖、石塔花、狼爪子、酸溜溜、瓦宝塔、瓦莲花、岩松、屋松、岩笋、瓦玉、松笋、松玉、岩脂、瓦莲

功能主治:活血止血,敛疮。用于便血吐血;外用治疮口久不愈合。

来源:唐本草

毒性:有毒(一说无毒)

归经:肺经肝经

药性:

药味:

万年青
万年青

拼音:万年青 Wàn Nián Qīnɡ

别名:斩蛇剑、冬不调草、铁扁担、九节连、千年润、蒀、千年蒀、屋周、万年青根、冬不雕草、开口剑、白河车、牛尾七、冲天七、竹根七、青龙胆、九节莲、野郁蕉、状元红、白重楼、铁棕榈、万年肥、包谷七、诸总管、搜山虎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强心利尿凉血止血。主咽喉肿痛白喉疮疡肿毒;蛇虫咬伤心力衰竭水肿臌胀咯血吐血崩漏

来源:履巉岩本草

毒性:小毒

归经:心经肺经

药性:

药味:

万年青根

拼音:万年青根 Wàn Nián Qīnɡ Gēn

别名:开口剑、斩蛇剑、牛尾七、冲天七、白河车、竹根七、铁扁担、青龙胆

功能主治:强心利尿清热解毒止血。治心力衰竭咽喉肿痛白喉水肿臌胀咯血吐血疔疮丹毒蛇咬烫伤

来源:《药性考》

毒性:有毒(一说无毒)

归经:肺经

药性:

药味:

万年青叶

拼音:万年青叶 Wàn Nián Qīnɡ Yè

功能主治:强心利尿清热解毒止血。治心力衰竭咽喉肿痛咯血吐血疮毒蛇咬伤

来源:《本草新编》

毒性:小毒

归经:肺经

药性:

药味:

王瓜根

拼音:王瓜根 Wánɡ Guā Gēn

别名:吊瓜、土瓜、苦瓜莲、土瓜根、堵拉、耗子枕头、土花粉、山苦瓜、赤雹子、马雹儿子、土瓜仁

功能主治:泻热,生津破血,消瘀。治热病炳渴,黄疸热结便秘,或小便不利经闭,症癖,痈肿

来源:名医别录

毒性:有毒(一说无毒)

归经:胃经大肠经

药性:

药味:

望江南

拼音:望江南 Wànɡ Jiānɡ Nán

别名:羊角豆、山绿豆、假决明、狗屎豆、假槐花、金花豹子、金豆子、野扁豆、凤凰花草、黎茶、喉百草、大羊角菜、头晕菜、猪骨棉、大更药、大夜明、夜关门、山咖啡、飞天蜈蚣、铁蜈蚣、凤凰草、豆荚草、土蚕菜、草旃那、藜茶

功能主治:肃肺,清肝利尿通便解毒消肿。主咳嗽气喘,头痛目赤,小便血淋大便秘结痈肿疮毒,蛇虫咬伤

来源:救荒本草

毒性:小毒

归经:胃经肺经肝经

药性:

药味:

望江南子

拼音:望江南子 Wànɡ Jiānɡ Nán Zǐ

别名:槐豆、野鸡子豆、金角子、金角儿、江南豆、水爪豆、风寒豆、黄豇豆、金花豹子、金豆子、羊角豆

功能主治:清肝健胃通便解毒。主目赤肿痛头晕头胀消化不良胃痛痢疾便秘痈肿疔毒

来源:现代实用中药

毒性:有毒(一说无毒)

归经:胃经肝经大肠经

药性:

药味:

威灵仙
威灵仙原生态威灵仙威灵仙威灵仙

拼音:威灵仙 Wēi Línɡ Xiān

别名:铁脚威灵仙、百条根、老虎须、铁扫帚、能消、葳灵仙、葳苓仙、灵仙、黑脚威灵仙、九草阶、风车、鲜须苗、黑骨头、黑木通、铁杆威灵仙、铁搧帚、七寸风、铁脚灵仙、牛闲草、牛杆草、辣椒藤、铁灵仙、灵仙藤、黑灵仙、黑须公、芝查藤根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通络止痛。用于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筋脉拘挛屈伸不利,骨哽咽喉。

来源:药谱

毒性:有毒(一说无毒)

归经:膀胱经

药性:

药味:

尾花细辛

拼音:尾花细辛 Wěi Huā Xì Xīn

别名:白三百棒、白马蹄香、魂筒草、铁螃蟹、花脸细辛、小麻药、土细辛、蜘蛛香、金耳环、马蹄香、马蹄金、白倒插花

功能主治:温经散寒;化痰止咳;消肿止痛。主风寒感冒头痛咳嗽哮喘风湿痹痛;跌打损伤口舌生疮毒蛇咬伤疮疡肿毒

毒性:小毒

归经:肺经肾经

药性:

药味:

温泉
温泉

拼音:温泉 Wēn Quán

别名:温汤、沸泉

功能主治:祛风通络;解毒杀虫。主筋骨拘挛顽痹;手足不遂;眉发脱落;疥癣;疮疡

来源:本草拾遗

毒性:小毒

药性:

药味:

文殊兰

拼音:文殊兰 Wén Shū Lán

别名:罗裙带、水蕉、朱兰叶、海蕉、白花石蒜

功能主治:行血散瘀消肿止痛。用于咽喉炎跌打损伤,痈疖肿毒,蛇咬伤

毒性:小毒

药性:

药味:

窝儿七

拼音:窝儿七 Wō ér Qī

别名:阿儿七、窝儿参、山荷叶、早荷、一碗水、一把伞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祛瘀祛风除湿。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月经不调;小腹疼痛;毒蛇咬伤痈肿

来源:《陕西中草药志》

毒性:有毒

归经:肝经肾经

药性:

药味:

乌桕
乌桕

拼音:乌桕 Wū Jiù

别名:桊子树、桕树、木蜡树、木油树、木梓树、虹树、蜡烛树

功能主治:杀虫,解毒利尿通便。用于血吸虫病肝硬化腹水,大小便不利,毒蛇咬伤;外用治疔疮鸡眼乳腺炎跌打损伤湿疹皮炎

毒性:小毒

归经:肺经脾经肾经大肠经

药性:

药味:

乌桕根皮

拼音:乌桕根皮 Wū Jiù Gēn Pí

别名:木樟树、卷子树、白蜡树、蜡烛树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拔毒消肿。用于水肿臌胀症瘕积聚、二便不通、湿疮、疥癣、疔毒。

毒性:小毒

药味:

乌桕木根皮

拼音:乌桕木根皮 Wū Jiù Mù Gēn Pí

别名:卷根白皮、卷子根、乌臼、乌桕木根白皮

功能主治:利水,消积,杀虫,解毒。治水肿臌胀症瘕积聚,二便不通,湿疮,疥癣,疔毒。

来源:本草纲目

毒性:有毒(一说无毒)

归经:胃经大肠经

药性:

药味:

乌桕叶

拼音:乌桕叶 Wū Jiù Yè

别名:卷子叶、油子叶、虹叶

功能主治:痈肿疔疮,疮疥,脚癣湿疹蛇伤阴道炎

来源:本草纲目拾遗

毒性:有毒(一说无毒)

归经:心经

药性:

药味:

乌桕子

拼音:乌桕子 Wū Jiù Zǐ

别名:乌茶子、桕仔、琼仔、拱仔

功能主治:杀虫,利水通便。治疥疮湿疹皮肤皲裂水肿便秘

来源:本草纲目拾遗

毒性:有毒(一说无毒)

归经:肺经肾经

药性:

药味:

乌骚风

拼音:乌骚风 Wū Sāo Fēnɡ

别名:乌骨鸡、黑乌骨、黑骨头、铁夹藤、柳叶过山龙、飞仙藤、达风藤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止痛。主风寒湿痹肢体麻木腰痛跌打损伤

来源:《分类草药性》

毒性:小毒

归经:肺经肾经

药性:

药味:

乌蛇

拼音:乌蛇 Wū Shé

别名:剑脊乌梢、黑花蛇、乌峰蛇、青蛇、乌风蛇、黄风蛇、青大将、剑脊蛇、黑乌梢、三棱子

功能主治:祛风湿,通经络。治风湿顽痹肌肤不仁,骨、关节结核,风疹疥癣,麻风破伤风小儿麻痹症

来源:《药性论》

毒性:有毒(一说无毒)

归经:肺经脾经

药性:

药味:

乌头附子尖

拼音:乌头附子尖 Wū Tóu Fù Zǐ Jiān

别名:川乌头尖、附子尖、川乌尖

功能主治:风痰;祛寒止痛。主癫痫;痰劂;小儿慢惊;脐风寒疝疼痛

来源:本草纲目

毒性:有毒

归经:胃经肺经肝经

药性:

药味:

无风自动草

拼音:无风自动草 Wú Fēnɡ Zì Dònɡ Cǎo

别名:刷把草、怀胎草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止血。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筋骨疼痛,咽炎;外用治创伤出血

毒性:小毒

药性:

药味:

无根藤

拼音:无根藤 Wú Gēn Ténɡ

别名:无头藤、无娘藤、金丝藤、罗网藤、无根草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凉血止血。用于感冒发热疟疾急性黄疸型肝炎咯血衄血尿血泌尿系结石肾炎水肿;外用治皮肤湿疹,多发性疖肿。

毒性:小毒

药性:

药味:

无花果
无花果无花果

拼音:无花果 Wú Huā Guǒ

别名:文先果、奶浆果、树地瓜、映日果、明目果、密果、阿驲、阿驿、底珍、天生子、优昙钵、蜜果、文仙果、品仙果、挣桃

功能主治:果:润肺止咳清热润肠。用于咳喘咽喉肿痛便秘痔疮。根、叶:肠炎腹泻;外用治痈肿

来源:救荒本草

毒性:有毒(一说无毒)

归经:胃经肺经大肠经

药性:

药味:

无花果叶
无花果叶

拼音:无花果叶 Wú Huā Guǒ Yè

功能主治:清湿热;解疮毒消肿止痛。主湿热泄泻带下痔疮痈肿疼痛;瘰疬

来源:救荒本草

毒性:有毒(一说无毒)

药性:

药味:

无患子
无患子

拼音:无患子 Wú Huàn Zǐ

别名:油患子、苦患子、洗手果、木患、木患树、肥皂树、肥珠子、洗衫子、黄目子、目浪子、穗子、木患子、油珠子、菩提子、木挽子、圆肥皂、桂圆肥皂、苦枝子、油皂果

功能主治:清热祛痰;消积;杀虫。主喉痹肿痛;肺热咳喘;音哑;食滞;疳积蛔虫腹痛滴虫性阴道炎;癣疾;肿毒

来源:本草纲目拾遗

毒性:有毒(一说无毒)

归经:心经肺经

药性:

药味:

无患子皮

拼音:无患子皮 Wú Huàn Zǐ Pí

别名:槵子肉皮、无患子荚、槵子皮

功能主治:清热化痰,止痛,消积。治喉痹肿痛胃痛,疝痛,风湿痛,虫积,食滞,无名肿毒

来源:日华子本草

毒性:有毒

归经:心经脾经肝经

药性:

药味:

无毛南蛇藤

拼音:无毛南蛇藤 Wú Máo Nán Shé Ténɡ

别名:山货榔

功能主治:祛风消肿解毒消炎。主治脉管炎肾盂肾炎跌打损伤

毒性:小毒

药性:

药味:

无爷藤

拼音:无爷藤 Wú Yé Ténɡ

别名:过天藤、无根草、流寓网、飞扬藤、黄鱼藤、罗网藤、无根藤、雾水藤、蜈蚣藤、青丝藤、无地生根、半天云、无头藤、无娘藤、飞天藤、流离网、蟠缠藤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治肝热消瘦肺热咳嗽黄疸痢疾鼻衄血淋痈肿疥疮烫伤

来源:《岭南采药录》

毒性:小毒

归经:肺经肝经肾经膀胱经

药性:

药味:

吴茱萸
吴茱萸

拼音:吴茱萸 Wú Zhū Yú

别名:吴萸、茶辣、辣子、臭辣子、吴椒、臭泡子、左力、食茱萸吴萸、漆辣子、优辣子、曲药子、气辣子

功能主治:散寒止痛;疏肝下气;温中燥湿。主腹冷痛厥阴头痛;疝痛;脚气肿痛呕吐吞酸寒湿泄泻

来源:神农本草经

毒性:有毒

归经:胃经肝经

药性:

药味:

蜈蚣草根

拼音:蜈蚣草根 Wú Gōnɡ Cǎo Gēn

功能主治:防治流行性感冒(配方用)。蛔虫症,每用二至四钱,煎服。

来源:《云南中草药》

毒性:小毒

药性:

药味:

蜈蚣刺

拼音:蜈蚣刺 Wú Gōnɡ Cì

别名:马椒、止血丹、马胶根、接骨药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散寒止痛;接骨止血。主风寒湿痹牙痛骨折外伤出血

毒性:小毒

药性:

药味:

蜈蚣七

拼音:蜈蚣七 Wú Gōnɡ Qī

别名:牌楼七、黑驴蛋、大口袋花、大花囊兰、鸡嗦子花、凤凰抱蛋、独龙抢宝

功能主治:利尿消肿活血祛瘀祛风镇痛。用于全身浮肿下肢水肿小便不利白带风湿腰腿痛跌打损伤

来源:《陕西中草药志》

毒性:小毒

归经:脾经肝经肾经膀胱经

药性:

药味:

蜈蚣藤
蜈蚣藤

拼音:蜈蚣藤 Wú Gōnɡ Ténɡ

别名:多叶花椒、马椒、小叶刺椒

功能主治:祛风解毒。主疮毒梅毒;癣

来源:《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毒性:小毒

归经:肺经

药性:

药味:

五色梅
五色梅

拼音:五色梅 Wǔ Sè Méi

别名:马缨丹、红彩花、头晕花、如意花、山大丹、大红绣球、珊瑚球、龙船花、臭金凤、昏花、七变花、如意草、土红花、臭牡丹、杀虫花、毛神花、臭冷风、天兰草、臭草、五色花、五雷箭、穿墙风、野眼菜、五彩花、红花刺、婆姐花、大红乡球

功能主治:清热止血。主肺痨咯血腹痛吐泻;湿疹阴痒

来源:《广西中药志》

毒性:有毒(一说无毒)

归经:大肠经

药性:

药味:

五指茄
五指茄

拼音:五指茄 Wú Zhǐ Qié

别名:五指丁茄、五角茄、五角丁茄、五子登科

功能主治:散瘀消肿。主治淋巴结炎,疮疖肿痛。

毒性:有毒

药性:

药味:

西藏花椒

拼音:西藏花椒 Xī Zànɡ Huā Jiāo

别名:西藏野花椒

功能主治:温中散寒燥湿杀虫。主寒湿伤中腹冷痛呕吐泄泻痢疾蛔虫腹痛

毒性:小毒

药性:

药味:

西藏野花椒

标题校正:西藏野花椒

功能主治:果皮:温中散寒燥湿杀虫。用于胃腹冷痛呕吐寒湿腹泻痢疾蛔虫病。;种子:行水。用于水肿胀满。

毒性:小毒

药性:

药味:

西南毛莨

拼音:西南毛莨 Xī Nán Máo Lànɡ

别名:西南毛莨叶

功能主治:利湿消肿;止痛杀虫;截疟。主疟疾

来源:《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毒性:有毒

药性:

药味:

西南文殊兰

拼音:西南文殊兰 Xī Nán Wén Shū Lán

功能主治:活血祛瘀通络止痛清热解毒。主跌打损伤骨折关节痛牙痛恶疮肿毒;痔疮带状疱疹牛皮癣

来源:《贵州中药志》

毒性:小毒

药性:

药味:

拼音:锡 Xī

别名:白锡、矧、镴、白镴、贺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腐生肌。主疔疮肿毒;杨梅毒疮;恶毒风疮

来源:神农本草经

毒性:有毒

药性:

药味:

锡矿

拼音:锡矿 Xī Kuànɡ

功能主治:磨涂疔肿。

来源:《药性考》

毒性:有毒

豨莶

拼音:豨莶 Xī Xiān

别名:稀莶草、火莶、猪膏莓、虎膏、狗膏、火枚草、猪膏草、粘糊菜、希仙、虎莶、黄猪母、肥猪苗、母猪油、亚婆针、黄花草、猪母菜、棉苍狼、粘强子、粘不扎、棉黍棵、绿莶草、大叶草、虾钳草、铜锤草、土伏虱、金耳钩、有骨消、猪冠麻、火杴草、皱面地葱花、豨莶草、棉花狼、铜锤、草、猪冠麻叶、四棱麻、大接骨、老奶补补丁、野芝麻、毛檫拉子、老陈婆、油草子、风湿草、老前婆、野向日葵、牛人参

功能主治:祛风湿,利筋骨,降血压。治四肢麻痹,筋骨疼痛,腰膝无力疟疾急性肝炎高血压病疔疮肿毒,外伤出血

来源:唐本草

毒性:小毒

归经:肝经肾经

药性:

药味:

蟋蟀

拼音:蟋蟀 Xī Shuài

别名:蛐蛐、夜鸣虫、将军虫、秋虫、斗鸡、蛬、蜻蛚、蚟孙、促织、吟蛩、将军、叫鸡、唧唧、屈屈、蛆蛆

功能主治:利尿消肿。主癃闭水肿腹水小儿遗尿

来源:本草纲目

毒性:有毒

归经:小肠经膀胱经

药性:

药味:

蠵龟血

拼音:蠵龟血 Xī Guī Xuè

功能主治:润肺平喘解毒疗伤。主哮喘干咳;刀箭伤

来源:本草纲目

毒性:有毒(一说无毒)

归经:肺经

药性:

药味:

喜树
喜树

拼音:喜树 Xǐ Shù

别名:千张树、水桐树、旱莲木、旱莲、水栗、天梓树、旱莲子、野芭蕉、水漠子、南京梧桐、、水栗子、水冬瓜、秋青树、圆木、土八角、千丈树

功能主治:试治各种癌症,急、慢性白血病银屑病以及血吸虫病引起的肝脾肿大等。

来源:《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毒性:有毒

归经:胃经脾经肝经

药性:

药味:

喜树果
喜树果

拼音:喜树果 Xǐ Shù Guǒ

别名:千丈树、水栗子、天梓树

功能主治:抗癌,散结,破血化瘀用于多种肿瘤,如胃癌肠癌绒毛膜上皮癌淋巴肉瘤等。

毒性:有毒

药性:

药味:

喜树皮

拼音:喜树皮 Xǐ Shù Pí

功能主治:活血解毒;祛风止痒。主牛皮癣

来源:《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毒性:小毒

药性:

药味:

喜树叶

拼音:喜树叶 Xǐ Shù Yè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风止痒。主痈疮疖肿牛皮癣

来源:《江西中草药》

毒性:有毒

药性:

药味:

细果角茴香

拼音:细果角茴香 Xì Guǒ Jiǎo Huí Xiānɡ

别名:节裂角茴香、八八打、角茴香、巴尔巴大、哇日哇哒、角苗香、咽喉草、麦黄草、黄花草、雪里青、秦根花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炎镇痛。用于热性传染病的高烧感冒发烧头痛关节疼痛,解食物中毒

来源:《陕甘宁青中草药选》

毒性:小毒

归经:胆经肺经肝经

药性:

药味:

细辛
细辛细辛

拼音:细辛 Xì Xīn

别名:小辛、细草、少辛、独叶草、金盆草、山人参、细条、绿须姜、万病草、卧龙丹、铃铛花、四两麻、玉香丝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行水开窍。治风冷头痛鼻渊齿痛痰饮咳逆风湿痹痛。

来源:神农本草经

毒性:有毒(一说无毒)

归经:肺经肾经

药性:

药味:

细叶草乌

拼音:细叶草乌 Xì Yè Cǎo Wū

功能主治:祛风胜湿;开痰消肿。主风湿痹痛;肢体麻木中风瘫痪痈疽;未溃;疔疮初起;肿硬疼痛

毒性:有毒

药性:

药味:

细叶铁线莲

拼音:细叶铁线莲 Xì Yè Tiě Xiàn Lián

别名:透骨草、断肠草、狗肚子筋、驴断肠

功能主治:祛风通络;止痛;健胃消食;杀虫。主风湿痹痛;消化不良呕吐;包囊虫病;阴囊湿疹;疮痈肿

毒性:有毒

归经:胃经肝经

药性:

药味:

狭萼半边莲

拼音:狭萼半边莲 Xiá è Bàn Biān Lián

别名:大种半边莲、野烟叶、大号半边莲、山梗菜

功能主治:宣肺化痰清热解毒利尿消肿。主咳嗽痰多水肿乳蛾痈肿疔疮毒蛇咬伤;蜂螯

毒性:小毒

归经:肺经肾经

药性:

药味:

狭叶荨麻

标题校正:狭叶荨麻

别名:螫麻子、小荨麻、哈拉海

功能主治:祛风定惊,消食通便。用于风湿关节痛,产后抽风小儿惊风小儿麻痹后遗症高血压消化不良大便不通;外用治荨麻疹初起,蛇咬伤

毒性:小毒

药性:

药味:

夏至草
夏至草

拼音:夏至草 Xià Zhì Cǎo

别名:小益母草、白花夏枯、灯笼棵、夏枯草、风轮草、白花夏枯草、白花益母、假茺蔚、假益母草

功能主治:养血调经。用于贫血头晕半身不遂月经不调

来源:《陕西中草药》

毒性:小毒

归经:肝经

药性:

药味:

纤枝山柑

标题校正:纤枝山柑

别名:纤枝槌果藤

功能主治:舒筋活络消肿,止痛。;胃痛腹痛,风湿关节痛:用根1~3钱,水煎服。;跌打扭伤疼痛:用根1~2两,浸酒1斤,7天后每日内服0.5~1两,并用药酒外搽。

毒性:小毒

药味:

相思子
相思子

拼音:相思子 Xiānɡ Sī Zǐ

别名:相思豆、红豆、黑头小鸡、鸡母珠[台湾]、土甘草[广西]、云南豆子、红漆豆、鸡母珠、难丹真珠、八重山珊瑚、观音子、鬼眼子、鸳鸯豆、土甘草豆、郎君豆、郎君子、美人豆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怯痰,杀虫。。主痛疮,腮腺炎,疥癣,风湿骨痛

来源:唐本草

毒性:大毒

归经:心经肺经

药性:

药味:

香加皮
香加皮原生态香加皮香加皮

拼音:香加皮 Xiānɡ Jiā Pí

别名:北五加皮、羊奶藤、羊桃梢、羊奶子、杠柳皮、臭五加、山五加皮、香五加皮、、五加皮

功能主治:祛风湿,强筋骨。用于风寒湿痹腰膝酸软心悸气短下肢浮肿

来源:中药志

毒性:有毒

归经:心经肝经肾经

药性:

药味:

香芋

拼音:香芋 Xiānɡ Yù

别名:团芋、湾洪

功能主治:舒筋络,祛风湿,止痛,消炎散肿。治跌打损伤骨折外伤出血风湿腰腿痛类风湿性关节炎胃痛胃肠炎,痧症。

来源:《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毒性:有毒

药性:

药味:

象胆

拼音:象胆 Xiànɡ Dǎn

功能主治:清肝,明目,消肿。治目生翳障,疳积,疮肿。

来源:雷公炮炙论

毒性:微毒

归经:脾经肝经

药性:

药味:

象头花

拼音:象头花 Xiànɡ Tóu Huā

别名:红南星、母猪半夏、大半夏、独叶半夏、小独脚莲、岩芋、红半夏、山半夏、狗爪南星、岩半夏、野芋头、南星、野磨芋、三不跳

功能主治:散瘀解毒消肿止痛。主食积胃痛乳痈瘰疬无名肿毒毒蛇咬伤

来源:植物名实图考

毒性:大毒

药性:

药味:

消石

拼音:消石 Xiāo Shí

别名:芒消、苦消、化金石、水石、焰消、火消、硝石、北帝元珠、地霜、生消、银消

功能主治:破坚散积,利尿泻下解毒消肿。治痧胀,心腹疼痛,吐泻。黄疸淋病便秘,目亦,喉痹,疔毒,痈肿

来源:神农本草经

毒性:有毒

归经:心经肺经脾经

药性:

药味:

拼音:鸮 Xiāo

别名:流离、鸱鸮、土枭、服、天鸟、训狐、山鸮、画鸟、幸狐、车载板、快扛鸟、春哥儿、猫头鸟

功能主治:治噎食,惊痫鼠瘘恶疮

来源:本草拾遗

毒性:有毒(一说无毒)

药性:

药味:

小白撑

拼音:小白撑 Xiǎo Bái Chēnɡ

别名:黄蜡一枝蒿、泡叶乌头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活络止痛。用于风湿关节痛,腰肌劳损,软组织挫伤关节扭伤肋间神经痛

来源:《云南中草药》

毒性:剧毒

归经:肝经

药性:

药味:

小百部

拼音:小百部 Xiǎo Bǎi Bù

别名:门冬薯、嗦罗罗、细叶百部

功能主治:清肺;止咳;杀虫。主风寒咳嗽百日咳肺结核;老年咳喘;疳虫;疥癣

来源:《广西中药志》

毒性:小毒

药性:

药味:

小扁草

拼音:小扁草 Xiǎo Biǎn Cǎo

别名:草兰花、竹叶兰、兰草花、小兰花

功能主治:补益肺肾;活血解毒。主肺虚咳嗽肾虚腰痛坐骨神经痛;伤肿;疔疮

毒性:有毒

药性:

药味:

小草乌

拼音:小草乌 Xiǎo Cǎo Wū

别名:鸡足草乌、细草乌、云南飞燕草、倒捉壶、鸡脚草乌、鸡爪连、猫眼花、飞燕草、鹦哥草、翠雀花、鸽子花、玉珠色洼

功能主治:祛风湿,止痛。用于风湿关节疼痛,胃痛外伤疼痛。

来源:《云南中草药》

毒性:有毒

归经:胃经肺经

药性:

药味:

小毒芋

拼音:小毒芋 Xiǎo Dú Yù

别名:香芋、团芋

功能主治:止血生肌;解毒消肿。主刀枪伤;创伤出血血栓性脉管炎;疮病疖肿;蛇虫咬伤

毒性:有毒

药性:

药味:

小肺筋草

拼音:小肺筋草 Xiǎo Fèi Jīn Cǎo

别名:粉条儿莱、小肺金草、土瞿麦、蛆儿草、一窝蛆、肺痨草、蛆芽草、蛆婆草、肺风草、肺痈草、金线吊白米、麻里草、曲折草、四季花、牙虫草、银针草、粉条儿菜、肺筋草、野韭菜、鼠牙草、蛆牙草、化食草

功能主治:清肺,化痰止咳活血,杀虫。治咳嗽吐血百日咳气喘肺痈,巩痈,肠风便血,妇人乳少经闭小儿疳积蛔虫

来源:《四川中药志》

毒性:有毒(一说无毒)

归经:肺经肝经

药性:

药味:

小贯众
小贯众

拼音:小贯众 Xiǎo Guàn Zhònɡ

别名:贯众、昏鸡头、鸡脑壳、鸡公头、乳痛草、地良姜、鸡头枣、鸡老盖、铁狼鸡、鸡头风尾、乌鸡儿、鸱头鸡、昏头鸡、公鸡头、小昏头鸡、虾公草、虎牙草、岩壁青、茅叶伸筋、小野鸡尾、阉鸡尾、地鸡头、黑狗脊、神箭根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祛瘀驱虫。主感冒热病斑疹白喉乳痈瘰疬痢疾黄疸吐血便血崩漏;痔血;带下跌打损伤肠道寄生虫

来源:植物名实图考

毒性:小毒

归经:肺经肝经大肠经

药性:

药味:

小黑牛

拼音:小黑牛 Xiǎo Hēi Niú

别名:大草乌、七星草乌

功能主治:祛风湿;通络止痛。主风寒湿痹中风瘫痪跌打损伤

毒性:大毒

归经:肝经

药性:

药味:

小花吊兰

拼音:小花吊兰 Xiǎo Huā Diào Lán

别名:三角草、山韭菜、土麦冬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消肿。主毒蛇咬伤跌打肿痛

毒性:有毒

药性:

药味:

小花鸢尾

拼音:小花鸢尾 Xiǎo Huā Yuān Wěi

别名:六棱麻、九节地菖蒲、九节箭菖蒲、山菖蒲

功能主治:活血镇痛。;跌打损伤闪腰岔气等痛症。用量1~2钱,泡酒服。;狂犬咬伤:根状茎3钱,泡酒服,每日服1次,每次1小杯。外用本品全草煎水洗,并将本品捣烂包敷患处。;风湿风寒骨痛:用全草煎水洗。

毒性:小毒

药性:

药味:

小花鸢尾根

拼音:小花鸢尾根 Xiǎo Huā Yuān Wěi Gēn

别名:六棱麻根

功能主治:活血镇痛;祛风除湿。主跌打损伤风寒湿痹;疯狗咬伤蛇伤

毒性:小毒

药性:

药味:

小黄断肠草

拼音:小黄断肠草 Xiǎo Huánɡ Duàn Chánɡ Cǎo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杀虫。主疥癣;疮毒毒蛇咬伤

毒性:有毒

药性:

药味:

小黄皮

标题校正:小黄皮

别名:九里香、白花千只眼[云南]、假鸡皮果

功能主治:宣肺止咳,行气止痛,通经活络。主治感冒头痛风寒咳嗽偏头痛胃痛神经痛牙痛风湿关节炎跌打损伤

毒性:有毒

药性:

药味:

小金狗

拼音:小金狗 Xiǎo Jīn Gǒu

别名:金丝矮陀陀、黄鼠狼、金毛狗、活血草、青蕨、金毛狮子草、石猪鬃、小爬岩姜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除湿消肿止血生肌。主疮毒乳痈泄泻痢疾风湿痹痛;淋证水肿外伤出血

来源:植物名实图考

毒性:小毒

药性:

药味:

小狼毒

标题校正:小狼毒

别名:细狗闹花、大萝卜、鸡肠狼毒

功能主治:利水消肿泻下通便湿阻中满。用于各种水肿便秘外伤出血,疮及无名肿毒骨折

毒性:大毒

药性:

药味:

小灵丹

拼音:小灵丹 Xiǎo Línɡ Dān

别名:人造雌黄

功能主治:散寒止痛。主脾肾虚寒引起的偏坠疝气脾虚久泻胃寒疼痛;妇女血寒经痛;寒湿带下

来源:证类本草

毒性:有毒

归经:脾经肝经

药性:

药味:

小驴蹄草

标题校正:小驴蹄草

别名:花葶驴蹄草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主治筋骨疼痛,头目昏眩,创伤感染。

毒性:小毒

药性:

药味:

小米柴

拼音:小米柴 Xiáo Mǐ Chái

别名:牛屎柴、小豆柴、亮子药、米饭花、山胡椒

功能主治:活血止痛;祛风解毒。主跌打损伤;骨折;癣疮

来源:《贵州民间药物》

毒性:有毒

归经:肝经

药性:

药味:

小盘木

拼音:小盘木 Xiǎo Pán Mù

别名:海南柑、枸骨树

功能主治:散瘀消肿;止痛。主顽癣;树汁治齿痛

来源:《海南植物志》

毒性:小毒

归经:胃经

药性:

药味:

小青藤香
小青藤香原生态小青藤香

拼音:小青藤香 Xiǎo Qīnɡ Ténɡ Xiānɡ

别名:青藤、滚天龙、青藤细辛、良藤、山豆根、毛青藤、土广藤

功能主治:顺气止痛,解蛇毒,治心胃气痛,发痧,腹痛腹泻蛇咬伤

来源:《贵州民间药物》

毒性:小毒

归经:胃经心经肺经

药性:

药味:

小升麻

拼音:小升麻 Xiǎo Shēnɡ Má

别名:金丝三七、帽辫七、开喉箭、三面刀、茶七、白升麻、米升麻、万年根、拐枣七、棉花七、熊掌七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疏风透疹活血止痛;降血压。主咽痛疖肿斑疹不透;劳伤;腰腿痛跌打损伤高血压

毒性:小毒

药性:

药味:

小蒜

拼音:小蒜 Xiǎo Suàn

别名:茆蒜、卵蒜、蒜、夏蒜

功能主治:温中,下气,消谷,杀虫。治吐泻,心腹胀痛,疔肿毒疮,毒虫咬伤

来源:本草经集注

毒性:小毒

归经:胃经脾经

药性:

药味:

小天蒜

拼音:小天蒜 Xiǎo Tiān Suàn

别名:小棕包、披麻草、细毒蒜

功能主治:消肿止痛,活血止血,催吐。治跌打损伤风湿疼痛,骨折截瘫癫痫外伤出血

来源:《云南经济植物》

毒性:大毒

药性:

药味:

小铜锤

拼音:小铜锤 Xiǎo Tónɡ Chuí

别名:铜锤草、美形金纽扣、细麻药、小麻药、过海龙、黄花草、遍地红、乌龙过江、黄花一草光

功能主治:活血祛瘀消肿止痛。治跌打骨折,风湿关节痛,闭经胃痛外伤出血

来源:《云南中草药》

毒性:小毒

药性:

药味:

小叶莲
小叶莲

拼音:小叶莲 Xiǎo Yè Lián

功能主治:调经活血。用于血瘀经闭难产死胎胎盘不下。

毒性:小毒

药性:

药味:

小叶鼠李

标题校正:小叶鼠李

别名:琉璃枝、挠胡子、黑格令、臭李子

功能主治:清热泻下,消瘰疬。主治腹满便秘,疥癣瘰疬。

毒性:小毒

药性:

药味:

小叶双眼龙
小叶双眼龙

拼音:小叶双眼龙 Xiǎo Yè Shuānɡ Yǎn Lónɡ

别名:毛果巴豆、桃叶双眼龙、细叶双眼龙、巡山虎、山辣蓼、土巴豆、鸡骨香、白养木、串珠林、山猪橇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散瘀消肿。风湿关节痛,跌打肿痛毒蛇咬伤

来源:《广东中药》

毒性:有毒

归经:心经肺经

药性:

药味:

小棕包
小棕包

拼音:小棕包 Xiǎo Zōnɡ Bāo

别名:批麻草、小黎芦、小天蒜、细毒蒜、牛挣药、绿葱、小毒蒜、披麻草

功能主治:散瘀止痛;敛疮杀虫。主跌打损伤骨折外伤出血褥疮;疥癣

毒性:有毒

药性:

药味:

小棕皮头

拼音:小棕皮头 Xiǎo Zōnɡ Pí Tóu

别名:小棕包、高原鸢尾

功能主治:内服撑骨,祛瘀。外用止血,止痛,通窍。

来源:《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毒性:大毒

药性:

药味:

蝎子草

拼音:蝎子草 Xiē Zi Cǎo

别名:红藿毛草、火麻草

功能主治:止痛。主风湿痹

毒性:有毒

药性:

药味:

缬草
缬草

拼音:缬草 Xié Cǎo

别名:拔地麻、小救驾[陕西]、鹿子草、臭草、穿心排草、甘松、猫食菜、满山香、小救驾、大救驾、七里香、抓地虎、香草、蜘蛛香、潢山香、潢坡香、五里香

功能主治:心神不安,胃弱,腰痛月经不调跌打损伤

来源:《科学的民间药草》

毒性:有毒(一说无毒)

归经:心经肝经

药性:

药味:

蟹壳

拼音:蟹壳 Xiè Ké

功能主治:破瘀消积。治瘀血积滞,胁痛腹痛乳痈冻疮

来源:《千金·食治》

毒性:有毒

归经:脾经肝经

药性:

药味:

心不干

拼音:心不干 Xīn Bù Gān

别名:岩花、大寒药、万年攀、岩芪

功能主治:温中散寒,行气止痛。用于胃痛跌打肿痛

来源:《云南中草药》

毒性:有毒

药性:

药味:

心叶虎耳草

拼音:心叶虎耳草 Xīn Yè Hǔ ěr Cǎo

别名:岩耳巴、反背红、红岩草、蒙自虎耳草、大虎耳草、心叶蒙自虎耳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主治麻疹高热咳嗽支气管炎皮肤过敏月经不调产后腹痛。还可治吐血咯血外伤出血中耳炎乳腺炎腮腺炎湿疹烫火伤毒蛇咬伤冻疮溃烂等症。

毒性:小毒

药性:

药味:

新疆藜芦

拼音:新疆藜芦 Xīn Jiānɡ Lí Lú

别名:藜芦

功能主治:止痛;杀虫;涌吐。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疥癣;恶疮癫狂痰壅

毒性:有毒

药性:

药味:

新疆雪莲

标题校正:新疆雪莲

别名:雪荷、塔格来依力斯[维语]

功能主治:活血通经,散寒除湿,强筋助阳。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肺寒咳嗽小腹冷痛闭经胎衣不下阳痿

毒性:有毒

药性:

药味:

新香草

拼音:新香草 Xīn Xiānɡ Cǎo

别名:新地生、石上莲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宣肺止咳。主跌打损伤骨折肿痛;疮咳嗽

毒性:有毒

药性:

药味:

信石
信石

拼音:信石 Xìn Shí

别名:人言、砒石

功能主治:蚀疮去腐,平喘化痰截疟。用于寒喘疟疾;外用治淋巴结结核,骨、关节结核,结核性瘘管,牙疳痔疮

毒性:大毒

药性:

药味:

猩猩木

标题校正:猩猩木

别名:一品红、叶象花、叶上花

功能主治:调经止血接骨消肿。主治月经过多跌打损伤外伤出血骨折

毒性:小毒

药性:

药味:

行夜

拼音:行夜 Xínɡ Yè

别名:负盘、屁盘、夜行、气蠜、屁盘虫、放屁虫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温经止痛。主寒瘀经闭痛经;产后瘀滞腹痛症瘕积聚;跌打瘀痛

来源:名医别录

毒性:小毒

归经:肝经

药性:

药味:

杏子

拼音:杏子 Xìnɡ Zi

别名:杏实

功能主治:润肺定喘生津止渴。主肺燥咳嗽,津伤口

来源:本草图经

毒性:有毒

归经:心经肺经

药性:

药味:

绣球花

拼音:八仙花 Bā Xiān Huā

别名:粉团花、紫阳花

功能主治:抗疟药,功效与常山相仿。又用于心脏病

来源:《植物名实田考》

毒性:小毒

药性:

药味:

续随子茎中白汁

拼音:续随子茎中白汁 Xù Suí Zǐ Jīnɡ Zhōnɡ Bái Zhī

功能主治:去斑解毒;敛疮。主白癜;蛇伤

来源:开宝本草

毒性:有毒

归经:肺经

药性:

药味:

萱草根
萱草根

拼音:萱草根 Xuān Cǎo Gēn

别名:漏芦果、漏芦根果、地人参、黄花菜根、天鹅孵蛋、绿葱兜、水大蒜、皮蒜、地冬、玉葱花根、竹叶麦冬、多儿母、红孩儿、爬地龙、绿葱根、镇心丹、昆明漏芦

功能主治:利水凉血。治水肿小便不利淋浊带下黄疸衄血便血崩漏乳痈

来源:本草纲目拾遗

毒性:有毒(一说无毒)

归经:脾经肝经膀胱经

药性:

药味:

癣草

标题校正:癣草

别名:珠子草、水茎、豌豆仁草

功能主治:杀虫,解毒。主治癣疮。

毒性:有毒

药性:

药味:

雪胆
雪胆

拼音:雪胆 Xuě Dǎn

别名:曲莲、罗锅底、苦金盆、蛇莲、金腰莲、金龟莲、金盆、赛金刚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健胃止痛。用于胃痛溃疡病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细菌性痢疾肠炎泌尿系感染败血症及其他多种感染

毒性:小毒

药性:

药味:

雪里见

拼音:雪里见 Xuě Lǐ Jiàn

别名:半截烂、躲雷草、大半夏、独角莲、麻醉药、大麻药、野包谷、蛇包谷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散瘀止痛;解毒消肿。主风湿痹痛;肢体麻木;劳伤疼痛;跌打损伤胃痛结核性溃疡;疮痈肿毒;毒蛇咬伤

来源:《贵州草药》

毒性:有毒

归经:肾经

药性:

药味:

雪莲花
雪莲花

拼音:雪莲花 Xuě Lián Huā

别名:雪莲、霄荷花、大拇花、大木花、雪荷花

功能主治:温肾壮阳调经止血。主阳痿腰膝酸软;妇子带下月经不调风湿痹症;外伤出血

来源:本草纲目拾遗

毒性:有毒

归经:肾经

药性:

药味:

雪山一支蒿

拼音:雪山一支蒿 Xuě Shān Yì Zhī Hāo

别名:朋阿那布罗玛查瓦

功能主治:消炎止痛,祛风除湿

来源:《西藏常用中草药》

毒性:大毒

药性:

药味:

雪上一支蒿
雪上一支蒿

拼音:雪上一支蒿 Xuě Shànɡ Yì Zhī Hāo

功能主治:消炎止痛,祛风除湿。用于跌打损伤,风湿骨痛,牙痛;外用治骨折扭伤疮疡肿毒。

毒性:大毒

药性:

药味:

雪上一枝蒿
雪上一枝蒿原生态雪上一枝蒿雪上一枝蒿

拼音:雪上一枝蒿 Xuě Shànɡ Yì Zhī Hāo

别名:一支蒿

功能主治:消炎止痛,祛风除湿。治跌打损伤骨折,风湿骨痛,牙痛疮疡肿毒,毒蛇咬伤

来源:《科学的民间药草》

毒性:大毒

归经:肝经

药性:

药味:

雪乌

拼音:雪乌 Xuě Wū

别名:翁阿鲁、翁格尔[藏名]、翁格尔、草乌

功能主治:祛风湿;止痛。主风寒湿痹关节疼痛

来源:《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

毒性:有毒

归经:胃经脾经

药性:

药味:

血水草

拼音:血水草 Xuè Shuí Cǎo

别名:黄水芋、金腰带、一口血、小号筒、小绿号筒、水黄连、鸡爪莲、斗篷草、马蹄草、小羊儿、血水芋、一滴血、一点血、土黄连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止痛止血。主目赤肿痛咽喉疼痛口腔溃疡疔疮肿毒;毒蛇咬伤;癣疮;湿疹跌打损伤腰痛咳血

毒性:小毒

归经:肝经肾经

药性:

药味:

血水草根

拼音:血水草根 Xuè Shuí Cǎo Gēn

别名:广扁线、捆仙绳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止痛。主风热目赤肿痛咽喉疼痛尿路感染疮疡疖肿毒蛇咬伤;产后小腹瘀痛;跌打损伤湿疹;疥癣等

毒性:小毒

药性:

药味:

鸦胆子
鸦胆子

拼音:鸦胆子 Yā Dǎn Zi

别名:苦参子、老鸦胆、鸦胆、苦棒子、鸦蛋子、鸭蛋子、鸭胆子、解苦楝、小苦楝、苦榛子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截疟止痢,腐蚀赘疣。用于痢疾疟疾;外治赘疣,鸡眼

来源:本草纲目拾遗

毒性:有毒

归经:肝经大肠经

药性:

药味:

鸦片
鸦片

拼音:鸦片 Yā Piàn

别名:底野迦、阿片、阿芙蓉、亚片

功能主治:涩肠;止痛;镇咳。主心腹痛;久泻久痢咳嗽无痰

来源:本草纲目

毒性:有毒

归经:肺经肾经大肠经

药性:

药味:

鸭脚板草

拼音:鸭脚板草 Yā Jiǎo Bǎn Cǎo

别名:辣子草、野芹菜、水辣菜、地胡椒

功能主治:疟疾,瘿肿,毒疮,跌打损伤

来源:《分类草药性》

毒性:有毒

归经:心经

药性:

药味:

烟草

拼音:烟草 Yān Cǎo

别名:烟、烟叶、野烟、相思草、返魂烟、仁草、八角草、烟酒、金丝醺、贪报草、延命草、穿墙草、土烟草、金鸡脚下红、淡把姑、担不归、金丝烟、金毕醺、淡肉要、淡巴菰、鼻烟、水烟、烟草、贪极草、延合草、土烟

功能主治:行气止痛,解毒杀虫。治食滞饱胀,气结疼痛,痈疽疔疮,疥癣,蛇、犬咬伤

来源:滇南本草

毒性:大毒

药性:

药味:

烟锅草

拼音:烟锅草 Yān Guō Cǎo

别名:马尾黄连、金鸡脚下、马尾连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燥湿。主百日咳痈疮肿毒;牙痛湿疹

来源:《陕西中草药》

毒性:小毒

药性:

药味:

芫花根
芫花根原生态芫花根芫花根

拼音:芫花根 Yuán Huā Gēn

别名:黄大戟、蜀桑、金腰带、铁牛皮、浮胀草

功能主治:水肿瘰疬乳痈,痔痿,疥疮

来源:吴普本草

毒性:有毒

归经:肺经脾经肝经肾经

药性:

药味:

芫青

拼音:芫青 Yuán Qīnɡ

别名:芫青、青娘子、青娘虫、相思虫、青虫

功能主治:玫毒;破瘀;逐水。主瘰疬狂犬咬伤血瘀经闭水肿尿少

来源:《中国药用动物志》

毒性:有毒

药性:

药味:

岩七

拼音:岩七 Yán Qī

别名:竹节七、小万年青、白马分宗、爬岩夕、小铜锤、大树小黑牛、石莲青

功能主治:疏风清热;活血止痛。主外感风热;发热头痛咳嗽咽喉肿痛跌打损伤骨折

来源:《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毒性:有毒

药性:

药味:

岩乌头

拼音:岩乌头 Yán Wū Tóu

别名:岩乌子、岩乌、雪上一枝蒿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止痛。主风湿疼痛;跌打损伤

毒性:有毒

药性:

药味:

盐胆水

拼音:盐胆水 Yán Dǎn Shuǐ

别名:卤水、滴卤、盐卤水

功能主治:主匿蚀,疥,癣,瘘,虫咬。

来源:本草拾遗

毒性:大毒

药味:

眼镜蛇
眼镜蛇

拼音:眼镜蛇 Yǎn Jìnɡ Shé

别名:吹风蛇、扁头蛇、吹风鳖、饭铲头、蝙蝠蛇、琵琶蛇、饭匙头、万蛇、膨颈蛇、扁颈蛇、五毒蛇、白颈丫、扁头风

功能主治:通经络,袪风湿。主治风湿关节痛,脚气

来源:《广西中药志》

毒性:有毒

归经:肝经肾经

药性:

药味:

羊黄

拼音:羊黄 Yánɡ Huánɡ

功能主治:清热开窍化痰;镇惊。主热盛神昏风痰闭窍;谵妄惊痫

来源:《陆川本草》

毒性:小毒

归经:心经肝经

药性:

药味:

羊肌藤

拼音:羊肌藤 Yánɡ Jī Ténɡ

别名:老鼠吹箫、风藤草、鸡舌头叶

功能主治:祛风湿,止痛,除病毒。主治风湿瘫痪风湿腰痛胃痛皮肤疮毒毒蛇咬伤

毒性:小毒

药性:

药味:

羊角拗
羊角拗

拼音:羊角拗 Yánɡ Jiǎo Niù

别名:羊角纽、羊角藤、倒钓笔、羊角捩、羊角扭、羊角藕、断肠草;羊角柳、沥口花、打破碗花、武靴藤、鲤鱼橄榄、断肠草、大羊角扭蔃、羊角柳、华毒毛旋花子、菱角扭、黄葛扭、螺心鱼、花拐藤、金龙角

功能主治:祛风湿;通经络;解疮毒;杀虫。主风湿痹痛;小儿麻痹后遗症跌打损伤痈疮;疥癣

来源:《中国药植志》

毒性:大毒

药性:

药味:

羊角拗子

拼音:羊角拗子 Yánɡ Jiǎo Niù Zǐ

功能主治:活血消肿止痒杀虫。治风湿,疥癣,跌打,疮肿。

来源:《广西中药志》

毒性:大毒

归经:心经肝经

药性:

药味:

羊角扭

拼音:羊角拗 Yánɡ Jiǎo Niù

别名:羊角纽、羊角藤、倒钓笔、羊角捩、羊角扭、羊角藕、断肠草;羊角柳、沥口花、打破碗花、武靴藤、鲤鱼橄榄、断肠草、大羊角扭蔃、羊角柳、华毒毛旋花子、菱角扭、黄葛扭、螺心鱼、花拐藤、金龙角

功能主治:祛风湿;通经络;解疮毒;杀虫。主风湿痹痛;小儿麻痹后遗症跌打损伤痈疮;疥癣

来源:《中国药植志》

毒性:大毒

药性:

药味:

羊脑
羊脑

拼音:羊脑 Yánɡ Nǎo

功能主治:补虚健脑;润肤。主体虚头昏;皮肤皲裂;筋伤骨折

来源:《千金·食治》

毒性:有毒

归经:心经肝经肾经

药性:

药味:

羊山刺

拼音:羊山刺 Yánɡ Shān Cì

别名:散血飞

功能主治:散寒燥湿。主寒湿脚气疼痛

来源:《贵州草药》

毒性:小毒

归经:肺经肝经

药性:

药味:

羊蹄
羊蹄

拼音:羊蹄 Yánɡ Tí

别名:土大黄、牛舌头、羊舌头、野菠菜、羊蹄叶、东方宿、连虫陆、鬼目、败毒菜根、羊蹄大黄、牛舌根、牛舌大黄、鸡脚大黄、牛蹄、野萝卜、野菠菱、癣药、山萝卜、牛大黄

功能主治:清热通便凉血止血;杀虫止痒。主大便秘结吐血衄血肠风便血;痔血;崩漏;疥癣;白秃;痈疮肿毒;跌打损伤

来源:神农本草经

毒性:有毒(一说无毒)

归经:心经肝经大肠经

药性:

药味:

羊踯躅根
羊踯躅根

拼音:羊踯躅根 Yánɡ Zhí Zhú Gēn

别名:山芝麻根、巴山虎、闹羊花根

功能主治:驱风,除湿消肿,止痛。治风寒湿痹跌打损伤痔漏,癣疮。

来源:本草纲目

毒性:有毒

归经:脾经

药性:

药味:

洋金花
洋金花

拼音:洋金花 Yánɡ Jīn Huā

别名:曼陀罗、羊惊花、山茄花、风茄花、枫茄花、醉仙桃、大麻子花、广东闹羊花、大喇叭花、金盘托荔枝、假荔枝、曼陀罗花、押不芦、胡茄花、大闹杨花、马兰花、洋大麻子花、关东大麻子花、虎茄花、风麻花、酒醉花、曼罗花、蔓陀罗花、千叶蔓陀罗花、层台蔓陀罗花、佛花、天茄弥陀花、大嗽叭花

功能主治:平喘止咳镇痛解痉。用于哮喘咳嗽腹冷痛风湿痹痛,小儿慢惊;外科麻醉

来源:《药物图考》

毒性:大毒

归经:肺经肝经

药性:

药味:

洋蓍草

拼音:洋蓍草 Yánɡ Shī Cǎo

别名:锯草、蜈蚣蒿、一苗蒿、一支蒿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和血调经。治痈疖肿毒,跌打损伤痔疮出血月经不调

来源:《中国药植图鉴》

毒性:有毒

药性:

药味:

蠮螉

拼音:蠮螉 Yē Wēnɡ

别名:细腰蜂、蒲卢、土蜂、缸瓦蜂、蜾蠃

功能主治:止咳降逆。主咳嗽呕逆鼻塞

来源:神农本草经

毒性:有毒

归经:心经肺经

药性:

药味:

野槟榔

拼音:野槟榔 Yě Bīnɡ Lɑnɡ

别名:山水槟榔

功能主治:顺气消食,健胃,杀虫。治食积膜胀,虫积不化。

来源:《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毒性:有毒

归经:胃经大肠经

药性:

药味:

野慈姑

拼音:野慈姑 Yě Cí Gū

别名:剪刀草、水慈姑、慈姑苗、燕尾草

功能主治:黄疸瘰疬蛇咬伤

来源:《四川中药志》

毒性:小毒

药性:

药味:

野颠茄
野颠茄

拼音:野颠茄 Yě Diān Qié

别名:癫茄、山马铃、大丁茄、小颠茄、天茄子、假茄子、红癫茄、黄贡茄、鬼茄、竻丁茄、红果丁茄、丁茄、颠茄、红颠茄、地茄、狗桔、刺茄、洋海茄、刺天茄

功能主治:镇咳平喘散瘀止痛。治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胃痛风湿痛,瘰疬,寒性脓疡,跌打损伤

来源:常用中草药手册

毒性:有毒

药性:

药味:

野海椒

拼音:野海椒 Yě Hǎi Jiāo

别名:海茄子、岩海椒、观音莲、玉珊瑚、天辣子、陈龙茄、洋海椒

功能主治:祛风湿;通经络;消肿止痛。主风湿痹痛;腰背疼痛;跌打损伤无名肿毒

来源:《四川常用中草药》

毒性:小毒

药性:

药味:

野花椒
野花椒

拼音:野花椒 Yě Huā Jiāo

别名:花椒、岩椒、叶尔玛

功能主治:温中散寒燥湿杀虫。治胃腹冷痛呕吐寒湿泻痢蛔虫病椒目行水,治水肿胀满。

来源:《西藏常用中草药》

毒性:小毒

归经:胃经

药性:

药味:

野菊花
野菊花

拼音:野菊花 Yě Jú Huā

别名:野菊、野黄菊、苦薏、山菊花、千层菊、黄菊花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用于疔疮痈肿目赤肿痛头痛眩晕

来源:《本草正》

毒性:有毒(一说无毒)

归经:肺经肝经

药性:

药味:

野决明

拼音:野决明 Yě Jué Mínɡ

别名:土马豆、牧马豆

功能主治:解毒消肿祛痰催吐。治恶疮疥癣。

来源:《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

毒性:有毒

归经:胃经肺经

野棉花

拼音:地桃花 Dì Táo Huā

别名:红花地桃花、肖梵天花、野棉花、狗脚迹、大梅花树、刺头婆、痴头婆、天下捶、八卦拦路虎、野茄子、小朝阳、假桃花、野梅花、粘油子、羊带归、虱麻头、八卦草、红孩儿、石松毛、毛桐子、牛毛七、三角风、桃子草、迷马桩、野桃花、土口芪、刀伤药、大迷马桩棵、油玲花、土杜仲、野桐乔、山棋菜、千下捶、野挑花、梵尚花、奇马桩、半边月、拔脓膏、山茄簸、千下锤、土黄芪、巴巴叶、窝吼、地马格

功能主治:祛风利湿清热解毒。治感冒发热风湿痹嘉,痢疾水肿淋病白带吐血痈肿外伤出血

来源:《广西药植图志》

归经:肺经脾经

药性:

药味:

野棉花根

拼音:野棉花根 Yě Mián Huā Gēn

功能主治:疟疾痢疾脚气,肠寄生虫病,痈疽肿毒。

来源:滇南本草

毒性:大毒

药性:

药味:

野木鱼

拼音:野木鱼 Yě Mù Yú

别名:野芋、岩芋

功能主治:解毒消肿活血止痛。主痈疮肿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毒性:有毒

药性:

药味:

野漆树
野漆树

拼音:野漆树 Yě Qī Shù

别名:染山红、臭毛漆树、山漆、山贼仔、漆树、痒漆树、擦子树、漆木

功能主治:散瘀止血解毒。主咳血吐血外伤出血毒蛇咬伤

来源:植物名实图考

毒性:有毒

药性:

药味:

野漆树根

拼音:野漆树根 Yě Qī Shù Gēn

别名:林背子

功能主治:气郁胸闷,胸肺受伤,咳血吐血腰痛

来源:《福建民间草药》

毒性:小毒

归经:心经肝经肾经

药性:

药味:

野茄树

标题校正:野茄树

别名:土烟叶、假烟叶、山烟草、臭烟、臭鹏木、洗碗叶、茄树

功能主治:止痛,解毒,收敛。根:胃痛腹痛骨折跌打损伤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叶:外用治痈疖肿毒,皮肤溃疡外伤出血

毒性:有毒

药性:

药味:

野烟

拼音:野烟 Yě Yān

别名:大将军、红雪柳、红野莴笋、红麻菠萝、破天菜、彪蚌法、气死名医草、野莴笋、蒙白苣、麻菠萝、毒人参、野叶烟

功能主治:祛风活血清热解毒。主风湿疼痛;跌打损伤痈肿疔疮痄腮乳蛾;蛇虫咬伤

来源:《云南中草药》

毒性:剧毒

药性:

药味:

野烟叶

拼音:野烟叶 Yě Yān Yè

别名:大王叶、大黄叶、土烟叶、假烟叶、石烟、臭烟、洗碗叶、大毛叶、大烟叶、天蓬草、大发散

功能主治:治黄肿,痛风血崩跌打肿痛牙痛瘰疬痈疮湿疹皮炎

来源:《南宁市药物志》

毒性:有毒

药性:

药味:

野罂粟
野罂粟

拼音:野罂粟 Yě Yīnɡ Sù

别名:山大烟、山罂粟、毛罂粟、野大烟、山米壳、丽春花

功能主治:剑肺止咳涩肠止泻镇痛。主久咳喘息泻痢便血脱肛遗精带下头痛胃痛痛经

来源:《宁夏中草药手册》

毒性:有毒

归经:胃经肺经肾经大肠经

药性:

药味:

野罂粟壳

拼音:野罂粟壳 Yě Yīnɡ Sù Ké

别名:野大烟、山米壳、山大烟

功能主治:敛肺,固涩,镇痛。用于慢性肠炎,慢性痢疾久咳喘息胃痛神经性头痛偏头痛痛经白带遗精脱肛

毒性:有毒

药性:

药味:

野芋

拼音:独角莲 Dú Jiǎo Lián

别名:野半夏、犁头尖、剪刀草、玉如意、野慈菇、副本一粒红

功能主治:毒蛇咬伤瘰疬跌打损伤

来源:《中国药植志》

野芋实

拼音:野芋实 Yě Yù Shí

别名:痕芋头花仁

功能主治:行气止痛。主小肠疝

来源:《岭南采药录》

毒性:小毒

药性:

药味:

野芋叶

拼音:野芋叶 Yě Yù Yè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疔疮肿毒;蛇、虫咬伤

来源:本草纲目

毒性:有毒

归经:肺经

药性:

药味:

叶底珠
叶底珠

拼音:叶底珠 Yè Dǐ Zhū

别名:一叶萩、狗杏条、花菷条、山扫条、老米饮、假金柑藤

功能主治:祛风活血补肾强筋。用于面神经麻痹小儿麻痹后遗症眩晕耳聋神经衰弱嗜睡症阳痿

毒性:有毒

药性:

药味:

叶下花

拼音:八角莲 Bā Jiǎo Lián

别名:一把伞、六角莲、独叶一枝花、独脚莲[江西]、一碗水[陕西]、八角七、八角兵盘七、鬼臼、八角连、金魁莲、旱八角、叶下花、马眼莲、八角盘、独脚莲、独角莲、八角金盘、山荷叶、爵犀、马目毒公、九臼、天臼、解毒、害母草、独荷草、羞天花、术律草、琼田草、旱荷、金星八角、金魁连、八角乌、白八角莲、金边七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化痰散结,祛瘀消肿。治痈肿疔疮瘰疬喉蛾跌打损伤蛇咬伤

来源:《福建民间草药》

毒性:有毒(一说无毒)

归经:肺经肝经

药性:

药味:

叶象花
叶象花

拼音:叶象花 Yè Xiànɡ Huā

别名:草本一品红、一品红、箭叶叶上花、细叶叶上花、叶上花

功能主治:调经止血接骨消肿。治月经过多跌打损伤骨折

来源:《文山中草药》

毒性:有毒

归经:肝经

药性:

药味:

一品红
一品红

拼音:一品红 Yì Pǐn Hónɡ

别名:叶象花

功能主治:调经止血止咳接骨消肿。主治月经过多风寒咳嗽跌打损伤外伤出血骨折

毒性:有毒

药性:

药味:

一文钱
一文钱

拼音:一文钱 Yì Wén Qián

别名:铜钱根、抱母鸡、荷叶暗消、乌龟抱蛋、表藤、藤子内消、金不换、金钱暗消、小寒药

功能主治:理气止痛,祛风湿。治胃痛,急慢性胃肠炎,食滞气胀,风湿性关节炎,腰膝痛

来源:《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毒性:有毒

归经:胃经脾经

药性:

药味:

一叶荻
一叶荻

拼音:一叶荻 Yí Yè Dí

别名:叶屈珠、小粒蒿、花扫条、马扫帚牙、小孩拳、叶下珠、狗舌条、八颗叶下珠、山帚条条

功能主治:活血舒筋,健脾益肾。治风湿腰痛四肢麻木偏瘫阳痿面神经麻痹小儿麻痹后遗症

来源:《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毒性:有毒

药性:

药味:

一叶萩

拼音:一叶萩 Yí Yè Qiū

别名:小粒蒿、横子、粉条、老鼠牙、马扫帚牙、小孩拳、叶下珠、狗舌条、八颗叶下珠、山帚条条、狗杏条、花帚条、山扫条、老米饮、假金柑藤、大鲤鱼泻子、金柑、花扫条、孩儿拳

功能主治:祛风活血益肾强筋。主风湿腰痛四肢麻木阳痿小儿疳积面神经麻痹小儿麻痹症后遗症

来源:《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毒性:小毒

归经:脾经肝经肾经

药性:

药味:

一支箭
一支箭

拼音:一支箭 Yì Zhī Jiàn

别名:青藤、蛇咬子、小青藤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散瘀。治乳痈疔疮疥疮身痒跌打损伤瘀血肿痛

来源:《草木便方》

毒性:有毒(一说无毒)

归经:肝经

药性:

药味:

一枝蒿

拼音:一枝蒿 Yì Zhī Hāo

别名:蜈蚣草、乱头发、一支蒿、飞天蜈蚣、羽衣草、千条蜈蚣、锯草、新疆一枝蒿、鹿角蒿

功能主治:活血祛风,止痛,解毒。治跌打损伤风湿疼痛,痞块痈肿

来源:本草纲目拾遗

毒性:有毒

归经:心经肺经肝经

药性:

药味:

一枝黄花
一枝黄花

拼音:一枝黄花 Yì Zhī Huánɡ Huā

别名:粘糊菜、破布叶[云南]、金柴胡[西南]、山厚合、老虎尿、野黄菊、山边半枝香、洒金花、黄花细辛、黄花一枝香、千根癀、土泽兰、百条根、铁金拐、莶子草、小白龙须、黄花马兰、大败毒、红柴胡、黄花仔、红胶苦莱、一枝香、大叶七星剑、蛇头王、金锁匙、满山黄、黄花儿、黄柴胡、千根癀、铁金拐、签子草、红胶苦菜

功能主治:疏风清热,消肿解毒。治感冒头痛咽喉肿痛黄疸百日咳小儿惊风跌打损伤痈肿发背鹅掌风

来源:植物名实图考

毒性:小毒

归经:胆经肝经

药性:

药味:

翼首草
翼首草

拼音:翼首草 Yì Shǒu Cǎo

别名:棒子头、狮子草、帮子毒乌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止痛。主外感发热热病烦躁泄泻痢疾;负湿热痹

来源:《西藏常用中草药》

毒性:小毒

药性:

药味:

银边翠

拼音:银边翠 Yín Biān Cuì

别名:高山积雪

功能主治:活血调经;消肿拔毒。主月经不调跌打损伤无名肿毒

来源:《新华本草纲要》

毒性:有毒

药性:

药味:

银扁担

拼音:银扁担 Yín Biǎn Dɑn

别名:灯笼草

功能主治:活血祛瘀;止痛。主跌打损伤血瘀疼痛

来源:《陕西中草药志》

毒性:小毒

归经:肝经

药性:

药味:

银不换

拼音:银不换 Yín Bú Huàn

别名:毛蔘箕藤、银锁匙、金线风、九条牛、猪肠换、有毛粪箕笃、金线凤、毛篸箕笃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通淋散瘀止痛。治风热感冒咽喉疼痛痢疾砂淋跌打损伤

来源:常用中草药手册

毒性:有毒

归经:肺经肝经大肠经膀胱经

药性:

药味:

银木荷皮

拼音:银木荷皮 Yín Mù Hé Pí

功能主治:清热止痢驱虫。主痢疾蛔虫绦虫病

毒性:有毒

归经:大肠经

药性:

药味:

银南星

拼音:银南星 Yín Nán Xīnɡ

别名:银半夏、地珠半夏

功能主治:化痰止咳;和胃止呕;消肿散结。主痰饮咳嗽胃寒呕吐妊娠呕吐神经性呕吐骨折痈疮衩起;蛇咬伤

来源:中国植物志

毒性:有毒

归经:胃经心经肺经

药性:

药味:

银线草

拼音:银线草 Yín Xiàn Cǎo

别名:鬼督邮、独摇草、鬼独摇草、鬼都邮、四大天王、四叶金、四叶对、四叶草、四块瓦、灯笼花、分叶芹、苏叶蒿、山油菜、杨梅草、胡艽眼、四大金刚、四季香、四匹瓦、四代草、天王七、拐拐细辛、四叶七、白毛七

功能主治:散寒,祛风行瘀解毒。治风寒咳嗽,妇女经闭风痒跌打痈肿

来源:《福建民间草药》

毒性:剧毒

归经:心经肺经肝经

药性:

药味:

银线草根

拼音:银线草根 Yín Xiàn Cǎo Gēn

别名:土细辛、四叶细辛、天王七、拐拐细辛、四叶七、白毛七

功能主治:祛风胜湿,活血理气。治风湿痛,劳伤,感冒胃气痛经闭白带跌打损伤疖肿

来源:《安徽药材》

毒性:有毒

药性:

药味:

由跋

拼音:由跋 Yóu Bá

别名:小南星

功能主治:主毒肿结热。

来源:名医别录

毒性:有毒

药性:

药味:

油茶

拼音:油茶 Yóu Chá

别名:油茶树、茶子树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散瘀,止痛。;根:用于急性咽喉炎胃痛,扭挫伤。;茶子饼:外用治皮肤搔痒,浸出液灭钉螺、杀蝇蛆。

毒性:小毒

药性:

药味:

油茶根

拼音:油茶根 Yóu Chá Gēn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理气止痛;活血消肿。主咽喉肿痛胃痛牙痛跌打伤痛;水火烫伤

毒性:小毒

药性:

药味:

油茶根皮

拼音:油茶根皮 Yóu Chá Gēn Pí

功能主治:散瘀活血接骨消肿。治骨折,扭挫伤腹痛皮肤瘙痒汤火伤

来源:常用中草药手册

毒性:小毒

药性:

药味:

油茶子

拼音:油茶子 Yóu Chá Zǐ

别名:茶子心、茶籽

功能主治:行气;润肠;杀虫。主气腹痛;肠燥便秘;蛔虫钩虫;疥癣瘙痒

毒性:有毒

归经:胃经脾经大肠经

药性:

药味:

油胡桃

拼音:油胡桃 Yóu Hú Táo

功能主治:消痈肿;去疠风解毒;杀虫。主痈肿;疠风;霉疮;疥癣;白秃疮;须发早白。

来源:本草纲目

毒性:有毒

药性:

药味:

油桐

拼音:油桐 Yóu Tónɡ

别名:三年桐、罂子桐、虎子桐

功能主治:根:消积驱虫祛风利湿。用于蛔虫病食积腹胀风湿筋骨痛,湿气水肿。;叶:解毒,杀虫。外用治疮疡,癣疥。;花:清热解毒,生肌。外用治烧烫伤

毒性:小毒

药性:

药味:

油桐根

拼音:油桐根 Yóu Tónɡ Gēn

别名:桐子树根、桐油树蔃、高桐子根、桐油树根

功能主治:下气消积;利水化痰驱虫。主食积痞满水肿哮喘瘰疬蛔虫病

来源:《四川中药志》

毒性:有毒

归经:胃经肺经脾经肝经

药性:

药味:

油桐叶

拼音:油桐叶 Yóu Tónɡ Yè

别名:桐子树叶

功能主治:消肿解毒。治痈肿丹毒臁疮冻疮,疥癣,烫伤痢疾

来源:《福建民间草药》

毒性:有毒

归经:肝经大肠经

药性:

药味:

油桐子

拼音:油桐子 Yóu Tónɡ Zǐ

别名:桐子、桐油树子、高桐子、油桐果

功能主治:风痰消肿毒,利二便。治风痰喉痹瘰疬,疥癣,烫伤脓疱疮丹毒食积腹胀,大小便不通。

来源:本草纲目

毒性:大毒

药性:

药味:

油渣果
油渣果

拼音:油渣果 Yóu Zhā Guǒ

别名:油瓜、猪油果、野面瓜、猴子面瓜果、有棱油爪、牛蹄子、猴子面瓜、唛豆荚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清热解毒。主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外伤出血;疮疖肿痛;湿疹

毒性:小毒

归经:胃经

药性:

药味:

油渣果根

拼音:油渣果根 Yóu Zhā Guǒ Gēn

功能主治:催吐截疟。主疟疾

毒性:小毒

药性:

药味:

鼬鼠肉

拼音:鼬鼠肉 Yòu Shǔ Ròu

别名:黄鼬、黄鼠狼、鼪鼠、地猴、鬛鼠

功能主治:解毒;杀虫;通淋;升高血小板。主淋巴结结核;疥癣;疮瘘;淋证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来源:本草纲目

毒性:小毒

归经:肺经肾经

药性:

药味:

鱼藤
鱼藤

拼音:鱼藤 Yú Ténɡ

别名:毒鱼藤、篓藤

功能主治:散瘀止痛,杀虫止痒。主跌打肿痛关节疼痛,疥癣,湿疹

来源:《福建民间草药》

毒性:大毒

归经:肝经

药性:

药味:

鱼腥草
鱼腥草

拼音:鱼腥草 Yú Xīnɡ Cǎo

别名:侧耳根、猪鼻孔、臭草、鱼鳞草、臭菜、臭根草、臭灵丹、岑草、蕺、葅菜、蕺菜、紫背鱼腥草、紫蕺、葅子、臭猪巢、九节莲、重药、狗贴耳、肺形草、鱼鳞真珠草、猪姆耳、秋打尾、狗子耳、野花麦、热草、臭质草、菹菜、菹子、折耳根、臭腥 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清痈排脓,利尿通淋

来源:履巉岩本草

毒性:有毒(一说无毒)

归经:肺经

药性:

药味:

禹白附

拼音:独角莲 Dú Jiǎo Lián

别名:野半夏、犁头尖、剪刀草、玉如意、野慈菇、副本一粒红

功能主治:毒蛇咬伤瘰疬跌打损伤

来源:《中国药植志》

玉带根

拼音:玉带根 Yù Dài Gēn

别名:珊瑚枝、拖鞋花、洋珊瑚、百足草、扭曲草、止血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镇痛止血。治疮疡肿毒,跌打肿痛外伤出血火眼

来源:《南宁市药物志》

毒性:有毒

药性:

药味:

玉珊瑚根

拼音:玉珊瑚根 Yù Shān Hú Gēn

功能主治:活血止痛。主腰肌劳损;闪挫扭伤

来源:《贵州民间药物》

毒性:有毒

药性:

药味:

玉簪根

拼音:玉簪根 Yù Zān Gēn

别名:玉簪花根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下骨鲠。主痈肿疮疡乳痈瘰疬咽喉肿痛;骨鲠

毒性:小毒

归经:胃经肺经肝经

药性:

药味:

玉簪花
玉簪花

拼音:玉簪花 Yù Zān Huā

别名:内消花、玉簪、白鹤花、白鹤仙、白萼、白玉簪、小芭蕉、金销草、化骨莲、玉泡花、银净花

功能主治:咽喉肿痛小便不通疮毒烧伤

来源:《品汇精要》

毒性:有毒

药性:

药味:

玉簪花根

拼音:玉簪花根 Yù Zān Huā Gēn

功能主治:消肿解毒止血。治痈疽瘰疬咽肿吐血骨鲠

来源:《品汇精要》

毒性:有毒

归经:肾经

药性:

药味:

玉簪叶

拼音:玉簪叶 Yù Zān Yè

功能主治:痈肿疔疮,蛇虫伤。

来源:本草纲目

毒性:有毒

药性:

药味:

芋

拼音:芋 Yù

别名:芋头

功能主治:块茎:宽胃肠,破宿血,去死肌,调中补虚,行气消胀,壮筋骨,益气力。并能祛暑热,止痛消炎。主治血热烦渴,头上软。;茎、叶:除烦止泻。主治胎动不安,蛇虫咬伤痈肿毒痛,蜂螫,黄水疮等。;花:治子宫脱垂小儿脱肛痔疮核脱出及吐血等。

毒性:小毒

药性:

药味:

芋头
芋头芋头

拼音:芋头 Yù Tou

别名:蹲鸱、芋魁、芋根、土芝、芋奶、芋艿、芋渠、狗爪芋、百眼芋头、毛芋、水芋

功能主治:消疬散结,治瘰疬,肿毒,腹中癖决,牛皮癣汤火伤

来源:本草衍义

毒性:有毒

归经:胃经

药性:

药味:

芋头花
芋头花

拼音:芋头花 Yù Tou Huā

别名:芋苗花

功能主治:胃痛吐血子宫脱垂痔疮脱肛

来源:《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毒性:有毒

归经:胃经大肠经

药性:

药味:

礜石

拼音:礜石 Yù Shí

别名:礜、青分石、立制石、固羊石、白礜石、鼠乡、泽乳、太白石、石盐、食盐、苍礜石、苍石、鼠毒、白虎、白龙、制石、秋石、固羊、太石、盐仓石膏、细石

功能主治:消冷积,祛寒湿,蚀恶肉,杀虫。治痼冷腹痛,积聚坚癖,风冷湿痹痔瘘息肉恶疮癣疾。

来源:神农本草经

毒性:有毒

归经:肺经脾经

药性:

药味:

鸢根

拼音:鸢根 Yuān Gēn

别名:鸢头、扁竹根、赤利麻、土知母、冷水丹、蛤蟆跳缺、蓝花矮陀、九把刀、搜山虎、下搜山、蓝七、天蜈蚣、下山虎、摇痕七、勒马回阳、中搜山、土田七、乌七、蛤蟆七、青蛙七、蜞马七、搜山狗、蛇头知母

功能主治:消积杀虫;破瘀行水解毒。主食积胀满;蛔虫腹痛症瘕臌胀咽喉肿痛痔瘘跌打伤肿;疮疖肿毒;蛇犬咬伤

毒性:有毒

归经:胃经脾经大肠经

药性:

药味:

鸢脚爪

拼音:鸢脚爪 Yuān Jiǎo Zhǎo

别名:鹰爪、鸢爪

功能主治:镇惊;息风;解毒。主小儿惊风头昏眩晕痔疮

来源:《四川中药志》

毒性:小毒

归经:肝经

药性:

药味:

鸢尾
鸢尾

拼音:鸢尾 Yuān Wěi

别名:蓝蝴蝶、蛤蟆七、青蛙七、蜞马七、搜山狗、冷水丹、豆豉叶、扁竹叶、燕子花、中搜山虎、鸭屁股、土知母[四川]、乌园、乌鸢、扁竹、亦利麻、扇把草、土知母、蛤蟆跳缺、铁扁担、紫蝴蝶、老鸦扇、九把刀、扁竹兰、蒲扇风、老君扇、扁柄草、交剪七、鲤鱼尾

功能主治:消积,破瘀,行水解毒。治食滞胀满,症瘕积聚,臌胀,肿毒,痔瘘跌打损伤

来源:神农本草经

毒性:有毒

药性:

药味:

元宝草
元宝草

拼音:元宝草 Yuán Bǎo Cǎo

别名:合掌草、上天梯、叫子草、帆船草、对经草、叶抱枝、对月草、对月莲、大叶对口莲、穿心草、茅草香子、灯台、双合合、对叶草、小黄心草、宝心草、瓦心草、叫叫草、排草、红旱莲、宝塔草、佛心草、穿心箭、蜻蜓草、对莲、离根香、当归草、小连翘、蛇开口、养子草、野旱烟、叫珠草、翳子草、烂肠草、蛇喳口、相思、对口莲、刘寄奴、铃香、红无宝、尖金花、王不留行、大甲母猪香、莽子草、晴蜓草、大刘寄奴、哨子草、散血丹、黄叶连翘、蜡烛灯台

功能主治:活血止血解毒。治吐血衄血月经不调,跌扑闪挫,痈肿疮毒

来源:本草从新

毒性:有毒(一说无毒)

归经:脾经肝经

药性:

药味:

圆柏

拼音:圆柏 Yuán Bǎi

别名:刺柏、柏树、桧、桧柏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活血消肿解毒利尿。用于风寒感冒肺结核尿路感染;外用治荨麻疹,风湿关节痛。

毒性:小毒

药性:

药味:

圆叶乌头
圆叶乌头

拼音:圆叶乌头 Yuán Yè Wū Tóu

别名:草乌、准噶尔乌头

功能主治:镇痛止血。主跌打损伤外伤出血牙痛

来源:中国植物志

毒性:有毒

归经:胃经脾经

药性:

药味:

圆锥花南蛇藤根

拼音:圆锥花南蛇藤根 Yuán Zhuī Huā Nán Shé Ténɡ Gēn

功能主治:清肠止痢消肿解毒。主痢疾腹泻腹痛无名肿毒

毒性:小毒

药性:

药味:

鼋胆

拼音:鼋胆 Yuán Dǎn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小儿高热惊风热毒喉痹

来源:本草纲目

毒性:有毒

归经:肺经

药性:

药味:

鼋肉

拼音:鼋肉 Yuán Ròu

功能主治:补虚强壮。主虚赢不足

来源:本草经集注

毒性:微毒

归经:肝经

药性:

药味:

越橘

拼音:越橘 Yuè Jú

别名:熊果叶、红豆、牙疙疸

功能主治:叶:利尿解毒。用于尿道炎膀胱炎。;果:止痢。用于肠炎痢疾

毒性:小毒

药性:

药味:

越橘果
越橘果

拼音:越橘果 Yuè Jú Guǒ

功能主治:止泻痢。主痢疾肠炎

来源:《吉林中草药》

毒性:有毒

药性:

药味:

越橘叶

拼音:越橘叶 Yuè Jú Yè

别名:熊果叶

功能主治:解毒利湿。主淋证痛风

来源:《国药的药理学》

毒性:小毒

药性:

药味:

云南铁扁担

拼音:云南铁扁担 Yún Nán Tiě Biǎn Dɑn

别名:竹根七、万年青、心不甘、须瓣开口箭、大心不甘、流苏开口箭

功能主治:祛风湿;强心利尿;解蛇毒。主风湿痹痛;心脏水肿毒蛇咬伤

毒性:小毒

药性:

药味:

云南重楼

拼音:云南重楼 Yún Nán Zhònɡ Lóu

别名:滇重楼、草河车、独脚莲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作于疔肿痈肿咽喉肿痛毒蛇咬伤、跌扑伤痛、惊风抽搐

毒性:小毒

药性:

药味:

蚤休
蚤休

拼音:蚤休 Zǎo Xiū

别名:蚩休、重楼、重台、草甘遂、螫休、紫河车、重楼金线、白甘遂、重台草、独脚莲、三层草、草河车、九道箍、铁灯盏、七叶一盏灯、鸳鸯虫、双层楼、多叶重楼、七子莲、铁灯台、枝花头、九层楼、螺丝七、海螺七、灯台七、七层塔、八角盘、孩儿掏伞、金盘托荔枝、重台根、金钱重楼、虫蒌、白河车、螺陀三七、土三七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主痈肿疮毒咽肿喉痹乳痈;蛇虫咬伤跌打伤痛;肝热抽搐

来源:神农本草经

毒性:有毒(一说无毒)

归经:肝经

药性:

药味:

皂角刺
皂角刺

拼音:皂角刺 Zào Jiǎo Cì

别名:天丁、皂丁、皂荚刺、皂刺、皂角针、皂针

功能主治:消肿托毒,排脓,杀虫。用于痈疽初起或脓成不溃;外治疥癣麻风

来源:《本草衍义补遗》

毒性:有毒(一说无毒)

归经:肺经肝经

药性:

药味:

泽漆
泽漆

拼音:泽漆 Zé Qī

别名:五朵云、猫眼草、五凤草、灯台草、倒毒伞、烂肠草、绿叶绿花草、五点草、桼茎、猫儿眼睛草、五凤灵枝、凉伞草、五盏灯、白种乳草、五灯头草、乳浆草、肿手棵、马虎眼、一把伞、乳草、龙虎草、铁骨伞、漆茎、五风灵枝、五风草、九头狮子草、癣草

功能主治:行水消肿;化痰止咳;解毒杀虫。主治水气肿满;痰饮喘咳疟疾;菌痢;瘰疬结核性瘘管;骨髓炎

来源:神农本草经

毒性:有毒(一说无毒)

归经:脾经小肠经

药性:

药味:

泽珍珠菜

标题校正:泽珍珠菜

别名:星宿菜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外用治无名肿毒痈疮疖肿,稻田皮炎跌打骨折

毒性:有毒

药性:

药味:

痄腮树

拼音:痄腮树 Zhà Sāi Shù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腮腺炎

毒性:小毒

药性:

药味:

蚱蜢

拼音:蚱蜢 Zhà Měnɡ

别名:蚂蚱、油蚂蚱、草蜢子、直螽、蠜、蛗螽、螽、蟅 蟒、蚮、百蜷、蛨虴、虴蛨、簸蝩

功能主治:祛风解痉;止咳平喘。主小儿惊风破伤风百日咳哮喘

来源:本草纲目

毒性:有毒

归经:肺经脾经肝经

药性:

药味:

窄叶大戟

拼音:窄叶大戟 Zhǎi Yè Dà Jǐ

别名:猫眼草

功能主治:消肿拔毒。主疮疖肿毒;瘰疬痄腮

来源:《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

毒性:有毒

归经:肺经

药性:

药味:

粘人花根

拼音:粘人花根 Zhān Rén Huā Gēn

功能主治:润肺止咳驱虫。主肺结核咳嗽盗汗喘咳,产后胎盘滞留,蛔虫病

来源:《贵州民间药物》

毒性:小毒

归经:肺经大肠经

药性:

药味:

鳣鱼

拼音:鳣鱼 Zhān Yú

别名:鳣、含光、蜡鱼、黄鱼、阿八儿忽鱼、颊鱼、玉版鱼、鲟蟥鱼、鲟鱑鱼

功能主治:益气养血。主病后体虚;筋骨无力贫血营养不良

来源:本草纲目拾遗

毒性:有毒(一说无毒)

归经:肺经肝经

药性:

药味:

斩龙草

拼音:斩龙草 Zhǎn Lónɡ Cǎo

别名:大蓬蒿、额河千里光、千里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治痢疾瘰疬急性结膜炎咽喉炎痈肿湿疹皮炎

来源:《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

毒性:有毒

归经:心经

药性:

药味:

展花乌头

拼音:展花乌头 Zhǎn Huā Wū Tóu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止痛。主风寒湿痹关节疼痛

来源:中国植物志

毒性:有毒

归经:脾经肾经

药性:

药味:

樟柳头

拼音:樟柳头 Zhānɡ Liǔ Tóu

别名:白石笋、广东商陆、观音姜、山冬笋、横柯、像甘庶、老妈妈拐棍、毛姜、石笋

功能主治:行水消肿。治水肿臌胀白浊痈肿恶疮

来源:生草药性备要

毒性:大毒

归经:肾经

药性:

药味:

樟木
樟木

拼音:樟木 Zhānɡ Mù

别名:樟材、香樟木、吹风散、樟树

功能主治:祛风湿,行气血,利关节。治心腹胀痛脚气痛风,疥癣,跌打损伤

来源:本草纲目拾遗

毒性:有毒(一说无毒)

归经:脾经肝经

药性:

药味:

樟木钻

拼音:樟木钻 Zhānɡ Mù Zuàn

别名:野八角、石莽草

功能主治:祛风止痛;散瘀消肿。主风湿骨痛;跌打损伤骨折

毒性:有毒

药性:

药味:

蟑螂

别名:(偷油婆、蜚蠊、蜚、蠦蜰、飞蟅、负盘、石姜、滑虫、茶婆虫、香娘子、赃郎、酱虫、黄贼)

毒性:有毒

掌叶半夏
掌叶半夏

拼音:掌叶半夏 Zhǎnɡ Yè Bàn Xià

别名:独脚莲、独角莲

功能主治:治肿毒。

来源:《南京民间药草》

毒性:有毒

药性:

药味:

照山白
照山白

拼音:照山白 Zhào Shān Bái

别名:万经棵、铁石茶、白镜子、万斤、照白杜鹃、达里、达子香、兰荆、药芦

功能主治:支气管炎痢疾,产后身痛骨折

来源:《山东中草药手册》

毒性:大毒

归经:心经肺经大肠经

药性:

药味:

蜇虫
蜇虫

拼音:蜇虫 Zhē Chónɡ

别名:地鳖、土鳖、过街、簸箕虫、蚵蚾虫、地鳖虫、地蜱虫、地乌龟、土元、土鳖虫、臭虫母、盖子虫、土虫、节节虫、蚂蚁虎

功能主治:破血逐瘀;续筋接骨。主血瘀经闭症瘕积块跌打瘀肿;筋骨骨折木舌重舌

来源:神农本草经

毒性:小毒

归经:肝经

药性:

药味:

浙雁皮

拼音:浙雁皮 Zhè Yàn Pí

别名:白山芝一、地棉皮

功能主治:逐水消肿解毒散结。主水肿疮疡肿毒

毒性:小毒

药性:

药味:

鹧鸪
鹧鸪

拼音:鹧鸪 Zhè Gū

别名:越雉、越鸟、隋阳、逐隐、怀南、山鸪、格磔、中国鹧鸪、花鸡

功能主治:滋养补虚;开胃化痰。主体虚乏中国科学院;失眠胃病下痢小儿疳积咳嗽痰多百日咳

来源:唐本草

毒性:有毒(一说无毒)

归经:胃经心经脾经

药性:

药味:

鹧鸪脚
鹧鸪脚

拼音:鹧鸪脚 Zhè Gū Jiǎo

功能主治:消肿止痛。主中耳炎

来源:《陆川本草》

毒性:微毒

归经:肾经

药性:

药味:

蟅虫

拼音:蟅虫 Zhè Chónɡ

别名:地鳖、土鳖、过街、簸箕虫、蚵蚾虫、地婢虫、山蟑螂、地乌龟、土元、臭虫母、盖子虫、土虫、节节虫、蚂蚁虎

功能主治:逐瘀,破积,通络,理伤。治症瘕积聚,血滞经闭,产后瘀血腹痛,跌打损伤木舌重舌

来源:神农本草经

毒性:有毒

归经:心经脾经肝经

药性:

药味:

珍珠梅
珍珠梅

拼音:珍珠梅 Zhēn Zhū Méi

别名:山高粱、八木条、山高梁、珍珠杆、花儿杆、高楷子

功能主治:活血祛瘀消肿止痛。主跌打损伤骨折风湿痹

来源:《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

毒性:有毒

归经:肝经肾经

药性:

药味:

震天雷

拼音:震天雷 Zhèn Tiān Léi

别名:九牛造、九牛七、翻天印、柳州七

功能主治:泻下逐水散瘀止血。用于大小便不通,肝硬化腹水;外用治跌打损伤外伤出血

毒性:有毒

药性:

药味:

蜘蛛蜕壳

拼音:蜘蛛蜕壳 Zhī Zhū Tuì Ké

别名:蜘蛛壳

功能主治:杀虫;止血。主虫牙;牙疳出血

来源:本草纲目

毒性:有毒

归经:胃经脾经

药性:

蜘蛛网
蜘蛛网

拼音:蜘蛛网 Zhī Zhū Wǎnɡ

别名:蜘蛛膜、蜘蛛丝

功能主治:止血;消疣赘。主吐血金疮出血;疣赘;血瘤痔瘘

来源:名医别录

毒性:有毒

归经:肝经

药性:

止血扇菇

拼音:止血扇菇 Zhǐ Xuè Shàn Gū

别名:山葵菌

功能主治:止血消炎。主外伤出血

毒性:有毒

归经:肝经

药性:

药味:

制草乌
制草乌原生态制草乌

标题校正:制草乌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麻醉止痛。

毒性:有毒

归经:心经脾经肝经肾经

药性:

药味:

制川乌
制川乌制川乌

功能主治:川乌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麻醉止痛。

毒性:有毒

归经:心经脾经肝经肾经

药性:

药味:

螲蟷

拼音:螲蟷 Zhì Dānɡ

别名:土蜘蛛、蛈蝪、颠蟷虫、蛈母

功能主治:解毒蚀疮。主疔疮肿痛附骨疽;赘疣

来源:本草纲目拾遗

毒性:有毒

归经:心经

药性:

药味:

中南星

拼音:中南星 Zhōnɡ Nán Xīnɡ

别名:土半夏

功能主治:燥湿化痰,和胃健脾,降逆止呕。主治胃炎胃溃疡呕吐咳嗽痰多,孕期呕吐等症。

毒性:有毒

药性:

药味:

中亚天仙子

标题校正:中亚天仙子

功能主治:解痉止痛,安神定喘。用于胃痉挛疼痛,喘咳癫狂

毒性:大毒

药性:

药味:

钟乳石
钟乳石

拼音:钟乳石 Zhōnɡ Rǔ Shí

别名:石钟乳、滴乳石、虚中、钟乳、公乳、留公乳、芦石、夏石、黄石砂、卢布、夏乳根

功能主治:温肺气,壮元阳下乳汁。治虚劳喘咳寒嗽阳痿腰脚冷痹乳汁不通

来源:本草崇原

毒性:有毒(一说无毒)

归经:肺经肾经

药性:

药味:

重楼
重楼原生态重楼重楼

拼音:重楼 Zhònɡ Lóu

别名:七叶一枝花、金线重楼、灯台七、铁灯台、蚤休、草河车、白河车、枝花头、海螺七、螺丝七

功能主治:成膏药外用,治肿伤中毒。

来源:《中国药植志》

毒性:小毒

归经:肝经

药性:

药味:

皱叶南蛇藤

拼音:皱叶南蛇藤 Zhòu Yè Nán Shé Ténɡ

别名:南蛇藤

功能主治:透发麻疹;祛风通络。主小儿麻疹风湿痹痛;劳伤

毒性:小毒

药性:

药味:

朱顶红
朱顶红

拼音:朱顶红 Zhū Dǐnɡ Hónɡ

别名:朱顶兰

功能主治:解毒消肿。主痈疮肿毒

来源:《广西植物志》

毒性:小毒

药性:

药味:

朱砂莲
朱砂莲

拼音:朱砂莲 Zhū Shā Lián

别名:背蛇生、躲蛇生、一点血、辟虺雷、辟蛇雷、透水雷、辟水雷、雷见怕、牛血莲、避蛇生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理气止痛。主痈疡肿毒;暑邪痧气腹泻痢疾;胸腹疼痛;牙痛;喉痛;叶血;蛇伤

来源:《广西中药志》

毒性:有毒(一说无毒)

归经:心经肺经肝经

药性:

药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