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脚
鹧鸪脚 Zhè Gū Jiǎo | |
---|---|
别名 | |
功效作用 | 消肿止痛。主中耳炎 |
英文名 | Chinese francolin Claw |
始载于 | 《陆川本草》 |
毒性 | 微毒 |
归经 | 肾经 |
药性 | 温 |
药味 | 甘 |
目录 |
药材名称
药名 鹧鸪脚
英文名 Chinese francolin Claw
拉丁名 Francolinus pintadeanus(Scopoli)
考证出处
出自《陆川本草》
性味归经
性味:
①《唐本草》:味甘,温,无毒。
①《日华子本草》:微毒。
归经:
《本草求真》:入脾、胃、心。
功效主治
①《唐本草》:主岭南野葛、菌毒、生金毒,及温瘴久,欲死不可瘥者,合毛熬,酒渍服之;生捣取汁服最良。
③《医林纂要》:补中消痰。
④《随息居饮食谱》:利五脏,开胃,益心神。
药材基源
为雉科动物鹧鸪的脚爪。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煅研为末,吹耳。
采收储藏
宰杀后取下脚爪,烘干。
食用忌讳
孟诜:不可与竹笋同食,令人小腹胀。
鹧鸪介绍
异名 越雉(《禽经》),越鸟(《医林纂要》)。
拉丁文名 Ungula Francolini
科属分类 雉科
生态环境
常栖于山地灌丛和草丛中主食谷粒、豆类及其他植物的种子,亦兼吃昆虫。
资源分布
分布于我国南部各地。
形态
鹧鸪,体长约30cm。嘴短,雄者黑色;雌鸟上嘴角色,下嘴肉黄色。虹膜褐色。额和头侧几至颈项均棕色,眉纹黑色;颊部白色,下缘有黑纹;颏和喉均白色。上背黑,满布椭圆形白斑,羽端缀以栗色;下背至中央尾羽也黑,杂以波状狭,外侧尾羽端部纯黑;肩部栗色;覆羽暗褐,均有白点;飞羽暗褐,具白色横斑,最内侧飞羽与肩羽同。胸、上腹与上胁均黑色而密缀显著的眼状白斑,至下胁则转为自羽而杂以黑斑;下腹棕白。尾下覆羽棕色。脚短,橙黄色以至红褐色。雌鸟黑色较纯而沾褐色;白斑与纹均带桂冠色;下体变为棕白,杂以黑色横斑。 山鹧鸪脚暗绿色至浅绿色,眉线及喉略白,头部无黑色。与褐胸山鹧鸪的区别在于黑色横纹较细,胸部具宽的褐色带,两胁无醒目的白色斑纹。有暗铅色眼周裸皮。虹膜-红褐;嘴-角质黄;脚-绿色。叫声:响亮的哨声包括一连串单音,越叫越快;然后是一连串较平的升降变调;最后是一连串狂乱升变调并突然终止。分布范围:东南亚。分布状况:全球性易危种(Collar et al., 1994)。中国地方性留鸟,仅分布于云南南部(西双版纳)。习性:具本属特性。栖居于森林、次生林及竹林,高至海拔1000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