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溃疡
溃疡病属于祖国医学的“胃脘痛“、“肝胃气痛“、“心痛“、“吞酸“等范畴。民间多称为“心口痛“、“胃气痛“、“胃痛“、“饥饱痨“等。
胃溃疡以反复发作的节律性上腹痛为临床特点,常伴有嗳气、返酸、灼热、嘈杂等感觉,甚至还有恶心、呕吐、呕血、便血。若作胃镜检查,可以清楚看见胃部有圆形、椭圆形溃疡灶。以往治疗胃溃疡多采用手术切除部分胃脏,后来研究出奥美拉唑等制酸剂,治疗消化性溃疡(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效果非常好,使得大部分患者可以免受手术之苦,但部分病情严重的患者,仍需手术,尤其是胃溃疡有恶变可能,治疗更应该慎重。
目录 |
病因
胃溃疡是一种多因素疾病,病因复杂,迄今未完全清楚,为一综合因素所致。
1.遗传因素 胃溃疡有时有家族史,尤其儿童溃疡患者有家族史者可占25%~60%。另外A 型血的人比其他血型的人易患此病。
2.化学因素 长期饮用酒精或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皮质类固醇等药物易致此病发生,此外长期吸烟和饮用浓茶似亦有一定关系。
3.生活因素 溃疡病患者在有些职业如司机和医生等人当中似乎更为多见,可能与饮食欠规律有关。工作过于劳累也可诱发本病发生。
4.精神因素 精神紧张或忧虑,多愁善感,脑力劳动过多也是本病诱发因素。可能因迷走神经兴奋,胃酸分泌过多而引起。
5.感染因素 马歇尔证明了幽门罗氏杆菌 是胃溃疡的最终祸首,而不是以前认为压力过大,或者酸性食物引起的,因此马歇尔获得了2005年的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
6.其他因素 不同国家、不同地区本病的发生率不尽相同,不同的季节发病率也不一样,说明地理环境及气候也是重要因素。另外本病还可在其他原发病如烧伤、重度脑外伤、胃泌素瘤、甲旁亢、肺气肿、肝硬化、肾衰的基础上发病,即所谓“继发性溃疡”(secondary ulcer)。这可能与胃泌素、高钙血症及迷走神经过度兴奋有关。
7.促成溃疡形成的因素 胃酸和胃蛋白酶:胃液含有蛋白酶和盐酸,盐酸超过一定浓度,胃内蛋白质就受到胃蛋白酶的水解作用。
8.抵抗溃疡形成的因素 纯酸性胃液诚然能消化一切活组织包括胃壁,但胃十二指肠粘膜在正常情况下,并不浸泡在纯酸性胃液中。胃酸多被唾液,食物水分,胃粘液所稀释缓冲中和,显然,粘液、粘膜的抵抗力起着重要的保护作用。
9.激素与消化性溃疡的关系 肾上腺皮质激素引起应激情溃疡,已烯雌酚为溃疡有非特异性的愈和作用。
10.其他因素 如O型血者比其他血型溃机率高,某些药物如阿司匹林可刺激胃粘膜,吸烟影响胃的正常分泌。
胃溃疡的发生部分
胃是消化管最膨大的部分,上接食管,下连十二指肠。胃的形状和大小随其内容物的多少而不同,充盈时膨大,空虚时可缩成管状。胃有前壁和后壁,前后壁相连处呈弯状,为胃的小弯和大弯,胃的入口为贲门,出口为幽门。胃可分成4个部分:贲门部、胃底部、胃体部和幽门部。胃的粘膜层内含有许多腺体,以其部位不同分为3种:贲门腺、胃底腺和幽门腺。
胃液中的胃酸和胃蛋白酶分别是由胃底(体)腺的壁细胞和主细胞所分泌的,胃底腺的分布约占全胃的4/5,而且以胃体部为主。从病理解剖上可以证实溃疡的发生与胃酸有关,这是因为溃疡好发部位不在产酸的胃底腺区域,而在与之接触的最近的小弯侧和幽门前区,也就是胃底腺和幽门腺交界的地方。由于幽门腺分布的区域有时可沿小弯侧向上延伸,故不少溃疡可发生在小弯上端和贲门区域。
就胃的整体而论,则发生在后壁较前壁多见,如果胃溃疡病人施行了胃大部切除术,术后发生的吻合口溃疡位置同样也不是在产酸的残胃,而是在邻近吻合口的空肠。所以说,胃溃疡一般发生在胃体和胃窦交界处偏向胃窦的一侧,且以小弯侧多见。有报告说,约有90%的病人溃疡发生于幽门腺区。其它部位的溃疡则比较少见。
临床症状
上腹痛
慢性、周期性节律性上腹痛是典型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症状。
疼痛产生的机理与下列因素有关:①溃疡及其周围组织的炎症病变可提高局部内脏感受器的敏感性,使痛阈降低;②局部肌张力增高或痉挛;③胃酸对溃疡面的刺激。
溃疡疼痛的特点是:
- 慢性经过,除少数发病后就医较早的患者外,多数病程已长达几年、十几年或更长时间;
- 周期性:除少数(约10-15%)患者在第一次发作后不再复发,大多数反复发作,病程中出现发作期与缓解期互相交替。反映了溃疡急性活动期、逐渐愈合、形成瘢痕的溃疡周期的反复过程。发作期可达数周甚至数月,缓解期可长至数月或几年。发作频率及发作与缓解期维持时间,因患者的个体差异及溃疡的发展情况和治疗效果及巩固疗效的措施而异。发作可能与下列诱因有关:季节(秋未或冬天发作最多,其次是春季)、精神紧张、情绪波动、饮食不调或服用与发病有关的药物等,少数也可无明显诱因。
- 节律性:溃疡疼痛与胃酸刺激有关,临床上疼痛与饮食之间具有典型规律的节律性。胃溃疡疼痛多在餐后半小时出现,持续1-2小时,逐渐消失,直至下次进餐后重复上述规律。十二指肠溃疡疼痛多在餐后2-3小时出现,持续至下次进餐,进食或服用制酸剂后完全缓解。腹痛一般在午餐或晚餐前及晚间睡前或半夜出现,空腹痛夜间痛。胃溃疡位于幽门管处或同时并存十二指肠溃疡时,其疼痛节律可与十二指肠溃疡相同。当疼痛节律性发生变化时,应考虑病情发展加剧,或出现并发症。
- 疼痛的部位:胃溃疡疼痛多位于剑突下正中或偏左,十二指肠溃疡位于上腹正中或偏右。疼痛范围一般较局限,局部有压痛。内脏疼痛定位模糊,不能以疼痛部位确定溃疡部位。若溃疡深达浆膜层或为穿透性溃疡时,疼痛因穿透部出位不同可分别放散至胸部、左上腹、右上腹或背部。
- 疼痛的性质与程度:溃疡疼痛的程度不一,其性质视患者的痛阈和个体差异而定。可描述为饥饿样不适感、钝痛、嗳气、压迫感、灼痛或剧痛和刺痛等。
其它临床表现
胃肠道症状及全身症状嗳气、反酸、胸骨后烧灼感、流涎、恶心、呕吐、便秘等可单独或伴疼痛出现。反酸及胸骨后烧灼感是由于贲门松弛,流涎(泛清水)是迷走神经兴奋增高的表现,恶心、呕吐多反映溃疡具有较高活动程度。频繁呕吐宿食,提示幽门梗阻。便秘较多见与结肠功能紊乱有关。部分患者有失眠、多汗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本病活动期可有上腹部压痛,缓解期无明显体征。
胃溃疡的体征在缓解期多不明显,发作期如无并发症,可仅于上腹部疼痛区有压痛点,一般较轻。后壁穿透性溃疡在背部11~12胸椎两旁常有压痛。
并发症
- 出血:胃溃疡是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之一。出血是由于血管受到溃疡的侵蚀、破裂所致。毛细血管受损时,仅在大便检查时,发现隐血;较大血管受损时,出现黑便、呕血。一般出血前症状加重,出血后上腹部疼痛减轻或消失。
- 胃穿孔:溃疡深达浆膜层时可发生急性胃穿孔,内容物溢入腹腔,导致急性弥漫性腹膜炎。表现为突然上腹部剧痛、恶心、呕吐、腹部呈板样,有明显压痛及反跳痛,肝浊音界及肠鸣音消失,腹部透视见膈下游离气体,部分患者呈休克状态。
- 幽门梗阻:幽门溃疡可致幽门括约肌痉挛,溃疡周围组织充血水肿,妨碍幽门过道的通畅,造成暂时幽门梗阻。在溃疡愈合后,因瘢痕形成或周围组织粘连引起持久性的器质性幽门狭窄。表现为胃排空时间延长,上腹疼痛,胀满不适,餐后加重,常伴有胃蠕动波、蠕动音、震水音;后期无蠕动波但可见扩大的胃型轮廓,往往大量呕吐,吐后上述症状减轻或缓解,呕吐物常为隔宿食物,味酸臭。
- 癌变:少数胃溃疡可发生癌变,十二指肠溃疡则否。胃溃疡癌变发生于溃疡边缘,据报道癌变率在1%左右。长期慢性胃溃疡病史、年龄在45岁以上、溃疡顽固不愈者应提高警惕。对可疑癌变者,在胃镜下取多点活检做病理检查;在积极治疗后复查胃镜,直到溃疡完全愈合;必要时定期随访复查。
辅助检查
胃镜及胃粘膜活组织检查是确诊消化性溃疡首选的检查方法。可行以下检查以明确诊断:
一、胃镜检查,可于胃部见圆或椭圆、底部平整、边缘整齐的溃疡。根据溃疡面所见,可分为:①活动期:溃疡面为灰白或褐色苔膜覆盖,边缘肿胀,色泽红润、光滑而柔软。②愈合期:苔膜变薄,溃疡缩小,其周围可见粘膜上皮再生的红晕;或溃疡面几乎消失,其上有极少的薄苔。③瘢痕期:溃疡面白苔已消失,变成红色充血的瘢痕;可见皱襞集中。
二、X线钡餐检查:
- 龛影为溃疡病的直接征象。切线位,龛影凸出于胃内壁轮廓之处,呈乳头状或半圆形;正位,龛影为圆形或椭圆形,其边缘光滑整齐。
- 龛影周围粘膜纹:切线位,龛影与胃交界处显示1~2mm的透明细线影,见于龛影的上缘或下缘,或龛影的整个边缘。
- “狭颈征”:切线位,龛影口部与胃腔交界处有约0.5~1cm一段狭于龛影的口径,称为“狭颈征”。
- “项圈征”:在龛影口部有一边缘光滑细线状密度减低区,如颈部戴的项圈。
- 龛影周围的“日晕征”:正位,龛影周围有宽窄不一致的透亮带,边缘光滑。
- 以龛影为中心的粘膜皱襞纠集;呈放射状分布,其外围逐渐变细消失,为慢性溃疡的另一征象。
- 溃疡病的其他X线征象: (1)胃大弯侧指状切迹; (2)胃小弯侧缩短; (3)胃角切迹增宽; (4)幽门管狭窄性梗阻,胃内滞留液。
三、幽门螺杆菌检测:幽门螺杆菌检测应列为消化性溃疡诊断的常规检查项目,因为有无幽门螺杆菌感染决定治疗方案的选择。检测方法分为侵入性和非侵人性两大类。前者需通过胃镜检查取胃黏膜活组织进行检测,主要包括快速尿素酶试验、组织学检查和幽门螺杆菌培养;后者主要有13C或14C尿素呼气试验、粪便幽门螺杆菌抗原检测及血清学检查(定性检测血清抗幽门螺杆菌IgG抗体)。
快速尿素酶试验是侵入性检查的首选方法,操作简便、费用低。组织学检查可直接观察幽门螺杆菌,与快速尿素酶试验结合,可提高诊断准确率。幽门螺杆菌培养技术要求高,主要用于科研。13C或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敏感性及特异性高而无需胃镜检查,可作为根除治疗后复查的首选方法。
应注意,近期应用抗生素、质子泵抑制剂、铋剂等药物,因有暂时抑制幽门螺杆菌作用,会使上述检查(血清学检查除外)呈假阴性。
诊断
- 慢性病程,周期性发作,常与季节变化、精神因素、饮食不当有关;或长期服用能致溃疡的药物如阿司匹林等。
- 上腹隐痛、灼痛或钝痛,服用碱性药物后缓解。典型胃溃疡常于剑突下偏左,好发于餐后半小时到1~2小时,痛常伴反酸嗳气。
- 基础泌酸量及最大泌酸量测定有助诊断。胃溃疡的基础泌酸量正常或稍低,但不应为游离酸缺乏。
- 溃疡活动期大便隐血阳性。
- X线钡餐检查可见龛影及粘膜皱襞集中等直接征象。单纯局部压痛,激惹变形等间接征象仅作参考。
- 胃镜检查,可于胃部见圆或椭圆、底部平整、边缘整齐的溃疡。根据溃疡面所见,可分为:①活动期:溃疡面为灰白或褐色苔膜覆盖,边缘肿胀,色泽红润、光滑而柔软。②愈合期:苔膜变薄,溃疡缩小,其周围可见粘膜上皮再生的红晕;或溃疡面几乎消失,其上有极少的薄苔。③瘢痕期:溃疡面白苔已消失,变成红色充血的瘢痕;可见皱襞集中。
具备以上(1)(2)(5)或(2)(6)项者可作胃溃疡诊断,对诊断为胃溃疡者须与恶性溃疡鉴别,凡能进行胃镜检查者应做胃粘膜活检予以确诊。如果确认请及时去医院就诊。
治疗
药物治疗
|
治疗胃溃疡,关键是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制酸剂的应用。
(一)对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胃溃疡,根除幽门螺杆菌不但可促进溃疡愈合,而且可预防溃疡复发,从而彻底治愈溃疡。因此,凡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消化性溃疡,无论初发或复发、活动或静止、有无合并症,均应予以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已证明在体内具有杀灭幽门螺杆菌作用的抗生素有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甲硝唑(或替硝唑)、四环素、呋喃唑酮、某些喹喏酮类如左氧氟沙星等。PPI(质子泵抑制剂,比如奥美拉唑)及胶体铋体内能抑制幽门螺杆菌,与上述抗生素有协同杀菌作用。目前尚无单一药物可有效根除幽门螺杆菌,因此必须联合用药。
(二)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药物可分为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和保护胃黏膜的药物两大类,主要起缓解症状和促进溃疡愈合的作用,常与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配合使用。制酸剂只要有两大类:
此外尚有一些碱性抗酸剂,目前用的比较少,主要有氢氧化铝、铝碳酸镁等及其复方制剂。
(三)治疗胃溃疡的药物合用,如图:
手术治疗
由于内科治疗的进展,目前外科手术主要限于少数有并发症者,包括:①大量出血经内科治疗无效;②急性胃穿孔;③瘢痕性幽门梗阻;④胃溃疡癌变;⑤严格内科治疗无效的顽固性溃疡。手术治疗主要是胃大部分切除术、胃迷走神经切断术、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等。
穴位治疗
中国的医学,自古以来便以其独特的思维方式来解释穴道疗法的效果。在《黄帝内经.素问》中就有记载“气血不顺百病出”的句子。所谓的气血,就是支配内脏的一种能量,而这种能量若流动混乱,就会引起各种疾病。
“内病外治”之精华,古方今制。穴位保健治疗法又是我国中医治疗的根本,他对于疾病的保健治疗可发挥莫大的助力。比如治疗胃病的胃肠贴 便是针对人体相关穴位,采用纯天然中草药精华,利用经皮给药,大大减少了西药直接作用内脏给人体带来的副作用和依赖性。从而达到改善微循环,增加肌体细胞活力,有效缓解患部疼痛的作用。
穴道就是位于能量流动的通路上。这种通路称为“径路”,穴道的正常称法应是“经穴”。内脏若有异常,就会反应在位于那有异常的内脏径路上,更进一步地会反应在能量不顺的经穴上。因此,通过给予穴道刺激,使能量的流动顺畅,而达到治病保健的功效,这就是穴道保健治疗的目的了。
穴道保健治疗法对疾病的治疗,的确有极高的效果,而且,最近也逐渐借科学的方法剖析其效果。
其结论,简单的说,就是:穴道疗法之效能是借刺激穴道而调整自律神经达到健体强身为目的的运动。中医认为体内循环系统发生紊乱,就会生病,而这所谓能量紊乱的状态,换句话说,就是自律神经平衡失调的状态。
食疗
饮食疗法是预防和治疗溃疡病的重要环节。患者在饮食上应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加强营养应选用易消化、含足够热量、蛋白质和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如稀饭、细面条、软米饭、豆浆、鸡蛋、瘦肉、豆腐和豆制品;富含维生素A、B、C的食物,如新鲜蔬菜和水果等。
这些食物可以增强机体抵抗力,有助于修复受损的组织和促进溃疡愈合。泛酸多的患者应少用牛奶。
限制多渣食物应避免吃油煎、油炸食物以及含粗纤维较多的芹菜、韭菜、豆芽、火腿、腊肉、鱼干及各种粗粮。这些食物不仅粗糙不易消化,而且还会引起胃液大量分泌,加重胃的负担。但经过加工制成菜泥等易消化的食物可以食用。
不吃刺激性大的食物禁吃刺激胃酸分泌的食物,如肉汤、生葱、生蒜、浓缩果汁、咖啡、酒、浓茶等,以及过甜、过酸、过咸、过热、生、冷、硬等食物。甜食可增加胃酸分泌,刺激溃疡面加重病情;过热食物刺激溃疡面,引起疼痛,层至使溃疡面血管扩张而引起出血;辛辣食物刺激渍疡面,使胃酸分泌增加;过冷、过硬食物不易消化,可加重病情。另外,溃疡病人还应戒烟,烟草中的尼古丁能改变胃液的酸碱度,扰乱胃幽门正常活动,诱发或加重溃疡病。
烹调要恰当以蒸、烧、炒、炖等法为佳。煎、炸、烟熏等烹制的菜不易消化,在胃内停留时间较长,影响溃疡面的愈合。
制订合理的饮食制度吃饭定时定量,细嚼慢咽,少说话,不看书报,不看电视;保持思想松弛,精神愉快。在溃疡活动期,以进食流质或半流质、易消化、富有营养的食物为好。以前有学者为溃疡病人制定了少吃多餐制,以避免过饱或过饥。近年来研究认为,尽管进食可暂时缓解疼痛,但少食多餐不断地刺激胃酸分泌,使胃酸分泌整日处在活跃状态,显然不利于溃疡病愈合。因此,除急性发作期并发出血、呕血时短期少食多餐外,平时应坚持一曰三餐规律进食。
开水冲鸡蛋疗方:鸡蛋1个,打入碗中,用筷子搅匀,用滚烫的开水;中熟后即可食用。现代医学认为,开水冲鸡蛋质地柔软.容易被胃消化吸收,可大大减轻胃的负担,有利于溃疡病灶愈合。鸡蛋黄中含有卵磷脂,可在胃粘膜表面形成一层薄的疏水层,对胃粘膜有很强的保护作用和抵抗有害因子入侵的防御作用。
为避免病人大便干燥,还需常吃些琼脂、香蕉、蜂蜜等能润肠的食物,这对溃疡病人很重要。
药膳巧疗胃溃疡
原料和制法:桃仁(去皮尖)、生地各10g,熟猪肚片、大米各50g,料适量。将肚片切细;取二倍水煎取汁,加猪肚、大米煮为稀粥,待熟时调味服食,每日剂。
功效:可益气活血,化淤止痛。
佛手扁苡粥
原料和制法:佛手10g,白扁豆、苡米、山药各30g,猪肚汤及食盐适量。将佛手水煎取汁,去渣,纳入扁豆、苡米、山药及猪肚汤,煮为稀粥,略放食盐调味服食,每日剂。
功效:可泻热和胃,适用于胃脘灼热疼痛,口干口苦,心烦易怒,便秘等。
鸡蛋三七炖
原料和制法:鸡蛋一个,蜂蜜30ml,三七粉3g,将鸡蛋打入碗中搅拌,加入三七粉拌匀,隔水炖熟再加蜂蜜调匀服食。
功效:可舒肝理气,和胃健脾,适用于上腹疼痛,呕吐、伴恶心、嗳气等。
原料和制法:仙人掌50g,嫩牛肉100g,调料适量。将仙人掌去皮刺,洗净,切细;牛肉洗净,切片,置热油锅中炒熟后,调味服食。功效:可活血化淤,行气止痛,适用于痛处固定,或痛如针刺等病症。
胃溃疡癌变
胃溃疡严重的后果之一就是恶变为癌。如果出现下列情况,要提高警惕。
- 疼痛性质和规律发生改变胃溃疡的疼痛多表现为上腹部隐痛,呈烧灼样或钝痛,且疼痛的发作与进食有关,一般在饭后1~2小时内出现,以后逐渐减轻。如果疼痛失去了上述规律性,变为不定时发作,或成为持续性隐痛,或疼痛性质与以往相比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则应警惕为癌变的先兆。
- 用抗溃疡药物无效虽说胃溃疡易反复发作,但平时服用抗溃疡药物后,症状一般能够缓解。如果按常规服用抗溃疡药物治疗一段时间后,效果变得不明显,甚至无效,就应该怀疑是癌变的先兆。
- 进行性消瘦病人在短期内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发热及进行性的消瘦,则癌变的可能性极大。
- 出现呕血和黑便病人近期内经常发生呕血或出现柏油样大便,大便潜血试验结果持续呈阳性,并且发生严重贫血,这些现象均表明,胃溃疡可能正在恶变为癌症。
- 腹部出现包块胃溃疡患者一般不会形成腹部包块,但是如果发生癌变,溃疡就会变大、变硬,晚期患者可以在左上腹部触摸到包块。包块质地较硬,呈结节状,不光滑,压之疼痛。
胃溃疡病患者及家属,应注意病情变化,一旦发现上述某项蛛丝马迹都要警惕,及时去医院检查,发现问题,以便尽早治疗,防止造成不良后果。
胃溃疡患者保健
胃溃疡是多发病、慢性病,易反复发作,呈慢性经过,因而要治愈胃溃疡,需要一个较为艰难持久的历程。患者除了配合医护人员进行积极治疗外,还应做好自我保健。
(l)必须坚持长期服药:由于胃溃疡是个慢性病,且易复发,要使其完全愈合,必须坚持长期服药。切不可症状稍有好转,便骤然停药,也不可朝三暮四,服用某种药物刚过几天,见病状未改善,又换另一种药。一般来说,一个疗程要服药4~6周,疼痛缓解后还得巩固治疗 l~3个月,甚至更长时间。
(2)避免精神紧张:胃溃疡是一种典型的心身疾病,心理因素对胃溃疡影响很大。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或过分忧虑对大脑皮层产生不良的刺激,使得丘脑下中枢的调节作用减弱或丧失,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和溃疡的愈合。保持轻松愉快的心境,是治愈胃溃疡的关键。
(3)讲究生活规律,注意气候变化:胃溃疡病人生活要有一定规律,不可过分疲劳,劳累过度不但会影响食物的消化,还会妨碍溃疡的愈合。溃疡病人一定要注意休息,生活起居要有规律。溃疡病发作与气候变化有一定的关系,因此溃疡病人必须注意气候变化,根据节气冷暖,及时添减衣被。
(4)注意饮食卫生:不注意饮食卫生、偏食、挑食、饥饱失度或过量进食冷饮冷食,或嗜好辣椒、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食物,均可导致胃肠消化功能紊乱,不利于溃疡的愈合。注意饮食卫生,做到一日三餐定时定量,饥饱适中,细嚼慢咽,是促进溃疡愈合的良好习惯。
(5)避免服用对胃粘膜有损害的药物:有些药物,如阿司匹林、地塞米松、强的松、消炎痛等,对胃粘膜有刺激作用,可加重胃溃疡的病情,应尽量避免使用。如果因疾病需要非得要服用,或向医生说明,改用他药,或遵医嘱,配合些其它辅助药物,或放在饭后服用,减少对胃的不良反应。
(6)消除细菌感染病因:以往认为胃溃疡与胃液消化作用有关,与神经内分泌机能失调有关,因而传统疗法是,制酸、解痛、止痛。近年据有关学者研究发现,有些胃溃疡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最常见的是幽门螺杆菌。这类病人必须采用抗生索治疗
预防复发
引起溃疡病复发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依靠单一的方法不能防止溃疡病的复发,必须采取综合措施,才能有效地预防溃疡病的复发。
首先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戒除不良的嗜好。
其次要做好饮食调节。消化性溃疡患者溃疡愈合后,还应定时定量进餐。食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食物,不宜进食刺激性食物和酸性食物,避免使用对胃有损害的药物。
再之,一定要坚持有规律的治疗。溃疡病是一种慢性病,应进行充分的、有规律的、长疗程的治疗,才能有效地降低复发。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抗溃疡病药物,充足剂量、不间断地进行一年以上服药治疗,才能有效控制复发。
同时应积极治疗胃、十二指肠炎症,积极防治慢性肝炎、贫血等疾病。
此外,还须进行药物预防,定期服用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索E等药物,促进上皮细胞及结缔组织的修复,增加机体抗病能力。
参看
参考文献
- 《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七版医学教材.陆再英、钟南山主编
- 《实用内科学》陈灏珠、林果为主编
- 《中华胃肠病学》萧树东、许国铭主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