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桕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乌桕
Wū Jiù
乌桕
别名桊子树、桕树、木蜡树、木油树、木梓树、虹树、蜡烛树
功效作用杀虫,解毒利尿通便。用于血吸虫病肝硬化腹水,大小便不利,毒蛇咬伤;外用治疔疮鸡眼乳腺炎跌打损伤湿疹皮炎
英文名 
始载于 
毒性小毒
归经肺经脾经肾经大肠经
药性
药味

乌桕(学名:Sapium sebiferum)是大戟科乌桕属落叶乔木,应用于园林中,集观形、观色叶、观果于一体,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种子黑色含油,圆球形,外被白色蜡质假种皮,可制油漆,假种皮为制蜡烛和肥皂的原料,经济价值极高。乌桕是一种色叶树种,春秋季叶色红艳夺目,不下丹枫。为中国特有的经济树种,已有1400多年的栽培历史。

目录

  1. 形态特征
  2. 地理分布
  3. 生长习性
  4. 栽培技术
    1. 苗木培育
    2. 栽植技术
    3. 果实采收
    4. 虫害防治
  5. 药用价值
  6. 经济价值
    1. 主要用途
    2. 园林布景

形态特征

乌桕(图2)

乔木,高可达15米许,各部均无毛而具乳状汁液;树皮暗灰色,有纵裂纹;枝广展,具皮孔。叶互生,纸质,叶片菱形、菱状卵形或稀有菱状倒卵形,长3-8厘米,宽3-9厘米,顶端骤然紧缩具长短不等的尖头,基部阔楔形或钝,全缘;中脉两面微凸起,侧脉6-10对,纤细,斜上升,离缘2-5毫米弯拱网结,网状脉明显;叶柄纤细,长2.5-6厘米,顶端具2腺体;托叶顶端钝,长约1毫米。花单性,雌雄同株,聚集成顶生、长6-12厘米的总状花序,雌花通常生于花序轴最下部或罕有在雌花下部亦有少数雄花着生,雄花生于花序轴上部或有时整个花序全为雄花。雄花:花梗纤细,长1-3毫米,向上渐粗;苞片阔卵形,长和宽近相等约2毫米,顶端略尖,基部两侧各具一近肾形的腺体,每一苞片内具10-15朵花;小苞片3,不等大,边缘撕裂状;花萼杯状,3浅裂,裂片钝,具不规则的细齿;雄蕊2枚,罕有3枚,伸出于花萼之外,花丝分离,与球状花药近等长。雌花;花梗粗壮,长3-3.5毫米;苞片深3裂,裂片渐尖,基部两侧的腺体与雄花的相同,每一苞片内仅1朵雌花,间有1雌花和数雄花同聚生于苞腋内;花萼3深裂,裂片卵形至卵头披针形,顶端短尖至渐尖;子房卵球形,平滑,3室,花柱3,基部合生,柱头外卷。蒴果梨状球形,成熟时黑色,直径1-1.5厘米。具3种子,分果爿脱落后而中轴宿存;种子扁球形,黑色,长约8毫米,宽6-7毫米,外被白色、蜡质的假种皮。花期4-8月。  

地理分布

主要分布于中国黄河以南各省区,北达陕西、甘肃。日本、越南、印度也有;此外,欧洲、美洲和非洲亦有栽培。  

生长习性

生于旷野、塘边或疏林中。喜光,不耐阴。喜温暖环境,不甚耐寒。适生于深厚肥沃、含水丰富的土壤,对酸性、钙质土、盐碱土均能适应。主根发达,抗风力强,耐水湿。寿命较长。  

栽培技术

苗木培育

乌桕的繁殖以播种为主,优良品种用嫁接法繁殖。因其种子外被蜡质,播种前要进行

乌桕(图3)

去蜡处理,否则影响种子吸水、发芽。用草木灰温水浸种或用食用碱揉搓种子,再用温水清洗,可去除蜡质。春播宜在2至3月进行,条播,条距25厘米,每亩播种7公斤左右,播种后25至30天可发芽。幼苗高12至15厘米时须间苗,保留苗木株距8厘米左右,每亩留苗8000至10000株。间下的苗木可摘叶(顶端留3片叶子)移植。6月上旬后苗木进入速生阶段,这时要及时除草、松土和施肥,每月追肥1至2次,每次亩施硫酸铵等化肥5公斤左右或薄施人粪尿,9月后要停止施氮肥增施磷、钾肥,以防长秋稍,引起冻害。1年生苗高可达60至100厘米,地径0.7至1.2厘米。嫁接以一年生实生苗做砧木,选取优良品种母树上生长健壮、树冠中上部的1至2年生枝条做接穗,2至4月间用切腹接法,成活率可达85%以上。乌桕侧枝生长强于顶枝,故不易形成直立树干,在育苗过程中及时抹除侧芽,注意保护顶芽,并增施肥料,可获得符合园林绿化要求的树干通直苗木。  

栽植技术

一般用播种法,优良品种用嫁接法。也可用埋根法繁殖。乌桕移栽宜在萌芽前春暖时进行,如果苗木较大,最好带土球移栽。栽后2、3年内要注意抚育管理工作。虫害主要有樗蚕、刺蛾、大蓑蛾等幼虫吃树叶和嫩枝,要注意及时防治。

乌桕树苗在苗圃培育3至4年,一米高处直径达6厘米左右可出圃用于园林绿化,规格不可太小,否则难以产生较好的景观效果。乌桕的移栽宜在春季(3至4月)进行,萌芽前和萌芽后都可栽植,但在实践中萌芽时移栽的成活率相对于萌芽前、后移栽要低。移栽时须带土球,土球直径35至50厘米。因城市中土壤条件较差,栽植时要坚持大塘浅栽,挖1米×1米×1米的大塘,清除塘内建筑碴土等杂物,在塘底部施入腐熟的有机肥,回填入好土,再放入苗木,栽植深度掌握在表层覆土距苗木根际处5至10厘米。栽后上好支撑架,再浇一次透水,三天后再浇一次水,以后视天气情况和土壤墒情确定浇水次数一般 10天左右浇一次水。乌桕喜水喜肥,生长期如遇干旱,就要及时浇水,否则生长不良。  

果实采收

  乌桕的果实大多在10月下旬至11月下旬成熟

乌桕(图4)

。成熟的特征:果壳脱落,露出洁白的种子。果壳脱落即为采收期。采收时应将果穗连同结果枝上部一起剪下,仅留果枝基部一段作为明年的结果母枝,既可保证每个结果母枝来年能发出一定数量的结果枝,又不会使结果枝生长过旺或过弱,使每个结果枝都能正常结果。乌桕结果枝以中庸、组织充实的结果最好;生长太旺易生“夏枝”,结果不多且发育不良,而生长太弱则结果少,且易落果。采收时截枝强度应根据树龄、树势、树冠部位及结果枝不同粗度,掌握弱枝强剪、幼壮树弱剪、老树强剪、树冠外围强剪、下部及内部强剪的原则进行。如是不结果的成年树,对其枝条也应适当修剪,以促进结果。  

虫害防治

    危害乌桕的虫害有樗蚕、刺蛾柳兰叶甲、大蓑蛾等。如有发生,可用20%除虫脲8000倍液、0.5%蔬果净(素)乳油600倍液、Bt乳剂50倍液或灭幼脲3号悬浮剂2000至2500倍液喷洒防治。发生大蓑蛾,可用人工摘除结合剪枝的方法防治。  

药用价值

【别名】乌桖、桊子树、桕树、木蜡树、木油树、木梓树、虹树、蜡烛树、达周亮(瑶族药名)

【来源】该品为大戟科植物乌桕属植物乌桕Sapium sebiferum (L.) Roxb,以根皮、树皮、叶入药。根皮及树皮四季可采,切片晒干;叶多鲜用。

性味归经】苦,微温。入肺、脾、肾、大肠经。有小毒。该物种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其毒性为木材、乳汁、叶及果实均有毒。中毒报道较多,食人中毒,出现腹痛腹泻腹鸣、头昏、四肢及口唇麻木、耳鸣、心慌、面色苍白、四肢厥冷等症状。接触乳汁可引起刺激、糜烂。叶可作农药及杀虫用。

【功能主治】杀虫,解毒,利尿,通便。用于血吸虫病肝硬化腹水,大小便不利,毒蛇咬伤;外用治疔疮,鸡眼乳腺炎跌打损伤湿疹皮炎。  

经济价值

主要用途

木材白色,坚硬,纹理细致,用途广。叶为黑色染料,可染衣物。根皮治毒蛇咬伤。白色之蜡质层(假种皮)溶解后可制肥皂、蜡烛;种子油适于涂料,可涂油纸、油伞等。  

园林布景

乌桕树冠整齐,叶形秀丽,秋叶经霜时如火如荼,十分观,有“乌桕赤于枫,园林二月中”之赞名。若与亭廊、花墙、山石等相配,也甚协调。冬日白色地乌桕子挂满枝头,经久不凋,也颇美观。可孤植、丛植于草坪和湖畔、池边,在园林绿化中可栽作护堤树、庭荫树及行道树。在城市园林中,乌桕可作行道树,可栽植于道路景观带,也可栽植于广场、公园、庭院中,或成片栽植于景区、森林公园中,能产生良好的造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