蝮蛇脂
蝮蛇脂 Fù Shé Zhī | |
---|---|
别名 | |
功效作用 | 解毒。主耳聋、肿毒 |
英文名 | Pallas pit viper fat |
始载于 | 《本草纲目拾遗》 |
毒性 | 有毒 |
归经 | 肝经、肾经 |
药性 | 温 |
药味 | 甘 |
【拉丁名】Agkistrodon halys (Pallas)
【来源】为蝮蛇科动物蝮蛇的脂肪。
【功用主治】《纲目》:"绵裹塞耳聋,亦敷肿毒。"
【性味归经】甘、温入肾、肝二经。
【生态环境】生活于平原、丘陵及山地,活动于稻田、耕作区、草地以及住宅附近。以鱼、蛙、鸟、鼠等为食。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捕捉后,剖腹取其脂肪,鲜用。
【资源分布】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