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子宫出血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中医宝典 > 功能性子宫出血

功能性子宫出血,西医病名,现中西医结合临床亦多用。指因性腺功能失调而引起的月经周期无规律、经期延长月经量增多,但生殖系统无明显器质性病变的子宫出血病。属中医崩漏范畴。临床常根据月经周期变化,按卵泡期、排卵期、黄体期的不同阶段,结合临床症状进行辨证施治。如黄体功能不足者,多伴有脾肾阳虚症状,重在补肾健脾固冲。对经血淋漓不断,日久不止,子宫内膜剥脱不全,再生缓慢者,可用化瘀生新法治疗。参见崩漏、月经不调各条。功能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是指异常的子宫出血,经诊查后未发现有全身及生殖器官器质性病变,而是由于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失调所致。表现为月经周期不规律、经量过多、经期延长或不规则出血

目录

  1. 病因
  2. 症状
    1. 无排卵型功血
    2. 排卵型功血
    3. 其他常见症状
  3. 检查
  4. 功能性子宫出血诊断要点
  5. 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治疗
    1. 器械刮宫法
    2. 药物刮宫法
    3. 雌激素止血法
    4. 中医治疗
    5. 常用中成药
  6. 饮食
    1. 妇女崩漏食疗
  7. 鉴别
  8. 预防
  9. 饮食
  10. 危害
  11. 如何区别功能性子宫出血和月经不调
  12. 参看

病因

主要是由于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功能失调而引起的月经不正常,正常月经周期有赖于中枢神经系统控制,下丘脑垂体卵巢性腺轴系统的相互调节及制约。任何内外因素干扰了性腺轴的正常调节,均可导致功血。  

症状

功能性子宫出血临床表现为不规则的子宫出血,月经周期紊乱,出血时间延长,经血量多,甚至大量出血或淋漓不止。根据排卵与否,通常将功血分为无排卵型及排卵型两大类,前者最为多见,约占80~90%,主要发生在青春期及更年期,后者多见于生育期妇女。  

无排卵型功血

临床表现:闭经一段时间后发生出血,出血亦可为无规律性,量的多少与持续及间隔时间均不定,有的仅表现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大量出血时,可造成严重贫血

(1)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 月经初潮时,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正处在逐渐成熟的过程中,所以月经初潮两年内,月经周期不规则比较正常,一般能自行调整恢复。如果出血时间长,出血量多而造成贫血、头晕心悸等症状,说明性腺轴还未完全成熟,容易受营养、精神因素等情况影响。

(2)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 在无排卵型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中,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比较多见,但这个年龄的器质性病变也比较多,必须做病理检查。

临床特点:因为无排卵,故无黄体形成,体内亦无孕酮分泌。雌激素水平随着卵泡的发育及萎缩而增减。当雌激素水平不断增多时,子宫内膜继续增生,这时不发生出血,而当体内雌激素水平突然下降时,可发生撤退性出血。临床表现可能闭经一段时间后发生出血,出血亦可为无规律性,量的多少与持续及间隔时间均不定,有的仅表现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大量出血时,可造成严重贫血。由于雌激素刺激,子宫可稍大,质较软,宫颈口松,宫颈粘液透明、量多,可呈不同程度的羊齿状结晶,或不典型结晶。基础体温单相型。子宫内膜活检多为单纯性或囊性增生,偶可见腺瘤样或不典型增生。有时也可呈萎缩性变。孕激素测定停留在增殖期的基础水平。  

排卵型功血

临床表现:有规律的月经周期,但周期缩短,或经前数日即有少量出血,经血量可无变化。

临床特点:多发生在生育年龄的妇女,大都发生于产后或流产后的恢复期中。一般来说,育龄妇女的性腺轴应该处于稳定状态,发生异常的子宫出血多数是器质性病变,如炎症、赘肉、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等,应及时到医院检查确诊。也有时出现在更年期。可分为黄体功能不全和黄体萎缩不全两种。

1.黄体功能不全

可因排卵前雌激素分泌不足,致黄体发育不良而过早萎缩。黄体发育不全时,则分泌功能欠佳,使孕酮分泌量不足。临床表现有规律的月经周期,但周期缩短,或经前数日即有少量出血,经血量可无变化。经前期子宫内膜活检可见腺体分泌不良或不均。间质水肿不明显。基础体温双相型,但上升缓慢,黄体期较正常短,一般在10天左右。由于孕期不足,往往形成不孕或早期流产。

2.黄体萎缩不全

黄体发育多良好,功能可因黄体未能及时全面萎缩而持续过久。孕酮量分泌不足,但分泌时间延长,此时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出血时间延长,经血量增加,但月经间隔时间仍多正常,在经期第2、3天量多,以后淋漓不净可长达十余日。如在月经第5、6天取内膜,仍见有分泌反应,可为诊断依据之一。基础体温双相型,常在排卵后缓慢上升,上升幅度偏低,且升高后维持时间不长,以后缓慢下降。  

其他常见症状

1不规则子宫出血 多发生于青春期和更年期妇女,其出血特点是月经周期紊乱,经期延长,血量增多,流血时间,出血量及间隔时间都不规律,往往在短时间的闭经后,发生子宫出血。

2月经过频 流血时间和流血量可能正常但月经周期缩短,一般少于21天,可以发生于各种年龄的妇女。 3月经过多 一是经血量多,尤其第二三天更多,伴有血块,1次月经失血总量达500—600毫升,周期正常。二是经期延长,需10-20日经血方可干净,经量不—定多。 4月经间期出血 两次月经期中间出现子宫出血,流血量少,常不被注意,多发生于月经周期的12—16天,持续1—2小时至1—2天,很少达到月经量。常被认为是月经过频。 5绝经期后子宫出血 闭经1年以后,又发生子宫出血,出血量少,点滴而行,但由于绝经期后子宫恶性肿瘤发病率高,故应到医院排除恶性肿瘤的可能性。  

检查

无排卵型功血由于雌激素刺激,子宫可稍大,质较软,宫颈口松,宫颈粘液透明、量多,可呈不同程度的羊齿状结晶,或不典型结晶。

基础体温单相型:子宫内膜活检多为单纯性或囊性增生,偶可见腺瘤样或不典型增生。有时也可呈萎缩性变。孕激素测定停留在增殖期的基础水平。排卵型功血经前期子宫内膜活检可见腺体分泌不良或不均。间质水肿不明显。

基础体温双相型,但上升缓慢,黄体期较正常短,一般在10天左右。由于孕期不足,往往形成不孕或早期流产。  

功能性子宫出血诊断要点

功能性子宫出血诊断要点(一) 病史

1. 详细询问发病年龄、月经周期、经期变化、出血持续时间、失血量、出血性质、病程长短及伴随症状,并与发病前月经周期比较。

2. 出血前有无停经,有无早孕反应。

3. 了解有无慢性病肝病高血压血友病等。

4. 了解孕产史、避孕情况,有无不良精神刺激。

5. 就诊前是否接受过内分泌治疗。

6. 出血时间过长或出血量过多,应询问有无贫血症状。

功能性子宫出血诊断要点(二)体格检查

病程长者或有贫血貌,须全面体检,除外周身器质性疾病。妇科检查一般无特殊发现,有时子宫略有增大,或可触及胀大的卵巢。

功能性子宫出血诊断要点(三) 辅助检查

1.诊断性刮宫 用于已婚妇女,可了解宫腔大小、形态,宫壁是否平滑,软硬度是否一致,刮出物性质及量。刮取组织送病理检查可明确诊断。

2.基础体温测定 无排卵型呈单相型曲线;排卵型呈双相型曲线。

3.宫颈粘液结晶检查 经前出现羊齿状结晶提示无排卵。

4.阴道脱落细胞涂片 无排卵型功血时反映有雌激素作用。黄体功能不全时反映孕激素作用不足,缺乏典型的细胞堆集和皱褶。

5.激素测定 若需确定排卵功能和黄体是否健全,可测孕二醇

6.子宫输卵管造影可了解宫腔病变,除外器质性病变。

7. 查血常规、出凝血时间、血小板计数,可了解贫血程度及除外血液病。  

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治疗

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治疗方法有:止血治疗;诊断性刮宫;激素疗法。  

器械刮宫法

很多人都听说“刮宫”止血的方法,刮宫是一种小手术,可在门诊进行,一般使用局部麻醉。在消毒情况下,医生用小刮匙伸入宫腔搔刮,用机械的方法让增殖的子宫内膜迅速脱落,从而达到止血的目的。这种方法虽有一定痛苦,但止血快、安全、效果一般可靠。更重要的是可收集刮出的子宫内膜送到病理科化验,可了解有无息肉肿瘤等其他疾病,有明确诊断的价值。因此对于已婚,不规则出血病程较长的患者,尤其是40岁以上者,都应采用刮宫止血。但如果近期内已刮过宫,病理化验未见器质性疾病者,也不必多次反复刮宫。刮宫后一般出血立即减少,约一周内完全停止。一般需休息7天左右再上班。  

药物刮宫法

对未婚患者尽量不考虑刮宫,或改用药物刮宫的方法。药物刮宫是针对无排卵功血患者体内缺乏孕激素影响的病理生理改变,给患者肌肉注射黄体酮,每日20毫克,共3天,内膜转变为分泌相。然后停药,造成人为的血孕激素水平下降。这时内膜规则剥脱而出血,称为“撤退性出血”,这种出血与一次月经出血相仿,持续7天左右,有时量也很多,这是预料之中及不可避免的。因此用黄体酮前必须向患者说明,止血效果要在撤退出血停止后才出现,以免患者误认为治疗失败而另找他处就医或改服其他激素导致用药紊乱。

为了减少撤退性出血的量,可在肌肉注射黄体酮时,同时注射丙酸睾酮(一种雄性激素制剂) ,每日~50毫克,共3天。如果血量仍然很多,则应让患者卧床休息,口服或肌肉注射维生素K止血敏维生素C止血芳酸等一般止血药,甚者可以输葡萄糖液、输血。撤退出血时不应再用雌、孕激素制剂。  

雌激素止血法

如果年轻尚未结婚的功血患者因失血过多,或由于其它问题造成了严重贫血(血色素<7.0克/升),当时尚不能采用刮宫手术,又不能接受上面介绍的“药物刮宫”后引起的撤退性再失血,这样的患者应该住院治疗。  

中医治疗

(一)【辨证阴虚血热

【治法】养阴固摄,止血清热

【方名】养阴止血汤。

【组成】生地24克,生白芍12克,黄芩12克,玄参12克,石斛12克,地骨皮12克,煅牡蛎30克,花蕊石30克,陈棕炭30克,侧伯叶15克,藕节炭12克。

【用法】水煎服。

【出处】《妇产科学》

(二)【辨证】气郁脾虚

【治法】培土抑木,佐以止血。

【方名】扶脾舒肝汤。

【组成】党参15克,白术9克,茯苓9克,柴胡6克,白芍(土炒)9克,炒蒲黄9克,血余炭6克,焦艾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剂,日服2次。

【出处】《中医妇科治疗学》。

(三)【辨证】肝气失调。

【治法】养血舒肝,调经止血。

【方名】养血平肝散。

【组成】当归(酒浸)6克,炒白芍6克,香附(炒黑)6克,青皮(醋炒)2.4克,柴胡2.4克,川芎2.4克,生地黄2.4克,甘草1.5克。

【用法】水煎,食前服。

【出处】《济阴纲目》卷二。

(四)【辨证】肾气不固

【治法】固精补肾,养血止血。

【方名】固肾调经汤。

【组成】黄芪15-20克,巴戟天(或仙茅)10克,川断(或补骨脂)12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熟地15克,侧柏叶炭15克,炒艾叶炭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剂,日服2次。

【出处】《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五)【辨证】肾阴不足,冲任血热。

【治法】滋阴凉血,清热固冲。

【方名】滋肾固冲汤

【组成】生地15克,枸杞子9克,山萸肉9克,黄柏9克,血余炭9克,煅龙骨30克,煅牡蛎30克,侧伯叶30克,龟板12克,旱莲草12克,藕节炭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剂,日服2次。

【出处】《妇产科学》。

(六)【辨证】胞宫湿热

【治法】凉血散瘀,固摄止血。

【方名】乌茜汤。

【组成】煅乌贼骨15克,茜草炭15克,地榆炭15克,继木15克,蒲黄炭(包)10克,槐花炭50克,荠菜50克,马齿苋50克,甘草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剂,日服2次。

【出处】《中医杂志》。

(七)【辨证】肾虚血瘀

【治法】补肾固冲益阴,祛瘀止血。

【方名】芪断固崩汤。

【组成】黄芪40克,续断20克,山萸肉10克,熟地15克,枸杞子15克,炒白术10克,炒白芍10克,茜草12克,兑服生三七末6克,炙甘草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剂,日服3次。

【出处】易修珍方。  

常用中成药

1、肾阳虚 阴道出血持续不断,色淡或暗质稀,少腹寒冷,喜热恶寒,腰背酸痛,夜尿量多,舌质淡苔薄白。治宜。:温补肾阳。金匮肾气丸右归丸壮腰健肾丸,早晚各1丸,温开水服下。

2、肾阴虚 阴道出血量多,色红质稠,头晕耳鸣,腰腿酸痛,手足心热,少寐多梦,舌瘦质红。治宜:滋补肾明。六味九,知柏地黄丸早晚各1丸,淡盐水冲服;六味地黄口服液,早晚各1支;龟鹿二仙胶丸,早晚各服1丸。

3、气血两虚 阴道出血量多质稀,色淡红,面色萎黄,心慌心悸,头晕目眩,少气乏力,舌质淡,苔薄白。治宜:补气养血。十全大补丸早晚各1袋,女青春,每服5~6片,日服3次,饭前服;养血当归精,每次服5-10毫升,每日2次,温开水送下。

4、气血瘀滞型 出血量多色紫有块,块去病减,少腹痛胀,按之不舒,舌质灰暗。治宜:活血祛瘀妇康宁片,口服每次片,每日~3次,丹七片,一次~5片,1日3次,口服。

5、脾气虚 出血量多,色红或出血持续不断,色淡红,气短懒言,颜面浮肿,腹满便溏,食少倦怠,口淡无味,舌质淡,苔白腻。治宜:补脾养血益气归脾丸,早晚各1袋,温开水冲服。人参归脾丸补中益气丸早晚各服l袋,温开水冲服。

6、肝气郁结 出血或多或少,或先或后,或淋漓不断,胸胁苦满口苦咽干乳房胀痛,烦躁抑郁头痛舌苔薄黄。治宜:疏肝理气加味逍遥丸,早晚各服1袋,温开水送下。七制香附丸,每次6克,1日2次。温开水送服。

7、实热 出血量多,色深红质粘稠,面红口干,渴饮心烦舌尖红。治宜:清热凉血十灰散,口服一次包,每日3次,藕汁或萝卜汁磨京墨调服。

8、虚热 出血量不多,色红、质稀,面颊红赤,手足心热,舌红瘦苔薄黄。治宜:养阴清热。固经丸,1次6克,每日2次,温开水口服。  

饮食

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属实热者,饮食宜以清淡易消化为好,忌用滋腻、温热动火之物,应多食绿叶菜和有止血作用的食物,如荠菜、黄花菜(鲜黄花菜应经蒸或煮处理后再食用,防止秋水仙碱中毒)、莲藕芹菜木耳等,以及胡萝卜、西红柿、百合、瓜果等富含维生素和清热安神食物。属虚者可多食具有滋补阴血作用的食物,如山羊肉乌鸡桂圆、红枣、枸杞子等;虚热者宜清补,宜食甲鱼、墨鱼、鳖肉带鱼淡菜、鸭肉、蛋类、鱼类、瘦肉、银耳等。饮食要忌食生冷瓜果及辛辣刺激性食物。青春期少女随着身体发育的需要,能量消耗很大,需要增加营养以满足身体发育的需要,应补充蛋白质微量元素铁、铜、锌及维生素A维生素B族、维生素C、维生素E等。这些营养素不仅是身体发育的需要,而且是卵巢及性腺发育的需要。供给充足的营养素,对促进卵巢发育,预防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发生有重要作用。 3.功能性子宫出血食疗方

(1)红糖木耳。木耳120克(水发),红糖60克。先将木耳煮熟,加入红糖拌匀。1次服完。连服7天为1疗程。适用于功能性子宫出血。

(2)玉米须猪肉汤。玉米须15克—30克,猪肉250克。将上二味同煮,待肉熟后食肉喝汤。每日剂。适用于功能性子宫出血。

(3)乌梅膏。净乌梅1500克。将乌梅加水3000毫升,用炭火煎熬,待水分蒸发至1半,再加水至原量,煎浓,用干净纱布滤去渣,装瓶待用。服用时加白糖调味,成人每次服5毫升—10毫升,开水冲服,日服3次。适用于功能性子宫出血。

(4)猪皮胶冻。猪皮1000克,黄酒250克,红糖250克,将猪皮切成小块,放大锅内,加水适量,以小火煨炖至肉皮烂透,汁液稠粘时,加黄酒、红糖,调匀即可停火,倒入瓷盆内,冷却备用,随量佐餐食。具有滋阴养血、止血作用。适用于月经过多、功能性子宫出血及一切出血症。

(5)乌梅红糖汤。乌梅15克,红糖30克—50克。将乌梅、红糖一起人煲,加水1碗半,煎剩至大半碗,去渣温服。具有补血止血、美肤悦颜功效。适用于妇女月经过多或功能性子宫出血症。 (6)红枣炖猪皮。红枣15枚~20枚(去核),猪皮100克。将猪皮刮净切成小块,红枣洗净去核,一起装入炖盅内,加清水少量,隔水炖至猪皮熟烂即可。具有补脾和血、增加皮肤光泽及弹性功效。适用于治疗脾虚型崩漏及身体虚弱等症。

(7)姜汁米酒蚌肉汤。姜汁3毫升~5毫升,米酒20毫升—30毫升,蚌肉150克~200克,食油、精盐各适量。蚌肉剖洗干净,用花生油炒香后加入米酒、姜汁及适量清水同煮,待肉熟后再加精盐调味。具有滋阴养血、清热解毒、润肤嫩肤功效。适用于月经过多及身体虚弱症。

(8)二鲜汁。鲜藕节、鲜白萝卜各500克。以上用料洗净共捣烂,用干净纱布包裹取汁,加冰糖适量即可饮用。具有清热凉血、止血固经及增白皮肤功效。适用于月经过多等症。 子宫月经出血  

妇女崩漏食疗

妇女经血非时而下,量多势如山崩,称为血崩或崩中;出血量少,但持续而淋漓不断,有如雨后屋漏,称为漏后。崩与漏可互相转化,不易截然分开,故常合称崩漏。中医认为引起崩漏的主要原因为冲任不固

崩漏的食疗可用:

蚕茧3克,研为细末后,以热酒送服。

功效:活血散瘀。

槐花15克,将槐花焙焦,研为细末,以米酒送服。

功效:清热凉血、止血调经。

棉籽饼100克,用砂锅焙干,研为细末,以黄酒冲服。

功效:止血。

生地黄10公斤,米酒1500毫升。生地典用木臼捣取自然汁,去渣后用米酒和匀后置于瓷器中,上锅蒸熟,瓷瓶盛贮,不拘时候,每次温饮一至二小杯,直至病愈。

乌梅9梅,红糖适量。乌梅,红糖加清水1大碗,煎至半碗,每日二次,去渣后温热饮服。

功效:收敛、止血。

大蓟(或小蓟)2500克,绵白糖500克,将鲜大蓟洗净切碎,加水适量,中火煮1小时后,去渣,然后以文火浓缩,停火待温时入绵白糖吸净药液,经冷却晾干,轧粉装瓶,每次服十克,滚开水冲服,每天三至四次。

功效:凉血止血

豆浆1碗、韭菜250克,韭菜洗净,捣烂取汁,兑入豆浆,空腹时一次饮下。

功效:补气温经。

侧柏叶90克,鲜白茅根90克,鸡蛋三枚,侧柏叶、鲜白茅根与鸡蛋同煮、蛋熟后去蛋壳再煮半小时。每天晚饭前服一次,连服五至七天。

功效:凉血止血。

百草霜10克,鸡蛋三枚。将鸡蛋打碎与百草霜调匀,干炒,蛋熟即成。顿服食。

功效:止血、和营。

黑木耳五克、大枣5枚、粳米100克,冰糖适量,将黑木耳放入温水中浸泡待发后择去蒂与杂质,经撕碎后与淘洗净的粳米、大枣一并放入锅内,加水适量,共煮成粥,先以冲火煮沸,再改文火熬烂,加入冰糖溶化即成。

功效:补脾和胃。  

鉴别

(一)全身性疾病 血液病、高血压、肝病及甲状腺功能低下等。

(二)妊娠有关的出血性疾病 对生育年龄的已婚妇女,如发生子宫出血,应首先考虑异常妊娠,如流产、宫外孕葡萄胎等。如继发于产后或流产后,需考虑胎盘残留、胎盘息肉、子宫复旧不全、子宫内膜炎绒毛膜癌等。

(三)生殖器肿瘤 常见的子宫器质性疾病如子宫内膜息肉、子宫肌;如在绝经后发生子宫出血,有可能为子宫内膜腺癌。此外卵巢功能性肿瘤,如颗粒细胞瘤卵泡膜细胞瘤等也可导致子宫出血。

(四)生殖器炎症 宫腔感染、子宫内膜功能层的再生受到阻碍,造成出血量多而持久;流产后子宫内膜炎、慢性子宫内膜炎宫颈息肉等亦常有出血,需与功血鉴别。

(五)性激素类药物应用不当。  

预防

下面有几种预防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中药疗法:

(1)中成药

①知柏地黄丸,每服6克,日服3次(适用于肝肾阴虚者)。

苁蓉补肾丸,每服6克,日服3次(适用于脾肾阳虚者)。

益母膏,每服15克,日服3次。

震灵丸,每服9克,日服2次(适用于血瘀阻滞,血不归经者)。

(2)简便验方

仙鹤草龙骨牡蛎各50克。水煎服(各型功血均可使用)。

鹿角霜、乌贼骨、陈棕炭各15克。水煎服(适用于脾肾阳虚者)。

③旱莲草、女贞子、生地各15克,贯众、茜草各12克。水煎服(适用于肝肾不足者)。

益母草30克,香附10克,三七粉(冲)3克。水煎服(适用于血瘀阻滞者)。

(3)饮食疗法

栗子、山药、粳米各50克。煮粥食用。

②鲜生地50克,枸杞子30克,冰糖适量。水煎代茶饮(上方适用于肝肾阴虚者)。

桃仁6克,乌贼鱼1条。煮熟食用。

山楂30克,红糖适量。代茶饮(上方适用于血瘀阻脉者)。

人参5克,核桃肉15克。水煎代茶饮并食之。

⑥山药、莲子各50克,粳米100克。煮粥食用(上方适用于脾肾阳虚者)。

(4)针灸疗法

①体穴:脾俞足三里命门肾俞三阴交血海关元、断红、隐白、中极。每次取3~4穴针刺或

合用艾灸。

②耳穴:子宫、卵巢、内分泌、脾、肾。每次取2~3穴针刺或用王不留行籽贴压。  

饮食

1.宜清淡饮食,宜多食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瓜果、蔬菜。如菠菜、油菜、甘兰、西红柿、胡萝卜、苹果、梨、香蕉、桔子、山楂、鲜枣等。这些食物不仅含有丰富的铁和铜,还含有叶酸、维生素c及胡萝卜素等,对治疗贫血和辅助止血有较好的作用。

2.避免暴饮暴食,以免损伤脾胃;忌寒凉及食刺激性食品及调味品,如辣椒胡椒、葱、蒜、姜、酒等。因刺激性强的食品,会增加月经量。

3.经期禁忌的食品有雪梨、香蕉、马蹄、石耳石花地耳等寒凉食品;肉桂花椒丁香、胡椒、辣椒等辛辣刺激的食品。

4.经量过多,经期延长,会引起贫血,故应注意补充蛋白和富铁食物,如动物性蛋白质,如牛奶、鸡蛋、瘦肉、猪肝肾脏心脏、胃肠和海带、紫菜、黄豆、菠菜、芹菜、油菜、番茄、杏、枣、橘子等均含有丰富的铁质。这些食物不仅含有人体所需的必需氨基酸,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B1、B2、B12等,是治疗功血的重要食物。处于青春期的少女要学会自我节制,不要通宵达旦的上网、娱乐,防止因生活无规律、过度劳累而致内分泌紊乱,促使青春期功血的发生与发展。  

危害

1、贫血:因长期出现引起不同程度的贫血,部分患者造成重度贫血

2、继发感染:长期的子宫出血,给细菌病毒侵袭造成可乘之机。因此,功血患者容易继发盆腔感染,引起腹痛,分泌物异常等表现。

3、不孕:功血患者因不排卵或黄体功能不足,造成不孕;此外,贫血、盆腔感染也是造成不孕的原因。

4、增生型子宫内膜腺瘤或子宫内膜腺癌:长期无排卵的不规则子宫出血患者,或长期用雌激素治疗者,须注意子宫内膜的变化是否发展成为腺瘤型增生期子宫内膜或子宫内膜腺癌。  

如何区别功能性子宫出血和月经不调

一、排卵期出血。月经干净之后10天的时间左右,阴道会有少量出血,一两天就会干净,这就是排卵期出血了。而功血的情况是一种出血比较频繁的疾病,流血量会比月经多,而且时间也长,所以患者大多会感觉到贫血和乏力,精神非常不好,如果严重的话,还会出现休克甚至是死亡,所以阴道出血的情况如果长时间不停的话就要引起高度的重视了。

二、月经频繁月经量多的情况则体现为月经周期缩短,一般少于21天,但是出血量和出血的天数都比较正常。

三、月经量多。一般来说,月经周期正常,但是每次出血的量会过多,有时候甚至达到几百毫升。

四、月经淋漓不尽。虽然有的女性其月经周期正常,但是在月经来潮前已有数天的少量出血,颜色发暗,月经来潮数天后又是淋漓不尽的,月经前后可能会持续出血十几天。

五、子宫出血不规则。月经提前或者错后,完全没有规律。

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