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旱莲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中医宝典 > 药品百科 > 中药百科 > 墨旱莲 | 中药图典 重定向自:旱莲草

墨旱莲
Mò Hàn Lián
墨旱莲
别名旱莲草、水旱莲、莲子草、白花蟛蜞草、墨斗草、野向日葵、墨菜、黑墨草、墨汁草、墨水草、乌心草、金陵草、旱莲子、白旱莲、猢孙头、莲草、墨烟草、猪牙草、白花草、白花蟛蜞菊、墨记菜、野水凤仙、摘头乌、滴落乌、水风仙草、黑头草、古城墨、水旱蓬、冰冻草、节节乌、跳鱼草、假日头花仔、旱莲蓬、白田乌草、墨草、摘落乌、水葵花
功效作用补益肝肾凉血止血。主肝肾不足;头晕目眩;须发早白;吐血咯血衄血便血血痢;崩;漏;外伤出血
英文名Yerbadetajo Herb
始载于饮片新参
毒性无毒
归经肝经肾经
药性
药味

墨旱莲

Herba Ecliptae

(英)Yetbadetajo Hert

【别名】旱莲草黑墨草野葵花烂脚草,水旱莲、莲子草、白花蟛蜞草、白花磨琪草、墨斗草、野向日葵、墨菜、墨汁草、墨水草、乌心草。

【来源】为菊科植物鳢肠Eclipta prostrasta L.的地上部分。

【植物形态】一年生草本,高10~60cm,全株被白色粗毛,折断后流出的汁液数分钟后即呈蓝黑色。茎直立或倾状,绿色或红褐色。叶互生,椭圆状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3~10cm,宽0.5~2.5cm,全缘或有细齿,基部渐狭,无柄或有短柄。头状花序腋生或顶生,直径6~11mm;总苞片5~6,绿色,长椭圆形;舌状花的瘦果扁四棱形,管状花的瘦果三棱形,均为黑褐色,有瘤状突起。花期7~9月,果期9~10月。

生于路边草丛、沟边、湿地或田间。主产于江苏、浙江、江西、湖北、广东。

【采制】开花时采割,晒干。  

目录

  1. 药理作用
  2. 鉴别
  3. 各家论述
  4. 参看

药理作用

1.止血作用:将狗的股动脉半切断,用墨旱莲叶粉出血处,并稍加压迫,有良好的止血效果。水提物亦有显著止血作用。

2..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应用豚鼠离体心脏观察到旱莲草有增加冠脉流量作用,并使心电图T波改变得到改善。亦有试验表明,小白鼠在常压缺氧情况下注射旱莲草能明显延长生命,在减压缺氧耐力的情况下,同样可提高小鼠的存活率:给药组的存活率为76.5%,对照组为23.5%,P<0.05;两组差异显著。作用快,维持时间长,且毒性小,po给药LD50为163.4±21.4g/kg,安全系数为700-750倍。

3.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旱莲草对小白鼠的镇静镇痛作用非常显著,总黄酮作用不如总成分。

4.配剂具有抗菌作用

化学成分】含烟碱(nicotine)、三噻嗯甲醇(a-terthienylmethanol)、三噻嗯甲醛(a-formy1-a-terthieny1)、皂甙、鞣质、苦味 质、异黄酮甙、蟛蜞菊内脂等。

【性状】本品全体被白色茸毛。茎呈圆柱形,有纵棱,直径2~5mm;表面绿褐色或墨绿色。叶对生,近无柄,叶片皱缩卷曲或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长披针形,全缘或具浅齿,墨绿色。头状花序直径2~6mm。瘦果椭圆形而扁,长2~3mm,棕色或浅褐色。气微,味微咸。  

鉴别

(1)取本品,浸水后,搓其茎叶,显墨绿色。

(2)本品叶的表面观:非腺毛多为3 细胞,长260~700μm,基部细胞稍膨大,中部细胞较长,壁增厚,有明显疣状突起,顶端细胞急尖而短,近三角形。气孔不定式,副卫细胞3~4个。

(3)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醇20ml,浸泡2小时,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挥干,残渣加无水乙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墨旱莲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4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己烷-醋酸乙酯(9: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荧光斑点。

性味归经】 甘、酸,寒。归肾肝经。①《唐本草》:“味甘酸,平,无毒。”②《滇南本草》:“性寒,味咸。” 入肝、肾经。①《本草经疏》:“入肾、肝。胃、大小肠。”②《得配本草》:“入足少阴经血分。”

【功能主治】 滋补肝肾凉血止血。用于牙齿松动、须发早白、眩晕耳鸣、腰膝酸、阴虚血热吐血、血衄、尿血、血痢、崩漏下血、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3~1两;熬膏、捣汁或人九、散。外用:捣敷、研末撒或捣绒塞鼻。

【用药忌宜】 脾肾虚寒者忌服。《得配本草》:“胃弱便溏肾气虚寒者禁用。”

【药物配伍】 配车前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利水通淋。配女贞子:补肾滋阴、养肝明目。配丹参活血祛瘀,凉血止血。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

【备注】 (1)中药旱莲草有墨旱莲与红旱莲之别,红旱莲为金丝桃科金丝桃属植物湖南连翘Hypericum ascyron L.的全草。  

各家论述

1.《唐本草》:主血痢。针灸疮发,洪血不可止者敷之;汁涂发眉,生速而繁。

2.《日华子本草》:排脓,止血,通小肠,敷一切疮。

3.《滇南本草》:固齿,鸟须,洗九种痔疮

4.《纲目》:乌须发,益肾阴。

5.《本草述》:疗溺血及肾虚变为劳淋

6.《生草药性备要》:治跌打伤,理酒顶,化痰止痒消水

7.《分类草药性》:止血,补肾,退火,消肿。治淋、崩。

8.《南宁市药物志》:治目疾、翳膜。

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