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味中药列表/32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叶底红
叶底红

别名:调经草、叶下红、野海棠、红娘子、江南野海棠、大毛蛇、血还魂、还魂红、沙崩草、假紫苏、红背野海棠

味性:味微苦;甘;性凉。

归经:归肝;心;膀胱经。

主治:养血调经。主血虚萎黄;月经不调;闭经;痛经;带下。叶底红

叶底珠
叶底珠

别名:一叶萩、狗杏条、花菷条、山扫条、老米饮、假金柑藤

味性:甘、苦,平。

主治:祛风活血,补肾强筋。用于面神经麻痹,小儿麻痹后遗症,眩晕,耳聋,神经衰弱,嗜睡症,阳痿。叶底珠

叶上果根

别名:叶上花根

味性:味辛;微甘;性平。

主治:止咳平喘;活血通络。主久咳虚喘;劳伤腰痛;风湿痹痛;跌打肿痛;胃痛;月经不调;产后腹痛。叶上果根

叶天天花

别名:期里[傣语]、广叶里[懓尼]

味性:甘、淡,平。

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叶天天花

叶下珠
叶下珠

别名:珍珠草、叶下珍珠、叶后珠、十字珍珠草、夜合草、夜合珍珠

味性:微苦、甘,凉。

主治:清热利尿,明目,消积。用于肾炎水肿,泌尿系感染、结石,肠炎,痢疾,小二疳积,眼角膜炎,黄疸型肝炎;外用治青竹蛇咬伤。叶下珠(图)

夜交藤
夜交藤

别名:棋藤、首乌藤

味性:甘微苦,平。

归经:心;肝经。

主治:养心安神;祛风;通络。主失眠;多梦;血虚身痛;肌肤麻木;风湿痹痛;风疹瘙痒。夜交藤

夜来香

别名:夜香花、夜兰香、月见草

味性:甘,温。

主治:强筋壮骨、祛风除湿。夜来香

夜香牛

别名:伤寒草、消山虎

味性:苦、微甘,凉。

主治:疏风散热,凉血解毒,安神。用于感冒发热,咳嗽,痢疾,黄疸型肝炎,神经衰弱;外用治痈疖肿毒,蛇咬伤。夜香牛

一点血
一点血

别名:红砖草、一点红、石鼓子、威氏秋海棠

味性:甘、苦,平。

主治:生血,活血。治男女虚弱,红崩,白带及女子干病。一点血

一颗血
一颗血

味性:甘;温。

归经:肾经。

主治:肾虚阳痿。主肾虚,阳萎。一颗血

一匹草

别名:一匹叶

味性:甘;平。

归经:肺;脾经。

主治:润肺止咳;益肾补虚;消食;祛风活血。主风热咳嗽;肺燥咳嗽;肺痨咳嗽;百日咳;肾亏体虚;小儿食积;风湿痹痛;跌打损伤。一匹草

一碗水

味性:辛微甘,平。

主治:止咳化痰;祛风。主风寒咳嗽;肺结核。一碗水

一窝鸡

别名:小百部[云南]、小天冬、山百部、山扫帚、山漏芦、铁扫把、滇百部、十姐妹、黑门冬、土百部、乌小天冬、乌麦冬、小百部

味性:味甘;性平。

主治:止咳化痰,平喘。主治咳嗽痰多气逆。一窝鸡

一支箭
一支箭

别名:青藤、蛇咬子、小青藤

味性:苦甘,凉。

归经:肝经。

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散瘀。治乳痈,疔疮,疥疮身痒,跌打损伤,瘀血肿痛。一支箭

伊贝母
伊贝母原生态伊贝母伊贝母

别名:贝母、伊贝、生贝

味性:苦、甘,微寒。

归经:肺经。

主治:清肺;化痰;散结。主肺热咳嗽;痰粘胸闷;劳嗽咯血;瘰疬;痈肿。伊贝母(图)

鮧鱼

别名:鰋、额白鱼、鳐、鳀鱼、石鰋、潭虱、鲶、粘鱼、鲇、鳀、鲶鱼

味性:甘,温。

归经:脾经。

主治:滋阴开胃,催乳利尿。治虚损不足,乳汁不多,水气浮肿,小便不利。鮧鱼

鮧鱼鳔

别名:鲶鱼鳔

味性:味甘;咸;性平。

主治:止血;敛疮。主呕血;阴疮;瘘疮。鮧鱼鳔

鮧鱼尾

味性:味甘;性平。

归经:肝经。

主治:活血通络。主口眼㖞斜。鮧鱼尾

鮧鱼涎

味性:味甘;咸;性凉。

归经:肺;脾;肾经。

主治:滋阴润燥。主消渴;小儿疳渴。鮧鱼涎

异被赤车

别名:六耳零

味性:甘;性凉。

主治:健脾消积;解毒敛疮。主消化不良;浮肿;烧烫伤。异被赤车

异木患

别名:大果

味性:甘;温。

归经:肾经。

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散瘀。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异木患

异叶青兰
异叶青兰

别名:吉孜青保

味性:甘,寒。

主治:清泻肝热。用于黄疸性肝炎,肝火上升的牙龈肿痛,出血,口腔溃疡。异叶青兰

益母草花
益母草花

别名:茺蔚花

味性:味甘;微苦;性凉。

主治:养血;活血;利水。主贫血;疮疡肿毒;血滞经闭;痛经;产后瘀阴腹痛;恶露不下。益母草花

薏苡根
薏苡根

别名:打碗子根、五谷根、尿珠根

味性:苦甘,寒。

归经:入脾、膀胱经。

主治:清热,利湿,健脾,杀虫。治黄疸,水肿,淋病,疝气,经闭,带下,虫积腹痛。薏苡根

薏苡仁(图)

别名:薏苡、苡米、薏仁米、沟子米、解蠡、起实、赣米、感米、薏珠子、回回米、草珠儿、菩提子、赣珠、必提珠、芑实、薏米、米仁、薏仁、苡仁、草珠子、六谷米、珠珠米、胶念珠、尿塘珠、老鸦珠、菩提珠、药玉米、水玉米、起英、玉秣、裕米、益米

味性:甘淡,凉。

归经:脾;肺;肾经。

主治:健脾渗湿,除痹止泻,清热排浓。用于水肿,脚气,小便不利,湿痹拘挛,脾虚泄泻,肺痈,肠痈;扁平疣。薏苡仁

阴(句黾)

别名:鹰嘴龟、大头龟、鹰龟

味性:味甘;咸;性寒。

归经:大肠经。

主治:滋阴潜阳;宁心补肾。主眩晕心烦;失眠;遗精腰酸;肺结核;久泻;久痢。阴(句黾)

阴地蕨
阴地蕨

别名:一朵云、花蕨、独立金鸡、独脚蒿、冬草、郎萁细辛、背蛇生、破天云、散血叶、小春花、蛇不见、吊竹良枝、良枝草、独脚金鸡、丹桂移星草、黄连七、鸡爪莲

味性:甘苦,凉。

归经:肺;肝经。

主治:平肝,清热,镇咳。治头晕头痛,咳血,惊痫,火眼、目翳,疮疡肿毒。阴地蕨

阴蚼

味性:甘咸,寒。

主治:滋阴清热。治久泻,久痢,痰疟,去疟母,杀疳匿。阴蚼

阴香

别名:山玉桂、桂树、八角、山桂枝、连粘树、土山肉桂

味性:辛、微甘,温。

主治:祛风散寒,温中止痛。用于虚寒胃痛,腹泻,风湿关节痛;外用治跌打肿痛,疮疖肿毒,外伤出血。阴香

阴香根

味性:辛;微甘;性温。

归经:胃经。

主治:温中行气止痛。主主治胃脘寒痛;气滞心痛,水泻。阴香根

阴香皮

别名:广东桂皮、小桂皮、山肉桂、山玉桂

味性:辛;微甘;性温。

归经:脾经。

主治:温中,散寒,祛风湿。治食少,腹胀,水泻,脘腹疼痛,风湿,疮肿,跌打扭伤。阴香皮

阴香叶

味性:辛;微甘;性温。

归经:脾;胃经。

主治:祛风除湿;止泻;止血。主皮肤痒疹;风湿痹痛;泄泻;痢疾腹痛;寒结肿毒及外伤出血。阴香叶

荫风轮

别名:山藿香、瘦风轮、九层塔、野薄荷、田螺菜、蒙锄草、断血流

味性:辛甘苦,温。

主治:治各种出血,白喉,感冒,腹痛,无名肿毒。荫风轮

淫羊藿
淫羊藿

别名:三枝九叶草、仙灵脾、牛角花、三叉风、羊角风、三角莲、刚前、仙灵毗、放杖草、弃杖草、千两金、干鸡筋、黄连祖、铜丝草、铁打杵、三叉骨、肺经草、铁菱角、桂鱼风、铁铧口、铁耙头、鲫鱼风、羊藿叶、乏力草、鸡爪莲

味性:辛甘,温。

归经:肝;肾经。

主治: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用于阳痿遗精,筋骨痿软,风湿痹痛,麻木拘挛;更年期高血压。淫羊藿(图)

淫羊藿根

别名:羊藿根、仙灵脾根

味性:味辛;甘;性温。

归经:肝;肾经。

主治:治虚淋,白浊,白带,月经不调,小儿雀盲,痈疽成脓不溃。淫羊藿根

银边吊兰

别名:银边兰、金边草

味性:甘、苦,凉。

主治:清热解毒,止咳化痰,活血去瘀。用于肺热咳血,气管炎;外用治疔疮肿毒,痔疮肿痛,骨折,烧伤。银边吊兰

银柴胡
银柴胡原生态银柴胡银柴胡

别名:银胡、山菜根、山马踏菜根、牛肚根、沙参儿、白根子、土参、银夏柴胡

味性:甘,微寒。

归经:肝;胃经。

主治:清热凉血。治虚劳骨蒸,阴虚久疟,小儿疳热羸瘦。银柴胡(图)

银耳
银耳原生态银耳银耳

别名:白木耳、白耳子、白耳、桑鹅、五鼎芝

味性:甘,平。

归经:肺;胃;肾经。

主治:滋补生津;润肺养胃。主虚劳咳嗽;痰中带血;津少口渴;病后体虚;气短乏力。银耳

银鲛

别名:银鲛鱼、兔子鱼

味性:味甘;性平。

主治:补虚;健胃。主虚劳痰嗽;食少赢瘦;腰膝无力。银鲛

银兰

别名:鱼头兰花

味性:甘;淡;凉。

归经:肾;膀胱经。

主治:清热利尿。主高热;口渴;小便不利。银兰

银老梅

味性:甘;温。

归经:脾;肾;膀胱经。

主治:理气散寒,镇痛固齿,利尿消水,肠道防腐。银老梅

银丝杜仲

别名:金丝杜仲

味性:苦;甘;平。

主治:祛风湿;强筋骨。主风湿痹痛;筋骨痿软。银丝杜仲

银杏叶
银杏叶银杏叶

别名:飞蛾叶、鸭脚子

味性:甘、苦、涩,平。

归经:归心、肺经。

主治:敛肺,平喘,活血化瘀,止痛。用于肺虚咳喘;冠心病,心绞痛,高血脂。银杏叶

银叶树

别名:大白叶仔

味性:甘;涩;平。

归经:大肠经。

主治:涩肠止泻。主腹泻;痢疾。银叶树

银鱼

别名:王余、蛤残鱼、银条鱼、面条鱼、大银鱼、鲙残鱼

味性:味甘;性平。

归经:脾;胃;肺经。

主治:补虚;润肺;健胃。主营养不良;咳嗽;脾虚泄泻;小儿疳积。银鱼

银紫丹参

别名:白背丹参、丹参、白元参、紫丹参

味性:味甘;苦;性平。

主治:活血祛瘀;利湿解毒。主胸痹绞痛;月经不调;痛经;阴挺崩漏;赤白带下;恶疮肿毒。银紫丹参

别名:黄鸟、仓庚、皇、商庚、鵹黄、楚雀、青鸟、鸧鹦、黄鹂鹠、黄莺、黄袍、黄伯劳、搏黍、离黄、鹂黄、黄栗留

味性:味甘;性温。

归经:脾;胃;肝经。

主治:补中益气;舒肝解郁。主脾胃虚弱,食欲不振;食后饱胀;两胁不适;肢体倦怠。

罂粟
罂粟

别名:罂子粟、御米、象谷、米囊、囊子、莺粟、罂粟米、象谷囊、卸米、卸米子、粟米

味性:甘;平。

归经:大肠经。

主治:健脾开胃;清热利水。主泄泻;痢疾;反胃。罂粟(图)

罂粟嫩苗

味性:甘;平。

归经:大肠经。

主治:除热润燥;开胃厚肠。主泻痢。罂粟嫩苗

樱草根

别名:野白菜根

味性:甘;性平。

主治:化痰止咳。主咳喘痰多。樱草根

樱额

别名:樱额梨、稠梨子、臭李子、玛嘎

味性:甘、涩;温暖。

归经:脾;胃;大肠经。

主治:健脾止泻。主脾虚泄泻。樱额

樱桃
樱桃

别名:含桃、荆桃、朱樱、朱果、樱珠、家樱桃、山朱樱、楔、楔桃、朱桃、麦英、朱茱、麦甘酣、牛桃、英桃、朱樱桃、樱、李桃、奈桃、紫樱、蜡樱、紫桃、莺桃

味性:甘,温。

归经:脾;胃;肾经。

主治:益气,祛风湿。洽瘫痪,四肢不仁,风湿腰腿疼痛,冻疮。樱桃(图)

樱桃根
樱桃根

味性:甘;平。

归经:肝;胃;大肠经。

主治:杀虫,调经,益气阴。。主绦虫、蛔虫、蛲虫病,经闭,劳倦内伤。樱桃根

樱桃水

味性:甘;平。

归经:肺;脾;肝经。

主治:透疹;敛疮。主疹发不出;冻疮;汤火伤。樱桃水

樱桃叶
樱桃叶

味性:甘苦,温。

归经:肝;脾;肺经。

主治:温胃,健脾,止血,解毒。治胃寒食积,腹泻,吐血,疮毒。樱桃叶

樱桃枝

别名:樱桃梗

味性:味辛甘;性温。

归经:脾;胃经。

主治:温中行气,止咳,去斑。主胃寒脘痛,咳嗽,雀斑。樱桃枝

鹦鹉
鹦鹉

别名:鹦鹘、干皋、鹦哥

味性:味甘;咸;性温。

归经:肺经。

主治:养阴润肺。主肺结核;肺虚久咳。鹦鹉

鹰头

别名:车风

味性:甘;咸。

归经:肝;大肠经。

主治:滋阴熄风。主头风眩晕。鹰头

鹰爪莲

别名:多头风毛菊、蒿枝黑药、鸡冠参、小蓟草[峨山]、蒿枝、黑药、鸡冠参;小蓟草

味性:甘、苦,微寒。

主治:滋补,清热,消炎,止血。主治肝炎,头昏,盗汗。鹰爪莲

蘡薁

别名:野葡萄、山葡萄、薁、燕薁、蘡舌、山蒲桃、野葡萄藤、木龙、烟黑、接骨藤、甘古藤、酸古藤、禾黄藤、猫眼睛、禾花子藤、猫耳藤、山红羊、山苦瓜、蘡薁子

味性:甘;酸;平。

归经:肝;胃经。

主治:生津止渴。主暑月伤津口干。蘡薁

蘡薁根

别名:野葡萄根

味性:甘;平。

归经:肝;脾经。

主治:清湿热,消肿毒。治黄疸,湿痹,热淋,痢疾,肿毒,瘰疬,跌打损伤。蘡薁根

蘡薁藤

别名:野葡萄藤、接骨藤、甘古藤、酸古藤、禾黄藤、禾花子藤、猫耳藤、山红羊、山苦瓜、小平布藤、野桑叶

味性:味甘;淡;性凉。

主治:清热;祛湿;止血;解毒消肿。主淋病;痢疾;崩漏;哕逆;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瘰疬;湿疹;痈疮肿毒。蘡薁藤

硬飘拂草

别名:毛蜂子、茅草箭、透骨风

味性:性微寒,味甘。

主治:滋阴润燥,补虚益损。治虚弱头晕,痨伤盗汗,久咳。硬飘拂草

硬叶吊兰

别名:吊兰子、大凉药、大甩头、卧吊兰、石吊兰

味性:甘;辛;平。

主治:润肺止咳;散瘀调经。主肺结核;肺炎;气管炎;咽喉炎;跌打损伤;外伤出血;月经不调;白带。硬叶吊兰

硬叶女娄菜

别名:大叶金石榴、女娄菜、臾巴、光萼女娄菜、剪金花

味性:甘;淡;性凉。

归经:小肠;肝经。

主治:清热解毒;利尿;调经。主咽喉肿痛;(耳亭)耳出脓;小便不利。硬叶女娄菜

硬质早熟禾

别名:龙须草

味性:甘;淡;平。

主治:清热解毒;利尿通淋。主小便淋涩;黄水疮。硬质早熟禾

鳙鱼

别名:鱃鱼、鰫鱼、皂包头、皂鲢、黑包头鱼、鳙头鲢、鯼鱼、包头鱼、胖头鱼、黑鲢、花鲢

味性:味甘;性温。

归经:脾;胃经。

主治:温中健脾;壮筋骨。主脾胃虚寒;消化不良;肢体肿胀;腰膝酸痛;步履无力。鳙鱼

鳙鱼头

味性:味甘;性温。

主治:补虚;散寒。主头晕;风寒头痛。鳙鱼头

油茶油

别名:楂油、岑、树子油

味性:性凉,味甘。

主治:清热化湿,杀虫解毒。用于痧气腹痛、急性蛔虫阻塞性肠梗阻、疥癣、烫火伤。又为注射用茶油原料及软膏基质。油茶油

油茶子

别名:茶子心、茶籽

味性:苦;甘;平。

归经:脾;胃;大肠经。

主治:行气;润肠;杀虫。主气滞腹痛;肠燥便秘;蛔虫;钩虫;疥癣瘙痒。油茶子

油柑根

别名:余甘子根

味性:味甘;微苦;性凉。

归经:肝;脾经。

主治:清热,解毒。治腹泻,高血压,梅毒、下疳,蜈蚣咬伤。油柑根

油柑木皮

别名:紫荆皮

味性:甘酸,性寒。

主治:治口疮,疔疮,痔疮,阴囊湿疹,外伤出血。油柑木皮

油柑叶

别名:丝叶、余甘子叶

味性:味甘;微苦;性凉。

归经:心;肝;大肠经。

主治:清热解毒;利湿消肿。主口疮;疔疮;湿疹;皮炎;水肿;高血压;毒蛇咬伤;跌打损伤。油柑叶

油散木

别名:大参

味性:甘、微辛,平。

主治:健脾理气,舒筋活络。主治小儿疳积,筋骨疼痛。油散木

油桐

别名:三年桐、罂子桐、虎子桐

味性:甘、微辛,寒。

主治:根:消积驱虫,祛风利湿。用于蛔虫病,食积腹胀,风湿筋骨痛,湿气水肿。;叶:解毒,杀虫。外用治疮疡,癣疥。;花:清热解毒,生肌。外用治烧烫伤。油桐

油桐子

别名:桐子、桐油树子、高桐子、油桐果

味性:甘;微辛;性寒。

主治:吐风痰,消肿毒,利二便。治风痰喉痹,瘰疬,疥癣,烫伤,脓疱疮,丹毒,食积腹胀,大小便不通。油桐子

油鱼

别名:泉水鱼

味性:味甘。

归经:脾;肾经。

主治:益肾健脾;止血。主久痢;吐血;崩漏。油鱼

油渣果
油渣果

别名:油瓜、猪油果、野面瓜、猴子面瓜果、有棱油爪、牛蹄子、猴子面瓜、唛豆荚

味性:味甘;性凉。

归经:归胃经。

主治:凉血止血;清热解毒。主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外伤出血;疮疖肿痛;湿疹。油渣果

别名:气柑、朱栾、文旦、柚子、条、雷柚、胡柑、臭橙、臭柚、香栾、抛、苞、脬

味性:甘酸,寒。

归经:肝;脾;胃经。

主治:消食;化痰;醒酒。主饮食积滞;食欲不振;醉酒。柚(图)

柚皮

别名:柚子皮、气柑皮、橙子皮、五爪红、化橘红

味性:辛甘苦,温。

归经:脾;肾;膀胱经。

主治:化痰,消食,下气,快膈。治气郁胸闷,脘腹冷痛,食滞,咳喘,疝气。柚皮

疣果冷水花

别名:土甘草、铁杆水草、红水疳叶、竹节藤

味性:淡;微甘;性凉。

主治:清热解毒;消肿。主疖疮痈肿;水肿。疣果冷水花

别名:边兰、方梗金钱草、野苋草、半枝莲、倒挂金钟、荆芥叶莸

味性:微甘;凉。

归经:脾;膀胱经。

主治:清暑解表;利湿解毒。主夏季感冒;中暑;热淋;带下;外伤出血。

莸叶醉鱼草

别名:蒙花、黄花醉鱼草

味性:甘,平,微寒。

主治:花苞能润肝明目,散风去翳。主治急性结膜炎、弱视及视盲。;根治肾虚眼雾,见风流泪及白带。莸叶醉鱼草

友水龙骨

味性:甘、苦,平。

主治:清热解毒,祛风除湿。主治风湿关节疼痛,咳嗽,小儿高烧。外用治背痈,无名肿毒,骨折。友水龙骨

有柄石韦

别名:石韦、小石韦、长柄石韦、石茶、独叶草、牛皮草、金瓢羹、金茶匙、小尖刀

味性:苦、甘,寒。

主治:消炎利尿,清湿热。用于急、慢性肾炎,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泌尿系结石,支气管哮喘,肺热咳嗽。有柄石韦

有瓜石斛

别名:带爪石斛、果上叶

味性:甘;淡;微寒。

归经:肺经。

主治:清热润肺止咳。主咳嗽;肺结核;哮喘;胸膜炎;津伤口渴。有瓜石斛

鼬瓣花

别名:壶瓶花、引子香、十二槐花、金槐、野苏子、野芝麻

味性:味甘;微苦;性微寒。

主治:清热解毒;明目退翳。主目赤肿痛;翳障;梅毒;疮疡。鼬瓣花

鼬瓣花根

别名:壶瓶花根

味性:味甘;微辛;性温。

主治:补虚;止咳;调经。主体虚赢弱;肺虚久咳;月经不调。鼬瓣花根

鼬鼠肉

别名:黄鼬、黄鼠狼、鼪鼠、地猴、鬛鼠

味性:味甘;性温。

归经:肺;肾经。

主治:解毒;杀虫;通淋;升高血小板。主淋巴结结核;疥癣;疮瘘;淋证;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鼬鼠肉

余甘子
余甘子

别名:滇橄榄、橄榄[云南.四川]、庵摩勒、油柑子、余甘、庵摩落迦果、土橄榄、望果、油甘子、牛甘子、橄揽子、喉甘子、鱼木果、橄榄

味性:甘、酸、涩、凉。

归经:脾;胃经。

主治:清热利咽;润肺化痰;生津止渴。主感冒发热;咳嗽;咽痛;白喉;烦热口渴;高血压。余甘子

鱼鳔
鱼鳔

别名:鲟鱼、七粒浮子、中华鲟、鳇鱼、鳝、苦腊子、鲔、黄鱼、鱁鮧、鱁鳀、鱼白、鳔、鱼胶、白鳔、鱼脬、縼胶、鱼肚

味性:甘,平。

归经:肾;肝经。

主治:滋补强壮。主治肾虚遗精,吐血,白带,恶性肿瘤。鱼鳔

鱼串草

别名:鼠妇草

味性:甘、淡,微辛,凉。

主治:清热利湿。主治暑热病,小便短赤。鱼串草

鱼鳞菜

味性:味甘;辛;性凉。

主治:疏风清热;止咳。主感冒发热;肺虚痨嗽;咯血;扭挫伤。鱼鳞菜

鱼脑石

别名:鱼首石、鱼枕骨、石首鱼头石、石首鱼脑中枕、石首鱼魫、石首骨、黄鱼脑石

味性:甘、咸,寒。

归经:膀胱经。

主治:化石,通淋,消炎。治石淋,小便不利,中耳炎,鼻炎,脑漏。鱼脑石

鱼尾葵

别名:长穗鱼尾葵、董棕、鸡榔、假恍榔

味性:微甘、涩,平。

主治:收敛止血,强筋骨。;吐血,咳血,便血,血崩:叶鞘纤维炭3~5钱,水煎服。;肝、肾虚,筋骨痿软:根3~5钱,炖猪骨服。鱼尾葵

鱼尾葵根

别名:棕木

味性:味微甘;涩;性平。

主治:强筋壮骨。主肝肾亏虚;筋骨痿软。鱼尾葵根

鱼尾葵叶

味性:味微甘;涩;性平。

主治:收敛止血。主咳血;吐血;便血;崩漏。鱼尾葵叶

鱼眼草根

味性:辛甘,温。

主治:利小便,治五淋溺时疼痛。鱼眼草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