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味中药列表/2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白子菜

别名:白背三七、白东枫、玉枇杷、三百棒、厚面皮、鸡菜、大肥牛、白番苋、白红菜、疔拔

味性:甘、淡,寒。

主治:清热解毒,舒筋接骨,凉血止血。用于支气管肺炎,小儿高热,百日咳,目赤肿痛,风湿关节痛,崩漏;外用治跌打损伤,骨折,外伤出血,乳腺炎,疮疡疔肿,烧烫伤。白子菜

白紫草

别名:黑阳参、狗舌草、牛舌头菜

味性:苦、微甘,凉。

主治:清热养阴,解毒。用于阴虚发热,尿路感染,肝炎;外用治口腔炎,疮疡肿毒。白紫草

百步还阳丹

别名:鸟巢兰

味性:甘;平。

归经:心;肝经。

主治:活血散瘀;接骨生肌。主跌打损伤;骨折。百步还阳丹

百齿卫矛

别名:扶芳木、竹叶青、山杜仲

味性:甘;苦;微温。

归经:肾经。

主治:祛风散寒;理气平喘;活血解毒。主风寒湿痹;腰漆疼痛;胃脘胀痛;气喘;有经不调;跌打损伤;毒蛇咬伤。百齿卫矛

百合
百合原生态百合百合百合

别名:野百合、喇叭筒、山百合、药百合、家百合、白百合、蒜脑薯、重迈、中庭、重箱、摩罗、强瞿、百合蒜

味性:甘,寒。

归经:心;肺经。

主治: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用于阴虚久咳,痰中带血,虚烦惊悸,失眠多梦,精神恍惚。百合(图)

百合花

味性:甘;苦;微寒。

归经:肺。

主治:润肺,清火,安神。治咳嗽,眩晕,夜寐不安,天疱湿疮。百合花

百合子
百合子

味性:甘;苦;凉。

归经:大肠经。

主治:清热凉血。主肠风下血。百合子

百花锦蛇
百花锦蛇

别名:金钱白花蛇[广西]、白花蛇、花蛇、菊花蛇

味性:味甘;咸;性温。

归经:肝;肾经。

主治:搜风胜湿,定搐搦,强腰膝。用于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筋脉拘急,湿痹不仁、骨节疼痛,麻风疥癣。百花锦蛇

百灵草

别名:小白药、小对节生、小掰角、长柄牛奶藤、出浆藤、云百部、小爬角

味性:甘微苦,温。

归经:肝;肾经。

主治:祛风除湿;平喘;活血通络。主风湿痹痛;风湿性心脏病;支气管哮喘;跌打损任;骨折。百灵草

百舌鸟

别名:反舌、反舌鸟、交啄、牛屎八哥、牛屎了、乌鸫、乌鴶、牛屎八、牛屎哵哥

味性:味甘;咸;性平。

归经:胃经。

主治:补气益血;杀虫止痛。主血虚头晕;小儿语迟;虫积胃痛。百舌鸟

百尾笋

别名:石竹根、竹林梢、万花梢、黄牛尾巴、竹林霄

味性:甘,平。

主治:润肺止咳,健脾消积。治虚损咳喘,痰中带血,肠风下血,食积胀满。百尾笋

百味叶

别名:沙癞叶、三股筋

味性:甘、辛,温。

主治:祛瘀活血,散寒止痛。主治风湿关节疼痛,跌打瘀血肿痛,骨折,痛经,风寒感冒,麻疹,皮疹。还可治外伤出血,胃痛等症。百味叶

百眼藤

别名:爬山虎、咸鱼头、五眼子、泥藤草、大甘草、小叶羊角藤、下山虎、鸡眼藤、猪糠藤

味性:甘;凉。

归经:肺经。

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止痛;和胃化湿。主感冒咳嗽;百日咳;消化不良;湿疹;跌打损伤,腰肌劳损。百眼藤

百药煎

味性:酸甘,平。

归经:心;肺;胃经。

主治:润肺化痰,生津止渴。治久咳痰多,咽痛,便血,久痢脱肛,口疮,牙疳,痈肿疮疡。百药煎

柏树

别名:柏、香扁柏

味性:子:甘、辛、微苦,平;叶:苦、辛,温;树脂:淡、涩,平。

主治:子:祛风清热,安神,止血。用于发热烦躁,小儿高热,吐血。;叶:止血生肌。外用治外伤出血。;树脂:解发热,燥湿,镇痛。用于发热头痛,白带;外用治外伤出血。柏树

柏树油

别名:柏油、寸柏香

味性:甘;微涩;性平。

主治:祛风,解毒,生肌,治风热头痛,白带,淋浊,痈疽疮疡,刀伤出血。柏树油

柏脂

别名:柏油

味性:甘;性平。

主治:治疥癣,癞疮,秃疮,黄水疮,丹毒。柏脂

败火草

别名:小黄馨、常春小黄馨、火炮子

味性:苦;甘;微涩;性凉。

主治:清热解毒。主烧烫伤;热毒疮疡。败火草

稗根苗

别名:水高梁、扁扁草

味性:甘;淡;微寒。

主治:凉血止血。主金疮;外伤出血。稗根苗

稗米

别名:稗子

味性:味辛;甘;苦;微寒。

主治:主益气宜脾。稗米

斑唇马先蒿
斑唇马先蒿

味性:甘,平。

主治:健脾开胃,消食化积,利水涩精。主治小儿疳积,食积不化,腹胀满,水肿,遗精,耳鸣。斑唇马先蒿

斑鸠菊
斑鸠菊

别名:豆腐渣树、聋耳朵树、鸡菊花、火炭树、火炭叶、火烧叶、火烫叶、火藤菊

味性:甘、涩,温。

主治:消炎,解毒。主治阑尾炎,疮疖。斑鸠菊

斑鸠木

别名:斑鸠菊、白花毛桃、月中风、空心癍麻、白沉沙、硬骨过山龙、咸虾花、威虾花、夜牵牛、大过山龙

味性:甘、苦,凉。

主治:凉血止血,润肺止咳。;根:咽喉肿痛,肺结核咳嗽,咯血。;叶:外用治外伤出血。斑鸠木

斑鸠占

别名:神仙豆腐柴、狐臭柴、斑鸠叶豆腐、小青树、跌打王

味性:味辛微甘,性平。

归经:肝;肾经。

主治:清湿热,解毒,调经。主治风湿关节痛,水肿疮毒。斑鸠占

斑鸠占叶

别名:战骨

味性:味辛;微甘;性平。

主治:清湿热,解毒,续筋接骨。主水肿;毒疮;水火烫伤;筋伤骨折。斑鸠占叶

斑茅
斑茅

别名:大密、芭茅

味性:甘,淡。

主治:通窍利水,破血通经。治跌打损伤,筋骨风痛,妇人闭经,水肿盅胀。斑茅

斑叶堇菜

别名:天蹄

味性:味甘,性凉。

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主痈疮肿毒;创伤出血。斑叶堇菜

搬倒甑

别名:七星箭[四川]

味性:甘、辛,温。

主治:解痉,镇痛。用于胃炎,胃溃疡,胆道蛔虫症,胆囊炎及蛔虫病引起的疼痛。搬倒甑

半把伞

别名:搜山虎、虎爪搜山虎、箐鸡尾、野蕨菜

味性:甘、微苦、涩,凉。

主治:清热利湿,理气通便。用于慢性胃炎,胃腹胀满,便秘,痢疾,膀胱炎,咽炎,风湿关节疼痛。半把伞

半边山

味性:微苦;甘;性凉。

主治:接骨消肿;清肝解毒;利湿。主跌打伤肿;骨折;风湿红肿;火眼;黄疸。半边山

半枫荷
半枫荷原生态半枫荷半枫荷

别名:翻白叶树、红半枫荷、大叶半枫荷、白背枫、阴阳叶、铁巴掌、半梧桐、番张麻、米纸

味性:甘,温。

主治:祛风除湿,舒筋活血。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腰肌劳损,慢性腰腿痛,半身不遂,跌打损伤,扭挫伤;外用治刀上出血。半枫荷

半枫荷根

别名:枫荷桂、半边枫荷、阴阳叶、三不怕、铁巴掌、白背枫、半梧桐、番张麻、大叶半枫荷

味性:味辛;甘;性微温。

归经:肝;脾经。

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消肿。治风湿痹痛,腰肌劳损,手足酸麻无力,跌打损伤。半枫荷根

半枫荷叶

味性:甘;淡;微温。

归经:肝;脾经。

主治:活血止血。主外伤出血。半枫荷叶

半拉子

别名:见风干、半柱子、千金鹅耳枥

味性:甘、淡,平。

主治:健胃消食。用于胸腹胀满,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半拉子

膀胱七

别名:小花火烧兰、野竹兰

味性:甘、淡,平。

主治:理气行血。用于跌打损伤。膀胱七

蚌

别名:圆蚌

味性:甘、咸,凉。

主治:肉:除湿,明目。主治崩漏,带下,痔疮肿痛。用量4~6两。;壳:化痰消积。治反胃呕吐,止白带,除痈疮。配方用,2~4钱。蚌(图)

蚌花
蚌花

味性:甘、淡,凉。

主治:清热化痰,凉血止痢。用于肺燥咳嗽,咯血,百日咳,淋巴结结核,痢疾,便血。蚌花

蚌壳草

别名:咳嗽草、大铁树把、半灌木千斤拔

味性:微苦、甘,凉。

主治:退热除湿,消疳,止咳。主治高热不退,感冒,风湿关节炎,痛经,小儿疳积,腹泻,消化不良。还可治咳嗽,哮喘,肺炎,百日咳,黄疸等症。蚌壳草

蚌壳草根

别名:咳嗽草、大铁扫把

味性:微苦甘,凉。

归经:肺;脾经。

主治:清热化痰;除湿通络;健脾消疳。主感冒发热;肺热咳咳嗽;哮喘;百日咳;风湿痹痛;黄疸;痛经;小儿疳积;腹泻;消化不良。蚌壳草根

蚌兰花
蚌兰花

别名:蚌花、紫万年青花、荷包兰、蚌兰衣、菱角花、红蚌兰花、州部队

味性:甘;凉;淡。

主治:清肺化痰;凉血止血;解毒止痢。主肺热咳喘;百日咳;咯血;鼻衄;血痢;便血;瘰疬。蚌兰花

蚌兰叶

别名:红蚌兰叶、紫万年青叶、蚌花叶

味性:甘,凉。

主治:清热,止血,去瘀。治肺热燥咳,吐血,便血,尿血,痢疾,跌打损伤。蚌兰叶

蚌泪

别名:活蚌水、蚌清水、方诸水、蚌水

味性:味甘;性寒。

归经:肝;肾经。

主治:清热,明目,解毒。治消渴,赤眼,烫伤。蚌泪

蚌肉
蚌肉

别名:河歪、河蛤蜊、含浆;河歪;河蛤蜊

味性:甘咸,寒。

归经:肝;肾二经。

主治:清热;滋阴;明目;解毒。主烦热;消渴;血崩;带下;痔瘘;目赤。蚌肉

棒棒草

别名:孩儿参

味性:甘;苦;微温。

主治:补肺;健脾;养阴生津。主肺虚咳嗽;脾虚食少;心悸自汗;疲惫乏力;口干。棒棒草

苞蔷薇根

别名:猴局根、金柿根、大红袍、毛刺头

味性:甘、苦、涩;温。

归经:脾;肾经。

主治:治疝气,遗精,脚气,下肢水肿,风湿痛,月经不调,子宫脱垂。苞蔷薇根

饱饭花

别名:小叶珍珠花、乌饭子、米饭花

味性:酸甘。

主治:强筋益气,消肿。治筋骨酸软,四肢无力。饱饭花

饱饭花果

别名:乌饭子

味性:酸;甘;性平。

主治:强筋骨;益气力。主筋骨酸软;四肢无力。饱饭花果

鸨肉

别名:原动物大鸨又名:独豹、鸨、地鵏

味性:味甘;性平。

归经:胃经。

主治:益气补虚;祛风蠲痹。主身体虚弱,风湿痹证。鸨肉

抱树莲
抱树莲

别名:抱石莲、瓜子菜、飞莲草、巧根藤、飞连草、星毛抱树莲、猫龙草、飞蓬草

味性:甘;淡;微凉。

归经:肝;肺经。

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杀虫。治黄疸,风湿疼痛,腮腺炎,淋巴结结核,疥癞,跌打损伤。抱树莲

豹皮菇

别名:豹皮香菇、白香菇

味性:甘;平。

归经:心;脾经。

主治:补气血;益心肝。主气血不足;心脾两虚;疲乏无力;失眠心悸。豹皮菇

爆仗竹
爆仗竹

别名:吉祥草、马鬃花、观音柳、花丁子、马骔花

味性:味甘;性平。

主治:续筋接骨;活血被动瘀。主跌仆闪矬;刀伤金疮,骨折筋伤。爆仗竹

北沙参
北沙参北沙参

别名:莱阳沙参、海沙参、辽沙参、条沙参、银条参、莱阳参、野香菜根、真北沙参、真北沙参;海沙参;根条参;菜阳参;辽沙参;野香菜根

味性:味甘;性凉。

归经:归肺;胃经。

主治:养阴清肺,益胃生津。用于肺热燥咳,劳嗽痰血,热病津伤口渴。北沙参

贝母兰
贝母兰

别名:止血果、石巴蕉、对叶果、果上叶、小绿芨

味性:辛甘,凉。

归经:肺;肾经。

主治:清热止咳,止血定痛,接骨。治支气管炎,感冒,骨折,软组织挫伤。贝母兰

荸荠
荸荠原生态荸荠荸荠荸荠

别名:马蹄、乌芋、地栗、地梨、苾荠、通天草[浙江杭州]、芍、凫茈、葃菇、水芋、乌茨、凫茨、葧脐、黑山棱、铁葧脐、红慈菇、马薯

味性:甘,寒。

归经:肺;胃经。

主治:清热,化痰,消积。治愠病消渴,黄疸,热淋,痞积,目赤,嚼喉肿痛,赘疣。荸荠

笔管榕

别名:笔管树、漆娘舅、鸟榕、雀榕

味性:甘、微苦、平。

主治:清热解毒。主治漆疮,鹅儿疮、乳腺炎。笔管榕

笔筒草
笔筒草

别名:通气草、眉毛草、土木贼、节节菜、接骨草、锁眉草、节骨草、锉刀草、木贼草、土麻黄、笔头草、野麻黄、锉草、虾蟆竹、草麻黄、镬盖草、接管草、擦草、磨石草、笔管草、四角田槐、野木贼、驳节草、空心草、接骨筒、麻蒿

味性:甘苦,平。

归经:心;肝;胃;膀胱经。

主治:祛风清热,除湿利尿。治目赤肿痛,翳膜遮睛,淋浊,鼻衄,便血,尿血,牙痛。笔筒草

笔仔草

别名:竹篙草、黄毛草、墙头竹、猫仔草、牛尾草、金丝茅、笔毛草、猴毛草、眉毛草、金黄草、胡毛草、猫毛草、牛毛草、竹叶草

味性:甘,凉。

归经:入脾、肾、膀胱三经。

主治:清热,利水。治热病烦渴,泄泻,黄疸型肝炎,糖尿病,淋蚀,尿血,小便不利。;①《福建民间草药》:俐小便,通淋闭,止消渴,除烦热。"。笔仔草

蓖麻
蓖麻

别名:红蓖麻

味性:叶:甘、辛,平;根:淡、微辛,平。

主治:叶:消肿拔毒,止痒。治疮疡肿毒,鲜品捣烂外敷;治湿疹搔痒,煎水外洗;并可灭蛆、杀孑孓。;根:祛风活血,止痛镇静。用于风湿关节痛,破伤风,癫痫,精神分裂症。蓖麻(图)

蓖麻油
蓖麻油

味性:味甘;辛;性平。

归经:肺;大肠经。

主治:滑肠;润肤。主肠内积滞;腹胀;便秘;疥癣癣疮;烫伤。蓖麻油

薜荔果

别名:王不留行[广西、广东]、凉粉果、爬墙虎、木馒头、木莲、络石藤、风不动

味性:甘,平。

主治:补肾固精,活血,催乳。用于遗精,阳痿,乳汁不通,闭经,乳糜尿。薜荔果

臂形草

味性:甘、淡;微寒。

主治:清热利尿;通便。主小便赤涩;大便秘结。臂形草

鷩雉

别名:赤鷩、鵕鸃、采鸡、锦鸡、金鸡

味性:甘,温。

主治:功用同雉(温中补虚,益肝和血)。鷩雉

扁担杆

别名:娃娃拳、麻糖果、月亮皮、葛荆麻

味性:辛、甘,温。

主治:健脾益气,固精止带,祛风除湿。用于小儿疳积,脾虚久泻,遗精,红崩,白带,子宫脱垂,脱肛,风湿关节痛。扁担杆

扁豆花
扁豆花

别名:南豆花

味性:甘,平。

归经:脾;胃;大肠经。

主治:健脾和胃,消暑化湿。治痢疾,泄泻,赤白带下。扁豆花(图)

扁豆藤

味性:甘;微温;平。

归经:心;大肠经。

主治:化湿和中。主暑湿吐泻不止。扁豆藤

扁豆叶
扁豆叶

味性:辛甘甜;平。

归经:脾;胃;心经。

主治:消暑利湿,解毒消肿。主暑湿吐泻,疮疖肿毒,蛇虫蛟伤。扁豆叶

扁豆衣

别名:扁豆皮

味性:甘苦;温。

归经:脾;大肠经。

主治:健脾,化湿。治痢疾,腹泻,脚气浮肿。扁豆衣

扁轴木

味性:味微甘;性平。

归经:肾;脾经。

主治:补益。主身体衰弱;劳伤乏力;虚热;自汗;盗汗。扁轴木

扁竹测

别名:小扁草、扇子草、滚龙细辛、草灵芝、小石菖蒲、苍草、复生草、扁竹兰、消疝草

味性:甘;淡;平。

主治:健脾利湿和胃;活血消肿。主湿盛脾虚;腹泻;水肿;小便不利;食积胃痛;头晕耳鸣;月经不调;跌打损伤;风疹;小儿肺炎。扁竹测

变蛋

别名:皮蛋、彩蛋、松花蛋

味性:味辛涩甘咸,寒。

主治:泻肺热,醒酒,去大肠火,治泻痢。能散、能敛。变蛋

变豆菜

别名:山芹菜、山芹、五指疳、鸭脚板、蓝布正

味性:味辛;微甘;性凉。

主治:解毒;止血。主咽痛;咳嗽;月经过多;尿血;外伤出血;疮痈肿毒。变豆菜

遍山红

别名:暴牙郎、秤杆菜、满山红、三叶藤、大坛子根、大叶朝天罐、酒瓶果、小煨罐、野楷杷、映山红、秤杆树

味性:味苦;微甘;性凉。

归经:归大肠;肝经。

主治:清热利湿;凉血止血;消肿解毒。主湿热泻痢;吐血;尿血;月经过多;产后红崩;带下;疮肿;跌打肿痛;外伤出血。遍山红

辫子草根

别名:爬地香;小叶三点金根

味性:甘;苦;凉。

归经:肝;膀胱;大肠经。

主治:清热利湿,止血,通络。治黄疸,痢疾,小便淋痛,风湿痛,咯血,崩漏,白带,痔疮,跌打损伤。辫子草根

藨草

别名:野荸荠、光棍草、光棍子、野荸蔼

味性:甘、涩,平。

归经:脾;胃;膀胱经。

主治:开胃。主治食积气滞,呃逆饱胀。藨草

鳖肉
鳖肉

味性:甘,平。

归经:肝;肾经。

主治:滋阴凉血。治骨蒸劳热,久疟,久痢,崩漏带下,瘰疬。鳖肉

鳖头
鳖头

别名:鳖首

味性:味甘;咸;性平。

归经:脾;大肠经。

主治:治久痢脱肛,产后子宫下垂,阴疮。鳖头

鳖血
鳖血

别名:团鱼血

味性:味甘;咸;性平。

归经:肝经。

主治:滋阴清热;活血通络。主虚劳潮热;阴虚低热;胁痛;口眼㖞斜;脱肛。鳖血

鳖脂

别名:鳖膏、鳖油

味性:味甘;咸;性平。

归经:肝;肾经。

主治:滋阴养血;乌须发。主体弱虚赢;须发早白。鳖脂

别名:凌、石水

味性:甘;大寒。

归经:肺;胃经。

主治:退热消暑;解渴除烦。主伤寒阳毒;热甚昏迷;中暑烦渴。

冰草
冰草

味性:甘;微苦;寒。

主治:清热利湿;平喘;止血。主淋病;赤白带下;哮喘;咳痰带血;鼻衄。冰草

冰草根

味性:甘,寒。

主治:清热,止血,利尿。治感冒,鼻出血,哮喘。冰草根

冰球子

别名:山慈姑、山兰、山慈菇、毛慈姑、泥宾子

味性:甘、辛,寒。

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主痈疽疮肿;无名肿毒;瘰疬。冰球子

冰糖
冰糖

味性:甘;平。

归经:脾;肺经。

主治:健脾和胃;润肺止咳。主脾胃气虚;肺燥咳嗽;或痰中带血。冰糖

冰糖草

别名:土甘草、四时茶、米碎草

味性:甘,凉。

主治:清热利湿,疏风止痒。用于感冒发热,肺热咳嗽,肠炎,细菌性痢疾,小便不利;外用治痱子,皮肤湿疹。冰糖草

波罗蜜

别名:婆那娑、阿蔀亸、曩伽结、优珠昙、天婆罗、树婆罗、牛肚子果、阿、曩加结、树波萝、婆罗密、天罗、密冬瓜、包密

味性:甘;微酸;性平。

主治:生津除烦;解酒醒脾。主。波罗蜜(图)

波罗蜜核中仁

别名:木波罗果仁

味性:甘;微酸;性平。

主治:益气,通乳。治产后乳少或乳汁不通。波罗蜜核中仁

波斯菊

别名:痢疾草

味性:甘,平。

主治:清热解毒,化湿。主治急、慢性痢疾,目赤肿痛;外用治痈疮肿毒。波斯菊

菠菜
菠菜

别名:菠棱、波棱菜、赤根菜、波斯草、鹦鹉菜、鼠根菜、角菜、菠薐、红根菜、甜茶、拉筋菜、敏菜、飞薐菜、飞龙菜

味性:甘,凉。

归经:肝;胃;大肠;小肠经。

主治:养血,止血,敛阴,润燥。治衄血,便血,坏血病,消渴引饮,大便涩滞。菠菜

菠萝皮

别名:波罗、番娄子、露兜子、地菠萝、草菠萝

味性:涩;甘;平。

主治:解毒;止咳;止痢。主咳嗽;痢疾。菠萝皮

驳骨草

别名:小功劳、木贼、节节草、豆根草、接骨蕨、马人参、笔塔草、笔头草、塔草、毛筒草、博节草、土木贼、木贼草、斗眼草、锁阳草、全生草、虾公脚、马浮草

味性:苦;凉;甘。

归经:肺;肝;脾;大肠经。

主治:清热解毒,祛风止痛。治感冒,肠炎,痢疾,风湿骨痛,跌打伤折。驳骨草

薄雪草
薄雪草

别名:小毛香、火绒草、小白头翁、小毛草

味性:味淡;微甘;性平。

主治:润肺止咳。主肺燥咳嗽。薄雪草

薄雪火绒草

别名:火艾、小毛香、薄雪草

味性:微甘,淡。

主治:止咳。主治咳嗽。薄雪火绒草

擘蓝
擘蓝

别名:苤蓝、撇蓝、茄连、甘蓝、玉蔓青、芥兰头、玉头、香炉菜

味性:甘;辛;凉。

主治:健脾利湿;解毒。主脾虚水肿;小便淋浊;大肠下血;湿热疮毒。擘蓝

补血薯
补血薯

别名:七叶薯、血参、七爪金龙

味性:辛;微甘;凉。

主治:化瘀止血;消肿止痛。主肺劳咳血;肝脾肿大;痛经;产后腹痛;跌打损伤。补血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