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味中药列表/19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毛木通
毛木通

味性:甘、辛、苦,凉。

主治:消炎,利尿,止痛。主治扁桃体炎,咽喉炎,尿道炎,膀胱炎,跌打损伤。毛木通

毛千屈菜

别名:水滨柳、铁菱角

味性:甘、苦,凉。

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全草:用于痢疾、血崩、高热。根状茎:外用治宫颈炎、烧烫伤。毛千屈菜

毛薯

别名:参薯、黎洞薯、大薯、薯子、脚板薯、鸡窝薯、红毛薯、去饼山药

味性:甘;微涩;平。

归经:脾;肺;肾经。

主治:健脾止泻;益肺滋肾;解毒敛疮。主脾虚泄泻;肾虚遗精;带下;小便频数;虚劳咳嗽;消渴;疮疡溃烂;汤火伤。毛薯

毛水苏

别名:水苏草、野紫苏、山升麻

味性:甘、辛,微温。

主治:祛风解毒,止血。用于感冒,咽喉肿痛,吐血,衄血,崩漏,胃酸过多;外用治疮疖肿毒。毛水苏

毛笋
毛笋

别名:茅竹笋

味性:甘;寒。

主治:化痰;消胀;透疹。主食品店积腹胀;痘疹不出。毛笋

毛叶黄药

别名:狗屁藤、臭屁藤、白鸡屎藤、黄根藤

味性:甘;微苦;凉。

主治:清热利湿;活血止痛;续骨。主黄疸型肝炎;消化不良;急性结膜炎;骨折;跌打损伤。毛叶黄药

毛叶木通

味性:甘淡,平。

主治:清热利湿,消炎。治膀胱炎,黄疸型肝炎。毛叶木通

毛叶三条筋

别名:黄脉山胡椒、香油椒、朴香果、假桂皮、毛香叶、三桠乌药、香叶、三股筋、干茎树

味性:微甘辛,温。

归经:肝;肺经。

主治:活血止血;理气止痛。主跌打损伤;瘀肿疼痛;外伤出血。毛叶三条筋

毛枝卷柏

别名:拨云丹、岩白草、土柏子

味性:辛;微甘;平。

主治:清热利湿;止咳。主黄疸;痢疾;肺热咳嗽;烫火伤。毛枝卷柏

毛竹

别名:江南竹、孟宗竹、南竹、茅竹、猫头竹、狸头竹

味性:甘、淡,微涩,寒。

主治:清热,利尿,活血,袪风。;叶:主治烦热口渴,小儿发热,高热不退,疳积。;根状茎:治关节风痛。;鲜笋配方:外治火器伤。毛竹

茅草箭

别名:茅灵芝

味性:凉;甘。

主治:清热;凉血;通络止痛。主咳嗽痰中带血;风丹;劳伤疼痛。茅草箭

茅膏菜
茅膏菜

别名:地胡椒、捕虫草、食虫草、地珍珠、落地珍珠、一粒金丹、苍蝇网、山胡椒草、石龙芽草、山胡椒、胡椒草、夏无踪、白花叶、黄金丝、滴水不干、山地皮、柔鱼草、苍蝇草、捕蝇草、珍珠草、野高梁、露珠草、无风自动草、地下明珠

味性:甘,温。

归经:脾;胃;肺经。

主治:治胃痛,赤白痢,小儿疳积,跌打损伤。茅膏菜(图)

茅膏菜根

别名:落地珍珠、铁秤锤、土地子、一粒金丹、陈伤子、山砒霜、泥里珠、寸金黄、一滴金丹、铁钮子、地下明珠、地下珍珠、内宝珠

味性:甘涩,平。

主治:治筋骨疼痛,腰痛,偏头痛,疟疾,翳障,跌打损伤。茅膏菜根

茅瓜
茅瓜

别名:解毒草、老鼠瓜、山熊胆、金丝瓜、老鼠黄瓜、老鼠香瓜、狗黄瓜、银丝莲、野黄瓜、老鼠拉冬瓜、大种老鼠拉冬瓜、天瓜、耗子瓜、小苦瓜蒌、王瓜、土瓜、野甜瓜、山天瓜、牛奶子、波瓜公、狗屎瓜、小鸡黄瓜

味性:味甘;苦;微涩;性寒。

归经:归肺;肝;脾经。

主治:清热解毒;化瘀散结;化痰利湿。主疮痈肿毒;烫火饬;肺痈咳嗽;咽喉肿痛;水肿腹胀;腹泻;痢疾;酒疸;湿疹;风湿痹痛。茅瓜

茅瓜叶

味性:味甘;苦;微涩;性寒。

归经:归肺;肝;脾经。

主治:清热解毒;化瘀散结;化痰利湿。主疮痈肿毒;烫火伤;肺痈咳嗽;咽咽喉肿痛;水肿腹胀;腹泻;痢疾;酒疸;湿产仍;风湿痹;痛。茅瓜叶

茅栗仁

别名:栭栗、挒栗、野栗子、毛凹栗子、金栗、野茅栗、毛栗、挒、栭

味性:味甘;性平。

主治:安神。主失眠。茅栗仁

茅香

别名:香草

味性:甘,寒。

主治:凉血,止血,清热利尿。用于吐血,尿血,急、慢性肾炎浮肿,热淋。茅香

茅香根

味性:甘;寒。

主治:凉血止血;清热利尿。主吐血;尿血;急、慢性肾炎浮肿;热淋。茅香根

玫瑰花
玫瑰花玫瑰花

别名:徘徊花、笔头花、湖花、刺玫花、刺玫菊

味性:甘微苦,温。

归经:肝;脾经。

主治:行气解郁,和血,止痛。用于肝胃气痛,食少呕恶,月经不调,跌扑伤痛。玫瑰花(图)

莓叶委陵菜
莓叶委陵菜

别名:雉子筵、满山红、毛猴子、菜飘子

味性:性温,味甘、微苦平。

主治:补阴虚,止血。用于治疝气、月经过多、功能性子宫出血,产后出血。莓叶委陵菜

美丽兔尾草

别名:狐狸尾、退蛆草

味性:甘、平。

主治:除湿,散寒。主治感冒发热,肌肉酸痛。美丽兔尾草

美人蕉

别名:凤尾花、小芭蕉、五筋草、破血红

味性:甘、淡,凉。

主治:清热利湿,安神降压。用于黄疸型急性传染性肝炎,神经功能症,高血压病,红崩,白带;外用治跌打损伤,疮疡肿毒。美人蕉

美人蕉花
美人蕉花

味性:味甘;淡;性凉。

归经:心;脾经。

主治:为止血药,治金疮及其他外伤出血。美人蕉花

蒙古山萝卜

味性:甘微苦,凉。

主治:清热泻火。治肝火头痛,发烧,肺热咳嗽,黄疸。蒙古山萝卜

蒙莸

别名:蒙古莸、蓝花菜、白沙蒿、山狼毒

味性:甘,温。

主治:消食理气,祛风湿,活血止痛。主治消化不良,腹胀;外用治风湿性关节炎。蒙莸

蒙自草胡椒

别名:散血丹、狗骨头、海尼豆瓣绿

味性:甘;凉。

主治:散瘀止血。主吐血;衄血。蒙自草胡椒

蒙自水芹

别名:水芹菜、溪边水芹、溪岸水芹、野水芹

味性:味辛;微甘;性平。

归经:归胃;脾;膀胱经。

主治:健胃消积;清热利尿;消肿解毒。主慢性胃炎;食积胃痛;白浊;淋痛;跌打肿痛;血虚风毒。蒙自水芹

蜢臂兰

别名:鸡腿莲、过天涯、落山脚、山槟榔、上石虾、石壁风、老虎牙

味性:味甘;性平。

主治:滋阴清热;生津止渴。主热病伤津;烦渴;盗汗;肺结核;瘰疬;疮疡肿毒。蜢臂兰

梦花

别名:金腰袋、打结花、梦冬花、喜花、迎春花、黄瑞香、雪里开、蒙花、一身保暖、岩泽兰、水菖花、蒙花珠、新蒙花、野蒙花

味性:甘;平。

归经:肾;肝经。

主治:治青盲,翳障,多泪,羞明,梦遗,虚淋,失音。梦花

猕猴梨叶

味性:甘;平。

主治:止血。主外伤出血。猕猴梨叶

猕猴桃
猕猴桃

别名:藤梨、阳桃、白毛桃、毛梨子、木子、猕猴梨、羊桃、毛叶猕猴桃、大红袍、大零核、猴仔梨、杨桃、绳梨、金梨、野梨、山洋桃、狐狸桃、绳桃、洋桃果、甜梨、毛桃子、野洋桃、公洋桃、鬼桃

味性:甘酸,寒。

归经:肾;胃;胆;脾经。

主治:解热,止渴,通淋。治烦热,消渴,黄疸,石淋,痔疮。猕猴桃(图)

猕猴桃根
猕猴桃根原生态猕猴桃根猕猴桃根

别名:洋桃根

味性:甘;涩;性凉。

归经:心;肾;肝;脾经。

主治:清热,利尿,活血,消肿。治肝炎,水肿,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痛,淋浊,带下,疮疖,瘰疬。猕猴桃根

猕猴桃藤

味性:甘;寒。

主治:和中开胃;清热利湿。主消化不良;反胃呕吐;黄疸;石淋。猕猴桃藤

麋骨

味性:味甘;咸;性温。

归经:肺;肾经。

主治:补虚。主虚劳内伤;赢瘦面黄。麋骨

麋角

味性:甘,温。

归经:肾经。

主治:强筋骨,益血脉。治虚劳内伤,腰膝不仁,筋骨疼痛。麋角

麋茸

别名:麋、麈、四不象

味性:甘,温。

归经:肾经。

主治:壮阳,补精,强筋,益血。治虚劳羸瘦,腰膝酸软,筋骨疼痛,男子阳痿,女子不孕。麋茸

麋肉

味性:味甘;性温。

归经:脾;肾经。

主治:益气,强筋。治虚劳不足,腰脚软弱。麋肉

米百合

别名:土贝母、土知母、米合贝

味性:味苦;微甘;性寒。

主治:清热化痰;止咳。主痰热咳嗽;咯痰黄调。米百合

米饭花

别名:董拉把[侗族语]

味性:甘,平。

主治:消肿。治全身浮肿。米饭花

米饭花果

味性:甘;性平。

主治:消肿散瘀。主全身浮肿;跌打肿痛。米饭花果

米露

味性:甘;淡;平。

主治:健脾补肺;开胃进食。主脾虚食少;大便溏薄;肺虚久咳。米露

米麦麨

别名:

味性:甘苦,寒。

主治:主寒中,除热渴,解烦,消石气。米麦麨

米皮糠

别名:春杵头细糠、谷白皮、细糠、杵头糠、米秕、米糠、舂杵头细糠

味性:甘;辛;温。

归经:大肠;胃经。

主治:开胃;下气。主噎膈;反胃;脚气。米皮糠

米伞花

别名:垂花穗状报春、斜倾报春花、野洋参

味性:辛、甘,平。

主治:补虚,通乳。主治肺结核咳嗽,乳汁不下。米伞花

米油

别名:粥油

味性:甘;平。

主治:补肾健脾;利水通淋。主脾虚赢瘦;肾亏不育;小便淋浊。米油

米仔兰花

别名:逻罗花、米兰花、树兰花

味性:辛;甘;平。

主治:行气宽中;宣肺止咳。主胸膈满闷;噎膈初起;感冒咳嗽。米仔兰花

密花草

别名:田繁缕、节节花

味性:甘,凉。

主治:清热解毒。主尿路感染;痈疖;口腔炎。密花草

密花角蒿

别名:密毛角蒿、红花角蒿、角蒿

味性:味苦;微甘;性平。

归经:肝、脾、肺、胃四经。

主治:清热;鲜毒;燥湿;消食。主发热;黄疸;中耳炎;消化不良;胃痛;腹胀便秘。密花角蒿

密马

别名:美花狸尾豆、猫尾风、狐狸尾、退蛆草

味性:味甘;性平。

归经:心;肝经。

主治:散寒除湿。主感冒发热;肌肉酸痛。密马

密枝问荆

别名:小笔筒草、小木贼、笔筒草、马浮草、马尾草、眉毛草、接续草、别合草

味性:甘;微苦;平。

主治:清热利尿;明目退翳;接骨。主感冒发热;小便不利;目赤肿痛;翳膜遮睛;跌打骨折。密枝问荆

蜜蜂房

别名:蜜蜂窠、蜜脾、蜜蜂巢脾

味性:味微甘;性凉。

主治:解毒消肿;祛风杀虫。主疮痈肿毒;咽痛咳嗽;慢性鼻炎;鼻窦炎;湿疹瘙痒;疮癣。蜜蜂房

蜜蜂子

别名:蜂子

味性:甘,平。

归经:脾;胃经。

主治:祛风,解毒,杀虫。治头风,麻风,丹毒,风疹,虫积腹痛,妇女带下。蜜蜂子

蜜环菌
蜜环菌原生态蜜环菌蜜环菌

别名:糖蕈、榛蘑、蜜色环菌、蜜蘑、栎菌、根索菌、根腐菌、栎蕈、小蜜环菌

味性:甘;平。

归经:肝经。

主治:熄风平肝;祛风通络;强筋壮骨。主头晕;头痛;失眠;四肢麻木;腰腿疼痛;冠心病;高血压;血管性头痛;眩晕综合征;癫痫。蜜环菌

绵毛金腰
绵毛金腰

味性:甘;寒。

归经:肺、胃二经。

主治:清热解毒、生肌收敛、活血通络。主用于臁疮,烫火伤,跌打损伤。绵毛金腰

绵三七
绵三七

别名:鸡心矮陀陀、球根毛瓣花、草仔薯、山草果、排红草、山鸡头、山土瓜、草果暗消、地草果、独苗一支立

味性:甘苦,平。

归经:脾;胃;肝经。

主治:健胃消积,理气止痛。用于小儿疳积,消化不良,胃腹疼痛,腹泻,跌打损伤。绵三七

绵阳岩白菜
绵阳岩白菜

别名:岩白菜、接骨草

味性:甘、微苦,平。

主治:止血;活血止痛。主劳伤咯血;崩漏;痛经;跌打损伤。绵阳岩白菜

绵枣儿
绵枣儿

别名:天蒜、地兰、地枣儿、催生草、独叶芹、药狗蒜、地枣、石枣儿、山大蒜、鲜白头、老鸦葱、独叶一枝枪

味性:甘、苦,寒。

主治:活血解毒,消肿止痛。治乳拥,肠痈,跌打损伤,腰腿痛。绵枣儿

棉花
棉花

别名:棉花

味性:甘;温。

归经:心;肝经。

主治:止血。主吐血;便血;血崩;金疮出血。棉花

棉花根
棉花根

别名:土黄芪、草棉根皮、蜜根

味性:甘,温。

归经:肺;脾;肝经。

主治:止咳平喘;通经止痛。主咳嗽;气喘;有经不调;崩漏。棉花根

檰芽

别名:杜仲芽

味性:甘;性平。

主治:补虚生津;解毒;止血。主身体虚弱;口渴;脚气;痔疮肿痛;便血。檰芽

鮸鱼

别名:敏鱼、鳘

味性:甘、咸,平。

主治:养血止血,补肾固精。鮸鱼

面根藤
面根藤

别名:蒚子根、兔儿苗、狗儿秧、秧子根、奶浆藤、面根草、狗儿完、小旋花、南面根、常春藤叶夫剑、狗儿蔓、打破碗、常春藤叶天剑、蒲地参、盘肠参、燕覆子、米线草、兔儿草、富苗秧、扶秧、走丝牡丹、钩耳藤、喇叭花、狗耳苗、扶苗、扶子苗、旋花苦蔓、老母猪草

味性:甘微苦;平。

归经:肝;肾经。

主治:治淋病,白带,月经不调,小儿疳积。面根藤

明党参
明党参明党参

别名:明沙参、粉沙参、山花、土人参、百丈光、天瓠、红党参、金鸡爪、山萝卜、明参

味性:甘微苦,凉。

归经:归肺;胃;肝经。

主治:清肺,化痰,平肝,和胃,解毒。治痰火咳嗽喘逆,头晕,呕吐,目亦,白带,疔毒疮疡。明党参(图)

磨盘草
磨盘草

别名:耳响草、白麻、磨丬果、土砻盾、石磨仔、磨仔草、磨档草、金花草、唐挡草、帽笼子、磨笼子、磨盆草、印度苘麻、牛响草、磨挡草、木磨子、苘麻、磨谷子、磨龙子、牛姑仔磨、复盆子、半截磨、假茶仔、挨砻地堵、磨砻草、磨盘花、累子草、米兰草、帽子盾、倒绋草、四米草、研仔盾草

味性:甘、淡,平。

归经:肺;肾经。

主治:清热,利湿,开窍,活血。治泄泻,淋病,耳鸣耳聋,疝气,痈肿,荨麻疹。磨盘草

磨盘草子

味性:辛;甘;寒。

归经:肝;大肠经。

主治:通窍;利水;消热解毒。主耳聋;乳汗不通;水肿;便秘;痢疾;痈疽肿毒。磨盘草子

磨盘根

别名:磨盘草根、帽仔盾头

味性:甘淡,凉。

归经:肾;脾;肺;膀胱经。

主治:清热,利湿,开窍,活血。治咳嗽,淋浊,泄泻,中耳炎,喉蛾。磨盘根

蘑菇
蘑菇原生态蘑菇蘑菇

别名:双孢蘑菇、洋蘑菇、洋蕈、洋菌、洋茸、西洋草菇、鸡足磨菇、磨菇蕈、肉蕈、蘑菰、麻菰、鸡足蘑菇、蘑菇草

味性:甘,平。

归经:肠;胃;肺经。

主治:消食,清神,平肝阳。主治消化不良,高血压。蘑菇

茉莉

别名:茉莉花

味性:辛、甘,凉。

主治:根有毒。花、叶:清热解表,利湿。用于外感发热,腹泻;花外用治目赤肿痛。;根:镇痛。用于失眠,跌打损伤。茉莉

茉莉花
茉莉花茉莉花

别名:小南强、柰花、鬘华、木梨花、白末利;小南强;奈花;鬘华、末梨花

味性:辛甘,温。

归经:脾;胃;肝经。

主治:理气,开郁,辟秽,和中。治下痢腹痛,结膜炎,疮毒。茉莉花

墨旱莲
墨旱莲墨旱莲

别名:旱莲草、水旱莲、莲子草、白花蟛蜞草、墨斗草、野向日葵、墨菜、黑墨草、墨汁草、墨水草、乌心草、金陵草、旱莲子、白旱莲、猢孙头、莲草、墨烟草、猪牙草、白花草、白花蟛蜞菊、墨记菜、野水凤仙、摘头乌、滴落乌、水风仙草、黑头草、古城墨、水旱蓬、冰冻草、节节乌、跳鱼草、假日头花仔、旱莲蓬、白田乌草、墨草、摘落乌、水葵花

味性:甘酸,凉。

归经:归肝;肾经。

主治:补益肝肾;凉血止血。主肝肾不足;头晕目眩;须发早白;吐血;咯血;衄血;便血;血痢;崩;漏;外伤出血。墨旱莲

墨汁鬼伞

别名:鬼盖、鬼伞、鬼屋、鬼菌、地盖、地苓、一夜茸

味性:甘,寒。

主治:益肠胃,化痰理气,解毒,消肿。经常食用可以助消化,祛痰,并治无名肿毒和其它疮痈。墨汁鬼伞

牡蒿

别名:齐头蒿、野塘蒿、土柴胡[湖南、广东]、蔚、牡荍、水辣菜、布菜、铁菜子、土柴胡、猴掌草、流尿蒿、臭艾、碗头青、油艾、油蒿、油蓬、奶疳药、花艾草、六月雪、老鸦青、马莲蒿、马根柴、鹅草药、脚板蒿、牛尾蒿、白花蒿、熊掌草、克头青、老鸦、菊叶柴胡、花等草、匙叶艾

味性:苦、甘,平。

主治:解表,清热,杀虫。治感冒身热,劳伤咳嗽,潮热,小儿疳热,疟疾,口疮,疥癣,湿疹。牡蒿(图)

牡蒿根

别名:齐头蒿根

味性:性温,味苦微甘。

主治:祛风;补虚;杀虫栽疟。主产后伤风感冒;风湿痹痛;劳伤乏力;虚肿;疟疾。牡蒿根

牡荆
牡荆

别名:黄荆、小荆、楚

味性:实:苦、温;叶:苦、寒;根:甘、若、平;茎:甘、平。

主治:1、白带下。用牡荆子炒焦为末,饮服。;2、小肠疝气。用牡荆子半升,炒熟,加酒一碗,煎开,乘热饮服。甚效。;3、湿痰白浊。用牡荆子炒为末,每服三钱,酒送下。;4、耳聋。用牡荆子泡酒常饮。;叶:;1、九窍出血。用荆叶捣汁,酒调服二合。;2、小便尿血。治方同上。;3、腰脚风湿。用荆叶煮水,熏蒸病人,以汗出为度。;根:各各上风疾。用七叶黄荆根皮、五加根皮、接骨草,等分煎汤,每日饮服适量。;茎:灼疮发热,风牙痛。青盲内障。;荆沥:;1、中风口噤。服荆沥,每次一升。;2、头风头痛。用日取荆沥饮服。;3、喉痹疮肿。取荆沥细细咽服。或以荆一把,水煎服。;4、心虚惊悸,形容枯瘦。用荆沥二升,火上煎成一升六合,分四次服,白天服三次,晚上服一次。;5、赤白痢。久不愈。用荆沥饮服,每日五合。;6、疮癣。用荆沥涂搽。牡荆(图)

牡荆沥

别名:牡荆汁、荆沥、黄荆茎沥

味性:甘,平。

归经:心;肝经。

主治:除风热;化痰涎;通经洛;行气血。主中风口噤;痰热惊痫;头晕目眩;喉痹;热痢;火眼。牡荆沥

牡蛎肉
牡蛎肉

别名:蛎黄

味性:甘咸,平。

归经:心;肝经。

主治:滋阴养血。治烦热失眠,心神不安,丹毒。牡蛎肉

木半夏根

别名:牛奶子根

味性:味涩;微甘;性平。

归经:肝;脾经。

主治:行气活血;止泻;敛疮。主跌打损伤;虚弱劳损;泻痢;肝炎;恶疮疥癞。木半夏根

木半夏叶
木半夏叶

味性:涩;微甘;温。

主治:平喘;活血。主哮喘;跌打损伤。木半夏叶

木本远志
木本远志

别名:山桂花、华石兰、木本瓜子金、西南远志、山楂花、乌棒子、大毛籽黄山桂

味性:辛;甘;温。

主治:解毒;散瘀。主乳痈;无名肿毒;跌打损伤。木本远志

木鳖根

味性:苦微甘,寒。

主治:消炎解毒,消肿止痛。木鳖根

木鳖子根

味性:味苦;微甘;性寒。

归经:心,肝经。

主治:解毒;消肿;止痛。主痈疮疔毒;无名肿毒;淋巴结炎。木鳖子根

木菠萝

别名:将军木、蜜冬瓜、树菠萝

味性:树液:淡,涩;果仁:甘,平。

主治:树液:散结消肿,止痛。主治疮疖红肿,急性淋巴结炎,湿疹。用树液涂患处。;果仁:滋养益气,生津止渴,通乳。主治产后乳少或乳汁不通,脾胃虚弱。2~4两,炖肉服或水煎服。木菠萝

木槿
木槿

别名:榇、日及、朝开暮落花、藩篱草、花奴玉蒸

味性:甘、平、滑。

主治:1、赤白逅眄。用槿皮二两,切细,用白酒一碗半,煎成一碗,空心服。;2、头面钱癣。用槿树皮研为末,醋调匀,隔水煮成膏敷涂患处。;3、牛皮癣。用川槿皮一两、大风子仁十五个、半夏五钱(锉细),放在水二碗中浸露七宿,取出加轻粉少许,共研为末涂癣。有臭流出即愈。;4、痔疮肿痛。用木槿皮或叶煎汤先熏后洗。;5、大肠脱肛。用木槿根煎汤,先熏洗后,以白矾、五倍子调敷。;6、噤口痢。用红木槿花,去蒂,阴干为末,煎面饼二个,蘸末吃下。;7、风痰逆。用木槿花晒干,焙过,研为末。每服一、二匙,空心服,开水送下。白花更好。;8、黄水脓疮。用木槿子烧存性,调猪骨髓涂搽。木槿(图)

木槿根

别名:藩篱草根

味性:甘;凉。

归经:肺;肾;大肠经。

主治:清热解毒,利湿,消肿。治咳嗽,肺痈,肠痈,肠风泻血,痔疮肿痛,白带,疥癣。木槿根

木槿花
木槿花

别名:篱障花、清明篱、白饭花、鸡肉花、猪油花、朝开暮落花、里梅花、疟子花、喇叭花、白玉花、藩篱花、打碗花、灯盏花、白面花、朝开幕落花、白槿花、桐树花、大碗花、碗盖花、扁状花、苦松花、水槿花、槿铃花、新米花、饭汤花、旱莲花、水昌花、槿树花、三七花、扦金花、木荆花、芭壁花、木红花、肉花、白木棉花、白水绵花、白棉花

味性:甘,平。

归经:脾;肺;肝经。

主治:清热,利湿,凉血。治肠风泻血,痢疾,白带。木槿花

木槿皮

别名:川槿皮、槿皮、白槿皮、芦树皮、槿树皮、碗盖花皮

味性:甘,微温。

归经:入大肠、肝、脾经。

主治:清热利湿,杀虫止痒。用于痢疾,白带;外用治阴囊湿疹体癣,脚癣。木槿皮

木槿子
木槿子

别名:朝天子、川槿子、槿树子木槿果

味性:甘;寒。

归经:肺;心;肝经。

主治:清肺化痰;止头痛;解毒。主痰喘咳嗽;支气管炎;偏正头痛;黄水疮;湿疹。木槿子

木兰寄生

别名:枫木寄生、广东寄生

味性:苦;甘;微温。

归经:肝;肾经。

主治:补肝肾;祛风湿;安胎。主腰膝酸痛;风湿痹痛;胎漏下血;胎动不安。木兰寄生

木馒头
木馒头

别名:木莲、水馒头、鬼馒头、蔓头萝、凉粉果、木铎、桔杷、文头果、文头榔、糖馒头、馒头郎、牛奶子、牛奶柚、金柚奶、假秤锤、程邦子、水子、鬼球、木果蒲、胖朴、爬墙果、爬壁果、薜荔果、膀膀子、凉粉子、烹泡子、王不留行、馒头米壳、木锋、桔把、木莲果、凉粉树果、馒头果、薛荔果、木瓜、膨泡、乌鸦馒头

味性:甘,平。

归经:肾、胃、大肠经。

主治:通乳,利湿,活血,消肿。治乳汁不下,遗精,淋浊,乳糜尿,久痢,痔血,肠风下血,痈肿,疔疮。木馒头

木棉

别名:英雄树、攀枝花、红棉

味性:花:甘、淡,凉。

主治:树皮、根:微苦,凉。花:清热利湿,解暑。用于肠炎,痢疾,暑天可作凉茶饮用。树皮:祛风除湿,活血消肿。用于风湿痹痛,跌打损伤。根:散结止痛。胃痛,颈淋巴结结核。木棉(图)

木棉花
木棉花原生态木棉花木棉花

别名:木棉、斑枝花、琼枝

味性:甘;淡;性凉。

归经:脾;肝;大肠经。

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止血。治泄泻,痢疾,血崩,疮毒,金创出血。木棉花

木奶果
木奶果

别名:水赖、麦穗、蒜瓣果

味性:味甘;性凉。

归经:肺;脾经。

主治:祛湿解毒。主香港脚;稻田皮炎。木奶果

木通七叶莲

别名:假荔枝、鸭脚莲、土牛藤、七叶莲[广东、广西]

味性:甘、温。

主治:散瘀止痛,利尿消肿。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各种神经性疼痛,水肿,小便不利,月经不调。木通七叶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