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味中药列表/30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小麦麸

别名:麸皮

味性:甘,凉。

归经:入手阳明经。

主治:治虚汗,盗汗,泄利,糖尿病,口腔炎,热疮,折伤,风湿痹痛,脚气。小麦麸

小毛鸡

别名:小鸦鹃

味性:甘,温。

主治:调经,补血。外用治跌打,风湿。小毛鸡

小毛香

别名:火绒草、小白头翁

味性:淡微甘,平。

主治:止咳。治咳嗽。小毛香

小牛力

别名:土甘草、单刀根

味性:味甘微辛,性平。

归经:肝经。

主治:散瘀,消肿,止痛,宁神。治跌打肿痛。小牛力

小婆婆纳

别名:百里香叶婆婆纳、仙桃草、地涩涩

味性:甘、苦、涩,平。

主治:活血散瘀,止血,解毒。主治月经不调,跌打内伤;外用治外伤出血,烧烫伤,蛇咬伤。小婆婆纳

小茜草

别名:滇茜草

味性:甘;平。

主治:补血活血;祛风除湿。主贫血;头晕失眠;风湿痹痛;慢性胃炎;跌打损伤;月经不调。小茜草

小茄

别名:小村金黄

味性:微甘,平。

主治:清热解毒,除湿止痛。小茄

小杉藻

别名:茶米菜、小杉海苔、小葡萄藻、茶叶藻

味性:甘;咸;寒。

归经:胃;大肠经。

主治:清热;和胃;通便。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便秘。小杉藻

小升麻

别名:金丝三七、帽辫七、开喉箭、三面刀、茶七、白升麻、米升麻、万年根、拐枣七、棉花七、熊掌七

味性:味甘;苦;性寒。

主治:清热解毒;疏风透疹;活血止痛;降血压。主咽痛;疖肿;斑疹不透;劳伤;腰腿痛及跌打损伤;高血压。小升麻

小天冬

别名:天冬、密齿天门冬

味性:甘、淡,平。

主治:滋阴,润肺,止咳。主治肺痨久咳,潮热咯血,支气管炎,水肿,疝气,催乳。小天冬

小悬钩子

别名:莓子、覆盆子[青海]

味性:全株:苦、微酸、平;果:甘、酸、温。

主治:全株:补肝健胃、祛风止痛。用于急性、亚急性肝炎,食欲不振,风湿性关节炎。;果:补肾固精。用于遗精。小悬钩子

小雪人参

别名:白土子、山豆花根、小毛香、山花生、山油麻、公油麻、毛胡枝子、白荻、绒毛胡枝子

味性:甘;微淡;性平。

归经:脾经。

主治:健脾补虚;清热利湿;活血调经。主虚劳;血虚头晕;水肿;腹水;痢疾;经闭;痛经。小雪人参

小血藤叶

味性:甘;辛;微涩;性平。

主治:解毒消肿;散瘀止血。主疮疖肿毒;乳痈红肿;外伤出血;骨折;毒蛇咬伤。小血藤叶

小鸦葱

别名:鸦葱

味性:味甘;微苦;性寒。

主治:清热利湿;消痈;下乳。主湿热泻痢;小便淋涩;痈肿疔毒;乳痈;乳汁不下。小鸦葱

小岩白菜

别名:黄毛岩白色

味性:味甘;性平。

主治:润肺止咳。主虎劳久嗽。小岩白菜

小羊肚菜

别名:小羊肚菌、美味羊肚菌

味性:甘,平。

主治:益肠胃,化痰理气。用于消化不良,痰多气短。小羊肚菜

小叶鹅掌柴

别名:七叶莲

味性:味辛;苦;微甘;性平。

主治:祛风通络;养血止血。主风湿麻木;跌打伤痛;吃力血;吐血;便血;血虚体弱。小叶鹅掌柴

小叶昏鸡头

味性:甘;微涩;平。

主治:清热解毒;止血;杀虫。主鼻衄;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肠寄生虫病。小叶昏鸡头

小叶寄树兰

味性:味甘;性平。

主治:润肺止咳。主肺燥咳嗽。小叶寄树兰

小叶金花草

别名:石孔雀尾、仙鸡尾、金粉蕨、串鱼草、人头草、金花草、小金花草、火汤蕨、线鸡尾草、黑蕨、风尾连、土黄连、孔雀尾、六零草、小野鸡尾草、解毒蕨、火伤蕨

味性:苦,寒。

主治:(叶,微甘)。清热,利湿,解毒,止血。治风热感冒,急性胃肠炎,痢疾,黄疸,咳血,吐血,便血,尿血,疔疮,外伤肿痛。小叶金花草

小叶金老梅

别名:柏拉

味性:甘;寒。

归经:肾;膀胱经。

主治:利尿消水。治寒湿脚气,痒疹,乳腺炎。小叶金老梅

小叶莲
小叶莲

味性:甘,平。

主治:调经活血。用于血瘀经闭,难产,死胎、胎盘不下。小叶莲

小叶三点金
小叶三点金

别名:斑鸠窝、辫子草、碎米柴、爬地香、哮灵草、小叶山绿豆

味性:甘,平。

主治:健脾利湿,止咳平喘,解毒消肿。用于小儿疳积,黄疸,痢疾,咳嗽,哮喘,支气管炎;外用治毒蛇咬伤,痈疮溃烂,漆疮,痔疮。小叶三点金

小叶桑

别名:野桑、小岩桑

味性:味甘辛,性寒。

主治:清热解表。治感冒咳嗽。小叶桑

小叶桑根

味性:辛甘,寒。

主治:泻肺火,利小便。治肺热咳嗽,衄血,水肿,腹泻,黄疽。小叶桑根

小叶云实

味性:甘;温。

归经:胃;脾经。

主治:祛风除湿,健脾和胃。主风湿痹痛,胃病,消化不良。小叶云实

小獐毛

别名:马胖草

味性:甘;淡;凉。

主治:清热;利尿;退黄。主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黄疸型肝炎;肝硬化腹水;胆囊炎。小獐毛

小紫含笑

别名:青竹兰、黑搜山虎、牌楼七、牌骨七、火烧兰、牛舌片、兰竹参、小乌纱、牌楼笋、羊合七、见血飞、红将军

味性:味甘;微苦;性平。

主治:行气活血;清热解毒。主肺热咳嗽;气滞胸痛;吐泻;睾丸肿痛;风湿腰痛;跌打损伤;疮痈肿毒。小紫含笑

肖菝葜

别名:土萆薢、千斤力

味性:微甘,平。

主治:清热利湿,壮筋骨。主治腹泻,月经不调,腰膝痹痛,小便混浊,白带。肖菝葜

缬草
缬草

别名:拔地麻、小救驾[陕西]、鹿子草、臭草、穿心排草、甘松、猫食菜、满山香、小救驾、大救驾、七里香、抓地虎、香草、蜘蛛香、潢山香、潢坡香、五里香

味性:辛、甘,温。

归经:归心;肝经。

主治:治心神不安,胃弱,腰痛,月经不调,跌打损伤。缬草

心叶百合

别名:大叶百合、山菠萝根、荞麦叶贝母、荞麦叶大百合

味性:甘、淡,凉。

主治:清肺止咳,解毒。用于肺结核咯血,鼻窦炎,中耳炎。心叶百合

心叶党参

别名:大头党参、小人参

味性:甘,温。

主治:补虚弱。用于病后体虚,自汗。心叶党参

心叶黄花仔

别名:吸血草、白痴头婆、索仔草、娃儿草、小桐麻、大黄花母、生毛英仔草、软枝虱母头、生毛虱母头、小号山胶播、圆叶金、午时花、圆叶咳觑草、黄花少四味、倒地麻、大花黄花稔、心叶拔毒散

味性:甘;微辛;平。

主治:清热利湿;止咳;解毒消痈。主湿热黄疸;痢疾;泄泻;淋病;发热咳嗽;气喘;痈肿疮毒。心叶黄花仔

辛参

别名:土甘草、白元参、西参、山甘草、白洋参、白玄参

味性:味甘;苦;性凉。

主治:理气健脾;解毒消肿。主消化不良;脘腹胀痛;腹泻;咳喘胸闷;感冒;咽喉肿痛;药物中毒;跌打瘀肿。辛参

星星草

别名:画眉草、蚊子草

味性:全草:甘、淡,凉;花序:淡,平。

主治:全草:疏风清热,利尿。用于膀胱结石,肾结石,肾炎,肾盂肾炎,膀胱炎,结膜炎,角膜炎。;花序:解毒,止痒。用于黄水疮。星星草

星状风毛菊

别名:伏地风毛菊

味性:甘,平。

主治:除湿通络。主治风湿筋骨疼痛。星状风毛菊

杏树皮

味性:甘;寒。

归经:心;肺经。

主治:解毒。主食苦杏仁中毒。杏树皮

杏子

别名:杏实

味性:酸甘,温。

归经:肺;心经。

主治:润肺定喘;生津止渴。主肺燥咳嗽,津伤口渴。杏子

雄黄兰

别名:搜山虎、扭子药、山慈姑、搜山黄、黄大蒜、土三七

味性:甘、辛;平。

主治:解素养;消肿;止痛。主蛊毒;脘痛;筋骨痛;痄腮;疮疡;跌打伤肿;外伤出血。雄黄兰

熊筋

味性:味甘;性温。

归经:肝经。

主治:祛风;强筋骨。主风湿痹痛筋骨;痿弱。熊筋

熊肉

味性:甘,温。

归经:脾;肾经。

主治:补虚损,强筋骨。治脚气,风痹,手足不随,筋脉挛急。熊肉

熊油

别名:熊脂

味性:甘,寒。

主治:疱。熊油

熊掌

别名:熊蹯

味性:甘,平。

归经:脾;胃经。

主治:健脾胃;补气血;祛风湿。主脾胃虚弱;诸虚劳损;风寒湿痹。熊掌

绣球防风果

别名:绣防风子

味性:味甘;淡;性平。

主治:解表清肺;益肝健脾。主感冒;小儿肺炎;疳积;目眦赤烂。绣球防风果

锈毛旋蒴苣苔

别名:岩蒿苣、岩枇杷

味性:甘、微涩,温。

主治:止咳,解毒,镇痛,生肌,固脱。主治咳嗽,子宫脱垂。外用治痈疮红肿,骨折。锈毛旋蒴苣苔

序梗女贞

别名:苦丁茶[四川]

味性:甘、苦,微寒。

主治:清热散风,除烦解渴。主治头痛,齿痛,耳鸣,目赤红肿等症。序梗女贞

萱草根
萱草根

别名:漏芦果、漏芦根果、地人参、黄花菜根、天鹅孵蛋、绿葱兜、水大蒜、皮蒜、地冬、玉葱花根、竹叶麦冬、多儿母、红孩儿、爬地龙、绿葱根、镇心丹、昆明漏芦

味性:甘,凉。

归经:脾;肝;膀胱经。

主治:利水,凉血。治水肿,小便不利,淋浊,带下,黄疸,衄血,便血,崩漏,乳痈。萱草根

萱草嫩苗

味性:甘;凉。

归经:入脾、肺二经。

主治:清热利湿。主胸膈烦热;黄疸;小便短亦。萱草嫩苗

旋花根

别名:筋根、续筋根、旋蒚草根、旋葍草根、篱天剑根

味性:甘微苦,温。

归经:肺;肝;肾经。

主治:益精气,续筋骨。治丹毒,创伤。旋花根

旋花苗

味性:辛;微甘;微苦;平。

归经:脾;肾经。

主治:清热解毒。主丹毒。旋花苗

雪参

别名:红毛阳参、刺参、条参、鸡脚参、土高丽参

味性:甘;温。

归经:脾;肾经。

主治:补气;益肾。主久泻;脱肛;食欲不振;便血;浮肿;久咳;哮喘;眩晕及夜盲症。雪参

雪梨膏
雪梨膏

别名:梨膏

味性:甘,平。

主治:养阴清肺,除烦止咳。主治肺燥咳嗽,吐血,咯血,心火烦躁,口渴喉干,并除胸膜痰热。雪梨膏

雪莲花
雪莲花

别名:雪莲、霄荷花、大拇花、大木花、雪荷花

味性:甘、微苦,温。

归经:归肚;肾经。

主治:温肾壮阳;调经止血。主阳痿;腰膝酸软;妇子带下,月经不调;风湿痹症;外伤出血。雪莲花

雪灵芝

味性:甘,寒。

归经:肝;胆;肾经。

主治:治流感,肺炎,黄疸,筋骨疼痛,淋病。雪灵芝

雪人参

别名:铁刷子、血人参、山红花、红苦刺

味性:甘苦,温。

归经:肝;肾;大肠经。

主治:补虚,活血,固脱。治崩漏,久痢,跌打,风湿,溃疡久不收口。雪人参

雪山甘草

别名:土甘草[云南丽江]、假秦艽

味性:甘、苦,凉。

主治:清热解毒,理气健脾。主治消化不良,腹胀,喉咙疼痛。雪山甘草

雪山芪

味性:甘,温。

主治:补中益气,壮阳益肾。治体虚,贫血,产后虚弱,子宫脱垂,脱肛,自汗。雪山芪

鳕鱼

别名:鳘、大头鱼、大头腥

味性:味甘;性平。

主治:活血止痛;通便。主跌打骨折;外伤出血;便秘。鳕鱼

血参

别名:乳腺草

味性:甘,温。

主治:补血,活血。治贫血,产后大流血,子宫肌瘤,闭经,神经衰弱。血参

血风藤

别名:青藤、铁牛入石、青筋藤、血风根、扁果藤、血宽筋、红蛇根、牛参、老人根、穿破石

味性:甘;温。

归经:肺;脾经。

主治:补益气血,祛风活络。治气血亏损,风湿疼痛,跌打损伤。血风藤

血见愁

别名:大叶藜、杂配藜、杂灰藜、大叶灰菜、八角灰菜

味性:甘,平。

主治:止血,活血。治月经不调,崩漏,咯血,衄血,尿血,疮痈肿毒。血见愁

血满草

别名:接骨药、大血草、接骨丹、血管草、苛草、接骨木、榆古兴那布、红山花、接骨草、珍珠麻

味性:辛甘,温。

归经:归脾;肾经。

主治:祛风,利水,散瘀,通络。治急、慢性肾炎,风湿疼痛,风疹瘙痒,小儿麻痹后遗症,扭伤,骨折。血满草

血叶兰

别名:石上藕、石蚕、真金草、异色血叶兰

味性:味甘;性凉。

主治:滋阴润肺;健脾;安神。主肺痨咯血;食欲不振;神经衰弱。血叶兰

鲟鱼

别名:鲔、鮥、鮛鲔、尉鱼、仲明鱼、鱏、乞里麻鱼、碧鱼、叔鲔

味性:甘,平。

归经:肺;肝经。

主治:益气补虚;活血通淋。主久病体虚;贫血;血淋;前列腺炎。鲟鱼

鸭肪

别名:鹜肪、鸭脂

味性:甘,平。

归经:脾经。

主治:消瘰散结;利水消肿。主瘰疬;水肿。鸭肪

鸭公青

别名:鸭公藤

味性:甘、淡,平。

主治:清热利湿,祛风活络,活血止痛。用于黄疸,肾炎水肿,痢疾,红崩,白带,风湿骨痛,痛经;外用治骨折,跌打损伤,痈肿疮毒。鸭公青

鸭公藤

味性:甘;苦;凉。

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散结。主肺热咳嗽;肺痈;湿热黄疸;热淋;痢疾;带下;淋巴结炎;痈疽疖肿。鸭公藤

鸭脚艾
鸭脚艾

别名:四季菜、真珠菜、珍珠菊、肺痨草、鸭脚菜、甜菜子、刘寄奴[广西]、野勒菜、鸡甜菜、甜艾、土鳅菜、刘寄奴、秦州庵(艹闾)子、鸡鸭脚艾、大力王、白花蒿、野芹菜、白花艾、白米蒿、土三七、红姨妈菜

味性:辛甘,平。

主治:祛风止咳,活血和瘀。治头痛,咳嗽,泄泻,便血,尿血,闭经,白带,产后腹痛,阴疽肿痛,跌打损伤,汤火伤。鸭脚艾

鸭卵

别名:鸭子、鸭蛋、鹜实、鹜元

味性:甘,凉。

归经:肺;大肠经。

主治:滋阴,清肺。治膈热,咳嗽,喉痛,齿痛,泄痢。鸭卵

鸭头
鸭头

味性:甘;淡;凉。

归经:肾;膀胱经。

主治:利水消肿。主水肿尿涩;咽喉肿痛。鸭头

鸭跖草
鸭跖草

别名:竹节菜、鸭鹊草、耳环草、蓝花菜、翠蝴蝶、三角菜、三荚菜、桂竹草、蓝花水竹草、淡竹叶、鸡舌草、鼻斫草、碧竹子、碧竹草、青耳环花、碧蟾蜍、竹叶草、地地藕、蓝姑草、淡竹叶菜、竹鸡草、竹叶菜、碧蝉花、水竹子、露草、帽子花、三筴子菜、竹叶兰、竹鸡苋、竹根菜、牛耳朵草、鸭食草、水浮草、鸭子菜、菱角伞、鸭脚草、碧蝉儿花、鹅儿菜、竹管草、兰花草、野靛青、萤火虫草、竹叶活血丹、鸡冠菜、蓝花姑娘、鸭仔草

味性:甘,寒。

归经:归肺;胃膀胱经。

主治:清热解毒;利水消肿。主风湿感冒;热病发热;咽喉肿痛;痈肿疔毒;水肿;小便热淋涩痛。鸭跖草(图)

鸭肫衣
鸭肫衣

别名:鸭肫内皮、鸭肫皮、鸭内金、鸭肶胵

味性:味甘;性平。

归经:脾;胃经。

主治:消食;化积。主食积胀满;嗳腐吞酸;噎膈翻胃;诸骨哽喉。鸭肫衣

鸭嘴癀

别名:小接骨、双须蜈蚣、四方草[厦门]、鸡舌癀、定经草、田边草、调经草、田蛭草、鱼尾草、水辣椒、四方草、兰花仔、惊风榴、四角草、小肢草、长果母草、母草

味性:甘、淡,凉。

主治:活血,解毒。治月经不调,闭经,痛经,痢疾,口疮,乳痈,瘰疬,跌打损伤。鸭嘴癀

崖棕根

别名:干经草

味性:味甘辛,性温。

归经:肺;肝;肾经。

主治:益气养血;活血调经。主气血虚弱;倦怠无力;心悸失眠;月经不调;经闭。崖棕根

雅红隆

别名:亚呼噜、锡生藤、鼠耳草、亚红龙、牙昏噜[傣语]

味性:苦、微甘,温。

主治:活血散瘀,麻醉止痛,止血生肌。用于跌打损伤,创伤出血。雅红隆

亚麻

别名:鸦麻、胡麻饭、山西胡麻、山脂麻、胡脂麻、胡麻

味性:味辛;甘;性平。

归经:肝;胃;大肠经。

主治:平肝;活血。主肝风头痛;跌打损伤;痈肿疔疮。亚麻(图)

亚麻子
亚麻子亚麻子

别名:亚麻仁、胡麻子、壁虱胡麻、大胡麻、胡麻仁

味性:甘、平。

归经:肝;胃;大肠经。

主治:治麻风,皮肤痒疹,脱发,大便干燥。亚麻子

亚香棒虫草
亚香棒虫草

味性:甘;温。

归经:肾;肺经。

主治:补益肺肾;益精止血。主肺结核;咳嗽痰血;身体虚弱;阳痿;遗精。亚香棒虫草

烟管蓟

别名:大蓟

味性:味甘;苦;性凉。

主治:解毒;止血;补虚。主疮肿;疟疾;外伤出血;体虚。烟管蓟

岩白菜
岩白菜岩白菜

别名:岩壁菜、石白菜、岩七、红岩七、雪头开花、亮叶子、呆白菜、矮白菜、岩菖薄、红锻子、观音莲、紫梗、米嘿着、埃酥蒙、矮菖薄、哈懂、又月白

味性:甘、微涩,凉。

归经:肝、肺、脾经。

主治:治虚弱头晕,劳伤咳嗽,吐血,咯血,淋浊,白带,肿毒。岩白菜

岩春草

别名:地柏枝、野柏树、铁脚洞里仙、丹雪凤尾、伤寒草、止血草、止血丹、石蜈蚣、小雉鸡尾、墙锦、万年柏、洞里仙

味性:苦;甘;凉。

主治:清热解毒;平肝镇惊;止血利尿。主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肺热咳嗽;小儿惊风;小便不利;指头炎;毒蛇咬伤。岩春草

岩豆藤根

味性:性平,味甘微涩。

主治:和血,解热。岩豆藤根

岩凤尾蕨

别名:凤尾草、粗金鸡尾、楚箭草

味性:甘;苦;凉。

归经:大肠;肺;肝经。

主治:清热利湿;敛肺止咳;定惊;解毒。主泄泻;痢疾;淋证;久咳不止;小儿惊风;疮疖;蛇虫咬伤。岩凤尾蕨

岩豇豆

别名:岩泽兰

味性:味辛;微甘;性平。

归经:肺;脾经。

主治:散风止咳;化食消积。主风寒咳嗽;小儿疳积;外伤出血。岩豇豆

岩兰花根

别名:兰花石参、鸡肉参

味性:甘,温。

主治:养血除风,利湿。治风湿瘫痪,破伤风,虚痨咳血。岩兰花根

岩萝卜

别名:岩蝴蝶

味性:味甘;微苦;性平。

主治:活血散瘀;生肌止血。主跌打瘀肿疼痛;创伤出血;冻疮。岩萝卜

岩枇杷

别名:岩莴苣、蛛毛苣苔、回生草、红毛旋蒴、苣苔、旋蒴苣苔、消毒草

味性:味甘;微涩;性平。

主治:止咳;固脱;解毒。主咳嗽;子宫脱垂;痈疮红肿。岩枇杷

岩七

别名:竹节七、小万年青、白马分宗、爬岩夕、小铜锤、大树小黑牛、石莲青

味性:苦、微甘,寒。

主治:疏风清热;活血止痛。主外感风热;发热头痛;咳嗽;咽喉肿痛;跌打损伤;骨折。岩七

岩石羊

别名:树莲藕、半球莲

味性:苦;甘;平。

主治:养血;止血;除湿;舒筋。主体弱血虚;小儿疳积;肝脾肿大;月经不调;肠风下血;黄疸;风湿痹痛;跌打损伤。岩石羊

岩松鼠骨

别名:臊挠子骨、原动物岩松鼠又名:扫毛子、石老鼠

味性:味甘;咸;性平。

归经:肝经。

主治:活血止痛。主跌打疼痛;骨折;腰腿痹痛。岩松鼠骨

岩笋

别名:通兰、岩角、石竹子、岩竹、接骨丹[云南大理]、接骨丹、石笋、风兰

味性:甘;平。

归经:肺;胃;肾经。

主治:活血,祛瘀,接骨。用于骨折,跌打损伤,创伤。岩笋

岩檀香

别名:山檀香、土地瓜、山梨儿

味性:甘辛,平。

主治:顺气,消饱胀。治胸腹气痛,饱胀。岩檀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