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味中药列表/35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竹头草

别名:芩草、箬叶莩、棕茅、棕叶草、涩船草、皱茅

味性:甘;温。

归经:脾经。

主治:益气固脱。。主脱肛;子宫下垂。竹头草

竹叶兰
竹叶兰

别名:黄竹参、竹叶参、花竹叶菜、水竹参、绕昼兰、观音草、土三七、糯米饭草

味性:甘;微苦;平。

主治:清肺止咳;补肺益肾;调经止血。主肺热咳嗽;气虚喘咳;头晕耳鸣;骨折;吐血。竹叶兰

竹叶榕

别名:狭叶榕、水稻清、竹叶牛奶树

味性:甘、苦,温。

主治:祛痰止咳,行气活血,祛风除湿。用于咳嗽,胸痛,跌打肿痛,肾炎,风湿骨痛,乳少。竹叶榕

竹叶心

味性:甘、苦,凉。

主治:清头热,治头昏。竹叶心

竹叶子

别名:水百步还魂、大叶竹菜、猪鼻孔、酸猪草、小竹叶菜、笋壳莱、叶上花、小青竹标

味性:甘;平。

主治:清热;利水;解毒;化瘀。主感冒发热;肺痨咳嗽;口渴心烦;水肿;热淋;白带;咽喉疼痛;痈疮肿毒;跌打劳伤;风湿骨痛。竹叶子

竹鱼

别名:足鱼、野鲮鱼

味性:味甘;性温。

归经:脾;胃经。

主治:益气;除湿。主久病体虚;腰腿疼痛。竹鱼

竹芋
竹芋

别名:结粉、山百合

味性:甘、淡,凉。

归经:肺;膀胱经。

主治:清肺,利尿。主治肺热咳嗽,小便赤痛。竹芋

苎花

别名:苎麻花

味性:甘;性寒。

主治:清心除烦;凉血透疹。主心烦失眠;口舌生疮;麻疹透发不畅;风疹瘙痒。苎花

苎麻
苎麻

别名:家苎麻、白麻、圆麻

味性:根:甘,寒;叶:甘,凉。

主治:根:清热利尿,凉血安胎。用于感冒发热,麻疹高烧,尿路感染,肾炎水肿,孕妇腹痛,胎动不安,先兆流产;外用治跌打损伤,骨折,疮疡肿毒。;叶:止血,解毒。外用治创伤出血,虫、蛇咬伤。苎麻(图)

苎麻根
苎麻根原生态苎麻根苎麻根苎麻根

别名:家苎麻、野麻、白麻、园麻、青麻、苎根、苎麻头、野苎根、苎麻茹

味性:甘,寒。

归经:肝;心;膀胱经。

主治:清热,止血,解毒,散瘀。治热病大渴、大狂,血淋,癃闭,吐血,下血,赤白带下,丹毒,痈肿,跌打损伤,蛇虫咬伤。苎麻根(图)

苎麻梗

味性:甘;微寒。

主治:散瘀;解毒。主金疮折损;痘疮;痈肿;丹毒。苎麻梗

苎麻皮

味性:甘;性寒。

归经:胃;膀胱;肝经。

主治:清烦热,利小便,散瘀,止血。治瘀热,心烦,小便不通,肛门肿痛,血淋,创伤出血。苎麻皮

苎麻叶

味性:甘;微苦;性寒。

归经:肝;心经。

主治:凉血,止血,散瘀。治咯血,吐血,血淋,尿血,肛门肿痛,赤自带下,跌扑瘀血,创伤出血,乳痈,丹毒。苎麻叶

抓地虎

别名:劲直阴地蕨、劲直小阴地蕨

味性:甘;寒。

主治:清热解毒。主毒蛇咬伤。抓地虎

锥栗

别名:栲栗、山椎、锥子树、勒翠、桂林栲、米锥栗

味性:种子:甘,平;壳斗及叶:苦、涩,平。

主治:健胃补肾,除湿热。;种子:治肾虚,痿弱,消瘦。;壳斗及叶:治湿热,腹泻。锥栗

啄木鸟
啄木鸟

别名:斑啄木鸟、木冠子、啄树雀、棕腹啄木鸟、斫木、山啄木、火老鸦、鴷

味性:甘,平。

归经:肝;脾经。

主治:补虚,开郁,平肝。治虚劳,疳积,噎膈,痫病,痔瘘。啄木鸟

鲻鱼
鲻鱼

别名:子鱼、白眼、梭鱼、乌鲻、黑耳鲻、乌仔鱼、犬鱼、知鱼、脂鱼、乌头鱼

味性:味甘;性平。

归经:脾;胃;肺经。

主治:益气健脾;开胃消食;散瘀止痛。主脾胃虚弱,消化不良;小儿疳积;贫血;百日咳;产后瘀血;跌打损伤。鲻鱼

梓实
梓实

味性:味甘;性平。

归经:肾;膀胱经。

主治:利水消肿。主小便不利;浮肿;腹水。梓实

梓树

别名:臭梧桐、黄金树、豇豆树、水桐、梓实、梓白皮

味性:果实(梓实):甘,平;皮(梓白皮):苦,寒。

主治:果实:利尿,消肿。用于浮肿,慢性肾炎,膀胱炎,肝硬化腹水。;皮:利湿热,杀虫。外用治湿疹,皮肤瘙痒,小儿头疮。梓树

紫八宝

味性:甘;涩、微苦;平。

归经:心;肺;肾经。

主治:清热解毒;敛疮;祛风镇痛;补益心肾。主疮疡痈疽;瘰疬;痔核;感冒头痛;风寒痹痛;痛风;肺炎;肺结核;心悸;虚劳;阳萎;妇女不孕;癫痫;神经障碍;便秘;虫积;食积;腱鞘炎。紫八宝

紫背菜

别名:红番苋、红毛番、红背菜、红菜、叶下红、红玉菜、血皮菜、血匹菜、当归菜、观音菜、木耳菜

味性:甘、辛,凉。

主治:凉血止血,清热消肿。用于咳血,血崩,痛经,血气痛,支气管炎,盆腔炎,中暑,阿米巴痢疾;外用治创伤出血,溃疡久不收口,疔疮痈肿,甲沟炎。紫背菜

紫椿

味性:苦;甘;涩;温。

主治:燥湿;止血;杀虫。主溃疡病;胃、肠道出血;血崩;痢疾;肠炎;皮肤瘙痒;痈疖;痔疮。紫椿

紫弹树

别名:朴树、中筋树、沙楠子树、香丁

味性:甘,寒。

主治:清热解毒,祛痰,利小便。治小儿解颅。紫弹树

紫弹树根皮

味性:甘;性寒。

主治:解毒消肿;祛痰止咳。主乳痈肿痛;痰多咳喘。紫弹树根皮

紫弹树叶

味性:甘;性寒。

主治:清热解毒。主疮毒溃烂。紫弹树叶

紫弹树枝

味性:甘;性寒。

主治:通络止痛。主腰背酸痛。紫弹树枝

紫靛

别名:假杜鹃、吐红草、地狗胆、蓝花草、刺牛膝、白牛膝[四川西昌]、青藤、白牛膝、假红蓝、洋杜鹃

味性:甘、淡,凉。

主治:清肺化痰,止血截疟。;四川西昌地区用本品祛风除湿,消肿止痛,消疹止痒。紫靛

紫葛

别名:见肿消、梦中消、见毒消、外红消、山葫芦蔓子、老鸹眼、褶文秧

味性:甘;微苦;寒。

主治:清热补虚;散瘀通络;解毒。主产后心烦口渴;中风半身不遂;跌打损伤;痈肿恶疮。紫葛

紫金莲

别名:转子莲、紫金标、搬倒甑、蓝花草、蓝花丹、蓝花过节、蓝花矮陀、蓝花对节兰、蓝花狗骨节、牛癞子棵、九节莲、舒筋、月月花、大吉力、花格草、假玉竹、铁狮岩陀、对节兰、普普红、叶叶兰、板倒甑、七星箭

味性:性温,味甘。

归经:肝经。

主治:行气活血止痛。主脘腹胁痛;跌打损伤;骨折。紫金莲

紫荆果
紫荆果

味性:甘;微苦;平。

归经:心;肺经。

主治:止咳平喘,行气止痛。主咳嗽多痰,哮喘,心口痛。紫荆果

紫晶蘑

味性:甘;性平。

归经:脾经。

主治:健脾祛湿。主预防脚气病。紫晶蘑

紫麻

别名:大麻叶、火水麻子、天青地白、野麻、大叶麻、大毛叶、小麻叶、水麻叶、柴苎麻、白水苎麻、火麻条、小青麻、水麻泡、假山麻、雪果

味性:甘,平。

主治:清热解毒;行气活血;透疹。主感冒发热;跌打损伤;牙痛;麻疹不透;肿疡。紫麻

紫茉莉

别名:胭脂花、胭粉豆、水粉花、粉子头、夜娇娇、夜晚花、入地老鼠

味性:甘、淡,凉。

主治:清热利湿,活血调经,解毒消肿。根:扁桃体炎,月经不调,白带,子宫颈糜烂,前列腺炎,泌尿系感染,风湿关节酸痛;根、全草外用治乳腺炎,跌打损伤,痈疖疔疮,湿疹。紫茉莉

紫茉莉根
紫茉莉根

别名:入地老鼠、花粉头、水粉头、粉子头、胭脂花头、白花参、粉果根、白粉根、白粉角

味性:甘苦,平。

主治:利尿,泻热,活血散瘀。治淋浊,带下,肺劳吐血,痈疽发背,急性关节炎。紫茉莉根

紫茉莉叶
紫茉莉叶

味性:甘;淡;性微寒。

主治:清热解毒;祛风渗湿;活血。主痈肿疮毒;疥癣;跌打损伤。紫茉莉叶

紫茉莉子

别名:土山柰、白粉果

味性:甘;性微寒。

主治:清热化斑;利湿解毒。主生斑痣;脓疱疮。紫茉莉子

紫泡

别名:栽秧泡、硬枝黑琐莓、覆盆子、红刺泡、黑托盘、多叶悬钩子

味性:根:苦、涩,平;果:甘、酸,微温。

主治:根:止泻痢,祛风止痛,清热利湿,消炎。;果:补肾涩精。治痢疾,腹泻,风湿关节痛,痛风,急、慢性肝炎,月经不调,小儿疳积,挫伤疼痛,湿疹,皮肤化脓感染,口腔炎,咽颊炎,牙龈炎,泌尿道结石,神经衰弱,遗精,早泄。紫泡

紫梢花
紫梢花

别名:紫霄花、淡水海绵、花子

味性:甘,温。

归经:肾经。

主治:补肾,益精,助阳。用于阳痿遗精,小便失禁,白带。紫梢花

紫藤
紫藤

别名:藤萝、招豆藤、朱藤、藤花菜、小黄藤、紫金藤、轿藤、豆藤、黄纤藤、黄环、小黄草

味性:甘、苦,温。

归经:肾经。

主治:止痛,杀虫。用于腹痛,蛲虫病。紫藤

紫藤根

味性:甘;温。

归经:肝;肾;心经。

主治:祛风除湿;舒筋活络。主痛风;痹症。紫藤根

紫藤子

别名:紫藤豆、藤花子、紫金藤子、土木鳖、藤萝子

味性:甘;微温。

归经:肝;胃;大肠经。

主治:活血;通络;解毒;驱虫。主筋骨疼痛;腹痛吐泻;小儿蛲虫病。紫藤子

紫筒草根

味性:甘微苦,凉。

主治:清热凉血,止血,止咳。治吐血,肺热咳嗽,感冒。紫筒草根

紫葳根

别名:凌霄花根

味性:味甘;辛;性寒。

归经:肝;脾;肾经。

主治:凉血,祛风,行瘀。治血热生风,身痒,风疹,腰脚不遂,痛风。紫葳根

紫啸鸫
紫啸鸫

别名:鸣鸡、山呜鸡、乌精、箫声鸫、黑雀儿

味性:味甘;咸;性平。

归经:入肺、胃、肝、大肠四经。

主治:解毒;止血;止咳。主痔疮;吐血;咳嗽;神经衰弱;偏头痛。紫啸鸫

紫鸭跖草
紫鸭跖草

别名:血见愁、紫露草、鸭舌草、本山金线连、鸭舌黄

味性:淡;甘;凉。

归经:心;肝经。

主治:活血,止血,解蛇毒。主治蛇泡疮,疮疡,毒蛇咬伤,跌打风湿。紫鸭跖草

紫玉盘

别名:油椎、香蕉、酒饼子、牛刀树、牛菍子、牛头罗

味性:苦、甘,微温。

主治:健胃行气,祛风止痛。用于消化不良,腹胀腹泻,跌打损伤,腰腿疼痛。紫玉盘

紫玉簪
紫玉簪

别名:紫萼、山玉簪、紫鹤、鸡丹骨、红玉簪、石玉簪、梭子草、耳叶七、化骨莲、白鹤仙、鸡骨丹

味性:微甘,凉。

主治:凉血止血;解毒。主崩漏;湿热带下;嗯喉肿痛。紫玉簪

紫玉簪根

别名:红玉簪花头

味性:甘苦,平。

主治:治咽喉肿痛,牙痛,胃痛,血崩,带下,痈疽,瘰疬。紫玉簪根

紫玉簪叶
紫玉簪叶

味性:甘;甘;平。

主治:凉血止血;解毒。主崩漏;湿热带下;疮肿;溃疡。紫玉簪叶

紫云英

别名:苕子菜、沙蒺藜、红花草、翘摇

味性:微辛、微甘,平。

主治:祛风明目,健脾益气,解毒止痛。;根:用于肝炎,营养性浮肿,白带,月经不调。;全草:用于急性结膜炎,神经痛,带状疱疹,疮疖痈肿,痔疮。紫云英

自来血

别名:血经草

味性:微甘、涩,温。

主治:活血调经,补气养血,生肌,止咳。;劳伤咳嗽:根3两,泡酒服。;外治刀伤:叶捣烂敷伤处。;月经不调:配方用,水煎服。自来血

自事口草

别名:鹿蹄草、小回回蒜、假芹菜、千里光、自灸草、野芹菜、点草

味性:甘淡。

主治:治目翳,黄疸。自事口草

棕叶芦

别名:扫地草、棕叶草、莽草

味性:甘,凉。

归经:入肺、胆二经。

主治:清热解毒,生津止渴,主治疟疾。棕叶芦

棕竹

别名:筋头竹、棕树、美三

味性:味甘;涩;性平。

归经:入肝、肾二经。

主治:收敛止血。主鼻衄;咯血;吐血;产后出血过多。棕竹

棕竹根

味性:味甘;涩;性平。

主治:祛风除湿;收敛止血。主风湿痹痛;鼻衄;咯血;跌打劳伤。棕竹根

鯮鱼

别名:鯼鱼、尖头鳡、鯼、火筩嘴、马头鯮、鸭嘴鯮、喇叭鱼、长嘴鳡

味性:味甘;性平。

归经:脾;胃;肾经。

主治:补虚益脾胃;强筋骨。主久病体弱;脾胃不和;食欲不振;腰膝酸软;行走不利。鯮鱼

粽粑叶

别名:柊叶、棕叶、冬叶、粽叶

味性:甘、淡,微寒。

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利尿。主感冒发热;痢疾;吐血;衄血;血崩;口腔溃烂;音哑;小便不利。粽粑叶

鳟鱼

别名:鮅、赤眼鱼、红目鳟、红眼棒、红眼鱼、醉角眼、野草鱼

味性:味甘;性温。

归经:胃经。

主治:暖胃和中;止泻。主反胃吐食;脾胃虚寒泄泻。鳟鱼

柞蚕蛹

别名:茧蛹

味性:甘;淡;凉。

归经:胃;肺;肝;肾经。

主治:生津止渴;止痉。主消渴尿多;癫痫抽搐。柞蚕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