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味中药列表/26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丝瓜藤

味性:甘,平。

归经:归心;脾;肾经。

主治:通经活络,止咳化痰。腰痛,咳嗽,鼻炎,支气管炎。丝瓜藤

丝瓜子

别名:乌牛子

味性:微甘,平。

主治:利水,除热。治肢面浮肿,石淋,肠风,痔瘘。丝瓜子

四孢蘑菇

别名:原野蘑菇、蘑菇

味性:甘,寒。

主治:益肠胃,维持正常糖代谢及神经传导。经常食用,可预防脚气病、消化不良、哺乳期乳汁分泌减少、毛细血管破裂、牙床出血、贫血症。四孢蘑菇

四川苦丁茶

别名:苦丁茶

味性:苦;微甘;性微寒。

归经:肝;胆;胃经。

主治:散风热;清头目;除烦渴。主头痛;齿痛;咽痛;唇疮;耳鸣;目赤;咯血;暑热烦渴。四川苦丁茶

四方盒子草

别名:羊肝狼头草、蕨芨花、还阳草

味性:甘、微苦,温。

主治:祛风活络,散寒止咳。主治关节冷痛,风湿痛,虚劳咳嗽。四方盒子草

四方藤
四方藤

别名:红四方藤、翼枝白粉藤、宽筋藤、红宽筋藤、春根藤、伸筋藤、蚂蝗藤、软筋藤、风藤、方藤、方根藤

味性:甘,平。

归经:肝经。

主治:祛风除湿;活血通络。主风湿痹痛;腰肌劳损;肢体麻痹;跌打损伤。四方藤

四棱通

别名:钩藤、双钩藤、大通气、倒挂金钩、越南钩藤

味性:涩、甘,微寒。

主治:清热平肝,息风镇痉,活血通经。主治风湿关节炎,跌打损伤,坐骨神经痛,骨折,小儿惊风,高血压,偏头痛,小儿脱肛。还可治带下,外伤出血等症。四棱通

四楞通

别名:钩藤、双钧藤、大通气、倒挂金钩、越南钩藤、四棱通

味性:涩;甘;微寒。

主治:祛风通络;平肝息凤。主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跌打损伤;骨折;外伤出血;高血压;偏头痛;小儿惊风;脱肛。四楞通

四叶参
四叶参

别名:奶参、羊乳、山海螺、白蟒肉、狗头参、乳头薯、乳薯、轮叶党参

味性:甘,平。

主治:补虚通乳,排脓解毒。用于病后体虚,乳汁不足,乳腺炎,肺脓疡,痈疖疮疡。四叶参

四叶草
四叶草

别名:冷水丹、风车草、四方草、米拉拉藤、四叶葎、四角金、蛇舌癀、小锯锯藤、地胡椒、四叶蛇舌草、天良草

味性:甘;苦;平。

归经:肝;脾经。

主治:清热,利尿,解毒,消肿。治尿路感染,赤白带下,痢疾,痈肿,跌打损伤。四叶草

四叶葎

别名:四叶七、小锯锯藤、红蛇儿、天良草、蛇舌癀、四棱香草

味性:甘,平。

主治:清热解毒,利尿,止血,消食。用于痢疾,尿路感染,小儿疳积,白带,咳血;外用治蛇头疔。四叶葎

四照花果

别名:癞头果、梅株果

味性:味甘;苦;性平。

主治:驱蛔;消积。主蛔虫腹痛;饮食积滞。四照花果

松花

别名:松黄、松粉、松花粉

味性:甘;性温。

归经:肝;胃经。

主治:祛风;益气;收湿;止血。主头痛眩晕;泄泻下痢;湿疹湿疮;创伤出血。松花

松花粉
松花粉松花粉

别名:松花、松黄

味性:甘,温。

归经:归肝、脾经。

主治:祛风益气,收湿,止血。治头旋眩晕,中虚胃疼,久痢,诸疮湿烂,创伤出血。松花粉

松萝

别名:树挂、云雾草、海风藤[西北、中南、西南]、金线草、老君须、女萝、松上寄生、松落、天棚草、雪风藤、山挂面、龙须草、天蓬草、金钱草、关公须、飞天蜈蚣、松毛、海风藤、石丝线、飞山翅、仙人头发、金丝藤、胡须草、荼须、过山龙、石须

味性:甘,平。

归经:心;肾;肺经。

主治:清肝,化痰,止血,解毒。治头痛,目赤,咳嗽痰多,疟疾,瘰疬,白带,崩漏,外伤出血,痈肿,毒蛇咬伤。松萝

松蘑
松蘑

别名:松蕈

味性:甘,平。

主治:散寒止痛;消食。主大骨节病;消化不良。松蘑

松球

别名:松实、松元、松果、小松球、松塔

味性:甘;苦;性温。

归经:肺;大肠经。

主治:祛风除痹;化痰止咳平喘,利尿,通便。。主治风寒湿痹;白癜风;慢性气管炎;淋浊;便秘;痔疮。松球

松鼠
松鼠

别名:灰鼠、栗鼠

味性:味甘;咸;性平。

归经:肺;肝;脾;胃;大肠经。

主治:理气调经。主治肺结核,肋膜炎,月经不调,痔疮等。松鼠

松香
松香原生态松香

别名:松脂、松膏、松肪、松胶香、沥青、白松香、松胶、黄香、松脂香

味性:苦甘,温。

归经:肝;脾经。

主治:祛风燥湿,生肌止痛,适用于痈疖疮疡,湿疹,外伤出血,烧烫伤。松香(图)

松蕈

别名:松菌、松蘑、松茸、鸡丝菌、大花菌、大脚菇、青岗菌

味性:甘;性平。

主治:舒筋活络;理气化痰;利湿别浊。主腰腿疼痛;手足麻木;筋络不舒;痰多气短;小便淋浊。松蕈

菘菜

别名:白菜、夏菘、小白菜、江门白菜、油白菜、青菜

味性:甘;凉。

归经:肠;胃经。

主治:解热除烦,通利肠胃。治肺热咳嗽,便秘,丹毒,漆疮。菘菜

菘菜子

别名:青菜子

味性:甘;平。

归经:肺;胃经。

主治:清肺化痰;消食醒酒。主痰热咳嗽;食积;醉酒。菘菜子

菘子

别名:菘菜子

味性:甘,平。

主治:治痰喘,清肺气,化痰。菘子

苏黄耆

别名:土黄芪、献干粮、狗干粮

味性:味甘,性温。

主治:催乳。苏黄耆

苏铁

别名:铁树、凤尾棕、凤尾蕉、梭罗花、铁甲松、金边凤尾

味性:甘,淡,平。

主治:叶:收敛止血,解毒止痛。用于各种出血,胃炎,胃溃疡,高血压,神经痛,闭经,癌症。;花:理气止痛,益肾固精。用于胃痛,遗精,白带,痛经。;种子:平肝,降血压。用于高血压。;根:祛风活络,补肾。用于肺结核咯血,肾虚牙痛,腰痛,白带,风湿关节麻木疼痛,跌打损伤。苏铁

苏铁根

味性:甘;淡;性平。

主治:祛风通络;活血止血。主风湿麻木;筋骨疼痛;跌打损伤;劳伤吐血;腰痛;白带;口疮。苏铁根

苏铁花
苏铁花

别名:凤尾蕉花、铁树花、梭罗花

味性:甘;性平。

主治:理气祛湿;活血止血;益肾固精。主胃痛;慢性肝炎;风湿疼痛;跌打损伤;咳血;吐血;痛经;遗精;带下。苏铁花

苏铁叶
苏铁叶

别名:番蕉叶、铁树叶

味性:甘;淡;性平。

归经:肝;胃经。

主治:理气止痛;散瘀止血;消肿解毒。主肝胃气滞疼痛;经闭;吐血;便血;痢疾;肿毒;外伤出血;跌打损伤。苏铁叶

苏土藁本

别名:山藁本

味性:味甘;性平。

归经:归肺;肝经。

主治:祛风止痛;降压。主感冒;头痛;高血压病;头晕。苏土藁本

别名:苏、酪苏、酥油、马思哥油、白酥油

味性:味甘;性微寒。

归经:脾;肺;大肠经。

主治:养阴清热;益气血;止渴润燥。主阴虚劳热;肺痿咳嗽;失音;吐血;消渴;便秘;肌肤失润。

酥油

别名:奶油、牦牛油

味性:甘,微寒。

主治:补五脏,益气血。主治肺痿咳喘,止吐血,止消渴,缩小便及泽肌肤。酥油

粟米泔汁

味性:甘;凉。

归经:脾;胃经。

主治:清热止泻;止渴;杀虫敛疮。主霍乱;泻痢;消渴;疮疥。粟米泔汁

酸不溜根

味性:酸;甘;性温。

归经:脾;肾经。

主治:温肾散寒;理气上痛;止泻止痢。主寒疝;阴囊汗出;胃痛;腹泻;痢疾。酸不溜根

酸果藤

别名:酸藤子、酸藤果、山盐酸鸡、酸醋藤、入地龙、信筒子

味性:根、叶:酸,平;果:甘、酸,平。

主治:根、叶:祛瘀止痛,消炎,止泻。根用于痢疾,肠炎,消化不良,咽喉肿痛,跌打损伤;叶外用治跌打损伤,皮肤瘙痒。;果:强壮,补血。用于闭经,贫血,胃酸缺乏。酸果藤

酸角
酸角

别名:酸饺、酸梅、曼姆、通血香

味性:甘酸;凉。

归经:心;胃经。

主治:清暑热,化积滞。治暑热食欲不振,妊娠呕吐,小儿疳积。酸角

酸梅簕

别名:对节刺、碎米子

味性:根:甘、淡,平;叶:酸,凉。

主治:根:行气化痰。用于咳嗽气喘,胃痛。;叶:解毒消肿,止痛。外用治疮疡肿毒,烫火伤。酸梅簕

酸藤果
酸藤果

别名:酸蔃子、酸藤头、酸强子、信筒子、咸酸果

味性:酸甘,平。

主治:强壮补血。治胃酸缺乏,食欲不振。酸藤果

酸枣肉
酸枣肉

味性:酸;甘;平。

主治:止血止泻。主出血;腹泻。酸枣肉

算盘七
算盘七

别名:竹林消、女楂、腋花扭柄花

味性:甘;微寒。

主治:清肺止咳;健脾和胃。主肺热咳嗽;阴虚劳嗽;脾胃不和之少食;欲呕。算盘七

碎骨红

味性:甘;苦;性凉。

主治:活血散瘀;消肿止痛。主跌打损伤。碎骨红

碎骨仔树

别名:华青皮木、退骨王、香芙木、骨碎木、土续断

味性:甘;淡;性凉。

主治:清热利湿;活血止痛。主黄疸;热淋;风湿痹痛;跌打损伤;骨折。碎骨仔树

碎骨子

别名:竹叶麦冬、野麦冬、山冬、土麦冬

味性:甘;寒。

主治:清热利尿。主发热;口渴;心烦;小便不利。碎骨子

碎米柴

别名:八宇草、漆大伯、天小豆、辫子草、马尾草、细鞭打、消黄散、细叶兰、逍遥草、斑鸠窝、散风散、马龙通、地盘茶、斑鸠鼻、小木通、路路星、太阳草、红梗草、大叶关门草、消毒草、马尾藤、狮子草、哮灵草

味性:甘,平。

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治泌尿系结石,慢性胃炎,慢性气管炎,小儿疳积,痈疽发背,痔疮,漆疮。碎米柴

碎米荠

味性:甘,平。

主治:清热利湿。用于尿道炎,膀胱炎,痢疾,白带;外用治疔疮。碎米荠

娑罗子
娑罗子娑罗子

别名:梭罗子、莎婆子、武吉、苏罗子、开心果、索罗果、梭椤子、天师栗、娑婆子、仙栗

味性:甘,温。

归经:肝;胃经。

主治:理气宽中,和胃止痛。用于胸腹胀闷,胃脘疼痛。娑罗子

蓑草

别名:山草、山草根、龙须草、山茅草、羊草、拟金茅、萦草、羊单

味性:甘;淡;凉。

主治:清热消炎,平肝明目,止血。主治感冒,肝炎,小儿肺炎,乳腺炎,寻麻疹,产褥热,胃痛,外伤出血。蓑草

塌菜

味性:甘;平。

归经:肝;脾;大肠经。

主治:疏肝健脾;滑肠通便。主肝脾不和;饮食积滞;脘腹痞胀;纳呆;便秘。塌菜

獭肉

味性:甘咸,寒。

归经:肺;肝经。

主治:治虚劳骨蒸,水肿胀满,二便秘涩,妇女经闭。獭肉

獭四足

别名:獭爪

味性:味甘;性平。

归经:脾;肺经。

主治:润肤;杀虫。主手足皲裂;肺痨。獭四足

獭子树

别名:野吴芋、野莠子、山辣子、臭油林、米辣子、辣树、野辣子、野蜀萸、童子骨

味性:果实:辛、苦,温;根、叶:辛、微甘、涩,凉。

主治:果实:暖胃,止痛。;胃痛吐清水:1日量1钱,水煎服。;头痛:果1两,捣烂炒热加醋少许糊脚心。;根、叶:清热化痰,止咳。;肺结核:3~5钱。;疮痈疖肿:适量捣烂敷患处。獭子树

踏膀药

别名:黄花地丁、土细辛[云南]、黄花细辛

味性:甘、微辛,温。

主治:温经通络,消疳健脾。用于风湿性关节炎,小儿麻痹后遗症,小儿疳积,气虚头晕。踏膀药

蹋菜

别名:乌塌菜、瓢儿菜、雪里青

味性:甘,平。

主治:滑肠,疏肝,利五脏。蹋菜

台蘑

别名:厚环粘盖牛肝、厚环粘盖牛肝菌、雅致乳牛肝菌、长柄牛肝菌

味性:甘;性温。

主治:追风散寒;舒筋活络。主腰腿疼痛;手足麻木。台蘑

台湾海棠

味性:甘、酸、涩,微温。

主治:理气健脾,消食导滞。;治食积停滞,胸腹胀满疼痛:果3~5钱,水煎服。;大便泄泻:果炭2~4钱,水煎服。台湾海棠

台湾厚壳树

别名:岭南白莲茶

味性:木心材:甘、咸,平;树皮:苦,平。

主治:木心材:破瘀生新,止痛生肌。树皮:收敛止泻。;跌打损伤肿痛,骨折,痈疮红肿:木心材研粉,酒调成糊状外敷。;肠炎腹泻:用树皮3~5钱,水煎服。台湾厚壳树

台湾磨盘草
台湾磨盘草

别名:台磨盘草、几内亚磨盘草

味性:甘;淡;平。

归经:肺经。

主治:活轿解毒;开窍。主耳鸣;耳聋;中耳炎。台湾磨盘草

台湾牛奶菜

味性:味甘、微苦、性微温。

归经:肝经。

主治:活血散瘀消肿。主跌打损伤;瘀滞肿痛。台湾牛奶菜

台湾千金藤

别名:兰屿千金藤

味性:甘;平。

归经:肝;胃经。

主治:抗结核,镇痛,催吐。。主结核病,支气管哮喘,百日咳,慢性疮疡,毒蛇咬伤,疟疾。台湾千金藤

台湾榕
台湾榕

别名:长叶牛奶树、水牛奶、狗奶木、羊屎木、长叶牛乳树、羊乳子、羊奶子、牛奶果、大同木、天星木、水槟榔、仙人桃

味性:甘、微涩,平。

主治:柔肝和脾,清热利湿。主治急、慢性肝炎,腰脊扭伤,急性肾炎,泌尿系感染。台湾榕

苔水花

别名:日本冷水花

味性:甘、凉。

主治:清热解毒,渗湿利尿。用于扁桃体炎,尿路感染,子宫颈炎,赤白带下。苔水花

鲐鱼

别名:鲐、鲭、青花鱼、油胴鱼、鲐巴鱼、油筒鱼、青川、青占、花鱼鳀、花鲱

味性:味甘;性平。

归经:脾、肺二经。

主治:滋补强壮。主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肺痨虚损;神经衰弱。鲐鱼

太白贝母
太白贝母

别名:尖贝、太贝

味性:苦甘,微寒。

主治:润肺,化痰,止咳。治肺热咳嗽,支气管炎,咳痰不利。太白贝母

太白参

别名:太白洋参、黑洋参、煤参、太白阳参、黑参、黑白参

味性:味甘;微苦;性温。

主治:滋阴补肾;益气健脾。主脾肾两虚;骨蒸潮热;关节疼痛;不思饮食。太白参

太白丽参

别名:太白土高丽参、太白参、黑阳参

味性:甘、微苦,平。

主治:益气养阴;托毒外出。主病后体虚;阴虚潮热;疮毒内陷。太白丽参

太白三七

别名:甜七

味性:甘、苦,平。

主治:祛风湿,强筋骨,活血,止血。用于风湿关节痛,崩漏,跌打损伤,外伤出血。太白三七

太子参
太子参原生态太子参太子参

别名:孩儿参、双批七、异叶假繁缕、童参、四叶参、米参

味性:甘苦,微温。

归经:脾、肺经。

主治:益气健脾,生津润肺。用于脾虚体倦,食欲不振,病后虚弱,气阴不足,自汗口渴,肺燥干咳。太子参(图)

昙花
昙花

别名:琼花、凤花、金钩莲、昙花

味性:甘;性平。

归经:肺;心经。

主治:清肺止咳;凉血止血;养心安神。主肺热咳嗽;肺痨;咯血;崩漏;心悸;失眠。昙花

痰火草

别名:围夹草、癌草、青竹壳菜、青鸭跖草

味性:甘;淡;凉。

主治:化痰散结;清热通淋。主瘰疬痰核;热淋。痰火草

棠梨
棠梨

别名:杜、甘棠、杜梨、杜棠、野梨、土梨、白棠

味性:酸甘,寒。

归经:肺;肝经。

主治:敛肺,涩肠,消食。主咳嗽,泻痢,食积。棠梨

棠梨枝叶

味性:酸;甘涩;寒。

归经:大肠经。

主治:舒肝和胃,缓急止泻。主反胃吐食,霍乱吐泻,转筋腹痛。棠梨枝叶

塘虱鱼
塘虱鱼

别名:角鱼、暗钉鱼、须子鲇、胡子鲶、须手鲇、土虱、塘角鱼

味性:甘,平。

归经:肾;肺;胃经。

主治:补血,滋肾,调中,兴阳。治腰膝酸痛。塘虱鱼

糖茶藨

别名:色果策尔玛买巴

味性:甘涩,平。

主治:解毒。治肝炎。糖茶藨

糖橘红

别名:香金板、甜橘红

味性:味甘辛,性温。

主治:理气快膈,治嗽消痰。糖橘红

螳螂
螳螂

别名:不过、蟷蠰、薁洀貈、蛑、蚀肬、髦、蚚父、天马、螗螂、石螂、屹肬、拒斧、刀螂、蟷螂、斫父、斫郎、蟷、巨斧、龅胧、食胧、猴儿、怒备、马螂康

味性:味甘;咸;性温。

归经:心;肝经。

主治:定惊止搐;解毒消肿。主小儿惊痫抽搐;咽喉肿痛;疔肿恶疮;脚气。螳螂(图)

桃儿七果

别名:墨地、八月瓜、鸡嗉台果

味性:甘;酸;性平。

主治:活血调经;止咳平喘;健脾利湿。主月经不调;血瘀经闭;产后瘀滞腹痛;咳嗽气喘;泄泻痢疾;白带。桃儿七果

桃胶
桃胶原生态桃胶桃胶桃胶

味性:甘苦;平。

归经:大肠;膀胱经。

主治:和血;通淋;止痢。主石淋;血淋;痢疾;腹痛;糖尿病;乳糜尿。桃胶

桃金娘
桃金娘

别名:岗稔、山稔、多莲、当梨根、山旦仔、稔子树、豆稔、金丝桃、山稔子、山菍、豆稔干、稔果、多奶、山多奶、苏园子、石榴子、白碾子、水刀莲、乌肚子、当梨子、哆哞仔、稔子

味性:甘、涩,平。

归经:归肝;脾经。

主治:养血止血;涩肠固精。主血虚体弱;吐血;鼻衄;劳伤咳血;便血;崩漏;遗精;带下;痢疾;脱肛;烫伤;外伤出血。桃金娘

桃金娘花
桃金娘花

别名:岗棯花、岗稔花

味性:味甘;涩;性平。

归经:归肺经。

主治:收敛止血。主咳血;咯血;鼻衄。桃金娘花

桃南瓜

别名:金瓜、红南瓜、看瓜、吊瓜、鼎足瓜、北瓜

味性:甘微苦,平。

归经:归肺经。

主治:止咳;平喘。主咳嗽气喘。桃南瓜

桃子
桃子

别名:桃实

味性:甘酸,温。

归经:肺、大肠经。

主治:生津;润肠;活血;消积。主津少口渴,肠燥便秘,闭经,积聚。桃子

藤金合欢

别名:南蛇公、小样南蛇簕

味性:甘、淡,凉。

主治:解毒消肿。;主治腹痛急剧:鲜叶捣烂取汁冲酒服。;牙痛:用嫩叶捣烂加雄黄、酒、水各一半,放于鸡蛋壳内在炉上加热外搽,口含几小时即可。藤金合欢

藤子甘草

别名:土甘草、鸡血藤、美丽相思子

味性:藤,甘苦,平。

主治:根:补血,润肠。治咳嗽,咽喉肿痛。藤子甘草

天冬
天冬原生态天冬天冬天冬

别名:天门冬、明天冬、天冬草、倪铃、丝冬、赶条蛇、多仔婆、大当门根

味性:甘、苦,寒。

归经:归肺、肾经。

主治:养阴润燥,清肺生津。用于肺燥干咳,顿咳痰黏,咽干口渴,肠燥便秘。天冬(图)

天浆壳

别名:天将壳、萝藦荚、萝摩荚、哈喇瓢、赖瓜瓢、羊角、麻雀棺材、剌猬瓜、野羊角、和尚瓢、初风瓢、老鸹瓢

味性:味甘、辛、性平。

归经:肺;肾经。

主治:清肺化痰。治咳嗽痰多,肺风痰喘,百日咳,惊病,麻疹不透。天浆壳

天葵

别名:紫背天葵、雷丸草、夏无踪、小乌头、老鼠屎草、旱铜钱草

味性:甘,寒。

主治:消肿;解毒,利水。治瘰疬,疝气,小便不利。天葵

天葵子
天葵子天葵子

别名:紫背天葵、天葵、天葵草、千年老鼠屎、金耗子屎、夏无踪、散血球、紫背天葵子、千年耗子屎、地丁子、天去子、野乌头子、鸡腿、散血珠、天葵根、紫背天葵草根

味性:甘苦,寒。

归经:归肝、胃经。

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用于痈肿疔疮,乳痈,瘰疠,毒蛇咬伤。天葵子(图)

天蓝苜蓿

别名:接筋草[昆明]

味性:甘、微涩,平。

主治:清热利湿,凉血止血,舒筋活络。用于黄疸型肝炎,便血,痔疮出血,白血病,坐骨神经痛,风湿骨痛,腰肌劳损。外用治蛇咬伤。天蓝苜蓿

天罗水

别名:丝瓜水

味性:味甘;微苦;性微寒。

主治:清热解毒;止咳化痰。主肺痈;肺痿;咳喘;肺痨;夏令皮肤疮疹;痤疮;烫伤。天罗水

天目琼花

味性:甘、苦,平。

主治:活血,镇痛,止痒。;腰扭伤,关节疼痛:嫩枝、叶,4钱,水煎服。;疮、疖、疥、癣瘙痒:叶、果实适量,煎水洗患处。天目琼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