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味中药列表/8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扶桑花
扶桑花

别名:花上花、大红花、土红花、大红牡丹花、吊钟花、吊丝红花、木花、朋红、公鸡花、佛桑花、贼头花、紫花兰、状元红

味性:甘,寒。

归经:心;肺;肝;脾经。

主治:清肺,化痰,凉血,解毒。治痰火咳嗽,鼻衄,痢疾,赤白浊,痈肿,毒疮。扶桑花

扶桑叶

味性:味甘;淡;性平。

归经:心;肝经。

主治:消热利湿;解毒。主白带;淋证;疔疮肿毒;腮腺炎;乳腺炎;淋巴结炎。扶桑叶

茯苓皮
茯苓皮原生态茯苓皮茯苓皮

别名:苓皮

味性:甘淡,平。

归经:肾;膀胱经。

主治:利水消肿。主水温肿满;小便不利。茯苓皮

茯神木

别名:黄松节、松节、茯神心、茯神心木、茯苓木

味性:甘,平。

归经:肝;心经。

主治:平肝安神。主惊悸健忘;中风语蹇;脚气转筋。茯神木

浮尸草
浮尸草

味性:甘;温。

归经:肾经。

主治:补虚,敛汗,止血。用于久病体虚,阴虚盗汗,血崩。浮尸草

福参

别名:建参、福建参、建人参、土当归、土人参

味性:辛、微甘,温。

主治:温中益气。主脾虚泄泻;虚寒咳嗽;蛇伤。福参

辐射石豆兰

别名:石豆兰、金枣

味性:甘、淡,寒。

主治:润肺化痰,滋阴养胃,活血。主治肺痨咳嗽,咽喉肿痛,消化不良,食欲不振,风湿疼痛,跌打损伤。辐射石豆兰

腐巴

别名:锅炙、豆腐锅巴

味性:苦;甘;平。

归经:胃经。

主治:治翻胃,痢疾,血虚淋浊,肠风下血,血风疮。腐巴

附子
附子原生态附子附子附子

别名:附片、盐附子、黑顺片、白附片

味性:辛甘,热。

归经:心;肾;脾经。

主治:回阳救逆,补火助阳,逐风寒湿邪。用于亡阳虚脱,肢冷脉微,阳萎,宫冷,心腹冷痛,虚寒吐泻,阴寒水肿,阳虚外感,寒湿痹痛。附子(图)

复叶葡萄叶

别名:止血灵;甜茶叶

味性:味甘;微涩;性凉。

主治:止血;清热解暑。主外伤出血;预防中暑。复叶葡萄叶

蝮蛇
蝮蛇

别名:土球子、土谷蛇、土布袋、土狗子蛇、草上飞、七寸子、土公蛇、土虺、灶土蛇、烂肚腹虺、虺、反鼻、土虺蛇、反鼻蛇、碧飞、方胜板、土锦、灰地匾、狗屙蝮、烂肚蝮、地扁蛇

味性:甘,温。

归经:脾;肝经。

主治:祛风,攻毒。治麻风,癞疾,皮肤顽痹,瘰疬,痔疾。蝮蛇

蝮蛇骨

味性:味甘;性温。

归经:大肠经。

主治:解毒。主赤痢。蝮蛇骨

蝮蛇皮

味性:甘;咸;平。

归经:肝经。

主治:祛风;攻毒;止痒。主疔肿;恶疮;骨疽;疥癣;皮肤瘙痒。蝮蛇皮

蝮蛇脂

味性:味甘;性温。

归经:肾;肝经。

主治:解毒。主耳聋、肿毒。蝮蛇脂

鳆鱼

别名:鲍鱼、石决明肉、镜面鱼、明目鱼

味性:味甘;咸;性平。

主治:滋阴清热,益精明目。治劳热骨蒸,咳嗽,崩漏、带下,淋病,青盲内障。鳆鱼

伽蓝菜
伽蓝菜

别名:鸡爪三七、五爪三七、鸡脚三七、土三七、假川连、青背天葵、五爪田七、小灯笼草、大还魂、高凉菜

味性:甘苦,寒。

归经:心;肝;肺经。

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止血。治疮疡脓肿,跌打损伤,创伤出血,烫伤,湿疹。伽蓝菜

伽喃香

别名:奇南香、琪喃、奇楠

味性:辛甘,温。

主治:理气,止痛,通窍。治胸闷不舒,气滞疼痛,风痰闭塞。功胜沉香。伽喃香

干贝
干贝

别名:江瑶柱、扇贝柱

味性:味甘;咸;性微温。

主治:滋阴;养血;补肾;调中。主消渴;肾虚尿频;食欲不振。干贝

干蟾

别名:癞蛤蟆、蟾蜍皮

味性:甘、辛,凉。

主治:消肿解毒,止痛,利尿。用于慢性气管炎,痈疖疔疮,咽喉肿痛,水肿,小便不利。干蟾

干地黄

别名:地髓、原生地、干生地、生地黄

味性:甘苦,凉。

归经:归心;肝;肾经。

主治:滋阴,养血。治阴虚发热,消渴,吐血,衄血,血崩,月经不调,胎动不安,阴伤便秘。干地黄

干饧糟

别名:干糖糟

味性:甘,温。

主治:治反胃吐食,暖脾胃,化饮食,益气缓中。干饧糟

甘草
甘草甘草

别名:甜草根、红甘草、粉甘草、粉草、美草、蜜甘、蜜草、蕗草、国老、灵通、甜草、甜根子、棒草

味性:甘;平。

归经:入脾、胃、肺经。

主治:清热解毒,润肺止咳,调和诸药;炙甘草能补脾益气。主治咽喉肿痛,咳嗽,脾胃虚弱,胃、十二指肠溃疡,肝炎,癔病,痈疖肿毒,药物及食物中毒。甘草(图)

甘草节

别名:粉草节

味性:甘;性;生凉;炙温。

归经:心;肝经。

主治:解毒;利咽;和中。主痈疽疮毒;咽喉肿痛。甘草节

甘草梢

味性:甘;寒。

归经:心;肝;脾经。

主治:清火,解毒。治阴茎中疼痛及淋浊。甘草梢

甘草头

别名:疙瘩草

味性:甘;微寒。

归经:心;肝经。

主治:活血解毒;缩尿止遗。主上部痈肿;小儿遗尿。甘草头

甘菊花露

味性:甘苦:微寒。

主治:清心明目,去头风眩晕。甘菊花露

甘蓝
甘蓝

别名:蓝菜、西土蓝、包心菜、洋白菜、卷心菜、莲花白、葵花白菜

味性:甘;平。

归经:胃;肾经。

主治:清利湿热;散结止痛;益肾补虚。主湿热黄疸;消化道溃疡疼痛;关节不利;虚损。甘蓝(图)

甘露子
甘露子

别名:宝塔菜、地蚕、草石蚕、土人参、地牯牛草

味性:甘,平。

主治:祛风热利湿,活血散瘀。用于黄疸,尿路感染,风热感冒,肺结核;外用治疮毒肿痛,蛇虫咬伤。甘露子

甘木通
甘木通

别名:眼蛇药

味性:甘,微凉。

归经:心;肝经。

主治:清肝火;宁心神;降血压;通络止痛。主高血压病;失眠;头痛;四肢麻木;肝经风热;目赤肿痛;风火牙痛;风湿痹痛。甘木通

甘青青兰
甘青青兰

别名:在羊古、唐古特青兰、知杨故

味性:甘、苦,寒。

主治:和胃疏肝。用于胃炎,胃溃疡,肝炎,肝肿大。甘青青兰

甘青铁线莲

别名:木通、亦蒙

味性:甘;苦;平。

归经:脾;胃经。

主治:健胃消积;解毒化湿。主食积不化;腹满痞塞;腹涌腹泻;痈疮;湿疮。甘青铁线莲

甘蔗皮

味性:甘;寒。

主治:清热解毒。主小儿口疳;秃疮;坐板疮。甘蔗皮

甘蔗滓

味性:甘;微寒。

主治:清热解毒。主秃疮;痈疽;疔疮。甘蔗滓

肝风草

别名:玉帘、惊风草、白花独蒜、石葱、葱兰

味性:甘;平。

归经:肝经。

主治:平肝熄风。治小儿急惊风,羊痫风。肝风草

柑

别名:金实、柑子、木奴、瑞金奴、桶柑、蜜桶柑、招柑

味性:甘酸、凉。

归经:胃;大肠经。

主治:清热止津;醒酒利尿。主胸隔烦热;口渴欲饮;醉酒;小便不利。柑(图)

柑皮

别名:广陈皮、新会皮、陈柑皮

味性:辛;甘;寒。

归经:脾;胃经。

主治:下气;调中;化痰;醒酒。主饮食失调;上气烦满;伤酒口渴渴。柑皮

赶黄草
赶黄草

别名:扯根菜、山黄鳝、水杨柳[四川]、水泽兰[贵州]

味性:甘,温。

主治:利水除湿,祛瘀止痛。用于黄疸,水肿;外用治跌打损伤。赶黄草

感应草

别名:罗伞草、降落伞

味性:甘、微苦,平。

主治:消积,利水。;小儿疳积:鲜全草3~5钱,洗净与肝尖或瘦肉蒸熟,汤肉并食。;水肿:全草3~5钱,水煎服,或与猪骨炖服。感应草

橄榄核
橄榄核

别名:青果核

味性:甘;涩;温。

归经:肝;胃;大肠经。

主治:消诸鱼骨鲠,治胃痛,疝气,肠风下血。橄榄核

橄榄露

味性:味甘;酸;涩;性平。

归经:肺;胃;大肠经。

主治:清热解毒;利咽生津。主咽喉肿痛;咳嗽;咳血;泄泻;痢疾;烦渴。橄榄露

橄榄仁

味性:甘;平。

归经:肺;脾;胃经。

主治:润燥;醒酒;解毒。主口唇燥痛;醉酒;鱼、蟹中毒。橄榄仁

鳡鱼

别名:黄颊、生母鱼、鳏鱼、黄颊鱼、竹鱼、竿鱼、杆条鱼、黄鱄、鳏、魠、哆口鱼、大口鳡、水老虎

味性:味甘;性温。

归经:脾;胃经。

主治:健脾益胃;温中止呕。主脾胃虚弱;反胃呕吐。鳡鱼

刚毛尖子木

味性:味苦;微甘;性凉。

主治:清热解毒;利湿。主痢疾;腹泻;疮疖。刚毛尖子木

岗梅
岗梅

别名:点称星、称星树、土甘草、山梅根、假青梅、白点秤、天星木、秤星树、百解茶

味性:苦、甘,凉。

主治:清热解毒,生津止渴。用于感冒,高热烦渴,扁桃体炎,咽喉炎,气管炎,百日咳,肠炎,痢疾,传染性肝炎,野蕈、砒霜中毒。为凉茶主要原料;叶外用治跌打损伤,痈疖肿毒。岗梅

岗梅根
岗梅根

别名:百解、土甘草、秤杆根、盆包银、点秤根、天星根、七星蔃、山梅根、糟楼星、金包银、上甘草、乌皮柴、西解柴

味性:苦甘.寒。

归经:肺;肝;大肠经。

主治:清热,生津,活血,解毒。治感冒,头痛眩晕,热病燥渴,痧气,热泻,肺痈,咳血,喉痛,痔血,淋病,痈毒,跌打损伤。岗梅根

岗梅叶

味性:苦;甘;凉。

归经:心;肺;肝经。

主治:治感冒,跌打损伤,痈毒,疔疮。岗梅叶

高梁泡叶

味性:甘;苦;平。

归经:肺;肝经。

主治:清热凉血;解毒疗疮。主感冒发热;咳血;便血;崩漏;创伤出血;瘰疬溃烂;皮肤糜烂;黄水疮。高梁泡叶

高粱
高粱

别名:蜀黍、木稷、藋粱、芦穄、蜀秫、芦粟、获粱、番黍

味性:甘,平。

归经:脾;胃;肺经。

主治:燥湿祛痰,宁心安神。主治湿痰咳嗽,胃痞不舒,失眠多梦,食积。高粱

高粱根

别名:蜀黍根、瓜龙、高粱七、爪龙

味性:味甘;性平。

主治:平喘,利尿,止血。治咳嗽喘澜,胃气疼痛,血崩,产后出血。高粱根

高粱泡

别名:红娘藤、倒水莲、十月红、十月莓、秧泡子、寒扭、冬寒扭、倒拔千斤

味性:甘、苦,平。

主治:活血调经,消肿解毒。用于产后腹痛,血崩,产褥热,痛经,坐骨神经痛,风湿关节痛,偏瘫;叶外用治创伤出血。高粱泡

高粱泡根

味性:甘苦,寒。

主治:疏风清热,凉血和瘀。治感冒,高血压偏瘫,咳、衄、便血,产后腹痛,崩漏,白带。高粱泡根

高粱七

别名:大茅根、拟高粱、高粱三七、山高粱、水高粱、野高粱

味性:甘,凉。

主治:清肺热,益气血。主治痨伤咳嗽,吐血。高粱七

高粱乌米

味性:甘;平。

归经:肝经。

主治:调经止血。用于月经不调,血崩,便血。高粱乌米

高山大戟
高山大戟

味性:味微甘;性寒。

归经:肝;脾经。

主治:祛湿;止痒;生肌。主癣疾;黄水疮。高山大戟

高山露珠草

别名:就就草、蛆儿草

味性:味甘;苦;性微寒。

主治:养心安神;消食;止咳;解毒;止痒。主心悸;失眠;多梦;疳积;咳嗽;疮疡脓肿;湿疣;癣痒。高山露珠草

高原鸢尾子

味性:微苦;甘;凉。

归经:大肠经。

主治:清热解毒;驱虫。主肠痈;蛔虫病;蛲虫病。高原鸢尾子

高原蚤缀

别名:甘青蚤缀

味性:苦;微甘;性寒。

归经:肺经。

主治:清热止咳;润肺化痰。主肺热咳嗽;肺痨咯痰不爽;瘰疬。高原蚤缀

鸽卵

别名:家鸽卵、鸽蛋

味性:味甘;咸;性平。

归经:肺;脾;胃;肾经。

主治:补肾益气;解疮痘毒。主疮疥痘疹。鸽卵

革质红菇

别名:大红菇、红菌子、青杠菌

味性:甘;性平。

主治:追风散寒;舒筋活络。主腰腿疼痛;手足麻木;筋骨不舒;四肢抽搐。革质红菇

葛粉
葛粉葛粉

味性:味甘;性寒。

归经:胃经。

主治:生滓止渴,清热除烦。治烦热,口渴,热疮,喉痹。葛粉

葛根
葛根葛根

别名:葛藤、粉葛、干葛、葛麻藤、甘葛、葛麻茹、葛于根、黄葛根、葛条根、葛葛根、葛子根、鸡齐根

味性:甘辛,平。

归经:归脾、胃经。

主治:升阳解肌,透疹止泻,除烦止温。治伤寒、温热头痛项强,烦热消渴,泄泻,痢疾,癍疹不透,高血压,心绞痛,耳聋。葛根(图)

葛谷

味性:味甘;性平。

归经:心;胃;肺经。

主治:健脾止泻;解酒。主泄泻;痢疾;饮酒过度。葛谷

葛花
葛花原生态葛花葛花

别名:葛条花

味性:甘,平。

归经:胃经。

主治:解酒醒脾。治伤酒发热烦渴,不思饮食,呕逆吐酸,吐血,肠风下血。葛花(图)

葛藟

别名:割谷镰藤、野葡萄、栽秧藤

味性:甘,平。

主治:补五脏,续筋骨,长肌肉,果实可食。;骨节酸痛,跌打损伤:根皮用甜酒捣烂敷患处。;咳嗽,吐血:果3~5钱,水煎服。;积食:果、叶各5钱,水煎服。葛藟

葛藟根

味性:甘;平。

主治:利湿退黄;活血通络;解毒消肿。主黄疸型肝炎;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痈肿。葛藟根

葛藟果实

味性:甘;平。

归经:肺;胃经。

主治:润肺止咳;凉血止血;消食。主肺燥咳嗽;吐血;食积;泻痢。葛藟果实

葛藟叶

味性:甘;平。

主治:消积;解毒;敛疮。主食积;痢疾;湿疹;烫火伤。葛藟叶

葛藟汁

别名:千岁 SUO汁

味性:甘;平。

归经:脾;胃经。

主治:益气生津;活血舒筋。主乏力;口渴;哕逆;跌打损伤。葛藟汁

葛蔓

别名:葛藤蔓、葛藤

味性:味甘;性寒。

归经:肺经。

主治:清热解毒;消肿。主喉痹;疮痈疖肿。葛蔓

葛蕈

别名:葛乳、葛花菜、葛菌、红血莲、螺丝起、蛇菰、葛蕈药、菌藤菌、地重楼、红冬菰、铺地开花、深山不出头、石莲花、土心肝、角菌、角花、菖菌、地红果、列当、球穗蛇菰

味性:苦甘,凉。

归经:肺;大肠经。

主治:清热,解毒,醒酒。治风热癍疹,肺热咳嗽吐血,血崩,痔疮。葛蕈

葛叶

味性:味甘;微涩;性凉。

归经:肝经。

主治:止血。主外伤出血。葛叶

蛤叶薯

别名:单边救主、三百棒

味性:辛;微甘;平。

主治:解毒散结;消肿止痛。主淋巴结炎;跌打肿痛。蛤叶薯

蛤仔
蛤仔

别名:蚬子、玄蛤、花蛤

味性:味甘;咸;性寒。

主治:清热解毒。主臁疮;黄水疮。蛤仔

隔山撬

别名:白首乌[吉林]、白奶奶、豆角蛤蜊、过山飘、无粱藤

味性:甘、微苦,平。

主治:补益肝肾,强筋壮骨。用于神经衰弱,阳痿,遗精,腰腿疼痛。隔山撬

隔山消
隔山消

别名:隔山撬、隔山锹、隔山牛皮消、白首乌、白何首乌、山瓜蒌

味性:味甘;微苦;性微温。

归经:脾;胃;肾经。

主治:养阴补虚,健脾消食。治虚损劳伤,痢疾,疳积,胃痛饱胀,白带,疮癣。隔山消

根辣

别名:大树甘草、当娜

味性:甘,平。

主治:叶,治声哑。根辣

公鱼
公鱼

别名:弓鱼、工鱼、面鱼

味性:味甘;性平。

归经:肝;肾经。

主治:益气补虚;固冲止血;解毒。主虚痨;妇人劳损;崩中漏下,小狼谈热风痫;丹毒。公鱼

钩栗

别名:青叶槠、巢钩子、长甜槠子、子、栲槠、猴栗、木栗、猴板栗

味性:甘;性平。

主治:厚肠;止痢。主痢疾。钩栗

钩钱草

味性:甘;淡;寒。

主治:清热利尿。主淋证;小便不利。钩钱草

钩石斛

味性:甘,微寒。

主治: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用于阴伤津亏,口干烦渴,食少干呕,病后虚热,目暗不明。钩石斛

狗齿

别名:

味性:味甘;咸;性平。

归经:肺;心;肝经。

主治:镇痉;祛风;解毒。主癫痫;风痱;发背;痘疹。狗齿

狗肝

别名:

味性:味甘;苦;咸;性温。

归经:脾;胃经。

主治:降逆气;止泻痢;祛风止痉。主脚气攻心;下痢腹痛;心风发狂;狂犬咬伤。狗肝

狗狗秧

别名:打碗花、夫儿苗、狗娃秧、马剌楷

味性:甘;寒。

归经:脾;胃;大肠;小肠经。

主治:清肝热;滋阴;利小便。主肝阳上亢;头晕;目眩;小便不利。狗狗秧

狗骨

别名:犬骨

味性:甘,温。

归经:脾;肝;肾经。

主治:祛风湿,强筋骨。用于风湿关节痛,腰腿酸软。狗骨

狗脚迹

别名:地棉花、野棉花、野桃花、花蝴蝶、五龙会、八大锤、乌云盖雪、乌蝇叶、乌蝇翼、苍蝇草

味性:甘、苦,平。

主治:清湿热,解毒消积。治腹泻下痢,五淋白浊,小儿积热,小儿烂头疮,皮肤湿毒,疥疮。狗脚迹

狗筋蔓

别名:抽筋草、大种鹅儿肠、小九股牛、白牛膝、大被单草、小被单草、小九牯牛、筋骨草、铁栏杆、水筋骨、九股牛七、长深根、称筋散、土牛膝、伸筋草、九股牛、接筋草、鸡肠子草

味性:甘、淡,温。

归经:肝;膀胱经。

主治:活血定痛;接骨生肌。主跌打损伤;骨折;风湿骨痛;月经不调;瘰疬;痈疽。狗筋蔓

狗脑

别名:狗脑髓

味性:味甘;咸;性平。

归经:肺;肝经。

主治:祛风止痛;解毒敛疮。主头风痹痛;下部慝疮;鼻中息肉;狂犬咬伤。狗脑

狗乳汁

味性:味甘;性平。

归经:肝;肾经。

主治:明目;生发。主青盲;脱发。狗乳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