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味中药列表/34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章鱼
章鱼

别名:长蛸、章举、鱆、望潮、小八梢鱼、络蹄、蛸

味性:味甘;咸;性平。

归经:肝;肾经。

主治:补气血,痛经,催乳。主治乳汁不足。章鱼

獐肉

味性:甘,温。

归经:脾经。

主治:补虚;祛风。主外病虚损;消渴;乳少;口僻;腰腿痹痛。獐肉

獐髓

味性:味甘;咸;性温。

归经:脾经。

主治:补虚益精;祛风泽肽。主虚劳赢弱;面无光泽;皮肤枯燥。獐髓

掌叶榕

别名:粗叶榕、佛掌榕、大叶牛奶子

味性:甘、微苦,温。

主治:祛风利湿,活血祛瘀。用于风湿骨痛,闭经,产后瘀血腹痛,白带,睾丸炎,跌打损伤。掌叶榕

蜇砂

味性:甘、辛,温。

归经:归肝、脾、胃经。

主治:除湿利痹,缓急舒筋。用于风湿痹痛,吐泻转筋。蜇砂

柘木白皮

味性:味甘;微苦;性平。

主治:补肾固精,凉血,舒筋。治腰痛,遗精,咯血,呕血,跌打损伤。柘木白皮

柘树茎叶

味性:甘;微苦;性凉。

主治:清热解毒;祛风活络。主痄腮;痈肿;隐疹;湿疹;跌打损伤;腰腿痛。柘树茎叶

浙地黄

别名:鲜生地、紫花地黄、蜜糖罐、野鲜地黄、天芥菜、秦氏地黄黄

味性:甘、苦,寒。

主治: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主温热病高热烦躁;吐血衄血;口干;咽喉肿痛;中耳炎;烫伤。浙地黄

浙江七叶树

别名:浙江天师栗

味性:甘,温。

主治:宽中,下气,杀虫。主治胃寒作痛,气郁胸闷,脘膈膨胀,疳积,虫痛,疟,痢。浙江七叶树

鹧鸪
鹧鸪

别名:越雉、越鸟、隋阳、逐隐、怀南、山鸪、格磔、中国鹧鸪、花鸡

味性:味甘;性温。

归经:脾;胃;心经。

主治:滋养补虚;开胃化痰。主体虚乏中国科学院;失眠;胃病;下痢;小儿疳积;咳嗽痰多;百日咳。鹧鸪

鹧鸪脚
鹧鸪脚

味性:甘,温。

归经:肾经。

主治:消肿止痛。主中耳炎。鹧鸪脚

鹧鸪血

味性:味甘;性温。

归经:肾经。

主治:凉血止血。主尿血。鹧鸪血

鹧鸪脂

别名:鹧鸪脂膏

味性:辛;甘;温。

归经:胃经。

主治:润肤。主皮肤皲裂;冻疮。鹧鸪脂

针筒线

别名:心胆草、柳叶菜、小对经草

味性:苦、微甘,平。

主治:全草:活血,调经,止痢。用于月经不调,月经过多,便血,痢疾,并有安胎之效。;种毛:止血。外用治刀伤出血。针筒线

真藓

别名:垣衣、屋游、古屋瓦苔、银叶真藓

味性:甘;微涩;凉。

主治:清热解毒;止血。主细菌性痢疾;黄疸;鼻窦炎;痈疮肿毒;烫火伤;衄血;咳血。真藓

榛蘑

别名:蜜环菌、蜜色环蕈、蜜蘑、栎蘑、根索蕈、根腐蕈、该按姆波甚

味性:甘,温。

主治:祛风活络,强筋壮骨。用于腰腿疼痛,佝偻病,癫痫。榛蘑

鱵鱼

别名:箴鱼、铜哾鱼、姜公鱼、针工鱼、针鱼、单针鱼、针扎鱼、铜吮鱼

味性:味甘;性微寒。

归经:心;肝经。

主治:养阴益气;解毒。主阴虚烦热;盗汗自汗;疮疖溃疡。鱵鱼

震天雷

别名:九牛造、九牛七、翻天印、柳州七

味性:甘、微苦,凉。

主治:泻下逐水,散瘀,止血。用于大小便不通,肝硬化腹水;外用治跌打损伤,外伤出血。震天雷

栀子根

味性:甘;苦;寒。

归经:肝;胆;胃经。

主治:清热利湿;凉血止血。主黄疸型肝炎;痢疾;胆囊炎;感冒高热;吐血;衄血;尿路感染;肾炎水肿;乳腺炎;风火牙痛;疮痈肿毒;跌打损伤。栀子根

蜘蛛抱蛋

别名:大叶万年青、竹叶盘、九龙盘、竹节伸筋、赶山鞭、斩龙剑、一叶、一帆青、飞天蜈蚣、哈萨喇、竹叶伸筋、大九龙盘、蓼叶伸筋、大伸筋、摇边竹、龙骨草、铁马鞭、甘心蜈蚣、竹根七、地蜈蚣、九节龙、蜈蚣草、一寸十八节、土里蜈蚣、狸角叶、单枝白叶、地雷公、入地蜈蚣、石上剑、山蜈蚣

味性:甘,温。

主治:活血散瘀,补虚止咳。用于跌打损伤,风湿筋骨痛,腰痛,肺虚咳嗽,咯血。蜘蛛抱蛋

蜘蛛草

别名:大叶球子草、大叶入地蜈蚣

味性:甘、淡,平,微温。

主治:祛痰止咳,舒肝止痛。主治咳嗽痰稠,胸痛,跌打胸胁痛,小儿疳积。蜘蛛草

蜘蛛果

别名:肉算盘、山荸荠、沙参、红果参

味性:甘、微苦,平。

主治:益气,祛瘀,止痛。用于气虚乏力,跌打损伤。蜘蛛果

蜘蛛果茎叶

味性:味甘;微苦;性平。

主治:益气补虚;被动瘀止血;散结止痛。主肺劳咳嗽;吐血;崩漏;白带;瘰疬;疝气。蜘蛛果茎叶

直立百部

别名:药虱药、一窝虎

味性:性微温,味甘、苦。

主治:润肺下气止咳,杀虫。用于新久咳嗽、肺劳咳嗽、百日咳;外用于头虱、体虱、蜕虫病、阴痒症。直立百部

止咳菊

别名:菊花参、孩儿参、土参

味性:味辛;甘;性温。

主治:补肺;止咳化痰。主肺虚咳嗽;久咳不止;支气管炎。止咳菊

指天蕉

别名:红蕉、野蕉、美人蕉、小芭蕉、麒麟花

味性:甘、淡,平。

主治:根状茎:补虚弱。主治虚弱头晕,虚肿,血崩,白带。;花:止鼻血。指天蕉

枳椇

别名:枳椇子[种子]、鸡爪树、鸡脚爪、万字果、万寿果、橘扭子、转扭子、九扭

味性:子:甘,平。

主治:子:清热利尿,止咳除烦,解酒毒。用于热病烦渴,呃逆,呕吐,小便不利,酒精中毒。;树皮:活血,舒筋解毒。用于腓肠肌痉挛,食积,铁棒锤中毒。;果梗:健胃,补血。蒸熟浸酒,作滋养补血用。枳椇

枳椇根

味性:味甘;涩;性温。

归经:肝;肾经。

主治:祛风活络;止血;解酒。主风湿筋骨痛;劳伤咳嗽;咯血;小儿惊风;醉酒。枳椇根

枳椇子

别名:木蜜、树蜜、木饧、白石木子、蜜屈律、鸡距子、癞汉指头、栞栱、背洪子、兼穹、拐枣、天藤、还阳藤、木珊瑚、鸡爪子、鸡橘子、结留子、曹公爪、棘枸、白石枣、万寿果、鸡爪梨、甜半夜、龙爪、碧久子、金钩钩、酸枣、鸡爪果、枳枣、兼穹拐枣、转钮子、鸡脚爪、万字果、橘扭子、九扭、金约子

味性:甘酸,平。

归经:心;脾;肺经。

主治:治酒醉,烦热,口渴,呕吐,二便不利。枳椇子

制何首乌

味性:苦、甘、涩,温。

归经:归肝、心、肾经。

主治: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用于血虚萎黄,眩晕耳鸣,须发早白,腰膝酸软,肢体麻木,崩漏带下,久疟体虚;高血脂。制何首乌

炙甘草
炙甘草炙甘草

味性:甘,平。

归经:归心、肺、脾、胃经 。

主治:补脾和胃,益气复脉。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动悸,脉结代。炙甘草

炙红芪

味性:甘,温。

归经:归肺、脾经。

主治:补中益气。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炙红芪

炙黄芪
炙黄芪

味性:甘,温。

归经:归肺、脾经。

主治:益气补中。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炙黄芪

雉

别名:华虫、疏趾、野鸡、雄鸡、环颈雉、山鸡、项田野鸡、雉鸡

味性:甘酸,温。

归经:脾;胃;肝经。

主治:补中益气。治下痢,消渴小便频数。雉(图)

雉脑
雉脑

味性:甘;温。

归经:肺经。

主治:化瘀敛疮。主冻疮。雉脑

雉尾
雉尾

味性:味甘;性温。

归经:肝经。

主治:解毒。主丹毒;中耳炎。雉尾

雉子筵

别名:满山红、莓叶委陵菜瓢子、瓢子、毛猴子、软梗蛇扭、经如草、莓叶委陵菜、瓤子、菜瓢子

味性:甘;温。

归经:肺;脾经。

主治:活血化瘀,养阴清热。主疝气,干血痨。雉子筵

雉子筵根

味性:甘;苦;平。

归经:肺;肝经。

主治:止血。主月经过多,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肌瘤出血,产后出血及避孕药引起的出血。雉子筵根

中华赛爵床

别名:杜根藤

味性:味微甘;苦;性微温。

主治:健脾开胃;散瘀止血;消肿解毒。主体虚乏力;食欲不振;吐血;衄血;跌打瘀痛;疮疡肿毒;蛇伤。中华赛爵床

中间骨牌蕨

别名:石瓜米、仙人指壳、金星蕨

味性:甘;苦;平。

归经:脾经。

主治:健脾益气。主脾虚食积;消化不良;小儿疳积。中间骨牌蕨

钟乳石
钟乳石

别名:石钟乳、滴乳石、虚中、钟乳、公乳、留公乳、芦石、夏石、黄石砂、卢布、夏乳根

味性:甘;温。

归经:入肺,肾经。

主治:温肺气,壮元阳,下乳汁。治虚劳喘咳,寒嗽,阳痿,腰脚冷痹,乳汁不通。钟乳石(图)

重唇鱼

别名:似鲮鲴鱼、唇鲴、真口鱼、于哥、土风鱼、重口鱼

味性:味甘。

归经:肾经。

主治:治十年腰脊疼痛,腿膝酸麻,不能行动。重唇鱼

帚菌

别名:笤帚菌、红扫把

味性:甘;平。

主治:理气和胃。主胃气不舒;纳少胀痛。帚菌

皱杓兰

别名:兜兰

味性:味甘;涩;性平。

主治:活血调经;清热解毒;理气止痛。主月经不调;痛经;闭经;附件炎;膀胱炎;疝气。皱杓兰

朱蕉
朱蕉

别名:铁树、朱竹、铁莲草、红叶铁树、红铁树

味性:甘;淡;微寒。

主治:凉血止血;散瘀定痛。主咳血;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胃痛;筋骨痛;跌打肿痛。朱蕉

朱蕉花

别名:铁树花

味性:甘;淡;凉。

主治:清热化痰;凉血止血。主痰火咳嗽;咯血;吐血;尿血;血崩;痔疮出血。朱蕉花

朱兰
朱兰

别名:斩龙剑、双肾草、祖师箭、青蛇剑

味性:味甘;性平。

主治:清热解毒。主肝炎;胆囊炎;痈疽疮毒;毒蛇咬伤。朱兰

珠儿参

别名:珠参、珠子参、疙瘩七、雪三七、钮子七、扣子七、竹鞭三七、土三七、盘七、野三七、带节参三七

味性:苦甘,寒。

归经:入肝、胃二经。

主治:养阴,清肺,散瘀,止血,定痛。治热病烦渴,阴虚咳嗽,痨伤吐血,鼻衄,咽痛,风湿性关节炎,小儿惊风,跌打损伤。珠儿参

珠儿参叶

别名:参叶、参叶子

味性:味苦;微甘;性微寒。

归经:肺;胃;心经。

主治:清热解暑;生津润喉。主热伤津液;烦渴;骨蒸劳热;风火牙痛;咽喉干燥;声音嘶哑。珠儿参叶

珠兰
珠兰

别名:鱼子兰、珍珠兰、真珠兰、鸡爪兰、小疙瘩、米兰、大骨兰

味性:辛;温;甘。

归经:肝经。

主治:治风湿疼痛,癫痫,跌打损伤,刀伤出血。珠兰

珠子参
珠子参原生态珠子参珠子参

别名:鸡腰参、大金线吊葫芦、珠儿参、白地瓜

味性:甘,平。

归经:归肝、肺、胃经。

主治:补肺止咳;止血;生肌。主肺虚咳嗽;外用力出血;刀伤疮。珠子参

猪肠
猪肠

别名:猪脏

味性:味甘;性微寒。

归经:大、小肠。

主治:清热;祛风;止血。主肠风便血;血痢;痔漏;脱肛。猪肠

猪大肠
猪大肠

别名:地花生、翻转红

味性:辛;甘;温。

主治:祛痰止咳;宁心安神。主咳嗽咯痰不爽;心悸;失眠多梦。猪大肠

猪肚
猪肚

味性:甘,温。

归经:脾;胃经。

主治:补虚损,健脾胃。治虚劳羸弱,泄泻,下痢,消渴,小便频数,小儿疳积。猪肚

猪肺
猪肺

味性:甘,平。

归经:肺经。

主治:补肺止咳;止血。主肺虚咳嗽;咯血。猪肺

猪肝
猪肝

味性:甘苦,温。

归经:脾;胃;肝经。

主治:补肝,养血,明目。治血虚萎黄,夜盲,目赤,浮肿,脚气。猪肝

猪獠参

别名:鸭肾参、土洋参、小长距兰、蛇蓼子、观音竹、大一枝箭

味性:甘,平。

归经:肺;肾经。

主治:补肺固肾。主咳嗽气喘;肾虚腰痛;遗精;头晕;病后体弱。猪獠参

猪笼草
猪笼草

别名:猪仔笼、猴子笼、猴子埕、担水桶、公仔瓶、捕虫草

味性:甘,凉。

归经:肺;胆;胃经。

主治:清肺润燥,行水,解毒。治肺燥咳嗽,百日咳,黄疸,胃痛,痢疾,水肿,痈肿,虫咬伤。猪笼草

猪脑
猪脑

味性:味甘;性寒。

归经:心;脑;肝;肾经。

主治:补益脑髓;疏风;润泽生肌。主头痛;眩晕;失眠;手足皲裂;痈肿;冻疮。猪脑

猪脬

别名:猪尿胞、猪胞、猪小肚

味性:甘咸,平。

归经:膀胱经。

主治:止渴;缩尿;除湿。主消渴;遗尿;疝气坠痛;阴囊湿疹;阴茎生疮。猪脬

猪脾

别名:联贴、草鞋底、猪横利

味性:味甘;性平。

归经:脾;胃经。

主治:健脾胃;消积滞。主脾胃虚热;脾积痞块。猪脾

猪髓

味性:味甘;性寒。

归经:归肾经。

主治:补阴益髓。治骨蒸劳热,消渴,疮疡。猪髓

猪蹄
猪蹄

别名:猪四足

味性:甘咸,平。

归经:胃经。

主治:补血,通乳,托疮。治妇人乳少,痈疽,疮毒。猪蹄

猪心
猪心

味性:甘咸,平。

归经:心经。

主治:养心安神;镇惊。主惊悸怔忡;自汗失眠;神志恍惚;癫;狂;痫。猪心

猪靥

别名:猪气子

味性:味甘;性微温。

归经:肺;胆;膀胱;肾经。

主治:散结消瘿。主气瘿;气瘤。猪靥

猪胰
猪胰

味性:味甘;性平。

归经:肺;脾;大肠经。

主治:益肺,补脾,润燥。治肺损咳嗽、咯血,肺胀喘急,脾虚下痢,乳汁不通,手足皲裂。猪胰

猪脂膏

别名:猪膏、猪脂、猪肪膏、猪脂肪

味性:甘,凉。

主治:补虚,润燥,解毒。治脏腑枯涩,大便不利,燥咳,皮肤皲裂。猪脂膏

猪仔笠

别名:地草果[云南]、毛瓣花、岗菊、雀脷珠、山葛、大力牛、鸡头薯、鸡心薯、鸡头子、凉薯、山莨薯、山芪薯、地草果

味性:甘;平。

归经:肺;大肠;肝经。

主治:清肺化痰。治肺热咳嗽,烦渴,赤白痢疾。猪仔笠

槠子

别名:株子、苦槠子

味性:甘;苦;涩;性平。

主治:涩肠止泻;生津止渴。主泄泻;痢疾;津伤口渴;伤酒。槠子

竹(鼠留)肉

别名:竹鼠、竹豘、篱鼠

味性:味甘;性平。

归经:肺;胃经。

主治:益气养阴;清热止渴。主痨肺发热;胃热消渴。竹(鼠留)肉

竹(鼠留)子牙

别名:竹鼠

味性:甘;咸;平。

归经:肺经。

主治:祛风解毒。主小儿破伤风。竹(鼠留)子牙

竹(鼠留)子油

别名:竹鼠

味性:味甘;淡;性平。

归经:肺经。

主治:解毒排脓;生肌止痛。主无名肿毒;烫火伤;冻疮。竹(鼠留)子油

竹蜂
竹蜂

别名:乌蜂、熊蜂、象蜂、笛师、留师、竹蜜蜂、竹筛蜂、竹筒蜂

味性:味甘;性寒。

归经:胃;大肠经。

主治:清热化痰,定惊。治小儿惊风,口疮,咽痛。竹蜂

竹根七

别名:竹根参、竹节七、牛尾七、玉竹、阿青果

味性:味甘;微辛;性平。

主治:滋阴泻火,活血调经。治劳热咳嗽,风湿痹痛,月经不调,跌打损伤。竹根七

竹鸡
竹鸡

别名:山菌子、鸡头鹘、泥滑滑、竹鹧鸪

味性:味甘;性平。

归经:脾;肝经。

主治:补中益气;杀虫解毒。主脾胃虚弱;消化不良;大便溏泄;痔疮。竹鸡

竹节参
竹节参原生态竹节参竹节参

别名:白三七、明七、竹根七、萝卜七、蜈蚣七、峨三七、野三七、竹节人参、七叶子、土参、土精、血参、竹节三七、甜七、、竹鞭三七、罗汉三七、竹节七、竹七、水三七、鸡头七、野田七、大竹根七

味性:甘、微苦,温。

归经:归肺;脾;肝经。

主治:滋补强壮,散瘀止痛,止血祛痰。用于病后虚弱,劳嗽咯血,咳嗽痰多,跌扑损伤。竹节参(图)

竹节蓼

别名:扁竹蓼、飞天蜈蚣、百足草、蜈蚣竹、鸡爪蜈蚣、观音竹、铁扭边、上石百足、扁竹花、斩蛇剑、上石百竹、蜈蚣草、扁竹、对节草、竹节山草、百脚山草、大本飞天蜈蚣、斑竹相似、寒忌竹、鹅江草

味性:甘、淡,平。

归经:肝;肺经。

主治:清热解毒;去瘀消肿。主痈疽肿毒;跌打损伤;蛇;虫咬伤。竹节蓼

竹节七

别名:搜山虎、小万年青

味性:苦微甘,寒。

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止痛,利水消肿。竹节七

竹节人参叶

别名:野三七叶

味性:味苦;微甘;性微寒。

主治:清热解暑;生津利咽。主暑热伤津;口干舌燥;心烦神倦;咽痛音哑;虚火牙痛;脱发。竹节人参叶

竹节三七

别名:土参、土精、血参、甜七、竹根七、竹节参、竹节人参、竹鞭三七、罗汉三七、竹节七、竹七;萝卜七、白三七、水三七、明七、野三七、鸡头七

味性:甘苦,温。

归经:入肝、脾二经。

主治:止咳,化痰,散察,活血。治咳嗽多痰,劳伤吐血,跌打损伤,痈肿,外伤出血。竹节三七

竹卷心

别名:竹针、竹心、竹叶卷心

味性:苦;寒;淡;甘。

归经:心;肝经。

主治:清心除烦;利尿;解毒。主热病烦渴;小便短赤;烧烫伤。竹卷心

竹兰草

别名:小棕乡

味性:甘;温。

归经:肾经。

主治:温补肾阳。主腰膝酸软;阳痿;遗精。竹兰草

竹林消

别名:鸡爪参、野参须、女楂

味性:性寒,味甘淡。

主治:清肺止咳。用于肺热咳嗽,虚痨损伤。竹林消

竹林霄

别名:石竹根、竹林消、万花梢、黄牛尾巴、百尾笋、竹凌霄、白龙须、乌骨鸡、竹叶三七、牛尾笋

味性:味甘;淡;性平。

主治:润肺止咳;健腺消食;舒筋活络;清热解毒。主肺热咳嗽;肺痨咯血;食积胀满;风湿痹痛;腰腿痛;骨折;烧、烫伤。竹林霄

竹凌霄

别名:宝铎草、石竹根、倒竹散、百尾笋、小伸筋草[陕西]

味性:甘、淡,平。

主治:清肺化痰,止咳,健脾消食,舒筋活血。用于肺结核咳嗽,食欲不振,胸腹胀满,筋骨疼痛,腰腿痛;外用治烧烫伤,骨折。竹凌霄

竹鼠肉

味性:甘,平。

主治:益气养阴,解毒。治痨瘵,消渴。竹鼠肉

竹鼠子油

味性:味淡甘,性平。

主治:解毒排脓,生肌止痛。治烫伤,无名肿毒,拔取异物。竹鼠子油

竹荪
竹荪

别名:竹蓐、竹肉、竹菰、竹蕈

味性:甘;微苦;性凉。

主治:补气养阴;润肺止咳;清热利湿。主肺虚热咳;喉炎;痢疾;白带;高血压病;高脂血症;抗肿瘤的辅助治疗;一般养食品。竹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