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味中药列表/33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鱼油
鱼油

别名:鱼脂

味性:味甘;性温。

主治:活血;降脂。主高血脂症;高血压病;冠心病;脑栓塞的及治。鱼油

榆花

味性:甘;性平。

主治:清热定惊;利尿疗疮。主小儿惊痫;小便不利;头疮。榆花

榆树

别名:白榆、家榆、榆钱、春榆、粘榔树

味性:榆钱:微辛,平;皮、叶:甘,平。

主治:榆钱:安神健脾。用于神经衰弱,失眠,食欲不振,白带。;皮、叶:安神,利小便。用于神经衰弱,失眠,体虚浮肿。内皮:外用治骨折,外伤出血。榆树

榆叶

别名:榆木叶

味性:甘;性平。

主治:清热利尿;安神;祛痰止咳。主水肿;小便不利;石淋;尿浊;失眠;暑热困闷;痰多咳嗽;酒(查皮)鼻。榆叶

榆枝

味性:甘;性平。

主治:利尿通淋。主气淋。榆枝

羽裂盾蕨

别名:过江龙、兰蕨草、青竹标、铁包金、三角枫、鸡脚草、鸡爪莲、观音针

味性:苦;甘;凉。

归经:肝经。

主治:清热;利尿;止血。主小便短赤不利;水肿;血尿;劳伤吐血;外伤出血;跌打损伤。羽裂盾蕨

羽叶三七
羽叶三七

别名:竹根三七、扭子七、黄连三七、花叶三七、纽子三七、复羽裂参、羽叶竹节参、花叶扭子七、土三七、疙瘩七

味性:甘、微苦,温。

主治:止血,散瘀。治吐血,衄血,跌打损伤,劳伤腰痛。羽叶三七

雨久花

别名:水白花

味性:甘,凉。

主治:清热解毒。用于高热咳喘,小儿丹毒。雨久花

禹白附

别名:牛奶白附、鸡心白附

味性:性大温,味辛甘。

归经:入胃、肝二经。

主治:祛风痰,定惊,止痛。治中风失音,心痛血痹,偏正头痛,喉痹肿痛,瘰疬,破伤风。禹白附

禹粮土

别名:申都拉、格艾尔明

味性:甘,凉。

主治:清热凉血,去瘀生新,消肿止痛。用于脉热,脏伤;外治烫火伤。禹粮土

别名:玉英、白玉、玄真、纯阳主、赤玉、天妇、延妇

味性:甘;平。

归经:肺;胃;心经。

主治:润肺清胃;除烦止渴;镇心;明目。主喘息烦满;消渴;惊悸;目翳;丹毒。

玉带海雕
玉带海雕

别名:黑鹰

味性:苦;甘;凉。

归经:心经。

主治:镇静安神。主惊痫;失眠;精神疾病。玉带海雕

玉芙蓉

味性:甘;性寒。

主治:治怔忡,便血,痔血,喉痛,疔肿。玉芙蓉

玉帘

别名:白菖蒲莲、肝风草、葱兰

味性:甘,平。

主治:平肝熄风。主治小儿惊风,癫痫。玉帘

玉米

别名:玉高梁、番麦、御麦、西番麦、玉麦、玉蜀秫、玉蜀黍、戎菽、红须麦、薏米包、珍珠芦粟、苞芦、鹿角黍、御米、包谷、陆谷、玉黍、西天麦、玉露秫秫、纤粟、珍珠米、粟米、包粟、包麦米、苞米

味性:甘,平。

归经:入手、足阳明经。

主治:调中开胃。玉米

玉米黑粉

别名:玉米黑霉、棒子包

味性:甘,寒。

主治:利肝脏,益肠胃,经常食用(炒食)可预防和治疗肝脏系统和肠胃道溃疡,并能助消化通便。玉米黑粉

玉米黑霉

别名:稔头、棒子包、玉米乌米、玉米黑粉、灰包谷、苞米乌米

味性:甘;平。

归经:肝;胃经。

主治:健脾胃;利肝胆;安神。主肝炎;胃肠道溃疡;消化不良;疳积;失眠。玉米黑霉

玉米花

别名:玉蜀黍花

味性:味甘;性凉。

主治:疏肝利胆。主肝炎;胆囊炎。玉米花

玉米须
玉米须

别名:玉蜀黍须、蜀黍须、包谷须、玉麦须、玉蜀黍蕊、棒子毛

味性:甘,平。

归经:肾;胃;肝;胆经。

主治:利尿消肿;清肝利胆。主水肿;小便淋沥;黄疸;胆囊炎;胆结石;高血压;糖尿病;乳汁不通。玉米须

玉米轴

别名:罐泰子、包谷心、玉蜀黍

味性:味甘;性平。

归经:脾;肾;膀胱经。

主治:健脾利湿。治小便不利,水肿,脚气,泄泻。玉米轴

玉蜀黍(图)

别名:玉高梁、番麦、御麦、西番麦、玉米、玉麦、王蜀秫、戎菽、红须麦、薏米包、珍珠芦粟、苞芦、鹿角黍、御米、包谷、陆谷、玉黍、西天麦、玉露秫秫、纤粟、珍珠米、粟米、包粟、苞麦米、苞米

味性:味甘;性平。

归经:胃;大肠经。

主治:调中开胃;利尿消肿。主食欲不振;小便不利;水肿;尿路结石。玉蜀黍

玉蜀黍苞片

味性:味甘;性平。

主治:清热利尿;和胃。主尿路结石;水肿;胃痛吐酸。玉蜀黍苞片

玉蜀黍根

别名:抓地虎、玉蜀黍

味性:味甘;性平。

归经:心;肾;膀胱经。

主治:利尿通淋;祛瘀止血。主小便不利;水肿;砂淋;胃痛;吐血。玉蜀黍根

玉蜀黍叶

别名:玉蜀黍

味性:味微甘;性凉。

归经:心;肾经。

主治:利尿通淋。主砂淋;小便涩痛。玉蜀黍叶

玉叶金花
玉叶金花

别名:白纸扇、野白纸扇、山甘草、土甘草、凉口茶、仙甘藤、蝴蝶藤、蜻蜓翅、生肌藤、黄蜂藤、白叶子、凉藤子、大凉藤、小凉藤

味性:甘、淡,凉。

主治:清热解暑,凉血解毒。用于中毒,感冒,支气管炎,扁桃体炎,咽喉炎,肾炎水肿,肠炎,子宫出血,毒蛇咬伤。玉叶金花

玉簪
玉簪

别名:白玉簪、白鹤花、玉簪花、玉泡花、白鹤草

味性:甘、辛,寒。

主治:清热解毒;散结消肿。主乳痈;痈肿疮疡;瘰疬;毒蛇咬伤。玉簪(图)

玉簪花
玉簪花

别名:内消花、玉簪、白鹤花、白鹤仙、白萼、白玉簪、小芭蕉、金销草、化骨莲、玉泡花、银净花

味性:甘,凉。

主治:治咽喉肿痛,小便不通,疮毒,烧伤。玉簪花

玉簪花根

味性:甘辛,寒。

归经:入足少阴肾经。

主治:消肿,解毒,止血。治痈疽,瘰疬,咽肿,吐血,骨鲠。玉簪花根

玉簪叶

味性:甘辛,寒。

主治:治痈肿,疔疮,蛇虫伤。玉簪叶

玉竹
玉竹原生态玉竹玉竹

别名:萎蕤、玉参、尾参、铃当菜、小笔管菜、甜草根、靠山竹、荧、委萎、女萎、萎莎、葳蕤、王马、节地、虫蝉、乌萎、青粘、黄芝、地节、马熏、女草、娃草、丽草、葳参、玉术、萎香、山玉竹、十样错、竹七根、竹节黄、黄脚鸡、百解药、山铃子草、铃铛菜、灯笼菜、山包米、山姜、黄蔓菁、芦莉花、连竹、西竹、萎yi、笔管子

味性:甘;平。

归经:肺;胃经。

主治:养阴润燥,生津止渴。用于肺胃阴伤,燥热咳嗽,咽干口渴,内热消渴。玉竹(图)

芋儿七

别名:玉儿七、佛手七、头顶一颗珠、黄花三七、鱼儿七、狮儿七、尸儿七

味性:甘辛,温。

主治:祛风,舒肝,活血,止血。治高血压,头昏头痛,跌打骨折,腰腿疼痛,外伤出血。芋儿七

芋头
芋头芋头

别名:蹲鸱、芋魁、芋根、土芝、芋奶、芋艿、芋渠、狗爪芋、百眼芋头、毛芋、水芋

味性:甘辛,平。

归经:胃经。

主治:消疬散结,治瘰疬,肿毒,腹中癖决,牛皮癣,汤火伤。芋头

鹬肉

味性:味甘;性温。

归经:脾;胃经。

主治:补虚益精;健脾和胃。主久病虚损;虚寒泄泻;肝肾不足;视物不清。鹬肉

礜石

别名:礜、青分石、立制石、固羊石、白礜石、鼠乡、泽乳、太白石、石盐、食盐、苍礜石、苍石、鼠毒、白虎、白龙、制石、秋石、固羊、太石、盐仓石膏、细石

味性:辛甘,热。

归经:肺;脾经。

主治:消冷积,祛寒湿,蚀恶肉,杀虫。治痼冷腹痛,积聚坚癖,风冷湿痹,痔瘘息肉,恶疮癣疾。礜石

鸢油

别名:鹰油

味性:甘;咸。

归经:肺经。

主治:软坚收敛。主疮癣癞。鸢油

园金柑

别名:甘桔、山桔子、金桔、月桔

味性:根:辛、苦,温;果实:辛、甘、微酸,温。

主治:健脾,理气。主治水肿,胃气痛,疝气,脱肛,产后气滞,腹痛,子宫脱垂。园金柑

原蚕沙

别名:原蚕屎、蚕沙、晚蚕沙、马鸣肝、晚蚕矢、二蚕沙

味性:甘辛,温。

归经:入肝,脾经。

主治:祛风除湿,活血定痛。治风湿痹痛,风疹瘙痒,头风头痛,皮肤不仁,关节不遂,急剧吐泻转筋,腰脚冷痛,烂弦风眼。原蚕沙

原蚕子

别名:蚕种、蚕子

味性:味甘;性平。

归经:脾经。

主治:清热;止痉。主风热牙疳;破伤风;热淋;难产。原蚕子

圆萼刺参

别名:华刺参、摩苓草

味性:甘、苦,温。

主治:健胃,催吐,消肿。主治胃痛等症。外用治疮痈肿痛。圆萼刺参

圆果冷清草

味性:甘;辛;性凉。

主治:祛风清热。主头痛。圆果冷清草

圆叶碱毛茛

味性:味甘;淡;性寒。

主治:利水消肿;祛风除湿。主水肿;腹水;小便不利;风湿痹痛。圆叶碱毛茛

圆叶锦葵

别名:土黄芪

味性:甘,温。

主治:益气止汗,利尿通乳,托毒排脓。用于贫血,乳汁缺少,自汗,盗汗,肺结核咳嗽,肾炎水肿,血尿,崩漏,脱肛,子宫脱垂,疮疡溃后脓稀不易愈合。圆叶锦葵

圆叶锦葵根

别名:苏黄耆、油油饼、土黄芪、献干粮、狗干粮、白黄芪、白马棵、土芳苗、金钱根

味性:甘;温。

归经:脾;肺经。

主治:益气止汗;利水通乳;托疮排脓。主倦怠乏力;内脏下垂;肺虚咳嗽;自汗盗汗;水肿;乳汁不足;崩漏;痈疽难溃;溃后脓稀;疮口难合。圆叶锦葵根

圆叶茅膏菜

别名:毛毡苔、捕虫草

味性:辛;甘;平。

归经:肺经。

主治:祛痰;镇咳;平喘;止痢。主咳嗽;哮喘;百日咳;痢疾。圆叶茅膏菜

圆叶南蛇藤根

别名:称星蛇、双虎排牙、铁包金

味性:微甘;平。

归经:肺;肝;脾经。

主治:润肺利咽;活血解毒。主劳嗽咳血;咽喉疼痛;黄疸;跌打损伤;毒蛇咬伤。圆叶南蛇藤根

缘毛鸟足兰
缘毛鸟足兰

别名:假天麻、蜡烛花、鸡肾草

味性:味甘;性平。

主治:益肾。主头晕目眩。缘毛鸟足兰

缘桑螺

别名:桑树上牛儿、桑牛、天螺

味性:味甘;咸;性寒。

归经:肝经。

主治:熄风镇惊;消肿止痛。主小儿惊风;痔疮;脱肛。缘桑螺

鼋膏

别名:鼋脂

味性:味甘;微苦;性平。

归经:肺;脾经。

主治:祛风解毒。主风癞;恶疮;顽癣。鼋膏

鼋甲

别名:绿团鱼、癞头鼋

味性:味甘;咸;性平。

归经:肝;肾经。

主治:滋阴潜阳;软坚散结;解毒杀虫。主阴虚阳亢之头晕目眩;腰膝痿软;瘰疬;恶高分子;痔瘘;顽癣。鼋甲

鼋肉

味性:味甘;性平。

归经:肝经。

主治:补虚强壮。主虚赢不足。鼋肉

远志木蓝

别名:虫豆柴

味性:性平,味辛微甘。

主治:活血止痛。远志木蓝

月季花(图)
月季花

别名:月月红、四季花、胜春、斗雪红、月贵花、月记、月月开、长春花、月月花、艳雪红、绸春花、月季红、勒泡、月光花、铜棰子、四季春、四香春、月七花

味性:甘,温。

归经:归肝经。

主治:活血调经,消肿解毒。治月经不调,经来腹痛,跌打损伤,血瘀肿痛,痈疽肿毒。月季花

月季花根

别名:月月开根、月月红根

味性:甘;温。

归经:肝经。

主治:活血调经;消肿散结;涩精止带。主月经不调;痛经;闭经;血崩;跌打损伤;瘰疬;遗精;带下。月季花根

月见草
月见草月见草

别名:夜来香、山芝麻

味性:甘,温。

主治:祛风湿;强筋骨。主风寒湿痹;筋骨酸软。月见草

月见草油
月见草油

味性:味苦;微辛;微甘;性平。

主治:活血通络;息风平肝;消肿敛疮。主胸痹心痛;中风偏瘫;虚风内动;小儿多动;风湿麻痛;腹痛泄泻;痛经;狐惑;疮疡;湿疹。月见草油

越橘

别名:熊果叶、红豆、牙疙疸

味性:叶:苦、涩,温;果:酸、甘,平。

主治:叶:利尿,解毒。用于尿道炎,膀胱炎。;果:止痢。用于肠炎,痢疾。越橘

越橘果
越橘果

味性:酸;甘;性平。

主治:止泻痢。主痢疾;肠炎。越橘果

越南樟皮

味性:辛;甘;温。

主治:温经祛寒;止痛。主肾虚腰痛;关节疼痛;脘腹冷痛;风寒感冒。越南樟皮

云豹骨

别名:云豹、荷叶豹、龟纹豹

味性:甘、辛,温。

归经:归肝、肾经。

主治:祛风通络,强筋健骨。用于风湿痹痛,脚膝酸软。云豹骨

云防风
云防风

别名:竹叶防风、鸡脚暗哨、鸡足防风、西防风

味性:味辛;微甘;性微温。

归经:归肺;肝;脾经。

主治:祛风胜湿;止痛止痉。主感冒;头痛;牙痛;胃脘胀痛;泄泻;风湿痹痛;瘫痪;破伤风;惊风;风疹;湿疹;疮肿。云防风

云母石

别名:白云母、银精石

味性:甘,平。

主治:镇静,止血。用于心悸失眠,咯血,吐血。外用治创伤出血。云母石

云南地黄连

别名:思茅地黄连、矮陀陀、千年矮

味性:甘、微苦,凉。

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跌打骨折,风湿痹痛:全株0.5~1两,水煎冲酒服。;咽喉炎:全株5钱,水煎分2~3次服。;痈肿疔毒:全株0.5~1两,水煎服,并用鲜叶捣烂或干叶研粉调油外敷。云南地黄连

云南风车子

味性:味甘;微苦;性微温。

主治:杀虫消积。主虫积腹痛。云南风车子

云南鸡矢藤

别名:毛叶黄药、狗屁藤、臭屁藤

味性:甘、微苦,凉。

主治:消炎,止痛,接骨。主治肝炎,急性结膜炎,拔异物,骨折。云南鸡矢藤

云南金莲花
云南金莲花

别名:鸡爪草

味性:味甘;辛;性温。

主治:祛风散寒解表;消结。主外感风寒;风湿痹痛;筋脉拘挛;瘰疬。云南金莲花

云南铁扁担

别名:竹根七、万年青、心不甘、须瓣开口箭、大心不甘、流苏开口箭

味性:苦、微甘,寒。

主治:祛风湿;强心利尿;解蛇毒。主风湿痹痛;心脏性水肿;毒蛇咬伤伤。云南铁扁担

云南希草

别名:小茜草

味性:甘,平。

主治:补血活血,祛风除湿,软坚破积。治贫血,跌打损伤,风湿,慢性胃炎,脂肪瘤,月经不调。云南希草

云南小阴地蕨

别名:蕨叶一枝蒿

味性:甘;辛;微寒。

主治:清热解毒;止咳平喘。主蛇犬咬伤;乳痈;痄腮;咽喉炎;肺结核;咳喘。云南小阴地蕨

云实蛀虫

别名:黄牛刺虫、黄寮刺虫、天牛幼虫、云实蠹虫、老姆木虫、阎王刺虫

味性:辛;甘;温。

归经:肝;脾经。

主治:治小儿疳积,麻疹透发不快,筋骨痛。云实蛀虫

云芝
云芝原生态云芝云芝云芝

别名:杂色云芝、黄云芝、灰芝、瓦菌、彩云革盖菌、多色牛肝菌、红见手、千层蘑、彩纹云芝

味性:甘;淡;微寒。

归经:肝;脾;肺经。

主治:健脾利湿;止咳平喘;清热解毒;抗肿瘤。主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变;慢性支气管炎;小儿痉挛性支气管炎;咽喉肿痛;多种肿瘤;类风湿性关节炎;白血病。云芝

芸苔子

别名:油菜子

味性:甘、辛,温。

主治:行血,破气,消肿,散结。治产后血滞腹痛,血痢。肿毒,痔漏。芸苔子

芸薹

别名:胡菜、寒菜、薹菜、芸薹菜、薹芥、青菜、红油菜

味性:辛;甘;性平。

归经:肺;肝;脾经。

主治:凉血散血;解毒消肿。主血痢;丹毒;热毒疮肿;乳痈;风疹;吐血。芸薹(图)

芸薹子

别名:油菜子

味性:辛;甘;平。

归经:肝;肾经。

主治:活血化瘀;消肿散结;润肠通便。主产后恶露不尽;瘀血腹痛;痛经;肠风下血;血痢;风湿关节肿痛;痈肿丹毒;乳痈;便秘;粘连性肠梗阻。芸薹子

芸薹子油

别名:菜子油

味性:辛;甘;平。

归经:肺;胃经。

主治:解毒消肿;润肠。主风疮;痈肿;汤火灼伤;便秘。芸薹子油

晕药

味性:甘、酸,平。

主治:益气行血,祛风解热。主治病后体虚,身热,头晕,气虚耳鸣,月经不调,白带。晕药

哉果

味性:味甘;辛;性温。

归经:归脾;胃;肾经。

主治:理气健胃;活血利温。主消化不良;腹痛;肾炎;腰痛;月经汪调;黄水病。哉果

錾菜

别名:白花益母草、山玉米、楼台草、玉容草、对月草、白花茺蔚、玉蓉草、玉山米草

味性:甘辛,平。

主治:破瘀,调经,利尿。用于产后腹痛,痛经,月经不调,肾炎水肿。錾菜

枣槟榔

别名:枣儿槟榔、槟榔干、枣儿槟、壳槟榔

味性:甘微苦涩。

主治:消食,醒酒,宽胸腹,止呕恶。枣槟榔

枣树根

别名:枣根、枣子根

味性:甘;温。

归经:肝;脾;肾经。

主治:治关节酸痛,胃痛,吐血,血崩,月经不调,风疹,丹毒。枣树根

枣叶

味性:甘;温。

主治:清热解毒。主小儿发热;疮疖;热痱;烂脚;烫火伤。枣叶

泽芹
泽芹

味性:甘,平。

主治:散风寒,止头痛,降血压。主治感冒头痛,高血压。泽芹

泽泻
泽泻原生态泽泻泽泻

别名:水泽、如意花、车苦菜、天鹅蛋、天秃、一枝花、水泻、芒芋、鹄泻、泽芝、及泻、禹孙

味性:甘,寒。

归经:归肾;膀胱经。

主治:利水渗湿;泄热通淋。主小便不利;热淋涩痛;水肿胀满;泄泻;痰饮眩晕;遗精。泽泻(图)

泽泻实

味性:味甘;性平。

归经:脾;肝;肾经。

主治:祛风湿;益肾气。主风痹;肾亏体虚;消渴。泽泻实

窄叶鼠李
窄叶鼠李

别名:茶叶树、黑格兰、家茶

味性:甘,寒。

主治:消食健胃,清热去火。主治消化不良,腹泻。窄叶鼠李

毡盖木耳
毡盖木耳

味性:甘;平。

主治:抗肿瘤。主恶性肿瘤。毡盖木耳

粘毛黄花菍

别名:磨盘公

味性:甘、微辛,平。

主治:清肺止咳,散瘀消肿。;支气管炎:鲜全草1两,水煎服。;乳腺炎、痈疮肿毒:鲜叶捣烂,隔纱布一层外敷。;阑尾炎:鲜叶捣烂,纱布包好,外敷腹部痛点。粘毛黄花菍

粘毛黄花稔

别名:磨盘公

味性:甘;微辛;香;平。

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消肿;止咳。主支气管炎;肝炎;痢疾;乳腺炎;痈疽肿毒。粘毛黄花稔

粘毛鼠尾草

别名:野芝麻、黄花鼠尾草、吉子嘎保

味性:味微苦;微甘;性凉。

归经:肝;胃经。

主治:清肝;明目;止痛。主目赤肿痛;翳膜遮睛。粘毛鼠尾草

粘人草

别名:粘草、粘波波大叶山蚂蝗

味性:甘、微辛,平。

主治:消炎,杀菌,调经止痛。主治子宫脱垂,脱肛,腹痛,闭经,牛皮癣,神经性皮炎。粘人草

粘山药

别名:牛尾参、粘狗苕、粘芋

味性:甘,平。

主治:健脾去湿,补肺肾。治脾虚食少泄泻,消渴,肺结核,跌打损伤。粘山药

粘鱼须

别名:龙须菜、鲇鱼须草、金岗薛、鲢鱼须、倒钩刺、粘鱼须菝葜

味性:味甘。

主治:祛风,活血,消肿,止痛。治风湿筋骨疼痛,疔疮,肿毒。粘鱼须

鳣鱼

别名:鳣、含光、蜡鱼、黄鱼、阿八儿忽鱼、颊鱼、玉版鱼、鲟蟥鱼、鲟鱑鱼

味性:甘,平。

归经:肺;肝经。

主治:益气养血。主病后体虚;筋骨无力;贫血;营养不良。鳣鱼

张公鱼

别名:七星鱼、花财鱼、花鯹鱼、朝北鱼

味性:味甘;性平。

归经:肝;脾;肾经。

主治:滋阴补虚;强筋壮骨。主肝肾不足;腰膝酸软;四肢无力。张公鱼